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__教案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__教案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__教案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__教案

一二1’

6’

课堂常规

1、整理队伍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与

任务

4、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准备活动

1.热身游戏

游戏方法:

全班站成圆圈,按1-

2报数,并逆时针慢跑,当

教师喊“1”时,则所有“1”

数停步原地站立,“2”

数同学绕“1”数向前做“S”

蛇形跑。教师喊“2”时,

则“2”数同学停步站立,

“1”数同学绕“2”数向

前做“S”蛇形跑。

要求:注意听信号,起动与

止步都要快,保持间距,

2.热身操

头部、扩胸、体转、弓

步压腿、仆步压腿,手腕与

踝关节

2’

4’

教法:

1、宣布上课内容、要求

2、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学法: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服

装、人数并报告

2、队列整齐,认真听讲

教法:

1、教师讲解热身游戏的方

法与要求

2、组织学生按照要求有

序进行热身

3、在游戏过程中用语言提

示学生游戏的方法与要求

学法:

1.认真听讲游戏方法与要

2、服从指挥,积极参与,匀

速前进,保持间距

教法:

1、讲解并示范动作

2、口令引导集体热身

学法:

1、认真观察,仔细模仿

队形:

队形:

队形:

下肢力量训练教案

七年级身体素质练习课教学指导(一) 教学对象:七年级(初中一年级) 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的总体要求,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动、爱学的良好习惯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剖析:身体素质的练习往往很枯燥,乏味。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通常不喜欢纯粹身体素质的练习,或不情愿,或抵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身体素质练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与方向:通过多次课的教学练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身体素质练习,自己如何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身体素质练习; (二)技能目标:教会学生几项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注意保护自己避免造成伤害; (三)情感目标:在教学、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相互帮助,养成帮助别人,团结同学的优秀品质。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初中1年级)学生,根据大纲规定,处于水平4。本学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刚刚进入青春期,身体形态发育,肌肉、神经、心肺、呼吸等系统的发育均出现快速增长,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较弱,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身体练习,同时学生的绝对力量和耐力都较差,容易出现疲劳。 教法学法: 组织教法:讲解示范法、激励教学法 学生学法:对比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自主练习法 教学过程及实施:

发展下肢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对象:七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内容:本次课我主要采用负重蹲起并结合跳跃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具体实施让两个学生一组,相互背做蹲起的练习,同时结合收腹跳来达到训的练目的,并根据学生情况辅助以台阶跳练习。 教学重难点剖析: 重点:负重蹲起练习时,注意让学生体会下肢发力,特别是腿部和腰部的用力十分重要;收腹跳注意双手主动用力向上摆,做牵引状,双腿要用力向上收缩,同时收腹,用大腿尽量去贴自己的胸部,落地以前脚掌先着地。 难点:负重蹲起练习时,学生用力不正确,可能不能够很自如的站起来或者站不起来,造成腰部、腿部被扭伤的情况;收腹跳时,起跳后不及时主动收腿、收腹,导致后腿不是贴胸部,而是踢到屁股,落地时前脚掌的缓冲着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下肢身体素质的练习,认识到下肢力量对体育运动以及自身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通过本次课的练习,增强学生下肢力量,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3.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相关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组织教法:讲解示范法、激励教学法 组织学法:对比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自主练习法、体验学习法 课堂实施过程

初一体育课全套-教案

第一周第1课时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 运动”的真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 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 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 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端正学习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 体育实践课,使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 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 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习,在练习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 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 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 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 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常用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常用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1)弓箭步交叉跳。要求动作幅度大的,要向上蹬力强;动作幅度小的,要动作频率快。(注意踢腿动作) (2)前后左右并步跳。要求蹬地快,前后左右变向时要有随髋动作。(跳的宽度1米) (3)垫步半蹲向前、后跑。要求两腿配合协调,后腿提起,频率快。 (4)并步半蹲,左、右移动跑。要求左右起动快。 (5)弓箭步起蹬、回蹬。要求中等速度完成动作,节奏明显。 (6)膝关节弯屈左右蹬地。要求后跟提起,中速完成。 (7)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要求变换方向时,髋的动作要明显。 速度素质是指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快速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对各种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速度素质是运动员基本素质之一,在身体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一般速度训练 常用的方法: (1)原地或行进间快速小步跑; (2)原地或行进间快速后蹬跑; (3)原地或行进间快速高抬腿跑;

以上(1-3)可以合为一个综合项目,反复练,按时间练,一般可以练20分钟一组,练两组就可以了. (4)快速跨步跑;[60米左右] (5)快速跑台阶;[70级台阶] (6)快速后踢腿跑;[30米左右] 以上(4-11)为一个综合项目,可以每次练两项,如今天把上坡或下坡跑和快速跑台阶拿出来练.每种跑10组就可以啦.若能更多~那可以在加. (二)专项速度训练 专项速度是指运动员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移动的速度和挥拍击球的速度。 常用的方法: (1)快速徒手和持拍挥拍练习;[100次*4] (2)快速对墙击球练习;[时间训练:30分钟] (3)快速挥网球拍练习;[50次*4] (4)快速挥轻量哑铃练习;[50次*4] (5)快速拉橡皮条练习;[如将橡皮条绑在一支撑物上,手拉橡皮条另一端,进行挥拍动作50次*4] (6)利用羽毛球场地进行快速前后往返跑,快速滑步跑,快速侧身交叉跑,快速组合步法移动等;[20次*4/种} (7)快速跳绳(各种跳绳方法)。[可以分时间或次数联系,一分种快速跳单跳双跳或者10分钟双跳]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体育教学设计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体育教学设计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各级学校要将体育课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为体育课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该在专业素质上提高自身的素养,并且结合实际,在平时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目标上着手,积极探讨新的体育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体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新课程理念对于体育课程的提出,可以将体育课与健康课的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突出两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多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发展,这是体育课“健康第一”的具体表现。而且每节体育课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够使学生有收获,引导他们到达各项教学目标。 一、独具匠心的开始部分 这部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老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将相关的计划设计周全,考虑周到,以便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形,使

得课堂教学独具特色。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往往没有放在学习上,容易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宣布本次课程的任务以及具体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想一些方法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比如说做一些小游戏,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1.新颖独特,具有创造性 对于体育课的准备,教师要有比较新奇的想法,比较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内容,这也是体育课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只是像以前一样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难免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会对体育课的学习失去兴趣,造成体育课教学的困难。 2.循序渐进,讲求科学性 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不论是怎样的,都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学生在上课前的运动量只能是先小后大,活动范围由身体的局部再到全身,运动速度只能是从慢到快。 3.从实际出发,有鲜明的针对性 课前的贮备活动要尽量非富多彩,在选择具体的活动项目时,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性别等特点,这些都对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具体内容,针对

下肢力量练习方式

1静蹲:背靠墙,双脚双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下蹲至膝尖与脚尖连线垂直地面,重心置于患侧足跟,自行掌握下蹲深度,基本控制在可在2-3分钟内达到充分疲劳的程度,间隔不超过10秒钟,连续5-10次\组,2组\天。如果想增加难度,可在背后与墙之间放置一软球(不小于排球的尺寸),进行相同标准的练习。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切对于下肢负重没有限制的患者,如果患肢存在软骨损伤,并在运动中会产生疼痛感,可以通过上下微调角度的方式避开损伤区间,尽量使练习不发生在疼痛弧范围内。 2.抗阻伸膝:坐于床边(椅子或器械上),患侧脚踝部负重,在完全伸直至70度范围内行抗阻伸膝练习,动作节奏快上—稍作停顿2秒—慢下,所负重量以在重复动作10-15次范围内可达充分疲劳且不产生疼痛为宜,如疲劳与疼痛发生冲突时,优先控制疼痛,适当延长动作中停顿的时间以加强训练效果。每做10-15次休息半分钟,连续60-90次\组,2组\天。此项练习健侧亦可进行,但应注意适当增加范围及负荷量以作区分。对于下肢非伸膝装置(股四头肌、髌骨、髌腱)损伤早期的患者一般都适用。如果患肢主动伸直功能受限,应着重强化在过伸位至屈膝30度位范围内的抗阻伸膝练习,强化股内侧肌力量,动作标准不变。事实上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体育锻炼中,最后30度的关节控制能力意义最大,这个区域内股内侧肌的力量占据了整个肌群力量的超过一半,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应着重练习这个运动范围内的动作。 3.抗阻屈膝:俯卧于床上,患侧脚踝处负重或以皮筋束于其上,进行最大范围内抗阻屈曲,所负重量、动作规格、训练数量与以上“抗阻伸膝”动作相同。这个练习目的是强化大腿后群肌力(腘绳肌),作为前群股四头肌的拮抗肌,后群肌肉在维持整个关节平衡和关节运动可控性的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予以重视,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不做此项练习。其他患者基本适用,且此动作不引起髌股关节面压力增大,对即使是比较严重的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依然适用。

初中体育课全套教案

七年级体育课教案 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应注意什么,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可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知识、方法,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 重点:常规教育与安全教育 大家好!祝贺你们顺利的进入了七年级下期了,你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成熟了,成为了一名好少年。少年时代美妙而珍贵,它不仅富于幻想,而且还是长知识、长身体的 黄金阶段。幻想是 理想的翅膀;身体则是理想和知识的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讲述《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1、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因故迟到要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 3、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是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 二、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中,你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给你带来的兴奋和快乐,而且你会切实的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调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初中全一册》教案案例

目录共235页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学方案设计案例 (2) 初中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18)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22) 初中水平四(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工作计划 (23) 初中三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26) 初中水平四(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工作计划 (28) 体育与健康课课时计划的制订教案 (31)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案 (46) 学期教学计划案例(文字式) (50) 学期教学计划案例(符号式) (53) 水平(学段)教学计划的制订案例 (54) 体育安全措施 (61) 体育教案-运动伤害与急救 (62) 第三章体育和心理健康 (66) 我的情绪教案案例 (66) 第五章田径 (69)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快速跑 (69) 教案-长跑 (70) 快速跑、搬运教案案例 (72) 突破障碍的身体素质练习教案案例 (74) 短距离跑、素质练习教案案例 (77) 体育与健康室外课教案(障碍跑) (78) 障碍跑;接力游戏教案案例 (81) 跳绳教案案例 (83) 跨越式跳高教案案例一 (86) 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教案案例二 (90) 体育教案-跳远:挺身式(男)、蹲踞式(女) (91) 跳横箱教案案例 (94) “三十米跑”课的教学设计 (95) 投掷教学案例 (98) 第六章体操 (100) 技巧单元教学计划 (100) 引体向上考核教案 (106) 双杠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0) 双杠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 (113) 双杠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 (117)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前滚翻 (121) 实践课教案——前滚翻;游戏 (123) 垫上滚翻教案 (126) 鱼跃前滚翻(男)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平衡(女)教案案例 (128) 第七章球类 (131) 足球-初中教案 (131) 体育与实践课教案垫球活动 (133) 篮球教案案例一 (135) 篮球教案案例二 (137) 篮球基本技术: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案例 (138)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下肢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髋部、腿部、踝关节。 (一)、常用的训练方法: 1、徒手练习 (1)、让学生蹲马步,可采用靠墙蹲和不靠墙蹲两种姿势,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定。 (2)、让学生经常练习“金鸡独立”,“燕式平衡”等动作,提高学生腿部的静力性力量。 (3)、经常采用原地纵跳,收腹跳,跳起转体180、360、540、720,快速多级跳,立定三级跳,急行三级跳,急行多级跳,跬跳,兔跳。 (4)、负重练习,参加练习的学生二人一组,互相背着快速跑30米往返,一人輢坐在一人的肩上,双手扶住篮球柱,做下蹲练习,每人每组做15个后进行交换。 2、杠铃练习 (1)、让练习学生肩负重量适中杠铃作提踵练习,每次要求脚后跟尽量提高,把身体重心放在两脚的前脚掌上,其他学生依次对练习学生进行保护。 (2)、让练习学生肩负杠铃,杠铃重量约为学生能连续作8-12个蹲起动作为准,负重作蹲起和半蹲起动作,要求学生蹲下时稍慢,起来的时候快速,每个学生练习时每组练习不少于8个,都有教师或学生保护与帮助。 (3)、让学生练习时肩负杠铃,重量适中,作各种跳跃动作,如弓箭步换腿跳,半蹲跳、跨跳等,在增强腿部力量的同时,增强臗关节的力量。 (4)、让学生练习时肩负杠铃,杠铃重量为该学生最大蹲起重量的一半,快速蹬楼梯,开始时可以一次蹬一级梯,随着力量的增强,每次可以蹬两梯,楼梯的长度也可以增加。(二)、下肢专项力量训练: (1)各种姿势的跑跳动作,利于增强下肢力量,臗关节力量,身体的灵活性,例如:跨栏跑(障碍跑),前后左右移动跑,羽毛球场地上进行各种步伐的跑动,垫步半蹲向前、后跑,跑动中急停跳,弓箭步交叉跳。在作这些动作时要求动作幅度尽可能大,用力向上蹬地,使身体获得垂直向上的力量,动作频率快,提高身体各关节的力量,柔韧性。提高身体的灵活程度,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2)在羽毛球运动中,常常有跨步前压身体的被动击球动作,如果不能回到中场,就会造成失误,所以应在平时训练时多加强跨步起蹬、回蹬动作练习,膝关节弯屈,作左、右蹬地练习,在练习时要求中等速度跑动跨步完成动作,动作要轻松,有明显的节奏。 (3负重练习: A、在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身穿沙衣,腿绑沙袋,手提哑铃,进行不同距离的快速跑,各种跳跃练习,利于提高学生下肢力量 B、利用杠铃作负重深蹲连续作8-12个(杠铃重量约为学生能连续作8-12个蹲起动作为准),然后作30米的冲刺跑,再作30米的多级跳,在增强学生腿部力量的同时,全面发展各项素质。 原地全蹲起直腿收腹这种练习方法可以增强腿部的爆发力和踝关节力量的同时还能够对下肢的协调性进行练习。首先,原地全蹲,然后尽可能的向上跳起,在跳起时收腹且双腿并拢。以10次为一组,每组做完后进行充分的休息后反复练习。在进行此项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起跳动作的迅速,并且在跳起时要尽量的向上提高自身的高度。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教案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教案 班级高一6班人数62课时 1 上课 时间 45分钟 任课 教师 常秀玲 教学 内容 身体素质恢复训练——下肢力量的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掌握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 2、发展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并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坚强的意志。 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身体素质差距较大,已呈现出明显的强弱。 2、身体素质练习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弱,所以除了发展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 难点 学生的动作规范到位,呼吸和动作相互协调;练习枯燥,学生容易偷懒 教学内容及教法要求教学组织形式 准 备 部 分(10分钟) 一、课堂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到课学生人数,向老师报告, 安排见习生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二、准备活动(8分钟) 1、慢跑 (要求:慢跑时注意调整呼吸) 2、徒手操: 头部运动4×8拍 (双手叉腰,做前后左右的绕头活动) 扩胸运动4×8拍 (双手握拳,由两臂胸前平屈拳心向下,依次由屈臂向后 振2拍,到直臂向后振2拍) 伸展运动4×8拍 1、体育委 员口令用 语规范、嗓 音清晰洪 亮。 2、成六列 横队站立, 集合“快、 静、齐” 跑步时队 形整齐划 一 ★★★★★★ ★★★★★★ ★★★★★★ ★ 教师领做

(双手握拳,上下伸展手臂向后振)腹背运动4×8拍 (双臂上举掌心向前,抬头向后振两次臂,在向前做体前屈,指尖尽量触地) 弓步正压腿4×8拍 (两腿成弓步,上体正直,抬头挺胸,向前压) 侧压腿4×8拍 (一腿屈膝全蹲,一腿向侧方伸直向下压) 膝关节运动4×8拍 (两腿并拢,做正时针和逆时针的绕膝活动) 手腕踝关节运动4×8拍 (双手互握,一脚脚尖点地,同时做正时针和逆时针的活动)要求:1、动作正确,大方舒展 2、动作有力度,有节奏 3、练习认真,动作协调 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基 本 部 分(30分钟)三、身体素质恢复训练 1、进行原地摆臂练习(要求:双脚前后站立,前脚微屈全 脚掌着地,后脚伸直,上体前倾,双手握拳,重心在前脚上) 2组 2、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2组(要求:一脚抬起大腿与地面平行 小腿下垂,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然后火腿,依次进行) 柔韧练习:练习膝关节后韧带(要求:一脚在前脚后跟着地, 后脚微屈,上体前倾,用双手抱住前脚前脚掌,身体向下压, 尽量用腹部去贴大腿) 3、后蹬跑练习25×2(要求:跑动时,以后我蹬地脚,向后蹬 地,在空中成弓步姿势,落地后交换腿依次进行,澄地时用 前脚掌蹬地) 柔韧练习:体前驱(要求:双脚并拢上体前倾用双手抱住踝 关节,上体下压) 4、单脚跳25×2(要求:单脚支撑身体向前跳,用前脚掌着地) 柔韧练习:正踢腿(要求:双手上举,单脚依次向上踢,尽 量用脚尖去碰手掌 学生分两 侧观看老 师做示范 动作 教师示范 动做标准 ★★★★★★ ★★ ☆ ★★★★★★ ★★ 示范讲解学习 ★★★★★★ ★★★★★★ ☆ 组织练习 每组练习结束 后原地坐下进 行柔韧练习(可 适当休息2分钟 左右)

初二体育课全套教案

初二体育课全套教案 第1课时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习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习,在练习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习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习,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人教版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 初中全一册》教案案例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学方案设计案例 (4) 初中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20)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24) 初中水平四(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工作计划 (25) 初中三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28) 初中水平四(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工作计划 (30) 体育与健康课课时计划的制订教案 (32)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案 (48) 学期教学计划案例(文字式) (51) 学期教学计划案例(符号式) (55) 水平(学段)教学计划的制订案例 (56) 体育安全措施 (63) 第1章你的身体健康 (64)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 (64)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二 (65) 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 (67) 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二 (70) 第三课体育与机能发展教案 (71) 第四课发展你的体能教案 (73) 发展你的体能教案二 (75) 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教案 (77) 《营养、体能与控制体重》教案二 (82) 第2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 (84) 1.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案 (84) 2.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教案 (86)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教案 (88) 4.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案 (90) 第3章体育与心理健康 (92) 1.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案 (92) 2.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 (95) 3.调节你的情绪教案 (97) 4.培养你的意志品质教案 (101) 第4章体育与社会适应 (105) 1.体育锻炼和社会适应教案 (105) 2.获取体育和健康知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教案 (107) 3.崇尚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教案 (110) 运动伤害与急救教案 (112) 第五章田径 (117) 跑 (117) 快速跑教案 (117) 教案-长跑 (118) 快速跑、搬运教案 (120) 障碍跑教案 (122) 障碍跑;接力游戏教案 (125)

中小学体育“课课练”下肢力量的体能游戏

1、短绳双人跑进跑出跳 两人一组,后面人握绳,绳在身后准备好。开始时,绳从后面前摇。第一次绳摇到脚底下时,两人同时并脚跳过绳子,不握绳的跳者接着跑出跳圈。第二次绳摇到脚底下时,只有摇绳者自己一人跳过绳子。第三次摇绳时,跳者立即跑进跳圈,与摇绳人同时跳过第三次摇绳,接着跑出跳绳。第四次同第二次。依次类推。 2、小青蛙过马路 游戏者头戴小青蛙头饰站于起点线后,看对面主持人手上的红绿黄灯行动:绿灯行,红灯停,遇到黄灯“叫呱呱”。在行进中遇见→的交通标志,分别应该这样:1、继续前进;2、左转弯绕标志物一圈;3、右转弯绕标志物一圈。行动必须将双手撑在膝部作双足蹲跳,凡是做错者由扮演警察叔叔的同学先敬礼,指出后必须重做才能继续,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3、过江建设新浦东 等分成数队,发令后各队排头用三只飞盘作为渡江工具,依次移动,双脚踩在飞盘上前进,至对岸后,拿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拼板粘贴到示意图中,接着仍移动飞盘返回,换下一人做,直至最后一人,全部完成拼贴的队为胜 4、过河蹦蹦跳 在地上画二条相距为5米的平行线代表小河。每组两人,预备时两人相对互坐脚背上双手相勾,组成一只小船。发令后,摇船至对岸,甲拿起圆圈里的一只蹦蹦球,套在单脚上转跳,乙站其旁边球过也跳起,两人合作配合跳二十次,完成后,再摇小船返回,先完成任务的组为胜。 5、跳水 在地上画一个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代表“跳水池”。参赛人数为6人,等分两队,相对而站。比赛开始,双方一起摆臂唱儿歌:“伏明霞,胆子大,扑通一声就跳下!”当念到最后一个“下”字时,就跳入池内。每次跳入的人数,各队可事先商量好。判别胜负的方法是:双方人数相等,无分;人数不等时,三人胜二人,得3分;二人胜一人,得2分;一人胜三人,得一分。接着再唱跳,在规定的局数里,积分多的队为胜。 6、摘椰子 准备一根中粗而又结实的毛竹竿,其高4至5米。在其竿顶粘挂一束五彩缤纷的气球。活动开始,要求小队的全体成员先把毛竹竿垂直扶起,然后让每一个人依次爬上去取下一只气球。若有困难,同伴们可以在确保不倒竿的情况下,给予帮助和支持。如让他踩肩,替他托臀等7、蜗牛爬行 每组两人,甲成跪姿,乙与甲反方向俯卧在甲的背上,双手抓住甲的双脚步后跟。甲的双手抓紧住乙的双脚踝,组成一个“蜗牛”。然后,甲负重向前爬行,乙保持好平衡不掉地,合作能爬到终点即为成功。 8、蹲跳接力 每队8人,4男4女。年龄不限。1男1女两人为一组。出发时的姿式:运动员应面向跑道向前,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两人都跳过终点线后,再跳回到起点线击第二组的手掌,然后第二组进行,依次类推。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计时与名次:以最后一组返回起点计时。用时少者胜出。 9、踢毽子接力 将课桌稍向后面移动,在讲台与课桌间挪出一块位置,按座位行次每两行组成一个队,每队一个毽子。游戏开始,各队第1名学生到前面踢毽子,踢至失误为止,记下次数,回到自己坐位,接着第2人出来踢,直至全队踢完为止。累计次数多的队 10、抓害虫

初中八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教案

第一周 队列队形 复习广播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正常发 育,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广播操来培养学生的形体美。 使学生对广播操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提高动作质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 努力。 第二周队列队形练习(第4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 的正常发育,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面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身体姿势及提高各技术水平。 2、培养学生间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重点:广播操的各节拍动作准确到位。 同学们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需要改进, 提高 第四周 快速跑 素质练习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机能水平。 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 为了参加比赛同学们的积极性比较高, 步提高 都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动作质量进 第三周 队列队形复习广播操 (第 6 周)

2、养成良好的习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重点:跑姿正确,协调。后蹬要充分,步频快,重心平稳。 课上同学们积极认真,课堂气氛较活跃,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但是仍有个别同学对运动的兴趣不高,以后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使其融入到课上 第七周学习自编操篮球(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编自创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 2、养成热爱集体、互相合作、团结友爱的好品质。 重点:节奏感要强,动作要欢快。 学生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所预想的目标,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的思想。 第十一周技巧跳跃练习(第2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体操运动(1)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 (2)促进心理发展。 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指数,为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打下良好基础,对有的不爱运动的学生,要加强教育,改变错误观念,增强信心。 第十六周耐久跑(第3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耐久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机能水平。 2、养成良好的习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重点:跑姿正确,协调。后蹬要充分,步频快,重心平稳。 本学期是我任教的第二个学期,对学生的大体情况有所了解,现将我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八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第一周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室内----第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应注意什么,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可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知识、方法,促 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 重点:常规教育与安全教育 大家好!祝贺你们顺利的升入了八年级,你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成熟了,成为了一名好少 年。少年时代美妙而珍贵,它不仅富于幻想,而且还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幻想是 理想的翅膀;身体则是理想和知识的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讲述《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1、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 快、静、齐。因故迟到 要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 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 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 3、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 严禁携带小刀、钥匙、 胸针、钩针等硬物。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 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 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是 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 认真清点归还器材。 二、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中,你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给你带来的兴奋和快乐,而且你会切实的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调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你获得健康的身体,还可以促进你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作业:1、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2、搜集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资料 增强了学生们对课上该作什么有了初步了解,加强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对课堂常规的认识。

新课标初中八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精品教案全册

《体育与健康》教案(水平5)第一课时 时间:第1周星期一第6节地点:篮球场任课老师: 教学目标: 01、认知目标: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了解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 0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0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制,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难点: 01、重点:各节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02、难点:上下肢动作的协调一致,环绕时手臂伸展,动作位置与力量的控制 教学方法与教具: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 完整练习法 教学内容:新授预备节和第一节伸展运动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阶段(1-2分钟) (负荷小) 课堂常规: 0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 02、点名、安排见习生。 0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重点以及组织要求。 队形:教法: 1、声音宏亮 2、精神饱满 3、注重仪表 4、语言亲切 要求:快、静、齐 深入与激发阶段(8-9分钟)(负荷中) 01、围绕篮球场慢跑热身2圈。 02、课堂常规。 准备活动〔4×8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肩部运动、髋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腕踝关节运动、正压腿运动 队形:同上,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听口令练习。 合作探究兴趣延伸阶段(28-29分钟)(负荷中) 队形:同上,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听口令练习。

初中体育课教案全集

初中体育课教案全集 1、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了解田径健身性投掷练习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及其锻炼价值; 2、75%的学生掌握正确、协调的投掷动作及练习方法; 3、80%的学生能熟练地做出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并能认真进行踢、接球练习; 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 5、投掷:4~5次;足球:6~8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练习次数开始准备部分 一、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准备活动 一、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队行:教师口令指挥,原地三面转法;行进间齐步走、左右转弯;分队走。 三、1、游戏:教师提示游戏内容及规则。 2、教师参与并组织活动,做好足球的运球练习。5分 一、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 人数。队行:二列横队○○○○○○○○○○★ △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师口令练习。 三、1、听清要求自由开展“圆内自由运球”游戏。 2、要求:不碰人、不受阻、不丢球、不出界。1∫2次基本部分 一、投掷 一、1、教师讲解并示范抛、掷、推三种投掷动作的主要区别。 2、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抛接沙袋的练习。 3、教师巡回提示并指导学生开展练习。10分 一、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掌握三种动作之间的区别。 2、学生自我观察练习:① 双手胯下抛接沙袋;② 原地双手向上抛沙袋;③ 双手胸前屈腕互拨沙袋;④ 左右手背后抛经肩胸4∫基本部分 4、组织学生进行沙袋投准游戏。 5、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投得准?重点:投掷时的用力顺序;难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15分前接沙袋。 3、学生分四组,在组长带领下认真开展游戏。队行:A组B 组C组D组 4、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答案。5次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__教案资料讲解

下肢力量素质练习__ 教案

年级人数日期执教班级组织形式男女混合周次课次 主要 内容素质练习:发展下肢力量重点下肢力量练习的方法 难点使用正确的动作和方法进行下肢力量练习 学习目标1、通过组织教学,能够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2、通过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进一步增强其综合体质; 3、逐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课序时 间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组织队形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一二1’ 6’ 课堂常规 1. 整理队伍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和任务 4. 安排见习生,强调 安全 准备活动 1.热身游戏 游戏方法: 全班站成圆圈, 按1-2报数,并逆时 针慢跑,当教师喊“1” 时,则所有“1”数停步 原地站立,“2”数同学 绕“1”数向前做“S”蛇形 跑。教师喊“2”时,则 “2”数同学停步站立, “1”数同学绕“2”数向前 做“S”蛇形跑。 要求:注意听信号, 起动和止步都要快, 保持间距, 2.热身操 头部、扩胸、体 6 × 8 2’ 4’ 3’ 小 小 小 教法: 1.宣布上课内容、要 求 2. 安排见习生,强调 安全 学法: 1. 体育委员整队,检 查服装、人数并报告 2. 队列整齐,认真听 讲 教法: 1. 教师讲解热身游戏 的方法和要求 2. 组织学生按照要求 有序进行热身 3. 在游戏过程中用语 言提示学生游戏的方法和 要求 学法: 1.认真听讲游戏方法 和要求 2.服从指挥,积极参 与,匀速前进,保持间距 教法: 1.讲解并示范动作 2.口令引导集体热身 队形: 队形: 队形: 2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小学生非器械性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下肢力量训练主要是指通过躯干负重杠铃,做各种练习来达到增强下肢力量的目的。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年龄,身体骨骼也正处于分化生长的阶段。在这个时候给脊柱和下肢骨骼施加过重的负荷,势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应当探讨一些非器械性下肢训练方法,来达到增强少儿运动员下肢力量的目的。以下几种方法是本人在实际训练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一)负重深蹲跳这里所说的负重是指通过手拿物体或腿绑绑腿之类的负重。在训练中应该提醒运动员上体不要前倾以免摔倒,还有就是不要被负重物撞伤。(二)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绑在腿部的需要部位,通过做抬腿练习来达到增强腿部力量的目的。这个练习应适当加大橡皮条的牵拉力度,以便更有效的达到目的。(三)拖重物跑这个练习一般用于改善短跑的后蹬不足,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练习对增强运动员下肢力量也是很有 效的。被拖重物可以适当加重,练习距离可以适当加长,这样效果更佳。(四)单脚跳刚开始练习时,让运动员不负重练习。等运动员领会了动作,技术动作比较完善了,可以绑上绑腿等轻物练习,增加练习的强度。 小学生田径训练一直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孩子的力量上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合理的点,还是不上力量,这都是一个很大的争议很大的事,现在很我们学校成立了田径代表队,通过2个多月的训练学生进步不小,但是2个月的训练我们从来不敢上力量,因为孩子还小,身体发育还处于关键时刻,上力量上的不好将对孩子造成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呀,一直让我很头疼。现在我们就力量练习做一个分析,孩子现在的体重在40---70斤。我们上的力量不能够超过孩子的体重那么我们怎么来控制这个力量,我想分组进行,下肢力量可以分净力练习和动力练习,7岁的孩子最好都分2个点来进行。 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与每个年龄组所有的形态面能力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时期机体的发育是连续不断的,但不平衡。有些阶段发育比较旺盛,有些阶段发育比较迟缓。此外,在某阶段还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即在机体急速发育的同时,某些重要植物器官的生成却明显落后。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特别是跑、跳、投这样一些体育项目,无疑会对儿童机体的生成和发育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但要根据他们的人体解剖、运动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安排。在10-12岁。骨组织和骨骼的整体形成过程仍在继续。这一年龄儿童的骨构造基本上与成年人的骨构造相同。但由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大,故10-12岁儿童关节灵活性大大超过成年人,这一时期,骨骼和骨化过程还没有结束,骨盆骨在此阶段才刚刚开始长合。因此在运动训练中,不应采用那些对骨盆造成强大和剧烈负荷的练习(高处跳下、搬运重物等。)这时的肌肉系统发育还很差.但骨骼肌的发育却很迅速。肌肉组织的成分和收缩能力不同于成年人。儿童的肌肉中水分过剩、蛋白质和脂肪不足,所以肌肉具有较大的弹性。在这一时期可以看到个别肌群发育速度有某些不一致的情况:腿、躯干和肩带大肌的发育比手、足小肌快。正因为这样,儿童在做要求小肌肉群准确性和协调性较高的练习时就显得比较困难。 这一时期,运动性和植物性机能的发育是不一致的。调节植物性器官和系统活动的机制,在其个发育上明显落后于运动器官控制能力的发育速度。重要的植物系统呼吸和心血管系统) 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的工作能力和机体对各种身体负荷的适应能力,心肺和血管的相互发育不是不平衡的。10—11岁的儿童,心脏的相对植按—公斤体重计算最小。从11—12岁起,心脏的相对重量逐步增大。儿童的心脏收缩频率高,血流速度快,使得儿童肌肉组织的血液供给量超过成年人。儿童的心脏对于各种性质的工作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恢复也很快。但尽管这样,由于调节机制的不完善,就会导致心脏工作某些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因此,超量的身体或心理负荷都可能导致心脏活动机能的失调 第一、发展肌肉绝对力量潜力,即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肌肉间协调性:采用较重的负荷重量,完成次数少的重复练习 第二、发展速度力量,提高肌肉内协调性:采用较轻重量,增加次数提高速度。动员腿部力量。虽然步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但是通过训练也是能使其进一步提高的。高短

体能训练教案 (1)

体能训练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 (二) 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这是 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按摩手法包括: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 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 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 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上肢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