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第七册《龙里格龙》

音乐第七册《龙里格龙》

音乐第七册《龙里格龙》
音乐第七册《龙里格龙》

教学设计

龙里格龙教案

教学内容:第八课《龙里格龙》 教材分析: 歌曲《龙里格龙》选自合唱《流水恋歌》。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歌词“龙里格龙”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2、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使学生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模仿京剧唱腔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准确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京调》进教室,女生做旦角动作,男生做生动作,坐好后师带生做几个京剧身段。 2、京剧念白腔: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这首乐曲和我们以前课堂上欣赏的乐曲有什么不同?今天老师和你们问好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戏曲 师:我国有300多个剧种,那这段乐曲又是哪个剧种呢? 生:京剧 师:很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啦,在所有剧种中,京剧排行老大,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如今,它不仅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已

经走向了世界,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特别的了不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师:(出示图片——外国人学京剧的照片)看!现在外国人都跑到中国来学京剧,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一下我们的国粹呢?那它究竟为何让我们中国人如此引以为豪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京剧! 三、了解京剧(分组展示课前准备内容)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出示京剧各种角色的图片)大家看,这些人都是唱京剧的,我们观察一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脸上画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现代演员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他们的装扮具有鲜明的戏剧特色,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固定的角色名称。师:(出示“生角”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大家看到的这几个装扮不同的人物,他们都属于“生角”,“生角”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划分,比如……,我们来分辨一下他们属于哪个角色? 生:一齐回答生角的各种行当名称 师:(出示“旦角”图片)京剧中把女子称为“旦角”根据年龄和职业,旦角又划分为“花旦”……,我们再来分辨一下她们都属于哪个角色? 生:一齐回答旦角的各种行当名 师:再来看看这些大花脸,京剧中把所有的大花脸都称为“净角”,净角的脸部妆面最丰富多彩,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生:聆听、了解 师: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有点滑稽、看起来还有点奸恶的角色,在京剧中被称为“丑角”,他们往往一出场就能把观众逗的捧腹大笑。 2、介绍京剧的四种表演形式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还有变化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出示课件)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生:回答问题

第七册音乐快快长优秀教案

第七册音乐《快快长》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还原记号。 2、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教学重点: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还原记号。 教学难点:听辨变化音。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要求: 1、请同学们讲一讲新学期有什么愿望。 2、教师提出自身的愿望。 3、同学讨论: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 4、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二、发声练习 三、读谱知识:变音记号

1、请同学看刚才唱过的发声练习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在乐曲中,谱例上出现了什么记号,并画出来。 这个记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音记号。 2、教师根据图式讲解: 变音记号:用来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常见的有五种:升记号、降记号、重升记号、重降记号、还原记号。 (1)、讲解升记号: 升记号:表示将本位音升高半音。 请同学们说说,那么《半个月亮爬上来》中出现的变音记号是哪个呢?(升记号) 它代表什么?(将do升高半音) 请同学将歌曲《快快长》中出现的升记号找出来,并说说它应该怎样应用?最后唱一唱。 (2)、讲解还原记号: 还原记号:表示恢复本位音原有的音高。 请同学将歌曲《快快长》中出现的还原记号找

出来,并说说它应该怎样应用?最后唱一唱。 四、歌曲《快快长》学谱。 1、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后有什么感受。 2、再听听录音范唱,请同学用手指指着曲谱跟录音哼一哼曲谱。 3、两人一组,将歌曲的曲谱念一念。 4、教师带领同学将歌曲的曲谱念熟。 5、跟琴视唱曲谱。 注意变音记号处的演唱。 反复练唱。 五、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回家在晚上临睡前请妈妈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这个故事必需是你妈妈亲身经历过的。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们讲讲这次听故事的感受。 板书设计:变音记号:升记号 还原记号 课后小记:

小学音乐word教案文档范文:龙里格龙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龙里格龙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龙里格龙 龙里格龙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l)、说一说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2、京剧的伴奏

乐器l)、说一说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3、京剧的表演形式;欣赏与分辨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三、唱京剧《龙里格龙》;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1、听赏与交流;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2、再听《龙里格龙》;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生:这是

最新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册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教学内容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套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2、演唱《光荣少年》。 3、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五线谱识读(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教学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 2、音乐知识难点,熟悉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 二、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1、文明守纪、养成良好习惯。 2、爱护书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 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 (生):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 (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 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4、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 (生)音乐的名称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 5、什么叫唱名? (生):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uo re mi fa sol la si叫做唱名。

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京歌《龙里格龙》的演唱,体会歌曲中浓郁的京剧韵味,增强对京歌的了解与喜爱。 2.知识与技能:用和谐、活泼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分声部演唱歌曲《龙里格龙》,体验和表现京剧的韵味。 3.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唱法、表演法、合作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演唱京歌《龙里格龙》,并能在演唱中体验浓郁的京剧神韵。 1、激趣导入 (1)教师表演《唱脸谱》片段,学生欣赏后,同桌之间说一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限时一分钟,钢琴声音作为结束约定。)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设问:我们称这一类歌曲是什么歌曲? (戏歌或京歌) 2、认识京歌:京歌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 3、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 (1)了解我们的“国粹”——京剧 师:国粹就是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有300多个剧种,在所有剧种中,京剧排行老大,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如今,它不仅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已经走向了世界,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特别的了不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师:(出示图片——外国人学京剧的照片)看!现在外国人都跑到中国来学京剧,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一下我们的国粹呢?

(2)了解京剧的行当 师:(出示京剧各种角色的图片)大家看,这些人都是唱京剧的,我们观察一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脸上画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现代演员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他们的装扮具有鲜明的戏剧特色,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固定的角色名称。 师:(出示“生角”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大家看到的这几个装扮不同的人物,他们都属于“生角”,“生角”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划分,比如……,我们来分辨一下他们属于哪个角色? 生:一齐回答生角的各种行当名称 师:(出示“旦角”图片)京剧中把女子称为“旦角”根据年龄和职业,旦角又划分为“花旦”……,我们再来分辨一下她们都属于哪个角色? 生:一齐回答旦角的各种行当名 师:再来看看这些大花脸,京剧中把所有的大花脸都称为“净角”,净角的脸部妆面最丰富多彩,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生:聆听、了解 师: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有点滑稽、看起来还有点奸恶的角色,在京剧中被称为“丑角”,他们往往一出场就能把观众逗的捧腹大笑。(3)观赏视频,感受这段视频中表现的是哪个行当?

音乐七(上)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方洞中学:雷良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方洞中学校歌》 教学目标:1、能背唱《方洞中学校歌》 2、在理解《方洞中学校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学校内涵的理 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校园的学子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方洞中学校歌》 教学目标:1、能背唱《方洞中学校歌》 2、在理解《方洞中学校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学校内涵的理 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校园的学子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彩色的中国》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及欣赏分析三拍子的歌曲,重点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上做比较,使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的三拍子歌曲的风格和特 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视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1.正确地表现《彩色的中国》的音乐情绪。 2.正确感受、体验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风格。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 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 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情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龙里格龙教案

龙里格龙教案 一、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课件播放《龙格里龙》 1、听赏与交流 生:(说听后感。)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3、唱曲谱 师:京剧的行当中“旦角”代表女性,“生角”代表男性。咱们今天就请左边的扮演“旦角”——高声部;右边的扮演“生角”——低声部,来唱唱各自的旋律。 ①分旦角、生角演唱曲谱(即分声部唱)。 ②合唱曲谱,配上“旦角、生角”的表演动作。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①对比两种念词方式:a.不带儿化音。b.带儿化音。 思考:哪种韵味更好?为什么?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学生自主练习。)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二、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这两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小学音乐_龙里格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使学生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3、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使学生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用较逼真的京剧唱腔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并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准确演唱歌曲。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用京腔向学生问好 2.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今天打招呼的方式跟往常有什么不同吗? 3.老师用的是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来和大家问好的,你们能像我一样问好吗? 4今天的这节课是和京剧有关的,首先来了解我们的国粹——京剧师:我国有300多个剧种,在所有剧种中,京剧排行老大,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如今,它不仅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已经走向了世界,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5师: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也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功夫”。 6大家看,下面这些人都是唱京剧的,我们观察一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脸上画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现代演员一样吗?(在伴奏音乐中欣赏图片) 生:不一样 师:他们的装扮具有鲜明的戏剧特色,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固定的角色名称。 7依次简要介绍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 8欣赏京剧《卖水》片段) 师:说得真棒,是旦角!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由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刘长瑜表演的《卖水》选段。大家说,京剧美不美? 生:美 师:这节课就让我一起走进《龙里格龙》这首歌曲,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去感受京剧的魅力, 二、寓教于乐,新歌教学 (一)初听歌曲,听完以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是不是京剧呢? 出示“京歌”的含义。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观察这首歌曲的歌词都唱了什么? 生:只有“龙里格龙(咚)”几个字, 师:“龙里格龙(咚)”是京剧中的一种习惯用词,没有实际的意义。(三)读歌词 1、反复记号 2、儿化音

六年级音乐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龙里格龙》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看圆场步视频 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他们随着音乐在走步,走圆圈)这是京剧的基本功之一,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2、念锣鼓经 刚才在视频里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锣鼓等)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个叫锣鼓点子,锣鼓点子不仅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还能把它念出来。出示锣鼓经。 二、走近京剧 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京剧的行当。 (1)说一说 生说四大行当。 师: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 生说,师播放课件配合。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欣赏第一组学生扮演“生、旦、净、丑”. 学生评价,表现好的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好,演得更棒。下面哪一组来继续介绍你们搜集的京剧资料? 2、京剧的伴奏乐器 (1)说一说 师: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辨一辨 师:你认识这些乐器吗?想想这两组乐器有何特点?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京胡、京二胡、笛子、唢呐、月琴。(文场)第二组:出示乐器实物如:京锣、钹等。(武场) (3)听一听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生自由发言)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提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5《龙里格龙》

第8课龙里格龙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 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相同的:;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3、京剧的表演形式;欣赏与分辨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七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完整版人教版

年级 教师 20 - 20 学年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1 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1. 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 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 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 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 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 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2 课时:第二课时 课题: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1. 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2. 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3. 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4.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有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5. 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认证阅读材料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的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3)教师在为学生播放几段音乐,用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最新人音版音乐四上第8课《龙里格龙》教案

最新人音版音乐四上第8课《龙里格龙》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教室坐好。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 生:京剧 师:对了。京剧是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寓教于乐走近京剧 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京剧的行当。 (1)说一说 生说四大行当。 师: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 生说,师播放课件配合。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欣赏第一组学生扮演“生、旦、净、丑”. 学生评价,表现好的党员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好,演得更棒。下面哪一组来继续介绍你们搜集的京剧资料? 2、京剧的伴奏乐器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3龙里格龙人音版(简谱)

人音版第七册第八单元《龙里格龙》 《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龙里格龙》既有京韵特点又有歌曲韵味,它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的“戏歌”,用“知识检测?走进京剧——游戏激趣?体验京腔——拓展升华?感受京韵” 三个环节的“京韵味儿”贯穿整节课,通过示范激趣法、对比欣赏法、游戏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国粹京剧的京腔京韵,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熟练的掌握主旋律的变化视唱。 3、知识技能目标: 在聆听、模唱旋律、身段表演、打击乐器等实践活动中,了解京剧相关的知识,进一步体验。 歌曲分析: 歌曲《龙里格龙》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后经朱良镇改编的合唱《流水恋歌》中的选段。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全曲由一句主旋律和一句上方四度的模进旋律组成,合唱部分是把这两句进行了叠加处理,形成了带有一点轮唱感觉的二部合唱,歌词“龙里格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同学对于京剧只有较为初浅的基础和认识,对于京韵的渗透和体验还不深刻,因此,在本节课中,以游戏法贯穿,既增强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体验,从感知和参与中继续培养学生对于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龙里格龙》,并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旋律卡片、小锣、堂鼓;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龙里格龙

《龙里格龙》 教学目标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方法 听唱法表演法对比法小组合作讨论展示与评价 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京调》,让学生辩听

师小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简说后师小结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2.演一演

学生扮演“生、旦、净、丑”. 学生评价,表现好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3.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 京胡、京二胡、笛子、唢呐、月琴。 京锣、钹等。 4.听一听 播放课件听辩 5.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提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和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骜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2)唱脸谱 师:我这儿还有一首专门唱脸谱的歌,咱们来听听。

苏教版音乐第七册教案歌曲

苏教版音乐第七册教案(歌曲) 歌曲《绿叶》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叶》 2、通过二声部演唱,学会在演唱中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绿叶》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要求学生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表现小树林的优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用一些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小树林的图片或录象,引导学生感受树林之美,然后再跟着琴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渐强和渐弱。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6 6 6 —|5 5 5 —|4 4 3 2 |1 ——| 啦~ ~ ~ ~ ~ ~ ~ ~ ~ ~ 二、导入: 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歌词中的名词解释: 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简陋矮小。 拂:轻轻擦过。 溢:充满而流出来。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声部

5、完整演唱第二声部 6、分声部演唱,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7、进行声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统一,声部进行流畅,和谐。 四、课堂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预习音阶各音。 第七册 歌曲:《小伞花》 1、能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悠长而流畅的气息演唱《小伞花》; 2、能理解歌曲的含义,正确表达同学间真挚的友情。 《小伞花》是全国首届少年儿童卡拉OK比赛推荐曲目,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歌曲有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描绘了一幅“滴滴嗒塔”的雨景图;第二乐段表达了小伙伴们美好的内心世界;最后一个音结束在属音上,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也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他们说的“悄悄话”是什么呢?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3 0 3 0 |1 0 1 0 |3 0 3 0 |1 0 1 0 |3 3 3 3 |3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导入: (一)学生默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并回答问题: 1、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通过讨论得出结果) (二)听歌曲录音,初步感受乐曲情感: 1、认识乐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1 :︳|2 ︳|” 顿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表示音的停顿表示反复以后跳过一句唱下一句 三、学唱歌曲: 1、再听歌曲录音,能把握住歌曲的旋律,并试着轻声哼唱。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京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京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湘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京调》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学会唱《龙格里龙》这首歌,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 师用戏曲语言向学生问好。 2、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是用什么语言向你们问好的?看过戏吗?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戏曲种类。 3、师表演京剧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剧种。 4、师简介国粹京剧。 二、走进京剧 (一)基本功练习: 师:早上到了,演员们都早早的起来跟着老师练功呢!(出示图片)下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来学两招,看看他们基本的练功方法。 1、站姿:女生手放腰前,双脚并拢。男生手握拳放在后背,脚呈丁字步。 2、做功:带学生拉膀。 (二)了解京剧的行当: 师:转眼就到了晚上,演员们该登台演出了。 瞧瞧后台,演员们有的在化妆、有的在穿服装、都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呢。乘他们准备的空隙,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都有哪些行当。

1、观察演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京剧的行当。 (1)学生汇报: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师具体总结京剧的行当: 3、师:大家能猜猜这些图片分别属于哪个行当。学生观看并猜测其行当,猜对颁发脸谱画。 (4)游戏:超级模仿秀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请出四位同学,根据老师讲的四个行当的特点分别挑选出四个行当的脸谱,模仿一下图片上的动作。 (三)观看演出: 1、课件展示:京剧的四大工夫,师作简单介绍。 2、欣赏与分辨 (1)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视频,边欣赏边引导学生说出戏曲中出现的工夫。 (2)欣赏武打戏《收大鹏》的片段。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三、唱京歌《龙里格龙》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那你们想不想当一次小演员呢?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课件播放《龙格里龙》)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x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堂教

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时。第一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堂教学效果。第二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x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x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 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