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万生猪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 项目计划书

100万生猪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 项目计划书

一、企业介绍

(一)、集团组织框架:

1、华西希望集团简介

华西希望集团创办于1997年,由希望事业创始人、希望饲料核心技术研制者、希望集团总经理陈育新(刘永美)任董事长。华西希望集团有两大特点:一是在产业选择上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方针,重点在农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科研教育、

食品加工、等领域发展;二是在企业经营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基本理念,奉行“客户满意,商家赚钱,企业发展,员工增值”的企业使命。目前,共拥有国内外200多家企业,员工总数超过25000名,销售收入超过310亿元。

集团的第一主业是农牧业,“特驱”、“万千”品牌享誉全国,饲料销量在四川排名第一位。

在教育产业领域,拥有领军大西南职业教育的五月花专修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天一学院等大中专院校12所,在校学生10余万人,为集团教育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房地产业领域,集团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在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成为集团快速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集团在旅游、生态农业、环境建设、能源产业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先后在成都新津、攀枝花、海南五指山打造了娱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及生态农业科普示范于一体的花舞人间项目,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2005年6月,为探索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机制,以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希望事业创始人、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赋予以王德根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无比信任,在集团内部成立管理特区,创建特驱集团。

作为华西希望集团的第一主业,农牧业是集团的传统优势所在。特驱集团以高于行业平均增幅数倍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业界神话,用短短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企业十几年的发展道路。截止目前,特驱集团已实现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下属企业近百家,涉及饲料、养殖、食品、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五大产业,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并进军海外,走上了国际化大企业的发展道路。

按照发展规划,到2018年,特驱集团年饲料销量将突破1000万吨,生猪养殖将突破500万头,家禽养殖将突破2.5亿只。

特驱集团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海南等地还成功打造了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农业现代化为主导,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了政府、合作者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3、特驱集团养殖事业部(德康集团简介)

特驱集团从2007年起开始探索养殖业务,随着业务的扩大,2008年正式成立了养殖事业部。为了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早日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农牧企业和食品企业”的目标,2012年3月,重庆德康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集团)正式成立,管理集团所有养殖企业。凭借集团整体资源优势,德康集团已一跃成为西南本土养殖规模最大的农牧企业。

集团核心种猪基地种源从加拿大引进,采用全封闭式、电脑智能控制管理,并通过基因联网选育方案,使集团后续祖代、父

母代种猪具有更为稳定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集团种猪选育技术与世界生猪育种水平同步,在国内达到领先,能为全国优质瘦肉型猪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提供种猪选育技术和高端种源支持。

截止目前,德康集团建成投产及管理的养殖企业34家,养殖基地遍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吉林、江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按照规划,到2020年,集团将实现年销售家禽2.5亿只,商品猪1000万头的目标,成为产业链的组织者,最终打造欧盟标准的安全食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畜禽产品,真正为中国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二、政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为主线,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重点,以区域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畜牧业产业带成为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强调“围绕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李克强总理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5年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文章,题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2015年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把融资担保比喻为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钥匙”,要探索建立政府、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共担风险机制和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畜牧业的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例在50%以上,高的达到80%,而我国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5%。畜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目前农场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留守家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带来的社会问题。最终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行业分析

(一)、全球猪业现状:近十年来,全球生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猪产业发展模式的区域性越发明显,无论是标准化、规

模化的工厂生产,还是家庭农场式适度规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预计2015年全球的猪肉产量将突破3.16亿吨,猪肉消费依然占据了三大肉类消费的近50%的比例。

从全球养猪模式来看,欧盟的养猪模式和我国的养猪模式基本相似。欧盟是集中规模化养殖与散养户并存的养猪模式,但散养户下滑明显,适度规模化发展同样成为全球猪业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生猪产业现状: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和饮食文化形成了对猪肉的特殊偏爱,造就了世界生猪养殖量和消费量第一大国的地位,生猪数量几乎占世界的50%,猪的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截止2014年末,生猪出栏73510万头,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添2.0%,其中生猪存栏46583万头,同比下跌1.7%,生猪出栏73510万头,同比增添2.7%;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添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添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添5.5%。

1、中国养殖产业链发展趋势:养猪行业上下游企业开始链条延伸,产业链发展的模式越来越突出,养猪产业链由单纯养殖变为从饲料---养猪---屠宰;或饲料—养猪—种植---屠宰—猪肉深加工。行业外大型企业逐步跟进,大量资本进入养猪行业,行业竞争加剧。

2、中国生猪产业养殖结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专业,散养

户大量退出,小规模猪场迅速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中国的养殖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屠宰食品加工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大多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生猪产业链,猪源主要依托市场收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不能做到全程可追溯。这也是中国肉食品加工企业的短板,是中国近年来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所在。从食品安全角度看,要真正解决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中国需要培养和鼓励更多的企业真正走产业化道路,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三)、荆州市生猪养殖发展状况

生猪产业作为荆州市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初步形成包括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体系,现代畜牧业初见雏形。但近年来,由于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调整,蛋白质摄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并随着国内外畜产品市场融合不断加快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影响国内畜产品市场和价格稳定的因素复杂多变,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市场行情周期性波动加剧,养殖效益下滑,而且传统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给荆州市生猪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压力。

荆州市生猪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由规模化向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关键时期,项目的实施对提升传统的生猪产业,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推行种养循环的生态农牧业,提供绿色生态

畜产品,稳定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项目介绍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100万头生猪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项目。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发展目标

1、用3—5年时间,建设家庭农场1000个,每个家庭农场年存栏父母代种猪约50头,年出栏商品猪约1000头以上,通过约5年时间的发展,实现集团在荆州市区域内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生猪的产业目标。预计总投资约22.2亿元。投资概算如下:

祖代种猪场总投资约1.8亿元。

带动家庭农场固定投资约7.5亿元。

家庭农场流动运营资金约7.9亿元。

家庭农场的组织实施费用约0.5亿元。

饲料加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项目建设实施计划如下:

2015年9月启动100万头生猪工程,邀请市主要领导考察集团养殖项目,双方签订投资协议,召开100万头生猪工程家庭农场启动大会;拟定在荆州区、公安县、松滋等区域的养殖规划。

2015年9月-12月,启动家庭农场建设,发展40个家庭农场参与标准化生猪养殖。

2016年,发展260个家庭农场参与标准化生猪养殖。

2017年,发展300个家庭农场参与标准化生猪养殖。

2018年,发展300个家庭农场参与标准化生猪养殖。

2019年,发展100个家庭农场参与标准化生猪养殖。

2、当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完成并达到100万头生猪出栏规模后,另行协商启动100万头屠宰加工厂项目建设。

(四)项目效果

1、“公司+家庭农场”生猪养殖模式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家庭农场,每个家庭农场年出栏生猪约1000头。公司按“六统”模式开展家庭农场生猪养殖工作,“六统”是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防疫治疗、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农户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整个生产过程中猪只、饲料、兽药等均采取记账方式,公司对按照公司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养殖生产,并达到公司生产技术标准的家庭农场主,按200元-300元/头的标准给予代养费,每户农户可实现年增收约20-30万元。整个项目完成后,带动约1000个家庭农场主持续增收致富,公司年可为农户提供约2-3亿元的代养费,用于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家庭农场按照我集团提供的圈舍图纸进行标准化圈舍的新建或改建,一般新建圈舍面积在1000平米左右,含设备的圈舍

投资在65万元左右,占地面积在3亩以内,一般情况下一户家庭农场业主在3年内会收回全部投资。

2、10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的实施,为提供欧盟标准的食品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实施后,通过集团化、品牌化销售,延伸产品价值链,大大提高了猪肉的附加值,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若按每斤猪肉高于市场价3元/斤计算,每头猪可溢价约600元,按贵阳市常年生猪出栏量100万头计算,则可实现溢价约6亿元。

3、在100万头生猪工程实施中,我集团将一直致力于采用种养结合的思路,将猪粪变宝通过沼气化方式,有利于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还田,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和农作物种植成本提升农户收入;有利于加快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推进农村现代种植业升级换代。

五、项目分析

(一)优势

1、集团实力:集团有华西希望做坚强后盾,资金实力雄厚,防止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资金链断裂出现的企业风险。集团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手段,建立国际化企业管理标准,管理规范、决策先进。

2、国际合作:在中意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成功与意大利食品产业链集团进行合作,在中国打造欧盟标准的安全食品产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