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民居到聚落_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新走向_以西南地区为例

从民居到聚落_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新走向_以西南地区为例

建筑学报82 CONSERVATION & REJUVENATION

李建华张兴国

收稿日期:2009-10-21从民居到聚落:中国地域

建筑文化研究新走向

—以西南地区为例

摘要/通过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的梳

理,着重论述在此基础之上西南地区从民居到聚落的

研究动因和视角,揭示出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发展

的新趋势,也为西南地区的聚落文化研究提供基础依

据和线索。

关键词/地域建筑文化

西南民居研究西南聚落多元视角 动因

 The expatiation on historical context of ar-

chitectural culture studies from vernacular dwelling to

settlement in the southwest area, especially on the moti-

vation and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reveals the domes-

tic new trend in this field. It also provides the basic foun-

dation and clue for studies of settlement culture in the

southwest area.KEY WORDS/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studies onsouthwest vernacular dwelling, southwest settlement,multi-perspective, Motivation

在各类建筑史籍和古代建筑典籍中,民居建筑与聚落一直以来都不被作为正史来对待。而且由于“西南”地处我国边疆,在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一点四方”1)观念影响下,相关记述更为鲜见。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努力下才出现转机。与国外地域建筑研究发展历程相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研究也是从聚落中的民居这一最基本单元展开的,在经历了一定时间摸索并受其他学科的影响后,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视野才逐步扩大,从孤立的单体建筑研究转向了对乡土建筑、聚落的综合研究。然而,若想对这一脉络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有必要先明确“西南”的概念。1 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从“西南”的二维区域来看,历来学术界就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区分:狭义“西南”相当于如今的川、滇、黔三省,广义“西南”则还包括藏、桂两地甚至湘、鄂西部的一些地区。现在诸多学者似乎更偏向于以大求全的“广义西南”概念。但云贵高原和四川广大地区,是在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中游、北方和西北草原、长江流域 “三大文化区”板块延伸、碰撞、交融下产生的2),再经各历史时期的民族流变后,使该地区文化特征呈现多样性、异质性与复杂性的鲜明特征。虽然西藏在地

理行政区划分上属西南地区范畴,但由于其民族族群单一、文

化特质鲜明,不同于学术研究上的“西南地区”的整体文化多

元性、民族族群多样性的特征,故本研究把“西南”的范围定

位在含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一市的地理行政区之内似

乎更显合理。2 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之始

20世纪30年代,以刘敦桢、梁思成、刘致平为代表的中国

营造学社就对西南地区的典型住宅进行了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

的调查研究。1941年刘敦桢先生完成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

被公认为开西南也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先河[1]。在40年代,刘致

平先生在调查了云南、四川两地的大量民居实例后,写出了《云

南一颗印》,成为我国第一篇研究民居建筑的学术论文。而其后

完成的《四川住宅建筑》,在1954年作为一个独立章节汇集入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虽然该书直到1990

年才得以出版,但其将民居研究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的同时,也引起了全国建筑界的重视[2]。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南地区民居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

展:1986年云南省设计院编写了《云南民居》;1988年朱良文

等著有《云南白族民居》;1989年叶启燊所著的《四川藏族住

宅》;1992年王翠兰、陈谋德所著的《云南民居续篇》;1994年

唐璞的《山地住宅建筑》;1996年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四川省

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编写的《四川民居》;2000

年季富政所著的《中国羌族建筑》;2004年孙大章所著的《中

2010.3 ARCHITECTURAL JOURNAL

83建筑学报

国民居研究》(较先前的研究增加了大量篇幅详细介绍西南少数

民族住宅建筑);2005年李先逵的《干栏式苗居建筑》;2008年

罗德启所著的《贵州民居》以及1994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的有关西南民居建筑的《老房子》书系等。这些西南民居建筑

的专著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民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为该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这一课题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

3 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学术界掀起了“文化热”思潮。

由于西南地区具有从低盆地到高海拔的地理特征,同时又具备

多民族聚居的多样性文化特征,使该地区逐步成为我国文化研

究的热土,这不仅使我国诸多学者还包含日本3)在内的国外学者

为之痴迷。经过多年探索,西南文化研究的学科范围已从单一

文化学研究扩展到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多

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视域也逐步从基于各省份的“西南观”走

向了整体区域的“西南学”4)。这为建筑学界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广阔平台。我国建筑学界对这种“文化热”思潮反应也异常敏锐:美国建筑理论家拉普普(Rapoport)的《住屋形式与文化》(House,Form & Culture)被引用的次数就曾位居第3位[3]。学术界的这种潮流以及西南文化的研究热潮对该地区民居建筑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2年斯心直的《西南民族建筑研究》、1997年杨大禹的《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杨昌鸣的《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探析》、1997年蒋高宸的《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以及贵州省建

设厅编著《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为这一时

期的代表论著,虽然这些研究大多以民族学的角度探讨西南少

数民族的建筑。但很明显,文化的概念贯穿其研究主线。4 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

正是由于“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使得民居建筑研究很难

再满足文化向纵深方向探索的渴求,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触角

逐渐伸向民居之外的聚落。而对于民居建筑集合体的聚落而言,

其无疑包含更大量、更复杂、更全面的文化信息。因而文化研

究本身就成为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向的一个内在动因。

然而仅靠单一的“文化热”并不足以提供这一研究转向所

需的全部动力,建筑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不容忽视:自从20世纪

五六十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C A Doxiadis)的《人类聚居学

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面

世以后,“聚落(村庄)属于乡村聚居类型中的复合永久型聚居方

式”的概念得以明确,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据此提出了发展

“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的学科理念,并指出“将建筑从房

子的概念延伸至聚居(Settlement也指聚落)的概念”[4],聚落真正成为“人居环境”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代建筑的设计实践也成为从民居到聚落研究走向的另一个推动力:住宅是一个家庭生活的空间载体,然而人类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在家庭中展开的。人与人的交往,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现代生活中伴随着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加速,当代的建筑也呈现出更为系统化的特征,

随之而来的是内部功能空间的越来越复杂,建筑体量也越来越

庞大,这促使我们对现代建筑的审视逐渐超越于以前类似民居

建筑的视域,而由于聚落具有更为综合、更为复杂的系统性特

征,正吻合了现代建筑功能发展。从近些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

据库(CNKI)的统计显示,自1994年起,我国关于聚落研究期刊

文献数量和关注度迅速上升,可见聚落研究已逐步成为地域建

筑文化研究的新走向(图1)。5 西南聚落文化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之维伴随着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深化,西南聚落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逐步寻找新的切入点,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得以展

开:早在1985年张兴国的《川东南丘陵地区传统场镇研究》论

文就以建筑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实地的调研与系统的思考,对四川传统场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王沪宁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1991),对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12个省份共15个村落进行调查,其视角是基于传播媒介与村落居民文化心理和行为的专门论述;季富政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将数十年时间走访过的场镇与民居,汇著成《巴蜀城镇与民居》(2000),其后又陆续编著了《采风乡土—巴蜀城镇与民居续集》(2008)和涵盖诸多学者聚落研究成果的《新视野中的乡土建筑》(2008);蒋高宸所著的《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 起源?功能?象征》(2001)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探讨建水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戴志忠、杨宇振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2003)侧重民族学、生态学并以超越汉民族而站在多民族文化的视角高度论述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毛刚所著的《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2003),通过梳理西南复杂的山地地

理空间中各种文化亚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生态观和人文地

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关于聚落形态文献总量与学术关注度(来源:http://define.cnki.net/WebForms)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3

建筑学报84 CONSERVATION & REJUVENATION

理观探寻西南高海拔山地聚落与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王志群的“云南驿—西南丝路古驿道聚落的研究”(2005)对西南文化传播“廊道”上的聚落个案加以探讨;蔡凌的《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2007)以民族学、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

的视角,力图建构出从建筑、村落与文化区域3个层次的侗族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赵万民所编著的《安居古镇》(2007)、《罗田古镇》《龙潭古镇》(2009)等系类丛书则从山地人居环境与文化的视角探讨古镇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保护策略;王海宁于2008年先后发表的“‘屯堡第一村’—九溪的聚落形态研究”、“传

承与演化—贵州屯堡聚落研究”

、“聚落形态的文化基因解析—以贵州省青岩镇为例”等文,以文化传播学和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阐述聚落形态的演化与传承;赵逵的《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2008)注重文化学与传播学相并重,探讨川盐古道上的聚落类型与空间形态;孙俊桥的“羌寨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美学价值”(2008)则从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探讨西南地区羌族聚落的美学形态等。此外,日本建筑师藤井明(Akira Fujii)在其所著的《聚落探访》(Shuuraku Tanbou)(2003)中,以宗教文化作为聚落形态特征理论的一个因子,对西藏拉萨郊区的桑珠林乡二村进行深入分析,其思路给西南藏区聚落形态的研究以启迪;原广司(Hiroshi Hara)在其所著的《世界聚落的教示100》(Syuraku no Oshie 100)(2003)中,从文化的“共有”性和地区气候学视角,分别对地处西南的贵州肇兴聚落与四川若尔盖红光聚落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将其划分为“棱线和槽线的聚落”、“簇状聚落”类型。这些个案分析为西南聚落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建筑学以外的学科对西南聚落研究的步伐也没停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管彦波的“西南民族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分布规律”(1997)、“影响西南民族聚落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2001)等文以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论述了多种文化影响下西南聚落,并提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形态与分布特征;四川大学陈国阶等人的“崛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

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及《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

区聚落研究》则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探究多民族聚居区的聚落特征。此外,考古学界对西南地区诸如海门口古代聚落遗址的形态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6 结语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之后,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已经从单体的民居建筑进入到了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层面,而且研究的视野也在多学科交叉中不断地扩大(图2)。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诸多研究的角度还相对比较孤立;分散的、片段性的研究结构仍然比较突出;热衷于聚落历史的考辨和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单一的现象仍然占据着这一课题研究的主流。西

南聚落是西南各民族生活世界的外在表现,它涵盖着诸多的文

化物种(图3),使人很容易迷失于他们相互交错的网络之中。因而建立起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研究框架,从而可以更为清晰地梳理各个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其与聚落的关联,这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尤为重要。■2 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从民居到聚落的演进图示3 商业、农业、宗教、防御等多文化影响下的西南聚落形态注释1) “一点四方”的模式首次出现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山经》之中。其空间结构的中心点定位始于黄河流域中部地带,向四周延伸出四个方向。这样就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原汉本位的历史观。虽然其表达了强烈的自信心,但也有明显的排他性。故会影响学术研究中的客观性。详参:《西南研究书系》编委会:《西南研究论》(总序),载史继忠. 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l997年版。2) 文中将宋蜀华先生提出的“云贵高原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延伸、碰撞和交融的地区”概念拓展至“西南地区”,有利于从更广阔的视域审视西南地域文化与三大文化板块的关系。3) 日本对西南地区文化展开研究始于1902年的鸟居龙藏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田野调查,此后日本学者展开了“文化寻根”的中国西南研究之旅:1966年,中尾佐助教授提出“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宏大构想,对东亚、东南亚文化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佐佐木高明教授提出“东亚半月弧”理论;渡部忠世教授提出水稻起源假说等。其对中国西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4) 在包含《史记》在内的诸多古籍中,一直将西南视为“蛮夷”,这种观念连同西南地区内部的“黔文化、滇文化”等局部区域思想阻碍了学术研究的视域,对现代西南的研究应该偏向更为系统的、全面的“西南学”。从学术广度上类似于费孝通的“藏彝走廊”的概念。参考文献[1] 刘敦桢. 刘敦桢文集(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2] 刘致平.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 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48-322.[3] 余健,陈小宁.从中国建筑史研究引文分析的初步结果看其学科的发展趋势[J].建筑师.1990,37: 20.[4]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6.2010.3 ARCHITECTURAL JOURN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