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介绍

上甘岭战役,是我志愿军在金化东北上甘岭附近的突出部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约三点七平方公里)为主的阵地上,依坑道工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坚守防御战役。此役,敌先后投入美第7师、伪第2师、第9师及美空降第187团等部共六万余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我参战兵力为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及34师第102团和炮兵、高射炮兵等共四万二千余人。战斗自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历时四十三天。我军经过反复激烈的急争夺作战,阵地我交失而复得,终于粉碎了敌之进攻。取得了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击毁击伤敌机三百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六十一门、坦克十四辆的重大胜利。

第一,战前情况

一九五一年六月,我军转入战略防御后,在“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作战方针指导下,第一线各部队构筑了大量坑道工事,逐步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绵亘正面的坚固阵地防御。同时调整和加强了东西海岸和纵深地区的防御力量,改善了道路和后方供应。自一九五二年春夏以来,我军又开展了一系列巩固阵地的斗争,取得了依托坑道进行小分队攻防作战的经验。

一九五二年秋,我军为了锻炼部队,争取主动,粉碎敌人可能发动的局部进攻,令第一梯队各军于九月十八日起对敌营以下战术要点实施反击作战。正当我军秋季有限目的的进攻进入第二阶段这时,敌人为了在七届联大和美国大选开始前取得宣传资本,并加强其在停战谈判中的

地位发动了所谓“金铧攻势”,上苦岭战役由此开始。

敌军企图及兵力部署

敌人发动所谓金化攻势的企图是:首先攻占我597.9高地及537.7高地北山,进一步夺取整个五圣山地区,改善金化地区防御态势,为尔后进攻平康、金城以北地区创造条件。其主突方向为区亭岘、五圣山。进攻正面宽二点五公里。

为实现上述企图,敌纠集的主要兵力是:美第9所属美第7师(配属美空降第187团、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伪第2师(配属步兵第37团)及伪第9师等部。其部署:美第7师在上佳山至松亭一线,伪第2师在鸡雄山至外也洞一线。进攻发起前,美第7师接替了伪第2师鸡雄山阵地,作为进攻597. 9高地的集结地域。

我军决心与任务

我志愿军第15军在栗木洞、佳岘里、柴霞洞、蔓山地带组织防御,阻止敌人从上佳山、王在峰向平康方向与从上甘岭向五圣山方向突破。决心坚决固守基本阵地和主要支撑点,与敌展开反复争夺,以大量消耗敌之生动力量,粉碎其进攻。第15军事前制定了粉碎敌三至四个师进攻的计划,根据敌情和地形判断,认为敌向上佳山、王在峰、平康方向进攻的可能性较大,相应加强了西方山、上佳山一线的防御力量。第15军防御正面展开三个师,以第44师(本性第29师第87团)担任栗木洞至芝村一线防御,阻止敌人从上佳山、王在峰向平康方向突破。第29师(欠第86团、第87团)担任芝村至灵台一线防御。以第45师担任灵台到佳岘里一线防御,制止敌人从上甘岭、菊亭岘向五圣山

方向突破。军预备队为第29师第86团。步兵第45师配属军炮兵第9团第3营在灵台、佳岘里、真菜洞、塔巨里地带进行防御。以第135团第2营在灵台、454.4高地及东南无名高地、781高地地域组织防御;第3营在597.9高地、上甘岭、菊亭地域组织防御;第1营在537.7高地北山、448高地、菊亭东南无名高地地域组织防御;以第3营第7连及师警卫连为团预备队。第135团左邻为第133团,右邻为第29师第85团。我基本阵地各主要支撑点构筑有坑道一至二条,班阵地有小坑道或掩蔽部,并有明暗发射点、堑壕、交通壕等,储备有相当数量的弹药和作战物资,以及一周主付食、饮水等。我五圣山地势险峻,可俯瞰敌金化全纵深,597.9高地与537.7高地北山又是我阵地突出部,楔入敌阵地,可威胁敌金化以北交通,是通向五圣山主峰的重要战术要点。

第二,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坚守阵地与敌反复争夺(十月十四日至二十日)

十月十二、十三两日敌对我597.9高地及537.7高地北山进行预先火力准备,十四日四时半以美第7师、伪第2师各一部共七个营,在三百余门火炮、二十余辆坦克、百余架飞机支援下,分多路向我两高地发起进攻。战斗第一日敌向我阵地发射各种炮弹三十万发,飞机投弹近五百枚,表面工事大部被摧毁,我坚守597.9高地、537.7高地北山之第135团两个连,在缺少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依托坑道工事,抗击敌人多次冲击,给敌以惨重杀伤。至十七时,除597. 9高地主峰及西北山脊(阵地编号为3、0、4、5、6号)我国仍顽强坚守外,

其余表面阵地均为敌所占,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亦为敌占,我军退守坑道与敌继续战斗。当晚,我以第135团和第134团共四个连兵力实施反击,人武部恢复阵地。随即以第134团、第133团各一个营作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预备队,准备继续抗击敌之进攻。十五日至十八日,敌先后投入两个团另一个营连续向我进攻,我军依托坑道昼夜反,与敌反复争夺。十八日,597.9高地、537.7高地北山实施反击,在坚守坑道分队配合下,全部恢复了阵地。二十日敌复以三个营兵力向我反扑,激战至今晚,我除597.9高地西北山脊外,其余阵地再度为敌占领,我即退守坑道,继续坚持斗争。在敌人进攻我上甘岭地区同时,美第7师、伪第9师各一部分别向我第29师之419高地、第44师之芝村南山、上佳山西北高地、391高地进攻,均被我击退。

此阶段,敌先后共投入十七个营的兵力,我也投入二十一个连队,在两个连的阵地上反复争夺,战斗残酷激烈。经七昼夜激战,共歼敌七千余人,我第45师也遭受较重伤亡,表面阵地被毁基本阵地弹药补充不上,我遂转入坚守坑道的斗争。

第二阶段:坚守坑道与准备大反击(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

敌人占我表面阵地后,邓对我坚守坑道分队进行攻击,坑道斗争出现了围攻反围攻、破坏反破坏、封锁反封锁的激烈而复杂的局面。占领我597. 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两次攻我西北山脊阵地未逞,转为巩固既得阵地,同时,对第134团第8连和第4连分别坚守的东北山脊1号、2号坑道加以围攻。敌人采取了筑堡封锁、轰炸爆破、燃烧烟熏、

放毒、古土堵塞、铁丝网围困等手段,妄图破坏我坑道,困死我坑道分队。我坚守坑道分队,克服了缺粮、缺水、缺弹、缺药和空气污浊以及人员伤亡不断增加等严重困难,在纵深火力和兵力支援下,展开了英勇的坚守坑道斗争。积极开展小分队出击活动,炸毁敌堡,以冷枪冷炮杀伤敌人,打破敌人对坑道的封锁围困。为支援坑道斗争,我于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以两个班至几个排举行不断的反击,以配合坚守坑道的作战。坚守537.7高地北山坑道分队,在我第133团以小分队不断反击配合下,曾于二十一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三次恢复阵地,最后一次恢复阵地,曾坚持至三十日下午,由于尚无足够力量坚守表面阵地,于是在杀伤敌一千三百余人后,再次退守坑道,以保持生动力量,准备持续战斗。

为牵制和调动敌人,配合坚守坑道斗争,我第29师、第44师,于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对柏德里东无名高地、381高地东北无名高地、391高地南峰进行攻击,毙伤敌二千余人。

由于我积极顽强战斗,敌伤亡惨重,不得不调整部署,美第3接替了伪第9师铁原地区阵地,调伪第9师至上甘岭地区参战;美第7师将597. 9阵地交伪第2师,向西侧收缩防御正面;伪第6师接替了伪第2师灰古介以东阵地。

为做好大反击的准备,第15军根据志愿军和兵团首长指示,检查总结了前一段的作战情况,进行了部署调整、补充兵员、加强炮兵和防空火力等一系列工作。以第29师第86、第87团,接替上甘岭以北和忠贤山之防务,以加强上甘岭纵深地区防御之稳定性;第45师集中

全力于597.9高地北山作战。兵团预备队第12军第31师第92团,接替第44师发利峰、王在峰阵地,第91团、第93团位于五圣山、庄子山之间为战役预备队。以榴炮第11团及高炮第601团增加五圣山、上甘岭地区之防御。第15军并抽调机关勤杂人员和新兵一千三百名补充第45师战斗连队。十月二十九日我部署已调整完毕,反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就绪。鉴于敌人伤亡惨重,美第7师又西调,敌似已无力继续扩大进攻,我进行决定性反击时机已成熟,遂决定由坚守坑道转入下一步反击作战阶段。

第三阶段:反击与巩固阵地(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15军首长遵照兵团以坚决反击恢复阵地的决心,于十月二十五日召开作战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作战情况和部署了下一步的反击作战,认为597. 9高地地势险要,是敌我争夺的重点,恢复并巩固该高地,对整个战场形势有重要影响。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反击597.9高地,巩固后再转用兵力反击537.7高地北山。参加反击部队为第135团四个连,依托西北山脊之0、4、5、6号阵地,攻占主峰3号阵地西南侧9、10号阵地;第134团和第86团四个连在坚守1号坑道分队配合下,首先夺回1号阵地,并配合坚守2号坑道分队相机夺取2号阵地。第12军之第91团进至菊亭岘附近,准备担任597. 9高地阵地恢复后之防御。

十月二十八、二十九两日,我炮兵进行预先火力准备,二十九日晚,我第86团一个连秘密进入1号坑道。三十日二十一时我反击分队在一百零四门火炮支援下向敌发起冲击,二十三时许,除8号、2号阵地战

斗失利外,我恢复了3、9、10、7、1号阵地,全歼守敌一个营,并打退敌营以下兵力反扑二十余次。十一月一日晚我军继续向8、2、11号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恢复了上述阵地。至此,597.9高地除12号阵地外,已全部恢复战前态势。自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五日,美第7师、伪第9师先后以十七个营兵力在飞机大炮火力支援下向我反扑。2号阵地一度为敌所占,我先后以第93团两个营加强防御,终于将敌击退。五日以后,敌即停止对597.9高地进攻。

在反击597.9高地同时,我第29师第85团于十月三十日夜攻占柏德里西北275高地,全歼美第7师一个排;第87团对537. 7高地北山之敌连续实施反击,歼伪第2量一千余人,有力地配合了597.9高地的反击作战。

由于我597.9高地已得到巩固,遂按预定计划准备向537.7高地北山反击。为此调整部署如下:以第12军第31师接替第15军第45师防务,第45师移驻兵马洞附近整补。第31师第91团、第93团防守597.9高地;第92团全力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由第12军在德山岘开设前进指挥所,以加强反击作战指挥。第15军第29师第86团、第87团以主力防守五圣山、忠贤山一事阵地,以部分兵力配合第31师战斗。第12军第34师第100团、第102团调至文岩里、洗浦里地区,准备支援上甘岭战斗。

十一月十一日十八时,我第92团两个营在炮火支援下向537. 7高地北山之敌发起反击,当即收复了阵地。从十二日开始,伪第2师先后以第32团、第17团和第37团等部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向我多次

冲击,阵地数度为敌所占,但均被我第92团顽强抗击所恢复。十八日我以第102团接替第92团作战任务,击退敌多次进攻,巩固了阵地。二十日后,敌已无力继续进攻,每日则以轰炸、炮击对我阵地进行报复。至二十五日,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已恢复战前态势。至此,敌之所谓“金化攻势”为我彻底粉碎,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第三,主要经验教训

一、根据战场情况,及时变更部署,力争主动

根据战场情况变化,作出正确判断,这是指挥部队作战行动的依据。上甘岭战役前,我军曾估计九月间敌人可能发动秋季攻势,敌进攻的主要方向可能为我西方山、平康方向。平康是我军防御主要方向,西方山又是平康门户,在地形上西方山以西地区与右邻第38军拼命部地形开阔,便于敌机械化部队行动,当面之敌又是战斗力较强的美第7师;而五圣山附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当面之敌是伪军。依据上述分析,当时我判断敌人向西方山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我以主要兵力部署在西方山方向。十月初,得悉美伪军将向我进攻,我仍判断敌向西方山方向进攻可能性较大,加强了西方山方向的防御,在五圣山方向只作了一般的准备,我第45师主力仍继续作进攻注字洞南山的准备,上甘岭地区防御力量显得比较薄弱。当敌突然以优势兵力向我猛烈进攻时,我第45师一时无法机动兵力、兵器,一度有些被动。经一天战斗,我已判明敌之主要企图是夺取五圣山时,即根据这一情况,定下新决心,第45量立即停止对注字洞南山之敌的进攻准备,把作战指挥重心放到五圣山及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个要点上

来,并立即以第134团和第133团一营和师属炮兵、迫击炮支援上甘岭地区战斗,迅速扭转了初期被动局面,保障了战役第一阶段有足够的力量坚守阵地与实施反冲击,抗住敌人的猛烈进攻。随着战场形势的发展,我又以第29师第86团、第87团接替第45师防务,第45师全力用于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作战,支援坚守坑道斗争。又将兵团预备队第12军第31师及第102团和各种火炮八十九门机动至五圣山地区,这样迅速改变了敌我态势,增强了防御的稳定性,为第三阶段反击作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上甘岭战役经验说明,战场情况瞬息变化,随时注意查明敌人动向,及时修正自己的决心,是避免被动争取主动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

二、集中兵力,坚守要点,掌握强大的预备队

集中兵力,坚守要点,是山地防御的一条重要原则。上甘岭地区山高坡陡,地形险要,是五圣山的前沿要点,对金化附近地区之敌威胁很大,地位十分重要。我第45师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以野战工事和堑壕交通壕相连接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阵地,组织了严密的火力配系,形成了以点制面,点面结合的重点防御。战役开始前,原为我第45师第135团两个连的防御阵地,当我判明敌人作战企图后,迅速集中力量加强两高地的防守力量,为便于指挥协同,以第135团并配属第134团第2劳加强537. 7高地北山的防御作战。又先后机动了第29师两个团和第12军四个团投入战斗,增强炮兵、迫击炮、高炮至上基岭地区,使山野榴炮增至一百三十三门,迫击炮增至五十二门,组成了强大的火力支援群,保证了我

军坚守阵地的战斗和最后的战役反击。战术上我以小部兵力坚守表面我事,大部兵力屯于坑道内,保持较多的有生力量,以便抗击敌人轮番攻击,还不断地投入新生力量,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因此,即使敌人在强大的空、炮火力支援下,以成连成营兵力向我多次冲击,我军仍能依托坑道,利用表面工事抗击敌人,把战场始终限制在三点七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使敌以伤亡二万五千人的惨重代价而宣告失败。

三、依托坑道,反复争夺

依托坑道,反复争夺,是上甘岭战役的主要特点。整个战役过程中,我举行较大的反击达二十九次,除四次失利外,都取得了成功,大量杀伤、消耗、歼灭了敌人。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坚守防御作战中稳定防御态势,挫败敌人进攻的有效手段。

(一)坚守表面阵地战斗

以坑道和野战工事为依托,充分发扬火力,近战歼敌,这是我军坚守防御挫败敌人进攻的基本手段。坚守表面阵地,必须利用有利地形,依托坑道,利用和抢修工事,组织周密的火力配系,搞好步炮协同,以少量兵力坚守表面阵地,以火力控制阵地。当敌火力突击时,表面阵地留少数观察警戒人员,其余进入坑道待避。敌发起冲击时,则以炮兵、迫击炮在阵地前沿组织火力封锁,步兵迅速占领阵地,利用有利地形,以猛烈火力近战歼敌,边打边门,增强防守力量。如十一月一日,我第91团一个营抗击敌三个多营在飞机三十余架次、1坦克四丁余辆配合下向597.9高地2号、11号阵地的进攻中,我以榴炮五十门集中火力控制阵地前沿,以迫击炮三十门集中射击向我阵地前沿进攻之敌,

步兵利用弹坑与古缝打击敌人,激战竟日,终将敌击退,毙伤敌达一千三百余名。我第34师第102团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与敌反复争夺中,亦是利用战斗间隙,抢修工事,多屯少摆,加强火力控制要点,使阵地得到巩固。

(二)坚持坑道斗争

在坚守防御作战中,即使敌人占领了表面阵地,只要坑道仍在我军手中,敌人就无法巩固阵地,还可使敌昼夜心慌不安不断遭我袭击歼灭;另方面只要我们坚持着坑道斗争,就可以源源不断从纵深投入兵力进入坑道,以坑道为反击出发阵地,我地面反击分队就可在坚守坑道分队的配合下恢复原有阵地。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多次反击都是在坚守坑道分队的配合下取得成功的。因此,敌人在占领表面阵地后,即对我坑道进行围攻、破坏、封锁,此时我坚守坑道分队必须与敌展开积极的反围攻、反破坏、反封锁斗争,确保坑道的安全,以利一我国尔后的反击和恢复巩固阵地。坚持坑道斗争的部队,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具有最大的勇敢,忍受最大的艰苦。在战斗中既要反对意气用事,与敌人硬拚,又要反对消极躲避。指挥员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沉着冷静的指挥,对坚持坑道斗争有重要的意义。坚守坑道斗争,必须周密组织。在退守坑道时,注意互相掩护,防敌尾随冲入。退守坑道后,应迅速整顿组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安置好伤员和烈士遗体;进行战斗编组,明确分工,派出警戒观察人员;统一管理生活、医疗、物资、弹药;制定作战方案;保持通信联络畅能;利用坑道口部工事,开展冷枪狙击活动;不断组织小分队出击,打破敌人封锁。在战役第二阶段我坚守597. 9高地1号坑

道和2号坑道之第134团第8连和第4连,在坑道内人员多、建制乱的情况下,将人员组成统一战斗集体,由连士带领分别防守各坑道口,积极与敌人斗争。他们以木箱装土堆放坑道口部和在坑道口挖沟、修短墙等办法,对付敌人手榴弹、炸药包的破坏;利用夜间派出战斗小组炸毁箸封锁我坑道口的地堡;乘夜间敌疲劳这际组织少数兵力,以小群多路突然地实施反击,部分或人武部恢复阵地。这样,既打破了敌这封锁,坚定了坑道斗争胜利信心,又使敌人惊恐不安,无法巩固阵地。

上甘岭战役经验还证明,坚守坑道斗争,必须有纵深兵力、火力和物资的支援配合。要指定专门火炮控制坑道口周围地区,摧毁敌封锁我坑道口的地堡,阻止敌接近和破坏坑道;还要不断组织小型反击,支援坚守坑道的作战。在第二阶段中,我为配合坚守坑道分队的斗争,组织二个班至二个排的小型反击达一百五十八次,歼敌二千余人。除此,还要不断组织对坚守坑道分队补充兵员、弹药、物资,增强其持续作战的能力。

(三)坚决反击,恢复阵地

坚决反击,是防御中的攻势行动,是大量杀伤和消灭敌人,最后恢复和巩固阵地的有效手段,只有坚决适时地实施反击,才能彻底粉碎敌人进攻。反击必须掌握时机,选择良好地形,并根据敌我力量消长和工事变化情况灵活组织实施。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反击主要有两各情况:一是对占领我表面阵地而又立足未稳之敌的反击。我首先以一冰兵力于反击前秘密进入坑道,作好准备,待我炮火延伸时突然发起冲击。这种反击特点是,接敌距离短,突然性强,在敌人还未来得及调整兵力和火力

时,我已与短兵相接,往往可一举全歼敌人,而我则伪亡小,收效大。如战役第一阶段十月十九日我对597.9高地之敌反击,十八日晚间先派两个连秘密进入坑道,以坑道为反击出发阵地,反击开始,以突然勇猛动作与坑道外反击兵力内外夹击,七个多小时全歼守敌美军五个连,恢复了阵地。二是对已站住我表面阵地之敌的反击。敌占领我表面阵地后,虽经我多次反击,但已初步站稳,并筑有一定工事为依托。对这样敌人,我反击时应做好充分准备,查明敌情、地形,选好接敌路线,明确各分队任务,成小群多路、多梯次、反守结合的部署,组织好步炮之间、反击分队与坚守坑道分队之间的协同。反击发起时间和我炮火准备不应形成规律,以免为敌掌握。反击开始,按预定计划在火力掩护下突然发起冲击,第一梯队应以迅速动作指向预定目标,第二梯队紧跟第一梯队后适时投入战斗,在歼灭敌人恢复阵地后,立即失修工事,控制要点,调整部署,布置火力,准备抗击敌人反扑。战役第三阶段,十月三十日我对597.9高地之敌反击前,先以两个班进行试攻,掌握了敌步炮行动规律,反击前夜,又以一个连秘密进入1号坑道,另三个连秘密进入上甘岭西侧这废矿洞待避,反击开始时间选在二十一时以后,并在我第三次炮火延伸时部队发起冲击。第一梯队分三路,每路又以三至五个波次投入战斗,在坚守坑道分队配合下,使敌无喘息之机,迅速歼灭了敌人,恢复了阵地。

上甘岭战役实践证明,只要依托坑道,坚守表面阵地,适时机动兵力兵器,采取小群多路和反守结合的部署,有重点地反击,在反击成功后,抢修工事,控制要点,在打敌反扑中大量歼灭敌人,就能最后挫败

敌人进攻,稳定防御态势。

四、组织抢运,保障供应

上甘岭战役弹药物资消耗很大,后勤保障任务十分艰巨。战前,我一线部队虽储存机枪弹、八二迫击炮弹各十至十八个基数,但战斗中弹药消耗甚大,必须及时补充。据第45师后勤统计,从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五日二十三天中,前送弹药和物资达二千五百五十多吨。特别是准备第三阶段的反击战,需要运输各种弹药达数十万发,按此数字,每天需一百八十台汽车和组织四千五百人进行运输。为了保障战役中的弹药物资供应,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后勤运输力量。以志愿军后勤第2分部、第15军、第一梯队师共组织汽车一百二十六辆、大车四十五辆、徨畜五百二十五头参加运输。此外还组织大量人力,仅第45师即组织参加运输的人员即达三千六百五十一人。为保障第三阶段的战役反击,又从军的二线部队中抽调三个营参加运输,全战役担任运输的部队达八千余人。整个战役中,我后勤保障分队共伤亡一千七百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总人数的百分这十四多,付出了重大代价。

(二)采取逐级运送的办法。由分部直接运送到军、师仓库;军、师后方运送到团仓库;团后方组织性畜和人力运送到各分队。

(三)分片包干运输。从团后勤到前沿分队约十公里距离,要通过十多道敌机、敌炮封锁区,而且山路崎岖,通行不便,又主要靠人力运输。籽减少伤亡,采取了分片包干,分段倒运方法,从团仓库到前沿分队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由一个单位负责,在敌炮火封锁区修筑待避所、

防炮洞,这样,便于熟悉地形、道路和掌握敌炮火封锁规律,有利于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安全抢运。

(四)加强对空防御。除加强两个高炮团参战外,将三七高炮前伸上山,构成高、中、低空三层火网,迫使敌侦察机和炮兵校正机不敢飞临我阵地上空。沿途增设防空警报勤务,构筑防空洞和车辆掩蔽部,保证昼夜安全运输。

五、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威力

上甘岭战役我军以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大规模进攻,是与我军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战前政治动员深入,把作战指导思想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战役中适时提出鼓动口号,宣扬英雄事迹,鼓舞群众斗志。

在战役前,我军为准备迎接敌人的秋季攻势,在政治工作中,把“坚守防御,寸土必争”和“以阵地为家”的指导思想,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既揭露美帝侵略者在朝鲜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对中朝人民无限热爱;又教育全体人员懂得对美帝国主义要在战备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这个基本道理,要求党团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级人员要有守必固、攻必克的决心,和敢打硬仗、恶仗的思想准备。

在战役中适时提出鼓动口号。如提出:“五圣山后通北京”、“以阵地为家,视死如归”、“当人民的功臣,不当祖国的罪人”、“立功回国见毛主席”等等;及时宣扬黄继光、孙占元等人的英雄事迹,提出向英雄学习,为烈士报仇;通过传达志司、兵团对战斗部队的嘉奖、表

扬,鼓励指战员奋勇作战;通过祖国人民慰问团到五圣山前线和将慰问品分送到前线作战部队和坚守坑道分队,号召人人杀敌立功,以积极作战行动向祖国人民和毛主席汇报;通过朝鲜人民积极支援我军作战的事迹,鼓舞指战员英勇杀敌的决心;对坚守坑道的分队则要求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同心同德,战胜困难,等等。因此,战斗分队都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团员为骨干的组织上、思想上统一的英雄战斗集体。尽敌人动用三千余架次飞机,一百八十辆坦克,一千五百余门火炮向我上甘岭阵地猛烈轰击,每天发射炮弹二万余发,最多一天达三十万发,我表面阵地全部被工,山头被炸低,土层被炸松,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扬了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依托坑道,与敌顽强奋战四十三天,先后击奶敌人从排到数个营的九百余次冲击,涌现出黄继光、孙占元、王万成、朱有光等英雄人物。

上甘岭战役证明,及时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激发广大指战员仇视敌人,藐视敌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克敌致胜有效方法。战斗越是残酷、激烈,越要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特别是干部要以以身作则,党团员要起先锋模范作用,以带动全体人员同仇敌忾去夺取胜利。

观上甘岭有感600字

观上甘岭有感600字 《上甘岭》是沙蒙、林杉执导的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上甘岭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上甘岭观后感(200字)篇一 今天我们班在电教室看了《上甘岭》的电影,我被电影的剧情深深的吸引着了。 开始了,先是介绍《上甘岭》是抗美援朝的一个故事,故事的起因是朝鲜抗美,也参加了。那时正是1950年,新刚刚成立一周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敌人把水源封死,让坑道里的人不能喝水,但是在这样的地步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队来了一个大反攻,消灭了美军,美国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我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才能为祖国做个有贡献的人,让我们珍惜幸福生活吧! 上甘岭观后感(300字)篇二 今天我们班在电教室看了《上甘岭》的电影,我被电影的剧情深深的吸引着了。 开始了,先是介绍《上甘岭》是抗美援朝的一个故事,故事的起

因是朝鲜抗美,也参加了。那时正是1950年,新刚刚成立一周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敌人把水源封死,让坑道里的人不能喝水,但是在这样的地步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队来了一个大反攻,消灭了美军,美国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我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才能为祖国做个有贡献的人,让我们珍惜幸福生活吧! 上甘岭观后感(400字)篇三 上星期三下午,朱老师带我们观看了电影——《上甘岭》。这个片子主要讲了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敌人攻打上甘岭主峰,我军三营7连战斗到最后,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只剩下几个人,但他们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八连在主峰坚持,眼看不敌,为了保留兵力,八连被迫退守坑道,在这坑道里八连和其他的站友们想方设法与敌人战斗,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队来了一个大反攻,消灭了美军,美国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战场上,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争的胜利和朝鲜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 面对敌人疯狂的轰炸,环境的恶劣,是什么支撑着我们亲爱的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牺牲?是信念;是一种坚信中华民族是不可欺侮的,

上甘岭观后感100字

上甘岭观后感100字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以下是小编整理给大家的上甘岭观后感100字,以供查阅,快来看看吧! 如果当年我志愿军真的犹如电影里表述的那样跟美军战斗的话,不要说美国,就是火星我们也征服了。一条大河~ 这歌一唱起来我就快哭了,如果现在中华民族有当年五分之一的淳朴,那该多好。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打了一仗,美军啊,肯定都是美式装备。而且美军刚打完世界大战,将军和士兵应该都是骁勇善战的。而中国军队,经过八年抗日战争还有3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战斗力肯定也很强。强强对撞,才能给世人献上一出伟大的战役。谁是最可爱的人? 之所以志愿军能发挥那么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对同志爱,还有对敌人的恨。 电影往往输出也一场价值观,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形式。背后的历史到现在过了半个世纪,现在也难以正面和

全面对这场战争进行给以解释。现在的战争电影,《百团大战》、《太行上山》对比《上甘岭》、《英雄儿女》来看略显浮夸。 此片与《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白虎团》等有限的几部片子,支撑了这一题材六十年了。片中的情怀今天的人已经难于理解,但是依然不妨在令我们沸腾。很多面前看的时候,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七连连长误以为八连放弃了阵地后说“这是对人民犯罪”。看看今天各行各位,有多少人在对人民不负责和犯罪?跑偏了……很好的片子,可观性也高。 小的时候,看《上甘岭》,它和众多的战争影片一样,感觉没有什么新奇,但,我从小就爱看战争影片,长大后,怀着对朝鲜战争的崇敬,我搜集各方面的朝鲜战争影片,才发现,中国有关那次战争的影片少之又少。后来听说有和老美关系的考虑,国内近几十年有关“韩战”“越战”的电影都不让发行。 电影如果能在拍出中国军队的顽强坚韧同时,拍出美军现代化装备和优秀,在如此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我十五军战士们打败了诺曼底登陆美军王牌部队!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胜利来之不易!现在的我们应该记住60年前这一场战争,历史应该定格在这里!否定朝鲜战争的意义丶就否定了自己的祖辈,否定了中华民族!

上甘岭战役胜利纪念日谈上甘岭精神 应一代代传承

上甘岭战役胜利纪念日谈上甘岭精神应一代代传承 11月25日在大多数人心中似乎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这一天却是我们应深深铭记的日子,因为63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63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奋力前进,前景是光明的,但我们也要做好迎接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准备。这些潜在的困难与挑战很可能是以前我们从未或很少遇到过的,有些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可能。其实当年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面对武器装备、军事技术都远超自己的对手,志愿军也几乎毫无经验,但他们硬是打下来了,由此产生了上甘岭精神。 越是面对困难与挑战,越是需要我们发扬新时代的上甘岭精神。什么是上甘岭精神?上甘岭精神并不仅仅是勇敢,它是勇敢、牺牲、创新和智谋等多种因

素的集合,是中国军人血性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上甘岭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体。 上甘岭精神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上甘岭战役既是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不同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意志的较量。这场战役展现了我军不畏强敌,英勇不屈的品质和意志,彰显了民族精神,也捍卫了民族尊严。 新加坡已故领袖李光耀曾回忆道,那时他经常往来于西欧,西欧人对华人的态度通常是轻视的,但后来变得礼貌起来。李光耀觉得很奇怪,就问怎么回事?有人告诉他,因为新中国打败了美国人。那个场景深深震撼了李光耀。因为尽管中国人还是那些中国人,但中国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中国了。 我们纪念上甘岭精神并不是停留在功劳簿上对光辉的过去沾沾自喜,而是要牢记和发扬这种精神,来面对和解决当下以及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看看大洋的彼岸,那里的人们在与此有关的重要纪念日会降半旗,当地重要人士会发表讲话,穿着他们称之为“韩战”时期的军服游行,请老兵讲战争故事;办各种类型的展览,收集并展出“韩战”老兵的照片、纪念品、书信和日记;组织学生去“韩战”培训场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美双方军力部署真相回顾(大组图)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美双方军力部署真相回顾(大组图) 图:电影《上甘岭》女英雄“王兰”原型。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荣立二等功。这是她1953年在朝鲜留下的照片。 一些台湾人经常鼓噪着美军如何强大,连美军败北的战役上甘岭也被说成“其实没有多少美军参战”借以说明美军之能力如何超人,那么,就让我们还原一下历史,看一看上甘岭战役到底双方军队对比是怎么一回事。

图: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12军参战部队连续击退敌连以下兵力反扑653次。图为参战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击,收复阵地。 区区一个上甘岭,方圆不过3.7平方公里,中美双方投入兵力总数居然达到十万之众。所谓 的联合国军(其实是乌合之众)当时的阵容如下:

美军整编第七师(全部参战,人数18500人),美国空降兵187团(缺一个营,一共3255人),南韩第二、第九步兵师,外加两个武装营(一共是38050人),此外联合国军配备十八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多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补充新兵9000余人,总兵力在65000人左右。 中国军队,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四十九两个师,十二军的31师、34师一个团,榴弹炮兵第二、第71师,火箭炮209团,60军炮兵团,高射炮605、61团各一部,总兵力42000人左右。 最后双方阵亡总数为36000人,志愿军我方约为11000人,联合国军约为25000人,上甘岭每平方公里阵亡9700人! 至今摆放在军博里面的一棵奇异的树干,上边布满了158块弹片,这是上甘岭之树。 这次战役由我人民解放军战功卓著的王近山同志指挥,为世界战史上所罕见。美军高级将领战后回忆这次战役不得不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 失败的。”(美国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上将《朝鲜战争回忆》)美军军方最高负责人说:“这

最新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新

堂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 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尝试多渠道地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常识的资料,对已有资 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有关知识。 3.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以及文字资料的投影片。 2.有关开国大典的音像资料(配套光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去首都北京参观游览的人肯定都会去天安门广场,它是北京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地方。你去过吗?当你走进天安门广场,有什么感受呢? 2.看图:天安门广场坐落在首都北京的市中心,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就在这里宣告成立的。 3.小结: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 (二)新授 1.了解开国大典盛况 (1)出示P111的文字资料,指名学生朗读 (2)文中讲到的“万众欢腾”的场面,同学们想看一看吗?让我们看一段音屏资料。A . 教师讲述引导体会: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随后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B .出示文字资料(《〈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片段资料)阅读

堂C .人们为什么这样欢呼雀跃?中国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过渡:是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人们怎能不欢呼雀跃呢?新的国家有新的标志。你知道有哪些标志吗? 2.认识祖国标志:国旗 国徽国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象征祖国的国旗 国徽 国歌的意义) (1)学生讨论标志:老师相机板书 国旗国徽国歌 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标志,看到或者听到,就仿佛看到祖国。你知道这些标志的由来吗? (2)认识标志 了解来历 A .国旗、国歌 投影文字资料《五星红旗的来历》、《国歌的诞生》,阅读了解国旗、国歌 (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你知道它上面的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象征着什么吗?(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2)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作词、作曲分别是谁?(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义勇军进行曲》) B .国徽 (1)相机 投影国徽的图片,阅读《国徽上的麦穗》,了解国徽的来历 (2)我国的国徽有些什么图案?分别象征着什么? 3.小结:鲜艳的国旗、庄严的国徽、嘹亮的国歌,无不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课内抢答 巩固拓展 1.我国国徽上有什么图案,象征什么? 2.国旗的图案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3.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作词作曲分别是谁? (四)、总结课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开国大典的盛况,知道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就在这天宣告成立的,认识了祖国的一些标志作为中国人,应该爱护这些标志。 (五)、动手画标志。 板书: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电影《上甘岭》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电影《上甘岭》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大家有没有去观看过电影上甘岭,有没有写过关于上甘岭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够可以提供分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 谁没有完美的青春?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们却不惜 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迎来了宝贵的和平。 《上甘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 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很多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仅有三 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主峰阵地五圣山。敌人在我军 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很多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景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 地的坚守任务。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 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先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由https://www.doczj.com/doc/cc13612729.html,整理]张忠发命令自我的连队,配合其它退入 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景,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 士每一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应对的不仅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 要应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 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景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终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 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战争以美军的惨败告终。 上甘岭战役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北上鸭绿江的步伐,助长了志愿军的士气,扫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朝鲜战场的全面停战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与朝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战役中战士们不畏艰难、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也值

我军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上甘岭战役-作文

我军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粉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金化攻势,于年月日~月日,在上甘岭地区依托坑道工事,所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 年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 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美方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行扣留中朝人民军队被俘人员,并于月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 时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并伺机夺取志愿军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以改善防御态势,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于月日发动金化攻势,向上甘岭地区的。 高地和。 高地北山实施进攻。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进攻前,联合国军以为只需投入个营的兵力,即可占领该两高地。 进攻发起后遭到志愿军顽强抗击,遂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师(配属美军空降第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师配属第团)和第师,共计步兵个团又个营,另个炮兵营(计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余门)和余辆坦克,出动飞机余架次,总兵力达万余人。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先后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兵团副司令员

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第军。 战前,第军做了防敌进攻的准备,以第师第团个加强连防守高地和高地北山,并在该两阵地构筑米长以上坑道条,全长多米。 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投入大量兵力,计有第军第、第师,第军第师和第师个团,炮兵个团各部另个营,有山炮、野炮、榴弹炮门,火箭炮门,高射炮门,总兵力达万余人。 整个作战由第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 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 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两山头共发射炮弹余万发,投炸弹余枚,把总面积不足平方公里的两高地的土石炸松~米。 志愿军防守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整个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争夺表面阵地联合国军经过两天的炮火准备后,于月日时开始,以美军第师和南朝鲜军第师各一部共个营的兵力,在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余门、坦克余辆、飞机余架次的支援下,采取多路多波的方式,连续向高地和高地北山发动猛攻。 志愿军第师防守部队顽强抗击,先后击退个排至个营兵力的余次冲击。 野战工事被摧毁后,转入坑道继续战斗,并于当夜以个连的兵力进行反击,恢复了表面阵地。

革命烈士的故事读后感汇总

革命烈士的故事读后感汇总 篇一:中国革命先烈——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篇二:中国革命先烈——罗盛教

上甘岭战役的真相是什么

上甘岭战役的真相是什么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上甘岭战役的真相,希望能帮到你。 上甘岭战役作为朝鲜战争中的知名战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面积,竟然使得中美两国再次僵持长达45天,最终造成了4万多人死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何上甘岭战役会产生如此大破坏力,通过相关的史料,可以挖掘出上甘岭战役真相,而这段历史几近埋没在战争史中。 从上甘岭战役真相中,能够看出上甘岭战役之所以能够延续到45天的战斗,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的轻敌。美国自诩为世界第一大国,自然不把中国和朝鲜放在眼里,在指导上甘岭战役前期曾计划一周攻破上甘岭,死伤两百余人。中国刚取得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难免有几分狂妄的作战态度,因而导致战争愈演愈烈。 此外,上甘岭战役中战争双方还出现了很多汉奸,但是两国军队指挥都没有相信这些汉奸的话,因此战争也开始演变成盲目进展的局面。除此之外,中国和美国两国在战争期间,还在不停地加派军队,以保证战争能够继续进行。中国方面在上甘岭战役后期,则是动用12军,这一历史真相鲜有人知。 关于上甘岭战役还有很多的历史真相,依旧不为人所知。根据一

份网络文献可知,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中国志愿军七成都不是死于美国军队的枪杀,而是死于美军炮弹的轰炸,而美军究竟动用了多少炮弹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上甘岭战役的影响上甘岭战役发生在近代,这场战役的发生地是现如今的朝鲜半岛,上甘岭战役影响很大,影响的国家也比较多。 毋庸置疑,上甘岭战役影响了美国、中国、朝鲜和韩国,这场战役的影响可以从军事、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了解。在社会方面,上甘岭战役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朝鲜和韩国了,这场战役发生在朝鲜半岛,朝鲜和韩国都处在朝鲜半岛,战争的发展直接影响了韩国和朝鲜。这场战役中国和朝鲜胜利了,最后联合国军被迫停止战争。 上甘岭战役结束了两方战争,也直接导致了朝鲜和韩国的分裂。这场战争志愿军和美军都伤亡惨重,这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稳定。在军事上,这场战役持续的时间很长,火力十分密集,双方伤亡很大,这场战役极大的消耗了参战的是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在文化上,这场战争十分惨烈,军事火力非常密集,这对历史文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导致了许多珍贵文物的消失。在经济上,上甘岭战役影响了所有的参战国,战争会极大的消耗国家的经济力量,为了支撑这场战役,美军和志愿军都调用了很多的军事武器,这些都需要经济作为后盾。这场战役太过惨烈,许多军人在上甘岭丧命,从事经济发展的人将会减少,它对所有参战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上甘岭战役影响了所有的参战国,不管是什么战役,没有谁是真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 李伟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也是最惨烈的一场防御作战,志愿军15军创造了中外战史上以劣胜优、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和“攻不破的防线”的奇迹,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著名战斗英雄和“特功八连”等英雄集体。“上甘岭”一词已成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上甘岭战斗作风和黄继光献身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艰苦奋斗、英勇拼搏、续写辉煌。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历史长河深处的宝藏不仅没有被时光尘埃埋没,反而被洗刷得更为璀璨。时至今日,认真回顾和总结这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战史,对于我们建设新时期革命军队,打赢未来战争,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深远的经验启示。 一、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和上级的正确决策领导是作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原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在总结战役胜利时深刻指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指导思想的胜利,是志司、兵团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的胜利。 经过前四次战役与美军的反复较量,毛泽东对朝鲜战争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毛泽东有个形象的比喻叫“零敲牛皮糖”,即在某个战术要点上对敌实施突然的、隐蔽的袭击,给敌部分兵

力造成大量杀伤,而后视情固守,保持主动积极的防御,通过持久的作战不断消耗美军,迫使美国结束战争。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致敌死命”的法宝。在上甘岭战役中,15军坚决执行这一方针,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广泛开展冷枪冷炮杀敌运动,把斗争的焦点推到战斗的最前沿,不断地消灭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在冷枪冷炮杀敌运动中,15军共歼敌37123人,小分队出击数百次,敌我伤亡比例达到569:1,537.7 北山也因此被敌称为“狙击兵岭”、“伤心岭”。美军战场最前沿不断有成排、成连甚至成营敌人被歼灭,这使敌人不仅在实力上得到削弱,心理上更受到了极大的威慑,为上甘岭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上甘岭战役不仅是兵力、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军事理念、意志、智慧、胆略的较量。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军事理念败给了中国军事理念,美国将军败在了中国将军的手下。 在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我们党先后创立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等先进军事理论成果。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85年来,成功地指导了和指导着不同时期中国的军事斗争实践,是我军的建军之魂、本军之本和制胜之道。 二、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我军取得一切胜利的思想武器 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坚持党对作战的统一领导,最大限度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极大地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才创造出让美国人至今猜不透的民族精神和能量。上甘

上甘岭战役

上 甘 岭 战 役 装控1343班 郜王鑫 201321024314

上甘岭战役 一、战役背景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 德·范佛里特对此表示越来越大的关注。他敦促尽快通过一项在美国第9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虽然克拉克在过去曾反对过夺取高地的冒险行动,但是他也终于表示,“摊牌行动”将可以非同寻常地创造一个好机会,可以不付出过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 二、战役经过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 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一11月,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防守分队转入坑道。“联合国军”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

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联合国军”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3天。[1] 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自己伤亡1.15万,估计杀伤敌军2.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 三、战役意义 第一,经过上甘岭战役,彻底打掉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正面战线发动进攻取胜的信心。 第二,经过上甘岭战役,证明志愿军正面战线已经巩固,可以集中精力彻底解决侧后海岸防御薄弱的问题。 第三,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了世界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的典范。上甘岭战役,虽在作战地域范围、双方投入兵力规模和激烈争夺的时间,均不能与凡尔登战役相比,但战役的性质、双方投入兵力火力的密度、战役的结局,则与凡尔登战役极其相似。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典范。与此同时,还丰富和完善了志愿军的坑道战术。

江上苇:上甘岭是谁的胜利

上甘岭是谁的胜利?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他们不准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队的四十五师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万岁军”就做不到?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1、50年前的战火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相对于50年底鸭绿江边的岁月,中朝一方已小占便宜。不过,在严酷的事实下,金日成已放弃要“统一朝鲜,解放南方”的一厢情愿的梦想。历史的真相是:当时的情况曾是如此的严峻。 朝方扬胜讳败,令人很难找到中朝对当时战争的看法。学者只好以美方的研究来叙述。当时的事实是,9月和10月,联合国军连续攻下北朝鲜重兵把守的“喋血山岭(BLOODYRIDGE)”和“伤心岭(HEARTBREAKRIDGE)”。联合国军损失了几千人,达到了战略目的;而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叫三角山)。 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5天内达到目标。他动用了美第7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共7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在敌情判断上,志愿军则出现了巨大失误。彭德怀指着地图对15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它,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但我方因为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15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西方的山谷地,五圣山方向只留下连秦基伟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45师,区区1万来人。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抗美援朝 一、教材分析 《抗美援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历史,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2、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上课讲述他们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抗美援朝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 2.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3.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学习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自主导学】 1.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为了____、____,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和精神。像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的等等。被誉为“”。 4. 年月,美国被迫在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第9页材料研读,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达标测试】 A卷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4.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 B.八路军 C.红军 D.志愿军 B卷 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 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帝国主义 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远不怕战争。 2.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A.援助被侵略的弱小邻国 B.迎战强大的美国 C.打破外国封锁 D.保家卫国 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A B C D 5.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6.“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语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越南人民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7.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 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拓展提升】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1

上甘岭观后感300

上甘岭观后感300 贴心小编已经整理好了上甘岭观后感300供大家阅读,欢迎浏览。更多内容请关注聘才网。 今天我们班在电教室看了《上甘岭》的电影,我被电影的剧情深深的吸引着了。 开始了,先是介绍《上甘岭》是抗美援朝的一个故事,故事的起因是朝鲜抗美,中国也参加了。那时正是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敌人把水源封死,让坑道里的人不能喝水,但是在这样的地步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步队来了一个大反攻,消灭了美军,美国不得不又再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我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才能为祖国做个有贡献的人,让我们珍惜幸福生活吧! 昨天中午,我们看了一部叫《上甘岭》的影片,这个片子主要讲了,发生在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说是敌人攻打上甘岭主山峰,我军三营七连战斗到最后几个人,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八连在主峰坚持,眼看不敌,为了保留兵力,八连被迫退守坑道。在这坑道里八连和其他的

友军想办法把敌人死死的拖在那里,让他们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最后敌人把水源封死,让地道里的人没有水喝,但是在这样的地步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部队来了一个反攻,消灭了美军。 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通过看这部影片,使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昨天中午,我们看了一部叫《上甘岭》的影片,这个片子主要讲了,发生在1952年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说是敌人攻打上甘岭主山峰,我军三营七连战斗到最后几个人,连长死了,指导员也被炮炸瞎了双眼。坚持到最后把主峰一寸不少的交给了八连,最后八连在主峰坚持,眼看不敌,为了保留兵力,八连被迫退守坑道。在这坑道里八连和其他的友军想办法把敌人死死的拖在那里,让他们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最后敌人把水源封死,让地道里的人没有水喝,但是在这样的地步他们坚持了20多天。最后配合大部队来了一个反攻,消灭了美军。 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通过看这部影片,使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你们看过电影《上甘岭》吗?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有一场战争,世界有名望的权威军事院校都把它做为战例写进教材。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这场战役惨烈空前。 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和保密了半个世纪数字。 这场战役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中方为守方,美方为攻方。谁知结果演变成了一场人肉大战,历时43天,双方伤亡40600人! 策划这次进攻行动的是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具体执行的是美第八集团军范佛里特。 他们把这次行动命名为“摊牌行动”,计划伤亡人数为250人。 和范佛里特对阵的是秦基伟和李德生 为什么双方都把战役规模看得那么小? 因为上甘岭虽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地型特别狭小,只有597.9和537.7两个高地,守方最多只能够放两个连在上面。因此,美方计划的伤亡人数200 人也就合情合理。 这在朝鲜战争中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双方都在战前犯了不小的错误!因为在战役开始前几天双方都有投敌的叛徒,向对方泄露了军事情报。可惜的是两方的指挥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不然乃至整个朝鲜战争的局面也许就因此而改变。 这次战役前,志愿军方面的投敌者有数十人,为首者是38军340团的突击队干部谷中蛟,他向敌方透露“上甘岭”已由新来的全部苏式装备的第15军44师换防的消息范佛里特根本不相信,还是认为是被打残了的38军114师部队。 敌方的叛逃者是韩二师的上尉参谋李结球,他报告了美方将大举进攻上甘岭五圣山的机密,可是情报被忽略了!以至于战役一开始美方不了解中国人的防务态势,而中方不能够判断美国人将从哪里进攻!在世界战争史上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结果,这场战役完全打成了双方为了争“脸面”为了争“一口气”,而演变的“绞肉机”式血腥战场。 且看赫尔辛基军事学院披露的资料: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 选文一: 巴蔓子将军 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在楚国郢(yǐng)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楚王说:“他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把军队带走。你看怎么样?” 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也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那日蔓子将军设宴款待楚国使者,宴席开始,蔓子将军脱掉上衣,赤膊抱起一坛米酒,倒入三个大碗中,一饮而尽,然后重重的摔碎了三个酒碗,入席者被蔓子将军惊呆了,不知他怎样应答楚国使者,这时蔓子慷慨以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而,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请楚国使者把我的人头带回楚国,告诉你们国君:我用我的头换城池。” 言毕,他举起利剑割颈自尽,头颅落地。满座大惊,全场哑然,肃然敬仰。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国使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知所措,迫于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启程回归楚国。使者回到楚国,禀报蔓子的壮举,楚王感叹:“我们得到如此忠臣,又何需要几座城池。”当即命令:“用上卿之礼葬,安葬蔓子将军的头颅”。巴国举国悲痛,在巴国国都(今利川的都亭山)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巴蔓子将军是巴人精神的化身,是大义凛然、笃诚笃信、救国救民的民族楷模。巴人的后裔土家人,至今用喝摔碗酒纪念土家人的民族英雄蔓子将军。 1.文章围绕巴蔓子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巴蔓子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选文二: 《我的祖国》唱的就是家乡忠县 《重庆日报》11月4日第13版“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伴着这首《我的祖国》,你是否还能回忆起电影《上甘岭》中,那个梳着短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抢救伤员的女卫生员王兰? 7月23日,在天津市南开区静雅老人院,记者采访了电影《上甘岭》中王兰一角的原型吴炯。现今83岁的吴炯依旧精神矍铄,面对家乡来客,她用一口带着天津味的重庆话,将自己的人生娓娓道来。

抗战著名英雄简介

黄继光,原名黄际广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六班班长。他带领两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瞻仰董存瑞 8年5月1日,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24日,六连召开攻打隆化的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被选为爆破B队队长。5月25日晨4时20分,战斗打响,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三个炮楼和五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正当我军发起了总攻之时,突然,在一座桥上伪装十分严密的暗堡喷出6条火舌,拦住了部队冲锋的道路,冲在前面的同志倒下去了,爆破组派上去三名同志,都未能完成任务,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董存瑞机智地通过了几十米开阔地,冲入桥下的旱河沟里,进入了火力死角。可是,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全是光滑的墙壁,没处安放炸药,董存瑞焦急万分,看到冲上来却又纷纷倒下的战友,他毅然用左手代替支架托起炸药包,贴紧桥堡,从容地拉开了导火索,向着冲锋的队伍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隆化解放了,董存瑞用自己19岁的年轻生命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八女英灵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