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人教大纲版)

初二物理(人教大纲版)

初二物理(人教大纲版)
初二物理(人教大纲版)

匀速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要求:

1.理解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

3.知道速度的国际单位和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4.会利用基本公式的变形式计算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

5.会利用基本公式的变形式计算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

6.会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计算简单的变速度直线运动问题。

知识要点精析: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它运动的快慢不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因此,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一个定值,与和无关(与成正比)

2.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在不断变化,因此平均速度不能表示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它只能表示作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大致快慢程度即平均快慢程度。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路程或不同的时间中,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可能不同,所以,在讲平均速度大小时,必须指明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中”或“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3.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1)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即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物体通

过路程的长短。例如看赛跑时,就是看谁在前面,就说谁跑得最快。

(2)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即在物体通过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如游泳比赛的成绩和排名顺序就是通过比较谁用的时间最短来确定谁跑得最快的。

4.速度单位的换算

速度单位由路程、时间两个单位组合而成,进行变换时,需要明确变换前后所用路程、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再把变换前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用变换后要求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进行相应的等量代换即可。例如:

5.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和时要注意的两点

(1)式中、、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段路程上的三个量,即同一性。在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如果的单位是“”,的单位就

要用“”,时间的单位就要用“”;如果的单位用“”,的单位就要用

“”,时间的单位就要用“”,单位换算要在已知条件中完成。

6.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分析题意,弄清物体的运动情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画图来帮助分析。

(2)找出题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及待求的物理量。对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的、、,

要用下角标来进行区分(如、、……)

(3)根据题意中物体运动情况,寻找解题方法、公式和规律。

(4)统一单位后用物理公式逐步求解,注意运算过程中,单位也象数字那样相乘、相除、相消。

(5)对计算结果要注意检查、验算是否正确、合理和符合实际。

典型例题透析:

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在前一段400路程上,平均速度为,停止运动后,

又以的平均速度向前运动,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可知,要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知道全程和全程所

用时间。其中后一段路程,那么全程

,而通过前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应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即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注意:解题时不能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均,在此题中

例2.步行人的速度为,骑车人的速度为,若步行的人先出发

30,骑车人由同一点出发需经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距出发地多远?

解析:这是两个物体参加的,运动时间不同的运动,可将这两个运动转化为运动路程相同来进行分析。

已知:,,

求:,

解:

答:骑车人在可追上步行人,此时离出发点远。

总结: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追及者与被追及者的运动路程及运动时间的等量关系。

例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引爆钻孔中的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为

,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立即以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

到离爆炸地点远的安全区?

分析:点火者能否跑到安全区,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作出判断,有以下五种途径:(1)看人

在引火线烧完这段时间内所跑的路程是否超过500;(2)如果人按的速度能够跑到安全区,求出引火线至少多长,看这个长度是否小于96c;(3)看人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是否

小于引火线烧完所用时间;(4)假设人能以的速度跑到完全区,则引火线燃烧速度的最

大值为多少,看这个速度是否大于;(5)看引火线烧完这段时间内,人要跑到安全区,

速度最小为多少,看这个速度是否小于。

解法一:比较路程

已知:,,,,

求:

解:

,所以

解法二:比较引火线长度

已知:,,,,

求:

解:人跑到完全区所用时间

引火线至少需要的长度为,所以解法三:比较时间

已知:,,,

求:、

解:引火线燃烧时间

人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所以

解法四:比较速度

已知:,,,,

求:

解:

引火线燃烧最大速度只能为,所以

解法五:比较速度

已知:,,,,

求:

解:

人跑开速度至少应为,所以

答:他能跑到安全区。

总结:以上五种解法,实际上应用了三条路线,分别是比较速度、路程和时间,殊途同归,结论一致。

例4.船从甲港驶向乙港,船速为,船从乙港驶向甲港,船速为,求船往返甲乙港的

平均速度。

解析:令甲乙港间的路程为,则由平均速度的概念知:

所以,船往返甲乙港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此题容易误解为船往返甲乙港的平均速度为,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

值混为一谈。要特别注意:求解平均速度,一定要知道总路程和完成总路程的总时间,它们的比值才是所求的平均速度。

例5.小宇家与学校间隔有一座山。每天上学时,有路程是上坡,其余是下坡路,小宇

从家到学校要走,如果小宇上下坡行走速度都不变,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

,求小宇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解析:设小宇家与学校间路程为,小宇上坡速度为,上学走上坡路时间为走下坡

路时间为,那么小宇上学时的平均速度为

放学回家时,走上坡路时间为,下坡路时间为,小宇行走的平均速度为

小宇上学和放学所走路程相同,所以

,即

所以,

所以小宇放学回家要走。

本讲巩固练习:

1.一列火车长,通过某一铁路桥江面正桥用了,该铁桥全长,江面

正桥长,速度不变,火车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某人坐在火车上用下面的方法测车速。他记下了在45s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

声75次。已知每根钢轨长,他所测的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3.一辆汽车在摩托车前20以10的速度匀速开出,5后摩托车以15的速度去追赶汽车,摩托车开出多长时间后追上汽车?追上汽车处离汽车出发点多远?

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炮手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过

秒听到爆炸声,已知声速为,求:(1)大炮到坦克的距离;(2)炮弹飞行速度为多大?

*5.,两地相距,甲、乙两个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行驶速度都是,假如有一只猎狗不知疲倦地来回以速度奔跑于甲、

乙之间,问:在甲、乙两人出发至他们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猎狗跑了多少路程?

本讲答案提示:

1.解:本题关键是车过桥是指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

,,所以

,,即火车通过整个铁路桥所需时间为420。

2.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内车行距离为多少。应注意所通过的钢轨根数等于撞击次

数减1。火车速度为

3.解:因为,所以,

4.解:,,,

(1)

(2)。所以,大炮到坦克的距离为,炮弹飞行速度为

5.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猎狗和人的运动关系上的联系,依题意可知,人和狗同时出发而又同时结束运动。即

。,所以

匀速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要求:

1.理解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是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

3.知道速度的国际单位和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4.会利用基本公式的变形式计算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

5.会利用基本公式的变形式计算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

6.会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计算简单的变速度直线运动问题。

知识要点精析: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它运动的快慢不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因此,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一个定值,与和无关(与成正比)

2.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在不断变化,因此平均速度不能表示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它只能表示作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大致快慢程度即平均快慢程度。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路程或不同的时间中,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可能不同,所以,在讲平均速度大小时,必须指明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中”或“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3.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1)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即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物体通

过路程的长短。例如看赛跑时,就是看谁在前面,就说谁跑得最快。

(2)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即在物体通过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如游泳比赛的成绩和排名顺序就是通过比较谁用的时间最短来确定谁跑得最快的。

4.速度单位的换算

速度单位由路程、时间两个单位组合而成,进行变换时,需要明确变换前后所用路程、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再把变换前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用变换后要求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进行相应的等量代换即可。例如:

5.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和时要注意的两点

(1)式中、、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段路程上的三个量,即同一性。在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如果的单位是“”,的单位就

要用“”,时间的单位就要用“”;如果的单位用“”,的单位就要用

“”,时间的单位就要用“”,单位换算要在已知条件中完成。

6.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分析题意,弄清物体的运动情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画图来帮助分析。

(2)找出题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及待求的物理量。对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的、、,

要用下角标来进行区分(如、、……)

(3)根据题意中物体运动情况,寻找解题方法、公式和规律。

(4)统一单位后用物理公式逐步求解,注意运算过程中,单位也象数字那样相乘、相除、相消。

(5)对计算结果要注意检查、验算是否正确、合理和符合实际。

典型例题透析:

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在前一段400路程上,平均速度为,停止运动后,

又以的平均速度向前运动,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可知,要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知道全程和全程所

用时间。其中后一段路程,那么全程

,而通过前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应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即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注意:解题时不能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均,在此题中

例2.步行人的速度为,骑车人的速度为,若步行的人先出发

30,骑车人由同一点出发需经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距出发地多远?

解析:这是两个物体参加的,运动时间不同的运动,可将这两个运动转化为运动路程相同来进行分析。

已知:,,

求:,

解:

答:骑车人在可追上步行人,此时离出发点远。

总结: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追及者与被追及者的运动路程及运动时间的等量关系。

例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引爆钻孔中的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为

,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立即以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

到离爆炸地点远的安全区?

分析:点火者能否跑到安全区,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作出判断,有以下五种途径:(1)看人

在引火线烧完这段时间内所跑的路程是否超过500;(2)如果人按的速度能够跑到安全区,求出引火线至少多长,看这个长度是否小于96c;(3)看人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是否

小于引火线烧完所用时间;(4)假设人能以的速度跑到完全区,则引火线燃烧速度的最

大值为多少,看这个速度是否大于;(5)看引火线烧完这段时间内,人要跑到安全区,

速度最小为多少,看这个速度是否小于。

解法一:比较路程

已知:,,,,

求:

解:

,所以

解法二:比较引火线长度

已知:,,,,

求:

解:人跑到完全区所用时间

引火线至少需要的长度为,所以解法三:比较时间

已知:,,,

求:、

解:引火线燃烧时间

人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所以

解法四:比较速度

已知:,,,,

求:

解:

引火线燃烧最大速度只能为,所以

解法五:比较速度

已知:,,,,

求:

解:

人跑开速度至少应为,所以

答:他能跑到安全区。

总结:以上五种解法,实际上应用了三条路线,分别是比较速度、路程和时间,殊途同归,结论一致。

例4.船从甲港驶向乙港,船速为,船从乙港驶向甲港,船速为,求船往返甲乙港的

平均速度。

解析:令甲乙港间的路程为,则由平均速度的概念知:

所以,船往返甲乙港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此题容易误解为船往返甲乙港的平均速度为,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

值混为一谈。要特别注意:求解平均速度,一定要知道总路程和完成总路程的总时间,它们的比值才是所求的平均速度。

例5.小宇家与学校间隔有一座山。每天上学时,有路程是上坡,其余是下坡路,小宇

从家到学校要走,如果小宇上下坡行走速度都不变,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

,求小宇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解析:设小宇家与学校间路程为,小宇上坡速度为,上学走上坡路时间为走下坡

路时间为,那么小宇上学时的平均速度为

放学回家时,走上坡路时间为,下坡路时间为,小宇行走的平均速度为

小宇上学和放学所走路程相同,所以

,即

所以,

所以小宇放学回家要走。

本讲巩固练习:

1.一列火车长,通过某一铁路桥江面正桥用了,该铁桥全长,江面

正桥长,速度不变,火车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某人坐在火车上用下面的方法测车速。他记下了在45s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

声75次。已知每根钢轨长,他所测的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3.一辆汽车在摩托车前20以10的速度匀速开出,5后摩托车以15的速度去追赶汽车,摩托车开出多长时间后追上汽车?追上汽车处离汽车出发点多远?

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炮手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过

秒听到爆炸声,已知声速为,求:(1)大炮到坦克的距离;(2)炮弹飞行速度为多大?

*5.,两地相距,甲、乙两个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行驶速度都是,假如有一只猎狗不知疲倦地来回以速度奔跑于甲、

乙之间,问:在甲、乙两人出发至他们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猎狗跑了多少路程?

本讲答案提示:

1.解:本题关键是车过桥是指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

,,所以

,,即火车通过整个铁路桥所需时间为420。

2.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内车行距离为多少。应注意所通过的钢轨根数等于撞击次数减1。火车速度为

3.解:因为,所以,

4.解:,,,

(1)

(2)。所以,大炮到坦克的距离为,炮弹飞行速度为

5.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猎狗和人的运动关系上的联系,依题意可知,人和狗同时出发而又同时结束运动。即

。,所以

答案与解析

答案:1.CD 2.B 3.D 4.A 5.B 6.D 7.B 8.A

解析:

1.选C、D。

解析:根据速度定义式可知,速度的大小应由路程和时间共同确定,若时间一定

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若通过的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

2.选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必须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摩托车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不同,是变速直线运动。

3.选D。

解析:由题意,,。

4.选A。

解析:。

5.选B。

解析:由公式。

6.选D。

解析:

7.选B。

解析:设直道长为,跑步速度为,步行速度为,则有

因为,

所以,,即,乙先到达。

8.选A。

解析: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甲跑完,乙只跑了。若让甲、乙各多跑,由于甲的速度大,用的时间短,所以仍是甲先到达终点。

简单的运动单元检测责编:李井军审稿:郭金娟

一、填空题

1.一列客车正在驶离站台,车内的乘客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由此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2.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我们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速度,__________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3.在下列空格用“>”、“<”或“=”符号将它们连接起来.

36km/h 10m/s

1km/h 1m/s

0.5km/min 72km/h

4.盒式录音机走带速度是4.76cm/s,一盒两面共60min的磁带,其总长度约为m.

5.甲、乙、丙三个人沿着风向骑自行车,结果甲感到顺风,乙感到无风,丙感到逆风,则甲骑车的速度风速,乙运动的速度风速,丙运动的速度风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它的速度是m/s,它在前3s内通过的路程是m,在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m.

7.长200m的列车以18km/h的速度全部通过340m长的隧道,所用的时间是s.

8.某物体从甲处运动到乙处,后路程的速度是前路程速度的.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求它在这两部分路程的速度分别是m/s和m/s.

二、选择题

l.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行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一定向北运动

B.一定向南运动

C.一定是静止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速度是10m/s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汽车

B.飞机

C.人

D.蚂蚁

3.装在沿直线行驶的卡车中的货物,若要认为货物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应是()

A.路旁的电线杆

B.司机

C.卡车

D.另一辆同速同向行驶的卡车

4.一辆汽车在6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求出汽车在60min内通过的路程

B.一定能求出汽车在前30min内通过的路程

C.一定能求出汽车在90min内通过的路程

D.以上结果均能求出

5.甲、乙两辆汽车从洛阳开往郑州,它们从洛阳到郑州的平均速度相等,那么()

A.它们从洛阳到郑州的行车时间一定相等

B.它们在途中的行车速度一定保持不变

C.行驶途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它们在途中任何一段路程上行驶的快慢程度相同

6.A、B两码头相距54km,船从A码头顺水行至B码头需4h,从B码头逆水返回A码头需6h,那么船在整个航行中的平均速度是()

A.11.25km/h

B.5.4km/h

C.3m/s

D.1.m/s

7.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30min通过的距离是36km,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A.20m/s

B.10m/s

C.1.2km/h

D.36km/h

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前3s内该物体的速度是()

A.0

B.4m/s

C.12m/s

D.无法确定

9.作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1:3,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A.12:1

B.1:12

C.3:4

D.4:3

10.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赛跑中成绩是9.86s

B.手扶拖拉机10min内行驶了2.4km

C.自行车105s行驶了1000m

D.卡车在城区限速为30km/h

11.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从楼上阳台上掉下来的砖头

B.沿自动扶手电梯缓缓上升的人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D.沿跑道滑行起飞的飞机

12.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速度为0.3m/s,则小车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A.0.42m/s

B.0.3m/s

C.0.36m/s

D.0.45m/s

13.一辆自行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第1s内经过lm,第2s内经过2m,第3s内经过3m,第4s内经过4m,则此自行车()

A.在这4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D.在这4s内作变速直线运动

14.一列车由静止从车站开出100s后,速度达到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了1000m的路程.列车在此100s内的平均速度为()

A.20m/s

B.0.2m/s

C.10m/s

D.无法确定

15.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0m/s

B.12m/s

C.15m/s

D.25m/s

三、计算题

1.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速度为12m/s,若全程长为48m,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2. 按照新的旅行时刻运行的38次特快列车当日19时30分从武昌火车站出发,次日凌晨5时30分到达北京西站,武昌到北京的铁路线长约1160km,则此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为137km,若按此平均速度运行的火车,从北京到天津要多少小时?

答案:

一、填空题

1.车厢站台参照物相对性

2. 变速运动平均平均

3.= <<

4.85.7

5. 小于等于大于

6.1.5 4.5 1.5

7.108

8.8.33 2.78

二、选择题

1、D

2、A

3、BCD

4、A

5、A

6、C

7、A

8、B

9、A 10、A

11、B 12、D 13、D 14、C 15、B

三、计算题

1.6m/s

2.116km/h 1.18h

温度与温度计

学习目标要求: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度的零度和100度是怎样规定的,知道温度单位符号和读法。

3.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4.理解常用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刻度方法;掌握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知道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知识要点精析:

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来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作精确、定量的描述;从微观上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有两种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叫1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2)热力学温度的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名

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

2.三种常见温度计

(1)实验用温度计:用在实验室测温度,它刻度范围一般是,因为做实

验时需要测量的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它的最小刻度值为。

(2)体温计:用作测量体温,它的刻度范围是之间,它的最小刻度是。

(3)寒暑表:用来测气温,它的刻度范围是。因为我国大部地区冬天室外

温度不低于,夏天不高于。它的最小刻度是。

3.温度计的基本构造

(1)常用温度计

玻璃外壳、玻璃泡、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毛细管、刻度及单位符号。

(2)体温计

它的玻璃泡容积更大,玻璃管内径更细,对于微小的体温变化能显示出较长的水银柱变化,因此测量结果更精确。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则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要使体温计中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

典型例题透析:

例1.某温度计示数是,而粗心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病人的体温,

体温计先后的示数是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乙的体温是

B、甲的体温低于,乙的体温是

C、甲的体温不高于,乙的体温是

D、因为体温计没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解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的非常细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的玻璃泡里,而当水银变冷收缩时,却不会通过缩口退回到玻璃泡内,水银柱仍保持原来的

高度,即示数不变。所以这只体温计能正确测出的体温,而测低于或等于的体

温时却仍然是。因此选C。

例2.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是。则该

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当把该温度计放在实际温度是的温水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如图滑轮重小于物重(绳重、摩擦不计),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 F 甲 _________ n 乙(后两空选填“ “=”或“ >”)。 2、工人用定滑轮将重 24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所用拉力为 250N , 5s 内重物上升4m 此 过程中,有用功为 __「,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__忆,写出一条拉力不等于物重的原因: 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 400N 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忽 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是 __「,动滑轮重__「;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 600N 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2010年潍坊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 500N 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 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0.3m ,用时0.5s ,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 为 _________ J ,重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W 5、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 30g 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 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 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_________ 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 。 6、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 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 _________ 是动能一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 为 m ,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J 。 二、选择题(共20分,第7?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分;第11、12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 0分) 7、如图示,已知物体 A 和B 质量相等,A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 在同样大小的力 F 作用下沿F 的方向分别移动了距离 S ,则F 对物体做的功 ( A .对A 做的功多 B .对A 和B 做功一样多 C .对B 做的功多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 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 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 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F 乙,机械效率n 甲 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4分.不 B 在光滑的斜面。现它们分别 简虞/ HI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目录及扉页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 理 WULI 八年级 上册

致同学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这本书将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 《探索物理》 为了便于同学们对物理知识海洋的探索,《探索物理》设计了以下栏目。 实验 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学习物理知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演示 由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等。 想想做做以动手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简单易做的小活动,你可以体会生活中各种现象蕴含的物理道理。 想想议议以思考、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对问题进行讨论时,既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倾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科学世界扩展性内容,介绍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扩大同学们的视野。 STS STS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介绍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这部分也是扩展性内容。 扩展性实验主要展现以传感器、电脑等仪器自动记录和处理数据的实验,供有条件的学校选做。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包括问题讨论、练习、实验、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写作等。 学到了什么 这一章所学主要内容的梳理、总结,供同学们自己总结时参考。 设置这些栏目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在参观、认识物理世界这个广阔、绚丽的科学殿堂时,学到科学知识,体验、领悟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祝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目录 1致同学 1科学之旅 2第一章 机械运动 9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0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6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9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23第二章 声现象 26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7第2节 声音的特性 32第3节 声的利用 38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2第三章 物态变化 46第1节 温度 47第2节 熔化和凝固 53第3节 汽化和液化 58第4节 升华和凝华 64 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初二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及答案

功和机械能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如图3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2. 直升机在匀速下降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是() A.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C.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3. 关于机械能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只具有动能B.炮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比子弹具有的机械能大 C.质量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样大D.质量大的物体的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大 4. 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B.做的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5. 甲、乙两辆汽车,功率之比为2∶1,在相同时间内沿水平路面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2.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2∶1 B.1∶1 C.1∶4 D.4∶1 6. 下列单位中不是功的单位的是() A.W·s B.J C.J/s D.N·m 7. 某人用手将一物体竖直举高2m和用机械效率为80%的斜面将它升高2 m.比较两种情况() A.用手举高时做功多B.用斜面升高时做功多 C.两种情况做功一样多D.两种情况都不做功 8. 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向水面下落的过程中,他的________能逐渐减少,________能逐渐增加. 9. 一只小鸟在空中飞行时具有40J的机械能,若它具有10J的势能,则它具有________J的动能. 10. 小明在水平面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加速推着一辆重120 N的小车,前进了10 m,小明的推力 做功是________J.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做功是________J. 11. 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如果它们的功率相同,行驶速度之比v甲∶v乙=2∶1.在相 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________. 12. 用一只铁桶从深井中取水,第一次取半桶,第二次取满桶,两次相比:W1额_____W2额,η1___η2 (填“>”“<”或“=”)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3.一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重为200牛的物体,此时人对绳的 拉力为120牛,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果人的体重为600牛,那么他们用此滑轮组所提升物体的物重不能超过 多少牛?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有用功等于物体的重力乘以物体 上升的高度,总功等于拉力乘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当绳子的拉力和人的体重相等时,滑轮组所提升物体的物重最大,先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最大拉力就等于最大物重与动滑轮重和的一半.从而求出最大物重.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______米. 课桌的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km=_______m=103m;1dm=_______m=10-1m;1cm=_______m=10-2米;1mm=0.001m=10-3m;1m=_______μm;1um=_______m1m=_______nm;1nm=_______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m m 、70微米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4). 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 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 1h= 60 min=_________s. 7、误差:测量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_传播。____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_________,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_________。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响度、_________。(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跟发声体的_________、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_____减弱;(2)在_________减弱;(3)在_________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_________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_________性好、_________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__,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详细

第六章 《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 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 ”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 ”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 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 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 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 、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 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 —15V 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 测电压大于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

(完整版)初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第十五章第一节功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W = F 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功与功率习题

功和功率练习题姓名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几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 2.售货员用120牛的水平力,推着500牛的售货车在水平路上前进30米,用去40秒的时间,则它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 A.3600J,375W B.3600J,90W C.18600J,465W D.15000J,375W 3.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 A.两车的牵引力相等 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是4:1 C.两车做功相同 D.两车做功之比是1:4 4.甲、乙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是4∶3,所吊起的重物质量之比是2∶3,如果将物体吊到同样高度,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2∶1 B.8∶9 C.1∶1 D.1∶2 5.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不一定多 B.完成相同的功,用时越少,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机械的功率越大 D.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少,功率越小 6.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掷到7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 A.350J; B.210J; C.0J; D.无法计算 7.某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J B.0.2J C.2J D.20J

8.小丽用40N 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 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 ;所用时间 2s ;小宇 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 0.4m 高的台阶,所用时间1.5s 。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 1、W 2和做功的功率P 1、P 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A .W 1> W 2 P 1< P 2 B .W 1> W 2 P 1> P 2 C .W 1< W 2 P 1<P 2 D .W 1< W 2 P 1> P 2 二.填空题 9.一台水泵在1分钟内把6×103千克的水抽到9米高处,水泵做功_______焦,这 台水泵的功率是_______千瓦。(g=10牛/千克) 10.小丽用一个50 N 的水平拉力F 拉一重100牛重物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重物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若在10 s 内匀速前进1 m ,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W ,重力的功率________W. 11.在一次登楼比赛中,体重相等的甲、乙两同学同时从一楼出发,他们登楼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当甲登上8楼时,乙刚好到达7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做的功大小关系为:W 甲________W 乙;他们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为:P 甲_____P 乙(填">"、"="、"<") 12.起重机匀速吊起重为1000N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提升了3m 后又使物体沿水平方向移 动了2m,最后又匀速提升了2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 13.甲乙两人登上同样高的楼层。甲重400N ,乙重500N 。若甲上楼用20s ,乙上楼 用10s ,则甲乙二人做功之比为 ,做功的功率之比为 . 三.计算题 14.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了500m ,所用时间为100s 。假设 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20N 。请你解答: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的功率多大? (3)若小华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kg ,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2cm ,则该 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 取kg N 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

在学习初二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时.要大量挖掘我们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起来的有关经验,并去伪存真。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多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初二下物理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7-8章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锁定目标 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 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 mm= 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 2 3 1 ㎝ 2 3 1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 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 (二)、误差: 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一、电压ppt课件.rar 一、电压ppt课件3.rar 一、电压ppt课件2.rar 一、电能ppt课件.rar 一、电能ppt课件3.rar 一、电能ppt课件2.ra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ppt课件.ra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ppt课件3.ra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ppt课件2.rar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rar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rar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ppt课件3.rar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ppt课件2.rar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ppt课件.rar 四、电与热ppt课件.rar 四、电与热ppt课件3.rar 四、电与热ppt课件2.rar 四、变阻器ppt课件.rar

四、变阻器ppt课件3.rar 四、变阻器ppt课件2.rar 三、电阻ppt课件.rar 三、电阻ppt课件3.rar 三、电阻ppt课件2.ra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ppt课件.ra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ppt课件3.ra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ppt课件2.rar 六、生活用电常识ppt课件.rar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rar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3.rar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2.rar 二、电功率ppt课件.rar 二、电功率ppt课件3.rar 二、电功率ppt课件2.rar 二,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ppt.rar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ppt课件.rar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ppt课件3.rar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ppt课件2.rar 10.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PPT课件2.rar 10.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PPT课件1.rar 10.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PPT课件2.rar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初二一定要看看! 无论你是即将踏入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同学,还是初三将要中考的同学,都应该看看!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单位——衡量万物的标尺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2015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体重为500 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 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 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 A.60 W B.3.6×103 W C.6×103 W D.3.6×105 W 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3、甲用50 N的水平力推动一个重100 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前进1 m,所用时间为1 s;乙匀速举高这个箱子1 m,所用时间为2.4 s.比较甲推箱子、乙举箱子 所做的功W 甲、W 乙 和做功的功率P 甲 、P 乙 ,有( ) A.W 甲 >W 乙 ,P 甲 >P 乙 B.W 甲<W 乙 ,P 甲 <P 乙 C.W 甲 >W 乙 ,P 甲 <P 乙 D.W 甲 <W 乙 ,P 甲 >P 乙 4、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同时开始登山,甲同学先到山顶,乙同学后到山顶,则( ) A.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多,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 B.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少,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 C.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 D.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他们的功率也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是运动的,就一定有力对它做功 B.只要对物体施加力,并且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力一定做了功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做的功就越多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不一定做功 6.关于做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B.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向上的拉力做了功 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D.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重力做了功 7.已知甲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乙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甲、乙两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推力做的功 分别是W 甲和W 乙 ,则( )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8.甲、乙两个集装箱的质量相同,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1 m/s的速度提升10 m,再将乙集装箱以2 m/s的速度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 )A.两次做的功一样多 B.第一次做的功多 C.第二次做的功多 D.无法比较其做功的多少 9.一位中学生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 m,登楼做的功最接近于( ) A.1500 J B.150 J C.15 J D.1.5 J 10、.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形“影”不离 D.湖光倒“影” 3.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4.如图1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 图1 5.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6. 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9.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2.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 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 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 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5.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 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 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 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 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详细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 识点详细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六章 《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 ”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 ”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 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 —15V 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