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文学史(下)

㈠客观知识题

1、张爱玲“荒凉”沪港都市传奇,《传奇》中各个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

《金锁记》——季泽正曹七巧《倾城之恋》——白流苏范柳原

《茉莉香片》—聂传庆言丹朱《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乔琪乔、卢兆麟《沉香屑第二炉香》——罗杰《琉璃瓦》——启奎

《心经》——许小寒峰仪《年青的时候》——潘汝良

《花凋》——郑川嫦章云藩《封锁》——吕宗桢

2、穆旦,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出发,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我》残缺的我。

3、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农村阶级斗争和青年男女的爱情命运。阮章竞《漳河水》解放区农村妇女谋取自身解放的自觉,人民政权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条件。荷荷、苓苓、紫金英

4、戏剧:夏衍《上海的屋檐下》,郭沫若的六部大型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5、十七年小说,革命历史战争题材“三红”。农村变革题材赵树理《登记》《实干家潘永福》,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谷峪《新事新办》。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突破“禁区”的小说“百花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林震、人性人情《百合花》宗璞《红豆》。

6、红色经典○1三红一创:梁斌贫农朱老忠和地主冯老兰)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江姐、许云峰),吴强《红日》(孟良崮战役),柳青《创业史》(梁生宝,梁三老汉,姚士杰、郭世富)

○2青山保林: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江华)周立波《山乡巨变》,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少剑波、杨子荣),革命浪漫传奇的想象和对传统江湖世界的渴求

7、郭小川《望星空》

8、贺敬之,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一类是抒情短诗《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二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

9、田汉与《关汉卿》,戏中戏

10、大陆17年散文:杨朔《荔枝蜜》《茶花赋》。秦牧《花城》《土地》《社稷坛抒情》。

11、纪弦,《你的名字》,《一片槐树叶》,《狼之独步》(1964)最具纪弦现代诗的风格《恒星》

12、郑愁予,人生流逝感和人生无常感,杨牧称他“一位中国的中国诗人”东

方味的抒情风格《错误》《旅梦》《牧羊女》《情妇》

13、余光中,《舟子的悲歌》梁实秋赞其是“一本兼容旧诗和西洋诗的新诗集”。《等你,在雨中》新古典主义”。民歌民谣风格。如《乡愁》《民歌手》《当我死时》《白玉苦瓜》

14、创世纪诗社:刊物《创世纪》,代表诗人:洛夫“诗魔”《石室之死亡》《长恨歌》,痖弦《红玉米》、张默

15、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中《永远的尹雪艳》(1965)是《台北人》中的首篇。《纽约客》,《芝加哥之死》《游园惊梦》“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造”钱夫人蓝田玉。1983年,白先勇唯一的长篇小说《孽子》出版。《孽子》扉页所题则为“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归依的孩子们”。16、乡土派小说,台北人陈映真《将军族》卑微者的爱情故事“三角脸”“小瘦丫头”标志着小说创作由现代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17、香港人刘以鬯《酒徒》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18、金庸:飞雪连(连城诀)天射白(白马啸西风)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鸳鸯刀)《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

19、文革样板戏: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20、食指,《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海洋三部曲》《疯狗》《寒风》《还是干脆忘掉她吧》

21、伤痕小说: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卢新华《伤痕》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通过老农许茂和他几个女儿(许秀云)的家庭、婚姻、爱情等悲欢离合的故事,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创伤。

22、反思小说:王蒙《蝴蝶》。张贤亮《绿化树》侧重描写“食”的痛苦。章永璘本是一个资产阶级少爷,被打成右派;《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侧重描写“色”的悲哀,章永璘二十余年的劳教、监禁生涯,极大压抑扭曲了自己的性欲。谌容《人到中年》陆文婷。路遥《人生》,古华《芙蓉镇》,

23、改革小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农民的生活、精神历程,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

24、阿城《棋王》“王一生”,韩少功《爸爸爸》“丙崽”,王安忆《小鲍庄》“捞

渣”,张承志《黑骏马》“白音宝力格”“索米娅”,莫言《红高粱》“余占鳌”、“戴凤莲”,《透明的胡萝卜》。

25、先锋小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表现音乐学院一群年轻人(“垮掉的一代”、颓废的“嬉皮士)的另类生活,灵魂的躁动和躁动的灵魂。

26、苏童.《妻妾成群》:颂莲、陈佐千。《1934年的逃亡》:祖母蒋氏、祖父陈宝年、地主陈文治。《米》:五龙、织云、绮云

27、归来的诗人: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

公刘《沉思》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

28、朦胧诗: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9、80年代戏剧,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知青李小璋)。《寻找男子汉》

《陈毅市长》高行健《绝对信号》《野人》《车站》。小说《灵山》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巴金《随想录》,余秋雨《文化苦旅》

31、陈染《私人生活》,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多米。

32、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33、王朔一是言情小说;二是“顽主系列”小说。《顽主》、《一点儿正经也没有》、《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和《你不是一个俗人》等作品中的人物则开始了正儿八经地“玩世”。小说《我是你爸爸》与“顽主”类的小说有所不同

34、陈忠实《白鹿原》

35、王安忆《长恨歌》

36、莫言《檀香刑》《丰乳肥臀》

37、张炜《九月寓言》

38、张承志《心灵史》

39、史铁生《务虚笔记》

40、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

41、韩少功《马桥词典》

42、阎真《沧浪之水》

43、阿来《尘埃落定》

44、贾平凹《废都》《秦腔》

45、铁凝《大浴女》《笨花》

46、姜戎《狼图腾》

47、钱钟书《围城》方渐鸿“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围城》的题旨在于人生矛盾困境的象征,人性的嘲讽

48、诗歌原文:

郭小川的诗歌 :《甘蔗林——青纱帐》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肃杀的秋天毕竟过去了,繁华的夏日已经来临,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

时光象泉水一般涌啊,生活象海浪一般推进,

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的芳芬!

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

让我们到甘蔗林集合吧,重新会会昔日的风云;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让我们到青纱帐去吧,喝令时间退回我们的青春。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

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捋着白须、游遍江南;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

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坚定的信念:

即使死了化为粪土,也能叫高粱长得杆粗粒圆;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细致的计算:

只要青纱帐不到,共产主义肯定要在下代实现。

可记得?在分别时,我们定过这样的方案:

将来,哪里有严重的困难,我们就在哪里见面;可记得?在胜利时,我们发过这样的誓言:

往后,生活不管甜苦,永远也不忘记昨天和明天。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

我们有的当了厂长、学者,有的作了编辑、将军,能来甘蔗林里聚会吗?--不能又有什么要紧!

我知道,你们有能力驾驭任何险恶的风云。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你们有的当了工人、教授,有的作了书记、农民,能回到青纱帐去吗?--生活已经全新,

我知道,你们有勇气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

《望星空》

(1)今夜呀,

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

向星空了望。

明天哟,

一个紧要任务,

又要放在我的双肩上。

我能退缩吗?

只有迈开阔步,

踏万里重洋;

心房呵。

不许你这般激荡!

此刻呵,

最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而星空,

却是异样的安详。…

但星空是壮丽的,

雄厚而明朗。

穹窿呵,

深又广,

在那神秘的世界里,

好象竖立着层层神秘的殿堂。…

星星呵,

亮又亮,

在浩大无比的太空里,

点起万古不灭的盏盏灯光。

银河呀。

长又长,

在没有涯际的宇宙中,

架起没有尽头的桥梁。

呵,星空,

只有你,

称得起万寿无疆!

在那遥远的高处,

在那不可思议的地方,

你观尽人间美景,

饱看世界沧桑。

时间对于你,

跟空间一样--

无穷无尽,

浩浩荡荡。

(2)望星空,

我不免感到惆怅。…

说什么:

情豪志大,

心高胆壮!

怎比得:

你那阔大胸襟,

无限容量!

我爱人间,

我在人间生长,

但比起你来,

人间还远不辉煌。…

千堆火,

万盏灯,

不如一颗小小星光亮。

千条路,

万座桥,

不如银河一节长。…

可谁能知道:

宇宙里有多少星星,

是地球的姊妹行!

谁曾晓得:

天空中有多少陆地,

能够充作人类的家乡!

远方的星星呵,

你看得见地球吗?

一片迷茫!…

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

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

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呵,星空,

我不免感到惆怅

于是我带着惆怅的心情,

走向北京的心脏-------

(3)忽然之间,

壮丽的星空,

一下子变了模样。…

天窄了,

星低了,

星空不再辉煌。…

就在我的近边,

在天安门广场,

升起了一座美妙的人民会堂;

在长安街上,

挂出了长串的灯光;

就在那灯光之下,

在北京的中心,

架起了一座银河般的桥梁。

这是天上人间吗?

不,人间天上!

真实的世界呵,

一点也不虚妄;

今夜哟,

最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

是的,

我错了,

我曾是如此地神情激荡!

此刻我才明白:

刚才是我望星空,

而不是星空向我了望。…

我们生活着,

而没有生命的宇宙,

既不生活也不死亡。

我们思索着,

而不会思索的穹窿,

总是露出呆相。

星空哟,

面对着你,

我有资格挺起胸膛。

(4)当我怀着自豪的感

情,

再向星空了望。

我的身子,

充溢着非凡的力量。

因为我知道:

在一切最好的传统之上,

我们的队伍已经组成,

犹如浩荡的万里长江。

我们要在地球与星空之间,

修建一条走廊,

把大地上的楼台殿阁,

移往辽阔的天堂。

我们要把长安街上的灯光,

延伸到远方;

让万里无云的夜空,

出现千千万万个太阳。

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

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让满天星斗,

全成为人类的家乡。

人生虽是暂短的,

但只有人类的双手,

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

世界呀,

由于人的生存,

而有了无穷的希望。

你呵,

还有什么艰难,

使你力不可当?

9.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纪弦《你的名字》《一片槐树叶》《狼之独步》

《你的名字》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

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

啊啊,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起你的名字。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

哪。

故国呦,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

节?……

《狼之独步》

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

不是先知,没有半个字的叹息。

而恒以数声凄厉已极之长嗥,

摇撼彼空无一物之天地,

使天地战栗如同发了疟疾,

并刮起凉风飒飒的,飒飒飒飒

的:

这就是一种过瘾。

《恒星》

“我是一孤独的恒星,

亦无伴星,亦无行星与卫星,

而不属于任何一星团,

我有我自己的轨道,

我开我自己的光,

我的光是如此之奇异的,

奇异的,跟谁都不同。”

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杨牧称他“一位中国的中国诗人”。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余光中的代表作《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附子一般地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地,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穷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通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予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

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和

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艾青《鱼化石》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

到教训: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

挥干净

北岛代表作《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

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

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

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

舒婷代表作《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舒婷《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㈡名词解释

1.“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①是40年代中后期在国统区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②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者”。③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中国》(1948年6月创刊)为主要阵地。1981年九位诗人出版《九叶集》,因此得新诗名“九叶诗派”。④诗歌主张: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将时代现实感和自我内心体验相结合,表现出对民族危难和个人生存流亡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拷问。主张: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综合、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感性与知性的结合

2.“百花小说”:是指在1956年艺术上“百花齐放”方针鼓舞下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性的小说。/百花小说打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提出现实中的许多问题,重新发现个人价值。/对于人性和爱情的禁区也有所开掘,敢于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一种富有人情味的、质地鲜活的风格。/代表作家作品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茹志鹃《百合花》,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等。/

3.现代派诗社:1953年2月,纪弦主编的《现代诗》创刊于台北,1956年1月以纪弦为首的“现代派”成立于台北,至此,现代派诗社成立。代表诗人有纪弦,郑愁予、羊令野等,多达百人,是台湾声势最大的一个诗歌团体。1964年《现代诗》停刊,现代派也由此隐没。

4.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揭露“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惨境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 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这类作品主要有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5.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略晚于伤痕文学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着重对“文革”、十七年反右斗争、极左路线,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高晓声《李

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6.“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一些作家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主要作家作品:阿城《棋王》、莫言《红高粱》、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

7.新生代诗:也叫第三代诗、后朦胧诗、后新诗潮。(2)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联合推出“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标志着新生代诗人的集体亮相。(3)新生代诗人群包含“他们”“非非”“莽汉主义”“撒娇派”“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众多诗歌团体,代表诗人:韩东、于坚、李亚伟、海子等。4)诗歌精神:反叛超越朦胧诗,“pass北岛”,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的感性体验上。诗歌体现出“平民化”、“私人化”倾向。(5)总体特征:反英雄崇高、反文化,平民化、日常世俗化。(6)语言实验:反意象、反修辞、日常口语化。

8.“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它的正式得名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同年10月,《钟山》又和《文学自由谈》联合召开了“新写实小说”讨论会。它是借用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原生态生存状况的小说。它冷静展示下层社会人们的庸常生态,注重对世俗人生的叙写中含蓄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味的思考,在对生活琐事的极端关注与对故事情节的相对淡漠中,突出了对生活原生态真实的强调。刘恒《狗日的粮食》(1986)、池莉《烦恼人生》(1987)、方方《风景》(1987)、刘震云《一地鸡毛》等小说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㈢论述

曹七巧被虐——自虐——虐子的过程,如何使她身上包括“妻性”“母性”“情人性”在内的女性人格完全破碎。

(1)《金锁记》七巧是一个卑微凄楚令人同情的女人,她与姜二爷的婚姻是一场金钱、门第的交易,七巧以青春、健康──人,与姜家的地位、金钱──物,进行交换,自己成为这场婚姻的牺牲品。

(2)刻画了一个阴鸷狠毒的“母亲”形象──曹七巧。曹七巧一次次在变态阴暗心理的驱使下破坏着儿子、女儿的幸福,变成了施虐狂。,不仅使自己走向毁灭,也将身边的人包括亲生骨肉拉来陪葬。在自己的悲剧中制造着亲人的残酷悲剧。

(3)这是一个把自己锁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性格暴躁,心理变态,有着强烈

的占有欲和疯狂的报复欲,由金钱的牺牲品沦为金钱的奴隶。丧失正常人性(母性、妻性),成了可怕的畸形人,显示出疯狂的生命力和破坏性。

(4)作者从人性视角透视曹七巧的一生,揭示出金钱欲望可以把一个可怜的悲剧性人物演化为一个病态邪恶的人。

1、繁富新颖的意象:张爱玲把旧小说的情调与现代趣味相统一,意象丰富新颖,如月亮、镜子、鸟、鸽子、鞋子、红玫瑰等。从月亮的阴晴圆缺对女性的命运、性格予以重新体认思索。小说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巧妙的刻画了“镜子”的意象,暗示了青春、时光的流逝。“红玫瑰”象征热烈的情妇,“白玫瑰”象征圣洁的妻。张爱玲在营构意象时,擅长以通感方式将颜色、声音、气味、触觉等感官印象调动起来,使意象更为新奇。

2、细腻深刻的两性心理描写:擅长描写洋场社会的两性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金锁记》曹七巧与姜季泽见面的那一段,把七巧的既爱又恨、既投身金钱又渴望爱情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3、“苍凉”的风格:展示精神的不安,人性的脆弱与悲哀,触及思想背景里的“荒凉”,从而表达出人无法把握命运的主题,表现出人生的荒诞与苍凉,一种不安言说中的末世情怀。喜欢苍凉,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4、语言兼具新旧雅俗色彩:古典的根底主要表现为张的小说中透出浓郁的《红楼梦》风。市井色彩是指小说的通俗倾向。她也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语言方式,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调和。

1、赵树理的现实主义是土色土香的,具有农民味。小说中的人不变形,事不走

样,景不加色,原原本本的描绘生活的原生态,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朴实的民间性写作。

2、在艺术形式上,赵树理的贡献在于把中国的传统评书、章回体小说改造为现

代小说,创造了一种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和群众化。:(1)讲究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连贯性,注重首尾呼应。(2)多行动的叙述,少静止的描写。

3、在语言表达上,赵树理作为一个深得农民喜爱的乡村语言大师,他小说的语

言亲切质朴、明快风趣。生动活泼的民间土语方言与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叙述语言相融合,真正体现了文学的大众化和艺术化。

4、赵树理小说中流溢着浓郁的晋东南乡土民俗色彩。这里的农家百艺、风俗物

态都蕴涵着丰富的中国农民的情感、信仰、智慧等民间文化内涵。

1、总体形象:林道静是一个从追求个性解放到投身社会革命,在革命斗争中实

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2、成长历程:林道静是一个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革命者成长发

展的典型形象。

3、形象意义:①“林道静”走完了五四文学中女性没有走完的道路,完成了把

个性解放的追求纳入民族历史命运道路的历程。②林道静的性格发展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主要特点:他们接受革命常常是从个人遭遇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到阶级矛盾;从追求个人解放到争取民族解放;从个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主义,到参加集体的阶级斗争、追求革命的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作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

主题:①文学史观点:《茶馆》以旧北平裕泰茶馆的五十年兴衰为线索,揭露了三个时代的腐朽与黑暗。②多元解读1)揭示专制政体高压下的国民性。满族旗人的“寄生性”。2)老舍对市民生活的回忆。③死之重与死之轻的讽刺性对照呈现了老舍沉郁的心理结构。

文化、艺术魅力:①“京味”民俗文化,老北京的旧风俗:喝茶、玩鸟、玩鼻烟壶、相面、说媒拉纤;人物本身的民俗文化:包括穿戴、嗜好、精神状态、处世哲学等。②人物众多,性格鲜明,《茶馆》的人物主要分为两组人物群像。无辜民众:王利发(苟安偷生者),常四爷(洁身自好者),秦仲义(根基浅薄的实业家),恶势力: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暗探特务,敲诈勒索),老、小唐铁嘴(相面无赖,吸鸦片),③艺术构思,采取“反描法”:从反面描绘了三个时代三个社会的腐朽与黑暗,目的是否定“埋葬三个时代”使用“侧面透露法”:选择茶馆这个窗口来透视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茶馆就是社会、时代、国家的缩影。采用“人像展览法”:《茶馆》所描写的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④艺术结构,采用座标式结构,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纵,是指三个历史时代。横,是指每个时代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横断面。实,是指真实的描绘时代和人物。虚,是指每一幕穿插一个荒诞怪异的事件。⑤戏剧语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潜台词、弦外之音,⑥戏

剧风格“寓哭于笑”、“笑中带泪”的喜剧性风格。笑着唱葬歌,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写了一出涂着悲剧色彩的喜剧。

6

张贤亮的作品深刻描绘了知识分子六七十年代的苦难历程。

1、这些苦难不仅是荒野土牢苦役和体罚等苦难现象,还内化为心理现实。在灵与肉的搏斗中揭示了苦难给知识分子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心灵畸变,描绘了被历史歪曲了的一代人的心灵苦难。

2、描写苦难,不仅是为了揭露和控诉,还为了塑造英雄——苦难英雄,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起点、一个必然过程。

3、苦难与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相联系,在苦难中表现一种理想的人格。这种独特的苦难描写呈现出一种内在矛盾。

作者过分强调了苦难对主人公精神升华的意义,结果导致了苦难的合法化与知识分子接受苦难改造的合法化,这违背了作家创作初衷。

一、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主题意蕴

1、揭示现代城市文明中现代人生存的困境,揭示生存异化、孤独无助、价值失落、工业文明对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扼杀带来的一系列精神痛苦。

《蝶之美学》“用七彩打扮生活,在风中,我乃纹身男子,和多姿的花儿们恋爱整个春天,我是忙碌的。…现在,一切游戏都作结束,…而我只是一枚标本,在博物馆里研究我的美学。”暗示了现代文明下文化已死掉,生命已死掉的悲剧。

2、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咏叹。发思古之忧情,叹世事之沧桑,有的从历史中寻求一种凄美的感伤,有的寻求一种自豪慰藉,更多的是抒发时光飞逝的慨叹。如羊令野《汉城景福宫》。

3、表现乡愁主题。乡愁主要呈现为中国文学传统和思念大陆之情。如纪弦《一片槐树叶》,余光中《乡愁》等。

二、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特征

○1浓郁的象征意味。以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表现主体的感受和思想。《子夜读信》以直觉梦幻的象征表现超现实主义的感受。

《子夜读信》:“子夜的灯,是一条没穿衣服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读水的温暖,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读江河如读一面镜,读镜中你的笑容如读泡沫。”

②知性色彩浓重。如纪弦《春之舞》诗歌在建构起思想内涵时所赋予的浓度和深度;在建构思想外壳,即语言形式时所赋予的技巧性和智慧性。

③注重诗歌的纯粹性。纯诗,绝对的诗,纯粹的诗,表现普遍人性,普遍的经验。

④古典艺术情调的融入。通过使用古典诗中的题材、意象、意境、语言,使现代诗具有一种古典情调。郑愁予《错误》。

⑤凸显诗歌的“张力”。张力既有内外意蕴的反差,又有结构、词语上的矛盾。《车祸》中上段“他走着“下段“他不走了”。

一、思想内容上:(1)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北岛《回答》,江河《纪念碑》等。

(2)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3)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的重建。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审美艺术上:意象化、象征化、哲理性。朦胧诗大都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视角,采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具有“陌生化”效果。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远和近》。

(1)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2)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3)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①现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批评否定了旧式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任性杀戮,反对睚眦必报和滥杀无辜。这“无意是武侠小说史上的一次革命”。突破传统的狭隘民族观,即儒家汉族本位的观念,肯定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追求个性张扬和自由爱情,塑造了许多至情至性的人物。他们反叛传统礼法,行侠仗义,率性而为,具有个人主义魅力。现代的侠义精神金庸将侠义精神从旧式的单纯哥们义气,行侠仗义等提高到心系天下百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高度。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萧峰、段誉、张无忌、周芷若、令狐冲、任盈盈等已成为既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又为文学评论界关

注、研究的人物形象,其文学史意义是独异的。③情节艺术的完美展示。⑴情节想像既大胆丰富又平实合理。神魔色彩,诞妄情节较少。⑵跳出传统模式,不拘一格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复仇模式”和“抢宝模式”综合各种模式于一体⑶运用多重悬念,构造环环相套的复式情节。金庸小说中的悬念,有时是以“谜”的方式存在的。《天龙八部》中乔峰的身世之谜及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人物之间复杂关系,使全书情节紧凑。⑷敢用险笔,突出情节高潮⑸出人意外,在人意中的情节安排。金庸小说情节既大胆新奇,又合乎情理。丰富想象与现实情理相结合,既出人意料,又在人意料之中。④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儒家文化,表现传统的道、佛文化。包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典章文物、历史掌故、医卜星相、“古典”文化中国。○5、雅俗文学的完美结合。(1)小说观念上追求雅俗文学的融合。(2)以丰富的想象,融古今于一体,揽天地于形内.(3)较多继承了传统白话小说的形式、语言,又有所改造创新。○6、武功描写别具匠心。(1)将武功雅化。(2)在武功中凸显人格,武功成为人物性格的外化形式。(3)在武功中溶入哲学精神。

①浓郁的乡土风俗画描写。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静雅的风俗画,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在汪曾祺笔下,地方风俗多靠人物来体现,风俗即人。《大淖纪事》近一半篇幅写民情风俗,小说中十一子和巧云追求爱情的方式同大淖风情相和谐,风俗和人物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交相辉映。

②鲜明的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汪曾祺的小说融会了儒道互补、儒内道外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其人物大多重入世、重实践、重世俗,又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追求自由放达的人生。无论是《大淖记事》还是《受戒》,汪曾祺所塑造的主人公都具有善的本性,浸染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当然,在描写传统的真善美人物的同时,他也对人性的丑恶发出了深沉的喟叹,对于自私、自卑、平庸、麻木的心理状态有所针砭。③小说散文化。(1)重氛围描写:《受戒》开篇用了几千字来写庵赵庄一带的风景,“出于生计当和尚”的习俗以及佛门净地的人间烟火,显示出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2)轻情节结构:汪曾祺小说的结构大都散漫随便,貌似随笔,无拘无束,随物赋形,姿态横生,《故人往事》作品都是信笔拈来,一地一景一人一事娓娓道来。(3)散文化的语言:他的叙述语言简洁干净,文白相间,雅俗互现。雅则简洁冲淡,不乏幽默情致,俗则贴近口语,多用短句,质朴鲜活。

1、题材:《红高梁》取材于抗日战争,但实现了对抗日战争的重构。它以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抗日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二是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以土匪头子的抗日故事和违反道德规范的爱情故事为叙事主体,显示出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叛逆。以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叙事,重构了抗日战争这一历史题材;将主流历史的革命化、政治化视角转变为民间化、个人化视角。

2、主题:表现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自由张扬的生命意识和原始、强悍、热烈的生命力。如“我”爷爷和罗汉大爷身上那种无拘无束的判逆性格和土匪习气。除暴安良,对抗外侮的坚忍不拔的伟大生命潜能。“我”奶奶无所拘束,自然自在的旺盛生命活力,朴素的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本能,对封建礼教的亵渎。小说以抗日为背景,表现了在战争、苦难、礼教枷锁等重压下所激发出来的豪放的民族血性,刚勇饱满的生命强力。

3、人物:呈现人物真实原生状态的文化心理,以二元复合(即二元互补、二元辩证)的视角开掘人物意识的正负两个层面。如伟大与渺小、强悍与虚弱、自尊自信与自卑自贱、善与恶、美与丑等。如“我爷爷”是土匪又是英雄好汉;他杀人越货又精忠报国。他具有土匪、英雄、情种等三重身份,集粗野、狂暴、激情、侠义于一身。小说摒弃了传统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二元对立”模式,实现了人物性格的二元复合。

4、叙事模式:1)叙述视角:小说设置了“亲缘叙述者”的双重视角,以儿童视角叙述祖辈的历史故事。2)叙述方式:把同一个故事分述了五次,每一次叙述各有侧重,但合成一个长篇时,五章便构成了一个多义、复调、立体化的艺术整体

5、悲剧美感:悲剧与反讽的多重混合,营构全新的悲剧美感。莫言在写到最惨烈处时往往会笔锋一转,以轻松甚至幽默调侃的笔调,如罗汉大爷被剥皮时“父亲”的感受描写就掺杂着一种幽默调侃的意味。表现那种原生状态的生命意识,也把小说中的悲剧、悲壮推到了令人震撼的极境。

6、表现手法:对现代主义技巧的吸收。借鉴了马尔克斯的魔幻写实技巧和福克纳的意识流手法,采用童话寓言模式来结构小说,因而充满象征、隐喻、幻象等。如森林般的红高粱本身就是民族强悍生命力的象征。

7、语言运用:莫言的小说语言重感觉体验和直接性的情绪表现。1)令人惊耸的语言给人极富感性的强力刺激。如对偷情、暴力、酷刑等的描述。2)重视感觉,大胆运用比喻、夸张、通感,语言色彩鲜明丰富,气势诡谲奇伟。

界定:“先锋小说”是一种狭义的先锋概念,它特指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前卫、新潮的小说创作。代表作家: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残雪、孙甘露、北村、吕新等。

共同特征: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语言实验和叙事形式,强调小说的“怎么写”基本观念:1、小说就是叙事,叙事本身就是意义、目的;

2、以叙事的真实替代意义的真实,叙事才是通往世界真相的终极;

3、崇尚想像,强化小说的虚构性,“依靠的是想象,而不是生活”;

4、用语言构造叙事的迷宫,打破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主要特点,⑴文学主题:对传统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放弃了对生活的象征、隐喻。个人化的生存。⑵文学观念:对传统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⑶形式特征:关注叙事形式、文本实验(“元小说”、“叙述圈套”、叙事“迷宫”)。⑷创作姿态:追求自娱性写作,追求“语词的快乐”和叙述游戏,存在“文本自恋”倾向,具有反主流反启蒙倾向。

她虽是小说的中心和主体,又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人,而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象征。小说不仅写活了王琦瑶这个人,也写活了一个城市、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作家摒弃了宏大历史叙事方式,把历史全部零散化、琐碎化,溶为王琦瑶的个人生活中,40年的历史变迁在主人公的人生片断中清晰可见。

1、王琦瑶的一生是个体无法选择命运的悲剧。

2、社会时代悲剧。

3、人为物所役的悲剧。

王琦瑶的一生是典型到了极致的上海弄堂女儿,是内在情态和外在世态双修到了炉火纯青田地的自然人生。

王琦瑶爱漂亮,会装扮,有点小幻想,小虚荣。她美丽但不张扬,她就是上海堂弄里走出的女孩,但她比她们优越,她有一股天成的气质与风韵。年轻时候的王琦瑶就没有梦想,她只有现实。但是,随着生活的进程,现实越来越变得像一场梦,她就成了梦中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梦醒。

当年上海弄堂的女儿王琦瑶传奇般的成为“上海小姐”,住进爱丽斯公寓,历史的变迁尘封了上海繁华梦,王琦瑶重新进入上海弄堂。王琦瑶像一条埋在地底下的河流,表面上尘封起来,其实在地底下却暗暗地流动着。尽管王琦瑶穿着素淡的旗袍以打针度日,在严家师母眼里“这女人定是有些来历。王琦瑶一举一动,一衣一食,都在告诉他隐情,这隐情是繁华场上的”。康明逊也丛王琦瑶的素淡里,看到了极艳。虽然这城市是另一座,路名都是新路名,除了有轨电车的当当声,还提示着旧上海昔日的情怀。王琦瑶的素淡和不动声色的平常心却是旧

上海的繁华美梦的真正底色,四十年后当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到来之后,王琦瑶这条埋在地下的河又流出来,她是新的,又是旧的。

四十年后的上海好像在无限追忆着四十年前的繁华梦,发型、服装、舞会、派对、交往,一切都好像在旧梦重温,一切却都变了样。可是,在城市迷乱的形象下面王琦瑶的那颗上海心却没有变,那颗心里包蕴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一粒米一棵菜的精致,而是一碗一碗下出来,胡萝卜是细细地切成丝,再撒一层细细的椒盐。上海心是家常心,有肌肤之亲和贴血贴肉的近切,她是一切繁华的底色。上海的这层底色其实并没有褪掉,它隐退在每家弄堂的窗帘后面,这窗帘后面站着王琦瑶。

王琦瑶性格有着上海弄堂文化生活的底色,她的平淡里也能见出绚烂,是那种不动声色的。王琦瑶是上海城市生活的芯子,任时光流逝而不曾改变的。无论是繁华还是平淡甚或是有些艰难的时候,王琦瑶都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在一点一滴中过着虽然琐碎却坚韧的日子。

小说着重刻划的是这种平常的生活,是一系列琐碎的细节,是放大的人物的感觉。在《长恨歌》里,空间相对缩小了,历史远去了,王琦瑶的生活片断和心绪感受却被放大了,纤毫毕现。正是在这微小中的从容、细碎处的精致里,才可见出上海弄堂文化生活的情趣。这细碎中的讲究与情致,是生活艺术化的表现,也是从容应对生活的哲学,是任表面风云变幻却稳固不变的底子。相对而言王琦瑶的一生不算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是绚烂后的平淡,平淡中不乏磨难,磨难中顽强地绵延。上海的弄堂文化决定、影响着王琦瑶一生的发展。

1.马原的“元小说”和“叙述圈套”。作者在小说中故意暴露这篇小说创作的动

机、过程和方法,暴露小说虚构性的小说。“元小说”明确告诉读者,你现在看到的故事是虚构的,这和传统小说作者极力想让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完全不同。如《拉萨河的女神》“为了把故事讲得活脱,我想玩一点儿小花样儿,不依照时序流水式陈述。就这样吧。”这里,马原直接向读者交待了叙述者处理素材的方式。

2.马原的作品通过小说的构成方式表达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①马原看重的是叙述,他将小说视为语言的游戏,完全消解了小说的意义和价值。②小说叙述的故事不追求事件的因果逻辑联系,而是零散独立的片断,被“强行”组合在一起。真实的世界存在于虚构之中。他以故事“拼合”的方式来表现世界的混沌。《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

3.马原的小说尝试现代写法与传统写法相结合的叙述方式。①提供可信的故事细节,制造真实感,然后又将它们打碎,暴露其虚构性。②沿用谋杀破案、寻觅珍宝、性爱奇遇等通俗小说的故事框架。

A 、戏仿:即表面上遵守某种小说程式却取消了原有程式中的因果性动力,使人物失去了行为动机,读者无法按传统阅读习惯去读解。如《河边的错误》戏仿侦探小说。

B 、让幻觉与现实相互融入: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等取消了现实和幻觉之间的界限,造成迷离恍惚、真伪难辨的艺术效果。

C 、人物的符号化:人物没有明确的性格特征,一个抽象的符码,为演绎某种观念服务,物往往没有姓名,像《世事如烟》中的人物就用阿拉伯数字、职业、生理特点或服装代替姓名。

D 、无动于衷的零度叙述:以极为冷漠的态度讲述一个个凶残、血腥的故事,仔细地、不厌其烦地描绘富于感官刺激性的行刑和杀人细节及死亡体验,令人不忍卒读。

1、主题与意义的边缘化分解与非主流叙事,把中心分解为场景,把核心、宏伟主题分解为小的、个体的场景,变宏大叙事为个人叙事。是一个故事文本,而非意义文本,试图寻找意义,在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找到深度的人性内容,同时小说还以隐喻形式表现了许多“偷情”“乱伦”“同性恋”“死亡预感”等隐秘人性的内容。

2、叙事主体的隐匿与零度情感的写作。小说叙述视角由主体转向人物,主体变得冷酷,叙述变得陌生化、模糊化。主体不注重表达感情倾向,对小说中人物命道德评判立场的消失,历史叙事中二元对立的瓦解。具有人性的复杂性,善恶交织,历史在此只表现为一种存在,而不表现为善恶的对立。如陈佐千身上看不出他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封建专制家长的特点;颂莲也不是真正的新女性,虽然她受过新式教育,但她身上也有残忍的人性弱点。

3、事件或历史的虚拟化与寓言式写作。小说淡化故事的历史背景,淡化人物的身份特点,超现实的寓言式叙述充满作品。小说关注人物的潜意识、幻觉,如“雁儿死的古怪,颂莲的幻觉,飞浦与顾少爷的神秘关系”等。

杨炼笔下的大雁塔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它记录了民族的痛苦和生命,具有崇高的英雄情结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而韩东却完全剔除了有关大雁塔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英雄情结,只剩下表层的生命体验和感觉,是一种“反文化”的典型文本。流露出诗人一种平静、自然、无为的心态,表现出“非英雄”、“非崇高”“非文化”的情感基调。

新生代诗人的这种思想倾向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市民话语渴望夺取主流话语权力的具体表征;同时又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诗被知识分子语言、西化语言甚至殖民话语异化的一个富有意味的调整。但是,这种放弃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创作立场,无疑也疏忽了诗歌对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应有追求。

⒈语言充满张力。将非诗化的、日常的语言和经验引入诗中,制造出强度的诗意效果。大胆地将“大俗”的语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标题,“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主要模仿一种日常生活的决绝肯定的语言方式。使用了一个日常的句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日常化的“非诗意”形象的出现,又一次形成特殊的风格张力。海子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一种诗化的抒情体式与非诗化的日常词汇、经验间的张力。化腐朽为神奇”的转换

⒉打破诗歌语言的装饰性。打破繁琐、优雅之美的营造,恢复诗歌的一种自发性、直接性,让语言接近生命的原初激情。《亚洲铜》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土地(真理)与生命(诗)合一。

⒊负面的想象力。海子发展了波德莱尔以来现代文学关于“黑暗”、“恶”、“死亡”的关注,形成了负面想象力。如“分裂、劈开的肢体,断头,骨头,脑髓”等暴力、死亡和分裂的景象遍布他的诗歌。这与以往抒情诗歌的优美形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春天,十个海子》死亡自画像,诗人描绘了他自己死后的复活场面,充满绝望和悲伤色彩。

1、以记游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历史、现实的文化思考。余秋雨游历的山水主要是一种“人文山水”,在自然山水中,寄托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或现实的人文情思。(1)描述一代代正直文人的不幸命运——他们往往因为正直、关怀现实而遭放逐和地域的迁徙。(2)描述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的演进”历程,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为“当代民族性的人格变动”寻找思路。余秋雨散文意境深邃,气势雄浑,格调高雅,独特的文化、历史、忧患意识使其具有特别的启示性意义。(“雅”)

2、小说式的叙事形态。文章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性,袭用了传统小说的技法、观念。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充满阅读张力。《牌坊》《庙宇》以小说形态结构全文;《风雨天一阁》有惊心动魄的家族史。这种小说式的叙事形态,构成了余秋雨散文的大众层面,即它的通俗性。实现了文化散文的“雅俗共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