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人生

■主讲人:王雷泉

佛学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历过长久年月累积。近日,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办的“人文智慧”系列讲座特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雷泉来帮助大家系统全面地了解佛教及佛学。在王雷泉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将获得对中国佛学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以达到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深入经典,使我们得以学习佛学智慧,体味“觉悟”,感触“顿悟”,重新认知生命与死亡,捕捉信仰的深意。

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主要著译:《摩诃止观释译》、《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禅宗与精神分析》、《中国佛教的复兴》等,目前主持编撰《佛教名篇鉴赏辞典》。

所谓和谐,本来就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对佛教来说,造成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人内心的污染,所以佛教有“六和敬”的思想,即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大大吸取了佛教思想里的精华。

所谓“从心开始”,有三个方面:心净国土净,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安众生安,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心平天下平,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从最本源的方面讲,心与物一元不二,但从道德实践层面来讲,心起关键作用,是我们生命升堕的枢纽,而我们心的崇高和堕落,决定世界的清静和污染。就环境的污染而言,就是因为人的心地肮脏而造成的,只有克制我们的贪婪之心和短期行为,我们才可以真正把这个世界变成清静的国土。

关于佛教、禅、悟、人生、圣

我想先对佛教、禅、悟、人生、圣这五个概念作一简短说明。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个觉悟的宗教,它来自佛内心的觉悟,这是我们对佛教定义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觉悟者,他把自己觉悟到的境界,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文字加以言说,并通过佛弟子们去传承和弘扬,这就是佛法。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佛学。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组织形式推广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组成部分的广义上的宗教。

“禅”是一种宗教修行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一个派别禅宗的意思。但是禅又跳出宗教的范畴,成为一种活泼的、能够自由开放人的心灵的教学方法和生活态度。所以历来为各个时代

的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而融化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讲,禅更多的是指禅意、禅味、禅机,它能开放我们的心胸,提升我们的境界。我们今天大体是在这个意义上谈禅,而不仅仅局限于宗教范畴。比如,有人觉得你说的话很有禅味,很有禅机,就表明你很机智、通透、很有幽默感。

“悟”是佛教的生命和精髓。就世界上各大宗教教义的神圣根源而言,佛教是来自内心的觉悟。特别是禅宗,强调自己和佛教其他派别的不同,就在于直接复归到佛的证悟境界。中国大乘佛教有八大宗派,对禅宗来讲,其他宗派都是教下,或者教门,必须通过语言文字和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而禅不一样,并不需要第二义上的语言文字,而直接契入到释迦牟尼佛的佛心,即“以心印心”。禅宗可以抛开和跳出语言的模式,因为语言既是我们沟通思想的桥梁,也往往成为一种障碍。所以佛教讲究既要打破每一个人来自感性和欲望方面的障碍,即烦恼障,还要打破由我们知性层面上的语言概念、我们固有的知识体系所形成的障碍,即所知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禅宗所提倡的悟,对于开放我们的心灵非常具有价值。

第四个概念是“人生”,按佛教教义来讲,对我们现实人生的评价是负面的,因为人生是苦。佛教的教义总纲是苦、集、灭、道,它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对世界和人生下一个否定性的判断,即诸行无常,而无常皆苦。在佛教看来,由于我们内在精神的烦恼,即精神上受到不良欲望以及我们知性上偏见的影响,就造成了我们现在错误的行为,而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就造成我们现在不完美的生命状态,以及我们这个生命所依存的环境,就是起惑、造业、受苦。这种状态是可以通过内心的变革来进行转换的,把我们那种痛苦的迷茫的人生,转向清净、神圣的人生。

至于“圣”,就是佛教所达到的理想生命,从心开始的转变,表现为: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转凡成圣。透过修行实践,转化我们的人生:从凡夫层次转化到神圣的层次,从污染的层次转化到清净的层次,从我们有分别的识的层次,转化为更高的智慧的层次。由这种转换,达到佛教“圣”的境界及相应的圣果、圣地。小乘是阿罗汉境界,大乘是菩萨、佛的境界。

和谐是佛教追求的理想境界

上面讲到,禅已经跳出宗教的范畴。按照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的《禅宗与精神分析》所说,禅本质上是洞察我们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是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这个奴役是我们自己给心灵设置的障碍,即刚才我们讲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往往把自己陷入到自以为是的错误境地,把完整的世界割裂得支离破碎,导致一叶障目、盲人摸象,这是我们一般人难以避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就是心结、心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牢狱,阻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看法。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这也正是佛教所要追求的。为什么?因为佛教就是要追求世界的实相,也就是圆满的真相,一定要破除我们错误的思维方式,把人从自己制造的扭曲信息中解放出来。

谈到佛教文化能够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文化即人类以我们主观意识所推动的行为所造成的共业。所谓共业,就是社会群体所造就行为的共同结果,由此形成我们既定的文化和生活环境,这样的共业是相当难以改变的,故佛教说共业难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很难改变周边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一点上,佛教给我们从智慧和慈悲两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就是少数

人特立独行的行为,即佛教的罗汉、菩萨们转变这个社会,带动整个众生的转变。虽然佛教说众生无边、烦恼无尽,正视当前难以改变的现状,但大乘菩萨提倡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菩萨解救众生的悲愿也是无尽的。

另外,佛教还给人以中道圆融的思想和方法论。就是在色与心、苦与乐、生与灭、常与断、凡与圣等问题上,佛教采取了不执两边而取中道的方法,超越两极对立而把两者都包含在里面,是一种灵活的处置方式。佛教文化可以促进和谐社会,这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2006年在杭州和普陀山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号:“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会议通过的《普陀山宣言》指出:“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恚、痴,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宗教

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宗教可以弥补法律、道德之不足。我们当今中国需要什么呢?在经济、政治、精神三大层面,我们需要的是财富、社会形态公理以及天理天良。21世纪的中国,无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那么,道在哪儿?道,第一个层次,属于世俗社会的法律及道德。道还有更深层、更本原的来源,那就是超越世间的极其崇高的宗教精神。

我对现今中国大陆的宗教有一个基本评价:百废待兴的宗教正处在复兴的前夜,蓄势待发。现今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宗教需求,但又非常的盲目。社会形态巨大的宗教需求,跟我们现在存在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紧张关系,所以宗教出现了许多的乱象。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呢?不妨借用佛教的五眼术语,从五种视角来观察当今中国宗教处于哪些层面?

一、人的眼睛层面的宗教。在物质主义、科学主义的笼罩之下,社会把宗教高度俗化了。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宗教要为政治以及经济利益集团服务等。现在大量的宗教乱象还处在凡夫俗人的肉眼层面,于是行贿的、低俗的行为随处泛滥。

二、天眼层面的宗教。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人对未知世界以及神秘事物的迷思。当人没有办法彻见太空的实相,没有办法驾驭本身的命运时,就会流于对怪力乱神的迷信,于是浮现大量巫术式的、神秘主义式的崇敬。对神灵的崇拜,充其量我们把它放在天眼的层面。在佛教世界观里,肉眼及天眼所观的世界,都归属于凡夫俗子的层面。

三、慧眼层面的宗教。虽然天眼所观,远高于我们人类世界,但是人之上的天人系统依然归属三界内的凡夫。所以,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佛教来讲,这个慧眼就是彻见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的真理。

四、法眼层面的宗教。光把这个世界看破、看透、看空,那还是不够的。超越尘世,是要晋升、转变尘世,并不是意味着逃离这个尘世。这就进入了菩萨的法眼层面。菩萨不舍弃众生,面对这个五浊恶世,菩萨倒驾慈航,深入到我们这个苦难世间,普度一切众生。法眼,就是空有不二、悲智双运的菩萨精神。

五、佛眼层面的宗教。佛,是已经成就了的菩萨。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悲智双运从心开始

菩萨悲智双运的精神,就是以智慧提升眼界,以慈悲放大心量。佛教哲学有缘起论以及业力论两个基本点,从缘起论引出普遍联系、性空无我的基本原理;从业力论引出依正不二、自他同体的基本原理。这两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慧与慈悲两轮。而连结悲智两轮的主轴,则是我们的心,走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道上。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标语在哲学高度上奠定了佛教存在的神圣性基础。和谐,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和而不同,即在政治、宗教、学术等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中,承认佛教与世间不共的主体性和宗教品格。“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不是捣糨糊,不是泯灭是非。在理上,是和谐,是不二;在事上,善就是善,恶就是恶。现在一些混合是非的、貌同实异的讲法,已经严重危害了佛教的发展。

从心开始的这个“始”,还有“觉今是而昨非”、“从头开始”的意义。那么,“从心开始”,从哪儿开始?要走向何处?根据佛教的说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在我们凡夫的立场上,从转凡成圣的因地着手,我们主体的心跟佛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昂首仰望星空,这个仰之弥高的佛,就是生命的高度。要用佛的智慧、佛的知见,来晋升我们的生命高度,用佛的智慧来打开我们的视界,这是智慧的一面。从心的横向面来看,联络着广大的众生以及众生所依存的情况,这就是生命的广度。要以菩萨慈悲、大爱之心,来放大我们的心量,拓展我们的生命广度,这是慈悲的一面。

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感应的问题。感应,是众生与佛菩萨的双向交流。众生对菩萨的崇奉,要有信才有感,才有菩萨的回应。感,是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遇。应,佛菩萨应我们众生的根基而来帮我们忙。众生的根性有百万万种之多的差异,诸佛菩萨于是就有各类不同的反应。所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都是为解决众生的生命问题而建立的。

如果仅仅逗留在凡俗的肉眼或者天眼层次,把宗教信仰作为利益交换条件,作为贿赂交换关系,这是大大贬低了宗教信仰的层次,也大大贬低了菩萨的精神。只有见贤思齐、一心向善,才是宗教。西方有句话说: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那么中国人说:人必自助,而后佛菩萨助之。只有我们向菩萨看齐,接受佛法的精神,菩萨才会来帮忙我们。

用禅来提升心灵的境界

禅的学问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促进人们内心的和谐。体现在“外王”和“内圣”两个方面。

刚才说过,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的世界,佛教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和平、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能提供相当多的资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提到“外王”层次,我给它概括四句话:

一、以圆融对治极端。因为佛教是一个和平、圆融的宗教,佛教在未来世界中,对于维持和平,可以起到相当大的缓解矛盾、消融冲突的作用。

二、以对话慑服大众。佛教从来都是以理服人,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世界的和平。

三、以慈悲消解矛盾。面对已经累积的社会矛盾,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从事社会慈善事业。

四、以批判增进道德。佛教把社会批判引入根源性的对内心的批判,熄灭贪、恚、痴三种最根本的烦恼。贪欲是自私的根源,导致对他人和自然的掠夺;恚是仇恨的根源,导致族群冲突与国家间的战争;愚痴则是认识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陷入我执和法执还自以为是。

以上这三种根本烦恼,造成整个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不安定。由此引入“内圣”的层面,讨论如何用禅的智慧来提升我们的智慧,促进我们内心的和谐。我们先引述两个故事:一只蚂蚁在纸圈上,如何使它既走在正面同时又走在反面?既不可以在纸上钻洞,也不可以爬到纸的边缘上。方法就是把纸圈扭转,这涉及数学里的“拓扑学”。禅的智慧,恰恰与这个“扭转”有关。第二个故事,禅宗初祖达摩在少林寺外山洞里面壁九年,后来慧可跪在山洞外面求法,大雪把他的膝盖遮住了。达摩问慧可:你找我干什么?慧可本来就有很高的修行,他对自己是否觉悟没有把握,内心不得安宁。达摩就问他:你的心在哪儿,把它拿来,我帮你安!慧可寻寻觅觅,说这心从哪里去找啊!达摩说了一句充满禅意的话: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从这两个故事里,可以引发我们思考这几个问题。第一,这个纸圈的正反两面,相当于我们平时思维的两分法,我们总是陷入极端的对立中。以佛教的解脱论来说,要从苦难世间超越到神圣理想的世界。在这里,神圣与世俗、烦恼与菩提、人与佛,如果按照两分法,就永远处在对立的两极,也就一直处在烦躁的“旅途”中,不安的心灵永远得不到安顿。这也正是《金刚经》里须菩提向佛请教的问题:当我立足在发心成佛并解救一切众生的目标时,应该如何降伏因目标很难达到而产生的心灵不安?佛在《金刚经》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把伟大、遥远的目标落实到我们脚下的行动中,把目标引向菩萨道的过程中,每一个过程环节都是在完成这个目标,步步踩在莲花上,这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解脱中。经过这种思想上的扭转,我们发现痛苦跟快乐、清净和污染,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要我们有充分的智慧,当下就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安定。就像唐代诗人王维所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把一切收摄到我们觉悟的内心,再从这个觉悟的内心从容面对一切现象。

第二个启发是,佛教讲诸行无常,现实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无止境的变化中,而无常即苦,苦就叫“不圆满、有欠缺”。但问题在于我们都生活在士农工商、七情六欲的红尘之中,而我们又有一种对清净的理想世界的追求。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何克制内心的负疚感、不安感、烦躁感,如何把我们烦恼不安的心稳定下来?就像《大学》所说,“知止而后有定”,然后才有静、安、虑、得。安身立命,止于何所?就止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的觉悟之性。你要找到在自己浮躁不安的心里,有一个最稳定、最本源的“自性”,就是跟佛一样的觉悟之心,在这点上我们与佛没有区别。

第三,慧可所追求的“心安”,必须定位在“理得”。我们把心定位在与佛菩萨一样的境界,即法界。当年释迦牟尼问弟子:一滴水放在哪里才能永不干涸?佛说,只有把水放在大海里

才永远不会干涸。所以,只有把心定位在法界之中,定位在众生之中,才会豁达灵动,无穷尽地开放,才不会被眼前蝇头小利扰乱心志。经过这个哲学上的转折以后,虽然我们依然生活在无常的世界中,但心态得到改变,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云门禅师“日日是好日”的深意。我们天天在盼中秋的花好月圆,从初一盼到十五。唐代广东的云门禅师就问徒弟:十五之前我且不问你们,我但问八月十五已经过了,你们又该怎么办?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面对这样一个自古难全的现象,云门禅师的回答是:无论十五以前也好,十五以后也好,日日都是好日子。就是把心态定位在法界中,无欠无缺,无增无减,这样才能给心找到终极的托付和安立。唐代北方的赵州禅师也有类似的表达。徒弟问:十二个时辰中我们应该如何安心,如何用我们的心?赵州禅师说:你们一天到晚被十二个时辰所转,被外物所转,而老僧使唤得十二个时辰。所以,关键是心做得了主,能转变外界,而不是被外界所扰乱。

做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

让菩萨为自己做事,为自己谋利益,那是迷信;让我们自己为菩萨做工,帮菩萨一起来普度众生,那才是真正的宗教。“菩萨”的本义就是觉悟众生,不仅使本身觉悟,还要使众生觉悟。自觉是智慧,使他人觉悟就是慈悲。

菩萨有四层含义:智慧、慈悲、愿力和行动力。普陀山有个名联:“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上联是讲慈悲,也就是心肠要热;下联是讲智慧,也就是目光要冷。

“有感即通”,是说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普门示现而救众生的苦难。就好像月印万川,众生的千江水中,皆蒙受观音菩萨慈悲月光的普照。《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忧愁孤穷,不解围护,穷其心思,没有办法脱苦,若心中念我,称我名字,无论我在何处,咸以天耳闻之,天眼观之,脱其苦恼。即使一人没有办法得除如斯懊恼,我亦誓不可佛道。”

“无机不破”,是说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破除任何我执和法执,其空寂灵动的心魄,如万里天空,晴朗无云。观音以深湛的智慧,照破五蕴皆空,度脱身、心的一切苦厄,所以又称为“观自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要以观音菩萨作为榜样。菩萨是悲智双运的,智慧如果没有慈悲心量的拓展,那就不是大智慧;而慈悲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以及晋升,其作用就很是有限。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盖了这么多庙,度了这么多僧,功德有多大?达摩说没有功德,因为这些个都是人天小果。

所以,我们信奉观音,应思考到底是手心向上向菩萨索取,还是手心向下帮助观音一起普度众生?

路在脚下途中即是家舍

现在有“学佛焦虑综合症”——要寻找一个最好、最快、最自制的成佛路子。我曾当面请

教过台湾的印顺法师关于悟道的问题。所说的菩萨留惑众生,既是自己都度不了自己,如何解决自己成道以及普度众生的问题呢?印顺法师苦口婆心地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发菩提心,及永度众生的精神;包括开悟在内,都是无数世之熏习,机会成熟才会成就,故勿急功近利!要尽未来际行菩萨道!”

这就是说,成佛是累生累世行菩萨道的无穷历程,不要奢望在今生当代就能完成。人世佛教运动的宗教归宿,就是在我们生存的大地上建设人间净土。这是一个众缘和合、尽未来际的宏远目标,所以需要各界人士一起共襄盛举,一起帮菩萨“打工”。

那么,我们如何把心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各种错误的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呢?当我们处在修道历程中,而目标远在天边时,难免会产生焦虑,也就是所说的“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把成佛的目标跟行菩萨道的历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佛教观察”的博客上,讨论过怎么来克服“人在旅途”的乡愁问题。“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此为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成佛作祖的终极理想,即体现在菩萨道修行的历程之中。所以,理必须圆,必须顿,必须把心安立在佛菩萨的法界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得理而安心。但在事上,我们要展开循序渐进的实践,大乘菩萨道必须进入到社会,跟我们入世的事功打成一片。

这就是沩山禅师所提倡的:“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亦即药山禅师所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是眼光要冷的智慧;深深海底行,是心肠要热的慈悲。

菩萨是众人的不请之友,不请之师,是热血沸腾的英雄好汉。所以我非常欣赏元代耶律楚材居士的一首诗:“从征万里走沙暴,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我们没必要要把这个纷繁恶俗的世间看成是异乡,以“过客”的心态意欲厌离这个世界,而去追求与这个世界完全隔绝的理想国,也就是所说的“故乡”。我们不是异己的、他在的异乡中的过客。走上菩萨道的善男子、善女子,就在这个五浊恶世创建理想的佛国净土,也就是家乡,也就是故乡。所以途中就是家舍,而家舍就在我们行菩萨道的历程之中!

佛说人生:活在当下

佛说人生:活在当下 中国佛教中的禅宗有一句很知名的禅语“活在当下”,这句佛语,直接去解释说明,很难揭示出本质内涵,借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传灯录》中讲道: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老和尚虽然背了想要渡河的女子,但是放下女子的同时,老和尚的心也随之放下这件事情,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那名女子,人已经到了庙中,小和尚却还没有忘记,依然提及此事。老和尚做到了活在当下,而小和尚却还是活在从前。当下,是现实生活。或许,充满荆棘,或许,充满鲜花。无论如何,都在当下,属于此刻的我们。昨天已经过去,即使昨天发生了再美的事情,我们也无法让它重新来过,明天还未来到,你把未来想象的像花一样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纵使你的手在长也无法抓到,我们唯一能够抓得到,掌控的了的就是今天。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法,日子,是在忙忙碌碌中平淡,生活,是在粗茶淡饭中生香,路,有短有长;事,有喜有伤;味,有涩有凉。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小家最美,人生,是在坎坷挫折中历练,生活,都是现实当中来兑现,心

若不悲,人就不寒,心若不离,爱就不远,心若不恨,世间有暖,心若无澜,碧海晴天,眼不见为净,心不冷为美,把该放下的放下,让该轻松的轻松,既然是岁月,就免不了炎凉荣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爱恨情仇,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活在当下,人要看淡,心要放宽。人活着,何须事事都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人生的长度,长不过春夏秋冬,人生的广度,越不过南北西东,人生的无常,无非也就是悲欢离合。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那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人生的路,难与易都得走;世间的情,冷与暖总会有。别喊累,因为没人替你分担;别言苦,因为没人替你品尝;别脆弱因为没人替你坚强。别走的太远,忘记了原路;别看的太清,会脱离现实;别想的太多,会失去自我。万事皆心生,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静。智慧的人,不徘徊在过去;豁达的人,不忧患于未来;聪明的人,懂得把握现在。人生,我有我的精彩,有我的美丽,不必仰望羡慕别人,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你

佛教思想对管理的启示2

内容摘要:佛教教义浩如烟海,其中包含很多鲜活的理念和实用性很强的思想。这些,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很深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诸如佛教三法印当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到企业的管理理念当中,以及僧团的共住的核心思想“六和敬”都可以与企业的组织很好地融合。 关键词:企业文化六和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若谈到佛教思想和企业管理的融合,就必须首先了解何谓企业文化。只有对企业文化作出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从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当中汲取清凉法乳。对于企业文化,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企业文化下了定义,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TerenceE?Deal(特伦斯)和AllanA?Kennedy(阿伦)在《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书中给企业文化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到佛教与企业文化的许多共通点。 首先,“诸行无常”所涵盖的道理——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最真实的写照。

佛教教义当中的黄金准则之一——诸行无常,又作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略称无常印。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不能了知,反于无常中执常想,故佛说无常以破众生之常执。“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意思是讲世界万物,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如《杂阿含经》云:“当观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无常。……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无常。”在佛教看来,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论内部还是外部,不论宏观还是微观,不论近处还是远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无物不变、无时不变、无处不变,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对于企业来讲,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在时刻变化着,市场需求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宏观政策在变化、世界格局在变化、小环境在变化、大环境也在变化。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数,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说“每天我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有战战兢兢地为生存和发展努力,不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佛家智慧

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到: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会适应环境; 3、学会大方; 4、学会低调; 5、嘴要甜; 6、有礼貌; 7、言多必失; 8、学会感恩; 9、遵守时间; 10、信守诺言; 11、学会忍耐; 12、有一颗平常心; 13、学会赞扬别人;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15、经常检讨自己。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

《佛家智慧》 当你长大,你慢慢学会几件事情;有些人不必理会,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多么幼稚,又多么讨厌,真的不需要在乎。有些人永远成不了你的敌人,不必抬举他,这种人太看得起自己了,以为拼命攻击你,伤害你就能够被你所恨。有些人不必等待,你心里其实清楚得很这个人不必再等了,只是你放不下。

《佛家智慧》 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已的生命更精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你要学会一笑置之,你要学会超然待之,你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佛家智慧》 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不要笑的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那么欢乐呢?高声诉苦是否也会吵醒欢乐?不会。欢乐耳朵不好,它听不见隔壁房间的痛苦。

《佛家智慧》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秒以前的你。我们所见的都是过去。所以千万别跟那些过去过不去。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 生死亦不奈我何。 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2.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4.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1.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 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4.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5.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6.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9.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2.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3.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4.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5.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6.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7.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9.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寺院僧人管理制度

寺院僧人管理制度 天祝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探究 ——以天堂寺为例 【摘要】寺院是传播佛教文化的中心,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发扬 取决于藏传寺院的兴盛与否。而天堂寺在华锐地区的建立与繁荣,是藏传佛教在华锐地区更好的传播。因此本文以天堂寺为例,文中就其天堂寺的的建立及寺院改为格鲁派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入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寺院管理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就其这种改变总结出了新时期寺院管理特点,为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和藏传佛教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提供实践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藏传佛教;格鲁派;天堂寺;寺院管理 史书记载:“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古代藏族文化相交融 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支派。公元7世纪左右,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传 入西藏,经过与传统苯教的长期冲突、融合,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佛教在西藏地方势力的支持下,先后形成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众多派别,开始在全国各地弘扬佛法。宋、元年间,藏传佛教宁玛、萨迦、噶举等派先后在甘肃藏区及藏区边缘地区也开始弘

法,创建了自己的寺院。”表,其对天祝藏区的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堂县志记载:“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汉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是天祝藏区的第一大寺院。寺址在县南90多公里的天堂乡,其前身是唐宪宗(806—822年)时所建的藏族苯教寺院,当时称阳庄(臃肿)寺。”500年后,到元至正十二年(1360年),臧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世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吉(1304—1383年)进京路过此地,接受当地群众的要求,降伏大通河中的“毒龙”,在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明、清是音译为“朝天堂”(藏语却典堂之转音)寺,后直称“天堂寺”沿用至今。自噶玛大师建塔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便在此兴盛起来。古老的苯教寺院逐步转变为藏传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多识活佛著:《天堂寺志》,天祝县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一版,第40页① [1]而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天堂寺建立,更是藏传佛教在天祝藏区的发展的代 教的噶举派佛教寺院,此后噶举派噶玛噶举红帽系也在大通河南岸建琼檫寺,与黑帽竞相弘法。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长久以来,佛教之于我,始终是个迷。也许是有缘吧,不久前有幸参加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资格培训,包胜勇先生有关佛教与企业管理的讲座终于让我与佛有了机缘,使我与佛教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通过这次学习我初步领略了佛教的历史、佛教的基本目的、佛教的理念及其精髓以及佛教的组织与管理等等陌生的领域,让我认识到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巨大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确思想精深,内蕴丰富。在学习过程当中,我感到佛教的很多理念和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是很有借鉴作用的,在此斗胆把我对佛教的粗浅认识加阐释。 一、佛教建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了生死,求智慧”,从它的出发点上就把其定位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它从解决人的现世之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出发,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即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无生无灭的目的。佛教通过对人之佛性的精细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又完全归于人的自身,归于人的自我努力和内心的自我净化上,提出“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明确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在这里,佛教把人及人心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从而确立了人及其思维的中心地位。 在这点上,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强调经营人心,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上,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强调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等环节上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根据每名员工的能力、性格特点,选拔、培养适合的人,并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并针对每人、每岗的特征,选择适合的激励手段,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从而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市场运营管理上,同样要善于经营客户与消费者之心。企业的经营也要象佛教以对心的修炼为住,强调并重视人及人心。正如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博士在给《蒙牛内幕》作序中所期望的,“归根结底,蒙牛的成功在于善于‘经营人心’:在企业内部,注重向下经营人心,以聚揽人才,激发其工作热情;在市场上,善于经营客户之心,消费者之心,善于抢占其心智资源,建立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如果中国企业都像蒙牛这样注重‘心’的经营,那么一定会很快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企业”。 二、佛教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圆融的辩证法思想。 佛教向人们描述了万物的结构,如实地分析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让人们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教给人们去清醒地认识它们的方法与途径。般若经提出“空色不二”,维摩诘立“不二法门”,天台宗提倡“三谛圆融”,华严宗提倡“六相圆融”等,都强调此岸与彼岸、现象与本体、全体与部分,乃至一多、大小、长短,隐显、成坏等等对立与差別之间都是相通互融的。禅宗主张的人即佛、佛即人、世间即出世间、烦恼即菩提、迷即悟、生死即涅槃等也是一种圆融无碍的思想。这些辩证法思想不仅开导了我们的思维方法,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思

佛家思想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 意义: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我信仰这个)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家禅语: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佛家禅语:《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佛家禅语: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佛家禅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佛家禅语: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佛教人生八苦

热心问友2012-07-26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

(领导管理技能)龙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

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佛教信仰與企業家精神 第五世多智欽·龍洋 中國佛教協會理事、青海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內容摘要: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文化日趨多元的當代中國,企業家持有某種宗教信仰日益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普遍現象。企業家精神的形成與宗教信仰的持有之間究竟存在著何種關係,既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改革開放浪潮下,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佛教信仰與構建和塑造企業家精神之間的密切關係。現代中國企業家精神與中國佛教信仰具有內在的契合性,揭示了佛教思想對於構建企業家精神以及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引導和推廣佛教信仰來培育和構鑄現代中國企業家精神,由此促成大批優秀企業家的成長,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繁榮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這正可以成為建立和健全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市場經濟改革所可資借鑒的重要途徑,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佛教信仰企業家精神有佛教信仰的企業家 龍欽然絳尊者說:“自心無念清淨光明,他心等六種神通悉可得,眼能見蓋障所礙之外境,無量清淨佛刹亦皆能見,心現分和空分皆清淨故,可得自在無量智慧和三摩地”1。回首首屆世界佛教論壇,藉由“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天下平”,進而實現“新六和”的願景,提出“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第二屆世界屆論壇本著智慧、中道、慈悲、寬容、和合、平等、圓融的精神,匯眾緣於一處,聚和合為一心,提出以“和諧世界,眾緣和合”為主題,反映了時代的呼聲,探討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體現了佛教界關愛眾生、關注社會的理念,對包括宗教界在內的社會各界共同建設和諧世界,必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1龍欽然絳著:《詞義寶藏論》,第230頁,喜林苑了義文化出版社(臺灣)1998年版。 - 141 -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论唐朝的佛教管理

论唐朝的佛教管理 ——以僧籍的编造为中心 孟宪实 【专题名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专题号】K22 【复印期号】2009年05期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第136~143页 【英文标题】The Administration over Buddhists in Tang Dynasty: Centering upon the Compilation of Monk Registers 【作者简介】孟宪实,男,黑龙江省讷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佛教、道教在唐代十分发达,国家如何对它们实施管理,史载有文,但并不清晰。本文通过新近发现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论证唐朝政府管理佛教、道教 的具体措施,使得这个问题终于明晰起来。把原有编户齐民的方法运用到佛 教、道教的管理,厉行人身管理,从而完成了对佛教的全面控制。佛教作为 外来文化,中国化问题学界研究已久,在思想中国化的同时,也有管理的中 国化问题。这对于佛教历史研究亦有启发。 Buddhism and Taoism were very flourishing in Tang Dynasty. Measures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two kinds of monks were recorded, yet were unclearl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particular measures of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to Buddhism and Taoism through the newly-discovered Turfan documents and sheds new light to the subject. By introducing the measures applied to the registered populace and enforcing a strict physical administration to Buddhists and Taoists, the government achieved complete control over these religions.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an exotic culture, had been studied for long. The author argues that before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t ideology, it was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t administration that was first fulfilled. 【关键词】佛教/管理/僧籍/寺院手实/吐鲁番出土文书Buddhism/administration/monk register/excavated Turfan documents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9)03-0136-08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崛起,国家如何管理这一新兴的社会力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从《魏书·释老志》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到了隋唐时代,政府如何管理佛教和道教呢?历史文献留下一些很不清楚的记载。结合近年新发现的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论述如下,敬请方家指正。 一、僧尼等籍 对于佛教和道教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管理,这使得两个宗教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向朋友借了一本《人生哲学与佛学》,起初是书名吸引了我。还因为薄,携带翻阅都不费事。再有想法就是:浓缩的必是精华。 翻开第一页,读第一段,便觉精炼而深刻。再跳读两三段,仍觉妙不可言。于是大喜!摘录精彩句段如下: “研求人生之真相,而示人以作人之正道也。所谓人生之真相果何如乎?曰昔吾作“人生学”,言人生之真相略有四义:一曰业果之相续,二曰群体之共存,三曰智慧之创造,四曰苦恼之拔除。” 接着,作者对人生真相的四义又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关于“业果”的精妙解说为:“不耕不耘,收获无望。不制不造,器用何来?……如是由业而果,由果而业,业果果业,辗转无息,而生命赖以支持,而人世赖以长久。是故人生者,实业果之相续也。”关于“共存”的解读有:“人类独不然,必有父母乃生,必由父母长养乃长,又必有家庭社会之组织,师长朋友之教助。而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备,由分工合作之关系乃以相养而共存,世孰得

离群独居,介然孤生于人世之外者欤?故人生者,实为群体之共存也。”这一处应该是对“社会人”的确切解释吧?人虽是独立个体,却不能独活,依赖于亲人、朋友等他人的相助相伴,因此人生才变得如此多彩而曲折。既是“共存”,帮人乃帮己,伤人也必伤己,且分工合作亦无法衡量多少轻重;既是“共存”,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也必然会少些烦恼吧。所以人生百相,个性不一,若是挚友,相知相劝;若是殊途,相容相避……这样的人生是否会轻松惬意呢?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向朋友借了一本《人生哲学与佛学》,起初是书名吸引了我。还因为薄,携带翻阅都不费事。再有想法就是:浓缩的必是精华。 翻开第一页,读第一段,便觉精炼而深刻。再跳读两三段,仍觉妙不可言。于是大喜!摘录精彩句段如下: “研求人生之真相,而示人以作人之正道也。所谓人生之真相果何如乎?曰昔吾作“人生学”,言人生之真相略有四义:一曰业果之相续,二曰群体

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一、十大层面 人生在世几十年,大半时间在谈话——与人谈(公开言论)、与己谈(内心独白),与古人谈(读书)、与来者谈(著述),与实在对象谈(聊天、会谈,讲课、演说)、与虚幻对象谈(胡话、梦呓,叹喟、沉吟),几乎可以说,人生就是谈话。难怪海德格要说:“语言乃存在之家园。”难怪伽达默尔要说:“能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 谈什么?谈人生!试问天下谈客,有几个不谈人生?试问世上话题,有几则与人无涉?就此而论,人类的语言,统统不过是“反身动词”。记得初闻“人生如梦”一语,心甚愕然凄然;复闻“庄周梦蝶”之说,又觉恍兮惚兮;至如弘一法师、蔡元培先生和克尔凯郭尔等人的“人生阶段”论,一面甚觉精当,一面又嫌过简——如此纷纭万象,岂止三个方面?如此艰难旅程,岂能三步走完? 前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聆归国讲学的傅伟勋教授演讲“人生十大层面”,顿觉眼界大开。 而今得读傅先生的“哲学与宗教”论文集《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仿佛亲见先生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犹如再聆听哲人关于人生的智慧之谈。书中所论“人生十大层面”,实是笔者所见对于人生最明晰最全面的概括! 傅先生根据几十年研究世界三大传统(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哲学、宗教、伦理的结果,把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自下而上分为十大层面:(1)身体活动(biological)层面,(2)心理活动(psychological)层面,(3)政治社会(politico-

social)层面,(4)历史文化(historico-cultural)层面,(5)知性探求(intelle-ctual)层面,(6)美感经验(aesthetic-experiential)层面,(7)人伦道德(moral)层面,(8)实存主体(existential)层面,(9)生死解脱(soteriologieal)后面,(10)终极存在(ontological)层面。 即令是未见此书(印数四千,在十一亿人口中实属稀少)的读者,也不难明白前两个层面之所指,当是养生寿老、经济生活、欲望需求之类。至于第三和第四层面,按傅先生的说法,乃关涉“群体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而使个体生命在特定的社会或国度得到集体生活与精神的安顿”。这不但吸取了亚里斯多德所谓“人是政治动物”之说,而且细想起来,还是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某种关联。事实上,马斯洛所云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只能在傅先生所说各个层面的活动中求得满足。例如,“生理需要”必须有第一层面的活动才能满足;而第三层面的活动可以满足“安全需要”(在社会政治活动建立的某种秩序之下,人能得到安全而免于无政府状态的恐惧),“归属需要”(在这种活动或这种秩序之中,人能得到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感觉),“自尊需要”(在其中能得到他人的尊敬或钦佩),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在其中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或抱负)。当然,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有高有低,其中一些需要也可以在别的层面求得满足。这里还涉及到群体的需要,例如傅先生写道:“历史文化”层面的活动,“说明了为什么具有绵延流长的历史与悠久而优美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中国或印度,虽在政治社会层面屡遭艰难挫折,却能仍旧赢得世界各国的羡慕与敬意。”历史文化乃是社会与个人所共有的精神地盘,乃是“贯通并统合其他上下九层的群已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与实际成果”。 第五、第六和第七三个层面,涉及的是真美善三种价值之追求与创造。我在

做好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做好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 做好佛教寺庙管理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佛教的发展及管理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其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实施科学的引导。现阶段,我国佛教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的改善,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大的外部环境。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在遵循佛教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其发展实际,以党的宗教政策为指导,并贯穿于佛教的事务管理工作中,其发展方向和对策的制定要具有战略性,从而逐步加强和完善其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质量,这对于实现藏族聚居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做好佛教寺庙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等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佛教发展中也面临这一问题。佛教寺庙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对其内部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变,积极引入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的机制,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求。 1.3做好佛教寺庙管理是藏族聚居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需求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维护藏族聚居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在大方向上相适应,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却也存在较多不适应的情况,最为突出的不适应表现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展开渗透活动,利用其宗教地位,从事政治分裂活动,大大影响了藏区社会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意欲图谋不轨,这是导致佛教寺庙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必须要做好佛教寺庙管理,加强对不良宗教势力的警惕性,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符合的规范化的宗教秩序。 2、近年佛教寺庙管理的方法及成效分析 自2008年,青海各个地区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加强和完善佛教寺庙管理,提出了“将佛教寺庙的管理纳入基层社会单位的管理中,对其实行社会管理”的新思路,该思路在一些地区的试行获得了一些成效,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开始应用于全省佛教的寺庙管理中,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其管理工作格局已经得以成形,并获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各个方面。 2.1佛教寺庙管理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定位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政府部门在佛教寺庙管理中更加重视对其认识的提高、因地制宜以及创新思路,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做好佛教寺庙管理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此,在谋划佛教寺庙管理中必须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忧患意识。在这一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县级以及乡镇都已经成立了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而党政分管领导则担任直接责任人。以目标责任制作为主要指导方向,将宗教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每年工作业绩考核中去,从而使整体上都对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得以提高。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关注民生促和谐”、“以人为本谋发展”等思想,同时也是引导佛教寺庙发展不断贴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途径。在管理中,采用将寺庙作为一个基层社会单位来予以管理的方式,这一决定使宗教人员的公民基本身份得以明确,并且将佛教寺庙纳入公共社会管理中,使其宗教人员也能够享有各种利民惠民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使其人身权利得以有效保障,使宗教人员与普通牧民享有同等利益,这不仅是思想上的一次解放,同时也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于佛教寺庙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2.2通过各级职责的明确,佛教管理更加规范化,发展得益壮大 青办( 2008) 19 号文件明确规定:对佛教寺庙实行县、乡镇分级管理[1]。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由县政府直接负责大型寺庙的管理工作,而由县政府分配乡镇政府对相应中小级别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