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语语气词详解

粤语语气词详解

粤语语气词详解
粤语语气词详解

粤语中的语气词详解

粤语是一种感情丰富的语言。粤语的语气词多达数十个,在相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语气词,或在不同的场合用同一个语气词,表达的意思都各自不同。粤语中大部分语气词都是和普通话不同的,要讲地道的粤语,就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语气词。下面列举二十个常用的语气词,并详解之。

(一)啦情景:A在一个晚饭聚会中有事迟到,打电话给他的朋友B。 A:你哋食先啦,我要迟啲先嚟。(你们先吃吧,我要迟点才过来。) B:已经食紧啦。(已经在吃了。)

解释:“啦”通常有两种用法,首先可以表示祈使语气,请求或吩咐别人做某事,如上面的第一个“啦”;另一种用法是描述一种状态,语气上强调这种状态早已开始,如上面第二个“啦”。

(二)啊情景:夫妻两人去旅行,在讨论第二天的行程安排。老婆:听日节目好丰富啊!行程安排满晒。(明天的节目很丰富!行程都安排满了。)

老公:系啊?(是吗?)老婆:梗系啦,记住早啲起身啊。(当然了,别忘了早点起来。)老公:好啊!(好啊!)

解释:这段对话出现的四个“啊”分别代表四种较有代表性的用法:

1、感叹语气;

2、疑问语气;

3、祈使语气;

4、舒缓音节。语气词“啊”常常可以省略,如上面句子,如果全去掉“啊”,意思基本不变,只是语气有点变化。*

(三)呀情景:母亲看见儿子打电脑游戏而与儿子展开的对话。母:唔系呀嘛?一返嚟呀打机,唔使做功课呀?(不是吧?一回来就打游戏机,不用做作业吗?)仔:一早呀做完啦……哎呀,挂住同你讲,又game over!(老早就做完了……哎呀,分心跟你说话,又打输游戏了。)

解释:“呀”有三种用法:1、与其它语气词连用,如“呀嘛(惊讶疑问语气)”、“哎呀(因不小心而发出的叹息)”;2、相当于连词“就”,如上面的第二、第四个“呀”;3、可替换“啊”使用。

(四)吖情景:B告诫A要选用没问题的牛奶喝。 A:饮牛奶唔系有益嘅咩?(喝牛奶不是有益的吗?) B:系吖!本来牛奶系好有益嘅,但如果饮咗有毒嘅牛奶,分分钟可能要入医院!(是啊,本来牛奶是很有益的,但如果喝了有毒的牛奶,很可能要进医院) A:唔系咁恐怖吖嘛?(不是这么吓人吧?)

解释:“吖”是句末语气助词,可以表示轻微的让步,但后面往往会有进一步的内容说服对方,如上面对话中第一个“吖”;此外,它也可以跟“嘛”及否定词连用,表达一种难以置信的语气,相当于“不是……吧”。

(五)?(上)情景:两人谈论一位大家都认识的朋友。 A:咦!乜你又识阿大头文??(嘿,怎么你都认识大头文?) B:系啊,佢成日喺我面前赞你?。(是啊,他经常在我面前称赞你。 A:系唔系真??(是不是真的啊?)

解释:这里的三个“?”有两个不同读音,用法各有不同。其中第一、三个都用于问句,区别在于读音不同,且前者不跟正反疑问词(系唔系、有冇等),而后者只跟正反疑问词。第二个“?”用于陈述情况,这种用法最常见。另外,语气词“咦”只能单独使用,用来表达惊奇的感情。

(六)?(下)情景:超市排队付款处,两人因插队而吵架。 A:喂,你唔使排队?[?(喂,你不用排队的吗?) B:我一直都喺度排紧?啦。(我一直都在排啊。) C:你哋唔好争先得?[,排先排后有咩所谓。(你们不要吵了,谁先谁后有什么所谓呢?)

解释:对话中出现的三个“?”字,声调跟用法都不同,其中第一种用法在上一期讲过,但这里引出的是反问句;第二个“?”与“啦”连用搭配出一种强调语气,加强说明前面叙述的事实;而第三个“?”带有命令实质,往往用于祈使句,且带有不耐烦的意味。

(七)啩情景:新闻报道香港的雀巢奶粉也检验出三聚氰胺。 A:唔系啩?连进口嘅雀巢奶粉都验到有问题?(不是吧,……) B:饮少少应该冇事啩。(喝少点应该没事的)

解释:“啩”用于疑问句时表达一种将信将疑或难以置信的感情,如上面第一句;用在陈述句则有猜测、估计的意思,在以上对话中,B对自己所说的话也不是太肯定,因此加上一个“啩”。

(八)嘅情景:三人正在看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A:点解又系Eason?(最受

欢迎男歌手为什么又是Eason?) B:Eason今年咁努力,佢落攞呢个奖係实至名归嘅[。(Eason今年这么努力(工作),拿这个奖是实至名归的。)C:你

哋错喇,攞奖嗰个系基仔嚟嘅!(你们错了,拿奖那个是基仔来的!)

解释:“嘅”用法跟“的”相似,除了可以作表示从属关系的结构助词,还可以置于句末作语气助词,如以上三句。A句的“嘅”表示疑问,B、C句的“嘅”表示肯定陈述。此外注意C句的判断句式“××系××嚟嘅”,放在“嚟嘅”之前的必须是名词性质的词或短语。

(九)咦说明:粤语还有少数语气词是置于句子之前独立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气,例如“咦” 咦,我部手机呢?(哎呀,我的手机呢?)咦——啲饭好难食!饭很难吃啊!(我不想吃了)咦——你个头好多头皮!你有好多头皮。(很恶心啊)

解释:“咦”有两种用法,第一句表示意想不到的惊讶语气,“咦”后的语句交代惊讶的原因,此时发音较短促,用升调;后两句表达一种不满或厌恶情绪,“咦”后的句子描述一些不好的情况,“咦”的发音此时常常拉长。

(十)吓说明:粤语的另一个前置独立语气词是“吓”,它比“咦”更常用。 A:九江大桥冧咗啊! B:吓,咁大镬?!(A:九江大桥倒塌了! B:不是吧,这么严重?)C:我暑假去澳洲旅游。 D:吓?边度? C:澳洲。(C:我暑假到澳洲去旅游。 D:说什么?哪里? C:澳洲。)

解释:“吓”亦表达两种意思,其中第一则对话是疑问、惊讶的语气,而第二则对话,则是表示听不清,如果“吓”后的内容省去,则表示整句听不清,此时回答句不能省略。例如第二则对话可改为:C:我暑假去澳洲旅游。 D:吓? C:我话我暑假去澳洲旅游。

(九)咦说明:粤语还有少数语气词是置于句子之前独立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气,例如“咦” 咦,我部手机呢?(哎呀,我的手机呢?)咦——啲饭好难食!饭很难吃啊!(我不想吃了)咦——你个头好多头皮!你有好多头皮。(很恶心啊)

解释:“咦”有两种用法,第一句表示意想不到的惊讶语气,“咦”后的语句交代惊讶的原因,此时发音较短促,用升调;后两句表达一种不满或厌恶情绪,“咦”后的句子描述一些不好的情况,“咦”的发音此时常常拉长。

(十)吓说明:粤语的另一个前置独立语气词是“吓”,它比“咦”更常用。 A:九江大桥冧咗啊! B:吓,咁大镬?!(A:九江大桥倒塌了! B:不是吧,这么严重?)

C:我暑假去澳洲旅游。 D:吓?边度? C:澳洲。(C:我暑假到澳洲去旅游。D:说什么?哪里? C:澳洲。)

解释:“吓”亦表达两种意思,其中第一则对话是疑问、惊讶的语气,而第二则对话,则是表示听不清,如果“吓”后的内容省去,则表示整句听不清,此时回答句不能省略。例如第二则对话可改为:C:我暑假去澳洲旅游。 D:吓? C:我话我暑假去澳洲旅游。

(十一)喇(嘞)情景:A在B家里作客,准备离开。 A:天黑喇,我要走喇。(天黑了,我要走了。) B:外面落紧雨,唔好走先喇。(外面正下雨,先别走嘛。) A:再唔走就冇车搭口架喇。(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

解释:“喇”在陈述句末时,表示处于某种状态中,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如“天黑喇”、“要走喇”、“冇车搭(口架)喇”,视乎习惯,亦可用“嘞”来代替。此外,如上面B句,“喇”还可置于祈使句后,相当于“啦”,但前者倾向命令意味,后者倾向请求意味。

(十二)啰情景一:议论某人的行为。 A:我觉得佢今次做得好过分啰。(我觉得他这次做得也太过分了吧。) B:就系啰。(就是嘛)

情景二:父亲与夜归的儿子对话。 C:咁夜返,去咗边度啊?(这么晚回来,到哪里去了?) D:去街啰。(逛街呗。)

解释:“啰”主要有三种用法,A句为以较软(婉转)的态度表达自己观点,B 句表示附和语气,D句表示应答别人的询问,有时还带有一点不耐烦的语气,又如:“一加一等于几?”“二啰!”。

(十三)噃情景:母亲叮嘱即将外出的儿子多穿衣服。母:外面好冻,如果出去记住着衫噃。(外面很冷,你外出时记紧要多穿衣服。)儿:唔系噃,我觉得好暖。(才不是呢,我觉得很暖。)母:你听话啦……咦,你件衫呢?我记得放咗喺张梳化度(口架)噃。(你要听我的话……哎,你的衣服呢?我记得明明摆在沙发那儿的呀。)

解释:“噃”可以表示叮嘱或劝告,常在祈使性质的句子后面,如对话中的第一句;此外,若说话人要表达对一种主观的判断,也会在最后加上“噃”,用法如对话中的第二、三句所示。

(十四)喎妹:阿妈叫你去洗碗喎。(老妈叫你去洗碗呢。)兄:我唔得闲喎。(我可没空呢。)

解释:“喎”具有“噃”的意思,因此上面“噃”用法都可以用“喎”替换。此外,“喎”还可以用于转述别人的说话(此时可读[wo3]或[wo5]),如对话中妹妹所说的一句。有时,它还带有一层置身事外的意思,如对话中哥哥说的那句,又如“唔关我事喎(可不关我事呢)”。

(十五)咯说明:“啰”、“咯”常被混淆,实际上,前者读第一声[Lo1],而后者读第三声[Lo3],而且用法也不同。甲:好无聊啊,出去行街咯。(很无聊啊,去逛街吧。)乙:都咁夜咯,重出去?(都这么晚了,还要出去?)甲:都话听日放假咯,夜啲有咩所谓。(都说了,明天放假嘛,晚一点有什么问题。)

解释:上面三句中出现的“咯”代表三种不同用法,第一个表示提议,邀请;第二个表示已经达到某种状态,类似“喇”;第三个与“都话”连用表示重复说明一个意思,带一种不耐烦语气。

(十六)啫情景:两人逛街买衣服时与衣店老板发生的对话。甲:老细,呢件衫有冇得平啲啫?(老板,这衣服便宜点不行吗?)老板:先五十文啫,好抵买啦。(才五十块,很划算嘛。)乙:前面嗰间四十文就买到,唔好帮衬呢间啫。(前面那间(店)四十块就买得到,才不在这里买呢!)

解释:“啫”主要表示“仅此而已、仅有”的意思,如上面第二句;此外也可以引出祈使句,表示劝告之意,如乙所说那句。“啫”还可用于文句中,带有追问,不耐烦等意思,如上面第一句。“帮衬”,“光顾”的意思。

(十七)咋说明:“咋”与“啫”意思接近,都表示数量少、程度浅,但用法有细微差别。我辛苦咗成日,先得咁少酬劳咋?(我辛苦可一整天,才只有这么少的酬劳?)我去过上海一次咋。(我只到过上海一次。)唔好睇佢成个书生噉,佢得初中程度咋。(别看他一副书生模样,他只有初中程度。)

解释:“咋”做问句时(读[zaa4])也表示“仅有”的意思,而“啫”做问句则另有意思(见上页)。在陈述句中“咋”(读[zaa3(炸)])可置于句末独立成句,而带“啫”的句子往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成句。

(十八)咩说明:“咩”作语气词时,只能用于问句末尾。甲:你感冒咩?把声变晒嘅?(你感冒吗?声音都全变了?)乙:系咩?我都唔觉。(是吗?我感觉不到。)使乜你教我,我唔识咩?(用不着你教我,我不会吗?)

解释:前两个“咩”属一般问句,后一个“咩”带出反问语气。注意“咩”作为语气词与作为疑问代词的不同用法,试比较“你系咩人?(疑问代词)”与“你系人咩?(语气词)”。

(十九)嗱说明:除了以前介绍过的“咦”和“吓”,“嗱”也是一个前置独立语气词。嗱,唔好话我冇提醒你,到时出咗事唔好怪我。(听着,别说我没提醒你,到时出事了可别怪我。)嗱,系咪呢,我都话佢会迟到。(看,对吧?我早说他会迟到。)我今次旅游影咗好多相,嗱,畀你睇下。(我这次旅游照了很多相,来,给你看看。)

解释:“嗱”起强调作用,其中第一句提醒听者注意,第二句表明当前发生的情况在预料之中,第三句

的“嗱”常配合“给”的动作说出,是一个固定用法,又如:(A:畀两文我。B:嗱。)

(二十)唓说明:再介绍一个常用前置语气词“唓”,它带有一种不屑的语气。甲:我六岁就识背唐诗。(我六岁就会背唐诗。)乙:唓,我六岁就识写诗!(这也好炫耀的,我就六岁就会写诗了!)丙:讲个秘密你知,原来华仔结咗婚。(告诉你一个秘密,原来华仔结婚了。)丁:唓!(这也算秘密?)

解释:“唓”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对应的字,它大概有“有什么了不起”、“这算什么”等意思,有时它也可以独立成句,如“丁”所说的一句,一个字就足以顶替诸如“还以为什么秘密,原来是件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等句子。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粤语常用字(附拼音)

粤语常用字编码(五笔、全拼)及译意习惯用语 嘅嘢(ge ge)=...的东西 乜(nnv、mie)= 什么;例如:你有乜?=你有什么? 冇(dmb、mao)= 没有;例如:有冇钱?=有没有钱? 甴曱(jhk、gad zad)= 蟑螂 叻(kln、le/ li)= 很棒;例如:佢啲成绩好叻啵=他的成绩很厉害呵冚(pmj、hem)= 全部?;例如:冚家铲=全家死光光 氹(nii、dang)= 哄;例如:氹你开心=哄你开心 佢(wan、qu)= 他或她;例如:距系边个?=他是谁? 呃(kdbn、e)= 骗;例如:呃神骗鬼 抦(rgmw、bing)= 殴打;例如:我哋去抦果条友=我们去揍那个傢伙拎(rwyc、lin)= 提、拿 拗(rxln、ao)= 矛盾; 例如: 拗交=吵架 咁(kafg、gan)= 如此、这样;例如:咁啊?=这样啊? 咗(kdag、zo/ zuo)= 了;例如:食咗饭未?=吃了饭没有? 呢(knx、ne)= 这;例如:呢啲事=这些事 哩(kjf、li)解释同上 乸(bxgu、na)= 雌性;例如:鸡乸=母鸡 哋(kfbn、dei/ mi) = 们;例如:我哋=我们 咦(kgxw、yi)= 感叹词,啊(表奇怪);例:咦? 噫(kujn、yi)解释同上 咯(ktkg、lo)= 语气助词 咩(kudh、mie) = 什么;例如:有咩事?=有什么事? 咪(koy、mi)= 不要;例如:咪走~=不要走~

係(wtxi、xi)= 是;例如:係乜嚟架?=是什么东*来的? *(nkmh、diao)= * 唓(klh、che)= 语气助词,表示鄙夷 =切 哽(kgjq、geng)=当然;例如:哽係=当然是 唔(kgkg、wu)= 不;例如:唔係=不是 俾(wrtf、bi) = 给;例如:你俾我啦~=你给我吧~ 冧(pssu、lin)= 哄、陶醉;例如:佢冧我/要冧嚇佢=她喜欢我/要哄一下她屙(nbsk、e)= 排泄;例如:屙尿=拉尿 掂(ryhk、dian)= 完结或状态佳之意;例如:搞掂=办妥 掟(rpgh、ding) = 扔 啫(kftj、ze)= 语气助词;例如:唔係啫=不是的 啱(kmdg、yan)= 对、合适、恰巧;例如:啱心水=合心意 啰(klqy、luo)= 语气助词/啰嗦 唸(kwyn、nian)= 想;例如:我唸咁做唔好嘎?=我想这样做不好吧? 啖(kooy、dan)= 口;例如:咬一啖=咬一口 啵(kihc、bo) = 语气助词 靓(gemq、liang)= 漂亮或表示幼稚;例如:靓仔=帅哥/小子 揾(rjlg、wen)= 找、挣;例如:揾食=谋生 睇(huxt、ti/ di)= 看;例如:睇电视=看电视 啲(krqy、di)= 的、少许;例如:俾啲钱佢=给一点钱他 嗟(kuda、jue)= 语气助词,感叹声;例如:嗟~好巴闭咩?=切~很了不起么?嘅(kvcq、ge)= 的;例如:你嘅道服呢?=你的道服呢? 喔(kngf、wo)= 语气助词 嗮(kjsg、sai)= 语气助词浪费

英文语气词大全

~Oops.. (错了的意思) ~Wow! (惊讶) ~Eh.. (和Er 意思一样) ~O.. (OH 的意思) ~Rawr.. (生气的意思) ~Awww (觉得可爱或可惜的意思) ~Uh.. (和Er/Eh 意思差不多) ~Uh-oh. (表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Mm.. ~Meh. (和Er/Eh/uh 意思差不多) ~Mhm. (恩/是的意思) ~Nah. (不是/不好的意思) Ho 哦 英语拟声词和惊叹词表达的感情或感觉或当时的情景Ah! 羡慕,满意 Aha! 满意,愉快,胜利 Ahem! 唤起注意 Alas! 遗憾,悲痛,不幸 Bah! 轻蔑,厌恶 Brrr! 寒冷 Darn!(Darn it!) 愤怒,失望 Eeeek! 害怕 For goodness sake! 惊奇,害怕 Gad! 惊奇,不赞同 Gee! 惊奇,赞美 God!(Good god! Great God! 惊奇,恐惧 My God! Oh, God!) Good gracious! 惊奇,恼怒 Goodness! 惊奇,害怕,恼怒 Gosh! 惊奇 Heaven forbid! 惊奇,害怕 Heaven help me! 惊奇,害怕 (Good) Heavens! 惊奇,害怕 Help! 求助 Hey! 惊奇,喜悦,疑问,或唤起注意 Hmmm! 思考 Ho(a)! 惊奇,满足,喜悦或唤起注意 I’ll be darned! 惊奇 Jesus(Christ)! 不满意,失望,痛苦,惊恐 Look out! 警告 Mmmm! 品尝满意

Mercy! 惊奇 Mercy me! 惊奇 My! 惊奇,羡慕 My,my! 惊奇 My goodness! 惊奇,害怕 My word! 惊奇 Oh! 惊奇,诧异,害怕,疼痛 Oh, boy! 激动,惊奇,惊喜(男女都可说)Oh, dear! 惊奇 Oh,my! 惊奇,羡慕 Oh, no! 害怕,惊奇,失望 Oho! 惊奇 Oh-oh! 遇到不顺心的事 Ouch 疼痛 Ow! 疼痛 Oh, well! 无可奈何 Psst! 唤起注意 Say! 唤起注意,或想起什么 Shit! 愤怒,厌恶,沮丧 Thank God! 宽慰,感谢 Thank goodness! 感谢 Tsk-tsk! 不赞同 Tut-tut! 不满,不耐烦 Ugh! 厌恶 Unbelievable! 惊讶 Watch it! 警告 Watch out! 警告 Well! 惊奇,宽慰 Well, I never! 惊奇,愤怒 Well,well! 惊奇 Whew! 如释重负 Whoopee! 高兴 Whoop! 欣喜,兴奋,或因手脚笨拙而感到尴尬Wow! 诧异,惊讶,羡慕,快乐 Yuck 厌恶

南京方言语气助词

南京方言中的文化现象探析 丁晓雨 090100002 班级:09文21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对南京方言中的各种语气助词感到非常的亲切,总能让我感到浓浓的家乡味。已经有不少前辈对南京方言的语气助词做出了贡献性研究,我在这里就主要罗列一下研究发现及成果。 南京方言中的语气助词虽然不多,但用法相对固定: 一、“啊”“喃”“噢” 在一般问句句尾中,与普通话的“啊”字同义,可用“啊”“喃”,不区别意义。如:那你自己阿来啊?/那你自己阿来喃?一般说来,选择问句的前一句只用“喃”,后一句皆可,使用习惯多与南京话语调普遍是一种降调有关,问句在末尾处有一个升调,而一般不会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升调,所以一般只在选择问句的后一句用“啊”。如: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喃?/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啊?名词作问句时,只能用“喃”,如果换成“啊”,表达的 意思不同。如:刘顺喃?表示刘顺在哪儿。/刘顺啊?用在有人来访或来电时,还未见到对方或还未确定对方是谁的时候问的话。/你喃?表示征求你的意见。/你啊?有一种“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意思。 但是,与“喃”不同的是,在普通话用ma吗作问句时,南京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啊”,而不是“喃”,并且在南京方言中几乎没有“吗”这个语助词。南京方言的是非问句的格式为阿V,句末用“啊”而不用“吗”。如:你 阿知道啊?/阿是本来有的啊? 在表假设的意义中,相当于普通话“ne呐”。如:要是突然下雨了喃,那就……这种假设问句如果句末用“么”,则完全没有疑问的意味。在南京话用“喃”,却也并没有多少疑问的语气在其中,仅表达一种假设的可能性。在表示设想的句子中,普通话里用“呐”,南京方言中用“噢”,带有一种警示、嘱咐的口气。如:这个很危险噢! 在表示“还”“还不”的时候,普通话均用ne呐。而在南京方言中,在表示“还”时,大多用“啊”字,有时也可用“喃”,但缺少反问语气,多含鄙夷口吻。如: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啊?/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喃。在表示“还不”的时候,基本上用“喃”,如还没完喃。/还不用这么多喃。 表示申明有的时候,南京方言用“喃”字,这里的“喃”是降调,不拖沓,如:有三十万喃,阔地很喃!/听说还有个姓张的喃。 二、习惯性的“唠”字结尾 普通话中表起事和完事时使用“le勒”,南京话中可以用“唠”或“赖”,使用时区别不大,用“唠”的时候,感情不丰富,叙述平淡,用“赖”的时候,一般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如“下雨赖”表惊讶,没料到会下雨。“进来吧,吃饭赖”有较强的催促意。“我不高兴去赖”更突出不高兴的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 学号:BC14820226 姓名:张震

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目录 序言 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 3.1基本语气词---------------------------------------1 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 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 序言 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

语气助词_粤语学习

浅谈粤语中的语气助词 在北方人看来,粤语方言区的人有个说话特点就是喜欢“拉长音”。一位外省朋友在谈论到粤语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年轻人骑车不小心撞到人了,被撞的人说:“乜你咁唔小心嘎?睇路啊嘛!”(你这么不小心的?看路嘛!)这个例子反映了广东人脾气平和,不容易动手打架,此外,这里出现了两个放在句末的语词助词,而且都是把音拉长的。这一特点伴随着方言迁移到普通话中,因此,广东人(确切地说应该是讲粤语的人)一开口,别人就听出来了。同时,不少外省人学习粤语时也为这个句末的语气助词感到头痛,因为它的变化实在太多、太复杂了。 普通话的语气助词大致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具体也不外乎 “了”“的”“吗”“吧”“呢”“嘛”几个。而粤语的语气助词则显得丰富多彩,常用的单音节有 “啦”“嘞”“啊”“咋”“嘛”“噃”“嘅”“嚟”“咧”“嗻”“喎”“咯”“啰”“啩”“嗬”“呢”“嗄”“咩”“吖”“嘎”“添”;双音节(即两个单音节语气助词连用)有“系啦”“定啦”“啰喂”“罢啦”“至噃”等等,数量上比但音节少;甚至出现三音节、四音节的,但非常罕见,且大多可以用某个双音节语气助词替代,因此在今天已经很少听到。 因此在这里我们不以音节数为这些语气助词的分类标准,而是通过不同的语气及其透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作区分,归纳出几个常用的、典型的语气助词。 一、表示祈使语气。 1)啦 la1 例句:唔该你快啲去啦。(劳驾你快点去吧。) 系咁啦。(就这样吧。) 2)啰 lo1 例句:听日叫佢早啲嚟啰。(明天叫他早点来。) 你搞掂啰。(你搞定吧。) “ 啦”和“啰”在表示祈使语气时不能用于强烈的命令场合,例如警匪片里看到警察命令罪犯放下武器时,绝对不能用“放下武器啦!”这么温柔的说法,因为它们通常带有请求甚至哀求的意味,如“唔该你啦!”。发音的长短也能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把音再拉长点往往到了表示不耐烦的程度。 二、表示肯定和决断语气。

语气词“啊”的音变.doc

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啊”的音变例说: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快打啊!就等你回家啊!夸啊!大家快来吃菠萝啊!都是记者啊!好新潮的大衣啊!日子过的真快啊!快帮我解围啊!你怎么不吃鱼啊?这孩子多活跃啊! 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您在哪儿住啊?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还这么小啊!屋顶还漏不漏啊?看你一身油啊! 3、na—:(在-n音素后面时)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笑得真欢啊!买这么些冷饮啊!发音真准啊! 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小心水烫啊!小点儿声啊!行不行啊?不管用啊! 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没法治啊!随便吃啊!什么了不起的事啊!他是王小二啊!这儿多好玩儿啊! 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烧茄子啊!这是第几次

啊?他就是老四啊!“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啊”是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ê的,读作“呀”(ya)。快去找他啊(tāya)!你去说啊(shuōyq)!今天好热啊(rèya)!你可要拿定主意啊(yìya)!我来买些鱼啊(yúya)!赶紧向他道谢啊(xièya)!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的,读作“哇”(wa)。你在哪里住啊(zhùwa)?他人挺好啊(hǎowa)!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多好的人啊(rénna)!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注意听啊(tīngnga)!最近太忙啊(mángnga)! 5、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啊”(za);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后)的,读作“啊”(ra)。今天来回几次啊(cìza)!你有什么事啊(shìra)!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ra)!掌握“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音节顺势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a”的变音来。用汉语拼音拼写音节时,“啊”仍写作a,不必写出音变情况。 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

汉语拼音大全50431

一年级拼音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汉语拼音知识要点: 一、熟读、熟记《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顺序不能错,中间不能遗漏,特别是翘舌音在平舌音前的顺序要牢记。 二、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 ei-ie, ui-iu, ou-iu, ie-ue, un-un 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u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u。 三、易错的知识点: 1、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易错的地方:第 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 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 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3、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 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 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 过,没a找o,e; i, u 并 列标在后。 4、j, q, x 只和u相 拼,不与u 相拼,j, q, x 和u在一起时,u上 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 掉两点的u,不是u 。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 分开时要记住写成u。 5、同样记住,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 实是去掉两点的u,不 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6、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 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 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 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 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 音节是:miu, diu, tiu, niu, liu, jiu, xiu, qiu。 牢记:you 不要写成 yiu或yiou。 7、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 方: 有声母n, l 的音节要分 清鼻音和边音,很容易 把鼻音n 读成边音l。 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 淆读错。 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 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 容易读成前鼻音,如朋 友的朋,蜻蜓的蜻,等 等。 8、音节容易错的还有: 抄写音节或选择音节填 空时容易抄错或漏掉声 调、字母等,这样的错 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一、汉语拼音部分 1.掌握23个声母,24 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 音节。 2.能正确拼读音节。 3.能看图辨析音节的正 误。

黄梅方言语气词

黄梅方言语气词小论 2008221102410033 李纯 摘要:黄梅人日常交谈中语气词的使用相当频繁,语气词比较丰富,表情达意复杂细腻。本文描写分析11个语气词的用法。 关键词:黄梅方言;语气词 湖北黄梅县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传统上即有“吴头楚尾”的说法,当地居民又多是江西移民的后裔,方言属江淮官话黄孝片,是比较有特色的方言之一。 一、麽(咪)/mo/ “麽”可以表示疑问,它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可以构成是非问句(作用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吗”)。但是这种是非问句陈述的事情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是对既成事实的提问。例如: 1..恩孩子上学麽?(含义:问你的孩子上没上学) 2.爸爸下班麽?(含义:爸爸下班了没) 3.小红到恩屋去麽?(含义:小红到你家去了没) 陈述句加“麽”是对既成事实的提问,对它的回答也是肯定或者否定的。“咪”一般表示的是长辈对晚班的提问,语气比较随便、轻蔑。例如:恩妈妈叫恩去上学,听到咪? 二、啵 “啵”也能表示疑问,他同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构成是非问句。但是他所问的事情是还没有发生的事,表示的是对将来发生的事的提问。例如: 1.小明来啵?(小明要来吗) 2.恩喜欢吃鱼啵?(你喜欢吃鱼吗) 3.他困醒啵?(他要睡觉吗) 简单的说,“啵”是对将来事情的提问,而“麽”却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提问,两者有着时态上的不同。 三、呢?/ni/ (1)“呢”也同样表示疑问,它的结构很简单,一般是“主语+呢”,表示对主语的提问。例如: 1.爸爸呢?(表示爸爸在哪,怎么样) 2.椅子呢?(表示椅子在哪,怎么样) (2)用于表示假设的句子,又让对方或自己思考的意思。例如: 1.我要是不同意呢?你有么办法。 2.小红要是没来呢?恩将麽办? 在黄梅方言中还有“嘚”(表示对事实肯定的提问,如:恩来了嘚?),“哝”(加在陈述句后,如:恩屋有几口人哝?)等疑问词,也是用于陈述句末尾,但用的范围比较小。 四、哒[·ta] (一)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提醒、责怪等语气。 1.还有三个人冒来哒。(还有三个人没有来呢) 2.你不信我的话哒。(谁叫你不信我的话呢) (二)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催促、请求、建议等语气。例如: 1莫哭哒(你别哭呀) 2恩走快走哒(你走快点吧) (三)用于句中,表示列举。例如: 1恩家有么事人哝?(你家有些什么人呢?)爸爸哒,妈妈哒,奶奶哒。 2菜里放滴么事香物哒?(菜里放些什么作料呀)葱哒,生姜哒,茴香哒,味精哒。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偏误分析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偏误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7T14:57:39.7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邓舒 [导读] 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视角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情况。首先将语气词“吧”主要的的语法意义作简要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吧”的分布和意义进行分类;然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与其他语气词误用、漏用、使用冗余三种偏误类型;最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来源进行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24) 摘要: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视角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情况。首先将语气词“吧”主要的的语法意义作简要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吧”的分布和意义进行分类;然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与其他语气词误用、漏用、使用冗余三种偏误类型;最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来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气词;“吧”;偏误分析 一、引言 在汉语教学中,对学习者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习得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点的掌握。对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偏误分析,有助于进行一些规律性总结,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向目的语过渡。本文在进行偏误分析类型分析时所采纳的语料来自HSK动态语料库。 二、语气词“吧”语法意义 1.“分”的观点 持“分”的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德熙、吕叔湘先生。朱德熙(1982)根据语气词“吧”出现的语境,将语气词“吧”分为两种:一是表示疑问语气;二是表示祈使语气。吕叔湘先生(1999)认为“吧”可出现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可以用在疑问句句末,待遇揣测的语气;可以用在“好、行、可以”等后面,表示同意;用在句中停顿处,表示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或用在“动词+就+动词”的句子后面,表示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张斌(2000)根据“吧”作为语气词表示语气的职能,将“吧”的语气职能分为表示陈述语气、表示疑问语气和表示祈使语气三种。 2.“合”的观点 主张语气词“吧”的“合”的观点的主要代表有陆俭明和胡明扬。陆俭明(1984)认为语气词“吧”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中,但不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吧”是个半疑问语气词。胡明扬(1988)则认为“吧”是“表态语气助词,赋予说话内容以不肯定的口气”,尽管其与其他词语和语调结合起来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但是语气词“吧”的作用是单一的,“吧”的语气意义是表示不肯定的陈述意义。 三、语气词“吧”使用偏误类型 本文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对汉语为二语学习者使用语气词“吧”时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类分析。 (一)“吧”与其他语气词的误用 3.“吧”与“吗”的误用 语气词“吗”一般用在疑问句中,表达说话人询问某事,希望听话者将会给予比较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语气词“吧”表示疑问语气时常有半信半疑的语气,语气较弱,主要表示对某件事情的不确定的推测。除此之外,“吧”还有建议、协商之意,语气比较缓和。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语气词时容易出现“吧”与“吗”的误用,例如: (1)*像她这样开朗的人也可能得那种病吗? (2)*因此,既然在这“反吸烟”的社会中苦苦地抽下去,不如就为自身健康和周围的美丽环境而戒烟吗。 以上两例都是对语气词“吧”和“吗”的误用所造成的偏误。句尾应该用语气词“吧”,例(1)来表示对事情的不确定性的推测,例(2)来表示建议大家戒烟,类似于一种呼吁,两句中都不可以用语气词“吗”来替代“吧”。 4.“吧”与“了”的误用 (3)*跟你们一起生活已经二十多年吧,我也知道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4)*死前他跟他的朋友们说:“现在我很后悔……你们别抽烟吧……”所以我认为,我要健康,我就不吸烟。 (5)*我很长时间没给你们写信吧。 (6)*所以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尽量少吸烟了。 语气词“了”是成句的主要成分之一。例(3)“了”与已经连用,表示对现在(说话时)来说已经完成了的事,意思是到现在为止“跟你们已经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了”,“吧”则不表示此意。“吧”带有商量的语气,例(4)中应使用“了”,此处表示一种强烈的请求,没有缓和和商量的语气,所以不能用“吧”。例(5)中应用“了”来表示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应用“吧”。例(6)将“吧”误用成了“了”,表示说话者的建议、请求,“了”通常表示新情况的出现或者行为变化后的结果,所以此处应该用“吧”。 5.“吧”与“呢”的误用 (7)*在学习中肯求一些趣味,那么,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为自己增添一些情趣吧! 例(7)中本该使用语气词“呢”误用成语气词“吧”,语气词“呢”与“还”连用,形成“还……呢”这种句式,在这种句式中不能用“吧”,“呢”在此处表示对某种现实情况的强调。 6.“吧”与“啊”的误用 语气词“啊”在祈使句中昌常常表示嘱咐,命令,带有比较强烈的要求或者催促的情绪,不含有商量的语气。 (8)*你们也别忘记吧! (二)“吧”的漏用 语气词“吧”漏用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可能因为学习者母语中并语气词或者并没有与汉语语气词相对应的语气词,二是语气词“吧”没有具体的实在的词汇意义,汉语学习者可能会忽视其存在,在使用时采取回避态度造成语气词缺失。

粤语语气词

粤语语气词2006-5-17 13:38:30 粤语的音一共有9个,合并之后有六个每个字的粤语拼音后面的数字代表是什么声调,用1-6的数字表示。这种拼音比较难学,因为差别不是很大。国语的拼音是为了方便大家用紫光拼音打出来。拿到我发的粤语输入法的,可以用粤语拼音来打。 呃 国语拼音:e 粤语拼音:ngeg1 意思:骗 举例:你成日呃我! 咁 国语发音:gan 粤语发音:gem3 意思:这么 举例:件衫咁贵! 噉 国语发音:gan 粤语发音:gem2 意思:这样 举例:噉都得? 咩 国语拼音:mie 粤语拼音:mé1 意思:表疑问,什么 举例:做咩啊? 哋 国语发音:dei 粤语发音:dei6 意思:们 举例:我哋係学生。 咦 国语发音:yi 粤语发音:yi2 意思:叹词,表惊讶 举例:咦?咁奇怪? 唔 国语拼音:wu 粤语拼音:m4 意思:不 举例:唔好 咗 国语发音:zuo

意思:了 举例:我食咗饭了。 唧 国语发音:ji 粤语发音:jit1 意思:用水射击 举例:唧水 吖 国语发音:ya 粤语发音:nga1、a 意思:语气助词,通常与“嘛”连用 举例:人哋都唔想迟到,塞车吖嘛。 喎 国语发音:wai 粤语发音:wo5 意思:语气词,常用在表达别人的吩咐 举例:佢叫你今日去开会喎。 啲 国语发音:di 粤语发音:di1 意思:量词,相当于“些”,还可以单独作为名次定语。举例:呢啲嘢,啲人 啩 国语发音:gua 粤语发音: gua3 意思:语气词,吧 举例:应该係啩。 啱 国语发音:ngam 粤语发音: ngam1 意思:对,合适 举例:讲得啱唔啱? 喺 国语发音:bei 粤语发音:hei2 意思:在 举例:我喺屋企。 嘅 国语发音:kai 粤语发音:gé3 意思:的 举例:我嘅名叫X 嘞

语气词啊的研究

语气词“啊”的研究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啊”的使用频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不同的语境中,“啊”的词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它单独使用可以帮助人们表达附加意义,使表达内容感情色彩更加丰富明显。因此,“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一笔。 【关键词】辨析、语音学、规范 一、语气词“啊”与感叹词“啊”的辨析 啊,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在不同读音中,“啊”具有不同理解。大多数留学生由于语言知识有限,不能依据不同的的背景来选择“啊“的读音,因此通常会造成使用上的偏误。同时,除了读音问题之外,在“啊”使用过程中也仍须注意语境问题,使之可以在表达感叹的基础之上,结合后面出现的句子,通过丰富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啊”在词类中既属于拟声词中的叹词,即表示感叹和呼应的声音又属于语气助词,即附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通过分析发现,“啊”字在很多句子中充当了很特殊的又很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啊”以“āáǎà”四个声调使用时,其词性多是以叹词为主,而当“啊”以“a”使用时,则更偏重于作为语气助词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啊”字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对语义的影响,可以说他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二者读音不同。“啊”作为语气助词一般读轻声,如“千万小心啊!”而叹词“啊”一般不读轻声,读本音。如“啊!真漂亮”。(2)语法特点不同。语气助词“啊”一般附在句末或句中的停顿处,不作句子成分;而叹词“啊”经常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不跟任何词语发生基本的句法结构关系,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如“你来啊!”“啊,上课了”。前者的“啊”附在句末,不作句子成分,是语气助词;后者的“啊”独立于句子的结构之外,充当独立成分,是叹词。 二、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语音学原理 关于语气词“啊”的音变,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均早有定论,且说法基本一致。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想从音变的原理出发重新深入探讨一下这

汾阳方言的语气词“咧”

汾阳方言的语气词“咧” 摘要:“咧”是山西汾阳方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语气词。它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应用相当广泛。从它作为方言语气词的特殊性角度入手,可将其分为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同时它还有连用的现象;不论是单用还是连用都体现出一定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汾阳方言语气词“咧” 汾阳位于山西晋中偏南部,因在汾河之北而得名。汾阳方言属山西晋语区吕梁片汾州小片方言,该方言中的语气词相当丰富。本文对汾阳方言词“咧”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说明其特点和用法。 一、汾阳方言语气词“咧”的分类 ?摹斑帧钡墓τ米攀郑?参照李小凡(1998)《苏州方言语法研究》的一些观点,可以将其分为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疑问语气词。 (一)事态语气词 作为事态语气词,“咧”一般用在陈述句句末,表示平白、客观地对实际发生的事进行铺叙;语调为平调。方言语气词“咧”在实际的应用中,显著地表现在对时间的界定上。 1.仍然态

指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事态的持续发生。通俗地来讲,就如同语法范畴中的现在时和进行体,二者常常共同表现出来。如: (1)下雪咧。 (2)睡觉咧。 在汾阳方言中,语气词“咧”可以表示说话时动作正在进行。可以单用,如例(1)和例(2)。也可以在前加“正”,组成“正……咧”的形式;还可以加汾阳方言中表示持续的词“的”,组成“……的……咧”或“正……的……咧”的形式。如: (3)正刷锅咧。(正在洗碗。) (4)睡的觉咧。 (5)孩儿耍的咧。(孩子正在玩着呢。) (6)爸爸正吸的烟咧。(爸爸正在抽烟。) “咧”多用于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性非主谓句以及连谓句中。如: (7)他上课咧。 (8)小丽的脸红的咧。 (9)下雪咧。 (10)他低的头想事情咧。(他低头思考事情呢。) 2.将然态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人说话之后,一般出现在陈述

最新现代汉语谓词部分练习及答案

词类部分(下)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1、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2、"上来"是() 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3、"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B名词C副词D区别词 4、"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5、"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7、"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B时态助词C其他助词D语气词 8、"哎哟"是() A象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二至五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语法这个术语有如下()几个含义 1、代词包括() 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D代名词E代动词 2、虚词包括() A介词B区别词C连词D助词E语气词 3、"报告"一词兼()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E代词 4、"和、跟、同、与"兼() 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E助词 三、判断题 1、下列表述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 (1)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的"。 (2)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了"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1)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过) (2)天渐渐冷起来了。(渐渐) (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在) (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 (5)我拿着-本书。(着) (6)你吃了饭再走。(了)

(7)他是外国人吗?(吗) (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努力) (9)他刚才来过。(刚才) (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最) (11)房子上面铺着瓦。(上面) (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袖珍) (13)老张请我吃饭。(请) (14)幸亏他来。(幸亏) (15)我忽然想起来了。(忽然) (16)这件事很突然。(突然) (17)无论谁都说好。(无论) (18)他连忙说不行。(连忙) (19)问题要彻底解决。(彻底) (20)我们应该历史地分析。(历史) 四、简答题 1、动词有什么语法特点? 2、什么是趋向动词,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助动词,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形容词,说明形容词的分类和特点。 5、什么是加词,加词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名词和副词有什么区别? 6、什么是代词,代词分为哪几类? 7、什么是介词,说明介词的分类和特点? 8、什么是连词,连词有哪些特点? 9、什么是助词,助词分为哪几类? 10、什么是语气词? 11、什么是叹词,什么是拟声词? 12、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与同音词有什么不同类与词的活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A 6、C 7、B 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E 3、AB 4、BC 三、判断题 1、下列表述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 (1)现代汉语中有结构助词"的"和语气词"的" (2)现代汉语中有时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了。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1)时态助词(2)副词(3)副词(4)趋向动词(5)时态助词 (6)时态助词(7)语气词(8)形容词(9)时间名词(10)程度副词(11)方位词(12)区别词(13)动词(14)副词(15)副词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

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 网络语言“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等结构中的语气词“哒”同方言中语气词“哒”都是“的啊”合音而成的。通过对网络语言“XX哒”结构中“哒”的语义、语法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方言“哒”对网络合音语气词“哒”的影响。此外,作为新兴网络语言的构成要素,网络合音语气词“哒”还具有方言“哒”所不具有的“萌化”“贬义形容词褒义化”等特性。 标签:哒网络合音语气词方言词汇化 一、合音词“哒”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哒”[ta55]是作为拟声词存在的,如“哒哒的马蹄声”,同“嗒”[ta55]。作为语气词的“哒”则是伴随着网络语言“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等的流行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虽然在普通话中“哒”并不作语气词使用,但在方言中语气词“哒”的运用却十分广泛,例如:江苏仪征方言、湖北荆州方言、湖南新化方言、湖南长沙方言、湖南汝城方言等,其中,江苏仪征话中的疑问语气词“嗒(哒)”是“的、啊”的合音,表示对已然状态的询问。这种疑问句的答句,在形式上都需要用“的”作为句末语气词。 普通话中语气词合音现象广泛存在,如:了啊→啦、了哟→喽、吧欸→呗、呢啊→哪、么啊→吗、嚜啊→嘛,这主要是因为语气词连用现象的普遍。丁恒顺(1985)将最基本的六个语气词“的、了、么、吧、呢、啊”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其中“的”属甲组,“啊”属丁组,“的啊”连用于感叹句末,表示对听话人的提醒或警告。有时也表示“不得不如此”的意思。于亮(2008)将6个常用语气词分为5类,其中“的啊”连用,“的”表示确实如此,“啊”表示舒缓语气,“的啊”表示用舒缓的语气来确认或肯定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例如: (1)那样的往昔,于任何女人来讲都是不堪回首的啊!(《女记者与大毒枭刘招华面对面》) (2)年轻人学手艺,就是要付出一番心血才行的啊!(《李嘉诚家族传》) (3)“谢谢夫人,有你在身旁,我没有什么可以担扰的啊!”孙中山先生哈哈大笑,殊不知此时病魔已在向他进攻。(《宋氏家族全传》) (4)“酱紫的啊!你要不说,我还以为你去公园画肖像是为了体验生活呢!”她略显惊讶地看着我,似乎我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例(4)中“酱紫的啊”为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用“酱紫哒”替换。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中的语气词“哒”也是“的啊”的一种合音形式,其意义也是“的啊”两者的融合,当然,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增值、减值、改值现象。

语气词

语气词 一、语气词和表达的语气 现代汉语的语气词放在一句的末尾,它们所表示的语气可以分为确定语气、揣测语气、假设语气、商量语气、说服语气、当然语气、答辩语气、夸张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等。 1、啦: 确定语气用语气词“啦”字,如“他要走啦”。 2、吧: 揣测语气用语气词“吧”字,如“今天不会下雨吧”。 假设语气也用语气词“吧”字,如“去吧,没有时间,不去吧,问题不能解决”。 商量语气也用语气词“吧”字,如“咱们走吧”。 3、啊: 说服语气用语气词"啊"字(有变音“呀”、“哇”、“哪”等),如“我实在没有法子啊!”、“他的话说得对呀!”、“他唱得真好哇!”、“这件事不好办哪!”。 4、呗: 当然语气用语气词“呗”字,如“不懂,我们就好好学呗!” 5、嘛: 答辩语气用语气词“嘛”字,如“有意见就提嘛!” 6、呢: 夸张语气用语气词“呢”字,如“这种事情多着呢!”。

7、呢、吗、啊: 疑问语气用语气词“呢”、“吗”或“啊”(“呀”、“哇”、“哪”),这3个词的用法又各不相同。 “呢”字用于交替问,如“他来不来呢?”,又用于句中已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他什么时候才来呢?”又用于不完全句,如“我来了,他呢?”。 “吗”字用于句中没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你同意吗?”。 疑问语气词“啊”字(“呀”、“哇”、“哪”)用途较广,它既可以代替“呢”,如“他来不来呀?”;又在某些情况下代替“吗”,如“你说的话都是真的啊?”。反问语气也用“呢”、“吗”,如“我哪能不相信呢!”,“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8、 二、语气词和使用特点 (一)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语气词有六个:的、了、吧、吗、呢、啊,它们的用法比较复杂。 1、“的” 主要用于陈述语气,表示情况本来如此,用以加强对事实的确定。如“这件事,他以前跟领导说过的。” 2、“了” 重在表达新情况的出现,强调当前相关性。如“那封信,已经交给他了。”/“我已经问过他了。” 3、“吧” 用于表示揣测或商量,说话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太肯定,句中常有“大概、可能、也许”等词语。如“他也许不会同意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