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人员资格能力培训确认表

实验室人员资格能力培训确认表

实验室人员资格能力培训确认表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1 人员资格/能力/培训确认表

030-( )

姓名职务

科室职称

学历学历: 中专□,大专□,本科□;

工作经历

从事检验工作经历:有□,否□;

从事检验工作经历: 年;现已取得职称资格。

能力确认

该同志经理论/实际操作考核检验检测工作能力,从事微生物/理化检验检测工作

科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培训培训时间:

培训目的:

培训地点:

培训形式:?脱产?半脱产?业余培训内容:

a.体系文件: 合格□,不合格□;

b.专业技术:合格□,不合格□;

培训评价

培训评价:?合格?不合格?培训证

质量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技术能力

确认是否胜任:

理化检验工作胜任□否□;

微生物检验工作胜任□否□;

质量负责人工作胜任□否□;

技术负责人工作胜任□否□;

内审员工作胜任□否□;

质量监督员工作胜任□否□;

授权签字人工作胜任□否□;

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备注

实验室人员管理规范

1目的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监督和资格确认,确保人员的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2 职责 2.1人员资格确认:实验室负责人 2.2 培训计划的制订实施:实验室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人员资格确认及培训、考核和监督的全过程。 4工作程序 4.1 人员能力的保证: 4.1.1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当前和预期的测试发展需要,制订人员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4.1.2 培训期内的人员作业由其高一级别的人员监督下进行。 4.1.3 实验室所有新进人员及转岗人员需经培训后考核合格后按其能力考评后定岗定位,并按能力要求进行综合考评,以决定是否升级,考评主要包括: 个人工作表现,学习能力和提升潜力,动手能力,知识水平,综合能力。 4.1.4 所有人员由实验室主任考核合格后由实验室经理批准才可正式上岗. 4.2 实验室人员资质要求 4.2.1 测试员:主要负责使用测试, 身体健康, 能适应强体力劳动, 能吃苦耐劳, 有责任心, 服从指挥, 能看懂作业指导书, 可以使用实验室的简单仪器,工装夹具,可以观察到并清楚地用文字描述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4.2.2技术员:熟悉并对某个测试领域有深入理解,能吃苦耐劳, 有责任心, 服从指挥, 可以观察到并清楚地用文字描述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会熟练使用大部分试验室仪器, 会使用各种机架, 夹具, 点检机器, 能进行拆机检查, 发现失效模式, 进行简单的原因分 析, 能独立出试验报告。 4.2.3高级技术员:熟悉所有测试并对某个测试领域有深入理解,能吃苦耐劳, 有责任心, 服从指挥, 可以观察到并清楚地用文字描述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会熟练使用所有试验室仪器, 会使用各种机架, 夹具, 点检机器, 能进行拆机检查, 发现失效模式, 进行简单的原因分析, 能独立出试验报告。 4.2.4 助理工程师:熟悉所有测试并对测试有深入理解, 熟悉所有试验室仪器, 对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理解,会设定及调试仪器,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技术员进行培训, 能指导技术员操作, 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 发现潜在的失效模式及产品的薄弱点, 进行原因分析, 对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进行确认, 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能和QE讨论实验大纲,制定仪器设备及工装夹具要求并执行,能对所负责区域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并取得实效 4.2.5 工程师:熟悉所有测试并对测试有深入理解, 熟悉所有试验室仪器, 对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理解,会设定及调试仪器,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技术员进行培训, 能指导技术员操作, 熟悉所负责产品, 制定试验规范, 进行夹具设计, 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发现潜在的失效模式及产品的薄弱点, 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改进建议, 对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进行确认, 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能和QE讨论实验大纲,审核仪器设备及工装夹具要求并执行,能对所负责区域提出测试能力和仪器设备规划并实行. 4.2.6 组长:对有一定管理能力,能团结并带动组员,做事严密周全,熟悉并对某个测试领域有深入理解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及要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个要素,其中管理要求:11个要素,技术要求:8个要素;评审要点有104个,其中管理要求:51个要点,技术要求:53个要点。 认证实验室体系覆盖所要求的19个要素,并针对性掌握了104个评审要点,现场评审时应该无大问题。. 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9个要素。 1.管理要求(11个) 1.1组织 1.2管理体系 1.3文件控制 1.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1.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1.6合同评审 1.7申诉和投诉 1.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1.9记录 1.10内部审核 1.11管理评审 2.技术要求(8个) 2.1人员 2.2设施和环境条件 2.3检测和校准方法 2.4设备和标准物质 2.5量值溯源 2.6抽样和样品处置 2.7结果质量控制 2.8结果报告 各个要素与评审要点分布具体如下: 4.管理要求(51个) 4.1组织(12个) 4.2管理体系(5个) 4.3文件控制(4个) 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3个) 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个) 4.6合同评审(2个) 4.7申诉和投诉(3个) 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个) 4.9记录(6个) 4.10内部审核(5个) 4.11管理评审(3个) 5.技术要求(53个) 5.1人员(7个) 5.2设施和环境条件(6个) 5.3检测和校准方法(6个) 5.4设备和标准物质(10个)

5.5测量溯源(7个) 5.6抽样和样品处理(7个) 5.7结果质量控制(2个) 5.8结果报告(5个) 4.1组织:12个 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 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文件或注册证书; 非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 实验室应承诺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措施,满足“授权”、“独立”的有关要求。 2)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审查仪器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进行检测/校准。 3)通过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点。 检查实验室所有场所的所有工作,验证质量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覆盖。 4)查阅实验室在册人员证明,或劳动合同证明,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查阅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证检测/或校准工作公正、客观的有关措施; 能否保持第三方公正性; 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损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能否有措施防止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 并考查实验室的实施效果如何。 6)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护国家秘密和客户秘密的有关措施,以及在有关的活动中实施情况。 7)分析实验室内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部门职责是否明确,是否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8)查阅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监督员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他们的职责规定是否明确、恰当,以及履行职责的状况。 9)是否规定了所有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所有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是否明确本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关键人员是否明确了代理人。 10)检查监督工作的范围、计划和记录,监督员职责是否到位,评价其工作的有效性。 11)是否任命了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是否明确了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的职责和权力。 12)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实验室是否有措施完成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和及时性。 4.2管理体系:5个。 1)建立管理体系的职责是否明确并得以落实; 质量过程是否予以明确; 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实验室的特点(如移动的、多检测场所等); 相应的质量记录能否证明体系的运行;

实验室新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照表(CMA)

实验室新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照表(CMA)(1) 新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照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旧版 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组织 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1组织 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4.1.1 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所在法人单位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4.1.7 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4.1.5 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 4.1.6 检验检测机构为其工作开展需要,可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1.4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如何确定岗位的任职资格模板

如何确定岗位的任 职资格

如何确定岗位的任职资格? 确定岗位的任职资格, 不但要考虑工作对员工的要求, 也要考虑员工要从工作中得到的利益。 一般来说, 任职资格是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从工作分析中得出。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不但存在工作对人的选择, 而且存在人对工作的选择。因此, 要使工作效率最大化, 不但要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 而且要研究人对工作的要求。只有使两者结合起来所确定的任职资格才是最有效的。 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最好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国中部的一家国有企业的人员配置过程中, 企业领导认为, 英语水平是学生素质的重要部分, 它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水平和档次。选择英语好的应聘者总比差的要好一些。因此, 在招聘与选拔的过程中, 对英语的考察设置了相当大的权重。然而, 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 英语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两三年后, 所招聘的几名大学生纷纷考取研究生而离开了本单位。领导为此懊恼不已: ”难道我们做错了什么? 我对她们不错呀! ””我们单位的盈利水平有限, 我们已经提供能够支付的最高工资了。”在离职面谈中, 将要离开的这些员工说, 虽然单位对我们不错, 可是市场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报酬, 我们为什么不去呢! 单位领导经过分

析研究后, 在以后的招聘选拔中采用了新的策略, 依然对英语进行严格的考察, 可是最后选拔的是在英语考察中成绩较差的几名应聘者。这几名应聘者都自称没有学习英语的细胞, 其中一位竟然没有经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看来考取研究生是不可能了( 在中国, 英语是考取研究生的必考科目之一) 。在以后的几年工作中, 这次招聘的几名大学生工作都很努力, 技术进步很快, 成为适合企业的有用人才。 从上面的案例中发现, 领导在前后两次的招聘中, 采用的任职资格不同, 产生的效果也不同。那么, 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才是最好的? 如何来确定任职资格呢? 在许多有关任职资格的资料中, 一般包括基本的任职资格和理想的任职资格两部分内容。这里主要是指理想的任职资格, 因为理想的任职资格是选拔”最优”的标准, 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判断一个用于人员配置的任职资格的优劣, 应该看其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 多则优, 少则劣。因此, 我们不但要关注所能创造的价值, 而且要关注所要花去的成本; 不但要关注”谁最能把本工作做好”, 而且要关注”谁最愿把本工作做好”。只有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的任职资格, 才是最好的任职资格。如在上面的例子中, 第一次招聘的员工很可能比第二次招聘的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一次招聘的员工所期望的满意薪酬要比第二次招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及要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及要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个要素,其中管理要求:11个要素,技术要求:8个要素;评审要点有104个,其中管理要求:51个要点,技术要求:53个要点。认证实验室体系覆盖所要求的19个要素,并针对性掌握了104个评审要点,现场评审时应该无大问题。. 要素 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9个要素。 1.管理要求(11个) 1.1组织 1.2管理体系 1.3文件控制 1.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1.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1.6合同评审1.7申诉和投诉 1.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1.9记录1.10内部审核 1.11管理评审 2.技术要求(8个) 2.1人员 2.2设施和环境条件 2.3检测和校准方法 2.4设备和标准物质 2.5量值溯源 2.6抽样和样品处置 2.7结果质量控制 2.8结果报告 评审要点 各个要素与评审要点分布具体如下: 4.管理要求(51个)4.1组织(12个) 4.2管理体系(5个) 4.3文件控制(4个) 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3个) 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个) 4.6合同评审(2个) 4.7申诉和投诉(3个)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个) 4.9记录(6个) 4.10

内部审核(5个) 4.11管理评审(3个) 5.技术要求(53个) 5.1人员(7个) 5.2设施和环境条件(6个) 5.3检测和校准方法(6个) 5.4设备和标准物质(10个) 5.5测量溯源(7个) 5.6抽样和样品处理(7个) 5.7结果质量控制(2个) 5.8结果报告(5个) 4.1组织:12个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文件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实验室应承诺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措施,满足“授权”、“独立”的有关要求。2)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审查仪器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进行检测/校准。3)通过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点。检查实验室所有场所的所有工作,验证质量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覆盖。4)查阅实验室在册人员证明,或劳动合同证明,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查阅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证检测/或校准工作公正、客观的有关措施;能否保持第三方公正性;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损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设计有限公司 号 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根据《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380-2006、公司质量作业文件《技术岗位任职资格规定》(BVAD-C2-2012)及2014年公司管理机构、机制改革的有关规定,针对公司各设计所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管理颁布以下实施细则: 一、公司管理机制改革决定自2014年起实施各专业人员的12等级职级管理制度。各专业职级的申报、审批基本要求及与国家正式技术职称的对应关系等,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文件。 二、各职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应满足各设计所承担的工程设计的需要,因此各设计所应积极支持与组织本所人员参加专业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参加技术职称升级评定和注册建筑师、工程师执业考试。 三、每年三月份各设计所技术人员申请职级晋升的技术人员填写职级晋升申报表(见附表1)在网上进行申报,经评审、批准(评审、批准方法见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文件)后方能根据本办法四款规定任职相应技术岗位。新调入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和各专业总工讨论确定其试用期暂定职级,进行项目设计工作;待其试用期结束后,在系统上填写试用期转正单,经过正式审批后确定正式职级。五级以下由人力资源部审批,五级以上(含五级)经过技术委员会审批。 四、工程项目设计各专业、各阶段、各技术岗位任职的最低职级要求见下表(工程等级见附表2): 绿建、BIM、景观、室内专业咨询及设计岗位最低职级要求表

五、为统一公司设计质量把关标准、提升设计质量把关能力,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对本专业审定人员的审定资格和审定能力进行了核实,并确定了本专业的审定人员。各专业审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录入公司信息管理系统供项目组人员策划选用。各专业审定人名单如下:建筑专业: 结构专业: 设备专业: 电气专业:

实验室资质认定-CNCA

表4: 实验室资质认定 评审报告 实验室名称: 评审机构名称 : (盖章) 评审日期: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制

填表须知 1.本《评审报告》报批件的封面、封底必须为统一印刷品,有盖章和签字页的需为原件。 2.本《评审报告》可用墨笔或计算机填写,字迹要清楚。 3.本《评审报告》的表格填报页数不够时,可用A4纸附页,但须连同正页编为第页,共页。 4 5.本《评审报告》须经评审组签字有效。 6.本《评审报告》适用实验室申请资质认定的首次评审、复查评审和扩项评审、监督评审。

1.概况 1.1 实验室名称: 地址: 邮编:传真: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手机:联络人:职务:电话:手机:1.2 所属法人单位名称(若实验室是法人单位的此项不填): 地址: 邮编:传真: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 1.3 实验室设施特点: 固定□临时□可移动□多场所□1.4 法人类别 1.4.1独立法人实验室 社团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其他□1.4.2实验室所属法人(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填此项) 社团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其他□1.5 评审类型 1.5.1计量认证 首次□扩项□复查□其他□ 1.5.2计量认证+授权 首次□扩项□复查□其他□ 1.5.3计量认证+验收 首次□扩项□复查□其他□ 1.6 现有证书情况 计量认证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截止日: 授权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截止日: 验收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截止日: 2.评审地点(多场所的另附页):

3.评审组意见: 评审结论 符合□基本符合□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不符合□ 评审组长签名:日期: 注:评审组意见包括:①依据的现场评审通知文号;②评审组人数;③现场评审时间;④对实验室法律地位的描述以及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的评价;⑤评审过程,对机构体系运行有效性、资源、和检测报告等方面的评价;⑥建议批准的认证/授权(验收)项目的数量;○7不符合项及整改建议。

实验室资质认定指南

实验室资质认定指南 第二章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有关法律规定及法律效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33条明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内容: 1、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性能; 2、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 3、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证可靠的管理制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36条:已经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申请单相计量认证。 三、按照《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凡是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以下列条件为前提: 1、要独立于制造、销售或至少对独立研究、开发之外,真正处于公正的地位; 2、要具有适应评价产品质量优略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3、出具的检定、测试数据的可靠性,要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第三章准则释义——管理要求部分 4.1 组织 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和独立的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一、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证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账目和独立核算。 社会组织要成为独立法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与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非独立法人实验室: 1、需要实验室所在母体的书面授权该实验室对外独立开展检测业务、能独立对外行文、有独立财务账号或账目,独立核算。 2、最高管理者一般应由其法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若不是则需要授权书,对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实验室各部门负责人有任命文件。 二、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或校准多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或校准设备设施。 三、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 四、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检测/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六、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在检测/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 七、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1、实验室应绘制组织机构框图(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 2、实验室要画出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 八、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 九、实验室应规定对检测/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十、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确认文件

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变动后申报确认或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龙台发展区管委会、各事业单位: 在事业单位岗位竞聘管理工作中,发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调动或岗位变动造成所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现从事岗位不符,现就办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确认或评审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确认或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范围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调动或岗位变动后,原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现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不符的,应按规定申报确认或评审现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申报确认或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系评审系列或专业的,岗位变动后,试用期满,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能胜任现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履行岗位职责,近3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可申报确认现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所需材料见附件)。 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系考试系列或专业的,岗位变动后,从事现岗位工作1年以上,符合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能胜任现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履行岗位职责,近3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可申报评审现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按评审的有关规定报送材料。 三、报送时间及相关要求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现从事的岗位不符,需申报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于本月30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安岳县职改办。今后因工作调动或岗位调整造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所从事岗位不符,需确认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在调动(岗位变动)试用期满后,按规定申报确认。需重新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按业务主管部门通知要求上报相关材料。 安岳县职称改革办公室 2013年6月6日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 1.目的 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检测人员 3.职责和权限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人员能力确认计划表,并签发上岗证; 3.2.相关检测部负责人负责人员能力确认计划表的编制及人员能力确认的实施; 3.3.检测人员负责检测细则的编写及培训需求提出。

4.程序 实验室各检测室负责人应根据部门人员能力制定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人员能力确认。 4.1.学历要求 从事检测活动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求,应有10年以上相关检测经历。关键技术人员,如进行检测结果复核、检测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除满足上述学历要求外,还应有3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经历。本公司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应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4.2.实验室基础知识: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 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电气设备(动力及照明)的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试剂或可能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基

础理论知识及常规操作技能。 4.3.素质能力 4.3.1.仪器设备操作能力确认 4.3.1.1.实验室检测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组成以及仪器设备测定原理; 4.3.1.2.实验室检测人员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操作软件并出具准确结果; 4.3.1.3.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对照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及设备期间核查规程对设备进行 维护及期间核查。 4.3.2.标准掌握能力确认 4.3.2.1.实验室检测人员熟悉标准方法测定原理并根据标准实际操作中对检测结果 有影响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归纳从而对检测细则进行补充、细化、完善。 4.3.2.2.检测细则须对测定原理 4.3.2.3.实验室使用试剂、标准物质品牌规格、试剂有效期、等进行完善,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 检测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因此不同的检测实验室对人员资质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本文汇总了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的要求,供各位同行参考。 1实验室认可通用要求 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注1:某些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可能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指定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可能是法定的、特殊技术领域标准包含的,或是客户要求的。 注2:对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充分知识外,还需具有: ——用于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的相关技术知识、已使用或拟使用方法的知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等方面的知识; ——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识; ——对物品、材料和产品等正常使用中发现的偏离所产生影响程度的了解。 2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通用要求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此条为强制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要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要点 一、组织的评审要点: 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从法律上认定是否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实验室应承诺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措施,满足“授权”、“独立”的有关要求。 2、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审查食品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进行检测/校准。 3、通过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点。检查实验室所有场所的所有工作,验证质量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覆盖。 4、查阅实验室在册人员证明,或劳动合同证明,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查阅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证检测和或/校准工作公正、客观的有关措施;能否保持第三方公正性;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损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能否有措施防止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并考查实验室的实施效果如何。 6、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护国家秘密和客户秘密的有关措施,以及在有关的活动中实施情况。 7、分析实验室内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部门职责是否明确,是否能够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8、查阅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和监督人员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他们的职责规定是否明确、恰当,以及履行职责的状况。 9、是否规定了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所有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是否明确本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关键人员是否明确了代理人。

如何确定岗位的任职资格

如何确定岗位的任职资格? 2007年03月27日星期二 12:46 确定岗位的任职资格,不仅要考虑工作对员工的要求,也要考虑员工要从工作中得到的利益。 一般来说,任职资格是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从工作分析中得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存在工作对人的选择,而且存在人对工作的选择。因此,要使工作效率最大化,不仅要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而且要研究人对工作的要求。只有使两者结合起来所确定的任职资格才是最有效的。 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最好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我国中部的一家国有企业的人员配置过程中,企业领导认为,英语水平是学生素质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水平和档次。选择英语好的应聘者总比差的要好一些。因此,在招聘与选拔的过程中,对英语的考察设置了相当大的权重。然而,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英语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两三年后,所招聘的几名大学生纷纷考取研究生而离开了本单位。领导为此懊恼不已:“难道我们做错了什么?我对他们不错呀!”“我们单位的盈利水平有限,我们已经提供能够支付的最高工资了。”在离职面谈中,将要离开的这些员工说,虽然单位对我们不错,但是市场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报酬,我们为什么不去呢!单位领导经过分析研究后,在以后的招聘选拔中采用了新的策略,依然对英语进行严格的考察,但是最后选拔的是在英语考察中成绩较差的几名应聘者。这几名应聘者都自称没有学习英语的细胞,其中一位竟然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看来考取研究生是不可能了(在我国,英语是考取研究生的必考科目之一)。在以后的几年工作中,这次招聘的几名大学生工作都很努力,技术进步很快,成为适合企业的有用人才。 从上面的案例中发现,领导在前后两次的招聘中,采用的任职资格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那么,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才是最好的?如何来确定任职资格呢? 在许多有关任职资格的资料中,通常包括基本的任职资格和理想的任职资格两部分内容。这里主要是指理想的任职资格,因为理想的任职资格是选拔“最优”的标准,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判断一个用于人员配置的任职资格的优劣,应该看其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多则优,少则劣。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所能创造的价值,而且要关注所要花去的成本;不仅要关注“谁最能把本工作做好”,而且要关注“谁最愿把本工作做好”。只有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的任职资格,才是最好的任职资格。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次招聘的员工很可能比第二次招聘的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一次招聘的员工所期望的满意薪酬要比第二次招聘的员工所期望的满意薪酬要高的多。所以,对单位来说,第二次招聘的员工能创造更多的利润,第二次所用的任职资格更好。 如何确定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是由一系列的对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价值观,工作习惯,个性特点等方面的要求组成的。我们不妨将任职资格中所要求的各个方面内容称为各个工作要素。确定任职资格就是确定每一项工作要素的要求。 确定本岗位的关键工作要素。可运用德尔菲法。邀请一批对本岗位熟悉的专家组成工作小组。专家小组中成员可以为:在职人员,在职人员的上级主管,曾经的在职人员,人力资源专家,重要的客户等。每位专家对本工作岗位独自分析,列出对本岗位绩效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工作要素,并且给出分析的依据。然后把各位专家的意见收集起来,再将其他专家的意见反馈给每位专家。这些专家根据所有的反馈意见第二次列出本岗位的关键工作要素。如此反复几次,等所有专家的意见一致或者基本一致时,就可以确定出本岗位关键工作要素的草稿。将此草稿与广大的在职人员或其上级主管进行讨论并取得反馈意见。最后,由工作

试验室人员变更报审表

试验室人员变更报审表 2.上报复印件的同时提供原件核对,所有复印件均需注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单位印章; 3.此表及相关材料各一式三份。

附件2 注:1.应随此表格一并上报下列材料: (1)变更前、变更后实验室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如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或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文件,以及变更的证明文件(如工商部门出具的核准变更通知书)。上述材料可报复印件; (2)新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命文件; (3)新实验室关键岗位人员任命书; (4)新实验室颁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5)原实验室计量认证(验收、授权)证书、证书附表原件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2.上报复印件的同时提供原件核对,所有复印件均需注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单位印章; 3.此表及相关材料各一式三份; 4.必要时省质监局安排进行现场核查,经确认后,办理变更手续。

实验室地址变更申请表 (1)变更前的实验室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如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变更后实验室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如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或主管部门批准变更的文件,以及其他有关变更的证明文件;(如实验室注册地址没有变更的,只需提交原证明文件)。上述材料可报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 (2)原实验室计量认证(验收、授权)证书及附表原件; 2.所有复印件均需注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单位印章,并提供原件核对;3.此表及相关材料各一式三份; 4.省质监局将安排进行现场评审(因行政区划改变或实验室检验场所地址未发生变更的除外),对检验地址变更的,评审程序同复评审;对增加检验场所的,评审程序同扩项评审。经确认后,办理变更手续。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知识讲解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

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要求大汇总 检测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因此不同的检测实验室对人员资质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本文汇总了各类实验室对人员资质的要求,供各位同行参考。 1实验室认可通用要求 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注1:某些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可能要求从事某些工作的人员持有个人资格证书,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指定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可能是法定的、特殊技术领域标准包含的,或是客户要求的。 注2:对检测报告所含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以及所进行的检测方面的充分知识外,还需具有: ——用于制造被检测物品、材料、产品等的相关技术知识、已使用或拟使用方法的知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等方面的知识; ——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识; ——对物品、材料和产品等正常使用中发现的偏离所产生影响程度的了解。 2实验室资质认定的通用要求 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

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此条为强制要求) 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在本专业领域从业3 年以上。(此条为强制要求) 3医学实验室 1、实验室管理层应有组织规划、人事政策和规定了所有人员资格及职责的职务说明。 2、实验室管理层应维持全部人员相关的教育背景、专业资格、培训、经验及能力记录, 相关人员应随时可利用有关信息,包括: a) 证书或执照(需要时); b) 以前的工作资料; c) 职务说明; d) 继续教育及业绩记录;

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编写词典-

岗位说明书资格编写词典

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编写词典 ?学历:胜任岗位的最低学历要求。 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中专(含中技)、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本科及以上有学位要求的一并进行填写。 ?专业:胜任岗位对口的专业或贴近的专业。 学习期间所学习的专业。比如:会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经验的内涵 各种经验的内涵描述如下,以确保每人理解的一致性。经验是在一定时期的职业活动中,通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而获得。 项目经验——项目经验是通过参与某项目组的工作而获得的。通常项目组是为了改进某项具体工作或业务流程而特地组建的临时工作团队。 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经验是指对项目组的组建、领导和对项目的实施经验。 销售经验——销售经验是通过从事产品、系统或服务的销售工作而获得的。它包括市场、广告、客户调研、客户服务及业务寻访等各方面的经验。 管理经验——管理经验是通过承担管理职责而获得的。它包括业务流程的发起、控制、监督,管理决策以及如何影响或实施管理决策的经验。 领导经验——领导经验是通过承担对下属的责任而获得的。 跨文化工作经验——跨文化工作经验是通过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组织接触、协作,进行业务活动,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生活和工作而获得的 ?经验的描述 用在相关行业专业工作领域里的工作时间来进行描述,包括经验时间和经验类型两部分。 经验时间——工作经验的时间长短;比如:八年以上。 经验类型——在某个行业某个专业领域。比例:专业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再加行业——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可加上经验层次,比如:人力资源总监经验,或可以写为同职位工作经验。 合并经验时间和经验类型,则为:八年以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三年地产行业人力资源总监经验。 各种知识的内涵描述如下,以确保每人理解的一致性。描述时用“了解、熟悉、掌握和精通”四组递进词汇进行不同层次岗位间的区分。 ?公司知识 公司经营相关的知识,依据岗位职责,进行选择填写; (1)公司战略与文化,比如:了解公司战略与文化价值观。 (2)公司组织结构、本部门结构,比如:熟悉公司组织结构,掌握本部门组织结构。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 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1.目的 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检测人员 3.职责和权限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人员能力确认计划表,并签发上岗证; 3.2.相关检测部负责人负责人员能力确认计划表的编制及人员能力确认的实施; 3.3.检测人员负责检测细则的编写及培训需求提出。 4.程序 实验室各检测室负责人应根据部门人员能力制定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人员能力确认。

4.1.学历要求 从事检测活动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求,应有10年以上相关检测经历。关键技术人员,如进行检测结果复核、检测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除满足上述学历要求外,还应有3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经历。本公司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应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4.2.实验室基础知识: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 电气设备(动力及照明)的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试剂或可能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基础理论知识及常规操作技能。 4.3.素质能力 4.3.1.仪器设备操作能力确认 4.3.1.1.实验室检测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组成以及仪器设备测定原理; 4.3.1.2.实验室检测人员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操作软件并出具准确结果; 4.3.1.3.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对照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及设备期间核查规程对设备进行维护及期间核查。 4.3.2.标准掌握能力确认 4.3.2.1.实验室检测人员熟悉标准方法测定原理并根据标准实际操作中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归纳 从而对检测细则进行补充、细化、完善。

DM003-2012《工程设计岗位任职资格及岗位认定的规定》

工程设计岗位任职资格及岗位认定的规定(试行) (DM003-2012) 一、总则 (一)设计人员是形成工程设计质量的主体,校审人员是检验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明确工程设计及验证人员的岗位资格,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院承担所有工程的设计及验证人员。 二、岗位划分 (一)设计作业岗位分为:项目设计总负责人(设总),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 三、岗位任职资格 (一)项目设计总负责人(设总) 1.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具备设计院6年(含)以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项目设计及流程具有良好的把控能力; 2.民用建筑二级及以上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 3.民用建筑三级及以下工程的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 4.以结构为主的工业建筑,规模在中型及以上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其它工业建筑规模在中型及以上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 5.以结构为主的工业建筑小型项目,其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其它工业建筑小型项目,其设计总负责人应具备二级注册建筑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6.设计总负责人可以同时担任该项目的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或校对人;原则上可担任同一项目审核人,但不能同时担任专业负责人和校对人。

(二)专业负责人 1.专业负责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具备本专业6年(含)以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项目具有良好的专业把控能力; 2.民用建筑二级及以上项目和工业建筑中型及以上项目的建筑专业负责人,应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结构专业负责人应具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国家有规定时机电设备各专业负责人尚应具备注册设备工程师的执业资格; 3.民用建筑三级项目和工业建筑小型项目的建筑专业负责人,应具备二级注册建筑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结构专业负责人应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国家有规定时机电设备各专业负责人尚应具备注册设备工程师的执业资格; 4.专业负责人可以同时担任该项目设计人或校对人。同一项目应设一个专业负责人。 (三)设计人 1.具备助理工程师职称或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满一年以上; 2.掌握本专业设计理论、方法和设计程序; 3.熟悉本专业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 4.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校对人 1.具备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者具备本专业6年(含)以上工作经验; 2.具有较丰富的设计经验; 3.工作认真、细致、负责; 4.校对人不应担任同一子项设计人。 (五)审核人 1.具备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者10年(含)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 2.建筑、结构专业的审核人同时必须具备一级注册建筑(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设备专业有注册要求时应具备相应专业的执业要求; 3.责任心强,能指导设计并检查校对的工作质量; 4.正确理解法规、规范和标准,能正确判断方案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意见; 5.审核人不应担任同一项目校对人或专业负责人,原则上可以承担部分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