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涉及到两个我们比较熟悉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与之相关的文史资料、影视资料都很多,尤其是最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以来是焦点热点,2014年又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120周年纪念,怎样利用好这节课的知识,做好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最终归宿。所以,在本节课中,以中日关系的变化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理性的反思当今的中日关系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级:A级为必须达到目标;B级为绝大部分都能达到的目标;C级则是需要通过锻炼,才能逐渐达到的目标。课前利用导学案,基本达成A级目标。课堂以讨论题作为引导,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升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达成B级和C级目标。

二、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2课,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的加深到完全沦为,上接鸦片战争,后启辛亥革命,尤其为理解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回顾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对近代中国前期历史做一简单回顾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两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和耻辱;但同时又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此后,一个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

上了政治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因此也可以说,这两场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同时,这两场战争也反映了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新特点,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要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逐渐形成了世界体系,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侵略正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从现实的角度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日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可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日本却是离我们最遥远的国家,昔日黄海大战演变成今日东海之争,历史问题现实化,现实问题历史化,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场战争时刻让国人警钟长鸣。

三、学情分析: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由于距离今天较近,所以大部分人对于这段历史都比较熟悉,本节涉及的两次战争,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也是重点掌握知识,所以对于课本上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无论过程还是条约内容,以及条约产生的影响,课本讲述都非常清楚,因而,课堂教学中不需占用太多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前导学案内容,教师只需解答学生的疑惑即可,更多的时间应放在对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的分析以及对当今中日关系的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当今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关系。

四、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由课标要求可见,对于战争本身,只需

要能列举简单史实,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中,感知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历史背景;《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1.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难点: 1、对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的分析

2、合理引导学生面对历史,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六、学习目标: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将具体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三级:

A级:通过课前预习,完成学案内容,初步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B级: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认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变化的根源;感知这一时期爱国官兵的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C级:通过史实,教育学生理性面对中日关系的同时,反思历史,强国富民、融入世界才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历史素养。

其中,A级目标要求能全部学生掌握,B级目标达到百分之八十,C 级目标达到百分之五十。

七、学法指导:课前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课堂充分展开讨论,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