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 通论

古代汉语 通论

古代汉语 通论
古代汉语 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词汇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造句单位,即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小于词的意义单位是词素(即语素),大于词的意义单位是词组和句子。

词是音义结合体,音是词的形式,义是词的内容,文字是词的书写形式。

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

第一节词的形式与构造

一,单音词与复音化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写成一个字。

单音词特点:

第一,意义繁多。如“为国、为人、为期、为诗”。

第二,用法灵活。如“食”、“君”。

第三,具有构词能力。如“君、子、小、人”。

单音词意义繁多、用法灵活,一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表义能力;另一方面又造成理解困难,更重要的是单音形式限制了汉语词汇的进一步丰富。

二,复音词构造

复音词内部统属关系:

重言词:潺潺

单纯复音词联绵词:仿佛

复音词音译词:单于、观世音

派生词:忽然、老鼠

合成复音词复合词:国家

缩略词:而立、鲁连

单纯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音节代表的一个词素构成;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音节分别代表的词素构成。

1.单纯复音词

(1)重言词

由同一音节重叠构成,也称“叠音词”。

第一,模拟声音。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

第二,形容物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第三,指称事物。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邶风·燕燕)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汉民谣:刺巴郡太守)

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晋释支遁:咏怀)

第四,指称动作。

去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汉乐府:满歌行)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曹植:野田黄雀行)

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应该注意:

第一,重言词与构成词素未必具有意义联系。

拟音者与词素意义无关:关关、丁丁、喈喈。

状物者与词素意义可能有关:春日迟迟、杨柳依依;也可能无关:桃之夭夭、信誓旦旦。

指称者与词素意义有关:燕燕、飞飞。

第二,重言不同于叠用。

行行复行行,与君生死别。(古诗十九首之一)——动词叠用,表示动作持续。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唐王绩:野望)——名词叠用,表示遍指。

第三,重言不等于叠字。

心之所虑,非特知于麤粗也,察于微眇。(管·水地)

昔舜禹躬稼,至圣之德,犹或矢誓众臣“予违女弼”。(三·吴·三嗣主)——本、借字

窃见度辽将军马续素有谋谟。(后汉·南匈奴)

曲池何淡澹,芙蓉蔽清源。(晋诗·曲池歌)——异体字

宫室卑庳,无观台榭。(左·襄三一)——古今字

公反,誒诒为病,数日不出。(庄·达生)——拟音

(2)联绵词

由两个无独立意义的音节构成。

根据读音,分为四种:

双声:犹豫伶俐参差蜘蛛萧瑟憔悴

叠韵:蹉跎烂漫依稀混沌峥嵘朦胧

双声兼叠韵:优游展转缱绻崴嵬燕婉缤纷

非双声叠韵:滂沱寂寞浩荡鹦鹉

鉴别双声、叠韵以古音为准。

联绵词不可“字别为义”。

《尔雅·释诂》:“覭髳(音明蒙),茀(音扶)離也。”郭璞注:“茀離即弥離,弥離即蒙蘢耳,孙叔然字别为义,失矣。”

窈窕扬雄《方言》卷三:“美状为窕,美色为艳,美心为窈。”

辗转《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郑玄笺:“卧而不周曰辗。”朱熹集传:“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犹豫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返,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未定也,故称犹豫。”

不可“字别为义”是联绵词的意义特征,它导致联绵词字形与意义逐渐脱节。失去意义制约,联绵词形式多样化。

徘徊盘桓彷徨

犹豫犹与犹预容与犹夷夷犹

逶迤委蛇委迟

有人试图统一联绵词读音,结果劳而无功。因为读音分歧包括方言因素。

清代学者倡导“因声求义”,彻底纠正了“字别为义”错误,但又走上另一极端,误把复音词当作联绵词。

狼狈主谓结构,最初写作“狼跋”。《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音制)其尾。……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狐疑偏正结构,象狐狸一样多疑。“狐”,名词状语,与“龙腾虎跃”、“蝇营狗苟”的“龙、虎、蝇、狗”作用相同。

“字别为义”和笼统解释复音词都是因为不了解联绵词形成。

联绵词的形成

第一,重言词部分改变读音。

便蕃左右,亦是率从。(左·襄十一)——出《小雅·采菽》,原作“平平”,《韩诗》又作“便便”。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小雅·四月)——郑玄笺:“烈烈,犹栗烈也。”“烈烈”《鲁诗》作“栗栗”。“发发”模拟风声,即《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之“觱发”,《说文》又引作“滭冹”。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风云。(陶渊明:与殷晋安别)

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傅玄:杂诗)

《论语》“文质彬彬”,《说文》引作“文质份份”,朱骏声认为“彬彬”、“份份“就是“纷纷”,也写作“缤纷”。

第二,单音词缓读。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豳风·七月)——“壶”:葫芦。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庄·逍遥游)——“扶摇”:飙。

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所服。(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终葵,椎也,为椎于其杼上。”

浑—囫囵孔—窟窿蜩—蝭蟧、知了

矬—侏儒天—祁连

第三,模拟声音。

淅沥——风雨声

淙琤——流水声

铿锵、锒铛——器物撞击声

澎湃、潎洌——水流冲激声

布谷、蟋蟀、啁啾——鸟虫鸣叫声

2.合成复音词

(1)派生词

由词根附加词缀构成。词缀分依据位置称“前缀”(词头)和“后缀”(词尾)。汉语词缀作用主要是为词根补配音节,使之复音化,一般不具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也不具有普遍性。

派生词构成形式

1)前缀型

萑(音环),老鵵(音兔)。(尔雅·释鸟)

宾雀者,老雀也,栖宿人堂宇之间如宾客者也。(淮·时则训高诱注)

苻坚中,童谣曰:“阿坚连牵三十年。”(宋书·五行志二)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教材所举词头还有“有、其、言、于、薄”五个,但能否看作词头不可一概而论。以“有”为例:

孔甲扰于有帝。(左·昭二九)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豳风·七月)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邶风·击鼓)

先秦“有×”之“有”大多因节奏需要加进句子,不应视为“词头”。后代仿造的“有×”之“有”则可能属于词头,如“有如、有司”。

2)后缀型

A.名词词尾“子、儿、头”。

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下)——他如“兵子、马子、瓮子、珠子”等。

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沈约:十咏)——他如“桃儿、船儿、曲儿、鸭儿”等。

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搜神记卷二)——他如“捶头、指头、眉头、水头”等。词尾“子”源于小称义(《释名》:“子,小称也。”),“儿”源于小儿义,“头”源于顶端义。

B.“然”类词尾。包括“然、若、如、尔、而、焉、言、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公孙丑上)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郑风·野有蔓草)

子路率尔而对。(论·先进)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齐风·甫田)

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小雅·大东)

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荀·荣辱)——杨倞注:“安,语助也,犹言屈然穷矣。”

“然”由代词虚化为词尾,它皆语音变体。“然”类词尾一般构成形容词、副词,极少动词或名词。

C.“乎”类词尾。包括“乎、于/於、夫、其、者”和“之”。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史·日者)——他如:确乎、几乎。

夫小国中君尚有奋不顾身之臣,况于明天子乎?(史·张敞)

譆!是必夫奇鬼也。(吕·疑似)——他如:以夫、故夫。

奚其为为政?(论·为政)——他如:极其、何其。

曲其堗,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他如:向者、或者。

故虽地小而民少,犹之为天子也。(管·形势解)——他如:要之、均之。“乎”类词尾由语气词退化而成,若未退化,即非词尾:

焕乎,其有文章!(论·泰伯)——感叹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庄·胠箧)——缓声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阳货)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先进)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梁惠王上)

D.“复”类词尾。主要有“复、当、乃、自、以/用”。

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三·魏·明帝纪注引)——他如:岂复、虽复、况复。

就当深入,还道宜利。(三·魏·董昭)——他如:会当、皆当、犹当。

顷来始乃有称之者。(世说·赏誉)——他如:无乃、何乃、或乃。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言语)——他如:故自、乃自、既自。

郡下劝职,永以康宁。(汉·王莽传上)——他如:“难以、因以、所以”。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僖三十年)

此数词尾由副词或介词退化形成,近三十年始有学者关注。

(2)复合词

由不同词根按一定语法关系结合构成。

1)并列复合

两词根平等联合,意义互不制约。

舟船民氓雕琢祭祀饥馑壮丽——同义并列

古今阴阳呼吸毁誉刚柔安危——反义并列

股肱甲兵干戈春秋聪明将士——类义并列

由于词根意义互不制约,故其次序不稳定:

朋友—友朋险峻—峻险穷困—困穷

并列复合词的内部排序原则:

第一,以四声为序。两词根若声调不同,大多按平、上、去、入定其先后。

朋友安稳孤寡寒暑——平上(平声不分阴阳)

安定灾害优秀天地——平去

登涉重叠劫掠优劣——平入

喜好缓慢陡峭毁誉——上去

喜悦抢夺管籥损益——上入

利益叛逆事物祸福——去入

据台湾丁邦新研究,先秦并列复合词中,声调相同的占25﹪,以四声为序的占61﹪,例外的只占14﹪。

《世说·排调》:“诸葛令(恢,中书令)、王丞相(导)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王葛”,平入;“驴马”,平上。

另如:韩白——平入;班马——平上;商管——平上。

以四声为序,犹如律诗平仄相间,体现汉语韵律美。

第二,以意义积极与否为序。

乾坤父子朝野君臣——先尊后卑

是非爱憎善恶得失与夺——先褒后贬

始终前后早晚古今——先早后晚

大小深浅长短高下阔狭——先大后小

“好”字眼在前,“坏”字眼在后,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有关。

<偏义复词>

并列式复合词的特殊类型,由一个表义词根和一个不表义词根结合而成。

A.类义并列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宪问)——说“稷”而连及“禹”

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左·成三)——连及“馘”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上)——连及“风”

年不顺成,……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连及“马”

入人园圃,窃人桃李。(墨·非攻上)——连及“圃”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韩·外储说右上)——连及“概”

(李)陵曰:“无面目报陛下。”(史·李将军)——连及“目”

B.反义并列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刺客)——说“失”而连及“得”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汉·周勃)——连及“缓”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何进)——连及“成”

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刑法志)——连及“利”

为爱憎所白,复徙苍梧猛陵。(吴志·虞翻传裴注)——连及“爱”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欧阳建:临终诗)——连及“福”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连及“同”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连及“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连及“生”(说“国”而又及“家”)

偏义复词的产生原因:1)适应词汇复音化的需要。2)适应委婉示意的修辞需要。2)偏正复合

两词根修饰与被修饰。

强弩救兵叔父南蛮兆民——定+名

草创流言先驱殊死无须——状+动

草芥河济星斗兽鹿灾旱——类名+别名

后者俞樾谓之“大名冠小名”,先秦多以称人:

神农帝尧后稷王纣师旷医和轮扁

庖丁奕秋匠石琴高竖刁盗跖

3)动宾复合

两词根支配与被支配。

更衣知音障面象人司寇执事牵牛

动宾复合词的特殊形式:宾语不表意义。

观乎公卿文学贤良之论,意指殊路,各有所出。(盐铁论·杂论)

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史·魏其武安侯)

方今二虏合从,谋危宗庙。(三·魏·杨阜)

4)主谓复合

两词根陈述与被陈述。

沙涨地震鸡栖虎暴穹窿

胆寒畜产霜降日出自恕

5)后补复合

后词根补充说明前词根。

匡正标明消尽斩断摧弱持久——+结果

迫急忠至峻极艰酷秀特确切——+程度

炬明粉白胆核钗朵笔管笠盖——+形貌

欣抃喜舞欢跃京华禁密萤飞——+状态

经奥婢贱主上女弱家累农本——+性质

孤寄恩施辟易变作悲摧愁煎——+动作

船渡臣佐玺封宫居津济藩卫——+作用

衣裁徒谪龛砌租赋樵采诗作——+成因

松树凤鸟怨情矩表特牛羔羊——+属类

第二节古今词义

一、古今词义差异

词汇在语言三要素中发展最快,主要表现在词义上。词义的古今变化是阅读古代文献的最大障碍。

1.词义范围差异

(1)扩大古义小,今义大。

睡本义打瞌睡,如《史·商君》:“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今指睡觉,包括各种睡。

响/響本义回声、回响。《左传·昭十二》:“君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杜预注:“讥其顺王心,如响应声。”今指一切声响,包括回声。皮本义剥取兽皮,常用义指兽皮,今指表皮。

江上古专指长江,今指南方较大河流(如“金沙江”)。

河上古专指黄河,今指一般河流(如渭河、护城河)。

狂本义狗疯,今指疯狂。

理本义治玉,今指整理、治理。

(2)缩小古义大,今义小。

宫本义房屋,如《左·僖二八》:“(晋侯)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今专指宫殿。

瓦本义陶制品,《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毛传:“瓦,纺砖也。”另如“瓦釜”、“瓦棺”。今仅指覆盖屋顶的瓦片。

臭古代泛指气味,不论香、臭,今仅指臭味。

子古代泛指子女,不论男女,今仅指儿子。

金古代是金属的总称,今仅指黄金。

(3)转移古义消失

脚本义小腿,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今指踝骨以下的“足”。

涕本义眼泪,如《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今指鼻涕。

兵本义兵器,今指士兵。

闻本义耳听,今指鼻子嗅。

汤本义热水,今指菜汤。

购本义悬赏征求,今指购买商品。

2.词义轻重差异

(1)加重

毙/斃本义倒下,《左·成二》:“射其右,斃于车中。”引申为死,《语·晋二》“骊姬与犬肉,犬斃,饮小臣酒,亦斃。”“倒下”义轻,“死”义重。

诛本义责备、谴责,《论·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引申为惩罚、杀戮。“责备”义轻,“杀戮”义重。

(2)减轻

劝/勸本义鼓励,如“劝学”、“劝农”,后引申为劝说、劝解,意义减轻。

戮本义杀而陈尸,如“戮尸”、“杀而戮之”。后引申为耻笑,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僕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

3.感情色彩差异

爪牙古代比喻勇士,如《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郑笺:“此勇力之士。”今指帮凶——由褒而贬。

深刻古代形容刑法严酷,如《汉·宣帝纪》:“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者。”今指说理透彻——由贬而褒。

报复古代指回报、报答,如《汉·朱买臣》:“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常有恩者,皆报复焉。”今指报仇——由中而贬。

党古代通常指朋党,如成语“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今指政党——由贬而中。

诽谤最初义为批评,如《史·文帝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今指恶意攻击——由中而贬。

锻炼最初义为冶炼锻造,中性,后引申为刻意编造罪名,贬义,如《汉·路温舒》:“锻炼而周内之。”今又指提历练,褒义——由中而贬、再由贬而褒。

词义所指范围和感情色彩变化是西方传统词汇理论,由德国赫尔曼·保罗于19世纪末提出。

二、本义探求

本义是词的原始意义,是词义发展的源头。引申义在本义基础上产生。

向主要意义有二:1)朝北的窗户,如《豳风·七月》:“塞向墐户。”2)朝向,如《庄·秋水》:“(河伯)望洋向若而叹。”《说文》:“向,北出牖也。”“北出牖”为本义,“朝向”为引申义。

引主要意义有五:1)开弓,如《孟·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2)拉、曳,如《史·廉颇蔺相如》:“左右欲引相如去”。3)伸长,如《左·成十三》:“我君景公引领而望。”4)带领,《史·高祖本纪》:“项羽引兵东击彭越。5)退却,《策·赵三》:“秦军引而去。”《说文》:“引,开弓也,从弓、丨。”“开弓”为本义,他皆引申义。

1.本义探求方法

第一,分析字形。古人造字寓义于形,字形即本义所在。

干小篆作“干”,《说文》:“干,犯也,从反入,从一。”但“干”甲骨文作“”,金文小横作圆点,郭沫若云:“古‘干’字乃是圆盾之象形也,盾下有蹲,盾上之∨形乃羽饰也,非洲朱卢族之土人所用之盾正作此形。”“干”作“盾牌”解,如“干戈”、“干戚”、“干羽”。许慎误析字形。

元大徐本《说文》作“元,始也,从一从兀”,元本《说文》作“元,首也”,两种解释。“元”甲金文作“、”,象人头及身,义为人头。后形意义不显,加小横指示。“元”作“人头”解,如《左·僖三三》:“(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尔雅》:“元,首也。”大徐本传写错误。

形声字字形分析具有特殊性

义旁提示意义类属。如“快”从“心”,本义必为愉快;“诛”从“言”,本义必为责备。但仅此而已,并不表示确切意义。

声旁有时表示意义源头。音义结合起初是随机的,而在相对成熟的语言中,音义结合则往往有其必然性。古代“弯曲”义总是用“gōu”声表示:

弯钩写作“鉤/钩”曲木写作“枸”曲脊写作“佝/痀”

弯镰写作“”弯曲的竹制鱼具写作“笱”

声音“gōu”是意义源头,故声旁“句/勾”可推求意义源头。

“右文说”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皆从左文,凡

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

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歺之

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

自《说文》以字画左旁为类,而《玉篇》从之,不知右旁

亦多以类相从,如“戋”者有浅小之义,故水之可涉者为“浅”,

疾而有所不足者为“残”,货而不足者为“贱”,木而轻薄者为

“栈”。“青”字有精明之义,故无障蔽者为“晴”,水之无溷浊者

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凡此皆

可类求,聊述两端,以见其凡。

——张世南《游宦记闻》卷九

“右文说”对《说文》亦声字相通。“仲,中也,从人从中,中亦声。”

有些亦声字的声旁表示本义。如“暮、溢、影、箕”等。

第二,求证文献。没有文献佐证,由字形分析得出的本义则可能错误。如《说文》:“權/权,黄华木,从木雚声。”又:“朱,赤心木,从木,一在其中。”皆于文献无徵,不可信从。会意字的所会之意也必须求证文献,如“莫、采”等。

2.探求本义还应注意:

第一,区分本义与字形义。本义与字形义有时不一致。

牧《说文》:“养牛人也。从攴从牛。”——“牧”字形义为放牧者,放牧对象或牛或马或羊或猪,造字时不可能一一表示,遂用“牛”字代表。

毌《说文》:“穿物持之也。从一横,象宝货之形。”——“毌”的字形义为把钱或贵重物品穿起来,本义为一般的贯穿。段注:“独言宝货者,例其余。”以个别寓示一般。

初《说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初”字形义为“裁衣之始”,本义为抽象的“开始”,《尔雅》:“初,始也。”

突《说文》:“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突”字形义为狗从穴中冲出,本义为抽象的“突然”。段注:“引申为凡猝乍之称。”以具体寓示抽象。王筠《说文释例》卷一:“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故有恒见之字,而说解反为罕见者,为恒见之解与字形不合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许主说字”、“许不谓一字殊其义者,依字形为之说也”。

第二,尽量依据古文字。字形越古越接近造字意义。《说文》之所以卓绝千古,

因为作者的分析对象是小篆,而不是当时的隶书;之所以有错误是因为作者没见到比小篆更古老的甲骨文,见到的金文也很有限。现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以及更具普遍意义的简帛文字,为本义探求提供了新的依据。

第三,承认有些字的本义或字形义已经消失。本义寄托于字形,但原始字形未必一一符合“六书”,同时字形变化也可能使某些字脱离“六书”体系(如“凰、寂、耻”)。以“六书”理论分析不合“六书”的字形,必然劳而无功。然而除了“六书”,尚无别种理论可用于字形分析。应该承认有些本义或字形义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必强作解人。

3,同义辨析

恭敬

“恭”指外貌恭敬,“敬”指内心恭敬。《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郑玄注:“恭在貌也,而敬又在心。”

宫室

“宫”指整个宅院,带围墙,“室”指内室。《墨子·号令》:“葆宫之墙必三重。”《礼记·曲礼下》:“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崩薨卒死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兵卒士

“兵”义广,可指士兵,也可军队,如“出兵”,“卒”仅指士兵,“士”相对地位较高,如“武士”。

饥饿

“饥”是轻度的饿,“饿”是严重的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疾病

“疾”是一般的病,“病”是严重的病。《论语·子罕》:“子疾病。”段玉裁《说文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商贾

“商”是奔走贩卖的商人,“贾”是摆摊开店的商人,所谓“行商坐贾”。《左·僖三三》:“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耻辱

“耻”是内心感觉,形容词,“辱”是外在动作,动词;“辱”是因,“耻”是果。“不耻下问”、“不辱使命”。

之往

“之”一般带宾语,“往”一般不带宾语。如《策·齐四》:“晨而之薛。《左·宣》:“晨往,寝门闢矣。”

畏惧

“畏”一般带宾语,如“畏天命、畏人言”,“惧”一般不带宾语,如“寡君惧”、“国人惧”。“惧”如带宾语,则为使动用法,如《老子·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贫穷

“贫”指缺乏财物,反义词是“富”,如“贫乏不能自存”;“穷”指处境困窘,

反义词是“通”,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诛弑杀

“诛”的对象有罪,褒义;“弑”的对象为尊长,贬义;“杀”不论对象尊卑贵贱、有罪无罪,中性。

伐侵袭征

《左·庄二九》:“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征”则用于上伐下、有道伐无道。

古代学者非常关注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但常有穿凿之弊。

鸟隹

《说文》:“鸟,长尾禽总名也”、“隹,鸟之短尾总名也。”其实甲骨文仅为一字,只是繁简不同,罗振玉谓许慎“强分之而未为得矣”。《说文》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

饑馑

《尔雅》:“谷不熟为饑,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

言语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辗转

《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朱熹集注:“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离别

《屈原: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

第三节词义引申

在已有意义基础上产生新义叫“词义引申”。

两种西方词义引申理论

(1)逻辑分析法

德国赫尔曼·保罗于19世纪末提出。认为词义引申有三种方式:扩大、缩小、转移。王力赞同这种说法。其实这只是对词义引申结果的逻辑归纳,并不是词义引申的具体方式。

(2)义素分析法

西方学者于20世纪20—30年代提出。认为词义由“限制性义素”和“指称性义素”组成,某一方面义素的更替增减造成词义引申。比如“理”,本义治玉,“治”,指称性义素,“玉”,限制性义素。限制性义素“玉”消失,则引申为“治理”;指称性义素“治”消失,则引申为“纹理”。义素减少导致词义扩大,义素增加导致词义缩小。义素分析法对于考察词义引申具有一定启发性,但无法全面揭示汉语词义引申的原因与方式。

一,转指

词义之间由于存在语义关系而出现的意义互相转化。

转指的前提是词义之间具有某种语义关系。

1.体用转指

A)主体转指动作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庄·秋水)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屈原:天问)

冉冉六辔柔,奕奕金华晖。(宋何承天:鼓吹铙歌八)

“向”,“北出牖也”,转指朝向。“匠”常义工匠,转指工匠的动作“制作”。“晖”本义光亮,转指光亮的动作“照耀、闪耀”。

B)动作转指主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音亲,红线)。(鲁颂·閟宫)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策·赵四)

玉颜无馀映,蕙风有馀薰。(晋曹毗:郗公墓诗)

“徒”本义步行,转指动作主体“步兵”。“继”,继承,转指动作主体“后嗣”。“映”常义映照,转指动作主体“光亮”。“

他如:“偷、盗、贼、将、相”。

2.因果转指

A)成因转指结果

夫车固马选而不能以致千里者,则非造父也。(韩诗外传卷五)

于是吏民相率,不督自劝。(魏志·王观)

秣陵之与芜湖,道理所校无几。(吴志·张紘传裴注)

“选”常义挑选,挑选则发现优秀,例中转指“精良”。“劝”本义劝勉、鼓励,劝勉则使人努力、奋进,例中转指“努力”。“校”常义比较,比较则发现差别、差距,例中转指“差距”。

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不能禁。(庄·胠箧)

B)结果转指成因

(魏)文侯不悦,知于颜色。(吕·自知)

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天下。(汉·高五王)

冀悟迷惑之心,使知道虚实之分。(论衡·对作)

“知”常义知晓,知晓来自显示、显现,例中转指“显现”。“激”常义激动,激动来自感触,例中转指“感、感触”。“悟”本义觉悟,觉悟来自启发,例中转指“启发”。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一般表示“使出现某种结果”,其中有些已经形成稳固的词义,如“长(cháng)”本义头发长,转指成因生长;“清”本义水清,转指成因澄清。

3.施受转指

A)动作转指对象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策·齐四)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李陵:答苏武书)

魏王雅望非常。(世说·容止)

“责”本义索债,例中转指索求对象“债务”。“丁”借作“当”,“当”常义正当,古代称年富力强为“当壮”,例中转指正当的对象“壮”。“望”常义看,例中

转指看的对象“相貌”。

他如:“藏见”、“伟观”、“丽瞩”,“见、观、瞩”均转指看的对象“外观、形貌”;“哀听”、“令闻”,“听”、“闻”转指听的对象“声音、名声”。

B)对象转指动作

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后汉·孔融)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吴均:咏雪)

“形”常义外形、形状,显示的对象,例中转指动作“显示、使……见”。“道”常义道理,知晓的对象,例中转指动作“知、知晓”。此义又如李商隐《马嵬》:“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4.动地转指

A)动作转指发生地

二嫂使治朕栖。(孟·万章上)

鹰隼蚤挚,四鄙入保。(淮·时则训)

前后二千石皆于聽拜祠。(南史·萧琛)

“栖”常义栖息,例中转指栖息之地“床”。“保”常义保聚,例中转指保聚之所“城堡”,后写作“堡”。“聽/听”本义聆听,例中转指聆听之所“厅堂”,后写作“廳/厅”。

二,代指

由于意义所指存在隶属关系,一个词表示另一个词的意义。

产生于修辞手法“借代”。但借代产生的意义是临时性的,代指产生的意义是稳固的。比如“绿肥红瘦”是借代,“丹青”则为代指。

代指的前提是代与被代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1.貌实代指

A)形貌代指本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逍遥游)

(范)痤因上屋骑危。(史·魏世家)

(光武帝崩,刘)荆哭不哀,而作飞书,封以方底。(后汉·广陵王)

“冥/溟”常义“溟漠”,大海形貌,例中代指本体“大海”。“危”本义因高,屋脊形貌,例中代指本体“屋脊”。“方底”为书囊形貌,例中代指本体“书囊”。事物外在形貌表现在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大小、衣着、材质,皆可代指事物本身,形成代指义。

B)本体代指形貌

“绮”本义有花纹的帛,特征为有花纹,代指花纹,如“绮井”、“绮窗、“绮霞”等。

“素”本义未经染色的帛,特征为本色或白色,代指白色或素色,如“素丝”、“素手”、“素月”等。

表示颜色的词“红、绿、紫、缁”,本义皆为某一颜色的帛,皆以本体代指某一颜色。

2.偏该代指

A)局部代指整体

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庄子·则阳)

青骊结驷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宋玉:招魂)

秦人开关而延敌。(贾谊:过秦论)

“畔”本义田界,田地的一部分,例中代指整个田地。“火”,王逸注“悬灯也”,“火”是灯的一部分,例中代指整个灯。“关”本义门闩,门的一部分,例中代指整个门。

另如:“界、境、畛、疆”本指边界,代指土地本身。“汜、浦、渚、塘、陂”本指堤岸,代指水体本身。

B)整体代指局部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屈原:离骚)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谢灵运:石门岩上宿)

轻鬓学浮云,双蛾拟初月。(沈满愿:映水曲)

“象”本义大象,大象有牙,例中代指“象牙”。“木”本义树木,树木有叶,例中代指“树叶”。“蛾”原谓飞蛾,飞蛾有触须,例中代指“触须”,又以触须比喻眉毛。

3.属别代指

A)类属代指个别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拙工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史·仓公)

今载忽已暮,来纪奄复仍。(曹毗:咏冬)

“体”本义身体,例中代指“四肢”。“工”常义工匠,包括医生,例中代指“医工”。“纪”常义纪年单位,十二年,例中代指“年”。

另如:“臭(xiù)”为气味总称,可以代指臭或香。“亲”指父母双亲,可以代指父或母。

B)个别代指类属

或时醉不知日数,则言亡其甲子。(论衡·语增)

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宋书·谢灵运传论)

“甲子”为“干支”第一天,例中代指“日期”。“风骚”原指《国风》、《离骚》,例中代指《诗经》、《楚辞》。

另如:“春、秋、冬”分别代指全年,“风雅”代指《诗经》、“尧舜”代指贤明君主,“伯乐”、“王良”代指相马专家。

4.主物代指

A)主人代指持有物

“信”,本义诚信,常义信使。信使持有信件,后又代指信件。

“行李”最初义指使者,使者携带行装,后又代指行装。

B)持有物代指主人

乘轝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史记·封禅书)

(刘表)所为不轨,致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后汉书·孔融传)

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三·魏·方技传注)

“乘轝”原指天子帝王乘坐之车,属于天子,例中代指天子(“轝”为“舆”异

体)。“社稷”常义国家,国家属于国君,例中代指国君。“巧”本义技巧,技巧为工匠所有,例中代指掌握技巧的工匠。“技”也是如此,字又写作“伎”、“妓”。

处所也为主人所有。主人代指处所,如“寺”、“牿”;处所代指主人,如“东宫、东床、西席、主席”。

5.毗邻代指

故善游者死于梁也,善射者死于中野。(管·枢言)

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淮·览冥训)

顾寻出处,中襟闵然。(王寂: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属奉诗)

“梁”本义桥梁,与“河”相邻,例中代指河、河水。“首”本义头,与“发”相邻,例中代指头发。“襟”原指衣襟,与心、胸相邻,例中代指内心、心胸。另如:“家”本义猪圈,远古人猪同居,故代指人所居。

毗邻代指产生的前提是认识误差,觉得两事物好像存在隶属关系。

三,兼指

由于措辞省略,一个词既表示自身意义,又表示与之相关的他词意义。

兼指和代指都具有替代性。代指是一个词表示另一个词的意义,兼指则是一个词表示两个词的意义。比如“皇”表示“皇考、皇天、皇帝”,不仅表示自身的“大、伟大”义,而且还表示了被修饰的“天、考、帝”的意义,一身二用。

兼指的前提是兼与被兼之间存在省略。

1.特征兼指本体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屈原:九歌·哀郢)

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后汉·宦者传序)

与君散两钱。(三·魏·华佗)

“夏”一义“大”,常修饰“屋、殿”,例中兼指“大”和“房屋”两义,即“厦”。“虎”,兵符形貌特征,例中兼指“虎”和“符”两义。“散”常义“散碎、零碎”,药之状态特征,例中兼指“散碎”和“药”两义。中药称“汤、丸、膏”,同此。时暮复何言,华落理必贱。(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四)——“华”=容华

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绪”=情绪

2.方式兼指动作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宋玉:九辩)

邻有丧,舂不相。(礼记·檀弓上)

汉庭使者即复来覆我,我决不触死。(汉·景十三王)

“卬”即“仰”字,“望”的方式,例中兼指“仰”、“望”。“相”常义互相,“呼号”的方式,例中兼指“互相”、“呼号”。“覆”,核查的方式,例中兼指“反复”、“核查”两义。

3.动作兼指对象

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礼记·檀弓下)

诏(冯)异上冢,别下颍川太守、都尉及三百里内长吏皆会。(东观汉记·冯异传)

盖忠言难入,谗言顺耳易从也。(后汉纪·顺帝上)

“展”常义施展,例中兼指“施展”、“礼仪”,即展礼。“下”常义下发,例中兼指“下发”、“命令”,即下诏。“入”常义进入,例中兼指“入”、“耳”。

4.对象兼指动作

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书·泰誓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策·赵一)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宋玉:招魂)

“乱”兼指“治”、“乱”,“乱臣”即治乱之臣。“容”兼指“修饰”、“容貌”,即饰容。“尘”,兼指“承”、“尘”,承尘即天花板。

5.动作兼指结果

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韩·外储说左上)

舌之与齿,孰先礲也?(淮·说林训)

以钱一千市治棺。(梁·刘歊)

“听”,例中义为听许,兼指“聆听”和“准许”。“礲”本义“磨”,例中义为“磨尽”,兼指“磨”和“尽”。“治”常义“修治、制造”,例中兼指“修治”和“完成”。

6. 动作兼指目的

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吕·权勋)

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史·淮阴侯)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汉·艺文志)

“赴”,例中义为赴告,兼指“奔赴”和“告诉”。“分”,例中义为分给,兼指“分”和“给”。“删”例中义为删取,兼指“删”和“取”。今语“删”多为删而去,与删而取相反,但亦为动作兼指目的。

四,喻指

由于意义所指相似,一个词表示另一个词的意义所指。

喻指也具有替代性,代指产生于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内部,代与被代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喻指产生于不同事物之间,喻与被喻之间存在相似关系。比如“轮”可表示车——唐王维《观别者》“挥泪逐前侣,含悽动征轮”,也可表示太阳或月亮——《红楼梦》第一回“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前者是代指,后者是喻指。

喻指产生于修辞手法中的隐喻(即暗喻,或称“借喻”)。

喻指的前提是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

1.特征喻指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小雅·大东)

与齐俱入,与汩(音胡)偕出。(庄·达生)

金雀垂藻翅,琼珮结瑶璠。(陆机:日出东南隅行)

“斗”本为量具,有柄,北斗星与之相似,故喻指北斗星。“齐”借作“脐”,肚脐,水中旋涡与之相似,故喻指旋涡。“雀”常义鸟雀,女子钗冠如雀如凤,故

喻指钗冠,又称“雀钗、凤钗”。

2.性质喻指

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后汉·顺冲质帝纪赞)

帝嘉其忠臣之苗,器其璵璠之质,诏拜郎中。(隶释·杨统碑)

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后汉·冯异)

“髦”,经过修整的毛发,经过历练的人才与之性质相似,故喻指“才俊”。“苗”,植物幼体,人的后代与之性质相似,故喻指后代。“机轴”,器物的关键,局势的关键与之性质相似,故喻指“关键”、“要害”。

他如:“鸳鸯”喻指夫妻,“咽喉”喻指要害。

3.方式喻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学而)

秦军引而去。(策·赵三)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孔稚珪:白马篇)

“习”本义小鸟学飞,人类学习与其方式相似,故喻指“学习”。“引”本义开弓,弓弦后拉与军队后退方式相似,故喻指“后退”。“泊”本义船只停泊,车马停驻与其方式相似,故喻指“停驻”。

4.作用喻指

百吏畏法循绳。(荀·王霸)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晏子春秋·问上九)

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世说·术解)

“绳”是木工取直的工具,其规范作用与人的行为准则相似,故喻指行为准则。“表”常义表木、标杆,其标记作用与酒旗相似,故喻指“酒旗”。“脚”用于走路,作用与车轮相似,故喻指“车轮”。

5.方位喻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衣眦谓之襟。(尔雅·释器)

“裔”本义衣边,子孙在家族中的地位与其相似,故喻指“后裔”。“眦”本义眼眶,眼睛的边缘,衣襟在衣服中的位置与其相似,故喻指“衣襟”。

另如:“颠”本义头顶,喻指物体顶部,如“树颠、山颠”;“题”本义额头,喻指文章标题、题目;“后”喻指屁股,如“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又喻指厕所。

6.感觉喻指

肌体感觉喻指内心感觉

是时……共道足下于通夜,拳拳饥渴,诚无已也。(三·蜀·许靖传裴注)

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魏志·崔琰传裴注)

矧余情之含瘁,恒赌物而增酸。(陆机:感时赋)

口腹饥渴与心中向往感觉相似,故“饥渴”喻指“心中向往”。“眩”本义眼花,眼花与心迷感觉相似,故喻指“迷惑”。口“酸”与心酸感觉相似,故喻指心酸。他如:“甘”喻指心中向往,“醉”喻指心中满足,“痛”喻指心痛、“痒”比指心

痒,“辛”、“苦”喻指心中难受。

视听感觉互相喻指

视子之言,皆生人之累也。(庄·至乐)

虽离朱之聪目,内炫耀而失精。(曹植:车渠碗赋)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左思:娇女)

“视”喻指“听”。“聪”本义听力好,例中喻指视力好。“瞥”本义瞥看、短暂地看,例中喻指短暂地听。

另如:“闻”本义耳听,今指鼻子嗅。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1—14)

王力《古代汉语》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

汉字的构造 教案

教案: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教师:国际学院张艳梅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课程类型及性质:基础必修课 教授对象: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 授课内容: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所需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构造的基本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的特点。 2、掌握形声字的结构方式,能辨别归类。 3、通过学习汉字的构造,加强对汉字音形义关系的认识,提高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教学汉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演示(●)练习()讨论(●)其它(演出练习) 是否使用多媒体(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悠悠中华五千年,汉民族自古至今一直用汉字记录汉语,表达思想。 它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构造,独特的字形结构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留学生汉字,传播汉字文化,首先教师自己必须了解汉字。 二、六书说(1’)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方法);转注、假借(用字方法)。 三、造字法(16’) (一)象形 象形字可分两类: 1、独体象形:用整个字去描摹物体的外形,让人一看便知道它代表的物体。如:日、 月、山、水、川、泉、石、木、竹、禾、雨、人、女、子、目、耳、口、刀、舟、门、户、车、牛、羊、虫等。

(女) 2、合体象形:用一个符号去描摹物体的外形,用另一个符号作陪衬,以示它所代表的 物体,把两个符号合成一个字。如眉、胃、页、须、瓜、果、州等。 讨论: (人)(羊) (燕)(目) (二)指事 指事字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抽象符号构成的,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构成的。 1、抽象符号:如上、中、下、纠、缀、一、二、三、四等。 2、象形字变更: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符号,或减符号,或把字翻转,用来表示抽象概 念或比较复杂的意思。如亦(腋)、本、末、朱、刃、母、亦、曰、甘、血、乌、片、叵、司等。 (女、母)画一个跪坐交手的妇女,这是“女”(象形);“女”字加两点,表示这是哺乳婴儿的妇女,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母”(指事)。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讨论: 乌、叵、司 (三)会意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关于《墨子》的注本中,清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最为详备 2、古代汉语中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是莫 3、上古韵部中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声韵;[m]、[n]、[g]属于阳声韵 4、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5、近代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6、三平调是专门针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而言的 7、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8、《尔雅》属于“十三经” 9、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四声。 10、中古音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由于《切韵》失传,我们现在考察的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唐韵》(这句话是错的考判断题) 11、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其研究方法是系聊法。 二、填空题 1、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提出来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观点。 2、《毛诗正义.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XXXXXXXXXX乐土乐土爱得我所XXX[疏]XXXXXX中“贯”事也是毛亨的注,笺 云之后是郑玄的注,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注。 3、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称之为阴声韵;以鼻音[m]、[n]、[g]作为韵尾的韵称之为阳声韵;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 声韵。 4、朱熹在《诗经集注》一书中没有认识到语音的发展演变,而是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主观的临时的改变某字的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 称之为叶韵。 5、古书备注中见到“屯,音肫(zhun)”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而“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6、《十三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 子》。 7、在校勘中,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误加上的文字在校勘术语中被称为衍文;专指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脱文。 8、“恶”主要用作形容词,意为“丑恶”,读e,但当用作动词表示“厌恶”时,则改为wu。这种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法, 称作破读。 三、解释字义及说明用法题 解释字义题:(太多而杂乱了全是老师讲过的文章得复习课本) 说明用法题:(以下是去年考的5个) 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足。 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以…..为贱 3、射之,豕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名词用作动词,杀 5、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酒。 通假字,通“早” 四、翻译(前两年考的)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徙,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搅乱天下罢了。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且夫我当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赌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说孔子的学问少,认为伯夷的义气轻,刚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目睹了您的浩瀚远闻,无边无际。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 百姓认为他们的饮食很甜美,服装很漂亮,居住很安定,民俗淳朴欢乐。邻国之间可以相互望见,能听到鸡犬声。(两国居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5、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6、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古代汉语_所字结构_再认识

语 言应用研究 odern chinese M 21 XIANDAI YUWEN 2008.08 “所”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用法又十分复杂,甚至连其词性的归属也众说纷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所,伐木声,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可见“所”字的本义应该是一个象声词,指伐木的声音,只是作为这种词性的“所”我们接触的比较少,大家并不熟悉。语法学家对于“所”字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虚词的使用上,在起结构作用时,该如何认定。在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中,马建忠认为“所”是一个“接读代字”并指出“接读代字者乃所以为读之记也”[1];杨树达先生认为“所”应是“被动助词”[2];杨伯峻先生则将其解释为“小品词”[3];王力先生曾将“所”字定为“动词前附号”后来又修改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它应是“指示代词的一种”[4]。这种说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郭锡良先生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将“所”表述为“辅助性指示代词”[5]。综合来看,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各自侧重的语言事实不同,有的甚至是仅限于语言中的个别用例。虽然在“所”的词性表述上有着一定的分歧,但是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所”字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必须和其它的词或词组相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也就是说充当句子成分的,不是“所”字本身,而是以它为中心的整个结构。 “所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将其拆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承担名词所承担的一切语法功能。“所字结构”根据与“所”字结合的核心词的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别:“所+动”结构和“所+介”结构。每一种类别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变化,每一种类型中“所”的作用和体现的意义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可见,“所字结构”的用法和意义十分灵活。 一、“所+动”结构 “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它的基本形式是“所”字加在动词(多为及物动词)、动词词组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前面。其中的“所”字是指示代词,指代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宾语。具体来说,这种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变化:(一)所+名+动 这是“所+动”结构中的最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所”将其后的动宾词组转换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并强调、指示了中心词。例如: (1)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的“所佩玉玦”就是一个“所+名+动”形式的“所字结构”,动宾词组“佩玉玦”与“所”结合后变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佩戴的玉玦”。这里的偏正词组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因为“所”在其中起了强调指示的作用,强调并指示了这个中心词,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一般的偏正词组没有这样的作用。有时候为了使这种偏正关系更加明确,还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连词“之”,在译为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助词“的”。例如: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所居之官”就是在“所居官”的基础上加入“之”使关系更为明确,在翻译时我们可以译为“担任的官职”。 (二)所+动 这种结构类型可以看作是第一种类型的省略式,动词所修饰的中心词没有出现,“所”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物),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所指代的内容。例如: (3)婉贞挥刀直斫,所当无不披靡。(《清稗类钞·冯婉贞》) (4)皇上有所询问。(梁启超《谭嗣同》) 例(3)中的“所当”和例(4)中的“所询问”后面都没有出现动词所修饰的中心词,但在理解时要补充出省略的内容,“所当”就是“抵挡的(人)”,而“所询问”则是“询问的(事情)”。这样理解,我们就能知道例(3)中的“所字结构”充当的是主语,而例(4)中的“所字结构”则作为了句子的宾语。 (三)所+形容词 当一个形容词与“所”字结合之后。这个形容词就临时活用为一个及物动词,整个结构仍然作为一个名词性词组出现,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指代的是人、事、物等。例如: (5)凡御者之所贵,马体安于身,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尽速致远。(韩非子《喻老》) (6)辨明礼仪,人之所长,而猱猿之所短也。(《管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再认识 □张 杨 摘 要:“所”字是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较为复杂的指示性代词,作为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通常情况下用在动词、介词或是短语之前,组成“所字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 关键词:古代汉语 所字结构 结构类型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通论! 古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你打我。 打你、我。你、我打。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 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风》)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匈奴列传》)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助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三、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 宾语前置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一、汉字的性质 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例甲骨文: 指事字:上下刃亦朱 会意字:莫吹啓祝折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 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 (一)象形 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 例: 人大女又目耳口齒 日月草木水戈户門 牛羊犬豕馬鹿弓矢 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 (二)指事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 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 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例:从,牧,莫,舂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方面。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语言的各方面,词汇变化最快。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意义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的呢?有的。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它们所指称的仍旧是几千年前的同一概念。这些是属於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像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是毫无关系的呢?也是有的。例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传统上都以字为单位。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沿用了传统的办法,在论及某个具体的单音词时,往往不称“某词”而称“某字”,如不说“…该?这个词”,而说“…该?字”,以下皆同此(只是行文上这样,但我们实际上还是以词为单位)。),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到了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我们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注:《说文》:“该,军中约也。”段玉裁注:“凡俗云…应该?者,皆本此。”但是“军中约”的意思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又如“抢”(qiǎng)字,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qiān g)榆枋”的“抢”,是“突过” 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中“以头抢(qiāng)地尔”的“抢”,是“撞”的意思,都和“抢劫”的意义无关。再如寻找的“找”(zhǎo)。《集韵》有个“找”字,那是“划船”的“划”(huá)的异体字,和“寻找”的意义无关,读音也完全不同。像这样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这少数字,有的只是同一个字,古今用法不同,表示不同的词;有的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不够,它们的来历还没有被发现罢了。 就一般情况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从古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今古之间必然要发生关系。有些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有些关系是比较隐晦的。有些关系非常密切,竟致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词义的细微区别;有些关系比较疏远,却又令人误以为没有关系。我们对於古今词义的关系,不管是密切的还是疏远的,都应该加以注意。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假使古代汉语的词都像“鸡”、“牛”、“哭”、“笑”等一样,古今词义相同,我们读古书的困难就会小得多。假使古代的词是死去了的,现代罕用的,当然对阅读古书会带来一定困难;但我们一查字典,也就解决了问题。例如“傩”(nuó)字,《辞海》说是“驱逐疫鬼”,我们一看也就懂了。又如上文所举的“该”(又写作“赅”)字,我们知道它在古代只有“完备”的意义,和现代“应当”的意义截然不同,那也好办,我们很容易就把古今词义分辨得清清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说明:按照该提纲复习,基本通论知识点与词句部分可以熟练掌握,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此版本教材是商务出版社的三册套教材,与现在的两册套教材可以通用,页数稍有出入,请 使用者自行注意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 《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臵、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

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2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3 、动词的活用:(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4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5 、名词的活用:(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6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1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3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4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象回声一样(应和)”“象影子一样(跟从)” 7 、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1 )名+ 名。a 名动+ 名→动宾,如“王天下”。b 名+ 名动→主谓。如“陈胜王”。c 名动+(于)+ 名→述补。如“王关中”,应看成是“王于关中”。 (2 )形动+ 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 (3 )名、形动+ 之、我→动宾。如“妻之”“安我”。 (4 )助动词、“所”、副词+ 名、形动→合成谓语、“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非能水”“所耕”“不雨”。 (5 )名动+ 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雩”。 (6 )名动+ 而+ 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 8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1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2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9 、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主+ 名状+ 动 第十一节代词 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 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1、按义序排列 2、按部首、笔划排列 3、按号码排列 4、按音序排列 关于字典和词典 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 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贯掼,关去。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 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改称为国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 (四)工具书使用注意事项: 1、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收集的起讫点有大致的认识。 2、细读凡例,熟悉使用方法。 3、注意书后补遗、勘误、附录之类。 (五)工具书分类 1、释义为主的工具书 ⑴《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近。 作者不详,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

古代汉语通论(五)

古代汉语通论(五) 双声叠韵和古韵通假 一、什么是双声叠韵 (一)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如:“蜘蛛”声母都是“ zh-” “道德”声母都是“ d-” 但是,这两个例子有一定的区别,“道德”,“道”在古代属定母字,“德”属端母字,但两者同属舌头(舌尖中音)音,发音部位相同,也是双声。一般来说,我们把声母相同的叫“正纽双声” ;把声母相近的叫“旁纽双声” 。哪么,“纽”又是什么呢?就是声母,古代叫“纽”,是枢纽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连绵词是双声关系,如《诗经》里就有“玄黄”、“参差”、“踯躅”等等。但是双声的不一定是联绵字。双声是就某一时期具体的音系而言的,如“唐棣” ,在古代是双声关系,现代则分属很不相同的声母,而不能算双声。 (二)叠韵:亦作“迭韵”。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例如:“窈窕”的韵母都是“ i a”,“螟蛉”的韵母都是“ in g”各自构成了叠韵;再如“彷徨” ,前者没有韵头,后者有韵头,但韵腹、韵尾相同,也是叠韵。古代汉语有很多连绵词是叠韵关系,如《诗经》中就有“绸缪”、“仓庚”等等。 但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音系统,有很多在古代汉语中是双声或叠韵的词,在现代汉语已经不是了,反之亦然。 如:“芣苡”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但现在却不是叠韵。又如“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因为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而“威望” 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因为“威”字在先秦属於零声母,而“望”字的声母是[-m] 。所以叠韵也是就某一时期的语音系统而言的。 当然,古今音的系统也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例如“辗转”古今都是叠韵,“栗烈”古今都是双声。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古今音是不相同的。为了便於了解上古的双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先秦的声母系统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古汉语三十六个字母。 (三)古汉语三十六个字母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逼俺复习诲料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 )按音序排列。3 )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啲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懷好啲“好”。3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 )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 )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 )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 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岀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训“。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