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禁毒知识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知识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知识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知识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生禁毒知识

一、国际禁毒日是哪天?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别国际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大会将每年的6月26日规定为“反对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简称“国际禁毒日”。

二、什么是禁毒志愿者?

禁毒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创造“无毒世界”而为社会和毒品滥用者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三、什么是毒品?

《刑法》第357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按(“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可能使人形成因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四、什么是吸毒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吸毒的方式称为“吸”。在民间,“吸毒”和“吸大烟”是同义词。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了,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都属于吸毒的范围;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五、什么是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大麻和磕打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很成的精神类毒品,是由国际记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毒品)。

六、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七、青少年为什么要进行毒品预防教育?

据受毒品侵害较严重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因不知毒品危害而吸毒的占吸毒总人数的82%。每个吸毒者每年耗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如果普及了禁毒预防教育,使人人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懂得禁毒的法律法规

知识,全国每年就可少损失上千亿元。由此可见禁毒预防教育的重要性,禁毒预防教育是既治标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八、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九、吸毒的危害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4)吸毒殆害后代;(5)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影响社会经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数字,世界上吸毒人员超过5000万人。每年有几十万瘾君子因吸毒丧命。全球毒品交易额约达8000—10000亿美元,吸毒问题严重的国家,不得不拨出巨款用于防治吸毒及相关问题的开支;同时由于长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劳动能力降低,或者导致劳动力完全丧失,从而影响社会财富的创造,也问接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引起社会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瘾后,摆脱不了毒瘾的煎熬,为了满足毒瘾,铤而走险,进行偷扒抢窃,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的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是贩毒分子疯狂的报复,恐吓,暗杀等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吸毒损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爱滋病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 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便会发展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据调查我国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滥用毒品(静脉注射)来传播流行。云南艾滋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重灾区,吸毒群体艾滋病感染率竟高达68%……。”例如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十、吸毒成瘾的特征

根据《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吸毒行为一般分为吸毒行为和成瘾行为两种。行为人的行为只要具备下述三个特征就可认定为吸毒。吸毒成瘾一般有三个主要特征:1.药物耐受性。即指不断地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后其效果的退化,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的或相似的效果;2.身体上的依赖性。即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服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需要继续服用这种药物来维持身体上的要求。3。心理上的依赖性。即指某人精神上需要某种毒品,一般就是习惯。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凡是吸毒成瘾者,其症状普遍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腊黄,精神秃废,萎靡不振,一旦毒瘾发作,有的涕涎交流,顿足捶胸:有的站立不起,咳血不止;有的乱碰乱撞,啃墙吃土;有的满地打滚,哭天喊地。种种丑态,

不一而足。吸毒者虽然吸毒但未形成瘾癖,也不能认定为吸毒行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对行为人才能按照关于吸毒成瘾的规定予以处置。

六、我国关于惩处毒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该法对毒品违法行为的治安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七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八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小学生禁毒知识禁毒知识

主题班会教案 内容:小学生禁毒知识的初步认识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过程: 禁毒宣传资料 2014年6月26日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二、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

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三)个体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职业人员

学校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校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氯胺酮的别称的是( C ) A.疯药 B.狂欢 C.K粉 2、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 ( A ) A.鸦片 B.冰毒 C.摇头丸 D.可卡因 3、以下不是合成毒品是( B ) A.摇头丸 B.大麻 C.冰毒 D.甲卡西酮 4、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个烟? ( C ) A.香烟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5、合成毒品“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 ) A.甲基苯丙胺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6、“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 ) A.泰国、缅甸、老挝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伊朗、阿富汗、伊拉克 D.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7、“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等国家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该地区主要出产的毒品原植物是古柯和大麻。( D ) A.拉脱维亚、智利、阿根廷 B.古巴、拉脱维亚、玻利维亚 C.智利、阿根廷、巴西 D.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8、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 C ) A.香烟 B.茶叶 C.大麻 D.酒 9、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 C ) A.心理治疗是帮助成瘾者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B.冷火鸡疗法是海洛因成瘾者戒毒的方法之一 C.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冰毒成瘾者戒断毒瘾 D.杜冷丁是一种药品 10、可卡因的原植物是(),曾经是古代美洲原住民的提神草( D ) A.北美仙人球 B.阿拉伯茶 C.烟草 D.古柯 11、我国破获的互联网涉毒案件为( C )起 A.150 B.1500 C.15000 D.150000 12、( ),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

2016年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6年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氯胺酮的别称的是 A.疯药 B.狂欢 C.K粉 正确答案:C 2、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 A.鸦片 B.冰毒 C.摇头丸 D.可卡因 正确答案:A 3、以下不是合成毒品是 A.摇头丸 B.大麻 C.冰毒 D.甲卡西酮 正确答案:B 4、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个烟? A.香烟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正确答案:C 5、合成毒品“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正确答案:A 6、“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 )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缅甸、老挝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伊朗、阿富汗、伊拉克 D.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正确答案:A 7、“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 )等国家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该地区主要出产的毒品原植物是古柯和大麻。 A.拉脱维亚、智利、阿根廷 B.古巴、拉脱维亚、玻利维亚 C.智利、阿根廷、巴西 D.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正确答案:D 8、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香烟 B.茶叶 C.大麻 D.酒 正确答案:C 9、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心理治疗是帮助成瘾者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B.冷火鸡疗法是海洛因成瘾者戒毒的方法之一 C.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冰毒成瘾者戒断毒瘾 D.杜冷丁是一种药品 正确答案:C

10、可卡因的原植物是( ),曾经是古代美洲原住民的提神草 A.北美仙人球 B.阿拉伯茶 C.烟草 D.古柯 正确答案:D 11、2015年我国破获的互联网涉毒案件为( )起 A.150 B.1500 C.15000 D.150000 正确答案:C 12、( ),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 A.冰毒 B.鸦片 正确答案:B 13、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是传统毒品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4、( )俗称K粉,属于其它合成类的新型毒品。滥用后易导致人的迷幻,产生错觉。 A.氯胺酮 B.海洛因 C.大麻 D.麻黄碱 正确答案:A 15、( )又称“狂欢丸”、“狂喜丸”等,指的是致幻型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统称。服用后,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引发对自身的伤害。 A.海洛因 B.摇头丸 C.麦司卡林 D.曲马多 正确答案:B 16、( )俗称大烟、烟土,其原植物是罂粟,是我国法律严禁非法种植的植物。 A.冰毒 B.大麻 C.鸦片 D.罂粟 正确答案:C 17、( )俗称白面、白粉、四号等,是阿片类毒品中危害最大的品种,目前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 A.冰毒 B.海洛因 C.大麻 D.料子 正确答案:B 18、冰毒(又称安非他明)是一种化学合成的( ),主要化学成份为甲基苯丙胺,外形状与冰块相似的结晶体,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过量服用容易引发引起死亡 A.传统毒品 B.新型毒品 C.麻醉毒品 D.精神毒品 正确答案:B 19、2013年12月29日凌晨,我国公安机关在( )发动“雷霆扫毒”战役,三千名警察深夜集结,对制贩冰毒的“堡垒村”——博社村发起清缴,规模史无前例,捣毁的特大制贩毒团伙18个,捣毁制毒工场77个,缴获冰毒2925公斤、制毒原料23吨。 A.云南德宏 B.新疆石河子 C.广东汕尾 D.四川绵阳 正确答案:C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个毒品是目前世界上吸食人群最多的?(B) A、可卡因 B、海洛因 C 、大麻 2、以下哪个是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 B ) A、禁贩、禁种、禁吸 B、“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C、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3、强制戒毒的期限为:(B ) A、 1 个月 B、3 至 6 个月 C、3 年 4、公安机关在吸毒者吴某住宅搜出鸦片 300 多克,经多方查证,均无法证明吴某的鸦片是从何而来。按照刑法的规定如何处罚吴某?(C ) A、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B、治安处罚 C、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 5、每年的哪个日子为国际禁毒日?( A )

A、 6 月 26 日 B 、7 月 26 日 C、 8 月 26 日 6、民族英雄林则徐于 1839 年的什么日子在广东虎门进行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B ) A、 5 月3日 B、 6月 3日 C、 7月 3日 7、王某以滑石粉冒充海洛因进行贩卖时被公安机关抓获。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王某的行为?( A) A、以贩卖毒品罪处罚 B、以诈骗罪处罚 C、批评教育后释放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是哪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 A A、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B、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 9、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B) A、 1839 年 6 月 B、 1840 年 6 月 C、 1941 年 6 月 10、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造毒品原料的,如何处罚?( C)

A、以非法贩卖制毒物品罪论处 B、以非法提供毒品罪论处 C、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11、张某是某迪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迪吧吸食摇头丸,张某却视而不见。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C) A、批评教育 B、无法处理 C、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 12、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B ) A、刑事拘留 B、劳动教养 C、判处刑罚 13 、于某携带 580 克海洛因乘坐由昆明开往某市的列车,当列车到达某市后,在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问于某构成何罪?( C ) A、走私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 C、运输毒品罪 14、李某带杨某去迪吧,并向杨某宣扬服食“摇头丸”的好处,引诱杨某服食“摇头丸”,服食后两人均被公安人员抓获。按照法律规定,如何对李某的行为进行处罚?( A ) A、以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罪论处 B、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C、以欺骗他人吸毒罪论处

2019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试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及答案 1、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病人,又是受害者。 (√ ) 2、有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如有检举、揭发其他毒品违法犯罪立功 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3、“摇头丸”的主要成份是甲基苯丙胺。(√ ) 4、“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 ) 5、复吸的客观判断标准应当是再次产生药物依赖性。(√ ) 6、毒品的生理依赖比毒品的心理依赖令戒毒者更难以忍受。(× )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而故意包庇不使其 受追诉的,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 8、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主要有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 9、服用“摇头丸”对大脑中枢神经危害很大。(√ ) 10、吸毒者初次吸毒的诱因多种多样,如好奇、无知等,但吸毒者一旦 成瘾而继续反复吸毒,其原由只有一个,即心理依赖。(√ ) 11、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 ) 12、国家倡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禁止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 13、罂粟壳中吗啡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 )

14、对吸毒成瘾者的戒毒治疗既能解决其生理依赖性,又能彻底解决其 心理依赖性。(× ) 15、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不受宪法、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限制。(× ) 16、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 ) 17、《强制戒毒方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为3—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 计算。(√ ) 18、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获取较多的营利,可以适当向客人提供 吸毒工具。(× ) 19、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可以安装内锁装置。(× ) 20、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的。 (√ ) 21、罂粟壳目前没有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可以当火锅 调料用,使味道更香浓。(× ) 22、海洛因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 ) 23、世界毒源地“银三角”主产鸦片,地处南美地区。(× ) 24、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 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 ) 25、摇头丸又称“俱乐部毒品”或“休闲毒品”。(√ ) 26、新型毒品又称“化学合成毒品”。(√ ) 27、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不会通过胎盘、哺乳,或分娩时通过产道, 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 28、吸毒人员是病人,不是犯人。(√ )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A),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D)。 A、海洛因 B、杜冷丁 C、美沙酮 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7、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B)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 A、《禁毒法》 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 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8、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D) 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 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 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D、A、B和C 9、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B)。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10、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A)。 A、二乙酰吗啡 B、盐酸哌替啶 C、甲基苯丙胺 D、盐酸二氢埃托啡 11、《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D)。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 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B) A、全国妇联 B、全国总工会 C、团中央 D、教育部 13、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D) 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D、A、B和C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织金五小付雨 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用罂粟花图片导入,出示课件。 同学们喜欢这些花吗?(喜欢)但人们常说:“最美的蛇有最美的花纹,最毒的花有最美的风姿”。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的果实最终会成为什么吗?-------(毒品)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有关毒品的话题。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谈到毒品,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生答) 三、认识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看来同学们知道不少毒品,那么究竟国家是怎样给毒品下定义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 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网上禁毒知识竞赛方案

网上禁毒知识竞赛方案 由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东方网络电视承办的第四届“上海市网上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将于XX年6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继续开展。本次活动将结合上海“迎世博”主题,深入社区,扩大活动的宣传面及影响面,着力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初选赛(6月1日-8月31日) 内容:参赛者以学校或社区街道为单位登录东方网络电视 (https://www.doczj.com/doc/cc9829932.html,)中的“网上禁毒知识竞赛”专区,参赛者按指定规则参赛,在电脑随机产生的竞赛试卷中答题。参赛者按得分高低、参赛先后次序确定名次。 二、复赛选拔(9月15日-10月15日) 内容:由初赛成绩排名前列的社区居民家庭参与复赛选拔,复赛由面试和笔试两部份组成,复赛成绩优秀者将晋级现场总决赛。 三、现场总决赛(10月底) 内容:邀请复赛入围家庭,以社区和学校为单位现场参与总决赛,产生一、二、三等奖,举行现场颁奖及表彰大会,为取得优秀成绩的家庭和积极组织学生参赛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四、现场主题活动(活动期间) 在活动开展期间,主办方将结合“迎世博”主题,深入社区及学校,开展若干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主题活动,社区居民可通过参与主题活动,赢得禁毒知识竞赛的特别纪念奖。 五、活动成果展示(12月)

内容:对活动的整体规模、社会反响、赛事过程、获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文字、数据、图片、视频等形式的资料,在东方网络电视开设的第四届“上海市网上禁毒知识竞赛”专区内进行展示。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获价值3000元的奖品一份) 二等奖:2名(获价值1000元的奖品一份) 三等奖:5名(获价值 500元的奖品一份) 参与奖:20名(获价值 200元的奖品一份) 特别纪念奖:10名(获价值200元的奖品一份)组织奖:12名 七、组织奖产生办法 (一)组织奖评选范围包括区县禁毒办、青保办、教育行政部门、社区街道、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社区学校、工读学校等单位。 (二)评选标准: 1.团体对活动的配合积极程度。 2.团体组织参与竞赛的总人数。 3.团体组织参与人数的比例。 4.团体组织参与竞赛的获奖人数(家庭)。

2019年中小学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小学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毒品问题是( C ) A.一般性的社会治安问题 B.一般性的非政治问题 C.关系到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民族兴衰的政治问题 D.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关的一般性问题 2.毒品的本质属性是(B) A.社会危害性 B.成瘾性 3.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4.《禁毒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D)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各类药物 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当毒品在你面前出现时,正确的选择是( C )

A.试一试 B.丢弃毒品 C.报告公安机关 D.当作没看见 6.发现吸、贩毒情况,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拔打的电话号码是(C) A .114 B.119 C.110 D.120 7.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是(B)。 A.无业人员 B.青少年 C.流动人口 D.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 8.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A)责任。 A.刑事 B.行政 C.民事 D.经济 9.《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 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B)。 A.1839年 B.1840年 C.1842年 D.1848年 11.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A )定为国际禁毒日 A.6月26日 B.5月26日 C.4月26日 D.3月15日 12.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该事件发生在(A)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最新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

三年级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B) A、“7.28” B、“6.26” C、“3.15” D、“5.17” 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 C )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4.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A)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 15 D、 20 7.今年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A) A、无毒青春健康生活 B、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C、拒绝毒品健康抉择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8.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治疗性 9.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A) A、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

B、发生明显改变,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甚至狠毒、残忍。 C、不明用途支出增多,编造各种谎言向家人要钱,向亲友借钱,甚至偷拿家中财物。 D、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表现为疲倦、憔悴、消瘦、衰老等。 1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D)克,可判处死刑。 A、20 B、30 C、40 D、50 11.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12.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A)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13.吸食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 B)倍。 A、5

2016年第13届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2016年第13届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A),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D)。 A、海洛因 B、杜冷丁 C、美沙酮 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7、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B)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 A、《禁毒法》 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 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8、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D) 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 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 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D、A、B和C 9、《禁毒法》规定,(D)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公安机关 C、公安派出所 D、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1、氯胺酮的别称的是正确答案:C A.疯药 B.狂欢粉 2、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正确答案:A A.鸦片 B.冰毒 C.摇头丸 D.可卡因 3、以下不是合成毒品是正确答案:B A.摇头丸 B.大麻 C.冰毒 D.甲卡西酮 4、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个烟正确答案:C A.香烟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5、合成毒品“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正确答案:A A.甲基苯丙胺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6、“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 )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正确答案:A A.泰国、缅甸、老挝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伊朗、阿富汗、伊拉克 D.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7、“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 )等国家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该地区主要出产的毒品原植物是古柯和大麻。正确答案:D A.拉脱维亚、智利、阿根廷 B.古巴、拉脱维亚、玻利维亚 C.智利、阿根廷、巴西 D.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8、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正确答案:C A.香烟 B.茶叶 C.大麻 D.酒 9、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正确答案:C A.心理治疗是帮助成瘾者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B.冷火鸡疗法是海洛因成瘾者戒毒的方法之一 C.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冰毒成瘾者戒断毒瘾 D.杜冷丁是一种药品 10、可卡因的原植物是( ),曾经是古代美洲原住民的提神草正确答案:D A.北美仙人球 B.阿拉伯茶 C.烟草 D.古柯 11、2015年我国破获的互联网涉毒案件为( )起正确答案:C 12、( ),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正确答案:B A.冰毒 B.鸦片 13、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是传统毒品正确答案:A A.对 B.错 14、( )俗称K粉,属于其它合成类的新型毒品。滥用后易导致人的迷幻,产生错觉。 正确答案:A A.氯胺酮 B.海洛因 C.大麻 D.麻黄碱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

1、《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单选题) A、开展禁毒教育 B、开设禁毒课程 C、开展禁毒宣传 2、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单选题)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单选题)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4、电视剧《永不瞑目》中陆毅所扮演的主角滥用的是什么毒品?(单选题) A、海洛因 B、大麻 C、氯胺酮 5、《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单选题)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6、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是传染()的主要途径。(单选题) A、痢疾 B、艾滋病 C、肺水肿 7、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单选题)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8、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的英文简称是()。(单选题) A、HTLV B、HIV C、HDNA 9、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单选题) A、更强 B、相当 C、更弱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单选题) A、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11、“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单选题)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12、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单选题) 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13、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任人,()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单选题) A、学校主要领导 B、班主任 C、任课老师 14、刘德华主演的电影《门徒》反映了()地区制造毒品的情况。(单选题) A、“金三角” B、“银三角” C、“金新月” 15、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单选题) A、无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起施行。(单选题)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6月1日 D、2008年6月26日 17、氯胺酮一般以盐酸盐形式存在,盐酸氯胺酮为()结晶性粉末。(单选题) A、白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国著名历史人物()写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单选题)

小学生禁毒知识资料

. 小学生禁毒知识资料 一、国际禁毒日是哪天?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别国际会议在维也纳召开,大会将每年的6月26日规定为“反对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简称“国际禁毒日”。 三、什么是毒品? 《刑法》第357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按(“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可能使人形成因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六、易染人群和环境 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七、青少年为什么要进行毒品预防教育? 据受毒品侵害较严重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因不知毒品危害而吸毒的占吸毒总人数的82%。每个吸毒者每年耗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如果普及了禁毒预防教育,使人人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懂得禁毒的法律法规知识,全国每年就可少损失上千亿元。由此可见禁毒预防教育的重要性,禁毒预防教育是既治标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八、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九、吸毒的危害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4)吸毒殆害后代;(5)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引起社会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瘾后,摆脱不了毒瘾的煎熬,为了满足毒瘾,铤而走险,进行偷扒抢窃,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的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是贩毒分子疯狂的报复,恐吓,暗杀等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禁毒知识竞赛题

上海禁毒知识竞赛题 上海禁毒知识竞赛题 1、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a)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2、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c)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3、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4、非法持有海洛因(b)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 15 d、 20 5、“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a)三国交界处 a、老挝、泰国、缅甸 b、泰国、缅甸、柬埔寨 c、阿富汗、老挝、缅甸 d、越南、马来西亚、缅甸 6、对鸦片颜色描述正确的是(a) a、棕色或暗褐色 b、黄色 c、白色 d、咖啡色 7、“氯胺酮”的正确别称的是(d) a、疯药 b、狂欢丸 c、狂喜丸 d、k粉 8、吸毒者称为“扎”的毒品注射方式不是(d) a、皮下注射 b、肌肉注射 c、静脉注射 d、动脉注射 9、以上不是世界上毒品种植和生产主要集中地区的是(d) a、“金三角” b、“金新月” c、南美地区 d、中东大麻生产

地 10、目前最常用的脱毒药物是(b),它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海洛因毒瘾较深者。 a、吗啡 b、美沙酮 c、可待因 d、杜冷丁 e、安那度 11、在戒毒工作中,美沙酮的临床运用主要用于(b) a、降低成瘾性 b、作为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提高耐受性 c、作为阿片类戒毒药 d、使毒性减弱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b) a、“7.28” b、“6.26” c、“3.15” d、“5.17” 13、药物滥用的三级预防对象不是指(c) a、有潜在危险的社区与人群 b、处于药物滥用高度影响的社区和人群 c、药物依赖者 d、防止和消除因药物滥用带来的危害 14、“银三角”地区盛产(a)。 a、古柯、可卡因 b、鸦片 c、大麻 d、致幻蘑菇 15、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

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张坂中心小学禁毒知识竞赛题成绩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A、“7.28” B、“6.26” C、“3.15” D、“5.17” 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4.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15 D、20 7.今年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 A、无毒青春健康生活 B、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C、拒绝毒品健康抉择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8.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治疗性 9.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 A、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 B、发生明显改变,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甚至狠毒、残忍。 C、不明用途支出增多,编造各种谎言向家人要钱,向亲友借钱,甚至偷拿家中财物。 D、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表现为疲倦、憔悴、消瘦、衰老等。 1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克,可判处死刑。 A、20 B、30 C、40 D、50 11.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12.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13.吸食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倍。 A、5 B、10 C、15 D、30 14.鸦片战争前,中国吸食鸦片的人口约在()人以上。 A、100万 B、200万 C、250万 D、400万 15.我国历史上第一道查禁鸦片的谕旨是哪一年?() 清雍正7年 B、清嘉庆元年 C、清嘉庆18年 D、道光19年 16.民国时期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是()国家?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7.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了“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四禁”为:禁贩、()、禁吸、禁制。 A、禁藏 B、禁运 C、禁种 D、禁制 18.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是()。 A、无业人员 B、青少年 C、流动人口 D、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 19.以下哪个法令中第一次明确了保护青少年不受毒品危害的规定() A、《刑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危险毒品条例》 20.属于()种情形的,处以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 B、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 C、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海洛因50克以上; D、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40克以上不满200克。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答案 1、B 2、A 3、C 4、A 5、D 6、B 7、A 8、D 9、A 10、D 11、A 12、A 13、B 14、B 15、A 16、D 17、C 18、B 19、C 20、C

小学生禁毒知识禁毒知识

主题班会教案(三年级) 内容:小学生禁毒知识的初步认识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过程: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二、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

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三)个体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职业人员 一般而言,职业人员吸毒所占比例不高,因他们的实际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业,如汽车司机、采购员等,经常在外接触的人多,较易获得毒品,并由于离开家庭、单位,缺乏约束,一有机会就会染毒。易染环境如下: A、交上坏朋友。 B、家庭富有。 C、处于吸毒流行地区 三、吸毒的危害

2017最新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2017最新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吸毒人员:“两低”现象指的是①年龄日趋低龄化;②文化程度低 2、吸毒对生命的威胁是年轻时就吸毒的人,一般寿命不会超过40岁。 3、我区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时间是: 2005—2007年为期三年 4、我国吸毒者中,35岁以下的占85%左右。 5、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冰毒50克以上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6、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二阶段是攻坚巩固阶段。 7、“无毒社区、无毒家庭”的四无目标是无贩卖、无吸毒、无种毒、无制毒。 8、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26日。 9、目前在娱乐场所内吸食新型毒品人数不断增多,毒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10、学名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其毒性是吗啡的五倍的是海洛因。 11、我国《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劳动教养。 12、根据卫生部1996年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规定,属于国家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别有 121种和130种。 13、强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 14、强制戒毒期限为,自入所之日起计算 3~6个月。 15、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的生活费和治疗费,由政府承担。 16、非法种植罂粟不满 300株或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小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17、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8、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四禁(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19、”摇头丸”属甲基苯丙胺的衍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主要损害人的中枢神经。 20、我国法律规定吸毒成瘾的要送强制戒毒所戒毒。 2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2、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2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24、娱乐、餐饮、旅馆、房屋等服务业的经营者对发生在其场所内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放任不管的,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最高可以作出5000—5万元的罚款处罚。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贩卖毒品罪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岁。 26、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是海洛因。 27、吸食新型毒品的行为表现特征:⑴群体性吸食;⑵长时间的头部与肢体剧烈摇动;⑶需强烈的音乐伴奏;⑷需消耗大量的饮料。 28、新型毒品主要有冰毒、摇头丸、“K粉”氯氨酮等 二、问答题 1、当前毒品在我国蔓延的特点有哪些? 答:⑴我国已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⑵吸毒人员数量逐年增多;⑶吸毒人员“两低”现象加重,即:①年龄日趋低龄化;②文化程度低;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