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4.粤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34 KB
- 文档页数:5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熔化和凝固这两个物质的相变过程;2. 能够描述物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3. 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规律。
二、教学准备1.教材: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实验器材:烧杯、烧瓶、温度计、火柴等;3.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物体从固体到液体的相变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熔化和凝固。
2. 导入知识(10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从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固体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熔化成液体。
3.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和条件。
介绍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以及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如加热和冷却速度等。
4. 实验演示(20分钟)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观察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思考。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质进行深入讨论,包括该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温度、影响其熔化和凝固的因素,以及可能的应用等方面。
6. 结束(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导入知识、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掌握相关概念和规律。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同时,此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实际操作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案:2018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同步教案: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3节,具体内容如下:1. 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由液态变为固态的两种物态变化。
2. 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包括温度变化、热量变化等。
3.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物态变化过程。
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以及如何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物态变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熔化和凝固实验的物质、温度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2. 讲解概念:简要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和由液态变为固态的两种物态变化。
3. 分析特点:通过实验和PPT展示,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包括温度变化、热量变化等。
4. 观察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5. 分析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讨论如何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熔化和凝固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熔化:1. 概念: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2. 特点:温度升高、吸收热量凝固:1.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2. 特点:温度降低、放出热量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考: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 4.3节,主要涉及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1. 熔化的定义和特点: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2. 凝固的定义和特点: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熔化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凝固过程中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热量变化,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热量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热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冰、水、温度计、加热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热量变化。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熔化和水凝固的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4. 例题讲解: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冬天热水袋能保暖、为什么冰淇淋会融化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熔化:定义、特点、热量变化2. 凝固:定义、特点、热量变化3.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
()(2)物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会不断降低。
()(3)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2. 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过程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蒸气凝结C. 铁块熔化D. 沙子晒干(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过程的是:()A. 冰淇淋融化B. 湿衣服晾干C. 河水结冰D. 盐水蒸发3. 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熔化的特点。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3)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会用图像法直观地表示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情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察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对物质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同时学会用图像法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教学难点】描绘晶体熔化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钟表、细线、玻璃棒、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小实验:点然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受热后由固态到液态,冷却后又由液态变为固态。
2.播放多媒体图片:“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的情景。
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二、进行新课,合作交流1.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探究对象:海波和石蜡(1)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水沸腾的条件和温度变化特点,那么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又有什么特点:(2)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先初略说出实验方案,需要哪些器材,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如何测量。
说说如何正确的使用酒精灯。
教师再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活动1和活动2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谈谈“水浴法”加热的好处。
提出问题:要使得海波受热均匀,除了用水浴法外,还可以怎么做?(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分6组进行实验,其中3组进行海波的溶化和凝固实验,剩下的3组进行石蜡的熔化和凝固实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过程与方法】(1)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2)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应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及结果分析。
【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液态和固态相互转化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固态和液态相互变化的现象?(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老师也可补充)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的情况。
导语二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
提问: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蜡烛熔化了。
(又凝固了)师:可见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的转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的情况。
导语三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变成了水,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两种状态之间变化。
物质在固、液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熔化和凝固【交流讨论】举出生活中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点拨】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教案: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课程,旨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2.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的过程;3. 让幼儿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的过程;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熔化和凝固演示仪,温度计,计时器;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实验记录表,彩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熔化和凝固的演示,引起幼儿的兴趣;2. 讲解:向幼儿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过程;4. 记录:让幼儿用彩笔在实验记录表上画出实验过程;5.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的过程;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幼儿们对熔化和凝固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过程,也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是在分享和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幼儿们思考,除了课堂上的实验,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观察到熔化和凝固的现象。
幼儿们提出了很多例子,如冰淇淋融化,冰块融化,蜡烛燃烧等。
通过这个环节,幼儿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活动中,有几个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熔化与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材主要以海波和石蜡为例,通过实验探究它们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总结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不久,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不够完善,加上实验时间较长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将本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的特点”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描绘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以此总结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异同点。
通过本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以严谨、科学的求知态度对待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以及熔点;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了解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3、知道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异同点;4、能用熔化的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学会描绘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用图像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总结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并学会用图像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四、教学难点:用“温度——时间”图像体现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图像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六、教学用具:1、多媒体、PPT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装适量的水)、试管、温度计、海波、石蜡、火柴、蜡烛、秒表七、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新课导入(3分钟)——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的实验过程(25分钟)——对实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10分钟)——课堂练习(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2分钟)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巩固旧知,查漏补缺)(1)物质三态(2)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2、演示实验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将一只蜡烛点燃后倾斜放置在一白纸上方,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3.知道熔化、凝固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研究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像、利用图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实验,二人一组。
每组铁架台、温度计、烧杯和冰块。
教师:铁架台、蜡烛、温度计、酒精灯、烧杯(大、小各一)及适量酒精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做蜡烛熔化与凝固实验:1.观察蜡烛的状态(),将其点燃,观察蜡烛变化?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有蜡烛油(),流下来。
分析状态变化。
2.让流下的蜡烛油滴到玻璃板上,观察蜡烛的变化。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蜡烛油先变软,再变硬,分析状态变化。
说明物质能够由固态变成液态;也说明能由液态变成固态。
3.列举一些你见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再列举一些你见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引入课题:熔化与凝固。
二、新课教学(一)熔化与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二)探究蜡烛熔化和凝固的特征(演示)提出问题:蜡在熔化过程中,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如它温度会不会变化?演示:小烧杯装碎的蜡烛,加热,请学生观察现象。
介绍观察到的现象。
蜡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
绘出蜡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提出问题;蜡在凝固过程中,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将上述实验中小烧杯(装有烛油),放入装有少量酒精中的大烧杯中。
(可用温度计测出大烧杯中酒精的温度)蜡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且温度。
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同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熔化现象。
水结成冰,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都是凝固现象。
(三)探究冰的熔化和凝固的特征(分组)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装适量的碎冰小烧杯放到大烧杯中,观察温度计示数和冰的状态变化。
课本中用水给冰加热的方法叫“水浴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观察到的现象是:作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大致形状如图所示,分为AB、BC和CD三段。
对图像进行分析思考:(1)AB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加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分析和论证: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1)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0℃;(2)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四)晶体和非晶体冰和松香都是固体,它们在熔化时表现出的现象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请阅读课本。
师生共同总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
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等都是晶体。
晶体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非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都是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或凝固点,非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固态酒精的熔点是℃;固态水银熔点是:℃。
思考: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气温有时会达到-40℃以下,在这里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吗?简述理由。
晶体非晶体不同点外形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熔化(凝固)时温度的变化熔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断上升(下降),没有熔点(凝固点)相同点熔化(凝固)过程吸热(放热)板书设计第三节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熔化和凝固⎩⎪⎪⎨⎪⎪⎧熔化⎩⎪⎨⎪⎧晶体⎩⎪⎨⎪⎧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凝固⎩⎪⎨⎪⎧晶体⎩⎪⎨⎪⎧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凝固点:有固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凝固点,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下降(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 ◆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 ◆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
但这样的时候总嫌不够,甚至太少。
在你争吵的时候,在你慢条斯理的时候,时间像流逝的水,在你脚下匆匆而过。
亲爱的朋友,你不感到可惜吗?◆可爱小弟◆男孩***,可爱小弟弟。
对人很温和,有副好脾气。
关心组上事,热爱班集体。
喜欢动脑筋,爱钻偏难题。
数学比较好,科学还可以。
语文有点弱,作文羞于提。
文理不可偏,发展应整齐。
可怜瘦弱貌,不爱练身体。
愿你快成长,盼你有出息。
报国建勋日,都夸***!◆累累硕果◆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助人为乐的风尚。
当眼前闪烁着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时,当面前呈现出一页页工整的作业时,我们便知道是你在默默耕耘。
今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累累硕果捧在你眼前时,老师要对你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埋头苦干◆学习上认真与执著的你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劳动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你令老师很欣赏;工作中细心负责的你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你应该活泼一些,十多岁的少年本应充满热情;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光有自觉性还不够。
继续努力吧,我深深地为你祝福!◆轻轻一笑◆你言语不多,待人谦和、善良。
学习和做人一样,默默用功。
真喜欢你笑的样子。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总喜欢轻轻一笑。
若是在课堂上倒是很漂亮的一招“退敌”之术,可若在课下,就把想与你交谈的朋友都挡回去了。
真心希望能见到你与同学们快乐地交谈。
◆思维灵活◆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
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
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愿你坚持不懈,再创辉煌!◆崭露头角◆你恬静、柔和,富有才气;你刻苦、勤奋、富有进取心。
不论在哪个方面,你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现在你已经在许多方面崭露头角:文学才华令大伙刮目相看,艺术才华令人耳目一新……才华需要展现,只有在展现中,才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在锻炼中才能更成熟。
◆真诚善良◆回想你,脑海中即刻浮现你清俊的浅浅的笑,你的真诚,你的善良,加上你的勤奋和聪颖,让你的学习和生活如此快乐和充实,硕果累累。
你的沉稳,你的机智,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踏实,充满信心。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会表现得更出色,你会是最棒的!◆自信勤奋◆自信、勤奋的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你深深爱着我们的班集体,经常主动清洁教室、帮助同学。
你能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在学习上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这是多么令人钦佩呀!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将成为海纳百川,恢宏大度的杰出人才。
◆作业拖拉◆你观察细致,绘画认真,画出的金鱼、竹子栩栩如生,真不简单。
但是你的自由活动占据了太多的时间,作业也经常拖拖拉拉。
老师希望看到你能珍惜时间,能将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去,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