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一、民族基本知识

(一)56个民族一览

1.壮族2.藏族3.裕固族4.彝族5.瑶族6.锡伯族7.乌孜别克族8.维吾尔族9.佤族10.土家族11.土族12.塔塔尔族13.塔吉克族14.水族15.畲族16.撒拉族17.羌族18.普米族19.怒族20.纳西族21.仫佬族22.苗族23.蒙古族24.门巴族25.毛南族26.满族27.珞巴族28.僳僳族29.黎族30.拉祜族31.柯尔克孜族32.景颇族33.京族34.基诺族35.回族36.赫哲族37.哈萨克族38.哈尼族39.仡佬族40.高山族41.鄂温克族42.俄罗斯族43.鄂伦春族44.独龙族45.东乡族46.侗族47.德昂族48.傣族49.达斡尔族50.朝鲜族51.布依族52.布朗族53.保安族54.白族55.阿昌族56.汉族

(二)我国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 民族区域自治;

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8.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二、为什么说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的、最可宝贵的遗产有3项:一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二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住久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三是精彩纷呈的多样化文化。我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幅员辽阔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国史,我们发现,这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了大一统国家的历史。

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4个关键时期。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核心价值的自觉追求,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统一被认为是正常的,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各民族共同完成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口众多的汉族,在对东统一大业进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蒙古族、满族等也重要作用。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藏、维吾尔、白等许多民族,他们在局部地区实现的统一,也为中国的大统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元朝一统,康乾盛世,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009年9月29日,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的739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749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在全社会产生了热烈反响。这次大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6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成就。

这60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的60年。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极大增强、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60年。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成果丰硕、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的60年。

这60年,是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的60年。“同心掬得满庭芳”。

四、各族青年如何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1.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3.我们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破坏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发表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更不能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坚无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五、“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五观”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宗教观。

2.“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

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

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水资源知识点

水资源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水资源:人类长期生存、生活、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的社会属性: 1.社会共享性 2.利害的两重性 3.商品性 4.多用途性 自然属性: 1.流动性 2.可再生性 3.有限性 4.时空分布的不均匀 5.多态性 6.不可替代性 7.环境资源属性第二章水循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 全取用水占比: 农用2/3 工业1/4 生活8% 水的分布: 97.47%咸水68.69%冰川30.06%地下淡水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是0.1*108km3,占淡水总量的30.4% 水文循环的概念:各种水体受太阳能的作用,不断的进行相互转换的迁移的周期原理。 大(小)循环:

大循环: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小循环:陆地或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更替周期:固定水体的总量全部自然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全球水量平衡: 全球多年平均年蒸发量E等于全球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水质型缺水: 某个地区水体总量充足,但由于水体遭受污染不能被正常利用,致使该地区水资源不足。 全球水资源面临问题: (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农工业激增、工业用水量激增,水利用率低下】(2)水源污染严重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1)总量大、人均少 (2)夏秋多、冬青少 (3)南东多、西北少 (4)北方、西北干旱地区严重缺水,黄海流域资源分配不均。 农业用水:灌溉用水占农业总用水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 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3)地下水过度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第三章 水资源量的评价 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的总称。 降水公式: (1)年降水量极值比Ka :min max a x x K = (2)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 : x C σ = v 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取决——→补给来源 蒸发:水面蒸发、陆面蒸发。 干旱指数:衡量一个地区降水量多寡、进行水资源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定义为某地区年水面蒸发量E 与年降水量P 的比值: P E ÷=0γ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1)结合水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验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验材料 坚持“四重”引导民族团结进步 XX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粤赣两省接壤,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全县辖19个乡镇,总人口40万,其中有5个少数民族乡镇、17个散居民族村,有瑶、畲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7%,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乡村最多的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重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始终将宣传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利用广播电视、学习培训、普法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是培训宣传。把《湖南省散居条例》等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政策的学习,列入县委、县政府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全民普法必学内容。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列

入县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授课内容,在干部培训中进行教育。二是活动宣传。每年九月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的真实含义;在县广播电视台、政府站等媒体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推进民族知识宣传。三是学校宣传。在中小学开展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活动,各学校通过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维护和珍惜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通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平等团结的意识,促进了全县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二、重干部培养,建立民族团结人才机制 坚持从组织保障、培养管理、协调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环境。一是突出重点,强化培养。在县委党校开设民族政策课程,每年安排一批科级领导和民族村的主干到县委党校培训;先后选派4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南民族学院和省委党校脱产学习,选派2名民族工作干部到中央民族干部管理学院学习,选派99名少数民族干部到省、市委党校培训,选派15名优秀青年民族干部到市直机关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每年安排一批少数民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2 0 16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新和镇第三小学2015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根据国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使全体师生 进一步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今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教体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 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争创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成立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胡红梅(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艾合太泥沙(校长) 组员:阿迪拉(政教主任) 阿依吐尔孙(少先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 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3、设置课程,强化教学 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至少5节,确立和确保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 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业务学习材料

业务学习材料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进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信息及时的进展,对教师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持续学习和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论,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向专业化方向进展,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意义的教育者,依旧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通过持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素养的提升。大量实践证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教学体会而不对对体会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他就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共同提升。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凝视自己的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师指导和关心下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关心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改进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以达到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统一。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由体会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所谓体会型教师,是指在把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把握了一定教学技能,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定体会,利用这些体会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学者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比较雄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所谓专家型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相当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和引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持续的总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word范文文档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1、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任务: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总要求: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3、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助尊重、互相帮助。 4、民族团结的定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8、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

问题。 9、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一个核心、一个突破点、三个重点、三个创新、五个转变,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争取人心为突破点,以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与方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全面性的转变。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为根本,以解决问题、共创和谐为重点。 12、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3、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14、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重要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途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历程:1953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决定每年9月为“民族团结宣传月”;1982年11月,xq 维吾尔自治区率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1983年4月xq决定每年5月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同年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最新)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 篇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 下营中心小学所辖一所完全小学,五个村级教学点,共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5人,藏族学生102人,占学生总数的37.1%,现有教职工26人。近年来,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教育活动,开展“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观教堂)进一步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学校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校情,围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落实工作任务,创新活动载体,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突出“三个离不开”教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二、切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根于师生心中 (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中。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践活动,一是与乐都六中结对开展“民放团结手拉手,城乡学生心连心”活动,活动内容有三: 1、六中部分初中学生与下营纯藏族村塔春村小学学生结对交流活动, 现场设塔春小学,六中学生与塔春小学学生进行交流,互相结对,藏族学生向六中学生敬献哈达,六中学生向结对学生赠送礼品。2、六中学生与塔春小学学生进行才艺表演,六中学生表演了电子琴、书法和歌舞。塔春小学生也表演了本民族的舞蹈,最后两个学校的学生手拉手共同跳起了锅庄舞。3、六中每一位学生到结对学生家中,体验藏族学生在家的一天生活,并与藏族学生一起干家务活动,了解民族风情等,并且互留地址,进一步交往。 (二)、为了帮助少数民放学生,我们与省统战部联系,争取到了一位资助少数民族学生的企业家,华勤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丑旋的女儿与下营中心学校的德毛吉结为好朋友,为汉藏一家亲创造了条件。 (三)为了促进少数民族乡的文化教育进步,我们积极争取,通过教育局的安排,为下营学校开展民族团结送教下乡活动,教育局安排全区最优秀的教师,来到下营,为下营乡的学生送上最为优质的一堂课,为促进下营乡的教育搭建了平台,并且这种为少数民族乡送教下营的活动成为常态,每年只少开展两次活动。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 教育工作 实 施 方 案 xx小学

二零一九年三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根据有关精神和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

2011年水情业务培训课件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概述 水文情报预报的概念 水文情报预报是指对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要素实时情况的分析报告以及未来情况的预报,涉及防洪、抗旱、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是水文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一切围绕水文情报预报所展开的专业工作和管理活动,都称之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 水情工作的基本内涵 1、为防汛抗旱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2、为突发公共水事件提供预测分析; 3、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4、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5、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信息; 6、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7、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面服务。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工作)的主要内容 可分为水文情报、水文预报、水情服务和水情管理4个部分。 水文情报工作主要包括:水情编码、水情报汛、水情传输、水情监视、水情信息报送、质量考核等内容。 水文预报工作主要包括:预报方案编制和修订、预报方案评定和检验、作业预报和预报会商等。 水情服务工作包括:水情信息的提供和发布,危险或灾害性水情的报警、预报信息的发布,水文情势的分析,旱涝趋势的展望等。 水情工作流程 水情工作是一项常年性工作,以汛期为主线、按时间(年度)划分,可分为:汛前准备、汛期工作、汛后总结三阶段。 水情汛期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即汛期的主要工作): 检测信息――报送信息――入库存储――分析处理――制作图表及文字材料――水文预报――防汛抗旱会商――发布信息。 水情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2005) 《实时水情交换协议》(SL388-2007) 《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手册》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学院和谐稳定,教育系遵照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我们要把民族教育工作深入到系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素养,激发师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激情,提高了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创建活动共识。 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育系从自身情况出发,把民族团结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去开展。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每周四在教师中开展政治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文件,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提高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 系部领导在师生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题培训;通过放假前后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深刻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屏幕、黑板报、宣传栏加强宣传,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主题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组织开展了一期民族团结黑板报评比活动,通过制作、展示、评比将民族团结的思想植根于同学们的心中。 (2)发放民族团结和区情知识应知应会内容,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区情知识应知应会比赛,在检测同学们民族团结知识知晓率的同时,提高同学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3)以十一放假为契机,在假期前后,组织全体学生开展集中教育活动,进行了反分裂反渗透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的抵抗力,净化了校园氛围。 (4)9月,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学生通过讲述民间小故事,分享民族团结事例等形式,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5)开展了一次“师生中无参与宗教活动、穿戴宗教服饰的现象”普查、教育活动。 (6)在全系教师中开展的一次“《共产党员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宗教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此次组织生活会,党员教师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坚定了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宗教活动的决心。在思想上同信仰宗教划清界限。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活动,激发了师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

教师业务知识学习内容

之1: 优化教育教学环节之认真辅导 认真批改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在教学中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但这项工作最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调节教学。作为教师,批改作业除了达到批改及时、符号规范、格式统一等基本要求外,我以为还要能做到:看结果,更看过程。 认真辅导 这个“辅导”不要仅仅理解为是给学困生补课,指导学困生完成作业。这个“辅导”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辅导。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 (2)注意看 (3)多动脑 (4)主动练 (5)做笔记 (6)善归纳。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应注意:1、保证“三个一”。即人手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合适的参考书。2、掌握三种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3、提倡活学活用。 二、认真阅读的习惯 认真阅读必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认真阅读还必须做到读通、读懂、读熟和读活,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熟是升华。 三、边读边批画的习惯 四、质疑问题的习惯 五、让教与学融合到一起的习惯 六、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七、及时复习的习惯

新课程理念的碰撞 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 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 2、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3、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三、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五、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

关于水的一些基本 知识

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称为固体。而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这二者的总和即称为水的总固体。 溶解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溶解于水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沙、粘土、有机物等悬浮物质。 总固体的测定是蒸干水分再称重得到的。因此选定蒸干时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规定控制在105-110℃ 1.2.1.7 水的含盐量 水的含盐量(也称为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总和。 水中的含盐量与溶解固体的含义有所不同,因为溶解固体不仅包含水中的溶解盐类,还包括有机物质。同时,水的含盐量与总固体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因为总固体不仅包括溶解固体,还包括不溶解于水的悬浮固体。所以,溶解固体和总固体在数量上都要比含盐量高。但是,在不很严格的条件下,当水比较清净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比较少,有时候也用溶解固体的含量来近似地表示水中的含盐量。当水特别清净时,悬浮固体的含量也比较小(如地下水),因此有时也可以用总固体的含量来近似表示水中的含盐量。 1.2.1.8 总有机碳(TOC)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TOC的测定和TOD的测定一样。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在测定过程中水中无机的碳化合物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等也会形成CO2,应另行测定予以扣除。 若将水样经0.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得的碳量即为溶解性有机碳(DOC)。TOC、DOC是较为经常使用的水质指标。 1.2.1.9 化学需氧量(COD) 所谓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 今年10月是贵州省第七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全县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又好女快发展的大好局面,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及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委关于在全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紫云各级各单位认真开展了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工作,相关领导分别指示由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民宗局等单位负责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为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系列活动。使宣传月活动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 1、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宣传活动。借举办民族节日契机,在坝羊乡红院村、猫营镇牛场坡村水塘镇银山村、白石岩乡岩上村、新驰村悬挂宣传标语10多幅、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为贯彻执行民族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组织开展民族宗教知识培训。组织了两次分别针对乡镇分管领导、民族工作联络员、宗教界人士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关注民生,凝聚人心。县民宗局等多个部门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深入扶贫联系点水塘镇长田村、民族特色村寨坝羊乡红院村、猫营镇巴身小等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切切实实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具体办实事惠民生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温暖,更加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和睦、和谐、团结、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目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真正做到创建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县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着力维护民族领域和谐稳定。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实 施 方 案 得禄乡务乐村完小 二零一三年九月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根据《云南省名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有关精神和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

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各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 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学习业务知识

学习业务知识,提高管理能力 努力提升员工的学习的能动性 xxxx支行财会运营部是2010年支行响应上级行的政策成立的新部门。是负责支行财务、会计、信贷、运营集一身的管理部门,共有员工7名,平均年龄37岁。作为农业银行重要业务条线的管理部门,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个个兢兢业业,扎实工作,用知识武装自己,争做“知识型员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过硬的业务知识、可靠的制度观念,为支行的各项业务经营保驾护航。其具体做法是: 一、细致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认识到位。全行员工都有这么一个共识:学习是一项心智的劳动,只有强化学习观念,认同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立足。通过“学习”使每位员工均认识到,“学习好比机器加油、电池充电、设备保养,人不学习就会退化,就会被时代抛弃”。所以争当知识型职工是事业所需、自身所求。全通过财会运营部每年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利用每周二的夜校学习,是所有员工工形成了紧跟形势不掉队,提高素质求发展的良好风气。 其次,发挥好“领头羊”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岗位成才氛

围,财会运营部的所有职工从我做起,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经常是工作到很晚,下班回家后还要坚持学习到深夜。为了带动全行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运营部监管员利用常规监管和预警核销的契机相互沟通,增进与网点一线人员之间的感情,使人人坚定学习信心和信念,鼓励大家只有争当知识型职工,重视学习、不断上进,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才能立足农行。由此在全行上下激发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增强了全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把握好“学习”的基准。在制定规划和开展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一线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规划,开展通俗易懂的业务培训活动,即注重体现员工权益的维护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够充分发挥一线员工各自的优势和学习潜能,除了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外,还主动参加各类业余学习,构建起人才不断成长的机制,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成长链,大家都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把学习与业务经营相结合 全员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让学习在业务经营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农行事业持续、稳健、蓬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1、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任务: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总要求: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3、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日子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助尊重、互相帮助。 4、民族团结的定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卑视;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进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制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亮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8、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降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妨碍民族团结的咨询题。 9、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一具核心、一具突破点、三个重点、三个创新、五个转变,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争取人心为突破点,以全社会参与社会日子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与办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全面性的转变。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坚持以科学进展、改善民生为全然,以解决咨询题、共创和谐为重点。 12、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 13、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接受志和全然遵循。 14、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重要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途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历程:1953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决定每年9月为“民族团结宣传月”;1982年11月,xq维吾尔自治区领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1983年4月xq决定每年5月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同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首次民团结表彰大会,并决定每年9月为“民族团结表彰活动月”。国务院在确信和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上,从1988年开始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05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一项法定活动。 16、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榜样州(地市盟)的区别:示范州是由国家民委命名授牌,在全国333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开展创建活动,到2017年底共命名23个示范州(地市盟)。榜样州是国务院命名授牌的,每五年进行评选表彰一次,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民族团结进步榜样州,已获得五连冠榜样州荣誉称号。 17、三个离别开:汉族离别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别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组成: 3、河流的补给来源: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 我国 我国 我国

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考试分析: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发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年初,学校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宣传氛围,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宣传板报等舆论宣传工具,对全校师生进行深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民族团结”的浓郁教育氛围。 2、在业务学习上,组织全体老师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组织学校召开“座谈会”,以少数民族教师为代表,就如何

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表示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为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4、组织相关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5、组织各班主任教师,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6、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班队会。各班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例如:有些班级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问答增加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些班级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这些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7、各学科老师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例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以此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精神面貌。 总之,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1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塔城地区辖区有几个县(市)?面积有多大? 答:塔城地区辖2市、5县: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区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2、创建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七个一”标准是指? 答: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或PPT),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 3、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是指? 答: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 4、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是指? 答: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四、发展富民工程;五、民心满意工程;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5、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好”是哪些? 答: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6、民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7、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四情”是指哪些? 答: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8、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比”是指哪些? 答:比稳定发展;比重视支持;比团结和谐;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 9、塔城地区的四个文化指的是什么? 答:戌边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生态文化。 10、塔城地区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 答:7.5%。 11、塔城市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 答:20%。 12、塔城地区与哪两个地州一起开展三地同创活动? 答:阿勒泰地区、伊犁州。 13、塔城地区的哪一个市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答:塔城市。 14、塔城地区的哪几个县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 答: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 17、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什么时间召开? 答: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