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画大师——张大千_六年级作文

国画大师——张大千_六年级作文

国画大师——张大千_六年级作文

国画大师——张大千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悲鸿比赵望云的名声大,赵望云很不服气。一天,赵望云见徐悲鸿不在,就问张大千说:“人家都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当然是他的好。”张大千直话直说。赵望云听了,大失所望,追问道:“为什么?”“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你画的是耕田的马。”

因为张大千留有长胡子,还闹出了一个笑话。在一次吃饭时,一位朋友以他的长胡子为对象,接连不断地开玩笑,甚至拿他消遣。可是,张大千却不恼火,他不慌不忙地说:“我也奉献诸位一个有关胡子的故事。刘备在关羽、张飞两弟亡故后,特意兴师伐吴为弟报仇。关羽之子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复仇心切,争做先锋。为公平起见,刘备说:‘你们分别讲述父亲的战功,谁讲得多,谁就当先锋。’张苞抢先发话:‘先父当年曾喝断长坂桥,夜战马超,智取瓦口,义释严颜。’关兴口吃,但也不甘落后,说:‘先父须长数尺,献帝当面称其为美髯公,所以先锋一职理当归我。’这时,关公立于云端,听完禁不住大声骂道:‘不肖子,为父当年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这些光荣的战绩你不讲,光讲一口胡子有何用?’”听完张大千讲的这个故事,众人哑口,从此再也不提胡子的事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

第1页共2页

设宴为他饯行,并邀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众宾客也莫名其妙。张大千含笑解释道:“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一句话引得满堂大笑。(《作文周刊·小学中年级版》2009第14期总第4560期)

第2页共2页

当代中国著名国画大师范 曾先生写意人物画作品欣赏

当代中国著名国画大师——范曾先生写意人物画作品欣 赏 ... [当代中国著名国画大师——范曾先生写意人物画作品欣赏】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当代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开人物画一代风气之先。作品熔山水花鸟人物于一炉,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在绘画语言上有创新,功力不凡。他的古代人物画,识者谓其气韵生动,神彩飞扬,精湛娴熟,笔力遒劲,线条简括,形象生动。范曾六渡扶桑、远游欧美,是拥有世界上最多读者的中国画家。范曾先生擅作写意人物泼墨人物,力追古代梁楷、法常诸人,笔墨浑厚,造型生动。他继承了南宋梁楷以来简笔泼墨的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人物作品之传神,固出于其才气之敏悟与博学好思之修养,至于其笔墨之能得其神,则应出于其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范曾对中国悠久文化艺术一往情深。他有24字的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必然对中国的哲学、历史、古典诗词、书画皆有深入了解,否则,不可能登堂入室,只能临摹古人,描摹大自然。戊子年范曾先生将于2008年2月2日上午10时在荣宝斋北京琉璃厂总店举办《回归自然回归古典以诗为魂 以书为骨——范曾先生迎春画展》,此次展览隆重推出范曾

先生书法绘画新作80余件。这是范曾先生在荣宝斋连续5年举办的新春画展,旨在向广大的国画爱好者和收藏界展示自己的最新创作成就。包括众多影视明星在内的数百人参加了开幕式。范曾先生亲临现场为持有本次画展精美画册的100位读者签名。范曾先生近年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的艺术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身体力行,做了大量有影响的工作,在艺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他还一如既往以积极的态度履行纳税义务,以此来表达其作为一名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据荣宝斋统计,仅仅三年时间,范曾先生在荣宝斋举办新春画展所纳税款已经超过千万,是名副其实的纳税模范。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镜心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 菩萨 立轴设色金笺 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 1947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 立轴1944年作 摹莫高窟观音大士像立轴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6年作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8年作 观音镜框设色纸本 1951年作 观音 立轴1947年作 璎珞大士 镜心设色纸本 工笔重彩善财大士像立轴纸本1946年作

摩登迦女 立轴设色纸本1951年作 安西榆林窟摩登迦女像 镜心1944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观音立轴绢本 1943年作观音立轴绢本观 音镜片绢本1944年作 观音造像镜框 1942年作 菩萨像立轴纸本1942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

1936年作 佛像立轴纸本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 1943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1943年作 观音 立轴绢本1946年作 临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中堂绢本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44年作 观音

著名画家简介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艺术家们都用真挚的感情在绘画和雕塑上,刻画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张大千”,为人们展现了“张大千”多彩的艺术形象。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齐白石(1864一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4.15---1519.5.2)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 凡.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1890年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1890年7月29日凡高逝世。虽为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和他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己画像。代表作品《向阳葵》 毕加索全名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 Picasso,生于1881年10月25日;死于1973年4月8日),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代表作品:《拿烟斗的男孩》《卡门》系列。 高更保罗·高更(Gauguin, (Eugene-Henri-)Paul,1848-1903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另两个是塞尚、梵高。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篇一: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是我国画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国画大师,在不同的时代,其画 风不同。将近晚年,张大千独自开创的泼彩画法,在我国的绘画领 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泼彩画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西方 绘画技巧结合。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主 要在欣赏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人物画主要在欣赏其神韵,花鸟画 主要在欣赏其情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被称为中国现在画坛三杰(张大千、溥心畲、黄君壁),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张 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 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 水方面卓有成就。张大千将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到晚年时,自创泼彩画法。这种画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主要代表作品:《佳藕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不断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美术, 对古老的中国话形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人们认真思考中国画如何 发展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关于革新中国画的争论以及中国话创作实 践中的多种探索。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中 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前者除部分画家因只是固守前人技巧、风格 而使作品缺少新意外,有一些画家则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 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摘自《美术欣赏》修订版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绘画欣赏p51)其中,代表人物有绘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上,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创 作的泼彩法,极具代表意义。 《爱痕湖》是张大千泼彩画法的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8年,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爱痕湖其原型是瑞士的亚琛湖,张大千游历欧洲,曾在亚琛湖逗留两日,亚琛湖给张大千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故归国后,他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 其中《爱痕湖》尤具代表性。在《爱痕湖》这幅作品上,有:“水悠 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拱,不遣阿难着体温。”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100名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100名 排名不分先后 1 吴冠中 2 丁绍光 3 邱汉桥 4 周绿云 5 陈东阳 6 蔡国强 7 陈忠志 8 贾又福 9 俞明 10 陈佩秋 11 林晓 12 周韶华 13 任重 14 徐累 15 何百里 16 晏济元 17 崔如琢 18 徐邦达 19 宋雨桂

20 萧朗 21 冯大中 22 韩美林 23 白雪石 24 田黎明 25 刘旦宅 26 何家英 27 饶宗颐 28 曾宓 29 刘国松 30 孔仲起 31 林凡 32 谷文达 33 贾广健 34 李华生 35 喻继高 36 边平山 37 范曾 38 石齐 39 江宏伟 40 唐勇力 41 张广

42 郑力 43 张仃 44 方增先 45 刘进安 46 许麟庐 47 徐乐乐 48 蔡玉水 49 王明明 50 汪良 51 戴卫 52 李少文 53 王子武 54 冯长江 55 冯远 56 丁雄泉 57 何加林 58 施大畏 59 晏少翔 60 于文江 61 梁长胜

62 程十发 63 沈威峰 64 于希宁 65 王西京 66 姜宝林 67 薛亮 68 汪国新 69 宋玉麟 70 范婴子登 71 方召麟 72 黄永玉 73 赵跃鹏 74 盖茂森 75 卢禹舜 76 邵戈 77 马振声 78 聂鸥 79 朱道平 80 许仁龙 81 董欣宾 82 杨延文 83 童中焘

84 白伯骅 85 史国良 86 华三川 87 卓鹤君 88 梁占岩 89 贺友直 90 石虎 91 季观之 92 彭先诚 93 张江舟 94 叶毓中 95 陈平 96 徐希 97 丁立人 98 杨佴旻 99 王和平100 韩羽

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故事_励志故事

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故事 庄严凝重的纪念馆中,一幅巨大的国画赫然摆放在最为显眼之处,画上的骏马意气风发、昂扬振奋,仿佛随时都要冲破画卷奔驰而出一样,这幅画作就是徐悲鸿著名的《奔马图》。在这幅画里,徐悲鸿用 浓墨勾勒出了一匹矫健雄壮的千里良驹,每一处线条、每一笔用墨都浑然天成。在徐悲鸿的画作之中,总是能够诞生出一种“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豪壮气魄,总是能够迸发出“山河亩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奔腾激情。徐悲鸿一生作画无数,无论是雄狮、晨鸡,还是骏马,无不蕴含着暮鼓晨钟般振奋人心的雄浑力量,他饱蘸浓墨所挥洒而出的,是国画的精髓,也是国人的风骨。他的画中既有着信仰和勇气的凝聚,也有着对祖国人民无限深情的热爱。他不仅在有生之年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饱含热忱与信念的杰出画作,还将自己收藏的千余件珍贵的名家书画、碑帖都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正如他的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中所写的那样:这些作品和藏品耗尽了悲鸿毕生的心血,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在江苏省宜兴县内有一条小河叫做塘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名叫屺亭桥。1895年的7月19日,徐悲鸿就出生在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悲鸿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能书善画,因此徐悲鸿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徐悲鸿的父亲虽是一位清贫的书生,却清高自远,认为学问应循序渐进,先知书识礼方可学画。于是在父亲的教导下,徐悲鸿熟读四书五经后方才开始学画。也正是因为徐悲

鸿有着这样良好的学识和教养,才使得他对于事物的思考更为深刻,所以在他的画中,总是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凛然的风骨。 徐悲鸿9岁的时候开始学画,他每曰临摹一幅清末著名插画家吴友如的人物画,借此来仔细揣摩和体会古人的笔法、精髓;闲暇时,徐悲鸿还会到野外郊游和写生,在广阔的自然中体会万物的韵律和天地之美。人物、楼台、花鸟鱼虫,在徐悲鸿的笔下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练笔,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并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然而就在徐悲鸿准备尽情挥洒才华,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时候,却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和挫折。当时,上海中国公学的教授徐子明先生对于徐悲鸿非常赏识,他将徐悲鸿的作品推荐给了复旦大学的校长李登辉先生,于是在李登辉的邀请下,年仅20 岁的徐悲鸿怀着满腔激情和理想只身来到了上海。 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在李登辉见到了苍白瘦小的徐悲鸿之后,对于这样一个年轻孩子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并没有给予他入学或任职的遨请。于是徐子明又向《小说月报》的主编恽铁樵推荐了徐悲鸿,在看到徐悲鸿的作品之后,恽铁樵起初表示很满意,准备聘用徐悲鸿,并通知徐悲鸿准备为一批教科书赶制插图。得到工作的徐悲鸿万分欢喜,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母亲写了家书,用轻快的口吻告诉母亲不需要为自己担心,他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工作。然而,就在徐悲鸿满心欢喜地等待消息之时,一个晴天霹雳打破了他的期望和欣喜,恽铁樵先生忽然亲自登门,告知徐悲鸿因为一些原因,编辑部无法录用他了。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张大千以其卓绝的艺术成就和令人叹羡的传奇人生享誉当今的国内外画坛。其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论及绘画,他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其山水画成就最为卓著,有“南张(大千)北溥(心畲)”、“石涛专家”之称。自1919年在上海拜师学艺,张大千开始遍临古代名家山水,早期学石涛、八大兼及梅清、石溪、程邃等,其中,他对石涛的研习尤为用功,对石涛法的掌握堪称精深。张大千在临习古人名迹,汲取传统精华的同时,间以大量游历写生创作。40年代初率弟子到敦煌临摹壁画,开画界学习敦煌之先河,其艺术也因此产生了巨大飞跃。1949年后移居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晚年定居台北。研究发现,石涛对张大千的山水画论文创作影响深远。张大千不仅在用笔、用墨、设色上做到与石涛极似,以他非凡的领悟能力,也极为准确地把握了石涛画中的神韵意蕴。张大千的艺术历程可概括为师古人、师造化、创新法三个阶段,但因他对石涛法的钻研之深,如他所言“昔年拟石涛惟恐其不入,今则又惟恐其不出”。石涛山水画的痕迹贯穿于他的整个山水画历程,早年的仿作、中年的写生创作及晚年的泼墨泼彩作品中的构图、造型、笔墨、意境等均有石涛“味道”。但是,张大千不甘拘泥于石涛法中,而师其心师其迹,以致后来能将石涛法化为己有,创泼墨泼彩画风。石涛对张大千的影响持续了张大千的整个艺术生涯,而且随着其艺术道路的不断前进,这种影响也随之深化、全面,表现在其作品中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四个过程:博采众长,审选一家、师心师迹,化为我有、携苦瓜法,遍游天下、继承传统,突破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张大千的艺术历程以“泼墨泼彩”画风的创造性最大,是其艺术创造的顶峰,是他“法古人,师造化,创自我”治艺思想的必然结果。但分析研究其泼墨泼彩画作品,不难发现其泼墨泼彩画风是由石涛《画语录》启发而来,且是石涛“一画”论的奇妙解答。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无无因之果,也无无果之因。张大千之所以于各家之中审选并深研石涛,石涛之所以能够对张大千的山水画创作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与张大千的天资、心性、学养及经历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良好的家学熏陶、名师指导及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思潮、艺术市场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20世纪已经走远,张大千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上个世纪。他罕有的天赋、不辍的努力、深厚的学养造就了他的辉煌。读书行路、七分人事三分天、传统与写生不可偏废、师古出新等教育理念对艺界后生影响很深。他对传统的继承与泼墨泼彩画风的开创做到了最好的结合,是学习中国画的后辈之榜样。 本论文由https://www.doczj.com/doc/cb8454994.html,提供

水墨荷花_画水墨画作文900字

水墨荷花_画水墨画作文900字今天,新来的美术王老师,教我们画水墨荷花,早早的我就做好了准备。 在上课之前,我就围上围裙,放好接满清水的小桶,把毛笔在调色盘里舔上一圈,再倒入一些墨汁和清水。然后老师摆放好电脑和投影仪,一切准备就绪,等待课堂正式开始。 王老师带着笑声走了进来,对大家说:“欢迎同学们来到美术课堂,谁见过荷花?”同学们的小手纷纷举了起来,争先恐后地都要抢着说。王老师摆了一摆手,让大家先放下手,她走到教室中间对大家说:“荷花有崇高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咱们的家乡云龙湖里就有美丽的荷花,请大家仔细的看和听。”说完老师大步走向黑板,打开了影像设备,一阵美妙的歌声飘进耳朵,随着出现淡淡的荷花和几片荷叶,上空飞来几只轻快的蜻蜓。“你们看这是不是一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真是好美啊!”老师深情地说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该多好。”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老师说:“学画荷花前,先要学会用毛笔画线条,我们先从线条学起吧。” 我拿出纸,用毛笔沾上墨汁后,先用力画了一个又黑又长的粗线,然后又沾上一点水,轻轻画出一条又淡又长的细线。老师拿着一位同学的作品给大家讲解:“这位同学用中锋行笔并沾了水,所以线条才能又细又长,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荷叶轮廓、叶茎和叶脉。”老师接着问他:“怎样才能画出粗黑的线条”,同学想了想答道:“让毛笔的头部多沾一些墨汁,用力就能画出来了。”老师点头说:“非常好!”。

王老师又教给我们水墨画中浓、淡、湿、干、焦的墨色变化知识和荷花勾线方法,并给我们看了齐白石的作品。然后老师说道:“下面大家开始学画,我画一笔,你们画一笔。”老师先在右边画了一条弧线,又画一笔弧线与前一笔相连,哦!原来是一个花瓣。一共花了九个,形态各异,美妙绝伦。真漂亮。连接花瓣的是又粗又长的叶茎,遍布花瓣四周的是层层叠叠的荷叶,还有淡淡的流水。 一向画的很好的我,看到自己的作品,差得还很远,心中不免有点失望和不满。旁边的人有的粗粗细细,有的大大小小,有的洇了好大一块……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勤劳刻苦的练画。“叮铃铃”下课铃响了,王老师要和我们说拜拜了,我望着画好的水墨荷花心里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还要学习荷花美好品质,美丽动人,纯洁高尚。

学画国画的启示叙事精选作文

学画国画的启示叙事精选作文 这个暑期,我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最让我受益匪浅和记忆深刻的是学画国画的那段经历。 假期中,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一次国画展。那些大师画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让我领略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于是,我对国画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有心的妈妈抓住我的心思,给我联络了一位教师指导我学国画。第一次见国画教师,让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拿起画笔,紧张的是能不能画出像模像样的景物。 教师开始教我学国画。一开始,他没叫我动笔,先告诉了我许多国画的知识和技巧。随后的几天,他让我跟着他学习怎么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 终于到了可以画成形的景物的时候了。记得教师教我画的是葡萄。先调色,用花青和曙红调成紫色,在纸上由深到浅勾勒葡萄,每个葡萄用两三笔一气呵成,不一会,三五成群的葡萄串就形成了,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构造变化。再在葡萄串上用黑色点上蒂。最后用花青和赭石调成藤黄,交织着添上葡萄的茎。这样,一副简单的国画就画成了,叫人看了,还有点垂涎欲滴的感觉呢。 除了葡萄,教师还教我学画树木、岩石和流水等等。树木用浓墨勾勒主干,树干要自由不要局限也不要反复;叶子形式多样,有疏密、有大小、有浓淡。岩石用浓墨勾画外形,用较淡的墨通过擦、染、点

来修饰…… 虽然这次学画只有短短十天,但我感悟了中国画的许多神妙之处。比如,用豪放简练的笔墨和颜色,描绘出层峦叠翠的山、波光粼粼的水、动静结合的人,展示物象的形神。而要真正到达这样的境界,做到下笔如有神,我想不知道要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到书店买了很多有关国画的书,准备给自己补充更多的知识,以后坚持学习。 这次学习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学画国画的乐趣,还让我懂得了:学任何知识和技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培养兴趣、再要有好的教师指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付出。

我家的一幅水墨画_小学作文

我家的一幅水墨画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我家的一幅水墨画,感谢您的阅读! 在我家大屋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水墨国画。它约有1米见方。这是那年我在锡九艺校学画画时,老校长为了鼓励我,亲笔给我画的,我至今都非常喜欢它。 水墨画的画面非常优美。在清晨温柔的阳光照耀下,密密麻麻的绿色紫藤叶中,夹杂着少数被阳光染黄的叶子。树叶们还轻轻上扬,飘飘欲仙,像是有一阵微风将它们吹起来了。那弯弯曲曲缠绕在一起的藤蔓将一串串叶子串联起来。那藤蔓不仅仅将叶子们串起来,上面还挂着一串串淡紫色的紫藤花。那紫藤花在绿叶中若隐若现,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我想它们一定很香吧!因为怕虫子来吃它们,所以才让叶子将香味挡住的!紫藤花像是一串串葡萄,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挂在主枝干上。近处的花朵清晰可见,远处的花朵模糊不清,朦朦胧胧的。 在紫藤花的下面飞着四只小麻雀。它们张着棕色的翅膀,像一阵风似的追逐嬉戏。麻雀们的形态各不相同:落在稍后面的那只麻雀,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喊前面的小鸟:“等等我们!等等我们!休息一下吧,实在太累了!”最前面的那一只正展翅高飞,已经遨游在蓝天上了,嘴里好像在喊着什么。可能是听到后面的叫声,正在回答:“赶不上我了吧!哈哈,我才是真正的飞翔冠军!”另外的一只,眼睛盯着上面的紫藤花。好像是飞到这里,被紫藤花的芳香陶醉了,再也飞不动了!而最后面的那一只,展开双翅瞪着飞在最前面的那只麻雀,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它似乎没有听到前面的叫喊,一直在独自等待!也许正在等待着其他的鸟儿们吧。它是不是在想:后面的怎么这么慢呀!还走不走了!真急死我了!要不是怕你们掉队迷路,能让他当冠军吗? 我想这几只小麻雀一定是经过了长途跋涉,来到了这一片紫藤花丛,看到这心旷神怡的美景,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又恢复了原先的活力。 今天,我又细细的欣赏了一遍这幅画,觉得老校长在画上题的诗句真有道理:春风归林木,迟日复山川。这句诗与这幅画珠联璧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为一体,诠释着春的意境: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天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使山川大地都恢复了春的颜色,一派生机盎然。 我喜欢这青春的色调!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优质文档】画国画作文800字-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画国画作文800字 画国画作文800字【1】 我非常喜欢画画,只要我的手一拿到笔,就觉得有一股灵感涌变全身,有 一种想在雪白的纸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的欲望。 所以,学习画国画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我读二年级的下学期时,妈妈终于答应了我,我高兴得欢呼雀跃,心里 乐开了花。 第一天,我来到国画老师张老师家里学习画国画,一进门,我便看到张老 师家的墙上挂满了形象逼真的山水画,还有鲜艳欲滴的葡萄,苍劲有力的翠竹等,我看得眼花缭乱手心直痒痒,想马上试一试,画一画。 开始上课了,我原以为张老师会教我们画水果或者青山绿水和其他什么的,可是,张老师的话却让我大失所望,原来张老师今天只教我们画那些笔直的和 弯曲的线条。 张老师在一旁做示范,我却心不在焉,张老师马上对我说:“学本领不管 大小,都要认真。”我只得专心致志的看张老师示范的运笔方法,我的心一静 下来,才发现张老师画线条时运笔是很有讲究的,每一笔都有一股苍劲的感觉,往左画时,笔尖要先向右轻轻停顿一下再画,往右画时,笔尖要先向左轻轻停 顿一下再画。 看到张老师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觉,认为画这些线条真是太简单了。 当我们自己在纸上实践时,却是困难重重。

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画的线条却没有一个人合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每周除了在老师的家里练习两个小时外,每天还要在家里练习半个小时,练了整整一个月,线条才基本合格。 而我原来的绘画热情却在简单的线条面前大打折扣。 为了提高我们绘画的兴趣,张老师开始教我们画梅花。 他先教我们如何把握好调墨的方法来画枝条。 再教我们画梅花的方法。 画梅花时,先用中号笔的笔尖蘸满已经调好的红色颜料,再在笔尖蘸一点 浓墨,便在已经画好的枝丫上开始画一些可爱的梅花,直到笔上的颜料全画完了,才能重新蘸颜料,这样,整幅画面的梅花才有浓有淡,若隐若现。 等画好的梅花上的颜料处于半干的状态下,我们就开始用调好的黑色颜料 来画梅花的花心。 画花心时,先在梅花的中间画一个小圆圈,再轻轻用内力画出花蕊。 最后,就是用比较大的笔蘸上调好的黑色颜料画枝干上的大刺和一些小刺。 等我们完成了整幅画,张老师就把我们的作品放在一起,还要现场做评价,画得好的,张老师要表扬。 需要修改的地方,老师也要提醒我们怎样改进的方法。 为了让我进步更快,我每天在做完家庭作业后就开始画国画,而妈妈就在 一旁盯着,尽管我不想她站在我的旁边,可我那儿拗得过妈妈呢?只有更加认真地练习,才能免于妈妈的唠叨。 每天晚上,只有当我画的画能赢得妈妈的一声肯定的表扬时,我才能看一 集我想看的动画片,否则,可爱的动物们们只有深深地藏在电视的最深处。 就这样,张老师慢慢地教我们学会了画梅花、枇杷、葡萄、竹子等。 随着我学会画的内容越来越多,从张老师那儿得到的表扬声也越来越多。

世界著名画家

1.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文艺复兴时期三巨 匠之一,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2.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巨匠之一,不仅是一位大画 家,更是卓越的雕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早期的作品《大卫》,雕刻出肌肉的紧张与税利的眼神,表现人类的悲壮,气势磅礴。 3.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巨匠之一,《披纱女子像》。 4.梵·高—荷兰人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三大 巨匠之一。《星夜》、《向日葵》。 5.塞尚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认为“自然不是表面,而 是有它的深度”、“色彩丰富,画面自然充实”。代表作《穿红马甲的孩子》、《红椅上的塞尚夫人》、《静物》等 6.高更—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拿水果的妇女》 7.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 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8.列宾—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 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9.卢梭—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 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10.米勒—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伟大的田园画家。 11.康丁斯基1910年,具有东方血统(祖母为蒙古公主)的康丁斯基画 下了美术史上第一幅纯粹抽象画。 12.柯罗在法国艺术史上,柯罗是19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 13.米罗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早期艺术受塞尚影响极深, 在经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洗礼后,发展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本书收集了米罗早期作品,及“荷兰室内”、“星座”等系列代表作,另附加造型独特的雕塑作品与其生平记事,足以解析米罗与众不同的艺术。 14.劳尔·杜菲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绘画史开端的野兽主义成员之一 的劳尔·杜菲,是一位多元化创作的艺术家。 15.蒙克北欧表现主义先驱者——蒙克,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挪威籍著 名大画家。 16.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 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 17.马蒂斯马蒂斯与毕加索同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巨擘,野兽派更 引导了20世纪的绘画大革命。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画家 18.勃拉克与毕加索是立体派艺术的两位先驱代表人物。 19.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不但长寿(享年八十六岁),而且 画作数量惊人。创作出印象派的巅峰之作。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 下面就和一起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欢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有剪纸、刺绣、戏剧、陶瓷、皮影戏、国画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国画了。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国画。 国画就是用颜料在宣纸或是宣绢上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 国画又称为“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主要是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中国的国画大师的作品中我最欣赏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 我的画画老师张老师在二年级暑期开始教我学国画,张老师说:“国画,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你要努力学习国画,把国画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国画练好!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篇二画国画是我的爱好之一,我没事时就会画国画。 我画的国画有葡萄、白菜、萝卜、梅花、荷花……可多了!我最初画的就是葡萄。 我画的葡萄有:篮子里的葡萄、树上的葡萄、掉在地上的葡萄等等。

下面我就说说我是怎样画葡萄的吧!我先从中国画颜料里拿出藤黄、曙红等颜料,再拿出一根中号的毛笔,然后把毛笔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再把藤黄花菜三青调匀,就像画括号一样,两笔画一个葡萄,……你们一定会想:这么简单,谁都会。 不过,在画国画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哎呀,太难了!国画就是这样,看着简单,画着难,比如用墨的时候,要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那是因为别人画国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就会觉得很简单。 你刚刚学,当然会觉得难。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人瞩目。 我以后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多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画国画,画好国画,长大了当一个有名的国画家。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 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

国画带给我的快乐_小学作文

国画带给我的快乐 国画,它是一门艺术,会画国画的高手云集。我在五岁时就开始学习画国画。而现在,我把国画看做我生活中一种情趣,它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记得七岁那年,我站在国画教室里,认真地倾听着老师的指导:“手握毛笔,蘸一点墨,记住,下笔要轻,中锋用力压笔。”我瞬间有了些许责任感,手紧握住毛笔,蘸了下墨,“哗……”一笔下去,虽力道很足,但也差矣。不行,这么直直的粗粗的线条,怎么看都不像一根树枝。没关系,再来,我就不信,我做不到!我心里很不满意地想着,又坚持着重新画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坚持过,怎能轻言放弃呢?在那时幼稚懵懂的我,竟也清楚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不学了……”我扯着嗓子喊,头脑里浑浊一片:学了这么长时间,我没有画画的天赋,画的一般,现在连一只鸟都画不好,还怎么去画好别的景色呢?九岁那年的我,已对国画失去信心了。妈妈很

吃惊地望着我,随即板起了脸,“啪!”的一声,我的脸上浮起巴掌的红印,我也惊住了,那时只听见妈妈所说的一句:“不学也得学,当初是你自己选择要画国画的。”我愕然,对啊,是我自己选择学习国画的,不是吗?从那时,我便喜欢上了国画,难道不是吗?不行,我喜欢国画,我再画的不好也要坚持下去。从此,我再也没说过不想学国画了。 后来的一天天里,我每天都抽出时间去练习国画,我已把国画看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生活的情趣。一位名人曾说过:“我生活中的爱好,除了革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生活便丧失了乐趣。”我读着他的话,不禁心头一热:我生活中的爱好,不就是国画吗?一天不去画,这一天就觉得没有意思,好像什么重要的事没有做。我这样想着,更勤奋地练习国画了。这段时间里,我的手被毛笔抵得破开了皮,指甲也是一直是被染黑了的,完好的,没有墨汁的衣服也少得屈指可数。但我也不叫苦,仿着别人的画,依然是那么专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来到了考级的现场,一张荷花的画从我笔下产生。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300名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300名 1 吴冠中 2 丁绍光 3 阳太阳 4 周绿云 5 陈东阳 6 蔡国强 7 陈忠志 8 贾又福 9 俞明 10 陈佩秋 11 林晓 12 周韶华 13 任重 14 徐累 15 何百里 16 晏济元 17 崔如琢 18 徐邦达 19 宋雨桂 20 萧朗

精选文档 21 冯大中 22 韩美林 23 白雪石 24 田黎明 25 刘旦宅 26 何家英 27 饶宗颐 28 曾宓 29 刘国松 30 孔仲起? 31 林凡 32 谷文达 33 贾广健 34 李华生 35 喻继高 36 边平山 37 范曾 38 石齐 39 江宏伟 40 唐勇力 41 张广 42 郑力

精选文档 43 张仃 44 方增先 45 刘进安 46 许麟庐 47 徐乐乐 48 蔡玉水 49 王明明 50 汪良 51 戴卫 52 李少文 53 王子武 54 冯长江 55 冯远 56 丁雄泉 57 何加林 58 施大畏 59 晏少翔 60 于文江 61 梁长胜 62 程十发 63 沈威峰 64 于希宁

精选文档 65 王西京 66 姜宝林 67 薛亮 68 汪国新 69 宋玉麟 70 范婴子登 71 方召麟 72 黄永玉 73 赵跃鹏 74 盖茂森 75 卢禹舜 76 邵戈 77 马振声 78 聂鸥 79 朱道平 80 许仁龙 81 董欣宾 82 杨延文 83 童中焘 84 白伯骅 85 史国良 86 华三川

精选文档 87 卓鹤君 88 梁占岩 89 贺友直 90 石虎 91 季观之 92 彭先诚 93 张江舟 94 叶毓中 95 陈平 96 徐希 97 丁立人 98 杨佴旻 99 王和平 100 韩羽 101 吴青霞 102 王镛 103 傅二石 104 袁运甫 105 李付元 106 韩国榛 107 崔子范 108 徐培晨

国画家张大千画作欣赏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他從小隨母親學畫,1917 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 年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受石濤跟八大山人的影響很深。1927 年始遍游名山大川,包括黃山,峨眉山,敦煌。1929 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1933 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一年。1941 年至1943 年間赴敦煌,臨摹敦煌壁畫,他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後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被揭露後又抵賴辯解,且自稱對敦煌壁畫的文物保存也有相當多的貢獻。1943年他出版的《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讓藝術界開始重視中國文物的保存和精華。?張大千於1949 年移居香港,1951 年移居阿根廷,1953 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從此畫作開始聞名國際,包括法國羅浮宮也前來邀展。1956 年,他曾與畢卡索切磋同談。開始將西方抽象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並發展出了潑墨山水的風格。1958年,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以「秋海棠」圖,譽為世界偉大畫家。之後,他在1969 年居美國,至1977 年回臺灣定居,建摩耶精舍。1983 年過世,是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畫家之一。?張氏精鑒別,富收藏,曾出版《大風堂名跡集》四冊。詩文亦精妙。仍以書畫用力最深,於山水、花卉、人物無不精擅,畫藝蜚聲國際。早年專注於傳統筆墨,對於石濤的畫尤見功力,其臨摹作品足可亂真。赴敦煌臨摹了石窟壁畫後,畫風 轉呈豐麗細潤,嗣後成立一己風格,氣韻高雅,筆精墨妙,深得文人畫神髓。晚年畫風再變,好用青及水墨作大潑墨。蒼莽不羈,淋漓盡致。 國畫家張大千畫作欣賞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国画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有剪纸、刺绣、戏剧、陶瓷、皮影戏、国画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国画了。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国画。国画就是用颜料在宣纸或是宣绢上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国画又称为“中国画”,古时称 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主要是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国画强调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中国的国画大师的作品中我最欣赏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我的画画老师张老师在二年级暑期开始教我学国画,张老师说: “国画,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你要努力学习国画,把国画这种传统 文化传承下去。”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国画练好! 画国画是我的爱好之一,我没事时就会画国画。我画的国画有葡萄、白菜、萝卜、梅花、荷花……可多了!我最初画的就是葡萄。我 画的葡萄有:篮子里的葡萄、树上的葡萄、掉在地上的葡萄等等。 下面我就说说我是怎样画葡萄的吧! 我先从中国画颜料里拿出藤黄、曙红等颜料,再拿出一根中号的毛笔,然后把毛笔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再把藤黄花菜三青调匀, 就像画括号一样,两笔画一个葡萄,……你们一定会想:这么简单,谁都会。不过,在画国画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哎呀,太难了! 国画就是这样,看着简单,画着难,比如用墨的时候,要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那是因为别人画国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就会觉得很简单。你刚刚学,当然会觉得难。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 的体系而为世人瞩目。 我以后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多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画国画,画好国画,长大了当一个有名的国画家。 中华传统文化—国画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 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这幅画很长,有528厘米呢!它宽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八百 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安然无恙地在北京故宫博物 张择端画这幅画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撑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种 买卖的生意人,有摆小摊的摊贩,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 读书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画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各样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里面热闹极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 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小孩在欢快地放风筝,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那时的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街头溜达…… 画面上的人有的还不到一寸,但我们能看清楚人们都在干什么。 我国的民族艺术真是有趣!咱们中国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哦,我忘记了,我们可不要只观看不发扬呀,我们要把祖国流传下 来的东西发扬光大!

《绘画篇》-张大千国画 + 一个故事-2011.7.26

邀您共賞張大千的國畫

潑彩朱荷金屏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墨荷 回 家 後 他 問 道 : 「 媽 媽 , 我 是 不 是 比 別 人 笨 < 我 覺 得 我 和 他 一 樣 聽 老 師 的 話 , 一 樣 認 真 地 做 作 業 可 是 , 為 什 麼 我 總 是 比 他 落 後 < 」 媽 媽 聽 了 兒 子 的 話 , 感 覺 到 兒 子 開 始 有 自 尊 心 了 而 這 種 自 尊 心 正 在 被 學 校 的 排 名 傷 害 著 。 她 望 著 兒 子 , 沒 有 回 答 , 因 為 她 不 知 道 該 怎 樣 回 答 。 又 一 次 考 試 後 , 孩 子 考 了 第 十 七 名 , 而 他 的 同 學 還 是 第 一 名 。 回 家 後 , 兒 子 又 問 了 同 樣 的 問 題 。 她 真 想 說 , 人 的 智 力 確 實 有 三 六 九 等 , 考 第 一 的 人 , 腦 子 就 是 比 一 般 的 人 靈 活 。 然 而 這 樣 的 回 答 難 道 是 孩 子 真 想 知 道 的 答 案 嗎 < 她 慶 幸 自 己 沒 說 出 口 。

鉤金紅蓮

潑彩荷花 應 該 怎 樣 回 答 兒 子 的 問 題 呢 < 有 幾 次 , 她 真 想 重 覆 那 幾 句 被 上 萬 個 父 母 重 覆 了 上 萬 次 的 話 「 你 太 貪 玩 了 , 你 在 學 習 上 還 不 夠 勤 奮 , 和 別 人 比 起 來 還 不 夠 努 力 。 」 以 此 來 搪 塞 兒 子 。

我爱水墨画_初一作文

我爱水墨画 我爱水墨画我爱水墨画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实验小学五.四班孟琦水墨画是我最喜欢的画。它不像油画那么浓艳,也不像水粉画那么颜色丰富,它的颜色虽然少,但却不失典雅高贵。每当我看到它都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水墨画是用中国特制的烟墨构成的特有的一个画种。是指纯用水墨所作的画。它用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可分作墨、淡墨、浓墨、极淡墨和焦墨五墨,画出不同浓淡的(黑、白、灰)即焦墨(原墨)一浓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 水墨画有三个基本要素: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墨是寒色,由五墨构成的画应该有寒感,它的调子应该是灰暗的。但为何好的“水墨画”会使人有温感而不感觉它的调子灰暗呢?这是因为好画善于利用白地(空白)来与黑的寒色相对比、相调和,因而使人有介于寒热之间的温感。而且,好的烟墨并不是暗墨。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强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泽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会让人有灰暗感的。水墨画的历史特别悠长。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继续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

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水墨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 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像,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浓、淡、破、泼、渍、焦、宿。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可以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国画是要表现“气韵”、“境界”。另外,中国画爱写诗词及提字,再加红印签名。水墨画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文物,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发展。 啊!水墨画,我爱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