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章 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章 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章 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章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节电影与美术

一、默片时期的视觉主义思潮

二、两种艺术形态

三、美术在电影中的质变

什么是电影美术?它由哪些成分构成,它们在电影艺术中的功能是什么?一句话,电影美术是做什么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将电影中布景和服装等造型因素列为“电影的

非独特元素”,理由是“因为它们原不属于电影艺术独有,其他艺术(如戏剧、绘画)也采用之故”。马尔丹的概括过于轻率。戏剧和绘画是有服装、布景、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问题是戏剧和绘画中这些成分是不是和电影中一样而毫无不同呢?如果二者有质的差别,还能不能称之为“电影的非独特元素”?还有没有一个称之为“电影美术”的艺术门类呢?我认为,“电影美术”只属于“电影的”,它就是“电影的独特元素”,不再是别的艺术中的构成元素。

因为,电影在成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家族。所有这些家族成员都为电影所融合所独有,即使它原来是“外来户”,现在已改姓“电影”,为电影艺术所包容。至于它的源头,仅仅具有母体的意义,正像电影源于摄影、活动摄影一样。电影,是“五湖四海”的艺术。

“凡是在银幕上活动的就是电影。”这是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说的话。他所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电影概念:“《宾虚》是电影,一部地理片同样也是电影。”这是对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电影艺术这个概念,是指《宾虚》那种剧情片,即故事片。只有在这种电影中才有我们所要认识的“电影美术”,和构成电影美术成分的布景、服装、化装、道具。这个界定是很必要的,一是电影类别多,二是在电影业中从事造型工作的工种和人员也多,不然就无从谈起了。

一、默片时期的视觉主义思潮

按照美学的一种艺术分类方法,凡诉诸于视觉的艺术,是属于造型艺术,也许由于这个缘故,在默片时代,许多电影理论先驱者几乎都是把电影的艺术属性和美术(特别是绘画)放在一起。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理论家、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的

《第七艺术宣言》中,认为电影是“动态造型艺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佛里伯格在1918年写的《电影制作法》中,认为“电影就是这些绘画式动作的单纯的再现”;而且,“电影作家的主要课题不仅要产生作用于眼睛的效果,而且,要产生通过眼睛的效果”;因此,“电影首先必须美。如果不美,那就不可能使我们享受到欣赏绘画那样的乐趣,也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他在1923年发表的《银幕上的绘画美》,则不容分辨地说:“我是把电影当作画来欣赏的。除了作为画以外,不可能作为任何其他东西来欣赏。” 与佛里伯格齐名的另一位美国电影理论奠基人林赛,在1915年发表的电影理论专著《活动照片的艺术》中说:

“最好的影片的倾向表面上看来似乎非常强调动人的情节,但实际的发展却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影片给人以置身于优美的绘画长廊的感觉,它注重的不是莫里哀的精神,而是丁托列托的精神。拍出来的影片是美术展览会加动作。”苏联早期电影理论家卡赞斯基也说:“电影就其艺术材料和表达手法而言,是属于造型艺术的。” 电影理论先驱者们将电影艺术属性看作是绘画,虽是一种历史的局限,但因为默片(无声电影)完全依仗画面诉诸于观众的眼睛,于是才

要求电影要“作用于眼睛、和…通过眼睛”,才会以绘画美的标准要求电影的艺术质量。视觉主义成为默片时期主要的艺术思潮。在这些先驱者们中,有人提出消除电影从属于戏剧的错误。是要“丁托列托精神”,而不要“莫里哀精神”,甚至有的的理论家提出用光线的安排和对非物质世界的表现,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与下意识现象。卡努杜是这方面的前卫人物。这种提倡和要求更加促进对电影的造型形式的追求和探讨

在这股视觉主义思潮吸引下,当时电影界涌进一些先锋主义画家,如毕加索、费尔南多·谢莱尔、汉斯·里希特等人,他们非常重视电影对物的表现,主张依靠视觉表现的形式因素显示人的精神状态。印象主义电影导演德吕克则认为,“演员也无非是一个零件,世界物质的一个片断”。表现主义画家、德国的“狂飚社”中的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华尔特·罗特曼参与摄制影片《卡里加里博士》,他们和制片人先行确定了影片造型风格,以物体畸变和强烈明暗反差表现一个梦游者的焦躁、不安和恐惧等精神状态。将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布景、服饰、化装和人物动作统一于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实际上,这部影片成了活动的表现主义绘画,如图1所示。

将电影看作是活动的绘画,是这些先锋派电影导演的普遍意识,他们从电影中寻求在静态绘画中难以达到的“节奏”和“韵律”,以及光的流动和组合。更有甚者,抽象主义画家、抽象主义电影导演汉斯·里希特在其所拍的影片《韵律二十一》中,就是用黑、白、灰的正方形、长方形的跳动形象所构成。他认为:“影片中一位演员的价值并不比片中其他任何物体的价值来得大”;“人、抽象造型和自然物体都不过是…造型?罢了,而这些…造型?由于刺激了我的直觉,对我…口授?了我所有影片中的意象的流动、韵律和顺序”。在他看来,物象的各种形式因素:点、线、面、黑、白、灰色及其运动,才能表达出“精神现实”,他视电影如同抽象绘画,他所处理的是纯粹不具象的形式。图2即是其拍摄的影片《韵律二十一》片条。

所谓“纯电影”的倡导者,更主张电影要摆脱各种主题和各种表演而独立存在;要让画面来主宰一切,避免那种无法专用画面来表现的东西;电影只是一连串有节奏的没有任何情节的东西。欧洲先锋派电影是二十年代世界电影中一个流派,在视觉主义思潮狂飚下,对电影造型语言和方法的探索做出了历史贡献。但他们把电影等同造型艺术,将电影推向极致,堕入“丁托列精神”之中,最终成为造型艺术的附庸。

电影中美术教学的作用-模板

电影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一、电影美术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 上文中提到,《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是从两个角度进行故事情节构图,一个是现实角度,一个是回忆角度,这两方面的表现,从现有大多数电影中来看,对于有关过去的回忆,一般的处理形式是通过黑白色彩来进行色彩铺垫,以表现所谓的“逝去”和“过往”,对于现实情节则采用非黑白色彩,以表现“现在”和“希望”,而在此部影片中,对于有关过去的回忆,色彩基调则选择了很多鲜亮的色彩,对于现实部分的表现中,采用黑白的色彩效果。从电影美术的符号观来看,将黑白色彩作为电影中现实部分的色彩基调,是因为现实部分的情节描写是灰色的、悲伤的,影片一开始主要描写父亲的葬礼,在整个情节中充满着亲人离去的悲伤,没有所谓的欢声笑语,没有欢快的气氛,同时情节中通过冬天下雪的场景也比较适合运用黑白色彩效果,更能够烘托现有的情感基调,深冬里大雪覆盖下的原野,苍苍茫茫的白色,冰冷呼啸的寒风向我们展示了现实中无情的画面。总的来说,黑白色彩用于现实部分的色彩基调。主要是因为现实中父亲的死亡所带给儿子的悲凉气氛,而相对于现实中的悲凉,有关过去的回忆似乎就充满了温暖和欢快,因此在关于回忆部分的描写中,充满了各种饱满的色彩。总体来看,电影中的现实部分黑白色彩的运用,将影片的情感层次感展现出来,影片的描写也是基于这种层次感展开。这两种情节构图中的不同的色彩基调选择非常不同于诸多现有电影的构图色彩选择,独特而具有说服力,同时容易让观影者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当影片开始回忆部分的描述时,能够明显感觉到整个画面的基调变化,色彩选择上逐渐由冰冷的黑白色转变为美好、温暖的彩色。影片中回忆部分的多种美术色彩组合的运用所烘托出的故事情节与影片一开始的父亲葬礼的现实部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将回忆部分的父亲和母亲纯美的爱情故事展现给观影者。应该说,这些色彩的运用中着重表现在场景的色彩运用中,场景中暖色或者相对较纯的色彩运用主要体现在淳朴的乡土风情和优美景色中,这些都是作为回忆部分的色彩基调,这也正符合回忆部分的情感体现,张艺谋导演通过将回忆部分的多彩的风景和人物色彩进行组合搭配,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记忆以及纯美爱情的向往,把母亲过去生活中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感以及满足感立体展现出来,这种立体感来自于回忆部分中的色彩搭配,当然也来自于现实部分色彩基调的对比。回忆部分的色彩基调中,母亲的红棉袄,麦黄色的田间田野,配合以各种乡间的声音,加上

浅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十面埋伏》 摘要:电影之所以受人们的欢迎,不仅仅在于导演在电影中发挥的指导作用,美术指导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好的导演导出来的电影没有一个好的美术指导来助导,那么电影只有灵魂而没有表现灵魂的肉体。这就是说一个好的美术指导能让电影充满活力,也能让导演的工作事半功倍。这篇文章从美术和电影相结合角度阐述了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并以《十面埋伏》为例具体分析了电影中的美术效果。 关键字:美术电影《十面埋伏》电影美术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美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虽然和人类的其他活动形态很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说,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它是艺术家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所表达的理想和意志 的形象反映。一部电影没有美术效果是枯燥的,真是因为美术效果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使得电影更具色彩,更具吸引力。 一、美术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1、美术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 2、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 3、美术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 艺术,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

种类,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刻镂的手段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 4、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从美术的社会功能来分,这几大类可以归并为纯艺术(或称观赏性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绘画和雕塑一般属于纯艺术范围,因为它们主要是满足人类观赏或者说是审美的需要。工艺美术、建筑属于实用艺术的范围,因为它们首先是满足人类某些方面实用的需要。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二、电影美术 1.电影美术的作用 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所以,电影美术师应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设计和制作出有时代、地方特色,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电影美术创作的内容和要求 电影美术师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最先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美术师对影片的整体造型

电影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d4076694.html, 电影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 作者:张朝威 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19期 【摘要】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 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 【关键词】电影美工;造型;空间;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9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56-01 电影美术也是电影概念设计,是将电影的故事进行视觉再现,是电影前期设计的重要环节。电影美术里的分工很明确,设计方向的来讲,有概念设计、道具设计、造景、服装、化妆、还有美术指导等等。无论是哪个部分,都是由美术师精心制造,以达到视觉的第一呈现,突出影片的现实意义及其艺术内涵。 一、电影美术组的分工 制作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很大的团队,然而,每个人的任务各有不同。我们所谓的电影美术,他们的分工,具体详细的工作项目包括服、化、道(服装、化装、道具、),除此之外,还包括特技、绘景、美术、置景、字幕等内容。电影美术堪称整部电影的脊梁。通常都是以各种不同的造型手段为电影量身定做出设计,为了是给导演和摄影师提供参考,导演要考虑整部片子的风格,摄影师要考虑整部片子的拍摄和制作。美术组好比是一个家里的老大哥,很累,很辛苦,只有他的担当和付出,整部片子才会进展的才会顺利,市场效果才会好,这时,一部电影才能实现它的自身价值。 “美工”,就是我们着重要讲的电影美术师。电影的拍摄,除了服、化、道,还有电影的场景、布景的设计,这些都要他们来负责,他们还负责外景的选择。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需要他们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说到其它分工,大陆和港台各有不同,香港的美工会和导演一起工作时聊聊天,聊天的过程中,能聊出一个大概的感觉,然后制片才去找景,拍一大批照片回来,给美工、摄影师和导演看,精心筛选,找出最适合影片的,再去确定:假如真的觉得几处场景都很适合,每个地方都要去看一看,因为到了现场的感觉是很不同的。大陆的美工是和制片一起去找景的,他们的工作就是差不多和制片一起起步的。我认为这样的分工是好的,凡事亲力亲为,虽然累一些,但是及时找感觉,及时更改,及时调度,能避免很多问题。 二、电影美术的特征 电影不光是我们看到的演员的表演,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等。伴着电影的成长,美术和电影一直是骨肉相连的关系,美术是电影的骨架。但是

概述电视电影中的动画美术

概述电视电影中的动画美术 [摘要]在当今的动画发展中,国外的一些动画受到观众的好评,我国的电视电影动画作品在汲取国外优秀动画的基础上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积极促进我国动画的美学特质的发挥。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分析动画作品中蕴含的美学特性,并提出了增强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特性的见解,从创作到成型都是需要各个方面不断地努力。 [关键词]电视电影;动画片;美术艺术 动画的定义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的解释是:动画空间和人物造型等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和逐格拍摄的手法把静态的人物逐一拍摄下来。电视电影动画呈现出来的不只是瞬间静态的美,而是可以超越时空,对客观事物夸张的再现,寄托人们对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电视电影动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电视电影动画作品能够反映过去和未来,反映生活和畅想,同时还要求能融化各种文化因素,发挥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赋予动画作品想象力、表现力等美学特质,实现电视电影美术艺术的美学特质,使形象美、意味美和道德美的因素融合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当中,满足多层次观众的审美要求。 一、影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戏剧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近千年,而脸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更是喜闻乐见,在很多时候,脸谱已经不单单是装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中国人喜欢用脸谱来刻画人物的真、善、坏、恶,例如我们在传统戏剧中了解的“生、旦、净、末、丑”一样,根据他们自身的性情、身份、地位的不同,脸谱的造型也各有千秋。我们熟知的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渔童》中的县官、《张飞审瓜》中的地保、《九色鹿》中的舞蛇人等,由于他们本身的丑恶角色,因此,脸谱也是都是运用丑角的。而相反的《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大闹天宫》中的玉皇大帝、《天书奇谭》中的裒公、《九色鹿》中的皇帝,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形象都决定了他们的脸谱具有戏剧中“生”的形象。再如《张飞审瓜》中的张飞、《大闹天宫》中的护法、《哪吒闹海》中的天兵天将、《骄傲的将军)中的将军等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经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人们对他们的形象耳熟能详,因此,他们大多数是以“净”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二)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我们的动画片有着独特的区别于世界其他风格的艺术形式:山水画、剪纸、木雕、皮影、刺绣、年画等,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的国产动画片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叫不动座。我们归结原因是:(1)现在的动画工作者一味抄袭国内外的艺术形式,只是学其皮毛,加之自身修为不足,无法驾驭好这种艺术形式;(2)片子的情节幼稚,内容缺乏兴趣性,故事讲解得不清晰,忽略了动画片的镜头感和视觉剪辑,仅仅将动画片停留在拍摄画面的低级层次;(3)由于好多动画片的创作者是搞绘画的出身,因此导致好多的画面是优美而生动的,但是其中没有内涵,视觉效果差。 一部动画片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美学修为、创作理念、镜头感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动画片的创作者应该注意挖掘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内涵,坚持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和语言风格,加之当代艺术形式、当代美学风格去诠释,决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没有深度。

诠释美术对电影的影响.pdf

美术包括绘画、雕刻、工艺和建筑,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艺术,它的出现,应该和人类的出现是同步的。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丰富的美术遗迹来看,当时的绘画、雕刻、器物等已经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相对于美术而言,电影艺术则是一门崭新的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于19世纪才出现。把运动分解成多个画面,然后在一定时间逐个展现在人眼前,便有了动感,这就是电影。电影虽然发明得晚,但发展得快,市场更广。美术和电影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我们虽然不能说电影完全派生于美术,但美术对电影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美术对电影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保证了电影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性 形象是电影艺术中的最基本的因素,电影展示给观众的,首先就是形象(包括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除了要有好的导演外,其内部的形象要求极具艺术美感而让观众愉悦。美好的艺术形象,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让人看过电影之后仍然如在眼前,难以忘怀。这需要美术在电影中所起很大作用。如电影《白毛女》《阿诗玛》《地雷战》《戴手铐的旅客》《高山下的花环》《霸王别姬》《从奴隶到将军》《冰山上的来客》《苦菜花》《平原游击队》《大红灯笼高高挂》《少林寺》《黄飞鸿》《八女投江》《佐罗》《双面人》《宝莲灯》等众多的优秀电影作品,都有非常典型生动的艺术形象。杨白劳的老实善良、黄世仁的冷酷卑鄙,阿诗玛的美丽、机智、勇敢,觉远的纯朴、顽强,佐罗的正义、智慧,都会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形象在观众的脑海里呼之欲出,栩栩如生。虽然这些电影中的人物都由演员所扮演,但进入角色的演员形象已非完全演员本人,而是经过导演、化妆师等工作者按照剧本内容,使其艺术化、美术化后得到的形象了。 当然,要得到完全符合剧本中所要求形象,在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受到诸如经济、科技、自然环境、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要得到较理想的形象,一方面是由制片人请到形象和演艺俱佳的演员,再就是对演员的美术化。因为明星大腕们更受观众的欢迎和认可,演技也相对高一些,所以大腕明星们主演的影片就相对较多。然而,一个明星就一张面孔,要演好更多的形象,使观众不产生厌倦感,对他们形象的美术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美术处理的过程基本接近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要在演员原形象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剧本的艺术形象,这要求工作者具有很高的美术素养,创造出的形象要符合美术规律,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如著名演员刘德华在《三国之见龙卸甲》扮演的赵子龙,在《投名状》中扮演的赵二虎,在《天下无贼》中扮演的王薄,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好的艺术形象能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但又不能怪诞离奇,形象可憎。 如果说普通影片的艺术形象受到演员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的话,那动画片中形象则完全是美术工作者创造的结果。每个人或物的形象都由画家亲手绘制或制作。作者的美术修养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电影作品质量的高低。好的动画片就如给人观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在享受的同时受到教益。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张仃曾设计创作了经典作品《哪吒闹海》的形象,这是一部突破传统绘画而极具装饰意味的作品,勾线细致,色彩典雅。影片中的哪吒、李靖、龙王的形象都优美生动,呼之欲出,可谓是雅俗共赏。在丹麦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质奖的动画片,上海美术电影厂制作的名作《牧笛》,则是大写意的水墨风格,其中牛的形象来源于国画大师李可染笔下,鱼虾、青蛙的形象来自齐白石的笔底。可以说,影片里的形象经过大师的艺术加工,已经简练到极致。老牛的形象仅用几笔湿墨画出,但已形神兼备。牧童则用非常简练的线条勾出,皮肤用赭石颜色稍加渲染,天真可爱的小孩便活跃其中了。这些成功的作品,给人以美的、健康的视觉享受,激发观众的思想共鸣。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作品成功最关键的组成要素之一,美术在塑造、加工电影形象方面,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美术的不断进步,电脑技术更多地应用于影视中,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电影应用三维形象的动画演员,看起来和真实形象非常接近。由于人工绘制的形象可以摆脱时代,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可以代替真人完成难以完成的表演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拓宽电影艺术所表现的范围。用美术手段制作的形象更符合剧本的要求。可以表现现实的和虚幻的形象,也可以表现灭绝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形象。如电影《金刚》中的主角便是用写实的美术手段制作出来的,除它高大出奇的形象震撼观众以外,其复杂的人性化的面部表情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美术的作用使得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美术技法也会不断提高,电影的制作技术会慢慢完善,由人绘制的电影形象会更加真实生动,表现性也会更强,它会逐步取代真实演员的形象,这是电影界的一个趋势。美术将革命整个影视现状,使影视艺术更加艺术化。 二、美术保证了电影场景空间和衣服道具的艺术美感 在电影艺术中,人物总是活动于特定的场景空间中。即使是舞台剧,也要布置一些必需的背景和道具,如下雪的布景、室内的桌椅、河上的小桥等。在故事片中,场景空间就显得更为重要。场景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活动时间和活动变化。场景的选择、设计、加工一般由美术工作者来完成。好的电影作品,人物、环境、道具相互协调,又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让人看了觉得真实自然,又能得到艺术美感的享受。在《水浒》中,场景占地就达600亩 ,其中包含建筑、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根据剧本内容,经过美术工作者认真调选,又把场景分为:州县区、京城区、梁山区三大部分。州县区有中下层社会生活场景,衙门、监牢、法场、街坊、店铺、庄园等一应俱全,建筑则古风浓郁,武大郎饼店、王婆茶馆、郑屠肉铺等做旧工艺细致逼真。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北宋的历史氛围,又给武松杀嫂、醉打蒋门神等故事安排了特定的环境。京城区的建筑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给宋徽宗、高俅、蔡京等贵族高官安排了活动环

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章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节电影与美术 一、默片时期的视觉主义思潮 二、两种艺术形态 三、美术在电影中的质变 什么是电影美术?它由哪些成分构成,它们在电影艺术中的功能是什么?一句话,电影美术是做什么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将电影中布景和服装等造型因素列为“电影的非独特元素”,理由是“因为它们原不属于电影艺术独有,其他艺术(如戏剧、绘画)也采用之故”。马尔丹的概括过于轻率。戏剧和绘画是有服装、布景、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问题是戏剧和绘画中这些成分是不是和电影中一样而毫无不同呢?如果二者有质的差别,还能不能称之为“电影的非独特元素”?还有没有一个称之为“电影美术”的艺术门类呢?我认为,“电影美术”只属于“电影的”,它就是“电影的独特元素”,不再是别的艺术中的构成元素。 因为,电影在成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家族。所有这些家族成员都为电影所融合所独有,即使它原来是“外来户”,现在已改姓“电影”,为电影艺术所包容。至于它的源头,仅仅具有母体的意义,正像电影源于摄影、活动摄影一样。电影,是“五湖四海”的艺术。 “凡是在银幕上活动的就是电影。”这是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说的话。他所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电影概念:“《宾虚》是电影,一部地理片同样也是电影。”这是对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电影艺术这个概念,是指《宾虚》那种剧情片,即故事片。只有在这种电影中才有我们所要认识的“电影美术”,和构成电影美术成分的布景、服装、化装、道具。这个界定是很必要的,一是电影类别多,二是在电影业中从事造型工作的工种和人员也多,不然就无从谈起了。 一、默片时期的视觉主义思潮 按照美学的一种艺术分类方法,凡诉诸于视觉的艺术,是属于造型艺术,也许由于这个缘故,在默片时代,许多电影理论先驱者几乎都是把电影的艺术属性和美术(特别是绘画)放在一起。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理论家、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的 《第七艺术宣言》中,认为电影是“动态造型艺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佛里伯格在1918年写的《电影制作法》中,认为“电影就是这些绘画式动作的单纯的再现”;而且,“电影作家的主要课题不仅要产生作用于眼睛的效果,而且,要产生通过眼睛的效果”;因此,“电影首先必须美。如果不美,那就不可能使我们享受到欣赏绘画那样的乐趣,也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他在1923年发表的《银幕上的绘画美》,则不容分辨地说:“我是把电影当作画来欣赏的。除了作为画以外,不可能作为任何其他东西来欣赏。” 与佛里伯格齐名的另一位美国电影理论奠基人林赛,在1915年发表的电影理论专著《活动照片的艺术》中说: “最好的影片的倾向表面上看来似乎非常强调动人的情节,但实际的发展却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影片给人以置身于优美的绘画长廊的感觉,它注重的不是莫里哀的精神,而是丁

谈研究电影中的美术元素

谈研究电影中的美术元素/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艺术论文电影艺术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谈研究电影中的美术元素 一、电影艺术的骨架———造型美术设计中对艺术造型的塑造是通过画面的色彩对比和造型以及结构比例来实现的,造型的设计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电影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同时带给观众一种时空错落之感。在电影的发展史中,运用合理的电影手段与方法将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达是不易实现的。在电影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仍然限制着电影的发展,传统观念认为语言文字是表达电影思想情感的唯一方式,而影像是难以完成的。然而,电影人物情感的表达需要影像和文字的协调配合,在其配合中具体体现出以下三大特征。(一)电影美术造型中逼真性的体现电影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电影是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化体现,因此,电影对美术造型的逼真性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在电影中的造型都与实物有着极高的相似程度,让人难辨真伪,这些都为电影创设真实可信的社会环境,使观众在一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欣赏影视的魅力,以此敲击观众的心灵,引发观众深刻的思考。 (二)电影美术造型中运动性的体现美术设计在电影制作的应用中充分尊重了电影的制作规律,其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实现了电影造型的运动形式与运动性表现的完美结合,在画面设置中,也有单纯静止画面转变成为具有连续性的运动画面。在电影制作中,美术设计者应立足于演员实际,为演员提供符合电影内容的场景,并在演员妆容和服饰等方面努力满足电影需求,为演员所做的前期准备是演员的表演顺利进行的基础。此外,电影拍摄过程艰巨而复杂,随着摄像机的不断转位,电影拍摄现场中场景布置和道具的摆设要与摄像机的摆放和移动达到默契的配合,为摄影的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三)电影美术造型的综合性电影美术造型的综合性在于所有的美术艺术都服从于艺术本身的气质,并能够通过美术艺术再现生活,表现生活。我们通过美术造型中的光、色、形、图等多方面来了解电影美术,通过这些元素也可以综合地表现美术造型。光: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能够更美和更真实地再现现实

影视作品中的美术设计研究

美术设计作为一种影视语言,是影视作品影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造型元素。在影视作 品的艺术创作中,美术设计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成败。美术设计为影视作品 营造了一种物质的可视形象,对影视作品的整体造型表现起着制约作用。影视作品中美术 设计的成功在于将场景设计、色彩设计、服装设计等进行完美制作,达到场景、人物与气 氛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剧情。本文通过分析电影作品中的美术设计,为观众更 好地理解影视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参考。 影视作品是一门集众多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它是一种围绕导演为中心的集 体创作形式。与一般的绘画艺术不同,影视作品的美术设计不是以独立创作的形式出现在 剧情中,而是融于整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设计在剧本的基础之上,通过对 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色彩、服装、灯光等进行可视化造型设计,实现对影视作品在造型上 的有效表达,充分展现影视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文章将着重对影视作品中美术设 计的场景设计、色彩设计与服装设计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设计 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设计主要通过对空间组合与造型原理进行有效运用,以构造特定的 空间艺术形象,展现影视作品的空间美。场景设计中的造型是艺术家为体现影视作品的视 觉形象所运用的各种有效因素,从而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创作构思。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设计 是美术设计师设计出的空间造型上的“未来建筑”,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对影 视作品中时空、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幻境等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影视作品 的审美价值。如动画片《秦时明月》,设计师运用光影来对荆天明躲避秦皇追杀的情形进 行塑造,为观众营造一种神秘的幻境,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同时,光影在对镜头画面的营 造方面起到了强烈的空间塑造作用,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 影视作品通过对场景设计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有效强化,使观众充分感受到影视作品 中的氛围,凸显影视作品的时代性、人物特性,从而更好地表达导演的创作意图。如电影《长恨歌》,影片通过对场景的精心设计,有效推动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的住所爱丽丝 公寓随即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得以精心设计,宽敞豪华的客厅、古典的家具充分展现了 王主任所秉持的生活品味,公寓中的窗帘等装饰品则展现了王琦瑶独特的心思。这一场景 设计,蕴涵着王琦瑶对王主任的依附关系。当新中国成立后,王主任的倒台使得王琦瑶沦 为平民,这时的影片场景则以上海的里弄为背景,狭小的房子里摆设着精雕的花纹家具、 窗帘等,向观众传递了王琦瑶曾经奢华的过去。导演通过对场景赋予美术性设计,不仅有 效传达了影视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使作品富有美学价值,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 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设计有助于渲染环境氛围,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影视作品将 剧情的特殊要求和现实中的建筑等实物进行有效融合,为观众营造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 实现与观众心灵上的共鸣。如王家卫导演执导的《东邪西毒》,整部影片都围绕拒绝与被 拒绝的感受来进行氛围渲染。美术设计师运用美妙的音乐、个性的摄影角度、倾斜式的构 图等,将影片中的荒漠营造出冷僻、疏离和孤独的氛围,给观众一种迷茫的空洞感。在这 种绝美的凄凉中,为观众展现了古典的现实美,在拒绝与被拒绝之间徘徊,逐步推动情节 的发展。又如《老店》,在杨掌柜对伙计进行训话时,掌柜在二楼的楼梯上,伙计在天井中,这种空间位置上的高低差异显示了人物地位的尊卑之分,为我们展现了杨掌柜的骄横。

【精品】小学美术论文:小学美术课堂与电影_通用版

小学美术课堂与电影 教育部将《电影课实验研究》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让更多的课堂教学运用了与电影相结合的模式。优秀的电影,不分种族,不分国度,集合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成果,无论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奇异美妙的生态自然,天马行空的科幻世界,还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斑斓眩目的艺术画面,优美动听的歌曲,都令人过目不忘。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精神佳肴。让电影课走进课堂,不但为孩子的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还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拓展了新路,也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尝试。 一、电影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美术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课《自画像》中,可采用电影《律证先锋》中拼图抓罪犯的场景,通过学生拼图抓住虚拟罪犯。既让他们处于活动情境中;也使他们明白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种方式,而脸部五官是外貌的主要体现;并且可以让学生对识别人物身份进行探讨。 2.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课《卡通大亮相》中可采用卡通电影《白雪公主》、《阿凡提》、《狮子王》等影片中的卡通人物形象特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人物精神面貌及所处历史背景,根据特定的故事情节设计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听听画画》中,结合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主人公潘东子参加红军,英勇战斗的决心;《宝莲灯》中沉香与妈妈相见后的喜悦与幸福的心情与音乐《爱就一个字》结合,给学生快乐幸福的画面和亲情的美好感染。

浅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夜宴》(一)

浅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夜宴》(一) 摘要:电影之所以受人们的欢迎,不仅仅在于导演在电影中发挥的指导作用,美术指导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好的导演导出来的电影没有一个好的美术指导来助导,那么电影只有灵魂而没有表现灵魂的肉体。这就是说一个好的美术指导能让电影充满活力,也能让导演的工作事半功倍。这篇文章从美术和电影相结合角度阐述了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并以《夜宴》为例具体分析了电影中的美术效果。 关键字:美术电影《夜宴》电影美术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美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虽然和人类的其他活动形态很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说,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它是艺术家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所表达的理想和意志的形象反映。一部电影没有美术效果是枯燥的,真是因为美术效果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使得电影更具色彩,更具吸引力。 一、美术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1、美术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 2、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 3、美术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刻镂的手段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 4、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从美术的社会功能来分,这几大类可以归并为纯艺术(或称观赏性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绘画和雕塑一般属于纯艺术范围,因为它们主要是满足人类观赏或者说是审美的需要。工艺美术、建筑属于实用艺术的范围,因为它们首先是满足人类某些方面实用的需要。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二、电影美术 1.电影美术的作用 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所以,电影美术师应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设计和制作出有时代、地方特色,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电影美术创作的内容和要求 电影美术师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最先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美术师对影片的整体造型意图包括景物造型和人物造型两个主要方面。电影美术师简称“美工”,他们要负责电影的布景、服装道具的设计以及外景选择等。 首先谈布景。布景是电影造型的重要手段。它提供剧中人物的活动环境。电影布景制作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影片的造型质量。外景是电影内景的外延和补充。也是电影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电影已愈来愈多地利用外景拍摄,以追求较强的纪实性和表现力。外景地应相对集中,缩短摄制周期。 再谈化装和服装。这是电影美术中又一重要任务。从艺术角度来说,化妆师会十分注意对色彩的运用。色彩在化妆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人物的化妆要与服装保持和谐统一,和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相吻合,太大的反差和不和谐的调子马上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不舒服。电影中服装是专为角色服务的,是人物造型

光影中的艺术——电影艺术

光影中的艺术——电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了声音、图像、电影等。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也得到了前所未见的发展。其中,尤以技术的艺术、光影中的艺术、生活中的艺术发展最为迅速。本文仅就光影艺术中的电影艺术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简要探讨。 一、电影的形成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在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 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89年,迪克逊在美国拍摄了小段连续的画面,只是表现一个人打喷嚏的短暂过程,被认为是电影的萌芽。初期电影只是生活片段的简单记录,还不具备艺术的特质。进入二十世纪,有情节的戏剧内容才被引入电影。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突破了电影单纯依靠视觉的局限,成为一种试听艺术。 所以说,真正的电影艺术诞生于20世纪。在二十世纪,它以现在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一般而言,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电影还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不仅如此,电影还是有纯视觉艺术发展而成的试听艺术。电影还可称为时空意识,它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能将各种形式的时空组合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现物质世界的时间、空间关系。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无声电影(卓别林)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手)现代电影(加勒比海盗) 二、电影的结构形式——蒙太奇

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办法,其基本原理是,它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作为镜头分切与组合的代称,蒙太奇决定着一部电影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从顺当的看懂剧情到深刻的感受影片的全部艺术内涵,始终离不开蒙太奇的作用。 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一个化出化入的技巧(或者直接的跳入)就可以在空间上从巴黎跳到纽约,或者在时间上跨过几十年。而且,通过两个不同空间的运动的并列与交叉,可以造成紧张的悬念,或者表现分处两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恋人的两地相思。不同时间的蒙太奇可以反复地描绘人物过去的心理经历与当前的内心活动之间的联系。这种时空转换的自由使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小说家表现生活的自如。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的时间”,而不给人以违背生活中实际时间的感觉。镜头特征和组接的不同,配合对话和人物表演,形成观众对两个片段不同情绪和不同人物关系的感受,这就是蒙太奇。 镜头特征和组接的不同,配合对话和人物表演,形成观众对两个片段不同情绪和不同人物关系的感受,这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运用——《触不到的爱人》 三、电影的主要特征 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所谓综合艺术,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而构成的艺术样式。其特征是:集体创作。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广泛的群众性文化。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

[电视,电影,动画片,其他论文文档]谈电视电影动画片中美术艺术特性

谈电视电影动画片中美术艺术特性 谈电视电影动画片中美术艺术特性 谈电视电影动画片中美术艺术特性 :视觉文化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谈电视电影动画片中美术艺术特性 [摘要] 在当今的动画发展中,国外的一些动画受到观众的好评,我国的电视电影动画作品在汲取国外优秀动画的基础上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积极促进我国动画的美学特质的发挥。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分析动画作品中蕴含的美学特性,并提出了增强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特性的见解,从创作到成型都是需要各个方面不断地努力。 [关键词] 电视电影;动画片;美术艺术 动画的定义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的解释是:动画空间和人物造型等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和逐格拍摄的手法把静态的人物逐一拍摄下来。电视电影动画呈现出来的不只是瞬间静态的美,而是可以超越时空,对客观事物夸张的再现,寄托人们对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电视电影动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电视电影动画作品能够反映过去和未来,反映生活和畅想,同时还要求能融化各种文化因素,发挥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赋予动画作品想象力、表现力等美学特质,实现电视电影美术艺术的美学特质,使形象美、意味美和道德美的因素融合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当中,满足多层次观众的审美要求。 一、影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戏剧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近千年,而脸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更是喜闻乐见,在很多时候,脸谱已经不单单是装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中国人喜欢用脸谱来刻画人物的真、善、坏、恶,例如我们在传统戏剧中了解的“生、旦、净、末、丑”一样,根据他们自身的性情、身份、地位的不同,脸谱的造型也各有千秋。我们熟知的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渔童》中的县官、《张飞审瓜》中的地保、《九色鹿》中的舞蛇人等,由于他们本身的丑恶角色,因此,脸谱也是都是运用丑角的。而相反的《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大闹天宫》中的玉皇大帝、《天书奇谭》中的裒公、《九色鹿》中的皇帝,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形象都决定了他们的脸谱具有戏剧中“生”的形象。再如《张飞审瓜》中的张飞、《大闹天宫》中的护法、《哪吒闹海》中的天兵天将、《骄傲的将军)中的将军等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经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人们对他们的形象耳熟能详,因此,他们大多数是以“净”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分析美术和电影之间的艺术关系

摘要:电影是一种能够通过自身内容将听觉、感觉与视觉完全阐述出来的综合性艺术,而美术则可以在电影的色彩、光影效果以及造型等众多细节方面产生极大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对比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电影内容与美术内容进行了合理化分析,对美术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美术元素;电影;艺术关系;视觉内容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欣赏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故事情节内容,而是会更深层次的去关注这部电影的音乐、画面、色彩、造型等等细节。无论是西方好莱坞所拍摄的大片或者是我国本土电影,制片团队们都越来越喜欢在这些细节层面上做文章,以此来丰富电影的艺术效果和欣赏效果。而美术在电影当中的合理化运用,是可以将色彩内容、光影效果以及造型效果这些细节变得更为丰富的,故此,本文对美术和电影之间所存在的艺术关系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 一、美术元素与电影内容之间的艺术渊源 电影乃是一种可以将视听艺术与时空艺术等更多审美特性集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内容。当文学艺术、诗歌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以及舞台剧等艺术元素皆融入影视,电影艺术便更为丰满起来,颇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并且完全能够在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形式中,展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情感。 美术元素则是多种多样的,它的造型表现方式、黄金分割比例、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体积形态以及色彩构图等一系列元素都能够在影视语言的表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电影当中所制作的画面效果、声音效果、色彩效果以及空间效果等一些元素也都是借鉴着美术元素的理论成果而逐渐形成的,伴随着美学理论的逐渐完善,电影艺术的发展也随之更为宽泛起来。 与此同时,电影制作人逐渐开始对电影所能表现出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尝试,希望能够创造出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尽相同的独立电影艺术体系。于是,美学中的各种元素开始逐渐融合进了影视艺术,电影艺术便渐渐完善出了自己的思想艺术体系。 二、美术元素在电影艺术当中的运用分析 (一)色彩在电影艺术当中的运用分析 1. 色彩在主体基调上以及影片上的运用分析 任何一部电影艺术作品都拥有自身的一个主题风格与主体基调,有的是欢快明亮的,有的则是悲痛沉闷的。主体基调的展示,除了利用一些拍摄手法以及叙事风格来实现以外,还可以运用一种更为突出直观的表达方式,那便是色彩元素。色彩的基调展现绝对是最能够烘托剧情气氛以及表达情绪的方式了,并且它是一种最好的无声语言,能够将电影艺术衬托的更为细致。 用色彩来展现主体基调的影片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便是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金黄色来使电影基调更为丰满。在我国古代,金黄色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影片中所呈现出的金碧辉煌的殿堂、热烈绽放的菊花、各种角色的金黄色服饰与身着黄金甲的部队组成了一幅豪华的金黄主色调的画卷,这样的画面充斥着王权的使命感与身份的紧迫感,让电影情节更为真实。就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表达以及影片角色情绪的呈现,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2. 色彩在针对电影角色的塑造以及情绪表达方面的运用 色彩在电影角色的塑造方面,一般主要会体现在角色的服饰以及妆容上,有时候也会体现在角色的性格与语言特色中,色彩既能够塑造出非常形象的内容,也能够塑造出抽象化的内容。通过色彩的转变,观众便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到导演想要传达的内容,这种视觉上的冲击会使得观众无意识间便能感知到电影角色现下的处境及感受。 在张艺谋所导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当中,其电影角色造型服饰的颜色就非常具有冲

美术鉴赏论文--电影中的美术

美术鉴赏结业论文 电影中的美术 姓名: 学号: 年级: 院系专业: 时间: 指导教师: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帮助提高我们对美的理解,教会我们用美的眼光看待事物,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精彩地活在当下! 电影从1905年产生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且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人称之为“第七艺术”,即文学、音乐、雕塑、绘画、建筑之后的又一门艺术。 然而就我个人认为,电影和美术相互独立且又互相重叠。电影中的一些元素必须要依赖美术的专业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那么我要说的就是,电影中的光,色,意境都离不开美术。 众所周知,光和色也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一部影片,起码要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在影片向观众展现的过程中,光和色可以统帅人物,环境以及道具等。可以把观众的视线引向导演想让观众首先看到东西。并且烘托剧情气氛,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光和色统领着影片的色调变化,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视觉型的影片逐渐走向大众,处理好色彩和色调的关系,使影片各因素的色彩整体上和谐统一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美工工作者的身上。 我们不妨来拿电影《红高粱》作为例子。该片可以说是色彩美在电影中应用是较为成功的影片。老谋子用绚丽愉悦的红色作为影片的主

色调。电影画面中每一次跳跃都给人以视觉上美感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色彩与影片内容完美融合一体,达到了自然和谐统一的效果。那种铺面而来的红色,既给观众带来热血沸腾的震撼力,又融入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性渴望突破旧思想枷锁的勇气;同时表现出主人公敢爱、敢恨、朴实无华的淳朴性格。正是巧妙地运用色彩的视觉艺术,才将《红高粱》在影片表现力上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极大地赋予了影片精神层面更深刻的内涵。 而在《英雄》一片中,导演用黑白红作为主要变化的色彩表现剧情的起伏,以灰色融合其中,达到了整体色调的细腻典雅,使色彩、画面和情节水乳交融。色彩与影片的关系达到了“化”的境界,电影和色彩的意境融合也得以痛快淋漓地发挥。 总之,不论是《红高粱》中令人热血沸腾的红色,还是《英雄》中可以体现剧情起伏的黑白红,都只是美术中的色、光、意境应用在电影中的缩影。电影作为一门迅速崛起的新兴艺术,它蕴藏着更多等待我们挖掘的宝藏,而这,需要我们用美术鉴赏的眼光,用我们发现美的双眼去发现,理解,感悟,电影也好,生活也罢。 最后还是要用这句话作为结束语: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精彩地活在当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