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分类汇编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分类汇编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分类汇编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分类汇编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41

1120H+H He+n →是α衰变

B .α粒子散射实验中,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 .核反应方程:9412

426Be+He C+x →中的x 为质子

D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2.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用A 、B 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A 光能使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B 光则不能使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射光A 光的频率小于照射光

B 光的频率 B .增大照射光A 的强度,验电器指针张角将变小

C .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

D .若A 光是氢原子从n =5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 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 .210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

83Bi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4.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事实的是( ) A .伽利略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的轨道是椭圆 B .牛顿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 C .法拉第在实验中将导线南北放置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 .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硏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小于质子数

D .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必有一种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6.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需要吸收0. 89eV的能量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能量为2eV的电子碰撞而向高能级跃迁

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 种不同頻率的光子

D.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

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短

7.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

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聚变

8.根据近代物理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B.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则动能等于

12.09eV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氢原子发生正碰,可以使这个原来静止并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该激发态

C.相同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则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大

D.铀核23892(U)衰变为铅核20682(Pb)的过程中,中子数减少21个

9.一群氢原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

A.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某一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发出某一种频率的光子

10.下列有关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汤姆逊原子枣糕模型的正确性

B.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放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该链式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11.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原子定态、原子核变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12.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原子在三种跃迁过程中辐射出

的光子.其中E A表示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的能量,E B表示原子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的能量,E C表示原子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的能量,则下述关系中正确的是

A.E A < E B < E C

B.E A < E C < E B

C.E C < E B < E A

D.E B

13.如图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eV B.12.09eV C.10.2eV D.3.4eV

n 能级时辐射的四条谱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2

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四条谱线中αH 对应的光子能量最大

B .四条谱线中αH 对应的光的频率最大

C .用能量为12.75eV 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 =3的激发态上

D .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15.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

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16.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可以是任意的

B .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 .

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1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这时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减少

B.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 eV—3.11 ev,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出电离

C.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3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2.55eV

18.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1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向外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有几种能使其产生光电效应()

A.6、3B.6、4C.4、3D.4、4

20.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2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当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动能减少,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B.氢原子可能辐射4种频率的光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从n=4到n=1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22.氢原子分能级示意图如题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赤橙黄绿蓝—靛紫

光子能量范围

1.61~

2.00 2.00~2.07 2.07~2.14 2.14~2.53 2.53~2.76 2.76~

3.10(eV)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23.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b可能是氢原子()时的辐射光

A .从5n =的能级跃迁到3n =的能级

B .从4n =的能级跃迁到3n =的能级

C .从5n =的能级跃迁到2n =的能级

D .从3n =的能级跃迁到2n =的能级 24.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 .α粒子的散射实验

B .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 .质子的发现

25.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根据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产生机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为1

2

n E E n =

,其中n = 2,3,4….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做

221

1

12

R n λ??=- ???,n = 3,4,5,….式中R 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 可以表示为( ) A .1

2E hc

-

B .

1

2E hc

C .1

E hc

-

D .

1

E hc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2341

1120H+H He+n →是聚变方程,A 错误。

B. 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就是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B 正确。

C. 跟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得x 为中子,C 错误。

D. 半衰期是对大量样本的统计规律,对4个不适用,D 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因为A光能使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即能发生光电效应,而B光则不能使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知A光频率大于B光,选项A错误;

B.增大照射光A的强度,则逸出光电子数量增多,则锌板带电量增加,则验电器指针张角将变大,选项B错误;

C.因为电子从锌板中射出,可知锌板带正电,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选项C正确;

D.因为A光频率较大,则由氢原子发生跃迁时能级差比B光大,选项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射线是光子流,所以A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从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其绕核运动的电子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正确;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所以C错误;半衰期是大量的统计规律,少数原子核不适应,所以D错误.故选B.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开普勒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轨道是椭圆,故A错误;

B.看必修1P68牛顿头像下面一段话,无论是亚里士多德那里还是伽利略和笛卡尔那里,都没有力的概念。牛顿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故B 正确;

C.奥斯特在实验中将导线南北放置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故选项A错误;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选项B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小于质子数,故选项C错误;

D、氢原子处于基态,被一束单色光照射,先吸收能量,向高能级跃迁,然后又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放出能量,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的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同,故选项D正确。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根据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可知,E3-E2=△E,因此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1.89eV,故A错误;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能量为2eV的电子碰撞,吸收1.89eV的能量而向第3能级跃迁;故B正确.

C.只有一个氢原子,则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释放3种频率的光子;故C错误.

D.结合能级图可知,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能量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能量小,由可知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故D错误.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卢瑟福通过分析α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图中在光的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故B正确;C.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射线甲是α粒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是β由电子组成,故C 错误;

D.丁图中的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故D错误;

故选B。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故A正确;

B.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用动能等于12.09eV 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静止的氢原子发生正碰,只能有部分的能量被吸收,不能从基态跃

迁到该激发态,故B 错误;

C .根据km 0E h W ν=-知,频率相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金属的逸出功越小,故C 错误;

D .铀核23892(U)衰变为铅核206

82(Pb)的过程中,质子数少10,质量数少32,则中子数少

22,故D 错误。 故选A 。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处于较高能级的电子可以向较低的能级跃迁,能量减小,原子要发出光子,由于放出光子的能量满足

hγ=E m -E n

处于较高能级的电子可以向较低的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可能继续向较低能级跃迁,所以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故ABD 错误,C 正确。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逊原子枣糕模型,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 错误;

B .在光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故B 正确;

C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放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C 错误;

D .链式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裂变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决定的,温度、压强、是否与其他元素化合都不能改变原子核,因此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不能改变半衰期,故A 错误;

B .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量减少,会放出光子,故B 正确;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红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故C 错误;

D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因此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故D 错误。

故选B 。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的能量为E C =13.61-1.51eV=12.1eV ,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的能量E B =13.61-3.40eV=10.21eV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的能量E A =3.40-1.51eV=1.89eV .所以E A <E B <E C .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知跃迁到第3能级,则吸收的光子能量为△E =-1.51+13.6eV=12.09eV . 故B 正确,ABC 错误. 故选B .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频率最大的光子对应的能量最大,即跃迁时能量差最大,故氢原子从n =6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频率最大,即δH 对应的光子能量和光的频率最大,故AB 错误; C .氢原子的能级图得到,n =4的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为

()410.85eV 13.6eV 12.75eV E E E ?=-=---=

所以用能量为12.75eV 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 =4的激发态上去,故C 错误;

D .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2

3C 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故

D 正确。 故选D 。

15.A

解析:A 【解析】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

112H+H He+X →中,X 的质量数为2341m =+-=,电荷数

1120z =+-=,可知X 表示中子,A 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

式结构,B 正确;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由于紫色光的频率大,由:0km E h W γ=-可知,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C 正确;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当该原子向地能级跃迁时,可能的途径是:n=3→n=1→n=1,所以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D 正确.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波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不连续的.故A 错误;

B .如果用波动性解释那么照射的光越强,照射的时间越长,吸收的能量就越多,电子就能溢出,但实验结果只能是某个范围的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而光粒子就可以从照射光频率这个角度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 正确;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C 正确;

D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故D 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 .

17.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一群氢原子从4n =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任意两个能级间跃迁一次,共能

辐射24

6C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小,故A 错误;因为紫外线的光子能量大于3.11eV ,氢原子处于n=3能级吸收能量大于等于1.51eV ,即可发生电离,知最低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 正确;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因为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所以只有n=4跃迁到n=1,n=3跃迁到n=1,n=2跃迁到n=1的光子能够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即3条,C 正确;逸出功等于 3.4013.610.2eV -+=,从而n=4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为0.8513.6eV 12.75eV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012.7510.2 2.55km E hv W eV eV =-=-=,D 正确。 考点:考查了原子跃迁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

能量在1.63eV~3.10eV 的可见光.故 1.51(13.60)eV 12.09eV E ?=---=.故本题选A .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群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可以释放

24C =6种不同能量的光子,从n =4跃迁到n =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2.75eV ,从n =4跃迁

到n =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 ,由n =4跃迁到n =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 ,从n =3跃迁到n =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2.09eV ,从n =3跃迁到n =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 ,由n =2跃迁到n =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0.2eV ,可见有4种光子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所以有4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原子要吸收光子,能级增大,总能量增大,

根据222ke mv r r

=知,电子的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

A.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的半径减小,由22

2e v k m r r

=可知,电

子的动能变大,由于辐射光子,则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选项A 错误; B. 氢原子可能辐射246C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B 错误;

C. n =4跃迁到n =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 ,n =3跃迁到n =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 ,n =4跃迁到n =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 ,均小于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余3种光子能量均大于2.7eV ,所以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故C 正确;

D. 从n =4到n =1能级差最大,则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选项D 错误.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eV 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eV 、10.2eV 、1.89eV 的三种光子,只有1.89eV 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eV 、12.09eV 、10.2eV 、2.55eV 、1.89eV 、0.66eV 的六种光子,1.89eV 和2.55eV 属于可见光,1.89eV 的光子为红光,2.55eV 的光子为蓝-靛,A 正确.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谱线a 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波长大于谱线b ,所以a 光的光子频率小于b 光的光子频率。所以b 光的光子能量大于n=4和n=2间的能级差。n=3跃迁到n=2,n=5跃迁到n=3的能级差小于n=4和n=2的能级差。n=5和n=2间的能级差大于n=4和n=2间的能级差。故A 、B 、D 错误,C 正确。

24.A

解析:A 【解析】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根据a 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来的,A 正确.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n >m ,由n→m 跃迁,释放光子,则112

2 E E hv n m -=,因为v = c λ

,则E 1(22

11 n m -)=h c λ,由h c

λ

=hcR (22

1

1

2n -

),得-E 1=hcR ,解得里德伯常量R=?1E hc

.故选C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知道光子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原子物理 一、波粒二象性 1、热辐射:一切物体均在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有关。故叫热辐射. 特点:1)物体所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布情况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即同时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但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较强,某些较弱,分布情况与温 度有关。 2)温度一定时,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不同。 2、黑体:一切物体在热辐射同时,还会吸收并反射一部分外界的电磁波。若某种物体,在热辐射的同时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做黑体(或绝对黑体)。在自然界中,绝对黑体实际是并不存在的,但有些物体可近似看成黑体,例如,空腔壁上的小孔. 热辐射特点吸收反射特点 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材 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既吸收,又反射,其能力与材料的种类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 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完全吸收各种入射电磁波,不反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的强度,随波长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2)温度升高时,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均增加。 3)温度升高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4、能量子:上述图像在用经典物理学解释时与该图像存在严重的不符(维恩、瑞利的解释)。普朗克认为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ν εh =) 10 63 .6 (34叫普朗克常量 s J h? ? =-.由量子理论得出的结果与黑体的辐射强度图像吻合的非常完美,这印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5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光电效应由赫兹首先发现。 爱因斯坦指出: ① 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子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 ε=h ν,其中h=6。63×10-34 J ·s 叫普朗克常量,ν是光的频率; ②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一个光子会被一个电子吸收,吸收的过程是瞬间的(不超过10-9 s ).电子在吸收光子之后,其能量变大并向金属外逃逸,从而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③ 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会有一个电子连续吸收多个光子的情况,该过程需要克服金属内部原子束缚做功(逸出功W 0,其大小与金属材料有关),然后才有可能从金属表面飞出。因此在只有当一个光子能量较大时,电子才会将其吸收并从金属内部飞出,否则电子无法克服原子束缚从金属中逸出。由能量守恒可得光电效应方程: 0W h E k -=ν ④ 决定能否发生光电现象的决定因素是极限频率而不是光的强度。光的强度只会影响从金属中逸出的电子数目。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极限频率).截止频率的大小与金属种类有关。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入射光中光子总数目. 若ν≥c ν,无论光照强度如何也会有光电效应现象产生 若ν<c ν,则无论怎样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有光电效应产生 知识拓展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光照条件不变时,若正向电压升高,则电路中的光电流会随之变大,当正向电压调到某值后电路中的电流不再增加,该电流叫饱和电流。饱和电流大小反映了入射光的强度(光子数目)。在光照条件不变时,若反向电压升高,则电路中的光电流会随之变小,当反向电压达到某值后,电路中的电流变为零,这个电压叫遏止电压。遏止电压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 e W e h U c 0 -=ν0(W h E k -=ν由) 得出和00W h eU E eU c k c -=-=-ν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13.6eV B .12.09eV C .10.2eV D .3.4eV 2.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 .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 .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饱和光电流不变 C .在核反应方程414 17278 He N O X +→ +中,X 表示的是中子 D .根据玻尔理论,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发生跃迁后,其电子的动能减少 4.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 n >2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 .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 .同一介质对 的折射率最大 C .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也一定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B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可以再分 D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结构“枣糕模型”

高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分类汇编.do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全国卷 I 33. [物理—选修 3–3]( 15 分) (1)( 5 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 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 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 的密度。 (2)( 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 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 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 容积为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 容积为×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07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106Pa;室温温度为 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 i )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 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全国卷 II 33. [ 物理—选修 3-3] ( 15 分) (1)( 5分)如 p-V 图所示, 1、2、 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T1、T2、 T3。用 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 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 T1______T3, N2 ______N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原子物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考点:原子物理考 点分析一、历史人物及相关成就 1、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枣糕模型——说明原子可再分 2、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 —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发现质子 3、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4、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正电子 5、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

现象——说明原子核可再分6、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2 mc E? = ? 7、玻尔:提出玻尔原子模型,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8、密立根:油滴实验——测 量出电子的电 荷量 二、核反应的 四种类型 类型可 控 性 核反应 例 衰 变 α衰 变 自 发 β衰 变 自 发

人工转变人 工 控 制 H o He N1 1 17 8 4 2 14 7 + → +卢 瑟福 发现质子 n C He Be1 12 6 4 2 9 4 + → +查 德威 克发现中子 n P He l1 30 15 4 2 27 13 A+ → +约里 奥.居里夫妇 e Si P0 1 30 14 30 15 + →发

重核裂变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 轻核聚除 变氢 弹 外 无 法 控 制 提醒: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

应方程只能用单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定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出核 反应方程 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 三、三种射线比较 种 类

速 度 0.1c 0.99c C 在电磁场中偏转与a射 线反向 偏转 不偏转 贯穿本领最弱, 用纸能 挡住 较强, 穿透几 毫米的 铝板 最强, 穿透几 厘米的 铅板 对 空 气 的 电 离 作 用 很强较弱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3--4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4 1.(2020福建卷).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A.沿x轴负方向,60m/s B.沿x轴正方向,60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m/s 答案:A 2.(1)(2020福建卷)(6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 ......的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 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 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1) V =- a n 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其示数为___mm。 答案:①A ②1.970 3.(2020上海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 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答案: A 4.(2020上海卷).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 (A )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B )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 )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答案: B 5.(2020上海卷).如图,简单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t =3s ,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 1与x 2相距1m ,波的周期为T ,且2T <?t <4T 。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__________m/s ,最小周期为__________s 。 答案:5,7/9, 6.(2020天津卷).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解析:当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时发生折射或全反射,b 发生全反射说明b 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a 发生折射说明a 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比较可知在玻璃中a 的临界角大于b 的临界角;根据临界角定义有n C 1 sin = 玻璃对 (A ) (B ) (C ) (D )

高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知识要点精编WORD版

高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知识要点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光学 一、光的折射 2.光在介质中的光速:n=n/n 1.折射定律:n=nnn大角 nnn小角 3.光射向界面时,并不是全部光都发生折射,一定会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 4.真空/空气的n等于1,其它介质的n都大于1。 5.真空/空气中光速恒定,为n=3×108m/s,不受光的颜色、参考系影响。光从真空/空气中进入介质中时速度一定变小。 6.光线比较时,偏折程度大(折射前后的两条光线方向偏差大)的光折射率n大。 二、光的全反射 1.全反射条件:光由光密(n大的)介质射向光疏(n小的)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其求法为nnn n=n 。 n 2.全反射产生原因:由光密(n大的)介质,以临界角C射向空气时,根据折射定律,空气中的sin角将等于1,即折射角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sin空气角”将大于1,即产生全反射。 3.全反射反映的是折射性质,折射倾向越强越容易全反射。即n越大,临界角C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4.全反射有关的现象与应用:水、玻璃中明亮的气泡;水中光源照亮水面某一范围;光导纤维(n大的内芯,n小的外套,光在内外层界面上全反射)

三、光的本质与色散 1.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其真空中的波长、频率、光速满足n=nn(频率也可能用n表示),来源于机械波中的公式n=n/n。 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光速与波长同时变大或变小。 3.将混色光分为单色光的现象成为光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其本质是频率不同,或真空中的波长不同。同时,不同颜色的光,其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同。 4.色散的现象有:棱镜色散、彩虹。 5.红光和紫光的不同属性汇总如下: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原 子 物 理 一、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核式结构 1.1897年,_________发现了电子.他还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_______模型. 2.物理学家________用___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叫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 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后________;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极少数的α粒子甚至被____. 4.实验的启示:绝大多数α粒子直线穿过,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隙; 少数α粒子较大偏转,说明原子内部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 极个别α粒子反弹,说明个别粒子正对着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力作用. 5.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________,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例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实验得到的正确结果: A.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不改变运动方向 B.极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偏转,有的甚至被反弹 C.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偏转 D.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有较大的偏转. 例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1-1所示表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α 粒子在b 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α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 .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二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1.玻尔提出假说的背景——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 ⑴按经典物理学理论,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要不断地辐射电磁波,电子能量减小,其轨道半径将不断减小,最终落于原子核上,即核式结构将是不稳定的,而事实上是稳定的. ⑵电子绕核运动时辐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由于电子轨道半径不断减小,发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应是连续变化的,而事实上,原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只是某些特定值。 为解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之间的矛盾,玻尔提出了三点假设,后人称之为玻尔模型. 2.玻尔模型的主要内容: ⑴定态假说: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__________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_______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________. ⑵ 跃迁假说: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________________. ⑶轨道假说: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______子的不同轨道.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 3.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公式 原子各定态的能量值叫做原子的能级,对于氢原子,其能级公式为:______________; 对应的轨道公式为:12r n r n 。其中n 称为量子数,只能取正整数.E 1=-13.6eV ,r 1=0.53×10-10m . 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称为_______,对应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 图1-1 a b c 原子核 α粒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A.1 305、25、7、1 B.202、405、625、825 C.1 202、1 010、723、203 D.1 202、1 305、723、203 2.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3.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B.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4.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A.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B.改用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C.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5.若用|E 1|表示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的绝对值,处于第n 能级的能量为1 2 n E E n ,则在下列各能量值中,可能是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来的能量的是( ) A . 114 E B . 134 E C . 178 E D . 11 16 E 6.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氢原子从n =2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时,需要吸收0. 89eV 的能量 B .处于n =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能量为2eV 的电子碰撞而向高能级跃迁 C .一个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 种不同頻率的光子 D .n =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比n =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 =2能级时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短 7.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其原因是( ) A .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电子会对α粒子有引力的作用.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8.根据近代物理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B .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 ,则动能等于 12.09eV 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氢原子发生正碰,可以使这个原来静止并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该激发态 C .相同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则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大 D .铀核23892(U)衰变为铅核206 82(Pb)的过程中,中子数减少21个 9.物理学家通过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识,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XX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磁感应 (全国卷1)17.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54.510-?T 。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 ,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B .河南岸的电势较高 C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 D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答案】BD 【解析】海水在落潮时自西向东流,该过程可以理解为:自西向东运动的导体棒在切割竖直向下的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右岸即北岸是正极电势高,南岸电势低,D 对C 错。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51092100105.4--?=???==BLv E V, B 对A 错。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导体棒切割磁场的实际应用题。 (全国卷2)18.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 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 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 、b 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 、c (位于磁场中)和d 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b F 、c F 和d F ,则 A.d F >c F >b F B.c F b F >d F D.c F

安培力b F ,由于线圈的上下边的距离很短,所以经历很短的变速运动而进入磁场,以后线圈中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在c 处不受安培力,但线圈在重力作用下依然加速,因此从d 处切割磁感线所受安培力必然大于b 处,答案D 。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线圈切割磁感线的竖直运动,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 (新课标卷)21.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 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 水平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 时铜棒中电动势大小为1E ,下落距离为0.8R 时电动势大小为2E ,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1E 、2E 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E >2E ,a 端为正 B 、1E >2E ,b 端为正 C 、1E <2E ,a 端为正 D 、1 E <2E ,b 端为正 答案:D 解析:根据E BLv =,1E B =?, 2E B =?1E <2E 。又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从a 到b ,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流向正极的,所以选项D 正确。 (北京卷)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下灯泡L 1和L 2分别串联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L 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 。闭合开关S 后,调整R ,使L 1和L 2发光的亮度一样,此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为I。然后,断开S。若t '时刻再闭合S,则在t '前后的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力学知识结构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V t =V 0+at S=V 0t+21 at 2 as V V t 22 02 += 2 0t V V V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 0,X=V 0t 竖直方向 Vy = gt ,y = 22 1gt 合 速 度 V t = ,2 2y x V V +与x 正向夹角tg θ= x y V v 匀速率圆周运动 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V ,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径r ,圆运动周期T 。 规律:F= m r V 2=m ω2r = m r T 2 2 4π 物 体 的 运 动 A 0 t/s X/cm T λx/cm y/cm A 0 V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1、行星与卫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遵循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m =m ω2R=m( )R 2、在不考虑天体自转的情况下,在天体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F 引=mg,即?=mg,整理得GM=gR 2。 3、考虑天体自传时:(1)两极 (2)赤道 平均位移:02 t v v s vt t +== 模 型题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不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 非弹性碰撞遵守动量守恒,能量关系为: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 2 m 2v 2′2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多.此种情况m 1与m 2碰后速 度相同,设为v ,则:m 1v 1+m 2v 2=(m 1+m 2)v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为 ΔE km =12m 1v 21+12m 2v 22-12 (m 1+m 2)v 2 1 .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即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 2 m 2v 2′2 特殊情况:质量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m 1v 1=m 1v 1′+m 2v 2′,1 2m 1v 21= 12m 1v 1′2+1 2m 2v 2′2.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 m 1+m 2v 1 动 量碰撞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为m =1 kg 的相同的小球A 、B 、C 。现让A 球以v 0=2 m/s 的速 度向B 球运动, A 、 B 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并与 C 球碰撞,C 球的最终速度v C =1 m/s 。问: om (1)A 、B 两球与C 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 (2)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答案】(1)1 m/s (2)1.25 J .线球模型与杆球模型:前面是没有支撑的小球,后两幅图是 有支撑的小球 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由mg=mv 2/r 得v 临=? 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即可 得 v 临=0 .车过拱桥问题分析 对甲分析,因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mg-?,所以(1)当v=?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0; (2)当0≤v?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危险。 对乙分析则:F N-mg=m , 甲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 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2. 自由落体

原子物理知识点讲解

一、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物体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论: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注意:从金属出来的电子速度会有差异,这里说的是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来的光电子。③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光电管的阴极表面敷有碱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发射电子,阴极发出的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注意:①光电管两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增强光电流。②光电流的大小跟入射光的强度和正向电压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③遏止电压U 0。回路中的光电流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反 向电压U 0满足:02 max 2 1eU mv =,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所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4、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①不论入射光的频率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光电效应,实际上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强度来决定,实际上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 ③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实际上无论光入射的强度怎样微弱,几乎在开始照射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光电子. 二、光子说 1、普朗克常量 普郎克在研究电磁波辐射时,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v 的整数倍,hv 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v 辐射频率,h 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 2、光子说 在空间中传播的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跟光的频率ν成正比。hv =ε,其中:h 是普朗克常量,v 是光的频率。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原 子 物 理 一、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核式结构 1.1897年,_________发现了电子.他还提出了原子的 ______________模型. 2.物理学家________用___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叫 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结果: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后________;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的α粒子甚至被____. 4. 实验的启示:绝大多数α粒子直线穿过,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隙; 少数α粒子较大偏转,说明原子内部集中存 在着对 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 极个别α粒子反弹,说明个别粒子正对着质量比 α粒子大很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 力作用. 5.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 的核,叫 ________,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 转. 例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实验得到的正确结果: A.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不改变运动方向 B . 极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偏转 ,有的甚至被反 弹 C.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 偏转 D. 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有较大的偏转. 例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 型。如图 1-1所示表示了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 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 线表示 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 c α粒子在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α粒子在b 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b A .α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原子核 B .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α粒子 D .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图1-1 二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1.玻尔提出假说的背景——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⑴按经典物理学理论,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要不断地辐射电磁波,电子能量减小,其轨道半径将不断减小,最终落于原子核上,即核式结构将是不稳定的,而事实上是稳定的.⑵电子绕核运动时辐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由于电子轨道半径不断减小,发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应是连续变化的,而事实上,原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只是某些特定值。 为解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之间的矛盾,玻尔提出了三点假设,后人称之为玻尔模型. 2.玻尔模型的主要内容: ⑴定态假说: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 __________的能量状态中,在 这些状态中原子是 _______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 但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 ________. ⑵跃迁假说: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________________. ⑶轨道假说: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 ______子的不同轨道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 连续的. 3.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 公式 原子各定态的能量值叫做原子的能级,对于氢原子,其能级 公式为 :______________; 对应的轨道公式为: r n n 2 r 1。其中n 称为量子数,只能取正.E1=-13.6eV ,r1=0.53×10-10m .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全集汇编及答案(1)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全集汇编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测出元电荷e的电荷量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4.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同一介质对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也一定能 5.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A.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B.改用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C.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设氢原子从n能级向较低的各能级跃迁的概率均为

物理高考题分类汇编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一、直线运动 18.(卷一)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 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 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 t t <3 C .3<21t t <4 D .4<21t t <5 25. (卷二)(2)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从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开始计时,已知汽车第1s 内的位移为24m ,第4s 内的位移为1m 。求汽车刹车系统稳定工开始计时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二、力与平衡 16.(卷二)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1003kg C .200kg D .2003kg 16.(卷三)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 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33= =F mg F mg , B .1233==F mg F mg , C .121 3== 2F mg F mg , D .1231==2 F mg F mg ,

19.(卷一)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 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 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 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三、牛顿运动定律 20.(卷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 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 图(c)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 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四、曲线与天体 19.(卷二)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 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 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 道上的时刻。()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 的大 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原子物理知识点讲解

一、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物体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论: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注意:从金属出来的电子速度会有差异,这里说的是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来的光电子。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光电管的阴极表面敷有碱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发射电子,阴极发出的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注意:①光电管两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增强光电流。②光电流的大小跟入射光的强度和正向电压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③遏止电压U0。回路中的光电流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反向电压 1 U0满足:-mv max =eU o,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所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2 关。 4、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①不论入射光的频率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光电效应,实际上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强度来决定,实际上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 ③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 实际上无论光入射的强度怎样微弱,几乎在开始照射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光电子? 二、光子说 1、普朗克常量 普郎克在研究电磁波辐射时,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v的整数倍,hv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v辐射频率,h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 2、光子说 在空间中传播的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hv,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v是光的频率。 三、光电效应方程 1、逸出功VW.电子脱离金属离子束缚,逸出金属表面克服离子引力做的功。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 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 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 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D.cotα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 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 速度a=2 sin sin M m 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 当θ?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sin B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 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