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生存期有多久

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生存期有多久

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生存期有多久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宫颈癌近年来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旦发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发现宫颈癌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宫颈癌靶向治疗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生存期有多久呢?

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生存期有多久?靶向治疗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治疗方案,不少靶向药物在癌症的治疗上确有一定的作用,至于生存期是多久,这个很难断定,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心态,护理,体质,对药物的敏感度等都是不一样的,治疗效果肯定有所差距,且靶向治疗容易耐药,会产生副作用,建议患者在使用靶向治疗的时候及时结合中医药,能起到减轻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对于宫颈癌患者来说,使用靶向治疗多是病情发展到了中晚期,病情比较严重,癌细胞已经扩散和转移,并发症较多,病情比较严重,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对游离在外的癌细胞没有丝毫办法,而化疗又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已经不能手术和放化疗,此时除了靶向治疗,中医药也可单独作用于患者。

中医药采用整体的观念审视患者的病因病机,在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实行辨证治疗,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提升患者的抗病能力,通过调整平衡、扶正祛邪等医学手段改变患者体内环境,消除恶性肿瘤的生存条件。大量的临床医学病例证明,中医治癌具有确切的疗效。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患者资料:金玉兰,女,47岁,湖南省岳阳市人,宫颈癌Ⅲ期。

2013年10月,因两个月持续不断的不规则例假,金玉兰到医院检查,医生按子宫内膜炎为她开药,但吃药治疗后未见效果,医生建议她做进一步活检。2013年12月12日,金玉兰进行了子宫及附件切除手术,术后化疗4个周期,放疗25个周期。放化疗后,她不仅没有食欲,吃不下饭,晚上难以入眠,体重也从原先的110斤降到90斤。

2014年4月,经检查,她的CA—125(卵巢癌抗原)值正常,2014年10月复查时,她的CA—125(卵巢癌抗原)再次升高为99u/ml。金玉兰再一次住院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又一次纷至沓来:无食欲、无精神,失眠,这一次她的头发开脱落。化疗2个周期后,她的CA—125仍未下降,金玉兰无奈出院。

后来,金玉兰听他的邻居说,他几年前得了肺癌,吃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中药后就康复了,金玉兰决定去试试。

2014年10月,金玉兰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依据“三联平衡疗法”为其开取中药治疗。

金玉兰每天坚持服药,身体发生了明显改观:精力充沛,饮食正常,睡眠良好,体重从90斤恢复到110斤。如今三年过去了,金玉兰还和生病前一样做家务,闲暇时和朋友们一起打牌、唱歌、跳舞,生活依然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笑容也又一次回到她的脸上。

在临床上,出身于中医世家,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的袁希福教授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在祖辈“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新路子,针对不同癌症病人进行辩证施治,为很多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使相当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患者仍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

从以上介绍我们知道,靶向治疗宫颈癌的生存期是多久,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建议在使用靶向治疗的时候最好是结合中医药一起使用,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疗效。同时也要做好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小讲课:子宫颈癌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处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所形成的移行带区的恶性肿瘤。 2.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病理 1、巨检:外生型(菜花型)、内生型(浸润性)、溃疡性、颈管型; 2、显微镜检:鳞癌、腺癌、鳞腺癌。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较少见。 4.辅助检查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B.宫颈碘试验(不着色区为高危区);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未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 5.处理原则 1.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 2.放射治疗; 3.化疗。 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Ⅰ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症状:接触性出血及白带增多常为宫颈癌的最早症状。 A.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B.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C.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2.心理社会评估 Ⅱ.护理诊断

2016年护理资格考点:近距离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汇总

1.下列哪项不是近距离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 B ) A.1:1000苯扎溴铵冲洗阴道 B.有疼痛者不宜立即处理 C.清洁会阴部 D.宫颈癌出血者,用无菌纱布填塞 E.留观1~2小时,观察不良反应 2.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哪项正确 ( B ) A.维生素 C缺乏口腔黏膜出现红斑 B.麻疹初期双颊黏膜出现中央带蓝白色的小点 C.糖尿病患者牙龈呈紫色 D.白血病患者牙龈萎缩 E.药物过敏不影响口腔黏膜 3.“六气”不包括 ( E ) A.风、湿 B.寒、火 C.暑 D.燥 E.热 4.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 E ) A.口腔手术后 B.破伤风患者 C.昏迷患者 D人工冬眠患者 D.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5.恶性肿瘤的药物止痛要点,下列哪项除外: ( C ) A.按时 B.口服 C.轻度癌痛首选弱阿片类药 D.个体化给药 6.尖锐湿疣的好发部位为: ( D ) A.仅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湿润区 B.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黏膜湿润区 C.常发生于腋窝、脐窝、乳房及黏膜湿润区 D.乳房 7.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 B ) A.减少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利的神经反射 B.抑制唾液腺、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C.镇静,缓解焦虑 D.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8.一般来说,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为: ( A )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生物治疗 9.大面积烧伤现场急救时,下列哪种情况需要气管切开后方可转院 ( D ) A.呼吸道烧伤 B.严重休克 C.头部烧伤 D.上呼吸道梗阻 E.心搏骤停 10.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的约束方法是 ( E ) A.加床栏 B.约束腕部 C.约束踝部 D.固定双膝 E.固定肩部 11.不适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用物是 ( D ) A.石蜡油 B.压舌板 C.弯血管钳 D.吸水管 E.治疗碗 12.颈外静脉穿刺正确的部位是 ( A ) 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2处 C.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2处 E.下颌角与胸骨柄连线上1/3处 13.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 ( B ) A.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 B.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C.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一半 D.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的时间 E.50%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的时间 14.患者意识不清,伴有躁动不安、错觉、幻觉或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属于 ( B ) A.昏迷 B.谵妄 C.妄想 D.昏睡 E.晕厥 15.癔病性痉挛的主要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D ) A.抽搐 B.痉挛 C.无发作先兆 D.病理反射阳性 E.不易跌伤 16.根据内镜发展历史,胶囊式内镜属于: ( C )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和鳞腺癌。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部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移行带区。 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其中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子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子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 宫颈癌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早年性生活、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有性乱史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宫颈癌的发病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因素有关;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只有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在吸烟、长时间口服避孕药、激素、性传播性疾病等其他辅助因素的影响和协同下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接触性出血早期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或双合诊检查后出血,以后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 晚期出血量可增多,甚至癌肿破坏大血管造成大出血。 2.排液多发生在阴道出血后,早期量少,呈白色或淡黄色,随肿瘤组织的破溃可产生浆液性的分泌 物;晚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米汤样恶臭排液。 3.疼痛为晚期的症状,由于侵犯宫旁组织和神经,可出现严重持续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病灶压 迫输尿管或直肠,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 4.晚期由于病变广泛,可因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致输尿管积水、尿毒症。长期疾病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体征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宫颈癌的生长发展,宫颈局部可出现以下4种体征: (1)外生型:宫颈表面有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向外生长,形成菜花状; (2)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表面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3)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 (4)颈管型:病灶隐蔽在宫颈管,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病灶浸润阴道壁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三、辅助检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2.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3.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4.阴道镜检查、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期。 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宫颈癌诊治指南

宫颈癌诊治指南 一、流行病学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Jemal,2011)。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全国高发区有江西铜鼓,湖北五峰,陕西略阳。 粗略估算欧盟国家妇女每年宫颈癌发病率13.2/100000,而病死率为5.9/100000。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宫颈癌新增病例近500000,死亡274000。宫颈癌是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通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妇女的筛查和治疗较困难,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病死率是发达国家的10倍,而且每年新发病例的80%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即使数据是从参加筛査的患者得到的,但大多数欧盟国家的筛查能力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各种筛查项目的覆盖率从10%~79%不等,均小于80%。 1.2 危险因素 近来有证据表明:初次性生活过早和早年分娩都是发展中国家妇女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1.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 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3. 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4. 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5.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6. 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7. 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1.3 发病原因 通过性传播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实际上是所有宫颈癌的发病原因。HPV16和HPV18是最常见的致癌类型。除了传统的巴氏涂片和HPV-DNA检测的筛查技术,现在可通过HPV疫苗来进行初级预防。疫苗的高效性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保护70%的新发病例。但是,疫苗的费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病死率的差距。 二、症状

《宫颈癌图像引导三维近距离后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宫颈癌图像引导三维近距离后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一、简介 1999年后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标准的治疗方案,使宫颈癌治疗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降低50%,提高总生存9%~17%。2000年 ESTRO-GEC成立工作组,研究MRI图像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BT)。2005年开始陆续颁布4个专家共识,规范图像引导的宫颈癌近距离后装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的确定、勾画、剂量学规范、施源器的重建、MRI扫描要求等过程。应用图像引导的后装治疗技术,提高了宫颈癌的局控率,研究报告显示3年局控率在90%以上。 二、共识形成过程及基础 三、根据图像引导BT研究结果及国内现状,经过专家组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一)定位及定位前准备 1. 施源器的选择原则:根据患者解剖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阴道穹隆与宫腔管施源器,当腔内治疗剂量分布不能满足HR-CTV及危及器官D2cm3要求时,建议联合使用组织间插植治疗。在放置施源器过程中,有条件单位建议使用超声引导,可显著降低子宫穿孔率,增加插植针放置的准确性。 2. CT、MRI定位及图像扫描的要求:优先推荐使用MRI适配的施源器,使用 MRI 定位。在没有条件使用 MRI 定位扫描的单位,可进行CT扫描定位,但需要在外照射治疗前后进行MRI扫描、留取图像并做妇科检查。 (二)靶区、危及器官勾画及剂量学原则 1. 图像引导BT靶区概念:宫颈癌BT靶区包括GTV、HR-CTV、IR-CTV、

LR- CTV。 2. HR-CTV勾画原则及处方剂量: MRI定位的后装治疗遵循ESTRO-GEC 工作指南(参阅89号ICRU文件)。 CT定位的后装BT遵循以下原则:(1)在带有施源器的CT扫描图像上精确勾画HRCTV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参考诊断时和后装BT前的MRI图像以及妇科B超、妇科检查的信息,强调使用BT开始前的 MRI、妇科检查来判断残留肿瘤大小、几何形状;(2)HR-CTV为全部宫颈及残留肿瘤的体积,应注意甄别宫颈邻近结构(宫体、阴道、膀胱、直肠、宫旁)是否受侵犯,识别宫颈基本形状、宫颈上界的标志、宫旁组织界限等。以MRI定位为基根据HR-CT大小确定处方剂量,推30cm3的HR-CTV,D90%(EQD2Gy)≥75Gy;50cm3HR-CTV,D90%(EQD2Gy)≥85Gy;70cm3HR-CTV,D90%(EQD2Gy)≥95Gy,同时需考虑临床高危因素。 3. IR-CTV 勾画原则及处方剂量:在 HR-CTV基础上,左右宫旁增加1cm 边界、前后方向增加0.5cm边界、头脚方向增加1cm 边界确定IR-CTV,如膀胱、直肠未受侵则仅外扩到膀胱、直肠壁外,如膀胱或直肠受侵则外扩至相应的器官壁,不包括相应的腔。 IR-CTV的处方剂量D90%(EQD2Gy)需>60~65Gy,D98%(EQD2Gy)的期望剂量为60 Gy,不作为强制要求。 4. 危及器官的勾画及剂量限制原则:勾画直肠、膀胱、乙状结肠、小肠的外轮廓为危及器官体积。因为BT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确定危及器官接受最高剂量照射5、2、1、0.1cm3 体积内的最低剂量为D5cm3 、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精心整理)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宫颈癌在不发达国家中是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2012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27600,死亡人数约265700。近90%的宫颈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宫颈癌筛查(用于检测和排除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的差异。 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宫颈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欧洲国家中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至少为58000人,死亡病例约为24000人。2000年至2007年,诊断为宫颈癌的欧洲妇女其5年相对生存率为62%,其中,东欧为57%,北欧为67%。宫颈癌的生存率在保加利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相对较低(约为55%),在挪威的生存率是最高的(约为71%)。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可从15-44岁的81%下降至75岁的34%。患者的生存率从1999-2001年的61%显著提高到2005-2007年的65%。FIGO 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发生宫颈癌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99%的宫颈癌可以检测到HPV病毒,其中最常见的致癌亚型是HPV 16和 18。 到目前为止,有三种HPV疫苗获得了批准并且应用到临床:二价HPV病毒颗粒疫苗(2vHPV),四价HPV病毒颗粒疫苗(4vHPV)和九价HPV病毒颗粒疫苗(9vHPV)。3种疫苗均可预防HPV16和18型感染。四价的HPV疫苗同时可以预防HPV6和11型感染,约90%的生殖器疣与之相关。此外,九价HPV疫苗除了包含四价HPV疫苗中所存在的HPV病毒亚型以外,还包括了其它5个致癌的HPV病毒亚型(HPV 31、33、45、52和58),这也是导致女性另外15%与HPV相关的癌症以及男性中4%与HPV相关癌症发生的原因。二价和九价疫苗均对其它的致癌病毒有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三种疫苗对HPV感染导致的宫颈、阴道、外阴和肛门病变均有效。 来自已建立HPV疫苗接种项目国家的评审报告显示:在HPV疫苗接种计划实施后的3年里,HPV疫苗就开始对人类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包括降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疫苗相关HPV的感染率和生殖器疣的发病率。HPV疫苗的预防性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与疫苗相关HPV亚型的感染和疾病。接种疫苗对癌症负荷的影响仍有待确定,但根据可监视的指标,HPV有望阻止超过 70%的宫颈癌发生。

宫颈癌治疗进展心得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仍是主要的,现在主张同期放化疗;手术治疗可以选择腹腔镜、经阴道或经腹手术;以顺铂为主的单药或多药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宫颈癌;药物疗法;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原以放疗为主、手术早期、化疗不宜的原则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由于年轻患者的增多、强调保留功能的治疗。手术治疗观念正在向改善疗效的同时尽量缩小患者创伤方向转变;放疗可用于一切不适合手术的病例;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表明中医中药对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减轻放疗、化疗的反应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对于宫颈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放射治疗 1.1单纯放射治疗宫颈癌以往常规采用60钴、137铯、192铱等r射线放射性核素,疗效近40年来无明显改进。国外少数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252Cf作为一种新型的腔内治疗放射源用于临床,5年生存率可达80%[8]. 潘素明等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未经任何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0例研究表明,锎中子近距离治疗宫颈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2]。 1.2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通过调节照射野内各点的输出剂量率,形成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这一技术保证治疗靶区收到均与的照射,同时周围组织得到最好的保护,因而可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何瀚,黄荣等对了l0例宫颈癌患者(腺癌l例,鳞状细胞癌9例)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中表明,调强技术(IMRT)在宫颈癌的放疗中可以提供较好的放疗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3]。 1.2 放射增敏技术(放化疗)目前,同步应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和放疗已成为初次手术后有不良预后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端阳性、宫旁残留、肿瘤直径>4 cm、脉管瘤栓)者以及局部晚期宫颈癌(1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的标准治疗方案[4、9]。含顺铂的同步放化疗对于LACC被推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10]。最近Lee等[11]对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及

宫颈癌放疗护理_常规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 一概念: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 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 二临床特点: 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 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流血增 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 带。 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 三医疗目标: 1.完全缓解:肿瘤经手术全部切除,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同 龄人所能从事的一般工作或体力劳动。 2.部分缓解:肿瘤(包括转移病源)经手术未能完全切除,或经放疗 后症状减轻,宫颈局部癌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能参加正 常同龄人所能从事的一般工作或劳动6个月以上,或临 床治愈时间不足2年。 四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减轻或消除疼痛。3.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4.病人能说出宫颈癌的有关常识及防治措 施。5.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五专科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的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分析产生的原 因。 六护理问题:1、焦虑:对宫颈癌的治疗预后担心 2、疼痛:与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干有关 3、出血倾向:与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有关 4、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七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执行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 饮食护理 1、患者应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为防止放射性直肠炎,饮食应以少渣低纤维饮食为主,应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糖、碳酸类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多饮水: 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促进代物质有毒物质排出。 (三)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

宫颈癌诊疗指南(DOC)

卫生部宫颈癌诊疗指南(2013年版)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 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 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必要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为了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做到早诊早治,本指南补充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原则,希望能降低宫颈病变的危害,同时减少国家对宫颈癌的诊治支出。 1 范围 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文规范了子宫颈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 缩略语 2.1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2.2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2.3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2.4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2.5 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2.6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2.7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2.8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3 诊治流程: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1)首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2)相关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 4.2 症状 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4.3 体征(妇科检查:临床分期是最重要手段,临床分期需要2名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决定,分期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4.3.1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除一般观察外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

宫颈癌放射治疗标准流程

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年版) 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 (5)心电图、胸片; (6)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 (7)腹部超声检查; (8)盆腔定位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凝血功能+D二聚体; (2)ECT或PET-CT检查; (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CT。 3.腹部B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二、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8天

《复发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

《复发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一、简介 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肿瘤中位于第4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和/或放疗联合化疗,完全切除者或放疗后完全缓解者预后好,早期患者5年生存为80%~90%、晚期为 50%~60%;宫颈癌根治性治疗失败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只有10%~20%。治疗失败患者中盆腔复发远高于远处转移,盆腔复发率与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 宫颈癌治疗后失败的方式包括: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或两者并存。复发宫颈癌(RCC)治疗是一项非常棘手的临床难题,挽救治疗需要考虑既往治疗方式、复发部位、肿瘤大小、无复发间隔时间、患者体征、身体一般状况和预期治疗获益等因素。 二、共识形成的基础 三、根治性手术后RCC治疗原则 早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是根治性手术,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者行根治性放疗。根治术后约30%~50%出现盆腔复发, 盆腔中心型复发(CPR)预后优于盆腔外周型复 发(LPR)。 1. 根治术后CPR治疗原则: 治疗方式主要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尚缺乏两种治疗方式比较的临床研究数据。建议医疗单位进行多学科讨论决定治疗方式。

(1)同步放化疗: (2)内照射(BT): 2. 根治术后LPR治疗原则: 根据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经验,推荐根治术后LPR首选同步放化疗。LPR 侵及盆壁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外照射受正常组织耐受剂量限制,内照射腔内施源器受空间限制无法理想排布,剂量难以达到计划要求,从而影响LPR 预后。 (1)同步放化疗: (2)LDR 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RIS-BT ): (3)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HDR-BT): 四、同步放化疗或放疗后RCC治疗原则 盆腔放疗后的RCC,再程放疗需谨慎,手术亦具有高度选择性。宫颈癌NCCN治疗指南对放疗后不同类型复发患者给出治疗建议: CPR患者可考虑盆腔廓清术(级) ±术中放疗;病灶较小者可选择BT(级);LPR患者无明确治疗方案推荐,个体化外照射±全身治疗、手术±术中放疗、或者全身治疗。术中放疗证据级别低,不作为推荐。 1. 放疗后CPR治疗原则 (1)盆腔廓清术:宫颈癌放疗后CPR且无盆壁侵犯和远处转移者,推荐选择盆腔廓清术。 (2)HDR-BT: HDR-BT局部剂量高,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随着三维后装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靶区确定更加精准。后装再程治疗有望使这部分患者带来获益,建议作为推荐。

宫颈癌个案护理(医学相关)

个案护理报告 姓名:赵志琳 科室:日间病房

一例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前的心理护理 赵志琳 【摘要】总结 1 例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前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因化疗引起的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 【关键词】宫颈肿瘤 /药物疗法化学疗法心理护理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宫颈癌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患者生命质量及健康造成损害,并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有效性[2]。通过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增强了宫颈癌患者对化疗的自信心及化疗反应的耐受力,疗效显著[3]。 1.临床资料 陈xx, 女, 38岁,以阴道不规则流血 3个月发现宫颈异常 20 天入院。妇科检查:宫颈肿大呈大菜花状,约8cm,局部易出血 ,病灶已侵蚀阴道后穹窿 ,宫颈活检示 :鳞癌 II级 .由于尚无手术指征,医生决定先采用辅助化疗 PVB方案 , 患者身高161cm,体重 57kg,体表面积约 1.55cm, 可用奥沙利铂150mg 1d平阳霉素 8mg 共4d,长春瑞滨40ug1d,为1个疗程. 2.心理问题 [4]

2.1恐惧心理患者文化层次较低,知识缺乏,内心对化疗效果有 疑虑,认为化疗是否能将癌灶缩小,并恐惧化疗药物给自己带来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栓塞性静脉炎、消化道副反应以及对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毒性作用。 2.2悲观失望的情绪反应患者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真可谓谈癌色变,再加上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心情不安,迟疑寡断。2.3悲观心理的“社会偶联”,患者的亲戚朋友、邻里得知她患了 癌症、都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心并抱着“永别”的心情去探视她, 患者认为自己疾病严重,悲观反应更甚,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疗效。 2.4抗药心理患者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化疗 药物价格昂贵,家庭负担过重,导致患者意志消沉,这种心理状 态对药物的疗效是极为不利的。 3.心理护理措施 [5] 3.1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情绪反应我们用同情态度真诚地劝 导患者,端正其对疾病的态度,首先要现实地接受疾病,使患者 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同时认识到癌症绝非“绝症”随着科学进展越来越可治,只要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预后是较 好的,同时还将好转的病例作为典型,介绍同病种的患者与之相识,现身说法,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在精神上得到鼓励 !,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3.2了解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时解除患者的疑问及摆脱困惑 ,我们向患者介绍了疾病特点、检查治疗过程、化疗药物的作用和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2.宫颈癌的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宫颈癌最初的症状可以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 A非经期的阴道流血; B接触性出血:性生活过程中出血或疼痛; C绝经后阴道出血。 晚期症状主要有:阴道排出难闻的分泌物。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I.护理诊断 恐惧:与宫颈癌诊断及可能的预后不良有关。 疼痛:与晚期病变浸润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创伤有关。 排尿异常: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膀胱正常张力有关。 营养失调:与阴道流血,癌症消耗有关。

宫颈癌术后及其后装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宫颈癌术后及其后装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11-12T09:12:48.02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作者:徐士云[导读] 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宫颈癌以根治性手术或放疗为主,晚期以放疗为主。 徐士云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山东省 2537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宫颈癌术后进行后装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后装治疗;临床护理体会Nursing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surgery and after loadingXu Shiyun Shandong dezhou qing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253700【 Abstract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ervical cancer after operation with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Key words 】 cervical cancer;Postoperative;After the treatment;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11-0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宫颈癌以根治性手术或放疗为主,晚期以放疗为主。宫颈癌放疗分为体外放疗和体内放疗,体外放疗也叫远距离照射,是将放射源与体内病变部位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照射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单纯常规放疗远期疗效较差,5年生存率约55%。照射部位主要针对子宫旁、盆腔组织和盆腔各淋巴结。体内放疗也叫近距离照射,是将放射源密封后置于人体的阴道内 后宫腔内进行照射,又称后装治疗。后装治疗具有准确性强、疗效高、减轻了大面积照射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等优点,照射的部位主要针对宫颈、宫体、阴道及宫旁组织,直接影响治疗预后,提高5 年生存率及降低复发率。本文总结128 例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配合外照射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0 年9 月至2011 年6 月128 例在本院进行宫颈癌后装治疗的患者,其中30-50 岁25 人,占19.5%;50-60 岁64 人,占50%;60 岁以上39 人,占30.5%。其中鳞癌95 例,腺癌33 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提出的宫颈癌,国际临床分期标准[1],Ⅰ期30 例,Ⅱ期56 例,Ⅲ期42 例。患者行腔内后装治疗,采取192 铱,一次/周,每次行腔内照射时当日不进行外照射。 2 护理2.1 治疗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宫颈癌患者有较复杂的心理,恐惧、焦虑、怕痛、怕长期受病痛折磨、怕被丈夫抛弃、甚至有的怕死等,对治疗期望值高,期待接受治疗后能缓解症状,甚至痊愈。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宫颈癌治疗现状,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对可能出现的感觉等情况简明扼要地进行解释,指导病人学会倾诉、自我镇静等方法,来减轻恐惧感,如深呼吸、听音乐、自我安慰、练气功、太极拳等,最好能利用治愈病人来现身说法,对癌症过于恐怕的病人,可收到良好效果。并开导患者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恐惧感和焦虑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1.2 放射治疗的护理2.1.2.1 体外放疗的护理向患者说明放疗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副作用,说明治疗过程及需要注意配合的事项,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注意皮肤反应;注意是否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观察尿量的变化,注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的改变。 2.1.2.2 保持阴道清洁妇科恶性肿瘤术前冲洗阴道可以预防术前和术后感染;治疗过程中冲洗阴道可及时清除阴道内肿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预防阴道粘连及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而且冲洗后阴道给药,对阴道和宫颈炎症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阴道冲洗是利用冲洗装置,通过水位差的压力将配制好的冲洗液输入阴道内,进行反复冲洗,同时转动窥具的位置将阴道内及后穹隆部位全部冲洗干净。常规每日彻底冲洗阴道1 次,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后装治疗的配合 2.2.1 治疗前30min 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彻底地清洗阴道一次,协助患者取截石位,穿后装专用裤,铺洞巾消毒会阴,用扩阴器充分暴露阴道和子宫。协助医生进行阴道和宫颈以及穹窿的施源操作,将施源器用纱布填塞,再用胶布固定,以防脱落。如宫颈癌感染脓液多,准备3%双氧水棉球3~4 个擦洗。进行模拟定位拍摄定位片,接施源器接头,再次观察施源器是否固定好,开始治疗。 2.2.2 治疗毕,协助医生将施源器及敷料取出,并观察患者阴道有无渗血及纱布遗留。 2.2.3 后装治疗的照射部位主要针对宫颈、宫体、阴道及宫旁组织,早期放射反应引起局部粘膜组织的炎症、溃疡。表现为腹痛、下坠、烧灼感等放射性直肠、膀胱及阴道的炎症反应,可给予肛门内放入消炎止痛药物。外阴炎症可用冰片淀粉外敷消炎止痒。另外,放射性阴道炎、宫颈黏连、宫腔积液、积脓等并发症不但在放疗期间出现,也可在放疗结束后出现。 因此,妇科肿瘤患者除在放疗期间做好阴道冲洗等护理措施外,放疗结束后6 个月到12 个月仍需继续阴道冲洗,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 3.1 放射性皮炎保持患者盆腔、骶尾部、会阴部的皮肤清洁,穿宽松纯棉内衣裤,保持放射野皮肤干燥。治疗期间出现红斑、表皮剥脱、瘙痒时应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出现皮肤溃疡应用湿润烧伤膏外敷。 2.3.2 放射性阴道炎、直肠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膀胱刺激症状和发生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稀便、下腹疼痛等症状体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3000ml,每天行阴道抹洗一次,减少放射性阴道炎发生。 3 小结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摧残了妇女心身健康。 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以上护理措施,并加强放疗中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三版.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98.[2]陈新华.后装治疗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2,10.[3]胡显玲.221 例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治疗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1):155—156.[4]董志伟,谷铣之.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5.

2017-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

2017-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宫颈癌在不发达国家中是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2012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27600,死亡人数约265700。近90%的宫颈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宫颈癌筛查(用于检测和排除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的差异。

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宫颈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欧洲国家中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至少为58000人,死亡病例约为24000人。2000年至2007年,诊断为宫颈癌的欧洲妇女其5年相对生存率为62%,其中,东欧为57%,北欧为67%。宫颈癌的生存率在保加利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相对较低(约为55%),在挪威的生存率是最高的(约为71%)。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可从15-44岁的81%下降至75岁的34%。患者的生存率从1999-2001年的61%显著提高到2005-2007年的65%。FIGO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发生宫颈癌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99%的宫颈癌可以检测到HPV 病毒,其中最常见的致癌亚型是HPV 16和18。 到目前为止,有三种HPV疫苗获得了批准并且应用到临床:二价HPV病毒颗粒疫苗(2vHPV),四价HPV病毒颗粒疫苗(4vHPV)和九价HPV病毒颗粒疫苗(9vHPV)。3种疫苗均可预防HPV16和18型感染。四价的HPV 疫苗同时可以预防HPV6和11型感染,约90%的生殖器疣与之相关。此外,九价HPV 疫苗除了包含四价HPV疫苗中所存在的HPV 病毒亚型以外,还包括了其它5个致癌的HPV 病毒亚型(HPV 31、33、45、52和58),这

宫颈癌靶区勾画

宫颈癌的靶区勾画
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 肿瘤研究所 妇瘤科 黄曼妮
010-******** 010huangmanni@https://www.doczj.com/doc/cb8213563.html,

流行病学
上升趋势
全国子宫颈癌 粗发病率
1989-1990年 3.06/10万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例
2007-2008年 11.87/10万
胡尚英等,1989-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流行病学
全国子宫颈癌 粗死亡率 1989-1990年 2.19/10万
2007-2008年 3.2/10万
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死亡率最低
胡尚英等,1989-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临床特点
? 症状:早期无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疼痛 ? 诊断:病理
? ? ? 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占90%以上; 腺癌约占宫颈癌的5%左右; 混合癌及其他罕见癌(包括小细胞未分化癌等)占5%以下
? 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无手术分期)
? 2009年FIGO宫颈癌的分期只改变了:ⅡA分为 ⅡA1、A2 (>4cm)

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
—约80%在宫颈癌治疗中需要接受放疗
?早期宫颈癌术前放疗
—腔内±新辅助化疗
?术后放疗
—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术后体外±腔内±同步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首选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远距离体外照射+近距离腔内/组织间插植照射+以铂 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
?目前多采用NCCN指南指导临床工作(鳞癌、腺ai、腺鳞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