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

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1.1.2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指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1.1.3户均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内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网络的平均带宽(包括各种家庭网络接入方式)。

2、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化的政府行政、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监测、安全防控、能源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智慧程度和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8个要素,16个指标。

2.1智慧化的政府服务。指当地政府部门整合各类行政信息系统和资

源、提供开放协同、高效互动的行政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2个指标。

2.1.1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水平。指可实现全程或部分环节网上办理的区域内行政审批事项占总数的比例。

2.1.2政府非涉密公文网上流转率。指政府非涉密公文通过网络进行流转和办理的比例。

2.2智慧化的交通管理。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改善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交通流畅度,优化市民出行体验,使城市交通管理更为精细化和智能化。主要包括2个指标。

2.2.1智能公交站牌建设水平率。指智能化的电子公交站牌(指至少能提供车辆位置信息,包括轨道交通)在城市所有公交站牌中的比例。

2.2.2市民交通诱导信息使用率。本指标针对驾车出行的市民。指在驾车出行的市民中,经常使用交通诱导信息提示的比例。

2.3智慧化的医疗体系。指市民可切实享受到的具有便捷性、准确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2个指标。

2.3.1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指拥有电子健康档案的市民所占的比例。

2.3.2病历电子化率。指城市内实现病历电子化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比例。

2.4智慧化的环境保护。通过各种传感终端和感知网络,对环境进行实施监控的水平。主要包括2个指标。

2.4.1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比例。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大气和水实现

自动化实时监测的比例。

2.4.2重点污染源监控水平。对城市内重点污染源的信息化监控比例。

2.5智慧化的能源管理。指城市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这是体现城市绿色低碳的重要指标。包括3个指标。

2.5.1家庭智能表具安装率。指居民家庭中安装智能型电、水、气表具的比例。

2.5.2新能源汽车比例。指新能源汽车在城市所有机动车辆中所占比重。

2.5.3建筑物数字化节能比例。指城市乙级以上办公楼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比例。

2.6智慧化的城市安全。包括城市应急联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防控犯罪等领域。主要包括2个指标。

2.6.1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率。指城市管理各个领域中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化应急系统的建设水平。

2.6.2危化品运输监控率。指对各类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比例。

2.7智慧化的教育体系。指市民获得各类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便捷、精准程度,以及教育设施的信息化程度。主要包括2个指标。

2.7.1城市教育支出水平。指用于教育方面的硬件和软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地区GDP的比例。

2.7.2网络教学比例。指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网络教育的人群比例。

2.8智慧化的社区管理。指依托信息化手段,对社区(以居委为单位)管理中的居民管理、信息推送、养老服务等提供便捷。主要包括1个

2.8.1社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拥有各类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的社区在所有社区中所占的比例。

3、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

主要指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而催生衍化或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2个要素,5个指标。

3.1产业发展水平。指城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实力。主要包括2个指标。

3.1.1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主要用于衡量信息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3.1.2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3.2企业信息化运营水平。指通过信息化系统支撑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3个指标。

3.2.1企业网站建站率。指拥有网站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3.2.2企业电子商务行为率。主要指企业在采购和销售等过程中是否具有电子商务行为。

3.2.3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率。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使用各类信息化系统的比例。

4、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

主要衡量市民对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认知、对基本科学技术(包括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以及市民网络化程度等。主要包括3个要素,4

4.1市民收入水平。主要衡量城市居民富裕程度。包括1个指标。4.1.1人均可支配收入。智慧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4.2市民文化科学素养。主要衡量市民总体文化水平,以及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在市民中的普及度。包括1个指标。

4.2.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重。主要用于衡量城市居民文化水平,是反映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

4.3市民生活网络化水平。指通过应用各种智慧化的应用系统、技术和产品,实现智慧化的生活。包括2个指标。

4.3.1市民上网率。指经常上网的市民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4.3.2家庭网购比例。指经常进行网络购物的家庭的比例。

5、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

主要以市民主观感知性的指标为主,采取抽样调研的形式,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重要方面进行评价和衡量(采用主观打分的方式,非常满意为10分,非常不满意为0分)。主要包括2个要素,6个指标。5.1生活的便捷感。指市民在出行、就医、办事等各方面的便捷程度。包含3个指标。

5.1.1交通信息获取便捷度。主要指市民日常出行过程中获取各类交通信息的便捷程度。

5.1.2城市医疗信息获取便捷程度。主要指市民在就医过程中,获取各类医疗服务信息方面的满意程度。

5.1.3政府服务信息获取便捷程度。指市民通过信息手段获取政府管

理服务相关信息的便捷程度。

5.2生活的安全感。主要指市民在城市生活中,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智慧化程度的满意度。包括3个指标。

5.2.1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控满意度。指市民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的电子监管和追溯的满意程度。

5.2.2环境安全信息监控满意度。指市民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和监控、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信息化监控满意程度。

5.2.3交通安全信息系统满意度。指市民对城市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轨道航空交通安全等)的满意程度。

6、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

主要包括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的规划设计、环境营造等。主要包括2个要素,3个指标。

6.1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指当地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考虑和框架设计。包括2个指标。

6.1.1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主要指当地政府是否已提出或实施智慧城市(或类似)的城市发展规划。

6.1.2智慧城市组织领导机制。主要指当地政府是否已经成立具有统筹协调功能的组织架构。

6.2智慧城市氛围营造。主要指是否积极召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和开展市民培训等。主要包括1个指标。

6.2.1智慧城市论坛会议及培训水平。主要指通过召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及培训营造智慧城市氛围情况。

三、备注

1、本“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均所对应的时间期限为“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指标体系”将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2、本“指标体系”所说的“城市”特指城市化区域,一般行政区划中乡镇不包含在内。

3、本“指标体系”所说的城市市民一般指城市常住人口。

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14日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欢迎阅读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

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 (一)建设进展情况 智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完成规划部署,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截至2012年9月,全国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有22个,占比46.8%。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南京、宁波、武汉、厦门等地方已制定形成智慧城市

发展的专项规划。 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大致可分为社会应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总体来看,对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较高,在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22个地方中,有16 , 1.84到 化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高,技术应用准备不足、保障条件不配套的情况下,盲目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造成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无法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严重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度和效果。 第二,城市运营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效取决于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开展状况。当前,我国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1 引言 1.1 智慧医疗概念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应用医疗物联网、数据融合传输交换、云计算、城域网等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医疗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进行融合,以“医疗云数据中心”为核心,跨越原有医疗系统的时空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实现医疗服务最优化的医疗体系。城镇化促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同时,也使得医疗卫生资源不断集中到大医院,并且发生连锁反应。挂不上号、看病距离远、紧急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等“看病难”问题,从本质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机构与机构之间信息孤立、患者对医疗业务不熟悉等问题使得患者医疗费用重复开销或者不能有效使用,“看病贵”的问题日渐明显。 智慧医疗是将个体、器械、机构整合为一个整体,将病患人员、医务人员、保险公司、研究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业务协同,增加社会、机构、个人的三重效益。同时,通过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远程挂号、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医疗服务推送到每个人的手中,缓解“看病难”问题。 1.2 背景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提出了“四梁八柱”,其中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医改成功逐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可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 智慧医疗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医疗卫生理念,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构建基于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国民健康体系。 智慧医疗通过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覆盖城市圈卫生系统,形成信息高度集成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监督信息网络系统。 智慧医疗解决居民“看病难、就医贵”和“三长一短”的医疗问题,使居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完整详实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全生命周期的自我健康医疗管理,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新型就诊观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辅助公共卫生防疫部门有效开展慢病管控、急救管理、卫生防疫管理、突发事件及应急灾情的快速反应管理、妇幼医疗保健管理、血液管理、健康教育与综合行政管理等工作;提升卫生行政部门服务质量、事务效率,强化绩效考核,加强监管力度。实现与社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应急等部门的快速协作和智慧决策。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速,随之出现了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在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侧却不相匹配。2014年我国卫生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doc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规 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 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 据悉,到2016 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 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 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 6 项。 《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 了智慧城市的SOA 应用参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设中SOA 标准的综合应用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运行和维护。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 市的技术参考模型、基本技术原则 6 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 目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指导和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服务实现标准的依 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1 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评价对象、范围和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其中评价指标中包括技术原则和要求以及设计与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 及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评价,是指导智慧城市具体技术、服务实现的标准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2 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适用于智慧 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项目建设与评价。本标准是评估后续智慧城市具体应用与 服务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 3 部分:建设管理》: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 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标准中建设管理内容主要指城市建设中的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标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 理运营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协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目前相关资料较少,应该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据资源集中和共享,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标准制定。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以安全保障措施为视角,从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和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五个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安全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a)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要素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可以指导和约束智慧城市的安全管理、技术与建设运营活动。 b)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是实现智慧城市协调管理、协同运作、信息融合和开放共享的关键。本标准参考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智慧城市特征,梳理出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要素,包括决策规划、组织管理、协调监督、评价改进。 c)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以建立城市纵深防御体系为目标,从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五个层次采用多种安全防御手段实现对系统的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以应对智慧城市安全技术风险。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的功能要素包括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 ——物联感知层安全涉及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例如,天气、水、电、气、交通、建筑等重要控制系统中感知设备和执行设备的安全。 ?感知设备安全是保证智慧城市应用于实现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识别和信息采集与监控的设备,保证信息采集安全,实时为上层提供准确感知数据。 ?执行设备安全是保证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管理和控制过程的执行设备按照既定的指令提供正常的功能。 ——网络通信层安全包含了互联网、电信网、卫星通信网络以及多网融合的网络设施和通信传输的安全,还包含了智慧城市用户网络接入安全。 ——计算与存储层安全包括计算资源安全、软件资源安全以及存储安全。 ?计算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数据计算能力物理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和虚拟化安全。 ?软件资源安全是指可为上层数据和应用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等的安全。 ?存储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物理和虚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能力的服务器安全。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安全包含了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和服务融合安全。 ?数据内容安全是指不同行业数据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 ?数据融合安全是指数据融合过程中从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管理与治理过程的安全。 ?服务融合安全是指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技术服务在融合过程中包括服务聚集、服务管理、服务整合和服务使用的安全。 ——智慧应用层安全包含了智慧城市中多领域和产业的应用系统的安全、应用软件、网站安全、应用开发安全等。 d)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是指对智慧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系统和网络、城市信息资产、智慧城市公共基础信息平台以及业务安全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维护。确保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和状态发生变化时,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

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

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 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 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享协同的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工信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

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安全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安全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承载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将越来越多,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因此对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系统能够提供24小时×7的优质服务。所以建立有机的、智能化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保护系统正常运行、保护关键数据和关键应用的安全,成为一项不容轻视的任务。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安全防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安全漏洞不断出现,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翻新,而电子政务外网自身的情况也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完成安全防范体系的架设后,必须不断对此体系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才能保证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良性发展,确保它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构建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作为落实手段,并通过安全培训,加强所有人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体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 下面将逐一描述安全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安全策略:是一个成功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安全策略描述了系统的安全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能够承受的安全风险,保护对象的安全优先级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技术:常见的安全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防火墙、安全漏洞扫描、安全评估分析、入侵检测、网络陷阱、入侵取证、备份恢复和病毒防范等。这些工具和技术手段是网络安全体系中直观的部分,缺少任何一种对系统都会有巨大的危险。对安全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使用需要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安全体系中安全产品并不能只是简单地堆砌,而是要合理部署,互联互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贯穿整个安全防范体系,是安全防范体系的核心,代表了安全防范体系中人的因素。安全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不落实到管理,再好的技术、设备也是徒劳的。一个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应该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为落实。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行政意义上的安全管理,更主要的是对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的管理。 安全培训:最终用户的安全意识是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因此对系统中用户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服务是整个安全体系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攻击手段日益先进,系统内的安全对象是复杂的系统,攻击者可以只攻一点,而我们需要处处设防,这些都使得保障网络安全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因此,对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应本着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作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安全策略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安全策略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安全策略 一、单选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模型的要素是(保障过程)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业务协同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的是(缺乏集中处理和高效分析能力……) 3、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 4、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的感知层的功能是(实现智慧城市数据的感知、采集、获取、、,以及纠错融合等数据预处理) 5、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的原则是(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6、智慧城市需要打造一个统一平台,……构建(三)张基础网络…… 7、信息安全的(可认证性)是指能够核实……真实性。 8、智慧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 9、(物联网)是通过……管理的一种网络。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智慧城市安全策略中……要同步的是(同步检测) 二、多选 1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综合保障的概念、强调安全特征) 12、信息系统总是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内因包括(全选) 13、大数据集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包括(不选网络身份可信机制不完……篡改等现象) 14、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包括(全选)

15、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的应用层可以细分为(不选关联服务层) 16、对于城市而言,智慧是指……这里的服务主体主要指的是(不选组织) 17、智慧城市的安全策略包括(全选) 18、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要素包括(不选安全权限管理) 19、在一般信息系统中,典型的信息安全风险包括(全选) 20、智慧城市的特点包括(全选) 三、判断 21、智慧城市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错) 22、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管理法规规范。(对) 23、智慧城市是全球范围内……建立相应的城市试点进行实践(对) 24、2013年,住建部……通知(对) 25、智慧城市是以通讯技术……让城市成为……中枢(对) 26、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是……相应的安全保障策略(对) 27、智慧城市的建设……高度集中与融合(对) 28、云计算主要强调云布局的计算方式,在基础……部署的快捷(对) 29、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的目标是……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对) 30、智慧城市中存在大量的信息系统,必然要在建设过程中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对)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准则体系(试行)-卫健委

精心整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 (六)5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见附件1)。 分。 为100%,无实际应用则视为0。要求比例的项目,计算该项目在医院内的实际应用比例,所得比值即为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整体应用水平评估。是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评估。具体方法是按照总分、基本项目完成情况、选择项目完成情况得到评估结果,分为0—5级共六个等级(各级评估要求见附件2)。 (1)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评估总分。是反映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量化指标,即局部应用情况评估各项目评分的总和,且该得分不低于相应级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

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

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

重磅!《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来了 2016-08-21 HC3i 中国数字医疗网 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随着卫生信息 化的发展,国内已基本建立 HIS 、PACS 、LIS 、EMR 、EHR 以 及医院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远程医疗平台等各种信息系统, 卫生行业 正在进入全新的信息化大发展时代。 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的 《关 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精神,要求“在 2020 年建成一批绿色和 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而智慧医疗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 分。 智慧医疗可以有效实现医疗流程规范化, 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本研究 项目组受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信息司委托,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一套科 学的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综合评价医院的智慧应用与管理水平, 指 导和促进医疗机构的智慧应用与建设。 通过对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分析, 确定了 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的 3 个一级指标、 16 个二级指标和 144 个三级指标 及 其权重系数(见下表)。其中能力、应用和成效 3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13 、 0.75 和 0.12 。说明该指标体系着眼于具体应用,重点考核智慧医疗的实际应 用水平。 一、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二级指标 A1 基础 设施( 0.764 ) 0.0049 三级指标 组合权 重 A1.1 自 0.0065 助 服务设备 A1.3 家庭监测设备管理 0.0032 一级指标 A 能力( 0.13 ) A1.2 导航设备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1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以安全保障措施为视角,从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和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五个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安全要素,如图1所示。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 智慧层应用安全 管理保障 应用软件安全应用系统安全 终端安全Web安全 ... 数据与服务融合层安全 决策规划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服务融合安全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功能要素建设运营保障 防护建设实施 ... 应急预案 演练 计算与存储层 安全 组织管理检测 计算基础设施安全软件安 全存储安全 监测预警... 协调监督 网络通信层 安全响应 应急处置网络设 备安全 网络传 输安全 通信线路 安全终端接入安全 ... 评价改进物联感知层 安全恢复灾难恢复 感知设 备安全 ... 执行设备安全 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基础安全技术 支撑基础安全服务支撑 图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a)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要素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可以指导和约束智慧城市的安全管理、技术与建设运营活动。 b)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是实现智慧城市协调管理、协同运作、信息融合和开放共享的关键。本标准参考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智慧城市特征,梳理出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要素,包括决策规划、组织管理、协调监督、评价改进。 c)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以建立城市纵深防御体系为目标,从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 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五个层次采用多种安全防御手段实现对系 统的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以应对智慧城市安全技术风险。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的功 能要素包括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 ——物联感知层安全涉及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例如,天气、水、电、气、交通、建筑等重要控制系统中感知设备和执行设备的安全。 感知设备安全是保证智慧城市应用于实现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识别 和信息采集与监控的设备,保证信息采集安全,实时为上层提供准确感知数据。 执行设备安全是保证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管 理和控制过程的执行设备按照既定的指令提供正常的功能。 ——网络通信层安全包含了互联网、电信网、卫星通信网络以及多网融合的网络设施和通信传输的安全,还包含了智慧城市用户网络接入安全。 ——计算与存储层安全包括计算资源安全、软件资源安全以及存储安全。 计算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数据计算能力物理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和虚拟化安全。 软件资源安全是指可为上层数据和应用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等的安全。 存储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物理和虚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能力的服务器安全。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安全包含了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和服务融合安全。 数据内容安全是指不同行业数据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 数据融合安全是指数据融合过程中从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 挖掘与分析、数据管理与治理过程的安全。 服务融合安全是指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技术服务在融合过程中包括服务聚 集、服务管理、服务整合和服务使用的安全。 ——智慧应用层安全包含了智慧城市中多领域和产业的应用系统的安全、应用软件、网站安全、应用开发安全等。 d)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是指对智慧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系统和网络、城市信息资产、智慧城市公共基础信息平台以及业务安全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维护。确保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和状态发生变化时,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全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全文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1.1.2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指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1.1.3户均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内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网络的平均带宽(包括各种家庭网络接入方式)。 2、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化的政府行政、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监测、安全防控、能源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智慧程度和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8个要素,16个指标。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含分级评估项目、基本要求、具体要求)

医疗机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

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

智慧医疗完整项目解决方案2016

概述 智慧医疗介绍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应用医疗物联网、数据融合传输交换、云计算、城域网等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医疗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进行融合,以“医疗云数据中心”为核心,跨越原有医疗系统的时空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实现医疗服务最优化的医疗体系。城镇化促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同时,也使得医疗卫生资源不断集中到大医院,并且发生连锁反应。挂不上号、看病距离远、紧急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等“看病难”问题,从本质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机构与机构之间信息孤立、患者对医疗业务不熟悉等问题使得患者医疗费用重复开销或者不能有效使用,“看病贵”的问题日渐明显。 智慧医疗是将个体、器械、机构整合为一个整体,将病患人员、医务人员、保险公司、研究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业务协同,增加社会、机构、个人的三重效益。同时,通过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远程挂号、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医疗服务推送到每个人的手中,缓解“看病难”问题。 智慧医疗的发展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提出了“四梁八柱”,其中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医改成功逐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可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 而新医改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为四个重点:疾病控制网络为主的公共卫生系统、健康档案为重点的信息平台、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和远程医疗。其重点任务可描述为“35212”工程。

智慧医疗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对信息化的重点投入以及区域医疗系统的逐步开展,医疗信息化吸引了国内大量企业参与竞争,尤其是具有IT行业综合品牌优势的大型软件企业。除了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卫宁软件等传统医疗信息化领的优势企业外,用友软件等公司也设立了子公司,加大了进入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力度;与此同时,行业内的并购也相应地有所增加。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定义: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使得医疗便携化,提高了诊疗的效率,实现了医疗服务的“随手可得”。目前,全球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解决方案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视频诊断等。 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市场仍处于启动初期,近期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爆发或许将是点燃该市场的一个引爆点。 我们认为,智慧医疗是个泛概念,从大的方面说,有医院的信息化(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化流程、电子查房等)、医疗信息的互联网化(包括各类寻医问药的网站、APP应用)、药剂医疗设备的物联网化(药品/血液/器械等RFID管理等)、远程健康监护乃至远程医疗等。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医疗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就医问诊的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智慧医疗发展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