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工程复习重点2014-全部

系统工程复习重点2014-全部

系统工程复习重点2014-全部
系统工程复习重点2014-全部

2014年《系统工程》复习要点

1系统概念与系统思想

(1)系统基本概念,要素、联系

·系统----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环境的整体。

·系统包含:系统要素、系统环境、系统边界、系统输出、系统输入、联系

(输入---系统---输出:功能) ( 要素+联系:结构)

·要素: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零件”。最小的基本单元----从研究系统的目的来看不需要再加以分解和追究其内部构造的基本成分。

·联系:是指要素之间的关联。

(2)功能(输入、输出)、结构、环境

·系统功能: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效和能力。系统的功能是系统的各个要素所不具备的。一个系统的功能就是从外界对系统输入到系统向外界输出的变换。系统在不同状态有不同功能。

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称为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功能体现了一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

系统功能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体现。

·系统结构: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组织和秩序。

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保持整体效应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内在联系,即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

·系统环境:存在于系统周围并与系统有关(有联系)的各种因素的集合。系统与环境存在互动。(3)系统的6特点

·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

2.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系统工程是用来开发、运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程序、方法的总和(或总称)。在运筹学、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1)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大规模复杂系统特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构成(要素不同质(经常为人-机系统)联系所组成;的结构复杂、动态)、多重目标(追求多目标的优化、各目标间可能存在冲突)、经济性突出

(2)系统的思想特点

系统理论揭示系统的结构、功能、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系统工程利用系统思想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结构与功能所说明的是系统的内部作用与外部作用。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决定系统价值,系统价值影响着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系统的功能受它自身的结构和其外部环境两者所制约

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改变。

3.系统工程方法论

分析和解决系统的研发、运行及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应该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集合或群)。

系统工程学科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般方法和总体程序逻辑框架。

(1)霍尔三维结构方法:三个维度是什么?系统生命周期七个典型阶段?逻辑顺序的七个典型步骤?

·三个维度是: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

·系统生命周期七个典型阶段:策划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顺序的七个典型步骤: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模型化、最优化、决策、实施计划(2)切克兰德方法论:工作流程

1 描述问题情境;

2 根底定义(软问题的特征是什么);

3 建立概念模型(系统做什么);

4 比较(概念模型与现行系统);

5 探寻改善方案;

6 设计和实施变革;

7 评估和反馈

(3)切克兰德方法论:软系统、无结构问题的特点、根底定义的概念,CATWOE分析六要素

·软系统:无结构问题(软问题):这类问题表现为一种不满或不安,但很难被描述为“寻找一种的有效手段来达到确定目标”

·无结构问题的特点:定义问题: 系统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

描述问题情境: 感到有问题存在,但无法明确定义的某种情形

无结构问题难以确定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往往是能够改善系统的状态即可。

·根底定义的概念:要找出这一系统的一些重要特征,并给出结构化语言的描述这些特征—称为根(底)定义。

结构化描述的根底定义应包括3部分内容what, how, why,其形式为:A system to, By, In order to。每条根底定义只允许一个What,一个HOW和一个Why

·CATWOE分析六要素:

C(Customer)是指从转换活动获益的主体;

A(Actor)是转换活动的直接实施者;

T(Transformation)是一个转换(活动); (这是定义的核心)

W(Weltanschauung)是实施转换过程的世界观;

O(Owner)是指系统所有者(谁有权开始和停止转换过程);

E(Environment)表示实施转换的环境约束条件。

(4)霍尔三维结构和切克兰德方法论不同点,要理解哪种方法更适合研究“硬”系统?哪种方法更适合研究“软”系统?

·相同点:1)均以问题为导向(出发点);2)都具有相应的逻辑步骤。

·不同点:研究对象、输出、过程特点、核心内容、方法

·切克兰德方法论也称为软系统方法论,霍尔三维结构更适用于创建一个硬系统。

·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形象地概括了系统工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从而为解决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工程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所谓“硬”系统(或称良结构系统)是指机理清楚,完全能够用明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如工程系统

4.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SA)是系统工程(SE)的核心内容

(1)系统分析的定义和6要素

·定义:系统分析是在对问题现状及目标充分挖掘的基础上,运用建模、优化、仿真、评价等方法,对系统的有关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决策者选择满意的解决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6要素:问题(对象系统、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目的和目标(目的唯一、目标可多个)

方案(达到目的及目标的途径)

模型(概念、结构、数学、仿真)

评价(费用和效益等评价标准)

决策者(受益者和拥有者)

(2)系统分析的程序

初步分析:认识问题、探寻目标、综合方案

规范分析:模型化、优化或仿真分析

综合分析:系统评价

有些过程可以跳过,认识问题、综合方案、系统评价是必须的环节

(3)系统分析的特点

以问题为导向

整体把握(先整体框架,后内部要素)

综合即创造(创新)

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

多方案的分析和选优

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定量、定性分析)

多次反复进行(反馈控制)

5.初步分析

(1)工作内容

·认识问题:认识对象系统的现状,明确系统范围;找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反应问题的表象·探寻目标:目的唯一: 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目标却可多个(多面性,各目标之间有冲突);反映问题的实质

·综合方案(提出或设计方案):达到目的的途径有很多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创新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特别是目标冲突问题)

·认识问题的方法

·5W1H法:What (对象),Why (目的),When(时间/时机),Where(场所),Who(人员),How (手段)

·探寻目标的方法

·5Why法:探寻产生问题的因果关系链(原因的深入探寻层次,因问题而定),因果链的最末端就是根本原因

·鱼骨图法:后来推广应用于找出各种问题的原因,也称为“因果图”。树状图,分层次,找原因。最终是为了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把问题写在鱼骨的头上;尽可能多地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可集体讨论);分层析归纳原因(高层级的原因在(大)鱼骨上标出;低层级的原因在(小)鱼骨上标出);反复提问,反复归纳,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集体讨论);确定最主要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质量管理中常提到的6M:Manpower, Machinery, Materials, Methods, Measurement, Mother-nature ·ABC分类法:常称之为“80对20”规则。

根据被分析对象的技术或经济特征,分成A、B、C三类:

A类: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15%,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左右的少数几个物品;B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30%的物品;

C类:和A类正相反,累计品目百分数为60-8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仅为5-15%。(2)Triz:技术矛盾、39工程参数、矛盾矩阵的概念

·技术矛盾:两个工程参数之间的矛盾:如果改进系统参数A,将导致系统参数B的恶化

·39工程参数:

·矛盾矩阵的概念:列举了需要改进的工程参数与同时产生恶化的工程参数之间的技术矛盾,然后给出以前成功处理了相似矛盾的创新原理。

6.系统模型

(1)规范分析包括哪三项工作内容?

建立建模(模型化),系统优化,系统仿真

(2)模型:定义、特征

·定义:现实系统的替代物,对现实系统抽象(或模仿)表达的结果;在一定应用条件下,应能反映系统的组成部分(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中蕴含的因果推理关系。

·特征:是现实世界(系统)部分的抽象(或模仿):抽象的出发点通常是被研究系统的某方面的结构或功能特性;

模型的构成只考虑:与要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要素);有关因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模型化:一般原则、意义、局限性

·一般原则:描述现实(现实性)、高于现实(易处理性)

·意义

提供了脱离具体现实系统的推理与计算基础

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虚拟试验),虚拟实验有如下优势:方便)、快速、可重复、经济·局限性:模型的本质(某方面的相似性)决定其局限性;模型不能替代现实系统的全部;通过模型推出的理论结果必须再拿到现实中去检验----实验

7. 系统结构模型

(1)系统结构模型的三种表示方式(最重要的是矩阵表达方式)

有向图、集合、矩阵

(2)二元关系:概念、传递性、强连接关系

·概念:存在于两个要素Si和Sj之间的关系Rij

·传递性:通常情况下二元关系具有传递性,有SiRSj和SjRSk,则有SiRSk ,反映两个要素的间接联系,记作Rt(t为传递次数), 如SiR2Sk

注意:有些二元关系不具有传递性,如相交关系,A与B相交,B与C相交,不能退出A与C相交。·强连接关系:相互关联的二元关系,如有SiRSj同时有SjRSi。具有强连接关系的各要素之间存在替换性。

(3)邻接矩阵、可达矩阵

·邻接矩阵(A):要素间直接联系,未表示间接联系

某行中有1表示能到达相应列所在节点,如果某行元素全为0,则Si要素为系统输出要素。

列中有1表示被相应行所在节点所到达,如果某列元素全为0,则Sj要素为系统输入要素。

·可达矩阵(M):使用矩阵形式表示有向图中各个节点之间通过任意长的路径可以到达(即间接影响)的情况。“可达”既包括直接到达,也包括间接到达。

·可达矩阵的求解:可以用邻接矩阵A加上单位矩阵I,再经过若干次自乘运算求得。M= (A + I ) r 最大路径长度(传递次数)r

·布尔矩阵运算:1+1=1;1+0=1,0+0=0,1*1=1,1*0=0,0*0=0

(4)可达矩阵上的集合分析:可达集、先行集、共同集、起始集、终止集

可达集R(Si):由Si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先行集A(Si):可到达Si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共同集C(Si):是Si的可达集和先行集的交集。Si本身一定在C(Si) 中,与Si强连接的要素一定在C(Si) 中。

起始集B(S):在S中只影响(到达)其他要素而不受其他要素影响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当Si为起始集要素时,A(Si)= C(Si)

终止集E(S):在S中只被其他要素影响(到达)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当Si为起始集要素时,R (Si)= C(Si)

(5)ISM:区域划分、级位划分、提取骨架矩阵(又细分为3步、理解越级的二元关系)、会画多级递阶有向图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 )

·区域划分:判断系统要素集合S是否可分割(是否相对独立),只需判断起始集B(S)中的要素及其可达集能否分割。区域划分的结果可记为:∏(S)=P1,P2,…,Pk,…,Pm (其中Pk为第k个相对独立区域的要素集合)。

·级位划分:级位划分的基本做法是:找出整个系统要素集合的最高级要素(终止集要素)后,将它们去掉得到剩余要素集合;再求剩余要素集合的最高级要素;依次类推,直到找出最低一级要素集合(即Li)。

注意层级划分是针对单个区域内的要素进行的。

设P是某区域要素集合,若用Li表示层级(Layer)从高到低的各级要素集合:∏(P)= L1,L2 ,…,LI (其中I为最大级位数)令L0=ψ

对于最高层级的要素来说,它的可达集R(S i )是和它的共同集C(S i) 相同的。

·提取骨架矩阵(又细分为3步、理解越级的二元关系)

分层级后,求M(L)的最小实现矩阵。剔除冗余逻辑关系后,仍能反映原来矩阵所表示的要素间关系。具有最少的二元关系个数

·提取骨架矩阵A’的三个步骤:

(1)去掉各层次中的强连接要素,得到缩减矩阵M’(L)

(2)去掉M’(L)中要素间的越级二元关系,得到进一步简化的矩阵M’’(L)

(3)进一步去掉M’’(L)中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得到骨架矩阵A’。

·画多级递阶有向图

(1)分区域从上到下逐级排列系统构成要素。(终止集放在最上面)

(2)同级加入被删除的与某要素有强连接关系的要素(如例中的S6),及表征它们相互关系的有向弧。按A’所示的邻接二元关系,用级间有向弧连接成有向图。

8. 优化与仿真

(1)会根据问题建立动态规划模型,指导如何递推计算及求出结果

(2)离散事件系统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状态、事件、活动、进程

(3)事件、活动、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4)仿真模型的验证、校核和确认含义

9.系统评价

(1)系统评价:概念、价值、评价主体的三种类型(效用,效用曲线图)

·概念:就是全面评定系统解决方案的价值。对系统方案满足系统目标的程度进行综合判定。系统评价的要素(5W1H)

系统评价就是根据预定的系统目的,在所提出替代方案的基础上,就各方案所能满足系统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对各个替代方案进行排序。

·价值:价值可以理解为评价主体对系统方案满足系统目标(需求)的认识和判定。系统方案满足系统目标的程度。

·评价主体的三种类型(效用,效用曲线图)

Ⅰ型曲线:保守型谨慎小心、惧怕风险、对损失比较敏感;所处外部环境不是很好。

Ⅱ型曲线:冒险型对损失的反应迟缓,而对利益比较敏感,不怕风险、追求大利;所处外部环境较好。

Ⅲ型曲线:中间型极其理性,是一种较少主观感受的“机器人”。

(2)逐对比较法(参看Flash课件)

关联矩阵

(1)计算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对各评价项目进行逐对比较,相对重要的项目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然后累计各评价项目的得分;

(2)根据给定的评价尺度,对各替代方案的评价项目原始值进行评分,得到各评价项目的评价值Vij,

(3)求每行的加权和,以获得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Vi。

(4)根据Vi确定各方案的排序。

·逐对比较法的缺陷:可能计算得到等于“0”的权重(如上例中的“产品外观”评价项目)

(3)古林法(参看Flash课件)(与逐对比较法想比的优势)

(1)确定评价指标间重要度倍数(Rj): 按评价项目自上而下地两两比较其重要性;

(2)对Rj进行基准化处理,得到Kj

(3)对Kj进行归一化处理

比逐对比较法更好!可以克服“0”权重的问题。

(4)层次分析法(AHP):如何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各层次权重计算(掌握方根法)、一致性检验、方案(优先性)排序计算、AHP的局限性

·复杂问题的评价分解目标、准则、方案三个层次:其中的准则还可以继续分解成多个子准则;形成递阶层次结构;

在每个层次中,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AHP 分析步骤:(1)明确问题,(2)建立多级递阶层次结构,(3)建立判断矩阵,(4)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AHP 模型的层次结构一般分为三层:1、目标层(最高层):只设立一个,代表系统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2、准则层(中间层):为了解释总目标而设立的各项准则,或者为达到总目标而必须实现的多个中间目标。有时,一些准则需要分解成多个子准则,这时中间层包含多个层次。3、方案层(最低层):为到达系统总目标,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

·如何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上层评价准则Ak 与低层级的准则B1…Bn 有上下级关系 B1…Bn 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到n*n 矩阵元素。

n 是A 的一个特征根

正互反矩阵的特性:自比性、反比性、一致性

·各层次权重计算(掌握方根法): (1)计算判断矩阵B=[bij]n ×n

(2)计算(1)得到乘积的n 次方根 (3)归一化处理得特征值Wi (列求和) (4)近似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是否满足如下关系: bij = bik/bkj, i 、j 、k= 1,2,…,n

判断矩阵中所有要素都满足上式时,称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此时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n

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时,λmax 稍大于矩阵阶数n ,但不应该很大,这时AHP 得出的结论才基本合理。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单根,且λmax ≥n 。 一致性指标 C.I. (Consistency Index) 定义计算式如下: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 ) 当C.R.< 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满足要求。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不一致性过大,需调整判断矩阵。

·方案(优先性)排序计算:

·AHP 的局限性:不超过9个方案,分解指标不超过9个;主观性强;有时,调整一致性比较困难

1)将定量指标主观化处理,仿照定性指标建立判断矩阵。

2)判断矩阵的建立本身会因人而异,难以综合各位评价人员的意见。

3)AHP 的结果只给出方案的优劣顺序,不能回答方案是否可行。

4)用AHP 法要求准则层指标(大类指标)不超过9项。各大类指标下属的明细指标个数也不超过9项。

10. 系统实施计划

(1)双代号网络图:构成、绘图图规则,特别掌握好“虚箭杆”的用法,往年都考了

(2)根据紧后工作的表格画出网络图(必须符合绘图规则)

(3)计算时间参数(节点的最早、最迟;工作的开始,结束,两个时差)

(4)找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

AW= = =nW ∏1n

j ij

i b M ==i M ∑==n i i i i M 1∑1max )(1λn i i i W AW n ==1--λ..max

n n I C =....=..C I C R R I

系统工程测试题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系统的不确定性越大,则系统的熵越。 2.系统分析的要素包 括、、、、。 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类、系统功能整理以及系统功能设计评价等四个方面。 4.可靠性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完成的能力。 5.从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是一门()。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2.霍尔三维结构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 A.知识维 B.资源维 C.方法维 D.能力维 3.在互为因果的两个系统中,若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则称之为()。 A.正反馈 B.负反馈 C.正相关 D.负相 关 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学习和比较 B.系统化 C.满意化 D.最优化 5.熵函数在()分布下取得最大值。 A. 负指数 B.等概率 C.泊松 D.正 态 6.系统的整体属性总是()其各子系统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7.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A.开放系统 B.动态系统 C. 封闭系统 D. 静态系统 8.()是指定性表示的希望系统要达到的状态。 A.指标 B.标准 C.目的 D.目标 9.系统工程是以()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企业 C.组织 D.系统 10.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相互作用的能力。 A.部要素 B.外部环境 C.研究对象 D.目前状态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理论概括程度的高低或与实践领域相距的远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A.系统科学的哲学思想 B.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 C.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 D.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 E.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 2. 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自然系统 B.社会系统 C.人造系统 D.无机系统 E.概念系 统 3. 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物质系统 B.信息系统 C.概念系统 D.实体系统 E.生物系 统 4.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之间在()上的联系方式。 A.空间 B.时间 C.质量 D.数 量 E.总体 5.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特点是()。

2013华南理工 完整版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及作业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作业一 1.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B: 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C: 跨学科多,综合性强 D: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E: 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 F: 实践性与咨询性 参考答案:ABCDEF 2. 把时间维与逻辑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二维结构,称为系统工程的活动矩阵, 参考答案:√ 3. 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___,结合系统学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又于己于1992年提出了建设____ 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系统方法。 A: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B: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C: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D: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参考答案:B 4. 从控制理论来看,控制任务的主要类型是: A. 定值控制、 B. 程序控制 C. 随动控制 D. 最优控制 参考答案:ABCD 5.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ABCD 6. 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参考答案:ABCD 7.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可以分割的。 参考答案:× 8. 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B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参考答案:AB 9.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 B: 结构决定功能 C:功能决定结构 D: 环境与结构共同决定功能。 参考答案:BD 系统工程导论?作业二 1. 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的四个层次是:每一部门的科学技术,直接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是工程技术;稍微远离工程实践的是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科学;再远一些的是这一部门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再经过一座过渡的桥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 参考答案:√ 2. 什么也不干,维持现状,也是一种方案,称为零方案。 参考答案:√ 3.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B: 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C: 跨学科多,综合性强 D: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E: 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 F: 实践性与咨询性 参考答案:ABCDEF 4. A.D.Hall曾明确指出,系统工程师应有如下的特征() A:能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抓住复杂事物的共性;B:具有客观判断及正确评价问题的能力; C: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D: 具有处理人事关系的机敏性 E: 具有掌握和使用情报的丰富经验。 参考答案:ABCDE 5. 1968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工程师霍尔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为() A: 时间维B: 逻辑维;C: 创造维D: 专业维 参考答案:ABD 6. 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库

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 【教学说明】 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内容。 了解:正确理解大纲所列知识的含义、内容并能够应用。 熟悉:对大纲所列知识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分析、解释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能够综合运用大纲所列知识开展安全评价、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一、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 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掌握) 2.相对安全,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 3.事故的定义?(识记)事故的特点?(理解)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即事故模式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事故预防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有重要作用。 2.事故因果论类型 3.多米诺骨牌理论及其分析 第三章系统安全分析 1.系统安全分析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2.根据用途和安全检查表内容,安全检查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预先危险分析(PHA)内容、,等级划分,优缺点、适用范围?

4.预先危险分析(PHA)与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关系? 5.请对某发电厂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依据文件是?)。 6. FMEA概念,故障的概念。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分析步骤,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应用) 7.简述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适用范围和特点。 8.事件树与事故树关系 9.事件树定量分析 第四章事故树分析 1. 掌握例题9 2. 掌握例题10 3. 掌握例题11 4. 掌握例题12 第五章系统安全评价 1. 安全评价概念,安全标准分类及理解 2. 安全评价目的、意义,安全评价依据、 3. 安全评价分类,“三同时”与安全评价关系 1)安全预评价是“三同时”的保证。通过安全预评价,可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在设计阶段,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在设计中的“三同时”。 2)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在施工中的“三同时”。 3)安全验收评价是“三同时”的验证。通过安全验收评价,比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及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实现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 4. 安全评价原理

生态工程期末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态工程:模拟自然生态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去分析、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疏通物质、能量、信息流通渠道,开拓未被有效利用的生态位,使人与自然双双受益的系统工程技术。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概念的描述包括:记号、内涵、外延,其中记号和内涵(视图)是其最具实际意义的。 十分之一定律:生物量从绿色植物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有稳定的数量级比例关系,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1/10。而其余9/10由于呼吸,排泄,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等被消耗掉。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种植业生态工程: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技术体系,它既是当代全球经济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也是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需求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一种带有方向性的途径。 系统:指由一群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系统分为自然系统与人为系统两大类。 二、简答题 1、简述生态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区别 答:第一,从理论原理来说,生态工程的理论原理是生态学,环境工程是环境学,生物工程是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第二,从组织水平来说,生态工程是生态系统水平,环境工程是环境系统水平,生物工程是细胞水平。第三,从控制内容来说,生态工程是力学功能(水气、太阳能、生物),环境工程是对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控制,而生物工程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遗传结构和密码。第四,从生物多样性来说,生态工程是自我设计加人类设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境工程是人类设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工程则是人类设计对生物多样化的改变,增加生物多样性。 2、简述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涉及到具体原理) 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理论基础:物质循环,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2)物种多样性原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3)协调与平衡原理,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4)整体性原理,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5)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理论基础: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理论基础: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意义: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 3、简述生态工程的生物学原理 答:生态工程系统中,生物学原理在于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物种协调。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中,常需了解物种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即种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附答案资料

《安全系统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题型 一、简答题,共40分(其中包括5个小题,每个小题8分);二、基本知识(包括计算、分析 题),一般为35分;三、综合应用,一般为25分。 一、简答题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可靠度: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4)安全标准:约定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安全标准。 (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就是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6)径集:在事故树中,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也称通集或路集。 (7)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是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风险率:风险发生的概率与事故后果之间的乘积。 (9)权重:权重是表征子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目标影响或作用大小的量化值。 (10)稀少事件:稀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的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对它们很难用直接观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它们不但“百年不遇”,而且“不重复”。 (1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换言之,如果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是割集,那么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12)故障:故障就是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 2. FMECA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1)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过程是对原料进行某些物理或化学变换,使其性质发生预期变化,以下哪个不属 于过程的范畴() A.烃类分离 B.烃类裂解 C.不锈钢棒加工成螺栓 D.海水晒盐 2.某换热系统,当I1=0时,温度区间之间的最小传热负荷为-200kW,最后一个温度区间输出负荷为60kW,则该系统的最小加热负荷和最小冷却负荷是多少kW?() A.0,60 B.200,60 C.200,260 D.0,260 3.输送剧毒介质管道的管材质量证明书应有()检测结果,否则应进行补项试验。 A.外观 B.磁粉 C.厚度 D.超声 4.正常生产时,工程师不能选择哪个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A.设备操作压力 B.反应器温度 C.塔的进料位置

D.泵的输入功率 5.计算机是利用哪一种图来识别过程系统的结构信息() A.原则流程图 B.节点-边有向图 C.方框图 D.以上3种图形均可 6.在对炼油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时,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约束条件包括各设备的物料平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供求量等 B.一股物料分成多股去向不同的设备时每个去向都必须设置为变量 C.在目标函数中,数值是固定值的变量可以忽略,只保留可变变量,不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 D.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的选定的独立变量作为优化变量 7.换热网络中有一股热流热容流率为4kW/K,温度从180→80℃;另一股冷流热容流率为2kW/K,温度从80→160℃;系统的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20℃,这两股物流的最大可交换热量是多少kW?热量富裕的物流换热开始或者结束的温度点是多少℃?() A.160,140 B.320,100 C.100,160 D.120,160

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答案

页眉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系统的分类 1.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ABCD 2. 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参考答案:ABCD 3.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以分割的 参考答案: 4. 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参考答案: 5.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特定功能 参考答案: 6.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参考答案: 7. 研究系统,意味着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从要素联系与结合上,去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建立正常的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这正是系统工程的要旨 参考答案: 8.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一般系统论概念为标志 参考答案: 第一系统的基本概念1.3系统的结构与功 1. 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社会系 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 参考答案AB 2. 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原理、法则、制度、规定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是人脑的产物,是实体系统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系统 2、工程 3、模型 4、工程系统 5、系统工程学 6、系统工程 7、反馈 8、系统模型 9、系统评价 10、价值工程 二、填空题 1、工程系统的特性包括:()()()()()()()() 2、Hall系统工程三维形态的第一维是逻辑维,包括()()()()()()()七个步 骤 3、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和实施。 4、系统的属性主要有()、()、()、()、()、()、() 5、Hall系统工程三维形态的第一维是时间维,包括()、()、()、()、()、()、()七个阶段, 6、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弄清问题、()、()、()、()、()、() 三、判断题 1、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不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运筹学”等() 2、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时期。() 3、信息论可分为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三种不同的类型。() 4、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比较”和“学习”。() 5、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先总体后详细的设计程序、综合即创造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 6、系统工程方法论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是系统工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 7、从提出或建立一个系统到该系统停止运行或为其他系统代替的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8、系统分析是一种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为达到费用和效益最佳的辅助决策的方法和过程。() 9、决策分析的类型主要有:确定型决策分析、不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对抗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 全工作中的应用。(8分) 答:事故法则,常称为300:29:1法则,它是一种事故统计规律, 表明了1 次死亡和29次轻伤是包含在330次事件中,揭示了严重

系统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2.1什么是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a.如果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的交换,也没有能量的交换,就称其为孤立系统。在孤立系统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隔绝的,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不能传至系统外,系统环境的能量也不能传至系统内,显然,客观世界是不存在这种孤立系统的;b.如果系统与其环境可以交换能量但不可以交换物质,称其为封闭系统。例如一个密闭的容器,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但不能交换物质,可看作为封闭系统;c.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换,又有物质交换,就称其为开放系统。小至细胞、分子、大至生物、城市、国家等任何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都是开放系统。 2.2什么是系统自组织现象?试描述一个具体的系统自组织现象。 答:系统中的元素在环境作用下,不依靠外力,发展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系统自组织。19世纪末化学家利色根发现,将碘化钾溶液加入到含有硝酸银的胶体介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碘化银沉淀物会构成一圈圈有规律间隔的环状分布,这种有序的环称为利色根环。如激光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 2.3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与技术有过哪些贡献? 答: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力学研究所成立“运用组”,即后来“运筹组”的前身。到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1980年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系统工程研究发展的重视。1986年钱学森发表“为什么创立和研究系统学”,又把我国系统工程研究提高到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体系的高度进行研究。我国学者钱学森于1989年提出“综合集成法”,是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新贡献。 2.4如何全面正确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1+1>2”表达式? 答: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整体性,系统不是各孤立部分属性的简单叠加,它还具有各孤立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系统的整体性质有时通俗地表达为“1+1>2”,但实际情况是复杂的,也有可能等于2或小于2,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各部分的属性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这主要是从系统的交通角度来理解的。 2.5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a.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系统的熵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态,此时系统的熵最大,但对于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熵却可能增长、维持或减小。b.协同学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并通过协作导致系统出现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c.混沌是由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随机运动。它不是简单的无序状态,在“杂乱无章”运动中又包含普适常数,包含自相似性。 共同点:三者讲的都是一个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不同点:混沌理论是从随机表象角度来讲的,耗散结构是从熵的角度来讲的,协同学是从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 3.0详细说明动态规划的中心思想。 动态规划是研究多段决策而提出来的一种数学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所谓的“最优性原理”,这个原理归结为用一个基本地推关系式,从整个过程的终点出发,由后向前,使过程连续地转移,一步一步地推到始点,找到最优解。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试题

事故预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发展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 事故法则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安全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中得到的规律,其绝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行业事故。为了进行行业事故的预测与评价工作,我们必须对行业事故的事故法则进行研究。 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①预防第一,防患未然②根除事故的原因③全面治理 事故预防措施①技术原则②组织管理原则③安全教育原则 技术原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消除潜在危险原则②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③闭锁原则④能量屏蔽原则⑤距离保护原则⑥个体保护原则⑦警告、禁止信息原则。此外还有时间保护原则,薄弱环节原则,坚固性原则,代替作业人员原则等,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采取相关的预防事故的技术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①系统整体性原则②计划性原则③效果性原则④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⑤责任制原则 安全教育原则①安全态度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进行思想教育和态度教育②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③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术,变成安全操作的本领,才能取得预期的安全效果。 事故预防要从技术、组织管理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简述及问答题 1.如何理解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进,而且影响安全的因素也很多,安全的内涵及标准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现实条件,这些现实的安全标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随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而提高。 2.在解决安全问题上,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有何区别 “传统安全”-人们对安全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的运用和使用阶段,在设计阶段很少采取专门的有力措施,用来提高和改善所设计系统的安全性。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出发型 系统安全是以“全过程”、“系统地”、“事故处理”和对危害的“识别—分析—控制”的方法为其特征。着眼点放在系统实际运行之前,使系统的设计在安全上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能正常运行或保证安全。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发现型 6.为什么用系统工程方法能解决安全问题呢? 可以识别出存在于各个要素本身、要素之间的危险性;可以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互相依存、互相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 7.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事故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工伤事故是由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这三项要素构成的。 死亡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及以上,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之和计算出来

系统工程期末复习资料(全)

系统:由两个及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环境的整体。系统边界:从空间结构上看,把系统和环境分开的所有点的集合;从逻辑上看,边界是系统构成关系从起作用到不起作用的边界,系统质从存在到消失的边界。 系统的属性:整体性{是系统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关联性(由多个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备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 环境适应性(环境输入系统,系统输出环境,系统要生存,一定要适应环境) 层次性(作为总体来看,系统可以分解一系列子系统,并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目的性(有一定目的,为达到既定目的而具备一定的功能) 集合性(把具备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系统的类型:人造系统和自然系统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发系统 系统工程的概念: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研究、探索系统问题的一般规律和途径 重要思想:最优思想、总体思想、组合思想、分解和协调思想、反馈思想 霍尔三维结构: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 时间维(6个阶段):规划阶段、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7个步骤):明确问题、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优化、做出决策、付诸实施 特点:强调目标明确,核心是最优化,认为一切现实问题都可以规划为工程系统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法,做最优解答。该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有整体性,在技术应用上有综合性,在组织管理上有科学性,在系统工程上有问题导向性。 切克兰德方法论:主要内容:问题、根底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比较与探索、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馈 主要步骤(略) 比较:同:同为系统工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起点,具备相应的逻辑结构 异:前者主要研究工程系统问题,后者更适用于“软”系统问题的研究 前者以优化分析为核心,后者以比较学习为核心 前者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后者使用定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前者研究对象为良结构,后者则为不良结构 系统分析: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6要素:问题、目的及目标、方案、模型、评价、决策者 步骤(SA):认识问题——>探寻目标——>综合方案——>模型化——>优化或仿真分析——>系统评价——>决策 系统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体为目标,多方案模型分析与选优、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次反复进行 创新方法:提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定性研究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结构模型:定性表示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本质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联系情况的模型 结构模型化: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的过程 结构分析: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解释的过程 SD流程图:认识问题——>界定系统——>要素及因果关系分析——>建立结构模型——>建立量化分析模型——>比较与评价——>政策分析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试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模拟考试 1、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及相应韵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其生命周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保障等。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①管理②商务③技术④软件⑤独立的应用软件 A.①④B.①②C.③④⑤D.④⑤ 2、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不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的条件。 A.企业的注册资金B.企业的软件开发实力 C.企业是否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企业领导的学历 3、关于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下述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高技术与高技术的集成,要采用业界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B.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对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和项目经理的领导艺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C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需求常常不够明确,而加强需求变更管理以控制风险. D.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常面临人员流动率较高的情况 4、根据原信息产业部200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要求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中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资质的人数不少于M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n名,则。 A.m=35,n=10 B.m=25,n=8 C.m=15,n=6 D.m=15,n=3 5、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监督管理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获证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自检 B.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对获证单位每年进行抽查 C.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每三年进行一次换证检查 D.末按时申请换证检查或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其资质证书予以注销 6、在CRM中,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如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属于。 A.描述性数据 B.交易性数据c.促销性数据D。关系性数据 7、用户需求在项目开始时定义不清,开发过程密切依赖用户的良好配合,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这是的主要特点。 A.蒙特卡洛法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头脑风暴法 8、关于中间件特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中间件可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 B.跨越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或服务可通过中间件透明交互

系统工程导论答案第5,6章

P134 9. A 1: 7*0.4+8*0.2+6*0.2+10*0.1+1*0.1=6.7 A 2: 4*0.4+6*0.2+4*0.2+4*0.1+8*0.1=4.8 A 3: 4*0.4+9*0.2+5*0.2+10*0.1+3*0.1=5.7 A 4: 9*0.4+2*0.2+1*0.2+4*0.1+8*0.1=5.4 所以最佳方案为A 1: 1A 2: 3*0.25+3*0.25+3*0.1+4*0.2+3*0.2=3.2 A 3: 4*0.25+1*0.25+1*0.1+2*0.2+1*0.2=1.95 所以方案2最优。 12. 1)层次单排序 列向量归一化得???? ??????1111.00768.01303.03333.02308.02174.05556.06924.06523.0 按行求和再归一化得T W ]1061.02605.06334.0[= ()∑===31max 0394.331i i i W AW λ 一致性检验:()1.0034.058 .02/30394.3<=-== RI CI CR 列向量归一化后C1变成 ??? ???? ? ??? ?? ???038.0015.0059.0321.0015.0148.0062.0075.0049.0036.0333.0431.0527.0573.0511.0296.0369.0264.0286.0365.0185.0123.0075.0057.0073 .0 21[0.10280.31610.47500.07380.0323]T W = () 21 5 1max 21 1 1 4.93195i C i i AW W λ== =∑ 一致性检验:()4.93195/4 0.01520.11.12 CI CR RI -= ==-<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 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 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 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 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 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 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 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答 1.系统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系统工程》复习试题与答案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判断正误 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T )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F )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F )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T) 三、简答 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系统工程为从事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简述系统的一般属性 答: (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除此之外,很多系统还具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

2015华南理工网络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最新最全答案解析

2015年华南理工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系统的分类 本次练习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7题。 当前页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7题。 1.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2.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3.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可以分割的。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特定功能。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研究系统,意味着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从要素联系与结合上,去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建立正常的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这正是系统工程的要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概念为标志。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3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本次练习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1.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B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 问题解析: 2.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原理、法则、制度、规定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是人脑的产物,是实体系统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影响系统的输入,称为系统的“反馈”。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