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抗菌材料综述

综抗菌材料综述

综抗菌材料综述
综抗菌材料综述

[1] Atzmony U, Livne Z, McMichael R D, et al. Magnetic viscosity investigations of nanograin

iron powder[J].J. Appl. Phys., 1996, 79(8):5456-5458.

[2] 李永军,刘春艳.有序纳米结构薄膜材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 Suiyanarayana C, Froes F H. A New Thermally Stable Structural Duplex Ni–TaC

Nanocomposite[J]. Metall.Trans. A, 1992, 23(4):1071-1081.

[4] Lewis L N. Chemical catalysis by colloids and clusters[J]. Chem. Rev., 1993, 93(8):2693-730.

[5] Jeong S, Woo K, Kim D, et al. Controll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surface oxide layer on Cu

nanoparticl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conduetive struetures by ink-jet printing[J]. Adv. Funct.

Mater., 2008, 18(5):679-686.

[6] Au L, Zheng D S, Zhou F, et al.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Photothermal Effect of Immuno

Gold Nanocages Targeted to Breast Cancer Cells[J]. ACS Nano., 2008, 2(8):1645-1652.

[7] Ball P, Garwin L. Science at the Atomic Scale[J].. Nature, 1992, 355(6363):761-768.

[8] Li Y P, Hdjipanayis G C, Sorensen C M, et al. Magnetic-properties of Fine Cobalt Particles

Prepared by Metal Atom Reduction[J]. Appl. Phys., 2007, 67(9):4502-4508.

[9] Hagfeldt A, Gratzel M. Light-induced Redox Reactions in Nanocrystalline Systems[J].

Chem.Rev., 1995, 95(1):49-68.

[10] 顾宁, 付得刚, 张海黔. 纳米技术与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11] 李玲, 向航. 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2] Alvarez M M, Khoury J T, Schaaff T G, et 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nanocrystal gold

molecules[J]. J. Phys. Chem. B, 1997, 101(19):3706-3712.

[13]Hartland G V. Determination of the vibrational amplitude and excitation mechanism[J]. J.

Chem. Phys., 2002, 116(18):8048-8055.

[14] Zhang H R,Li Q B, Sun D H.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J]. Precious Metals, 2005,

26(2):51-56.

[15] Nickel U, Castell A Z, P?ppl K, et al. A Silver Colloid Produced by Reduction with

Hydrazine as Support for Highly Sensitiv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J].

Langmuir, 2000, 16(23):9087-9091.

[16] Shirteliffe N, Nickel U, Schneider S. Reproducible preparation of silver sols withs mall

Particle size using borohydride reduction:for use as nuclei for preparation of large partiele[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9, 211(l):122-129.

[17] Raveendran P, Fu J, Wallen S L. A simple and “green”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u, Ag,

and Au–Ag alloy nanoparticles[J]. Green Chem., 2006, 8:34-38.

[18] Fan X,Huang K L, Liu S Q,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chemical reduction[J].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7, 6(38):996-1002.

[19] Tan L W, Li Y F, Zhu D B.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crystals in the presence of aniline[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3, 258(2):244-251.

[20] Zaheer K, Shaeel A A, Obaid A Y,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J]. Colloids Surf., B, 2011, 82(2):513-517. [21] 朱桂琴,史建公,王万林.银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进展[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2):112-117.

[22] Xu G N, Qiao X L, Qiu X L,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able Monodisperse

Silver NanoParticles Via Photoreduction[J]. Colloids Surf., A, 2008, 320(1-3):222-226. [23] Xu M,Feng J Q,Cao X L.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ano-Ag/epoxy

resin composite[J].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07, 36(8):1369-1372.

[24] Ohde H, Hunt F, Wai C M. Synthesis of silver and copper nanoparticles in a

water-in-supercirtical-carbon dioxide microemulsion[J]. Chem. Mater., 2001, 13(11):4130-4135.

[25] Capek. Prepara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in water-in-oil (W/O) microemulsions[J].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4, 110(1-2):49-74.

[26] Rong M Z, Zhang M Q, Liu H,et al.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elf-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epoxy resin[J]. Polym. J., 1999, 40(22):6169-6178.

[27] Kakazu E, Murakami E, Akamatsu K, et al.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SPG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technique[J]. J. Membr. Sci., 2010, 354(1-2):1-5.

[28] 梁海春, 容敏智,章明秋等.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银粒子的结构及其荧光现象研究[J]. 物

理学报, 2002, 51(1):49-54.

[29] Lin F, Su W, Xu L J, et al.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Microemulsion System and

Its Antibacterial Property[J]. Packaging Journal, 2010, 2(1):28-32.

[30] Cherevko S, Xing X L, Chung C H. Electrodeposi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ilver

foams[J]. Electrochem. Commun., 2010, 12(3):467-470.

[31] 李德伟, 蔡微, 商广义, 等. 多种形貌纳米银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J]. 电子显微学报, 2011, 30(1):33-37.

[32] Xiong Y J, Xie Y, Du G A,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self-regulation route to Ag nanorods[J].

Chem. Lett., 2002, 31(1):98-99.

[33] Balaji D S, Basavaraja S, Deshpande R, et al. Extracellular bio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strains of cladosporium[J]. Colloids Surf., B, 2009, 68(1):88-92.

[34] 李凤生.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及应用[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35] Ung T, Liz-Marzan L M, Mulvaney P. Controlled method for silica coating of silver colloids.

Influence of coating on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s[J]. Langmuir, 1998, 14(14):3740-3748.

[36] Chang Y H, Lu Y C, Chou K S. Ag@SiO2Core-shell Nanoparticles-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of CdS Quantum Dots[C]. Taipei 13# Asia Pacific Confed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2010.

[37] Chou K S, Chen C C.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core and porous silica shell

nanocomposite particles[J]. Microscale Thermophys Mater., 2006, 98(1-3):208-213. [38] Zhang F, Braun G B, Zhao D Y, et al. Fabrication of Ag@SiO2@Y2O3:Er Nanostructures for

Bioimaging: Tuning of the Upconversion Fluorescence with Silver Nanoparticles[J]. J. Am.

Chem. Soc., 2010, 132(9):2850-2851.

[39] Xiu Z L, Wu Y Z, Zhang L, et al. Fabrication of SiO2Ag@SiO2 core-shell microspher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investigation[J]. Colloids Surf. A, 2011, 386(1-3):135-140.

[40] Bae D S, Park S W, Han K S, et al. Synthesis of Ag/SiO2 Nanosize Particles by Reverse

Micelle and Sol-Gel Processing[J]. Metall. Mater. Int., 2001, 7(4):399-402.

[41] 叶晓云, 蔡曙光, 周钰明. Ag@SiO2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 化工进展, 2010,

29(1):100-103.

[42] Ryu J H, Chang D S, Yoon J W, et al. Fabrication of Ag nanoparticles-coated macroporous

SiO2structure by using polystyrene spheres[J]. Mater. Chem. Phys., 2007, 101(2-3):486-491.

[43] Wang Z, Chen X, Chem M,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ollow

Ag/SiO2 double-shelled spheres[J]. Langmuir, 2008, 25(13):7646-7651.

[44] Li T, Moon J, Adair J H, et al. Preparation of Ag/SiO2 Nanosize Composites by a Reverse

Micelle and Sol-Gel Technique[J]. Langmuir, 1999, 15(13):4328-4334.

[45] Gong J L, Jiang J H, Liang Y,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tags with Ag/SiO2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using reverse micelle technology[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6, 298(2):752-756.

[46] Chen Z M, Gang T, Zhang K, et al. Ag nanoparticles-coated silica–PMMA core-shell

microspheres and hollow PMMA microspheres with Ag nanoparticles in the interior surfaces[J]. Colloids Surf. A, 2006, 272(3):151-156.

[47] Wang W Q, Li W L, Zhang R F,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g@PPy yolk–shell

nanocomposite[J]. Synth., Met., 2010, 160(21-22):2256-2259.

[48] Li G L, Tai C A, Yang X X, et al. Hybrid nanorattles of metal core and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shell for confined catalytic reactions[J]. Polym. Chem., 2011, 2(6):1368-1374.

[49] 陶国胜, 陆春华, 许仲梓. Ag@SiO2核壳结构颗粒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J]. 电子元件

与材料, 2010, 29(7):24-26.

[50] Kundu S, Mandal M, Pal T, et al. Photochemical deposition of SERS active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silica gel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catalysts for the reduction of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4, 272(1):134-144.

[51] Leelavathi A, Bhaskara R T, Pradeep T. Supported quantum clusters of silver as enhanced

catalysts for reduction[J]. J. Nanoscale Res. Lett., 2011, 6(1):123-131.

[52] Chang G H, Luo Y L, Qin X Y, et al. Ag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polyaniline nanofiber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toward catalytic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an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2O2 and glucose[J]. Catal. Sci. Technol., 2012, 2(4):800-806.

[53] 钱国铢, 赵金金, 周群,等. 纳米银粒子上对硝基苯甲酸的催化还原[J]. 光谱实验室,

2007, 24(4):643-645.

[54]

[55]

[56]

[57] Le Y, Hou P T, Chen J F, et al. Controlled release active antimicrobial corrosion coatings

with Ag/S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s[J]. Mater. Chem. Phys., 2010, 120(2-3):351-355. [58] Gong P, Li H M, He X X, et al. Prepa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Fe3O4@Ag

nanoparticles[J]. Nanotechnology, 2007, 18(28):285604.

[59] Yang J P, Zhang F, Zhao D Y, et al. Core-shell Ag@SiO2@mSiO2 mesoporous nanocarriers

for metal-enhanced fluorescence[J]. Chem. Commun., 2011, 47(42):11618-11620.

[60] Bahadur N M, Furusawa T, Suzuki N, et al. Fast and facile synthesis of silica 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0, 355(2):312-320.

[61] Kong X M, Y u Q, Jiang H, 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tags of Ag@S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in protein detection[J]. J. Mater.

Cherm., 2012, 22(16):7767-7774.

[62] Gong J L, Liang Y, Y u R Q, et al. Ag/S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based surface-enhanced

Raman probes for immunoassay of cancer marker using silica-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s separation tools [J]. Biosens. Bioelectron., 2007, 22(7):1501-1507.

[63]Tian J Q, Luo Y L, Qin X Y, et al. Ag@poly(m-phenylenediamine)-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one-step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H2O2

detection[J]. Catal. Sci. Technol., 2011, 1(8):1393-1398.

[53] 任祥忠, 刘剑洪, 张黔玲,等. 以纳米Ag与接枝酪蛋白为复合载体的葡萄糖氧化酶电

极的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5, 24(2):32-34.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完整版)纳米抗菌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多尺度杂化纳米抗菌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Ag+、Zn2+和Cu2+等金属离子具有抗菌活性,且毒性小、安全性高而被广泛用作抗菌剂使用。但是,由于其存在易变色、抗菌谱窄、长效性差、耐热性和稳定性不好等缺点而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相比而言,纳米银、纳米金、纳米铜、纳米氧化锌等纳米材料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例如纳米银,在抗菌长效性和变色性方面均比银离子(多孔纳米材料负载银离子)抗菌剂有显著改善,而且其毒性也更低(Adv. Mater. 2010);关于其抗菌机理,被认为是纳米银释放出银离子而产生抗菌效果(Chem. Mater 2010,ACS Nano 2010)。纳米金也有类似的效果(Adv. Mater. Res.2012),尽管活性比纳米银稍差,但其对耐药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Biomaterials 2012)。铜系抗菌材料可阻止“超级细菌”(NDM-1)的传播(Lancet Infec.Dis. 2010)。活性氧化物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面最广泛的一类长效抗菌剂,其中氧化锌是典型代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低维结构氧化锌的出现,为氧化锌系抗菌材料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氧化锌甚至可用于牙科等口腔材料(Wiley Znter Sci.,2010)。本项目相关课题组多年的研究发现,ZnO的形貌差异、结构缺陷和极化率等都会影响其抗菌活性(Phys. Chem. Chem. Phys. 2008);锌离子还可以与多种成分杂化,产生协同抗菌活性而提高其抗菌性能(Chin. J. Chem. 2008, J. Rare Earths 2011)。 利用杂化纳米材料结构耦合所带来的协同作用提高纳米材料的抗菌活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例如:纳米铜与石墨烯杂化体系中存在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ACS Nano2010)。用络氨酸辅助制备的Ag-ZnO杂化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菌和光催化性能(Nanotechnology 2008);但是Ag的沉积量过大,催化活性反而有所降低(J. Hazard. Mater. 2011)。以壳聚糖为媒质,通过静电作用合成得到均匀的ZnO/Ag纳米杂化结构,结果显示,ZnO/Ag纳米杂化结构比单独的ZnO 和单独纳米Ag的抗菌活性都高,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RSC Adv. 2012)。Akhavan等用直接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技术把锐钛

抗菌肽综述

一、概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抗菌队是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经注射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定名为Cecropins。此后数年间,人们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发现并分离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tial pepi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 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二、抗菌肽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和作用范围 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同时,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抗菌肽功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抗菌肽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并产生穿孔现象,造成细胞内容物溢出胞外而死亡。首先由静电吸引而附于细菌膜表面,疏水性的C端插入膜内疏水区并改变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而导致某些离子的逸出而死亡。亦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凝聚、失活及离子通道,引起膜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死亡,亦有学者提出抗菌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休及有无其它因子的协同作用等问题。不同类别的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 抗菌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 1. 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均有高效广谱的杀伤作用。国内外已报道至少有113 种以上的不同细菌均能被抗菌肽所杀灭。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凹土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凹土是一种特殊的矿物材料,以它为载体而制备的抗菌材料,充分的抑制了细菌的繁殖与生长。在纤维、塑料、建材、涂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凹凸棒石,抗菌剂,抗菌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1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世界因细菌传染引起的死亡人数非常多,包括霍乱、肺炎、痢疾、结核等。因此,如何控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抗菌剂是对细菌、霉菌等微生物高度敏感的化学成分,它能通过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杀死附着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是目前有效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手段。抗菌材料是指经抗菌剂处理,具有抗菌性能的各种材料,它的核心成分是抗菌剂。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很多领域都离不开应用抗菌材料而制成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消费品。 凹凸棒石[Si8O20Mg5(OH)2(H2O)4·4H2O]是一种含硅、镁的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特殊的链层结构、物理性质、成因以及用途, 并且具有十分细小(约0. 01 Lm×1 Lm) 的棒状、纤维状晶体形态, 因而受到矿物学、沉积学及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这种矿物在胶体性能和吸附性能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质, 因而广泛用于钻井泥浆、石油化工、建材、化工、造纸、医药、农业及环保等领域。加工抗盐、耐热泥浆和吸附剂是目前凹凸棒石粘土最主要和最有前景的用途。 凹凸棒石干燥收缩小,吸水性强,可达到150%以上,pH值=8.5±1,由于内部多孔道,比表面大(可达500m2/g以上),大部分的阳离子、水分子和一定大小的有机分子均可直接被吸附进孔道中,电化学性能稳定,在高温和盐水中稳定性良好。凹凸棒石具很强的灭菌、除臭、去毒、杀虫等功能,其细小针状颗粒可通过磨蚀昆虫表面及吸附昆虫类脂化合物,导致昆虫快速死亡。利用凹凸棒石的大比表面积与多孔特性,以及ZnO较好的抗菌性,可将ZnO充分负载在凹凸棒石上制备一种新型的复合抗菌剂,增大ZnO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使之定点抑制微生物生长,致其死亡,达到提高抗菌特性和降低成本的综合效果。

促进抗菌材料行业发展

促进抗菌材料行业发展 陈健 2006 . 09

?全球规模最大,专门从事以下服 务Worldwide leader in ?检验Inspection ?鉴定Verification ?测试Testing ?认证Certification ?全球网络,全面服务Worldwide network ?超过42’000 雇员 ?超过1’000个分支机构 ?340 个实验室 ?分布在160个国家

Our Ten Core Business 10 大核心服务 ?农产品部Agricultural Services ?矿产品Minerals Services ?石化部Oil, Gas and Chemical Services ?消费品检测部Consumer Testing Services ?国际认证部System and Service Certification Services ?工业部Industry Services ?贸易保障服务部Trade Assurance Services ?环保服务部Environmental Services ?汽车服务部Automotive Services ?生命科学部Life Sciences

SGS in China/ SGS 在中国SGS-CSTC Introduction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C H I N A Lab Tianjin * * Qingdao * Shanghai * Ningbo Wuhan * Xiamen * Guangzhou * * Chongqing Beijing *Distribution In China 中国大陆的分布 *Shengyang Chengdu * * Dalian Xian *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麻醉科学科建设五发展规划

麻醉科学科建设五发展 规划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麻醉科学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巩固麻醉科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麻醉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科室间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科室现状: 目前科室共有13间手术间。其中层流手术室8间,在岗医师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聘用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17,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7人。 二、建设目标 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科室的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室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目标,全面提升和发辉麻醉科本地区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麻醉科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使麻醉科真正成为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齐头并进的重点科室,使麻醉科的综合实力位居本地区先进行列。 三、具体目标、实施计划和推进计划 a)人才建设 5年内配置麻醉主任医师1名,麻醉副主任医师3名,麻醉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的良性人才梯队建设。 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增强解决疑难、复杂危重患者的能力,使某些操作技术在本地具有先进水平。 b)必须能够开展的项目:如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 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气管支气管内麻醉。已经常规化在临床开展。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控制性降压,无痛分娩,晚期癌症的镇痛,常见疼痛性疾病的镇痛,困难气道管理,重症产科麻醉,创伤外科麻醉,脑复苏术中,要加强晚期癌症镇痛,重症产科麻醉,脑复苏术的常规开展。 c)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 随着医院的发展,控制下降压,低温麻醉在完成外科特殊手术中是麻醉科的又一重要手段。在3-5年内,主治医师以上的麻醉医师必须常规掌握此项技术。 d)实施策略:优化麻醉方案,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各项医疗指标达到三甲医院的要求,甲级病历达到90%以上,无丙级病历;争取近年内开展有填补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如利用神经刺激仪开展神经阻滞术,坐骨神经阻滞术等,适合高龄老人的下肢手术。 e)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 随着可视化技术在麻醉学中的发展,超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进步,高分辨率便携式超声仪器和探头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超声的无创性、实时性、可视性以及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为临床麻醉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丰富的手段,对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包括经食道超声技术在围术期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等,这些应用提升了临床麻醉技术水平。 f)自体血液回收技术 为了更好的完成麻醉科临床任务,降低因输血问题带来的医疗风险,提高我院合理用血水平。在我院开展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掌握自体血液回收机技术,进一步提高医院做大手术及抗诸多风险的能力。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综述

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 摘要:综述了季铵盐类抗菌剂、季膦盐类抗菌剂、有机锡类抗菌剂、卤代胺类抗菌剂、胍盐类抗菌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类抗菌剂等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抗菌性能、抗菌机理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高分子材料抗菌剂的应用和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抗菌剂;抗菌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季铵盐 引言 高分子抗菌剂也称抗菌高分子,人们根据天然高分子的抗菌机理开始模仿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分子。高分子材料抗菌性能的获得,是通过向其中添加抗菌剂制成复合材料或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实现的。合成高分子抗菌剂可以克服天然抗菌剂耐热性差等缺点,通过熔融共混得到抗菌材料。抗菌剂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是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物质或产品。抗菌剂作用在于影响微生物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各种籽实体的形成、细胞的透性、有丝分裂、呼吸作用、细胞膨胀、细胞原生质体的解体和细胞壁受损坏等,使微生物细胞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代谢活动受到干扰和破坏,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严重危害着人的自身健康、生活质量与居住环境.过去发生的种种事件足以证明有害微生物已经危害到人类生存基地——地球,因此如何防止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加强抗菌知识和扩大应用领域显得极其迫切,并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2]。 抗菌剂包括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等四大类。 本文主要讨论高分子抗菌剂的应用及其发展。 正文 一、高分子抗菌剂 高分子抗菌剂是近些年兴起的抗菌剂品种,目前研究和使用主要集中于高分子季铵盐、季鏻盐等。高分子抗菌剂主要是通过带官能团单体的聚合反应或以接

抗菌材料机理及性能研究

抗菌材料机理及性能研究 摘要目前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基础建设领域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在新的应用中又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而相较于传统的有机抗菌材料新型的复合抗菌材料具备更加优越的抗菌性和环境友好性。本文就复合抗菌材料进行了抗菌机理分析,并对其应用情况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复合材料;抗菌性 前言 复合材料是当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通过添加抗菌材料可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而当前的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工程使用的年限较长,对部分建筑结构使用抗菌材料可以有效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而相对于有机抗菌材料而言,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环保效果,因此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青睐。 1 抗菌材料主要机理分析 复合材料能够产生抗菌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复合材料中的功能添加物可以对其使用环境中的一些微生物以及其生物链形成一种消极的影响力。这一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将微生物生存时间缩短,减少微生物食物,使微生物的繁殖能力降低,抗菌材料的这一特性能够明显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复合材料抗菌功能发生的机理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实现:其一就是干扰细胞壁的合成过程,由于通常细菌的细胞壁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就是肽聚糖,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对细菌细胞壁结构形成干扰时,其主要影响过程就是通过对多糖链以及四肽交联结构之间发生连接作用的影响而使细菌细胞壁无法实现完整而导致细菌死亡;其二就是对细菌细胞膜造成损伤,由于细菌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起到保护作用的主要结构就是细胞壁,而无机非金属材料对细胞壁进行破坏后就会导致细菌快速死亡;其三就是控制细菌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过程,由于细胞中进行功能表达的主要物质就是蛋白质,而如果阻断了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就会使细菌细胞无法正常活动,从而导致细菌死亡[1]。 2 复合抗菌材料主要分类及相关应用 抗菌材料就是降低环境中细菌污染的概率,抑制建筑结构中细菌的生长与生存。当前在建筑材料中能够实现抗菌环保功能的有两种材料:其一就是无机材料,这一材料类型能够抗高温影响,且抗菌效果好,功能也相对稳定,在建筑行业应用的前景非常好;其二就是有机材料,这种材料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可能危害使用者健康,在建筑市场中应用的潜力不如无机材料大[2]。当前具有抗菌环保性能的无机材料类型如下: 2.1 金属复合抗菌材料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第23卷 第4期2001年11月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Hebe i I n stitute of Technology V o l.23 N o.4 N ov.2001 文章编号:100722829(2001)0420077206 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许 莹 (河北理工学院材料工程系,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无机抗菌剂;抗菌机理;制备方法;抗菌功能材料 摘 要:综述了无机抗菌剂的种类、原理和制备方法,介绍了国内外抗 菌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对银系和光催化系抗菌功能材料的应 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中图分类号:O613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自然界中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主要靠光合作用,而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时,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因此生态环境除了气、水、地环境以外,还包括微生物环境。但是微生物带给人类的隐患和威胁却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因细菌传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700万人。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病原性大肠菌02157感染事件,曾一度引起全世界恐慌。由此,日本掀起了“抗菌热”,不仅在医院、公共场所和住宅,就连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也逐步采用抗菌材料。抗菌剂的年销售量超过了210亿日元。抗菌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人们用的银或铜容器,这种容器中留存的水不易变质, 20世纪开始用于衣、食、住方面以控制有害微生物。80年代出现抗菌、防臭的纤维制品之后,抗菌制品陆续涉及木材、涂料、塑料、金属、食品、化妆品等以及电话、计算机、文具、玩具等人们日常接触的领域。 抗菌剂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2种类型。有机抗菌剂为传统的抗菌剂,在医疗领域及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机抗菌剂通过抗菌成分A g+、Cu2+、Zn2+等离子及其化合物及和其金属结合于无机材料而制得。而所谓抗菌功能材料主要是引进无机抗菌剂,并以其耐热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得到较快发展,可广泛应用于涂料、纤维布匹、有机塑料(包括冰箱内壳)、陶瓷、搪瓷等领域。由于无机抗菌剂有优于有机抗菌剂之处,所以对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功能材料作一概述。 1 无机抗菌剂分类和原理 111 银系抗菌剂 收稿日期:2000212206 作者简介:许莹(1971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理工学院材料系讲师,硕士。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机理及其抗菌效能

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机理及其抗菌效能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机理及抗菌效率在XXXX、藤岛和本田发现,在光伏电池中二氧化钛单晶分解水后,纳米 二氧化钛的多相光催化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已广泛应用于环保、健康等领域。 研究表明,纳米二氧化钛比块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这主要是由于量子尺寸效应,这使得价带和导带成为两个独立的能级。能隙变宽,导电势变为负,价带势变为正,从而获得更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并提高其光催化能力。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小,光生电子从晶体扩散到表面的时间短,降低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有效提高了光催化性能。同时,纳米粒子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这增强了吸附基底的能力并促进了光催化反应。 当照射能量大于或等于二氧化钛带隙能量的光时,二氧化钛吸收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将电荷从溶液或气相通过禁带转移到吸附在表面上的物质。空穴捕获粒子表面吸附物或溶剂中的电子,激活并氧化最初不吸收光的物质,并还原电子受体接收表面上的电子但同时,电子-空穴复合会发生在表面和内部,降低其光催化效率。光生电子和空穴向被吸附的有机或无机物种的转移是电子和空穴向二氧化钛转移的结果在表面上,它提供电子来还原电子受体,通常是水溶液中的氧。空穴迁移到表面,并与提供电子的物质结合,氧化该物质。对于电子空穴,电荷迁移的速率和概率取决于每个导带和价带

边缘的位置以及被吸附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只能在受体电位低于半导体的导带电位且供体电位高于价带电位时发生。与电荷向物种转移竞争的是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如粒子内部的复合和粒子表面的复合。 1.4研究重点 当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光催化剂的量子效率如果适当的空穴或表面缺陷态可以用来捕获电子或空穴,则可以防止电子-空穴复合。价带中的空穴是氧化剂,导带中的电子是还原剂。大多数光催化反应利用空穴氧化剂的能量提供还原物质与电子反应。防止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是我们研究的关键。如何提高 1.5光催化反应是发生在固-液或固-气界面的多相反应光催化材料不仅需要很大的面积,而且还需要能够一般地接收光,所以它更适合以粉末和薄膜的形式存在。半导体中光生载流子的氧化/还原能力取决于其能带分布和吸附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只要受体电势低于(更正)半导体的导带电势,或者施主电势高于(更负)半导体的价带电势,光生载流子就可以被还原或氧化。半导体材料的能带分布是其固有特性,但也与其结构完整性和水溶液的酸碱度等有关。 由于光子吸收与光强成正比,在弱光下,光催化反应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加,量子效率保持不变当光强增加很多时,也会加速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过程,导致量子效率降低,光催化反应速度略有提高。当在

国内麻醉现状及历史

一、国内麻醉现状: 二、目前国内用于动物麻醉的主要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吸入性麻醉药(注射针剂);另 一类为吸入性麻醉药;非吸入性麻醉药包括肌肉注射针剂和静脉注射针剂。 三、(一)、非吸入性麻醉药常用的有:846合剂,氯胺酮,眠乃宁,舒泰,异丙酚,乙酰 丙嗪,安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等。 四、(1)846合剂是由四种复合成分构成,是国内最常用的麻醉药,使用时间也是最久 的麻醉药之一。处于麻醉初级水平的医院,每一次麻醉,每一台手术都在使用。此麻醉药平均麻醉时间在2~3小时,对于心跳和呼吸的抑制作用很强。并且有一定的几率出现麻醉后严重的肺水肿出现。麻醉监护不到位,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到位,往往引起动物死亡。并且此种麻醉药在给年老、体弱的动物施行麻醉危险性极大。 五、(2)氯胺酮:麻醉时间短,由于是一种分离麻醉药,即痛觉消失,但是意识存在。很 多猫咪注射后反而出现兴奋现象。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配合安定一起使用。很少出现过敏现象。相对来说是种比较理想的短效麻醉药。由于其成分与K粉相同,因此此类麻醉药在国内已经很难购买到。 六、(3)眠乃宁,麻醉时间一般在40分钟左右,临床实践表明而且肌松效果很好。由于 用药量很低,非常适合给猫咪做绝育术和公犬的去势术,以及一般的临床检查。极少出现过敏问题,可以说比较安全。 七、(4)舒泰:即目前北京所称的进口麻醉药,它的作用可以说是氯胺酮+安定的作用, 比较安全,对心肺抑制作用低,麻醉时间在20~30分钟。是不错的静脉诱导麻醉。肌肉注射的话可以施行短小的手术。苏醒后出现不安现象。笔者曾接诊过此麻醉药物引起恶性高热和肺水肿,术中血压过高、心律过快、急性脑死亡等异常情况。 八、(5)异丙酚:非常新的麻醉药,是理想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平均麻醉时间在3分钟左 右。使用此麻醉药可安全的对老年体弱的动物进行诱导麻醉。若采用连续静脉滴注,可很好的维持麻醉。此麻醉药经肝脏代谢,分解迅速。但是对于个别动物可产生呼吸抑制作用。肝病病例慎用。 九、(6)乙酰丙嗪:术前镇静剂,非常安全,注射后可起到很好的镇静作用,可减少其它 麻醉药的使用。不能用于拳师的麻醉。 十、(7)安定:一般不单独使用,配合其它麻醉药,可起到很好的镇静和肌松作用。安全。十一、(8)咪唑安定:比较新的麻醉药。安全,适用于静脉诱导、镇静。 (9)硫喷妥钠:短效静脉麻醉药,对心肺有抑制,过量可引起死亡。现很难购买到。 (二)、吸入性麻醉药:(宠物麻醉的首先) 代表药物是:氟烷、氨氟醚、异氟醚(烷)。 什么是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是经呼吸道吸入气体麻醉药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过程。吸入性麻醉是目前国外小动物临床普遍使用这种麻醉药。 随着国内小动物事业的发展国内也已经开始使用吸入性麻醉药;但是大多数的吸入麻醉设备仅仅是一种摆设,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没有人能很好的去操作它。北京博望采用英国Penlon异氟醚吸入麻醉设备,为国内宠物界最先进的吸入麻醉设备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较早采用吸入麻醉设备进行麻醉的宠物医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吸入麻醉不但为小动物临床拓展了更大医疗空间,如吸入麻醉的采用,可以施行开胸术,做肺肿瘤切除、心外科手术、胸腔食道手术、膈疝修补手术等等,另外给危重、年老、体弱的动物麻醉增加了安全的保障。吸入麻醉相对于其他种类的麻醉,唯一的缺点是费用比较高,另外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可以说吸入麻醉是宠物麻醉的首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 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 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

[高分子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合作发表抗菌材料综述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合作发表抗菌材料综述论文 2018-08-25 微生物引起的感染问题,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无处不在。微生物和近年来快速出现的耐药微生物所造成的感染,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微生物感染的难题,抗菌材料成为近年来逐渐成长、备受关注和期待的研究领域。科研人员近年来研究和发展了多种抗菌材料,它们展示了较好的抗菌功能和一定的应用前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国家“青年千人”刘润辉教授与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受邀为材料领域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撰写的抗菌材料综述论文“Versatile Antibacte rial Materials: An Emerging Arsenal for Combatting Bacterial Pathogens”在线发表。文章结合作者多年来在抗菌研究领域的积累,总结和评述了抗菌材料领域近期的发展和前沿研究进展,并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上海市“东方学者”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我们的微博:0,欢迎和我们互动。

添加主编为好友(微信号:gfzkxqy,请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邀请您加入学术圈、企业界、硕博联盟、北美、欧洲、塑料、橡塑弹性体、纤维、涂层黏合剂、油墨、凝胶、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车用高分子、发泡、聚酰亚胺等一系列技术交流群。同时可以在菜单中回复“交流群”,获取群目录。 投稿荐稿合作:editor@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

抗菌材料综述

抗菌材料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无机系、有机系和复合类抗菌剂的特点、抗菌机理及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有机抗菌剂里的季铵盐类抗菌剂,并指出抗菌复合材料和光催化类抗菌材料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抗菌材料;有机抗菌剂;季铵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卫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致病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并在一定条件下生长、繁殖,甚至变异,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会引起各种材料的分解、变质和腐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对纺织产品的抗菌防霉处理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国外纺织品抗菌防霉剂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市场趋势十分看好。目前,对纤维和织物进行抗菌防霉处理,已成为世界纺织品整理加工的主流。抗菌纺织品不仅可以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同时也为中国的纺织行业开创了新的商机。 “抗菌剂”是指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可杀死致病微生物。从结构和性能,看抗菌剂包括杀菌剂和抑菌剂。杀菌剂可有效杀死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杀菌剂一般指作用强、起效快而且是通过接触直接使微生物死亡的制剂;抑菌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孢子萌发的物质。抑菌剂一般仅可控制微生物萌发或代谢过程而不能直接使微生物死亡。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有害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护生物和产品不受微生物导致的损害,包括防腐剂、防霉剂、保鲜剂、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的抗菌剂等。抗菌剂及作用原理:抗菌材料是通过抗菌剂来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并不要求抗菌材料能迅速杀灭有害微生物,而是侧重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以达到保护环境卫生的目的。抗菌剂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系、有机系和复合类三大类。 1. 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抗菌材料,具有安全性高、耐热性好、无挥发、不产生耐药性和抗菌失效等特点,但是其价格昂贵,且具有抗菌迟效性。目前对无机抗菌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溶出型抗菌剂、光催化材料抗菌剂及纳米抗菌剂。 1.1 溶出型抗菌剂 溶出型无机抗菌剂主要是将具有抗菌活性的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或其化合物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固定到多孔介质上(包括沸石、硅胶、羟基磷灰石等)制得的。 1.2 光催化型抗菌剂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的价格极为低廉,且无毒;主要品种有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如Ti02、ZnO、Si02等。其中Ti02的氧化活性较高,稳定性也较强,对人体无害,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效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