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海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海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海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海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华德文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理论图表资料分析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理论图表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海洋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对学生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培养与教育

教学重点: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辅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课件制作

3、收集有关海洋灾害资料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一)要点2风暴潮和海啸

探究活动1

造成的损失以及吸取的教训。

(一)要点3防灾与减灾

探究活动3学生自己互相讨论后回答:减轻各种海洋自然灾害的对策三课堂小结

为本节课设计知识体系

[应用提升]

1 下列有关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暴潮表现为海水水位急剧的升降并伴有狂风巨浪

B. 热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C. 北海、波罗的海均属内海,其沿岸国家不易遭受风暴潮灾害

D. 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沿海地区热带风暴潮发生频率最高

2. 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N,95 .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3~4题:

3.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3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5.下列地区不易发生风暴潮的是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 C太平洋西岸 D秘鲁沿岸

6.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C. 海底火山的喷发D. 地震

7.不属于海啸的形成条件是

A. 海底地震震源较浅B. 海底大面积的垂直运动

C. 要有一定的水深D.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8.如图: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N、96°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5分)

(1)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

A 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2)印度洋的大洋中脊的形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印度洋的洋流,按照成因分属于______流,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运动方向为_________时针,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为__________时针

2. 读孟加拉地区图,完成各题:(8分)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华德文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理论图表资料分析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理论图表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海洋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对学生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培养与教育教学重点: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辅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课件制作 3、收集有关海洋灾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二.风暴潮和海啸 3.巨浪:形成 ; 、 以及开敞的海岸 三.防灾与减灾 (一)要点1 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一)要点2风暴潮和海啸

探究活动1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观察图3-1-7和3-1-9、3-1-10,分析风暴潮海洋自然灾害 64页活动题学生收集资料讲述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过程、造成的损失以及吸取的教训。 (一)要点3防灾与减灾

探究活动3学生自己互相讨论后回答:减轻各种海洋自然灾害的对策 三课堂小结 为本节课设计知识体系 [应用提升] 1 下列有关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暴潮表现为海水水位急剧的升降并伴有狂风巨浪 B. 热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C. 北海、波罗的海均属内海,其沿岸国家不易遭受风暴潮灾害 D. 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沿海地区热带风暴潮发生频率最高 2. 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 .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3~4题: 3.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3中的() A.①B.②C.③D.④ 4.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5.下列地区不易发生风暴潮的是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 C太平洋西岸 D秘鲁沿岸 6.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C. 海底火山的喷发D. 地震 7.不属于海啸的形成条件是 A. 海底地震震源较浅B. 海底大面积的垂直运动 C. 要有一定的水深D.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8.如图: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6°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5分)

海洋防灾与减灾

3.海洋环境防灾减灾 基础题库 石油 1.海洋石油污染的环境影响有哪些? 海洋石油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能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设施,还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 2.溢油事故按其溢油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溢油量标准是如何划分的? 溢油量大于100吨为大型事故,在10~100吨之间为中型溢油事故,10吨以下为小型溢油事故。 3.英国“托里坎荣”号油船污染事件发生于何时? 1967年3月18日。 4.2009年9月15日,受台风影响,空载集装箱船“圣狄”轮在珠海高栏岛长咀附近海域搁浅,事故造成燃油泄漏入海,这艘船来自哪个国家? 巴拿马。 5.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在何年? 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6.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在哪个水域? 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船舶溢油事故就发生在南海水域。1976年2月16日,“南洋”轮在汕尾附近海域与他船发生碰撞,导致8000吨货油全部溢出。 7.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在何年?2011年6月11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B、C平台附近10日出现油带,其中C平台仍有少量油花溢出。2011年6月11日16时可以清晰看到一条千米以上的油带浮在海面。2011年8月24日,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湾漏油事件在北京召开媒体发布会,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发布会上向公众道歉,表示将对溢油事件负责。2011年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实现“两个彻底”(即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最后期限。 8.2011年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故,康菲和中海油总计支付了多少赔偿金?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赔偿。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别出资4.8亿元人民币和1.13亿元人民币,承担保护渤海环境的社会责任。 9.山东省青岛市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发生于何时?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

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提纲资料

高考复习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识记要求: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①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②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①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①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②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能力要求: 1、掌握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2、掌握并分析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3、掌握并分析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4、掌握并分析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 5、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及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考点一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类型与分布 疑难剖析 1、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然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变异都会成为自然灾害,只有当它超过一定限度,对人类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气象灾害 (2

(3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其中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 (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 1、新华网2013年9月4日电:北京时间4日8时19分,日本关东地区发生6、9级地震,地震发生时,宫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

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措施 专业:08资环姓名:学号:2008510214 【摘要】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危害性,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造成的损失正呈现逐年加剧加重的态势。河北省作为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灾害的类型多样,如旱涝,土壤盐碱化,沙尘暴,寒潮,暴雨以及地质灾害等屡见不鲜。通过对这些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所造成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河北省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从而在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上加以改进,为河北省的灾害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自然环境 1 引言 自然灾害就是在一定自然环境背景下产生的、超出人类社会控制的承受能力,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损失的事件,是自然与社会综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不仅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人口的死亡、伤病、失踪以及缺粮、断水等危害,而且还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心理阴影。与此同时,灾害还会损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破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网络以及其他产业活动,影响社会功能和社会经济正常的发展秩序。 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灾害机理和预测,重点调查分析某种灾害的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70年代以后,随着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与日俱增,使得防灾减灾工作成为又一研究重点,并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了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此来减少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河北省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社会经济经济蓬勃发展,河北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了全国较高的水平,较多的学者也开始用一些地理方法对河北的地质灾害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且有了较大的突破。经过多年来对灾害的统计和分析,河北省在防灾减灾上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其防灾减灾的体系也逐步得以完善。现阶段河北省关于灾害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其成果对河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2 河北省自然环境概况 2.1地理概况 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东部濒临渤海,东南部和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部隔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相接。地域广阔,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总面积为18.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6%,居第14位。 2.2 气候概况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一、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 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 7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对) 8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9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对) 11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12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3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4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对) 15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 16《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错) 17秦朝制订的《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内容的规定。(对)

18“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对) 19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对) 20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非工程建设的结果。(对) 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22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2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对) 24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发布灾情。(对) 25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对)

(完整版)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寒露风、清明风、低温阴雨、冰雹、龙卷风等。热带气旋——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年平均影响7.4个。因海南省地处中国南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流动较快。低冷空气受到由海平面吹来的热冷空气产生空气的涡流,随气压的变化不规则的运动。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占影响总数的98%), 最盛期8~9月,平均影响1.7~1.8个,其次是7、10月,平均1.1个,最集中是7~10月,占全年总数的78%,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较多的省份。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地区都位于季风区,自海南沿海到辽宁沿海都有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常遭受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这与纬度有关系,纬度高的沿海地方,一旦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台风就很难影响到。纬度低的沿海地区,能受台风侵袭的时间长。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还是在降水方面。 台风通常中心气压低,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向内辐合,然后在垂直方向上上升,辐合的方向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而其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规律性,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当台风路经一个地区时,会带来风云变幻,造成灾害重重。但是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在直径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台风中心移到某地时,暴雨骤停,风停云散,头顶上显现出蔚蓝色的晴空。这一区域,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台风眼”。它的四周被强烈上升气流造成的厚厚“云墙”(或称“眼壁”)包围,台风眼过后,再度转入“云墙”控制,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再次降临。 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海南省当今防御台风的有检测系统的雷达设备,可以在台风登陆的前几天即使给予警报,有效降低了一定程度的人员及财务损失。除了科技设备的防护之外,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防护措施。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不允许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

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以及我国应对防震减灾的相关措施

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以及我国应对防震减灾的相关措施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震发地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

防灾减灾 珍爱生命

防灾减灾珍爱生命 四(4)班主题班会辅导员:万玉恒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防灾减灾知识。 了解“防灾减灾日”意义。 了解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活动过程: 一、“防灾减灾日”意义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2008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 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3、在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 4,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全校将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借助这项专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二、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理

合,加重农牧业灾情。 ☆我国旱灾与涝灾的关系: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我国主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

4、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 ☆我国洪水灾害: 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量丰富;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河道弯曲。 ②(地形方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中下游河道的调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④中游围湖造田、建垸,湖泊面积减少,调节能力下降 ⑤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放大了“灾情”。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7、咸潮

☆蝗灾:

(1)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 ①水华主要分布在内陆湖泊区,部分河段也有发生;赤潮主要发生在海湾地区,尤其南方海湾地区更易发生。 ②主要发生在热量充足的夏秋季节。 ③变化:目前我国赤潮的发展趋势是赤潮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增长,赤潮种类增多,赤潮发生从明显的季节性转向全年化。 (2)成因及形成条件:①纬度较低,水温高;②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③静水环境。 二、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多种的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三、部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一、自然灾害概述 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产生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等;将以人类影响为主要原因产生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若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划分(不包括人为原因),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天文灾害。 避免自然灾害,减少损失,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学。要学习有关各种灾害及避险知识。 二是备。做好个人、家庭物资准备,必备十项防灾器材包括:清洁水、食品、常用医药、雨伞、手电筒、御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收音机、手机、绳索、适量现金。尤其要增强防灾心理素质,面对灾害,不必过于紧张、惊慌、恐惧,要乐观,尽量放松自己,更不要对外来救援失去信心。还有,灾前要选好避灾的安全场所。 三是听。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公交车天气警报显示、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可听信谣传。 四是察。密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提供对策措施。 五是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发生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六是抗。灾害一旦发生,要有大无畏精神,号召大家,进行避险抗灾。 七是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自救和互救,比如在大水、大火中逃生的自救和互救;利用准备的药品,对受伤生病者进行及时抢救;还要注意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八是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经济损失。 二、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幼儿的教育内容重点 (略) (二)小学 1~3 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该学段学生在“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教育中,重点内容为: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防灾减灾知识点

填空 地震的相关概念: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震源: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一区域); 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亦是一区域),称为震中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沿地球表面所量得的距离。 1.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暴法”,是一种通过召开专家讨论会、促进新思想产生的方法。 2.防灾减灾的含义: 减灾狭义:减灾一般指灾害发生后采取适当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广义:减灾不仅包含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而且包括灾前的准备、预防、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 防灾,顾名思义就是防止灾害的发生,即主要包含“预防”一层含义,在大部分文献中,防灾主要针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防灾策略、防灾工程、防灾规划等 3.气象灾害的相关内容:气象灾害是大气活动过程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自然灾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 4.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部广;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重等特点 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灾害分为什么:根据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一般可概括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5.灾害系统构成:1.孕灾环境2.致灾因子3.承灾体4.灾情 6.Mitigation的中文解释:灾害减除 选择 1.人为风险的分类:行为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 2风险评估的限制性:1.不完整性2.客观性3.与评估人员的经验相关 3.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1.查阅各种与灾害有关的书籍或典籍,如《20世纪水旱警示录》、《灾害管理文库》2.查阅各种报告3.查阅相关论文 4.查阅建国以来的各种年鉴,如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以及专门的统计年鉴如水文年鉴、气象年鉴、经济年鉴 5.通过互联网搜索各大权威网站,查找有关信息。 6.到有关各部门走访,如公安、消防、安监、民政、交通、环保、气象、农业、林业、海洋、供水、供电、城管、保险险公司等部门,查阅各种纪录以及各种形式的书面材料 7. 查阅各种古籍,如地方志,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那些灾害。 4.地震处置中的注意事项: 5.毒气事件中个人避险的知识: 6.灾害管理的阶段: 7.如何让编制事故树: 8.人为灾害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人为影响为主产生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9.事故灾难的性质:1.人为性2. 因果性3. 突发性4. 破坏性5. 偶然性、必然性6. 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自然灾害1

1.第1题单选题影响我国农业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是:( ) A、旱灾 B、洪涝灾害 C、台风灾害 D、雪灾 E、风雹灾害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2.第2题多选题以下属于海水入侵与倒灌的防治措施有:() A、控制地下水开采 B、修建防护林 C、人工回灌 D、修建隔水槽 E、加固海岸 标准答案:A,C,D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3.第3题多选题以下属于洪涝灾害的有:() A、洪水灾害 B、涝灾 C、溃坝

D、湿灾 E、暴风雨 标准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4.第4题多选题影响我国的台风,按其行进路径可分为:() A、西进型 B、登陆型 C、北上型 D、抛物线型 E、深秋型 标准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5.第5题多选题风雹灾害的主要特点:() A、突发性强 B、产生频次高 C、危害范围小 D、人员伤亡大 E、危害时间短 标准答案:A,C,E 您的答案:A,C,E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6.第6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按冷害发生时的天气特点划分的冷害类型有() A、湿冷型冷害 B、干冷型冷害 C、混合型冷害 D、霜冷型冷害 E、蒸发型冷害 标准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7.第7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海洋灾害的有() A、海冰 B、热带气旋 C、赤潮 D、海啸 E、风暴潮 标准答案:A,C,D,E 您的答案:A,C,D,E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8.第8题多选题下列哪些措施对防御风暴潮、台风、沙尘暴、滑坡等灾害均有效()

防灾减灾知识竞答

防灾减灾知识竞答 题型:单项选择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为“防灾减灾日”。 A 4月22日 B 5月12日 C 10月10日 D 7月28日 2、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什么?() A 火 B 烟气 C 可燃物 3、灾害发生时,发现有骨折病人时,要 ( ) A 要搬动伤者进行抢救,同时要尽快打120 B 要尽快进行现场抢救 C 要搬动伤者进行抢救,同时要尽快打120 D 不可搬动伤者,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要尽快打120 4、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A.十级 B. 十一级 C. 十二级 D. 十三级 5、发生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跑,并迅速远离滑坡体。 A 滑坡体两侧 B滑坡体下游 C 滑坡体上游 D 迎着滑坡体 6、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有()种。 A 1 B 2 C 3 D 4 7、我国气象部门通常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 A 30℃ B 35℃ C 40℃ D 38℃ 8、属于人畜共患病的有()。 A 鸡瘟 B 猪瘟 C 狂犬病 D 鸭瘟 9、人们常说的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指的是()。 A 森林病虫灾害 B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它林地起火 C 酸沉降引起的酸雾 D 雷击

10、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A 微型藻 B 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 C 细菌 D 原生动物 11、我省地质灾害主要易发时期为() A 每年的3月至4月春汛期 B 每年的6月至7月梅汛期 C 每年的7月至9月台汛期 D 每年的6月至7月梅汛期与7月至9月台汛期 12、从有利于建筑抗震角度出发,有利的建筑平面为() A 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 B U形、L性、T形; C 矩形、H形、Y形; D 十字形、椭圆形、扇形。 13、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 A 预防为主,监测与预报相结合 B 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 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D 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4、()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A 设计单位 B 建设单位 C 施工单位 D 工程监理单位 15、创伤现场急救顺序是()。 A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 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 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6、身上着火了,不能怎么做?() A 迅速奔跑 B 就地打滚 C 迅速脱掉衣服 17、在溺水、重伤、中毒和心脏病突发等发生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要() A 第一时间进行大脑复苏法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B 第一时间进行心脏复苏法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C 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法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D 第一时间进行呼吸复苏法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18、浙江省的汛期为每年的()。

自然灾害和防治知识总结(自己整理总结)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总结 说明:该小结主要概括了四大圈层中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或形成条件)、影响以及防灾减灾措施,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同学们结合课本、地图册扎实掌握! 一、 1、 地震 (1)分布 (2 )成因:位于板块(具体地区要明确板块名称)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危害:①人员伤亡;②房屋、建筑、工程设施等遭到破坏;③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④地表破坏;⑤诱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其他次生灾害;⑥引发瘟疫等。 (4)防灾减灾措施: ①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 ②建立防减灾应急预案(或政策法规) ;实行防灾保险; ③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④加强国际合作; 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⑥植树造林、建立护坡等岩土体加固工程,防治诱发次生灾害等 注:影响地震灾情的因素有:①震级;②震源深度;③震中距;④地质构造(诱发其他地质灾害);⑤地震发生的时间;⑥建筑物的抗震系数;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财产密度;⑧人们的防震 意识和抗震救灾能力等 2、滑坡、泥石流 ( 1)分布:我国山区多发 滑坡 (2)形成条件 泥石流

(3)危害 (4)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 ②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或政策法规);实行防灾保险 ③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危及的民众。 ⑤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 ⑥建立护坡、挡墙、栅格坝等支挡物。(防止滑坡、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⑦大力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滑坡、泥石流) ⑧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 注:某地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可能原因 自然原因:(地震): 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滑坡): ①地势起伏大; ②岩体破碎或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多; ③暴雨或冰雪融化多 ④多地震诱发滑坡; (泥石流):①地形陡峻;②松散或碎屑物质多;③植被覆盖率较低; ④暴雨或冰雪融水多,山区沟谷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水流; ⑤多地震诱发泥石流; 人为原因:⑤植被破坏,如开垦、乱伐、采矿,造成地表松散物多,诱发泥石流。 ⑥工程建设中防范地质灾害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⑦建筑物、人、财趋于密集,单位面积的资产密度大。 (注意:有灾害,一定有受灾体,否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 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啸等 1、 洪涝灾害(-----洪水和涝渍总称) (1)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实用文档之海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实用文档之"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华德文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2)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理论图表资料分析风暴潮、海啸等 海洋自然灾害。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理论图表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海洋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对学生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培养与教育 教学重点: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辅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课件制作 3、收集有关海洋灾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一、课前准备:一.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二.风暴潮和海啸 3.巨浪:形成 ; 、 以 及开敞的海岸 三.防灾与减灾 (一)要点1 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一)要点2风暴潮和海啸

探究活动1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观察图3-1-7和3-1-9、3-1-10,分析风暴潮海 64页活动题学生收集资料讲述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过程、造成的损失以及吸取的教训。

(一)要点3防灾与减灾 探究活动3学生自己互相讨论后回答:减轻各种海洋自然灾害的对策三课堂小结 为本节课设计知识体系 [应用提升] 1 下列有关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暴潮表现为海水水位急剧的升降并伴有狂风巨浪 B. 热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C. 北海、波罗的海均属内海,其沿岸国家不易遭受风暴潮灾害 D. 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沿海地区热带风暴潮发生频率最高 2. 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 .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3~4题: 3.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3中的()A.①B.②C.③D.④ 4.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5.下列地区不易发生风暴潮的是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 C太平洋西岸 D秘鲁沿岸 6.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C. 海底火山的喷发D. 地震 7.不属于海啸的形成条件是

自然灾害与防治期中测试卷

自然灾害与防治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经典】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0分)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⑴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⑵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甲自然灾害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为地震,乙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则为飓风。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主要为检测与预报、应急预案、防御设施、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来回答,属于较容易题。 1—1. 【改编】读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灾害分类角度看,寒潮属于灾害,描述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图中哪些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2)读出成都和南京出现寒潮的次数,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答案】(l)气象从西北向东南递减青藏高原滇南谷地(2)成都:0 南京:1~2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由于周围高原、山地的阻挡寒潮不易入侵;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缺少高大山系的阻挡,相对受寒潮影响明显。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最多的区域在内蒙古西部,向东南方向逐渐减少,而在青藏高原及云贵高原的西南部就很少受其影响。第(2)题,从图中看出成都0次,南京在1~2次之间,其原因主要从地形角度来分析,成都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寒潮的影响小,而南京北部地形平坦,利于寒潮南下。 1—2. 【改编】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据此回答下列题。

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

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河源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 1、河源市自然环境概况 区位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47分。全市面积万平方公里。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近年气温偏高,如2010年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 水文 河源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亿立方米。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比常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小时,比常年偏少1成,时空分布不均。 植被 河源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全民义务植树455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其中,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 地质地貌 市区主要构造形迹为河源深大断裂,区域构造线北东向;还有小规模的褶皱构造。主要矿产类型有萤石矿、建筑用河砂、矿泉水、地热水等等。全市共探明铁矿储量亿吨,占全省总量的39%,其中连平县大顶铁矿属省内第一大型铁矿。 2、河源地区的自然灾害

河源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多种自然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是广东省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之一。 河源市自然灾害特征 河源市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大,它们存在一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种类多。囊括了大部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从大类上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该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台风、高温、冷冻害及风雹等;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以及其他风暴潮,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 2.1.2区域性。河源市区内,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连平县是石灰岩分布区,当当年降雨量较少时,因地下水接受降雨补给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岩溶区产生地面塌陷。而紫金县丘陵山地较为突出,持续暴雨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东源县因植被被大量砍伐、河道淤积,当台风来临时,容易导致洪灾。 2.1.2多发性。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河源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其中又以旱灾、洪涝、地质灾害最为频繁。在时间上具有普遍性,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 2.1.3联系性。①一个区域的自然灾害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灾害的组合,由主导灾害和次生灾害构成灾害系统②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容易诱发其他灾害。如暴雨引发洪涝、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2.1.4严重危害性。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发生在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地区,造成的损失相差很大。 河源市主要自然灾害案例与分析 2.2.1洪涝灾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