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材的功能

语文教材的功能

语文教材的功能
语文教材的功能

1语文教材的功能

语文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分析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它,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所以说,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在分析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教材分析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如何研读语文教材

一、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结构

1、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教材编写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如在中年级,根据学生的情况,继续以专题组织教材,加强阅读,开始习作,重视综合性学习,根据年度目标加强“导学”功能。把握了这点,在教学中就知道哪些知识该讲,哪些该透,哪些该延伸,哪些该拓展。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了。

2、演读课例,准确把握课文序列的关系。

教材通常由各个单元构成,而各个单元之间又有内在的训练序列衔接关系。把握这种关系,在授课时就知道哪组单元该讲哪个专项的知识,在讲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出击。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所用。

3、钻研课后习题,把握课文重点训练项目。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讲课文的后面都设有精美的练习题,这些习题隐藏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聪明的老师是不会放过这些习题的钻研。认真揣摩这些习题,你会发现这篇课文原来是这样教的,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就不会泛泛而谈,语无伦次,更不会一篇课文下来不知自己讲了什么,学生不知学了什么。

二、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三、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关键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总之,教师解读教材有多深,就决定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走多远。希望我们教师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真正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引领学生们徜徉在语文课堂之上,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

研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要力求别出l心裁,这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是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部开掘中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可以说,充满科学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教材研读,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如何去研读教材呢?余映潮老师说过: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归纳教师对教材研读有这样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纵横相联,读懂教材的价值,高屋建瓴

1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在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所以我们应首先仔细阅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编排体例。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该学段的总体目标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认知、加工和处理教材。特别注意研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下的总目标与第四学段(7-9)阶段目标,从而把握整套教材的价值取向,解决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总方向问题。

2阅读教材前编者《写在前面》的话及目录,了解教材具体编排内容,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部分,以利于教学过程中纵横相连,比较阅读等等。浏览全部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概况,这既可较快提高语文自身文化素养,还可以明确教学计划,整体把握好教材,维护语文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在教学中做到化简为易,灵活施教。

3阅读单元前的单元提示及教参里的单元说明,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及学习目的。以前老人教版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编排,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现在新教材主要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编排,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单元提示里面,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目的,着重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需认真研读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

4关注文前提示和文后练习设计,有的放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篇例文前有导读,后有练习,有的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有的提示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有的点名了基础知识,有的还渗透了教法学法。在教材研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文前的提示和文后的练习设计,以发挥其点拔提示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研读文本,捕捉教材的突破点,胸中有丘壑

首先“无他”备课,梳理个性感悟。所谓“无他”备课,就是我们拿到教材,先不要翻闭任何与教材有关的材料,用自己的思考捋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感悟,那是一种感觉,也是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探清作者是如何通过一句、一词、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观点、感情的,凭自己的直观感受备出一节纯自然的原生态课。教师只有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给学生“教什么”,同时有自己的个性感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记得余映潮老师讲《云南的歌会》时,他独特而新颖的内容和思路,就是由他最初的原生态的“无他”备课时的个性感悟组成的,全文教学就围绕三句话来进行:第一句话,这篇文章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文章的片断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言简易赅,个性独特,且教学效果很好。

然后“有他”备课,厚读薄发,利用教材的魅力点。“有他”备课,就是在自己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去大量参阅相关资料,让自己的课堂丰厚起来。占有的资料多,可调用的东西就多,使用的时候才会信手拈采。脱口而出。

在诗歌的教学中,我除了阅读参考书和一些教辅资料之外,我还学习余映潮老师在他的作品里提出的“一诗四读”法:(1)吟读——体会情味(2)译读——理解内容(3)背读——积累语言(4)说读——飞扬神思。效果确实很好,已成为我在诗歌教学上的主要方法。

(三)读出教材,贴近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

“从研究教材的角度讲,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教学中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可见一个教师光走进教材真正理解文本内涵还不够,因为我们不只是欣赏者,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课堂教学精心设计一份教案。这时我们就应该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再读教材,再读文本。比如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需要积累,

哪些语句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意见会不会统一,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在这篇文章中尤为突出,学生以前遇到过没有,现在需不需要学,怎样学等等。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一边读一边想,再结合相关要求多参考一些其它的建议,我们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份真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

看来,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整体把握教材,对教材文本要个性化的研读,细挖深挖文本内部的立意层次,建构独特的立体化的教材架构。用丰富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构建活力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语文教学的长途中,我们应该时时做一个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3民国教材

近年来,民国时期的一些语文教材被重印出版,如《国文百八课》《开明国语课本》等,引起了社会较为广泛的反应。民国时期是一个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体现在教材的编撰和出版方面,则出现了各大书局、书店竞相出版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情况。而民国时期的教材制度也在客观上保证和促进了教科书编制出版空前繁荣的局面。

二、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特点

从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体情况来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审定制度下各大出版社投入精力参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撰出版,这也为这一时期教科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语文课程性质的探索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种是强调语文课程重在国学传承和文学陶冶。如北新书局所出《高中国文选》(1934年),编者在编辑大意上说:“一年级以墨家为主,兼及儒家,二年级以道家法家为主,并完成儒家;三年级以文化为中心,一方面收束一二年级,一方面扩大学术范围。”[8]又如何炳松、孙俍工编《复兴高中国文教科书》(1935,商务印书馆),所选课文如《典论·论文》、《诗教》、《金石录后序》等,失之偏难。另一些教科书是按照“文选”式的编辑方法。如中华书局出的《新编高中国文》,《复兴高中国文》的第三册、第四册。这种类似于中国文化史或文选式的教科书编撰,将国学传承和文学熏陶作为其主要的课程目标。

一种是强调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儿童阅读写作等实际能力。民国初年开设国文一科时即指出,“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到1923年改国文为国语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说话、读书、作文、写字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和兴趣。例如,中华书局以“养成我中华民国国民”、“注意实际教育”等为宗旨,推出了第一步整套“新中华教科书”。包括华鸿年、何振武编《中华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1912—1918年),刘法曾、姚汉章评辑《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1912—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庄俞等编写,张元济校订的小学初级用《国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1912—1917年)、《简明国文教科书》、《共和国国文教科书》等。[9]由叶圣陶编、丰子恺绘的《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在“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为中心”、“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适合儿童诵读或吟诵”[10]。这种强调语文课程重在促进儿童实际听读说写能力的教材编撰观点,为语文课程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3.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探索与创新

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进行着多角度的尝试。如以文体来分类的、以问题为主纲的、用程度作标准的、依时代而逆溯的等等;也有融语文知识、范文和练习为一体的综合单元,且以“单元”组织选文的模式日益发展,单元组合的形式也日趋成熟。

以时代的顺序编写的教材如许国英编撰、张元济等校订的《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1913年,商务印书馆)。以文体分类编撰的教材如谢蒙著、朱宝瑜评注、姚汉章、张相校

阅的《新制国文教本评注》(1915—1924年,中华书局),选文319篇,每册按照文章体裁分类编排。以思想内容为中心编撰单元的教科书如张弓编《初中国文教本》(1930年,上海大东书局)。譬如第一册的两个主题为“常态的生活”和“变局的应付”等。

吕叔湘先生认为,该教材最有特点之处在于“文话”。从“文章面面观”开始,逐步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涉及三类文体之外的学术文、仪式文、宣言、对话、戏剧等各类文体,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

三、对当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启示

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概况梳理,以及对教材编撰出版的特点分析之后,我们看到,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撰出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于我们当下语文教材的编撰出版乃至语文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多元化探索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可鉴之资

民国时期教材多元化探索的过程也是教材编撰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其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和商榷之处。这在当时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有学者指出,本次课程改革教材编制实行“一纲多本”,但“实际上只是做到了多本化,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多样化”[12]。教材组织形式,在民国时期已有积极的探索,如以时代为序的、以文体来分类的、以问题为主纲的、用程度作标准的等等,教材的多样化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次课改中反映出的“语文知识薄弱”等弊端,实际上与教材编撰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民国时期语文教材以“单元”模式的编撰体例中,一些教材很好地突出了“语文特性”,即将语文知识与选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这对当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撰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2.“审定制度”为中小学教材的编撰出版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

综而述之,近年来出版界对民国老课本的重印出版,使得当时的教材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而对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以为当代的语文教材编撰出版提供一定的启示。结合当代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种种争论,我们发现许多问题前人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有益的创见,而对这些问题的长期关注和探讨,归根结底,是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回归。

四教材使用的建议

对当前语文教材使用的一点看法

一、背景目前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已经有五套有的按主题组建单元如鲁教版、苏教版有的按文体和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组建单元如人教版、粤教版有的兼顾文体、主题如语文版等。一时间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种版本的教材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带来的更多的选择但是在教材的选用和使用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1.教材版本多更换频率高。多种版本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选择。但是过多版本的教材也造成了学校教材更换过快。“

不利于教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教学科研。众所周知每一套教材都有每一套教材自己的体系比如说上海市陆继椿编写的教材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线的而后来上海市H版的教材则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的。不同的教材体系、不同的编制思想、就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显然为了更好地体现教材的价值在面对不同的教材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都应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思想和方法这种积累不是一年两年的更不可能只读读编者说明就能解决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而如此变换的教材只会让一些教师无所适从不断打破刚刚建立或者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另外不断地变换教材会使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熟悉教材这一过程上而缺少对课堂资源的开发、对教学的反思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材的频繁变更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在国外许多国家比如日本、德国这些国

家的教科书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极大地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而在我国虽然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呼声来由已久但是目前只是停留在口头迟迟难见行动。究其根源除了国民对教科书的思想观念未到位外与教科书版本多样且各自为阵教材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不无关系。往往一届学生一个一届学生毕业他们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就失去了作用。其次一旦一套教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其相应的音像资料、配套练习册等辅助学习资料也通通让位这更是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2.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实际脱节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了各自选择的机会这本是一件有利于各个地区发展的。

一方面目前许多地区的教材选用与太多的经济利益有着过多的联系因此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出现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而不是以教材的优劣和学生的适应程度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因此有人建议在教材选用工作中认真选聘教材委员会的成员充分发挥教材选用委员会的作用杜绝选用教材过程中的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要加大教材选用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教材选用要符合地域特点不能一刀切。另一方面教材的选用盲目不适合当地的学情。一些地区和学校不管当地的实际情况只要看到新的语文教材总想拿过来试试因此选定的语文教材并不适合当地学生的学情。

。3.教材编写与一线教师相脱离教材编写与一线教师相脱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首先一线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加入到教材的直接编写的过程中而他们往往是教材的最直接使用者他们对教材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意志、意见以及对教学最直接的认识并不能够反映到教材当中。其次教材编写者的目的、意图并不能够直接传达给一线教师。目前很多一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者目的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教材前面的编写说明。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并不能真正深刻领会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特别是在评价的压力下更是曲解了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

4.教材的配套资源缺乏大家都知道狭义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科书。而广义的语文教材的概念则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辅导书等一系列的资料。比如说语文教材内容配套的音乐、图片等或者是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等。在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些配套的辅助教材的发展却显得略为落后。教语文,方法要简单,要体现简约之美,少用辅助手段,尽可能地用语言文字去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倡“语言本真”“本味语文”,紧紧抓住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感、积淀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材选文的看法

目前,为适应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已陆续问世。那么,从接受者(学生)的角度看,新版语文教材选文是否达到了提升文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与旧版语文教材相比,新版语文教材存在着如下两点认识上的偏差:

一、在处理“时代性”和“典范性”辩证关系上,新教材有片面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这些要求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时代性”与“典范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时代性”强调教材要注意选取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文本,但又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即具有“典范性”,“时代性”包含着“典范性”;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本,不必是当下的,但却是它特有时代的“典范”,“典范性”包含着“时代性”。此其一。其二,“时代性”还意味着对传统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即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辩证统一。比如选读古典诗文时,其历史意义就是希望学生学习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当时的社会心理;其现实意义就是借古喻今,满足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因为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无论哪部作品,只要被选入了语文教材作为范文来供学生学习,

它就必然承载了文化传播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这是选文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在对旧版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的调查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因为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无论其作品的历史意义,还是现实意义都在其他作家之上,其“时代性”与“典范性”的含金量自然成就了他的文坛霸主地位。旧版语文教材选文的“时代性”与“典范性”的成功结合,还体现在其他几位作家的作品选读上。比如现代文学部分,除了鲁迅作品之外,只要是高中毕业,人们都能够说出能够代表那个时期的著名篇章———《背影》、《小桔灯》、《再别康桥》等等。这一切都应该得益于旧版语文教材的选文。

二、在“指向性”上,新教材虽有所改进但不够完善

指向性,是就选文的教育价值而言。所谓教育价值,是指所选文章的主要目的及其应用效果。“语文和文学都是人类的语言活动方式,两者有重叠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粗粗地讲,它们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内容或所谓…道?,但文学意在审美,语文重在实用。”尽管语文不是“载道”的工具,但它具有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它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急于汲取知识、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人生态度的青少年,它具有间接的“载道”之意。因此认识并充分发挥选文在语文教育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为此,《课标》规定:“教材要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是说,选文除了要考虑作品本身的“时代性”与“典范性”之外,还要考虑中学生对作品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即选文要有指向性。

在这一点上,旧版语文教材有许多遗憾。从前面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们“最熟悉”的作家有时候却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为什么熟悉这些作家,因为语文课本介绍过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喜欢?因为选文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一致。于是就出现了“最熟悉”与“最喜欢”不一致的现象。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几位在“最熟悉”一项中排名靠后的作家,在“最喜欢”一项中的名次却非常靠前。首先是当代学者散文家余秋雨,由原来的第九位上升到了第二位,其次是台湾已故作家三毛由原来的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三位,还有香港武侠泰斗金庸,由原来的第十三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之后依次是朱自清、钱钟书、冰心、张爱玲。在这8位“最喜欢”的名家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5位与语文教材选文无关,他们是余秋雨、三毛、金庸、钱钟书和张爱玲。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告诫我们,忽视了中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身心发展特点,选文的教育意义往往会南辕北辙。怎么办?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喜欢什么?喜欢余秋雨的理由:“他的文化大散文文化气息浓郁”、“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强烈的忧患意识”、“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心理”;喜欢三毛的原因:“作品的表达方式特别,读起来轻松,但绝不浅显”、“其独特的经历”、“为自己而活的个性”等;喜欢金庸的理由:“豪气干云”、“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武侠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性”、“人文关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些充满了时代特征的新词汇不约而同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不论是哪一时期、哪种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只要适合中学生阅读,符合他们的成长特点,喜欢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新版语文教材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比如语文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诗歌部分,其中的现代诗选《死水》(闻一多)、《寂寞》(卞之琳)等,当代诗《我遥望》(曾卓)、《麦地》(海子)等,选文与其题目“诗意地栖居”一样生涩难懂;广东版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中的《诗经》两首《静女》、《氓》、《离骚(节选)》等,山东版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赵鑫珊)、《读书的艺术》(林语堂),第四册中的《读数时代》(南帆)、《镭是一种恐怖物质》(比埃尔·居里)、《论无性造人》(托马斯)等,这些文章“新”是新了,但不知对中学生而言有多大意义?有文章云:“按照每册教材前的说明,高一阶段当以…理解、分析和文言阅渎?为训练重点,高二阶段当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为训练重点,高三阶段当以…研讨、评介?作品为重点,而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系列。根据训练重点不同,课文的深浅难易程度也当与之匹配。可总揽各册课文篇目未见其按照编者所阐述的梯级序列。首先各册内部看:第一册第四至六单元的古文按照时代由先而后排列,众所周知,先秦诸子散文比汉以后的作品易读,因此形成了由难

到易的反向梯级。实质上第一单元的课文《荷塘月色》、《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很显然比第二单元的课文《北大百年讲话》、《记念刘和珍君》、《过万重山漫想》理解难度大。其次各册之间亦是如此,第一册文言文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止,第二册承接第一册从隋唐始,止于明清。这种用大学教材的编排体系编写中学教材的方式根本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册的小说、戏剧显然也比第三册的诗歌容易理解。

如何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语文课文及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般是五种:

一、课文特点

首先是课文所属的文体的“类”的特点。例如散文,其内在的和外在的线索常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特点。散文其所以散而不散,就是因为有这些线索存在。议论文,它的逻辑及其表现出来的结构,又是教这类文章必须把住的一个特点。“不拆框架无法教议论文”。小说,情节与人物是应该把握的。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首先是感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它的超乎寻常的语言表现和艺术手法。“无情不能教诗歌”。说明文,通常要把握其说明事物的顺序及方法。——扣住文章文体的特点,是进入教学并决定其倾侧面的第一步。

但是,每一类文体中的各篇文章,又自有其特点。

首先表现为构思。构思不仅是文章的取意点,而且是文章的所由径。诸篇文章,意属于一,而起始千差,取径万别,这就是构思不同了。例如《白杨礼赞》同《松树的风格》两篇,同样是以物明意,但在《松树的风格》中,物(松树)主要用为喻,而在《白杨札赞》中物(白杨)却具有关乎全文构思的象征作用。作者由白杨而起意,造意,炼意,取象和剪裁。离开了象征,本文内容不仅毫无深意,而且还有失真之嫌。因为文中对白杨的描写,如“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乃至“温和”、“倔强”、“不折不挠”、“没有斜生,没有倒垂”等等,就不一定是白杨本来的品质和形象。所以,教学此文,处处离不开象征。离开了就不能解其意,圆其说。这样看来,象征在本文中就不止是一般的表现方法,而且也是全文的精结和灵气。所以象征应算是本文的一个重难点。

第二、特定的写作环境。特定的写作环境常常决定作品特定的表现方式和用语。如《风景谈》。教这篇文章如果不时刻紧扣它的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它的用意、造语及方法选用。在这类课文中,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成了理解课文内容的契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第三、有的课文以思想深刻为特征。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文段,其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够深奥了。不把住这些论段教学,就失去了本文的特色,就没有把住本文的重难点。

第四、有的课文思想虽不是很深奥,但表达方式却很特别。例如陈之潘的《钓胜于鱼》一文,所谈的事理,如径质直道出,算不得难懂的话题:一个人干工作,既要好之,又要乐之,才能有成。所以,如果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懂得这一番道理,算不得抓住了本文的特色。重要的是把住本文说明、展开这一道理的方法:援引情事,娓娓而谈,写景钟于理,叙事钟于理,议论、抒情皆钟于理,动乎人情,中乎人意。这就是它的特点,就要作重难点教。

第五、有的文章,思想内容不难,语句不难,表现方法也不难,唯独情深气盛。这类文章,它既以“气”为特征,教学时零零挂挂地讲解是不行的,倒是荡气回肠地读诵成了重点。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就是。

第六、全篇系于一“眼”(“文眼”和“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这些“眼”大多就成了全文的重点。所谓“整体教学法”就是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而来的。

总之,仔细地研究课文特点,是觅求课文及教学中重难点的重要一面。

二、教学目的

同一篇课文,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侧重于语文知识,有的可能侧

重于思维训练,有的可能侧重于写作模仿,有的可能侧重于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有的还可能侧重于对学生的某些、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语文教学有多种属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属性会有机地融合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都有所侧重。依教学目的的不同,择重处则侧之,其余轻待可矣。

三、教学对象

教学没有不看对象的。同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也要看对象。有的地区学生的水平普遍高一些,有的地区则低一些;有的班级学生在某方面训练有素,有的班级学生则缺乏这种训练;有的班级学生习惯于某种教学方式,有的则不习惯。据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应不同。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了“量其资禀”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应依学生韵天赋、程度来决定。并且,他还主张每授不必过多,以便使教学对象“精神力量有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我们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这样。

四、教学体系

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体系中有纲有目,有领有结。懂得了这些纲目领结,才能抓住重难点。这就象下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颗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要有这种体系观念。魏书生教好书的诀窍之一,就在于他“体系”观念强。他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成了语文教学的“知识树”,这种建立在科学而缜密的研究基础上的“知识树”,就是我们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和依据。

以上谈了确定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几方面的依据。但总的说来又归结为一点:深入钻研课文,注重教学实际,对课文要入于里而出于里。对教学参考资料要参照为用,不可不用,不可死用;必要的是以我为主,独立思考,“化”字当头。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教下来都要是一篇有轻有重、有主有轴、脉络分明、气象贯一的整块文章。这样说,并不是强调非与众不同不可,而是强调一个“化”字。真正“化”了,也就大抵有自己的特色了,也就知轻知重了。六、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那么,当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后,教师又应如何来处理呢?我的做法是: 一、提出的问题是教学中已涉及过的,请学生相互帮助解决。由于学生听课时,瞬时注意力分散等原因,有时会提出教学中已讲过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作解答。原因是:由教师讲,容易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请学生讲,使讲的同学感到所学知识已掌握,为能“表现”一番而感到高兴,提问题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已掌握而着急。这样,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能促使少部分学生积极思维。当然,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说不清楚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明,或换一个角度加以分析。二、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后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作启发性的指点。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见此想彼,产生疑问。例如教“循环小数”一节时,有一位学生受“无限循环”的启发,提出:“有没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呢???我当即给予表扬,然后作启发性指点:“这样的小数很多!以后我们学习…圆的周长,时就要碰到,对…圆的周长?中的无限不循环小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还专门作过研究呢!??我这样一讲,

七.各类文体阅读教材研究

一、记叙文教材研究要领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事写入、摹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分析

(一)明确要素,抓住线索,分析结构

记叙文是记事写人的文章。叙事,事情总要有起因、结果;记人,人物总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活动。因此,记叙文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便构成了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分析记叙文,首先要找出这六要素,并要弄清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抓住其中的首要要素。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事件是首要要素;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人物是其

首要要素。

(二)区分类型,突出重点,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

记叙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有以写人为主的,分析时,要区分类型,突出重点,作深入的理解。侧重记事的记叙文,分析时要突出以下几点:

①分析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

②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③分析场面、细节。

④分析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感情。

(三)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方法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是以叙述、描写为主,以议论、抒情为辅。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作一般的述说和交代,要着重讲清记叙的基本方式。在记叙文中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几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叙述方式的区别和作用。

记叙文中的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做具体细致的描绘,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法。描写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它可以使所写人物有血有肉,使事件有声有色,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分析描写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对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的分析,了解其在展示人物性格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种是要通过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了解其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交代背景中所起的作用;第三种是注意描写中所运用的语言,包括遣词造句,修辞方法的运用等。

记叙文中,除叙述、描写的主要表达方式之外,还有议论和抒情及夹叙夹议兼抒情的综合表达方式。抒情是作者直接倾注感情的手段,议论是在充分记叙、描写的基础上,作者发表的见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有多种方式,有的抒情和议论是融于人物、事件、景物的叙述描写之中;也有的是以独立段落出现。但无论采用哪种表达方式,都是为了突出中心思想,表达思想感情的。

二、说明文教材研究要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物、事理的文章。凡是介绍和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解释事理的含义、特点、演变过程等的文章,都是说明文。

说明文的内容特点,是它的科学性。说明文一般都是知识性很强的文章,它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即反映事物的内容、形式、规则、规律,因此,说明文要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界说恰当、区分事物内部联系的异同要分明。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是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说明文总的结构模式是:总说——分说一一综合。具体说,有的是先分析、后综合;有的是先综合后分析;还有的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的。说明文的条理性,要求我们在分析说明文时也必须条理清楚,把握住作者构思的逻辑,条分缕析地理清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的分类。从内容上看有三类:一类是说明实体事物的说明文,一类是说明事物发展阶段的程序说明文,一类是说明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前一类的说明文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中间一类的如《蝉》、《景泰蓝的制作》等,

三、议论文教材研究要领

1.议论文的分析

根据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和教学议论文的基本目的,议论文的分析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分析论点和论据。论点是作者对论述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它是全文论述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一。深入地分析论点,是分析议论文的中心环节。

(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有两个角度的理解。一是指议论文的篇章结构'一是指议论文的逻辑结构,

也称论证结构,这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说的。二者所归属的范畴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讲议论文的篇章结构,包括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从文体特点看,大体与议论文的序论、本论、结论相适应。

(3)分析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一篇议论文要把道理阐述得清楚透彻,使读者信服,除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论证结构要严谨之外,还要有十分恰当、得力的论证方法。

(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最富有论辩性。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分析,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作用。

四、小说教材研究要领

(一)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小说,一般是文质兼美的中外名家名篇,其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富有浓郁时代气息的典型环境,独特的构思,精妙的语言,构成了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学生去阅读、欣赏,从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受到感情上的熏陶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小说根据篇幅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等几种类型。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小说除少量微型小说外,基本上是短篇小说或中、长篇小说的节选。小说具有以下特点:

1.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主体。小说以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再现社会生活、反映社会本质。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绘;可以写人物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人和环境之间发生的种种关系和矛盾,形成了故事情节。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通过具体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真实、具体、典型的环境描写。

(二)教材地位

以人教社“义务教育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来看,现代小说作品在教12中的分布状态为:6册教材中,小说总量21篇,占语文教材总篇数的12%。其中,现代小说占15篇,初一5篇,初二6篇,初三4篇,基本均匀分布在三个年级的教材中。选编一些小说,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为以后的阅读和欣赏打好基础。小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文学体裁,也是重要的课外读物。因为小说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动人的艺术形象,学生阅读小说有浓厚的兴趣。

(四)小说教材研究要领

对小说教材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小说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训练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小说教材研究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要掌握以下要领和方法。

1. 理清情节线索,分析结构艺术。故事情节和作品结构是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情节发展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阶段,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事件的发展、场面的转换,都有线索贯穿起来。

2. 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

作者为使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常常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选取生活中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质。如《故乡》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不同外貌和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小英雄”闰土和“木偶人”闰土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最后一课》通过小弗朗士的见闻和心理感受突出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国土沦亡的满腔悲愤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篇小说中,往往塑造几个乃至一系列人物形象,分析时应该突出主要形象。如研究小说教材,应该注意分析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注意分析表现人物性格的各种艺术手法的作用,从而把握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3. 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故事发生的场所,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重要。环境与人物是辩证统一的,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真实、具体、典型,才能充分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出形成这种性格特征的阶级根源和历史根源。因此,分析小说教材要注意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分析环境所表现的时代的、地方的、民族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广阔而深厚的社会与历史内容。

4.归纳主题思想,分析语言艺术。主题思想是小说的灵魂,归纳主题思想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说中的事件、人物、环境、情节安排乃至细节刻画,都是为主题思想服务的。通过分析作家所叙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和所描写的环境,可以看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四)散文的欣赏(如何赏析散文)

1.把握散文的线索分析散文时,先弄清散文的线索,才可踏上分析的途径,它是散文赏析的突破口、入手处。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的行踪、感情的变化、事物的性质特点等等都可以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

寻找散文线索的工作大致可分三步:第一步,理清文章层次,即按文章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概括大意l第二步,把握结构,就是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第三步,弄清行文线索,就是找到文章各部分的内部联系。

多数散文的线索不难寻找,有的散文却不易把握。例如《背影》,表面上看是下列层次: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桔、回忆读信、北京思父。如果是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成“写我的一段经历”了,那么,也就必然错误地得出结论: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线索错了,也就是分析散文的入口处错了,没有不走错路和弯路的。可是仔细阅读思考,却认为本文的层次应为:

开头回忆旧事、召唤感情、造成悬念——点背影

叙述家境——引背影

中间送我上车写背影

买桔送别

结尾补叙、思念——再现背影

文章既写了“我”,又写了父亲,主要是写父亲。先写“我”的无知反衬父亲的厚爱,后写“我”的眼泪来烘托父亲的深情。文章的首尾两次写艰难的家境,首为铺垫,后叫补叙,都烘托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关怀,这种爱就是在这样家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因而“我最不能忘记”。

因而,贯串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是“背影”,全文是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而展开的.“背影”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

2.体察散文的感情抒情散文也叙事说理状物写景,但重心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散文的分析的重心应放在作品感情的分析上。一般应注意:

(l)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

①直接抒情作者感情强烈,抑制不住,不借助外界事物,直接运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把感情抒发出来,或赞美、欢愉,或感激、思念,或愤怒、哀伤等。一般说,直接抒情较少在文章中单独使用,其前其后总伴随着叙事、描写或议论,使所抒之情有所依托。

②间接抒情指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的抒情方式。所谓“即事缘情”、“借景抒情”、“咏物抒怀”,即间接抒情。它是运用得更广泛的抒情方式,多数抒情散文和散文诗主要用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方式又有四种不同情况:

借人抒情。就是借写入来抒发思想感情的—种间接抒情方式。例如《背影》,借写特定情境中的父亲的背影,抒发父子之间诚挚的深情。

借事抒情。即借叙述事情来抒情。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前边写了菜园,后大部分主要是写种菜和管理、丰收的乐趣,抒发了缅怀延安生活的情感,表达了靠劳动创造生活和快乐的思想。

借景抒情。即借描绘景物而抒情。朱自清先生最善于情景交融地描绘诗情画意,他的《绿》依次写了瀑——亭——潭,处处流露出年青人(当时作者24岁)的狂喜之情,把倾获、欢愉和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中。另一种情况是触景生情,它是由眼前景物而联想,触动情思。《荷塘月色》描绘了荷塘、月色后,又“想起”江南采莲旧俗,抒发了怀古思乡之情,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暂时解脱现实的烦恼纷乱。《故乡的榕树》写带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由眼前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引起故乡情,通过对故乡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借物抒情。它是借描写特定事物来抒情。课本里这类散文很多。咏物抒怀,情寄于物,“物”的选择和表达起关键作用。例如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借蒲公英把三个生活片断——童年的和平欢乐、战乱的饥饿惨苦、抚育战争中的孤儿——交织在一起,借蒲公英把愤怒的控诉和理想的抒发交织在一起。蒲公英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作者感情寄托的载体。作者是通过对蒲公英的形象描绘来抒发反战情绪,歌颂那闪耀着“忍耐的坚强和朴素”精神,在战争中艰难生存的劳动者的。最后作者呼唤,“勇敢地生活下去。”这样,蒲公英的含义和组织结构文章的作用就十分深邃、丰厚了。

(2)弄清感情的缘起。即弄清因何抒情,抒什么情,找到抒情的源头。有些抒情源头较明显,例如张洁的《挖荠菜》,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单句独立成段,它创设了一种情意深沉的氛圈I开启了“我一感情的源泉,引发了“我”对这“救命莱”感激、怀念、珍爱的感情溪水,一路淙淙流淌不可遏止地纵贯全篇。而有的抒情源头较隐,例如老舍先生的《小麻雀》,抒情的源头在哪里?细读课文,院子里,花盆间,受伤的小麻雀一出现,就引起“我”的关注,“觉得很难过”,“多么可怜”,由此,伴随着这只小麻雀的一再不幸的叙写,抒发了作者对受损害的弱小无助者的深切同情和思考。原来源头就在开头对小麻雀满怀同情、关切的观察描写。

无情不称为散文。无情成不了散文作家。这情就是对祖国、人民、自然、历史乃至家庭、事业、朋友、恋人的爱。散文的名篇佳作中蕴藏着人类最深厚丰富、健康高尚、圣洁优美的感情,通过散文的赏析,让它们象春风、细雨、花香一样,滋润熏陶孩于们的心,塑造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吧。

3.领悟散文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如身临其境,感受和领会原文所创造的意境,得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至高艺术享受。

王国维论词,以词有无境界分高低。我们研究散文,也可以以有无意境分优劣。文章产生意境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对所写对象有真切的感受;二是又能把这真切感受真切地表现出来。

4.探究散文的技法。每一篇抒情散文,不仅内容和感情上总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抒情

方式、写作方法都不尽相同。在具体写作方法的赏析上,研究各类各篇散文独具的特点,是散文赏析的个性,也就是赏析的具体落实。抒情散文在写法上,或借物(景、事、人)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触景生情,或用象征手法等。即使是都用象征手法也用法各异。有的局部用,有的全文用。《白杨礼赞》、《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都全文运用象征,但也各有不同写法:‘白杨礼赞》依次写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内在的“神美”后,接着用了四个反问句,靠联想和想象为媒介,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井冈翠竹》运用象征手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地把井冈翠竹喻指井冈山人民;一种是通过见到井冈翠竹的回忆和展望来赞颂英雄的井冈山人民。而《松树的风格》是通过联想,用松树的风格象征共产主义风格,揭示其象征意义的。这些写法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很有意义,教学中应下功夫落实。

5.品味散文的语言。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一大门类的散文,其作者都注重追求作品的语言美。而学生阅读散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夫。因此,品味散文的语言,则是散文赏析的又一个重点。

(1)学习语言的凝炼优美、富有变化,如《白杨礼赞》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五次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但次次说法有变化,语气逐步加重。

(2)学习准确形象的动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的“泻”,“浮起”的“浮”,“洗过一样”的“洗”,“笼着”的“笼”等等。都用得精当、贴切,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一种恬静、柔美、清淡、朦胧的美。

(3)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如《小麻雀》中“我试着往前凑”,“凑”,写出了小心翼翼地靠近、唯恐惊吓小麻雀的动作和心情。如换成“走”,那就一般得很,表现不出这个意思。(4)学习精妙独特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中的博喻、通感用法,都新颖独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使难以描摹的无形香气,让人结合想象具体可感。

另外,还应注意研究散文语言的朴素美、节奏美等。

散文的教学设计,就应从其特点出发,首先理清线索,研究构思技巧,把握其结构美;进而“披文以入情”,探究意境,领悟其深刻的意蕴美;然后,品味语言运用,体察其语言美。散文教学与学生的读写训练尤为贴近,因此,也应重视这方面的设计。

示例:

(二)诗歌教材研究要领

1. 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要认识诗歌的题旨,就必须把握诗歌的构思。

诗歌的题材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不同,表现于诗歌的艺术构思就多种多样。研究构思艺术,可以从分析诗歌创作的契机、诗人感情发展的线索和分析画面的结构艺术、间歇艺术等方面人手。

(二)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的艺术形象一般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景物、事物的形象。研究诗歌,要把握这些艺术形象,从而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意。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直接抒情的诗歌中多为诗人自己,如《梅岭三章》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陈毅同志。但有时又不仅仅只是诗人或某个人,如《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抒情主人公就是“我们——你的人民”。对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从思想内容人手予以分析,才能深刻理解诗歌的基调和主题思想。

叙事诗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较丰满的人物形象,这类诗在熟悉情节的基础上,要着重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间接抒情的诗歌,往往借景、物抒情,以景、物象征某种形象。这种形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典型意义。如《青纱帐——甘蔗林》,诗人以青纱帐象征革命战争年代,以甘蔗林象征社会主义时期,诗歌展现了两个时代的风貌,两个时代的特点,两代革命者的形象。只有深入分析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才能挖掘出这首优美的抒情诗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三)把握诗歌的意境

因此研究诗歌,很有必要从意境人手,体味诗中所反映的生活现实和作者的真情实感。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诗,要先领略诗中物、景以入境,然后在“境”中体会它的“意”。以情为主的诗,要体味诗人内心感情的抒发,以意取胜。情景交融的诗,要从情与景的互相配合和交织中去领会、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意境,还要从思想和艺术的结合上品评意境的高下,分析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发与客观景物的描写是否和谐统一,对诗歌作出优劣高下的审美判断,还应从多样化的风格中揣摩意境。如有的幽美、有的壮阔,有的清丽,有的豪放等等。风格各异,意境有别,要深刻体味,以把握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诗歌的语言艺术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具有音乐美和图画美。往往字里行间既有言内之意,又有弦外之音。研究诗歌,必须挖掘和推敲诗歌的语言,这样才能深入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把握诗歌语言,主要应剖析诗歌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与诗歌内容的关系,抓住传神的“诗眼”,细细咀嚼品味。如《回延安》中的“回”字,把诗人视延安为故乡的炽热感情和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思念之情自然而贴切地表现出来,使全诗更真挚动人。此外,还要分析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包含节奏美和韵律美)和诗歌语言展示的画面美(包含结构美和色彩美)。

把握诗歌语言;还要分析诗歌的修辞和表达手法。诗歌常常运用比喻、借代、夸张、象征、对比、衬托、比兴、铺陈等手法,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七、文言诗词曲教材研究要领

(一)抓住诗歌的感情发展线索、画面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艺术

(二)抓住诗歌的意境,分析和理解诗歌主题(思想和感情)

(三)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1.赋、比、兴

2.象征与夸张

3.通感与复沓

4.韵律与节奏

5.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

诗歌的语言艺术包括炼意、炼句和炼字。炼句、炼字全是为了炼意。诗歌的语言功力归根到底是锤炼字、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杜甫锤炼语言艺术的甘苦之言。炼字的最高境界是概括集中,形象鲜明,富于韵致。古代诗歌中推敲锤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教学诗歌时,只要紧抓这些关键性的字词(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予以认真分析、对比、品味,学生的阅读和欣赏水平自会扎实提高。

八、文言文教材研究要领

(一)抓住字、词(实词和虚词)、句

掌握常见字词的音、形、义,培养语感能力,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在整个中学阶段,字、词教学都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实词教学尤为重中之重,对实词阐释得准确中肯,可以作为浅易文言文教学要求的准绳。

(二)分析文言文的表达方法和结构

富于教育意义的作品内容和精当精练的文章形式的巧妙结合将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三)强调诵读与品尝领悟

诵读的作用就是在诵读感知语言的优美与动听中去感知语境,去揣摩和体味意境。诵读古诗文要讲求方法,这就是依据文情起伏,运用语词变化,读出感情基调和韵味之美,特别注意读活“文眼”,要让语音把文章内蕴的情感和形象表达出来。

深入读解,文道统一。古人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就是要咬文嚼字式地读,完全沉醉地读,体味品尝地读,因文而悟道,悟道而明文。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一)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见到大家精神的样子,我就感到非常高兴!我对大家有着非常好的印象,我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愿我们今天的学习合作愉快!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板书课题--背影)

一谈到中国的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一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背影》。《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提到“父爱”这个话题,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讲一件亲身经历的动人故事导入到课文的范读上来,争取声情并茂,感人泪下)。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这“深沉的父爱”的。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教师提问:刚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明确:作者是通过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2、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

明确:第一次:点题的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3、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然后,让指名学生单个朗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比较好,教师在朗读技巧(轻重音)上加以指导,找出应重读的词,加以体会,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明确: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作者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

(让学生齐读课文)“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

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板书:沉重

作者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板书:蹒跚

板书后教师提问:作者又写了什么?(父亲爬月台)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课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板书:艰难努力

要求学生齐读这几句话,要突出应重读的词。

4、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适当予以肯定)

讨论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景惨淡。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父亲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便宽慰儿子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还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但作者更加爱自己的父亲。作者这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这是感激的泪水。)

5、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

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得体贴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5)、“进去吧,里头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三、总结梳理,回扣目标

这篇文章通过运用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父爱”这一主题。

四、拓展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关爱自己的文章,题目自拟。

大学语文 文言文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a)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秋水 庄周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教材的变迁

教材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小学教材 在北京展览馆“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大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孙子在科教展区前驻足良久,讨论着各自使用过的中小学教科书。老者熟悉的课本中的英雄,少年多半不知。少年提到的现代诗歌、散文,老者也惊诧于它们进了教科书的殿堂。孙子对竖版、繁体、古老的教材封面颇感新奇,而老者更羡慕现在课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这就是六十年来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从古稀老人到黄发小儿,都在这些新旧不一的教科书里找到自己上学时的影子。老者感慨说,从这一排排教科书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邓小平讲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革时教材 一九五一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仿照苏联教材编写、修订的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科书出版。五年之后,人教版推出了第二套中小学教材,完全由新中国自主新编,并且之后每隔六七年修订一次,至今已是第十版。 使用时间最长的教材当属“文革”结束后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从一九七八年秋开始一直使用了十五年,直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九三年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正式向全国供应。 伴随着这些教材长大的一代代人,都被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从欧阳海、刘文学到雷锋、陈景润等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从杨朔的《荔枝蜜》到史铁生的《我和地坛》不同时期的审美趋向,从大篇幅的抗战故事到金庸小说进课堂,教材的变化让很多人想起了六十年经历的教育变革。 文革后小学语文教材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开始推进教材多样化建设,全国先后有八十多家出版单位出版了数百种各科中小学教材,教材内容日趋丰富,质量不断提高。 现在的教材 正是从这些教材开始,新中国完成了从成立初期仅有20%的入学率到六十年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的漫长过程,实现了从最初的每年不足十万人上大学到现在六百万学生共同迈进高校门槛的飞跃。 相关链接: 孤本独绝:辅导作文的最佳教材 课本,写好“人”字故事 《牛郎织女》催生了小学生早恋? 这样的课文能够培养出爱国者吗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统一考试。

(18班(专升本):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3、学习课标(有有关ppt )(讲生硬了)(第一次) 18班:(第二次):1、学生先讲,我来评,学生也可以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真正做到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课文是不容易的。2、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3、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时间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满意)18班:(学生怕提问、回答问题等,还是怕犯错误而受到惩罚(如被人家讥笑、被老师批评),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此,我打算:在课堂上做得好的,奖励;做得不好的,也奖励,即只要你做了,就奖励!) 1、学生讲5分钟的课 2、继续学习《中学语文教材概论》 18班:(第三次) 9、10班: 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 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 3、名家谈语文学习(有有关ppt ) 4、同学生讨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教材的意义) 5、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第一次) 6、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 7、学习课标(时间紧)(有有关ppt ) 8、语文教材概论(有有关ppt) ) 学习《古典诗歌》:先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解读情况。(用高考的相关试题检验) 本门课程是与“语文”相关的。语,指听说;文,指书面语:都是与言语有关的。或者可以讲,凡是与语言、言语相关的,都可以指称为语文。中国古代的教育,只有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参考书目

《大学语文》参考书目 1.相关网站和清华CNKI、维普资讯和万方等各大数据平台;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8版)》徐中玉、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3.《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大学语文(全编本)》王步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出版); 4.《大学语文(增订本)》徐中玉、齐森华,教育部高教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6出版); 5.《国试书业?大学语文(公共课程?最新版)》国试书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07出版); 6.《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古代汉语》(上、下册)郭锡良等编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朱栋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一卷刘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二卷龙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三卷吴秀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5《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四卷汪文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6.《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7《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8.《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5)陶德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陈建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文艺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中国文化史》冯天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中国哲学史》郭齐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集一、集二、集三)陈洪、李瑞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中国诗歌艺术》王红、谢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5.《语文素养高级教程》李瑞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6.《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言出版社1989年版; 27.《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8.《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9.《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0.《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1.《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2.《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3.《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34.《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35.《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6.《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大学语文普及版

《大学语文》说课稿普及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这门课。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填空、简答: 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下列课程理念:①教育民主;②国际理解;③回归生活;④关爱自然;⑤个性发展 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①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②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③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4.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①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②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5.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离开了课程功能,目标的制定就缺乏内在的依据。 8.中外母语课程的独特功能:①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④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9.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它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10.三个维度:“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立足三个“统一”,把握“三维”目标: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③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 12.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①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②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③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④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 13.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①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②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 ④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⑤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 14.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①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②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③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伪生成;④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⑤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 15.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①与教科 书的对话;②与教师的对话——垂直 性互动;③与伙伴的对话——水平性 互动;④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 动 16.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 一:①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②语 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③教材编者的 编辑主体性;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7.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具

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听说读写全面推进

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听说读写全面推进 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育目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 任务也随之改变了。《小学英语纲要》所规定的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并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 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学也应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下,同时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理论所要求的,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英语教材现状分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现行英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托,是教学的重点。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单词、短语、对话以及简短的阅读材料的教学,达到综合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要求呢?在人教版小学英语课本中,每一单元都主要掌握学习一定数量的 单词或短语、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个相关的阅读材料,各部分内容看似零零散散,毫 无关联,但实际上,每一单元都在谈论同一个话题,前面设计的内容为后学内容作铺垫,B 部分内容的学习为A部分内容的复习提供了机会,但同时它又是A部分内容学习的一个推进、一个提高、一个知识的再循环,再积累,这给我们的教学搭建了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再提 高的平台。新教学大纲提出,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完整的单元教学,把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为了适应这一教学目的,国家教委组 织编写的英语新教材,很注重课本的选材,每一单元内容活动安排都经过精心的挑选、组织,都融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内容丰富有趣,知识面广,是很好的教学教材。因此,要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课本教材教学为中心,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推进。 二、不同课型下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词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尽量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摆脱死记硬背的旧模式。 基于此,上课前,教师可先设计一热身活动,一首歌曲、说唱歌谣或游戏。热身活动是为了 回忆温习已学知识的同时,将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玩耍的心思收拢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英语兴趣,营造学英语的氛围。尔后进行关于旧知的听说训练,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学 生就这些问题群答或个别回答。在授新课单词或短语时,教师展示一些视觉直观的卡片以激 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积极听说的兴趣。之后,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听说读的训练(1)学生听音 模仿读(2)教师教读,学生齐读;(3)学生个别教读,学生齐读;(4)学生分组齐读, 分男女学生齐读;(5)个别学生识读(6)学习一组小对话之后齐读或分角色读。在语言储 备充分的基础上,学生此时对语言运用已有了相当的信心,表现得都想跃跃欲试,教师适时 准备一游戏,学生在轻松的同时再次运用新学语言听说并成功做游戏,学生们此时有了极大 的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进行语言输出的多种形式写的训练,此时可谓水到 渠成。 对话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对话教学是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首先教师可利用卡片对已学词汇进行听、说、读、 拼写单词的训练巩固,然后出现新对话语言。尔后,进行不同形式的的对话听说读的语言操 练(1)听简单的录音材料,连线或选择合适的图片,完成Let’s try 部分;(2)模仿听读Let’s talk部分;(3)教师校音教读;(4)学生分角色齐读(5)小组内分角色读(6)学生展 示表演读。在语言积得充分基础上,教师设计一行之有效的小组活动,同时做少量的笔头练习,对所学语言进行巩固。

【2019-2020】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 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 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 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 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 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 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 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 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 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 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 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 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 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 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 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作者:李晓宏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125 更新时间:2006-4-17 中国的语文教育,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语文教材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在我们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同时, 我们重新审视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 从而更好地借鉴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以更审慎的态度推进教材建设健康和理性的发展, 也许不无益处。下面我们就对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一粗线条勾勒, 以求对教材的发展能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在我国古代, 虽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学校教育, 但是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 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专门为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而编写的教材尽管有,但并不多。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少年儿童习读的识字课本, 其中包括一些字书, 早期的如周秦时期的《史籀篇》、《苍颉篇》,两汉时期的《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等; 后期的, 则有流传久远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清代的《文字蒙求》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千”在我国语文启蒙教育中的成功, 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作为教材各自的个体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发挥的是整体的优势。这是因为: 首先, 如果只学三本中的任何一本, 其识字量不够, 达不到阅读所必须的二千余字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内容看,它们不仅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 而且能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增进日常运用。再次,每本书字数不多,少则四百多字,多则千余字, 儿童学一本换一本, 新鲜有趣, 不觉乏味; 而三本书合起来,去除重复的,单字也在二千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这种典型的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的另一类教材是供青少年读的诗文选本, 早期的如梁朝昭明太子所辑《昭明文选》,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释后,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昭明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后期的如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清代吴楚材的《古文观止》、姚鼐的《古文辞类篆》、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以及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等。重视各种典范文章的研读、诵读,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我国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的学校教育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这是我国语文近代化的标志, 意味着语文学科开始创建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综合性最强的课程,许多篇目集文、史、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大学语文必背课文

《大学语文》教材必背课文杨建波主编(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老子》四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论语四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颜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

浅谈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

浅谈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 任务型教学模式倡导把学习者置于学习的中心位置,这与近年来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兴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受这种思潮的影响,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编写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也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掌控”。 标签: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以学生为中心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经历了一个大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变革也影响到了对外汉语教学。李柏令(2010)曾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自2004年起,已陆续有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题研究。受这种思潮的影响,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编写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也日益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我们对《汉语口语速成》《实践汉语入门》《体验汉语口语教程》等几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编写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进行考察,发现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掌控”。下面我们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习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对学习者的兴趣有足够的了解,并且针对这些兴趣点编写教材,教材才会对学习者产生吸引力。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以求教材的使用者对课本产生足够的兴趣。 (一)学习者的生活背景与习惯唤醒学习者的兴趣 学习者的生活背景是学生所熟悉的,出现在二语学习中,会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如《体验汉语口语教程3》中设计了“我的家乡”和“圣诞节快到了”这样的话题,学生原有的相关经验被唤醒,有利于增加学习的热情。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不同文化圈的人在个人习惯、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教材在编写时考虑到这些特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与认同感,如《体验汉语口语教程2》和《实践汉语入门》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在酒吧”的相关对话,这充分考虑到了一些西方国家学生喜欢泡吧的习惯。 (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唤醒学习者的兴趣 现在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学习者中既有来自东南亚等国家的汉文化圈的学习者,也有来自欧美等国家的西方文化圈的学习者。西方文化的特

部编新版语文教材具体都有什么变化

部编新版语文教材具体都有什么变化 古诗篇目比重增加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这些经典文本的回归,增强了课文的人文底蕴,对于孩子们理解课文内涵的要求变高了。 以阅读为中心,课外阅读量加大新部编版教材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从单纯的阅读理解到强调阅读策略(例如三四年级分别有预测与提问两个策略的学习)。 部编版总体而言,部编版教材主要着眼于养成学生核心素养。主要着眼于养成学生核心素养。而语文核心素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语言建构运用; 2、文化传承与理解; 3、思维发展与提升; 4、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考察方向都有哪些变化? 部编的改革方向——提高鉴赏能力、思辨能力。 部编版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单元是对阅读的提升:三年级是预测,四年级是提问,五年级是阅读速度,六年级是有目的地阅读。可以看到对阅读能力提出要求。

如何适应新版教材? 那我们面对这些变化该怎么准备呢?《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准备充足才可能有好结果。未来语文核心素养更强调对知识掌握的精通程度。 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积累,以及记忆方面,更多培养完整的语文知识,并且要会用。孩子得分低,是因为孩子不会用,不懂思考。 面对新教材,它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阅读为要,这就提示着作为学生家长,要调整、改变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过一种真正的语文生活,而不再是刷题等方式。 另一方面,新教材的推广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能存在一个衔接的问题,如果不放心,也可以提前看看新教材,读读新课文,提前做好了解和熟悉。并在假期的最后时间段抓紧时间进行大量阅读!

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史

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史 没有一门学科,能够像语文那样,伴随我们在学校的日子。同样,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语文教科书,这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一个中国人的最根本的依仗。"语文"太重要了,但是很少人会去追寻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什么是"语文"? 扑朔迷离的"语文" 提及"语文",很多语文教师都会不约而同想起叶圣陶。通俗的说法,是叶圣陶和夏丏尊共同创造了"语文"。叶圣陶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语文"一词的创造经过及解释。1964年2月1日,叶圣陶在给友人的信中回忆了"语文"的由来,他这样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今天,我们在《叶圣陶教育文集》里还能找到老先生在1980年7月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他最后一次公开明确"语文"的涵义: "语文"作为学校功课的名称,是一九四九年开始的。解放以前,这门功课在小学叫"国语",在中学叫"国文"…… 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 叶圣陶不仅明确了"语文"是一门学科,同时还明确了"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内在涵义。但是这段历史,在另一个同时代的教材编选者宋云彬的日记中也有非常细致的记录: 1949年4月8日晚6时,陆定一、周扬等在北京饭店邀请叶圣陶、宋云彬、胡绳等以聚宴的形式,商议如何组织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机构。此次会上,决定成立"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因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尚未成立,决定把这一机构暂隶于华北人民政府。会上也决定由叶圣陶任主任委员,周建人、胡绳为副主任委员,宋云彬等人为委员; 1949年5月3日,开始写国语读本课文; 1949年5月17日,晚有座谈会,谈编教科书事,叶圣陶发言,有较深刻之见解; 1949年7月14日,第三册高小国语由叶圣陶改写一课,总算完成矣; 1950年3月1日,语文课文修改完毕者六篇,请圣陶作最后之审阅; 1950年3月24日,国文课本第一册尚缺两课,一为《开国大典》,一为《黄河》,几次起稿都写不好,甚为着急;1950年4月4日,初中语文第一册须补课文六课,圣陶选定一课,由蒋仲仁修改。 显然,在宋云彬的日记中,"语文"一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正式论定的。在前,语文还是"国文"、"国语"的一贯称谓,但是到1950年3月后,已经称之为"语文课文"、"初中语文第一册"了。1950年秋,叶圣陶奉命改组建立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8月1日,随《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的公布,一个崭新的学科名——语文,正式诞生。195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小学教科书"语文"成为了解放后第一种被正式冠名的课本。 确实,叶圣陶在"语文"一词的推广上,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但是根据笔者多年对老课本的追索,"语文"一词又有着一番新的发现。这个发现,也让"语文"这个词汇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 根据佛山市印刷业史志方面的介绍,佛山市印刷业成行较早,门类较细。在清末,有宝华阁、近文堂、龙文堂、五经堂等出版机构。其中,位于福禄大街的宝华阁一直到抗战后依然是佛山的重要出版机构。在清末民初,宝华阁印刷了大量的书籍,其中在清末民国的过渡阶段,一度以"机器印刷"作为技术标榜,印制了大量的教育类书籍。偶然,笔者得到了两册印制于

新版大学语文教材目录-新版.pdf

大学语文教材目录 目录一(按历史年代排列)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诗经?黍离 《老子》四章 左传?晏子论“和”与“同” 战国策?苏秦佩六国相印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庄子?秋水(节选) 离骚(节选)…………………………………………屈原《论语》四则 礼记?大同 史记?周亚夫传………………………………………司马迁※上山采蘼芜 ※《山海经》三则 思旧赋…………………………………………………向秀 悼亡诗…………………………………………………潘岳《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搜神记》二则………………………………………干宝《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饮酒》其八…………………………………………陶渊明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把酒问月………………………………………………李白 西上莲花山……………………………………………李白 登楼……………………………………………………杜甫 新婚别…………………………………………………杜甫 张中丞传后序…………………………………………韩愈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长恨歌…………………………………………………白居易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隋宫……………………………………………………李商隐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 八声甘州………………………………………………柳永 ※老樵…………………………………………吕南公 唐崇徽公主手痕………………………………………欧阳修 超然台记………………………………………………苏轼千秋岁……………………………………………秦观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 ※汉宫春?潇洒江梅…………………………葛长庚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水调歌头……………………………………………张孝祥 长歌行…………………………………………………陆游 〔双调〕夜行船?《秋思》尾曲……………………马致远〔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

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知识传授任务、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开展,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教学条件等,从教师的导入、传授、讲解、组织等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教学内容被传授的可能方式、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给教的活动提供的可能等,进行教学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直接、高效、有序地传递,支持教学环节的顺利推进。 尽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也对学生的学有一定的考虑,但其中心是教,而不是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出现冲突时,则会主要依据教师的教进行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对于纯粹的陈述性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效果,但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却收效甚微。 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根据学生的起始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设计从感知到学习到实践和评价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相应的促进学习的教的活动。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当教与学发生冲突时,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修正教学过程,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依据学习过程设计,实现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可以保证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展,从而促进学习。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主导的,因为这一过程是教师设计完成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切实基于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由此可知,在新时期,教师的教学要真正实现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 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长期以来,教学一直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以传递知识或搬运信息为己任,学习的过程则被视为是在头脑仓库中储存信息以备再现之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样的教学往往是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呈现出强烈的封闭性。在这种课堂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存在严重的弊端: 一是重教材,轻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科书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考试也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教科书知识的掌握,教科书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教学变成了教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教科书中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二是重结论,轻过程。过于关注结论的获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试图走一条捷径,将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那么,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新课程要倡导怎样的课堂教学呢?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

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变迁史

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变迁史 鲁迅作品是否“撤出”中学语文课本的问题,几乎是“周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每隔几年被人们淡忘的时候,就会因为再次遭遇删节而回到大众视野里。 一面是家长、学者对鲁迅淡出教材的“痛心疾首”、“奔走呼吁”,一面却是流传于中学生之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一度写在旗帜上的鲁迅,如今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微妙。 “鲁迅抛物线” 如果将“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做一种趋势,那么这种趋势曾经历过一个复杂的变化。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抛物线”――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在“文革”时期。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如《故乡》、《鸭的喜剧》等都是最早被采用作教材的鲁迅文章。有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材 25 篇。但解放区的语文课本只收了鲁迅的小说和一部分政治性较强的杂文,且数量极少。 1949年以来,几乎各套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49-1966年所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 31篇。在各种文体中,杂文数量最多。 “文革”期间,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各地自

行编写语文课本。“文革”开始的头两三年,鲁迅作品因为不完全符合政治思想宣传的目的而被逐出了中学语文课本。1969 年开始,语文课所谓“文”的范围稍有扩大,鲁迅作品开始得到谨慎的恢复(仅限于政治针对性极强的杂文);1970 年,文学作品的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而1972 年以后,只要是鲁迅的作品均不在被禁之列。换言之,“文革”中后期,在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的时候,鲁迅作品曾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上唯一的文学教材。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 28 篇。到90年代中期以后,去掉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等杂文。鲁迅作品的总数量与以前相比有所减少,一度维持在 15 篇左右。 2007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编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本,则只收入鲁迅作品13篇,初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入10篇,高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入3篇。而其他版本如2012年在全国现行使用的江苏版、山东版、广东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均不超过15篇。 写在旗帜上 尽管如此,当前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鲁迅仍然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鲁迅在语文教材中“老大哥”地位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 早在1937年鲁迅去世一年之际,毛泽东就做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