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音信号处理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大作业程盛强

语音信号处理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大作业程盛强

语音信号处理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大作业程盛强
语音信号处理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大作业程盛强

语音信号处理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程盛强 071430115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人和机器之间最好的通信方式是语言通信,而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形式,要机器听懂人讲话,并能说出话来,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就是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几十年

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

【关键字】:语音信号处理,应用,发展,语音识别,语音压缩

正文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飞速转变时刻,语音在人类社会中起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购物、因特网络的普及、多媒体通信及其应用的蓬勃发展,语音始终是人类互相交流、互相通信的最主要、方便、快捷的信息载体。

语音在人类社会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大事、世界新闻、社会舆论和各种重要会议,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话交流,其中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的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让各种各样的机器更多的参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改善人和机器之间是人对机器的操纵更加便利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人和机器之间最好的通信方式是语言通信,而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形式,要机器听懂人讲话,并能说出话来,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就是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几十年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上述这些应用领域构成了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普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家庭。在这些先进的工具中,语音信号处理中的语音编码和语音合成就有很大贡献。再进一步,可以预料到的口呼打字机(又称听写机,将语音转换为文字)、语音翻译机等,已经不是梦想而是提到日程上的研究工作了。

语音信号处理是语音学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和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学科联系紧密。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学科的发展,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也会促进这些学科的进步。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语音学和数字信号处理两个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和认知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语音信号处理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学科的发展,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也会促进这些领域的进步。语音信号处理的目

的就是要得到某些语音特征参数以便高效地传输或储存;或者是通过某种处理运算以达到某种用途的要求,例如人工合成语音、辨识出讲话者、识别出讲话的内容等。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算法, 如数字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语音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而70 年代初期产生的线性预测编码(LPC)算法, 为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语音信号的编码和压缩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语音信号处理在通信、语音

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多媒体数据库以及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它对于理解音频类等一般的声音媒体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移动通信来说, 最多的信息是语音信号, 语音编码的技术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 高质量低速率的语音编码技术是数字移动网的永远的追求。所谓语音编码是信源编码, 它是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除了通信带宽的要求外,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限制也要求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以满足海量数据情况下进行实时或准实时计算机处理的目的。

语音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语音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就是一般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

是语音编码和语音压缩技术。考虑到人对听觉媒体的感应特点, 研究语音信号处理必须与声音心理学联系起来。因此这里我们把声音心理学也列为语音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1)声音心理学

声音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声音有两个最明显的量纲, 即响度和音调, 其它还有音色、谐和、不谐和和乐音等等。物理属性主要有强度和频率。声音的正弦波的强度增加, 声的响度也增加; 频率增加, 音调则增高。但

这些关系不是线性的, 且是耦合的, 如频率的变化既影响响度也影响音调。其数量上的关系可以用等响曲线等来描述。但更精确。关系复杂, 难以建立量化模型。如即使想从客观上给出声音失真度的度量都很困难。

人的大脑处理听觉信息还有一些特性,产生了一些客观存在的效应, 如屏蔽效应。声的响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强度和频率, 而且也依同时出现的其它声音而定。各种声音可以互相掩蔽, 一种声音的出现可能使得另一种声音难于听清。它分为听觉屏蔽、频谱屏蔽和瞬态屏蔽。频谱屏蔽是高电平音调使附近频率的低电平声音不能被人耳听到。声音的屏蔽特性可以用于声音特别是语音信号的压缩。(2)语音编码

语音编码分为三类: 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波形编码是将时域信号直接变换为数字代码, 其目的是尽可能精确地再现原

来的话音波形。自适应量化、自适应比特分配和矢量量化等等。

2 在语音识别与合成中的应用

语音识别的研究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的, 但直到60 年代中期才取得了

实质性进展, 其重要标志就是日本学者Itakura 将动态规划算法用于解决语音识

别中语速多变的难题, 提出了动态时间收缩算法。其基本思想是: 在训练阶段,

从词汇表中通过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提出每个词的特征向量(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尺度特征及联合分布特征), 作为标准模板存入模板库中。在识别阶段, 将输入语音的特征向量依次与模板库中的各个标准模板进行比较, 计算类似度, 将类似度最高的标准模板所对应的词汇输出。在这里和一般的模式识别不一样, 存在几个问题: 说话者语速不一致的问题; 大词汇表的问题导致计算量大的问题; 协同发

音的问题(即同一音素的发音随上下文不同而变化); 对于非特定人语音识别, 还

有一个语音多变性的困难。

语音识别的这些问题, 除了在优化算法上应有所突破外,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语音特征量的提取问题。目前能够用于模板匹配的特征向量还不能达到少而精的要求。能够反映特定人和非特定人在语速变化下的不变特征量、在连续语音识别中的协同发音不变量等特征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些工作的进展依赖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及一般的信号处理技术的突破。语音合成技术就是所谓“会说话的

机器”。它可分为三类: 波形编码合成、参数式合成和规则合成。波形编码合成以语句、短语、词或音节为合成单元。合成单元的语音信号被录取后直接进行数字编码, 经数据压缩组成一个合成语音库。重放时根据待输出的信息, 在语音库中取出相应的合成单元的波形数据, 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经解码还原成语音。参数式合成以音节或音素为合成单元。首先对所有待合成单元的语音进行分析, 提取有关语音参数, 将其编码后组成合成语音库。输出时根据待合成的语音信息从语音库中取出相应的合成参数, 经编辑和连接, 顺序送入语音合成器。语音合成器在合成参数的控制下, 重新还原语音波形。规则合成则是通过语音学规则产生语音。

3 多媒体数据库中的语音数据检索

所谓基于内容检索就是从语音媒体数据中提取出特定的信息线索, 然后根据

这些线索从大量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语音媒体中进行查找, 检索出具有相似特征

的语音数据。语音的音调、含义等是难以用符号化方法描述的信息线索。人能够理解语音的含义, 但要利用这些语义线索对语音数据库进行检索就不得不在建

立数据库时就事先输入并与媒体数据一起存储对应的字符信息, 对这些语音的

语义进行描述。在检索时, 由人把这些语义再转换为相应的字符, 根据字符的匹配查找相应的媒体息。很显然, 这个转换过程妨碍了有效地交互, 被称为“转换障碍”, 很难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对设计者来说, 给语音数据赋予能够表示全部语义特征的关键词也非常困难, 这与个人的经验、知识和对语音信息的理解程度相关,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对象的所有特征都能用字符来描述。基于内容检索就是要从媒体中直接地提取媒体的语义线索, 根据这些语义线索进行检索。这就把检索过程与语义的提取直接地联系到了一起, 使得检索过程更加有效和适应性

更强。

基于内容的语音检索是一种集成综合技术, 不仅要确定是否能够找到, 而且还要确定相应的输入输出方法、存储方法、媒体间的组织方法等。它建立新的媒体数据表示方法和数据模型, 采用有效和可靠的查询处理算法,使用户可以在智能化的查询接口的辅助下完成查询检索工作。基于内容的语音检索技术一般用于多媒体数据库中, 也可以单独的建立应用系统, 如语音库系统。该检索系统一般包括: 插入系统, 特征提取子系统, 数据库, 查询子系统。其中特征提取子系统其基本原理在时间轴上对模拟话音按一定的速率抽样, 然后将幅度样本分层量化并

用代码表示。对于比特速率较高的编码信号, 波形编码技术能够提供相当好的话音质量, 但对于低速率语音编码信号, 波形编码的话音质量显著下降。

参量编码是将信源信号在频率域或其它正交变换域提取特征参量, 并将其变

换为数字代码进行传输。它是以发音机制的模型作为基础, 用一套模拟声带频谱特性的滤波器系数和若干声源参数来描述这个编码。这种编码技术能实现低速率语音编码。下面将要重点介绍的线性预测编码(LPC)和它的各种改进型都属于参量编码。混合编码是近年来提出的, 它将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结合起来, 力图保持波形编码的高质量和参量编码的低速率的优点。它既包括若干语音特征参量又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

(2)语音数据压缩技术

要实现低速率、高质量和少容量的语音编码, 必须采用信息压缩技术。语音信息压缩技术可分为两类: 波形处理技术和量化技术。波形处理技术的目标是削减语音波形的冗余度, 包括线性预测分析、频带分割、正交变换和分析合成等。量化技术的目标是在幅度量化上实现优化。媒体的内容语义是基于内容检索的基础,

与任务有关也与领域有关。基于内容的检索应该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先用无领域知识的方法缩小检索空间, 第二阶段再逐步利用领域知识进行更细致的查找和

匹配。

声音的内容检索包括特定模式的查找,特定词、短语、音乐旋律和特定声音的

查找等。早期的研究更多的是致力于语音内容的识别。但对数据库来说查找非语音信号可能会更有效, 例如讲话人的性别, 声音的间隔,特殊的背景于前景声的

组合等。由于声音常常伴随其它媒体存在, 寻找这些特征有利于对其它媒体的检索。例如, 在足球比赛时, 一阵大声的喧哗可能意味着进了球, 只要能够检索出

这段声音, 对视频的索引也就可以基本确定。特征匹配是基于内容检索最关键的部分。

从上述论述可以知道, 基于内容的语音检索中的关键技术是语音特征的提取。建立分层的语音特征表示将有利于特征提取, 同时也便于不同层次的语音信息

的检索与新的信息发现。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进步都能在语音信号处理技术中得到应用。语音信号是最能体现信号非线性的一个领域。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研究。因此, 循环平稳信号分析、多谱分析和时频尺度理论对于语音信号的表示,关键特征的捕捉有很重要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 结合语音语义理论的研究, 开展多层次的语音信号的表示将对语音信号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目前,语音理解技术开始使计算机丢掉了键盘和鼠标,人们对语音理解的研究重点正拓展到特定应用领域的自然语音理解上。一些基于口语识别、语音合成和机器翻译的专用性系统开始出现,如信息发布系统、语音应答系统、会议同声翻译系统、多语种口语互译系统等等,正受到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系统可以按照人类的自然语音指令完成有关的任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实现交互式语音反馈。

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形式,是最符合人类自然习惯的一种人际信息传播方式,具有便捷性、高效性、随机性、交互性等显著特点,是实现人机交互的一种重要通信方式。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技术将成为人类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覆盖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工厂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工厂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行业智能制造系统都还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只有少数大企业单项业务信息技术覆盖面较高,关键业务环节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协同和集成。从制造企业生产力水平来看,大量企业处于工业2.0要补课,有些企业处于工业3.0待普及,有个别企业处于工业4.0要示范。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发展趋势 据行业专业人士分析,今后国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将面临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大趋势: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系统解决方案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活跃。 智能制造发展具有复杂性、系统性,涉及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涉及执行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云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限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周期较长以及工艺壁垒等因素,单个系统解决方案商很难满足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需要,企业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第二大趋势: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将进一步完善,工业软件领域的集成与发展将成为重点。 从企业系统架构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打通整个架构体系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将不断完善架构体系。智能制造系

统解决方案主要依托于软硬件产品及系统,实现制造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交互、信息集成。从硬件层面来看,基于成本大幅降低的现实需要,硬件中通用性强的部分将日趋模块化、标准化发展。从软件层面来看,工业软件存在于智能制造的每个角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将更加倚重于与硬件层关系密切的软件部分(SFC、MES、ERP、PLM)的集成与发展,其中MES是软件层中最核心部分。 我国智能工厂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智能制造热度高企,石化、钢铁、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等行业纷纷开始探索建设智能工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这必将加速智能工厂在工业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预计未来3-5年,全国将涌现出一批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的内涵及建设重点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企业基于CPS和工业互联网构建的智能工厂原型,主要包括物理层、信息层、大数据层、工业云层、决策层。其中,物理层包含工厂内不同层级的硬件设备,从最小的嵌入设备和基础元器件开始,到感知设备、制造设备、制造单元和生产线,相互间均实现互联互通。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可测可控、可产可管”的纵向集成环境。信息层涵盖企业经营业务各个环节,包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物流配送等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众创、个性化定制、电子商务、可视追踪等相关业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横向集成环境,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

语音信号处理与及其MATLAB实现分析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3) 1.1 语音课设的意义 (3) 1.2 语音课设的目的与要求 (3) 1.3 语音课设的基本步骤 (3) 第二章设计方案论证 (5) 2.1 设计理论依据 (5) 2.1.1 采样定理 (5) 2.1.2 采样频率 (5) 2.1.3 采样位数与采样频率 (5) 2.2 语音信号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6) 2.2.1 语音的录入与打开 (6) 2.2.2 时域信号的FFT分析 (6) 2.2.3 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 (7) 2.2.4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7) 2.2.5 I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7) 第三章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8) 3.1 图形用户界面概念 (8) 3.2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8) 3.3 图形用户界面模块调试 (9) 3.3.1 语音信号的读入与打开 (9) 3.3.2 语音信号的定点分析 (9) 3.3.3 N阶高通滤波器 (11) 3.3.4 N阶低通滤波器 (12) 3.3.5 2N阶带通滤波器 (13) 3.3.6 2N阶带阻滤波器 (14) 3.4 图形用户界面制作 (15) 第四章总结 (18) 附录 (19) 参考文献 (24)

摘要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集。 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需要将信号从模拟域转换到数字域,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实现。而数字信号处理的输出经常也要变换到模拟域,这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的。 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需要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设备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设备尺寸小、造价低、速度快等突出优点,这些都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与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算法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是DFT使信号在数字域和频域都实现了离散化,从而可以用通用计算机处理离散信号。而使数字信号处理从理论走向实用的是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FT的出现大大减少了DFT的运算量,使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和Mathematica、Maple 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并且mathwork也吸收了像Maple等软件的优点,使MATLAB成为一个强大的数学软件。在新的版本中也加入了对C,FORTRAN,C++ ,JAVA的支持。可以直接调用,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实用程序导入到MATLAB函数库中方便自己以后调用,此外许多的MATLAB爱好者都编写了一些经典的程序,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下载就可以用。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来进行分析,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 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操作系统所处位置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原始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从批次模式开始,然后逐渐的发展到分时机制的模式,后来由于多处理器时代的到来,整个操作系统也逐渐有多处理器的协调功能,继而出现了分布式的系统。操作系统主要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纯手工操作阶段、批次处理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

段及现代操作系统阶段。整个系统的发展主要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主要体现的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软件的发展和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计算机中常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管理电脑软硬件系统的程序。计算机系统的种类多,经常是通过应用领域来划分的,其中应用程序主要是包括桌面、服务器、主机以及嵌入几个应用领域的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分类如下。 1.Windows系统 Windows系统作为计算机内较为常见的操作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应用的较为普遍,Windows系统作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其在技术方面也是非常成熟的。目前最新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为Windows10。 2.UNIX系统 UNIX系统有自身较为统一的实施标准和认证规范,并且利用该规范,还可以对UNXI系统进行程序的移植,并且促进了UNIX的发展及应用程序的开发,UNXI已经开始作为大型机器、网络服务器及工作中的主流操作系统,并且其自身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Linux等开源UNIX类操作系统的发展。 3.Linux系统 Linux系统是在UNIX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其开源模式的软件环境极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并且其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价值越来

未来的五到十年 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的五到十年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操作系统正在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将给软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各大软件公司纷纷根据自己的特长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微软的.net和Sun的Java是其中最突出的两项技术。微软的.net计划紧密依托自己的操作系统,拓展操作系统的基础服务,尽可能地将中间件和网络平台的服务实现为操作系统的服务。Sun将J2EE技术整合到操作系统中,如将安全中间件融合到操作系统中开发出Trusted Solaris 8等。目前Linux的网络化服务支持还不够完善,许多针对网络化的改进主要是通过补丁方式实现的,与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03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操作系统内核将呈现出多平台统一的趋势 传统的操作系统内核主要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只能应用于固定的平台。随着组件化、模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操作系统内核将呈现出多平台统一的发展趋势,如Windows XP采用了组件技术可以灵活地进行扩展和变化,既有支持桌面系统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版本,也有支持嵌入式系统的Windows XP Embedded,有效实现了Windows操作系统内核技术的统一;Linux最新的2.6内核版本也加强了对多平台统一的支持,2.6内核不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内核修改和裁剪就可以灵活地实现嵌入式Linux,同时该内核也可以支持Data Center Linux。 功能将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平台环境 操作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加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原因是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个原因是新技术的不断出现。Mac OS X 10.2比第一版Mac OS X就增加150余项功能。不断增加的功能并不是每个用户所能用得到的,然而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标准的套装软件必须满足尽可能多用户的需要,于是系统不断膨胀,功能不断增加,并逐渐形成从开发工具到系统工具再到应用软件的一个平台环境。 未来5~10年中间件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与软件构件技术紧密结合,支持现代软件开发方式,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已有的构件技术包括J2EE、CORBA、.NET等。 中间件的开发将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开源技术,例如Apache、OpenSSL、Linux、Eclipse、Jboss、Tomcat 等。 提供对移动计算等多种设备的支持,提出新的基于协调技术的软件协同模式。 原先的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已经成为标准的应用服务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逐步向操作系统内核延伸。 应用服务器、门户、数据集成、Web服务、EAI厂商不断将中间件的功能扩充到他们的产品中。 微软.NET和GXA(Global XML Architecture)将不断占领非JA VA的中间件空间。

语音信号处理答案

二、问答题(每题分,共分) 、语音信号处理主要研究哪几方面的内容?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言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语音信号处理的理论和研究包括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语言的产生和感知来对其进行研究,这一研究与语言、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生理等学科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是将语音作为一 种信号来进行处理,包括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一些新的应用于语音信号的处理方法 和技术。 、语音识别的研究目标和计算机自动语音识别的任务是什么? 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 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 计算机自动语音识别的任务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 或命令的高技术。 、语音合成模型关键技术有哪些? 语音合成是实现人机语音通信,建立一个有听和讲能力的口语系统所需的两项关键技术,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文本分析模块、韵律生成模块和声学模块。.如何取样以精确地抽取人类发信的主要特征,.寻求什么样的网络特征以综合声道的频率响应,.输出合成声音的质量如何保证。 、语音压缩技术有哪些国际标准? 二、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端点检测:就从包含语音的一段信号中,准确的确定语音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区分语音信号和非语音信号。 共振峰:当准周期脉冲激励进入声道时会引起共振特性,产生一组共振频率,称为共振峰频率或简称共振峰。 语谱图:是一种三维频谱,它是表示语音频谱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其纵轴为频率,横轴为时间,任一给定的频率成分在给定时刻的强弱用相应点的灰度或色调的浓淡来表示。 码本设计:就是从大量信号样本中训练出好的码本,从实际效果出发寻找好的失真测度定义 公示,用最少的搜素和计算失真的运算量。 语音增强:语音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目的去掉语音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改善它的质量 三、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简述如何利用听觉掩蔽效应。 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人耳的掩蔽效应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 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被掩蔽音单独存在时的听阈分贝值,或者 说在安静环境中能被人耳听到的纯音的最小值称为绝对闻阈。实验表明,—绝对闻阈值最小,即人耳对它的微弱声音最敏感;而在低频和高频区绝对闻阈值要大得多。在范围内闻阈随频率变化最不显著,即在这个范围内语言可储度最高。在掩蔽情况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强度, 使人耳能够听见时的闻阈称为掩蔽闻阈(或称掩蔽门限),被掩蔽弱音必须提高的分贝值称为 掩蔽量(或称阈移)。 、简述时间窗长与频率分辨率的关系。 采样周期、窗口长度和频率分辨率△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可见,采样周期一定时,△随窗口宽度的增加而减少,即频率分辨率相应得到提高,但同时时间分辨率降低;如果窗口取短,频率分辨率下降,而时间分辨率提高,因而二者是矛盾的。 、简述时域分析的技术(最少三项)及其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研究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研究 众所周知,目前,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还为社会带来了较多科技成果。除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计算机、汽车、手机以外,工业机器人也是一项新型的高科技技术成果。 标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工业生产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取代传统劳动力,可以说是时代必然的产物,是未来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现如今国家大力支持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在这种政策和条件的支持下获取了连续不断的优化与革新,因此当前在国内所呈现的工业机器人类型也是十分广泛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首先可以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属性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应用领域、关键技术、承载能力等,这些方面都是可以作为划分依据的。如果将应用领域作为工业机器人类型的划分依据的话,不难发现,工业机器人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也就影响工业机器人具备了不同的技术性能,在工业制造中、医疗事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成就了具备更多服务能力的工业机器人。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特点进行划分,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能够将其分成3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而一代又一代的工业机器人将其具备的关键技术不断地更新和改革,从而实现更高的对指令进行工作的能力。针对工业机器人的承载能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超大型机器人、大型机器人、中型机器人、小型机器人和超小型机器人,因此可以理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所能够承载的重量的范围,那么在正式应用之前应该针对需求选择合适的负荷能力。 2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工业机器人问世已有七八个年头了,从简单的机械机构到现在完善的机电一体化,再到所追求的智能机器人,就在这几十年里,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人工成本急剧上升,让国内制造业承担严重压力,很多企业急需向低成本与智能化转型,可谓说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绝非偶然,是整个市场的必然趋势。根据《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自打2009年开始,全球的工业机器人的销量都保持高速增长,研究数据表明,2016年全球的销量达到31.05万台,2017年销量达到了36.33万台,相比于2017年的销量同比增长17.7%;在智能制造大环境的驱使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将会不断扩大,显而易见地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也将持续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 1.CP/M系统 计算机语言百花争妍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本身正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71年,Intel 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四位Intel 4004芯片,1973年,又研制成功八位Intel 8086芯片。微型机的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中期,台式微机,工作站,超级微机,膝上机相继面世,“谁来指挥他们”,人们千呼万唤。 事实上,早在1972年,AMAA(美国微型机协会)就悄悄地为一个“指挥系统”作临产前的准备了,他们用PL/M程序设计语言为Intel 8086编写了纸带编辑程序ED。1973年,PL/M 的创始人Gary Kildall博士决定“挂帅亲征”,很快在DEC公司的主机TOPS-10上,培植成功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胚胎”。博士旗开得胜,感觉当然是“味道好极了!”,但Intel 公司及其它著名电脑公司却对此充耳不闻,这使“元帅”和“士兵”们很是光火,1974年,“胚胎”得以向全世界公布:版本号V1.3;大名: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 虽然CP/M V1.3 是为肩任“控制程序和数据”的“上帝”而来的,但“上帝一世”却颇受冷落,电脑业者依旧冷眼旁观。1975年,CP/M V1.4 继承“王位”,开始大造舆论,加之Kildall 博士创建了Digital Research(数字研究公司),为CP/M呐喊欢呼,CP/M陆续被各国微机厂商采用,围绕他的软件也爆炸般地得到了开发。CP/M变红发紫,神话般普及,被推崇为“标准八位机软件总线”,Kildall 博士更是声名远播。 CP/M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人们的指令,如同指挥一台晚会或乐队,高效率地合奏美妙的乐章。 繁荣的CP/M家族不断添丁。运行在Intel 8080芯片上的CP/M—80;运行在8088、8086芯片上的叫CP/M—86;而在Motorola(摩托罗拉)68000 上运行的CP/M叫做CP/M-68K。CP/M—80、CP/M—86、CP/M-68K等组成了庞大的CP/M家族。 单用户的CP/M—80操作系统,后来发展成多用户的MP/M—80,单用户的CP/M—86又发展成并发的CP/M—86和多用户MP/M— 86,它们成为家族的新生力量。 CP/M开创了软件的新纪元,称得上是计算机改朝换代的里程碑。 2.DOS系统 七十年代末期,CP/M后院起火,其微机操作系统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1979年,IBM公司为开发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6,请微软公司(Microsoft)为IBM PC 设计一个磁盘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慷慨承诺,但当时手头仅有XENIX操作系统,XENIX操作系统要求处理器支持存贮管理和保护设备的功能,可PC机的CPU 8086/8088 均不具备此功能。微软公司急于满足PC机的要求,购买了由西雅图公司工程师Tim Paterson研制的、可在8088上运行的CP/M—86“无性系”——SCP—DOS操作系统的销售权,将SCP—DOS改称MS—DOS V1.0发表。为避“偷梁换柱”的嫌疑,微软公司又于1981年8月推出了支持内存为320KB 的MS-DOS 1.1版。由于蓝色巨人的推波助澜,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几乎一夜之间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CP/M地位岌岌乎可危。 随后,IBM 公司向微软公司购得MS-DOS使用权,将其更名为PC-DOS 1.0。MS-DOS又称PC-DOS,就是这个原因。 MS-DOS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的最初设计思想及其追求目标的正确和恰当,那就是为用户上机操作和应用软件开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使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几十个DOS命令,或以命令行方式直接键入或在DOS4.0以上版本下以DOS Shell菜单驱动,

语音信号处理 (第2版)赵力 编著 语音信号处理勾画要点

语音信号处理(第2版)赵力编著 重点考点 第2章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 1.语音(Speech)是声音(Acoustic)和语言(Language)的组合体。可以这样定义语音:语音是由一连串的音组成语言的声音。 2.人的说话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想说阶段(2)说出阶段(3)传送阶段(4)理解阶段(5)接收阶段。 3.语音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一种声波,它具有一定的音色,音调,音强和音长。其中,音色也叫音质,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声音的强弱叫音强,它由声波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长短叫音长,它取决于发音时间的长短。 4.说话时一次发出的,具有一个响亮的中心,并被明显感觉到的语音片段叫音节(Syllable)。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Phoneme)构成,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音素是语音发音的最小单位。任何语言都有语音的元音(Vowel)和辅音(Consonant)两种音素。 5.元音的另一个重要声学特性是共振峰(Formant)。共振峰参数是区别不同元音的重要参数,它一般包括共振峰频率(Formant Frequency)的位置和频带宽度(Formant Bandwidth)。 6.区分语音是男声还是女声、是成人声音还是儿童声音,更重要的因素是共振峰频率的高低。 7.浊音的声带振动基本频率称基音周期(或基音频率),F0表示。 8.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耳蜗对于声信号的时频分析特性;另一个是人耳听觉掩蔽效应。 9.掩蔽效应分为同时掩蔽和短时掩蔽。 10.激励模型:一般分成浊音激励和清音激励。浊音激励波是一个以基音周期为周期的斜三角脉冲串。 11.声道模型:一是把声道视为由多个等长的不同截面积的管子串联而成的系统。按此观点推导出的叫“声管模型”。另一个是把声道视为一个谐振腔,按此推导出的叫“共振峰模型”。 12.完整的语音信号的数字模型可以用三个子模型:激励模型、声道模型和辐射模型的串联来表示。 13.语谱图:人们致力于研究语音的时频分析特性,把和时序相关的傅立叶分析的显示图形。 第三章语音信号分析 1.贯穿于语音分析全过程的是“短时分析技术”。 2.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一般包括放大及增益控制、反混叠滤波、采样、A/D变换及编码(一般就是PCM码);预处理一般包括预加重、加窗和分帧等。 3.预滤波的目的有两个: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与分析

系(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语音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完成日期:2013 年5 月 目录 1 绪论 (3)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开发环境 (4) 2 语音信号处理的总体方案 (4) 2.1 系统基本概述 (4) 2.2 系统基本要求与目的 (4) 2.3 系统框架及实现 (5) 2.3.1 语音信号的采样 (5) 2.3.2 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5) 2.3.3 音乐信号的抽取 (5) 2.3.4 音乐信号的AM调制 (5) 2.3.5 AM调制音乐信号的同步解调 (5) 2.4系统设计流程图 (6) 3 语音信号处理基本知识 (6) 3.1语音的录入与打开 (6)

3.2采样位数和采样频率 (6) 3.3时域信号的FFT分析 (7) 3.4切比雪夫滤波器 (7) 3.5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 (8) 4 语音信号实例处理设计 (8) 4.1语音信号的采集 (8) 4.3.1高频调制与低频调制 (10) 4.3.2切比雪夫滤波 (11) 4.3.3 FIR滤波 (11) 5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语音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摘要】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 Matlab语言是一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它可以将声音文件变换为离散的数据文件,然后利用其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处理数据,如数字滤波、傅里叶变换、时域和频域分析、声音回放以及各种图的呈现等,它的信号处理与分析工具箱为语音信号分析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功能函数,利用这些功能函数可以快捷而又方便地完成语音信号的处理和分析以及信号的可视化,使人机交互更加便捷。信号处理是Matlab重要应用的领域之一。 本设计针对现在大部分语音处理软件内容繁多、操作不便等问题,采用MATLAB7.0综合运用GUI界面设计、各种函数调用等来实现语音信号的变频、变幅、傅里叶变换及滤波,程序界面简练,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最后,本文对语音信号处理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Matlab 语音信号傅里叶变换低通滤波器

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 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前茅,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一)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 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2、全球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要体现载体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主要行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 1、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60%。 (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1998年以来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金融危机影响后,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5.4万台。

操作系统发展史

CP/M系统 计算机语言百花争妍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本身正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71年,Intel 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四位Intel 4004芯片,1973年,又研制成功八位Intel 8086芯片。微型机的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中期,台式微机,工作站,超级微机,膝上机相继面世,“谁来指挥他们”,人们千呼万唤。 事实上,早在1972年,AMAA(美国微型机协会)就悄悄地为一个“指挥系统”作临产前的准备了,他们用PL/M程序设计语言为Intel 8086编写了纸带编辑程序ED。1973年,PL/M的创始人Gary Kildall博士决定“挂帅亲征”,很快在DEC公司的主机TOPS-10上,培植成功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胚胎”。博士旗开得胜,感觉当然是“味道好极了!”,但Intel 公司及其它著名电脑公司却对此充耳不闻,这使“元帅”和“士兵”们很是光火,1974年,“胚胎”得以向全世界公布:版本号V1.3;大名: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 虽然CP/M V1.3 是为肩任“控制程序和数据”的“上帝”而来的,但“上帝一世”却颇受冷落,电脑业者依旧冷眼旁观。1975年,CP/M V1.4 继承“王位”,开始大造舆论,加之Kildall 博士创建了Digital Research(数字研究公司),为CP/M呐喊欢呼,CP/M陆续被各国微机厂商采用,围绕他的软件也爆炸般地得到了开发。CP/M变红发紫,神话般普及,被推崇为“标准八位机软件总线”,Kildall 博士更是声名远播。 CP/M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人们的指令,如同指挥一台晚会或乐队,高效率地合奏美妙的乐章。 繁荣的CP/M家族不断添丁。运行在Intel 8080芯片上的CP/M—80;运行在8088、8086芯片上的叫CP/M—86;而在Motorola(摩托罗拉)68000 上运行的CP/M 叫做CP/M-68K。CP/M—80、CP/M—86、CP/M-68K等组成了庞大的CP/M家族。 单用户的CP/M—80操作系统,后来发展成多用户的MP/M—80,单用户的CP/M—86又发展成并发的CP/M—86和多用户MP/M— 86,它们成为家族的新生力量。 CP/M开创了软件的新纪元,称得上是计算机改朝换代的里程碑。 DOS系统 七十年代末期,CP/M后院起火,其微机操作系统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1979年,IBM公司为开发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6,请微软公司(Microsoft)为IBM PC设计一个磁盘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慷慨承诺,但当时手头仅有XENIX 操作系统,XENIX操作系统要求处理器支持存贮管理和保护设备的功能,可PC

《语音信号处理》期末考试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语音信号处理》期末考试试题(A) 适用班级:时量:120分钟闭卷记分: 考生班级:姓名:学号: 注: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矢量量化系统主要由编码器和组成,其中编码器主要 是由搜索算法和构成。 2、基于物理声学的共振峰理论,可以建立起三种实用的共振峰 模型:级联型、并联型和。 3、语音编码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和混合 编码。 4、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的基本依据是语音信号的和人 的听觉感知机理。 5、汉语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三部分组成。 6、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耳蜗对于声信号的时 频分析特性;另一个是人耳听觉的效应。 7、句法的最小单位是,词法的最小单位是音节,音节可 以由构成。 二、判断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预测编码就是利用对误差信号进行编码来降低量化所需的比 特数,从而使编码速率大幅降低。() 2、以线性预测分析-合成技术为基础的参数编码,一般都是根据 语音信号的基音周期和清/浊音标志信息来决定要采用的激 励信号源。() 3、自适应量化PCM就是一种量化器的特性,能自适应地随着输 入信号的短时能量的变化而调整的编码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不属于衡量语音编码性能的主要指标是()。 (A)编码质量(B)矢量编码(C)编码速率(D)坚韧性 2、下列不属于编码器的质量评价的是() (A)MOS (B)DAM(C)DRT(D)ATC 3、限词汇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一般我们是采用() 作为合成基元。 (A)词语(B)句子(C)音节(D)因素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画出矢量量化器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其各部分的作用。 2、试画出语音信号产生的离散时域模型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 部分的作用。 五、简答题:(共5小题,前三小题,每题5分,后两小题,每题10分,共35分) 1、线性预测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通信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大纲

《通信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大纲 北科大版 1、了解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实质和发展历史; 实质: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 目的:通过处理得到一些反映语音信号重要特征的语音参数以便高效地传输或储存语音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要求。 发展历史:1876年电话的发明,贝尔(Bell); 1939年声码器的研制成功—声源+声道;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语谱图仪—语音识别研究的开始; 50年代第一台口授打字机和英语单词语音识别器; 6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以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孤立词语音识别器和有限连续语音识别器; 70年代动态规划技术、隐马尔可夫模型、线性预测技术和矢量量化码书生成方法用于语音编码和识别; 80、90年代语音处理技术产品化—IBM Tangora-5和Tangora-20英语听写机,Dragon Dictate 词汇翻译系统(70000),汉语听写机。 CMU语音组研制成功SPHINX系统(997,95.8%); 国内,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汉语听写机研究方面有一定成果。 (除了属于这种LPC[线性预测分析法]的方法外,还开发了各种数字语音处理方法。到目前为止,相继实现了语音编码、语音分析、语音合成、语音修正、语音识别、说话者识别等各种具体应用系统。) 2、理解和掌握语音信号的表示和处理方法,常用的语音编码的采样率和相应的数字语音信号的速率; 1.语音表示方法的选择:要保存语音信号中的消息内容;表示形式要便于传输和存储、变换和处理,不至于严重损害消息的内容, 有用信息更易于被提取; 2. 语音信号数字表示的优点: 数字技术能完成许多很复杂的信号处理工作; 语音可以看成是音素的组合,具有离散的性质,特别适合于数字处理; 数字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价廉、紧凑、快速等特点,很容易完成实时处理任务; 数字语音适于在强干扰信道中传输,易于和数据一起在通信网中传输,也易于进行加密传输。 3. 语音信号的数字表示方法:波形表示—采样和量化,保持波形;参数表示—激励源和模型参数(第二章) 语音信号的特点—短时平稳性 4. 处理方法:短时时域处理方法—短时能量、短时平均过零率以及短时自相关函数计算 短时频域分析—短时傅立叶分析 线性预测技术—本质上属于时域分析方法,但其结果可以是频域参数 倒谱和同态分析、矢量量化和隐马尔可夫模型 5. PCM编码:采样率:8000次/second,均匀量化:采样率12bps信号速率96kbps,非均匀量化:采样率8bps信号速率64kbps ADPCM:采样率:8khz速率:32kbps 3、理解语音信号的产生过程、发生机理和语音信号的声学特性; 产生过程:语音是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相互传递的信号,传递的媒介是声波,说话人的发音器官做出发声动作,接着空气振动形成声波,声波传到听者的耳朵里,立刻引起听者的听觉反应 发生机理: 声学特性:频率:与音高有关;振幅:与响度有关。 4、理解和掌握语音信号浊音的基音频率、共振峰,及共振峰的计算方法; 浊音的基音频率(F0):由声带的尺寸、特性和声带所受张力决定,其值等于声带张开和闭合一次的时间的倒数。人类基音频率的范围在60Hz至450Hz左右。 共振峰(formant):声道是一个谐振腔,当激励的频率达到至声道的固有频率,则声道会以最大的振幅振荡,此时的频率称之为共振峰或共振峰频率。声道具有的一组共振峰,声道的频谱特性主要反映出这些共振峰的不同位置以及各个峰的频带宽度。共振峰及其带宽取决于声道某一瞬间的形状和尺寸,因而不同的语音对应于一组不同的共振峰参数。实际应用中,头三个共振峰最重要。

对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精

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一、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的软件。作为介于计算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中间层,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通常是最靠近硬件的一层系统软件,它把硬件裸机改造成为功能完善的一台虚拟机,使得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更加方便,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比硬件提供的功能更多的支持。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2000、Netware等。二、操作系统的发展 1、大型机时代早期的操作系统非常多样化,生产商生产出针对各自硬件的系统。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有不同的命令模式、操作过程和调试工具,即使它们来自同一个生产商。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厂家每生产一台新的机器都会配备一套操作系统。尽管这些机器在性能上有明显差异,但它们有统一的操作系统—— OS/360。 2、小型机和UNIX的崛起 UNIX操作系统是由AT&T公司开发出来的,后来成为开发小型操作系统的起点,并成为操作系统的典范。早期的操作系统是可以被用户所利用的功能的集合。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种硬件支持相似的或提供端口的软件可在多种系统上运行早期的系统已经利用微程序来在它们的系统上实现功能。 3、个人计算机时代微型处理器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普及至中小企业和个人爱好者。而计算机的普及又推动了硬件组件公共接口的发展,并逐渐地要求有一种“标准”的操作系统去控制它们。在早期,主要的操作系统是8080 CPU用的 CP/M-80,它建立在数家公司针对PDP-11架构的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MS-DOS。这些计算机在ROM都有个小小的启动程序,可以把操作系统从磁盘装载到内存;IBM-PC系列的BIOS是这一思想的延伸。随着显示设备和处理器成本的降低,很多操作系统都开始提供图形用户界面。如:UNIX提供的 X Window系统、微软的Windows系统、苹果的Mac系统等。三、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一)微内核操作系统对于一个操作系统而言,内核通常是系统中最核心的

(完整)《语音信号处理》期末试题总结,推荐文档

2011-2013学年 《语音信号处理》期末考试试题 适用班级:时量:120分钟闭卷记分: 考生班级:姓名:学号: 注: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矢量量化系统主要由编码器和译码器组成,其中编码器主要是由搜索算法和码书构成。P101 2、基于物理声学的共振峰理论,可以建立起三种实用的共振峰模型:级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P18 3、语音编码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P137 4、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的基本依据是语音信号的冗余度和人的听觉感知机理。 P137-138 5、汉语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P10 6、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耳蜗对于声信号的时频分析特性;另一个是人耳听觉的掩蔽效应。P22 7、句法的最小单位是词,词法的最小单位是音节,音节可以由音素构成。P9 8、复倒谱分析中避免相位卷绕的算法,常用的有微分法和最小相位信号法。P62 9、语音信号处理也可以简称为语音处理,它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包括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和语音增强等五大分支。P3 10、语音信号处理也可以简称为语音处理,它是以数字信号处理和语音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新的学科,包括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和心理学等四大分支。P2,6 11、语音的四大要素:音质、音调、音强和音长。P9 12、人类发音过程有三类不同的激励方式,因而能产生三类不同的声音,即浊音、清音、和爆破音。P8 13、元音的一个重要声学特性是共振峰,它是区别不同元音的重要参数,它一般包括共振峰频率的位置和频带宽度。 14、语音信号的倒谱分析就是求取语音倒谱特征参数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同态信号处理来实现。P56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1、预测编码就是利用对误差信号进行编码来降低量化所需的比特数,从而使编码速率大幅降低。(×)P143 2、以线性预测分析-合成技术为基础的参数编码,一般都是根据语音信号的基音周期和清/浊音标志信息来决定要采用的激励信号源。(×)P181 3、自适应量化PCM就是一种量化器的特性,能自适应地随着输入信号的短时能量的变化而调整的编码方法。(×)P142 4、线性预测法正是基于全极点模型假定,采用时域均方误差最小准则来估计模型参数的。(×)P72 5、波形编码是依赖模型假定的语音编码方法。(×)P137 6、掩蔽效应是使一个声音A能感知的阀值因另一个声音B的出现而提高的现象,这时A叫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纲要

Ch1 绪论 §1.1 语音信号处理概述 一、语音、语音信号处理的名词解释 1、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的形式。 2、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多学科领域和涉及很广的交叉学科。 二、语音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 语音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军事、交通、医学、民用等。 三、语音信号采用数字处理的原因(数字语音的优点) 语音信号均采用数字处理,是因为数字处理与模拟处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1、数字技术能够完成许多很复杂的信号处理工作; 2、通过语音进行交换的信息本质上具有离散的性质,语音可以看做是音素的组合,适合数字处理; 3、数字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廉价、快速等优点,容易完成实时处理任务; 4、数字语音适合在强干扰信道中传输,也易于加密传输。 四、语音学的名词解释 语音学:是研究言语过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研究内容:发音器官在发音过程中的运动和语音的音位特性;语音的物理特性;以及听觉和语言感知。 §1.2 语音信号处理的发展概况 一、语音信号处理的发展史 1、1874年:电话的发明时现代语音通信的开端; 2、1939年:通道声码器技术; 3、40年代后期:语谱仪; 4、50年代初:第一台口授打字机和英语单词语音识别器; 5、60年代:Fant发表《语音产生的声学理论》; 6、70年代初:Flanagan著作《语音分析、合成和感知》; 7、90年代以来:语音识别的研究由实验室走向实用化。 二、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名词解释 1、语音编码:语音编码技术是伴随着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而产生的,目前主要应用在数字语音通信领域。 2、语音合成:语音合成的目的是使计算机能像人一样说话,它是一种人机语音通信技术,应用领域广泛。 3、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使计算机判断出所说的话得内容,和语音合成一样也是一种人机语音通信技术。 为了实现人机语音通信,必须具备语音识别和语音理解两种功能 Ch2 基础知识 §2.2 语音产生的过程 一、现代语音学发展的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二、语音、清音、浊音的名词解释及语音的产生过程(名词解释、简答,集中备课) 1、语音:声音是一种波,能被人耳听到,振动频率在20Hz-20kHz之间。语音室声音的一种,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语法和意义的声音。语音的振动频率最高可达15kHz左右。 2、人类生成语音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神经核肌肉的生理学阶段和产生语音波、传递语音波的物理阶段。 3、语音由声带振动或不经声带振动来产生,其中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音统称为浊音,而不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音统称为清音。浊音中包括所有的元音和一些辅音,清音包括另一部分辅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