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术后第1-2天

1.踝泵练习: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练习,缓慢、用力、全范围,每日尽可能多做。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500次/日,以促进下

肢血液循环。

3.髋关节周围肌肉等长肌力练习,减缓肌肉萎缩。

4.以卧床休息为主,抬高患肢,髋关节处于舒适体位。

5.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去厕所等必须日常生活即可。下地行

走时间要受到控制,5-10分钟/次,2-3次/天。

术后第3-7天

1. 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去厕所等必须日常生活即可。下地行走时间要受到控制,5-10分钟/次,2-3次/天。

2. 继续以上练习。

3. 髋关节被动活动:注意此练习应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术后2周—4周

1.扶拐下地患肢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去厕所等必须日常生活即可。不

可把行走当做训练项目,逐渐根据自身情况延长行走时间,以活动后髋关节症状不加重为度。

2.髋关节被动活动:注意此练习应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3.继续以上练习。

术后4周—6周

1.髋关节被动活动:在可以忍受范围内活动,逐步练习到正常。

2.进行可耐受范围内的髋关节主动活动,包括内收、外展及内外旋动作练习。可骑固定自

行车,以练习髋关节灵活度。

3.继续以上练习。

术后6周—8周

逐渐恢复下肢的正常功能活动或行走。

注意事项:早期大角度的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一般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刻,避免反复大角度屈伸练习。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隔两小时冰敷一次。

仰卧位髋后伸

仰卧位髋外展

髋关节外旋

坐位并腿

髋内收练习

髋内旋练习

坐位抗阻伸膝

直抬腿练习

主动踝关节背伸

后抬腿练习

卧位勾腿练习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主动踝关节跖屈

侧抬腿练习

静蹲练习

左右向负重

前后向负重

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指南

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 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 (1)术后第1~3天 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 6 ~8 周。 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手术后第1~3天应将小腿略垫高,同时做如下康复练习:①被动练习(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2 小时按摩10 分钟 ●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2 小时按摩10 分钟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流程 一、术前指导与训练 1.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保持10秒/ 次,10次/组,5-10组/天 2.指导卧位排便 3.控制训练量,避免患腿过度负重及过大关节活动 4.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助行器行走,为术后行走作准备。 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训练禁忌:术后高热,感染,安静时心率大于100次/分钟,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计划要结合实际,在锻炼时应注意适量休息,消 除患者的精神紧张。 2、强调注意安全性,避免损伤,并加以保护 3、不要过度使用暴力,尽量减少痛疼,去的患者的主动配合 4、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 5、每天训练前询问患者,检查患者下肢痛疼,肿胀和伤口情 况 第1阶段—卧位及坐位训练 康复的重点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上的焦虑紧张,克服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仰卧位:双膝间垫枕,使其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患肢内收、内旋。侧卧位:健侧在下,患肢在上,也应在双膝间垫枕,以防患肢内收、内旋。 (2)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10秒,20次/组,每日2~3组。 (3)CPM的使用:术后第2天引流管拔除后,可使用膝关节CPM。注意角度,逐渐增加,不宜过大,禁止内收、内旋。(4)辅助物理因子治疗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第3-5天 平卧位以下每组动作完成10次。 (1) 腓肠肌训练: 先让患者踝关节跖屈,足跟向后拉,然后再让踝关节呈背屈位,使足跟向前推,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 (2) 股四头肌训练: 放一个小圆枕头(或纸卷)在膝关节下,膝部用力下压,小腿向上抬起,使膝关节伸直维持5秒。 (3) 股二头肌训练: 患者下肢呈中立位,足后跟往下压,膝关节不能弯曲,保持5秒,放松5秒。 (4) 臀大肌训练: 臀部收紧5秒,放松5秒。 (5) 髋关节屈曲训练: 患肢脚沿床面向上移动,使患肢髋、膝关节屈曲,但应保持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 (6)半卧位先将患者床头逐渐抬高,使患者取半卧位,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逐渐延长时间。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 炼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 1、术后当天:做踝泵练习,即活动足踝关节:最大限度的 将脚尖向上勾起,再最大限度的将脚向下踩,使脚面绷 直,每小时做10次,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 2、术后第一天:肌力训练:(1)股四头肌内侧头训练:取 坐位,脚尖往上勾起,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保 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2遍。(2)直腿抬高练习: 取坐位,脚尖往上勾起,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 将下肢抬高离床面20厘米,保持10秒,连续10次,每 天2遍。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1)膝关节足跟紧贴床面滑动, 膝关节主动屈伸10次,每天2次。(2)坐在高椅子或 床边,足踝向后最大限度移动,维持10秒,然后放 松。 3、术后第二天:拔管后若无特殊情况,指导下地活动:下床时术侧先下,也可根据病人情况确定从哪侧下床。 4、指导上下楼梯:“好上坏下”,即上楼时用健侧腿先上,下楼时用患侧腿先下。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流程 1、术后当天:做踝泵练习,即活动足踝关节:最大限度的将脚尖向上勾起,再最大限度的将脚向下踩,使脚面绷直,每小时做10次,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 2、术后第一天:(1)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取仰卧位,脚尖向上勾起,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保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2遍。(2)屈髋屈膝练习:取仰卧位,足跟紧贴床面滑动,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屈伸10次,每天2次。(3)髋关节外展内收: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腿向外平移,与身体中线夹角呈45度角,保持10秒,然后再移回中线,连续10次,每天2遍。(4)缩臀运动:臀部肌肉收缩,保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2遍。 3、术后第二天,拔管后若无特殊情况,指导下地活动:(1)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2)将术侧腿移到床下,防止术侧髋外旋。(3)健侧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 4、(1)站立抬腿练习:站立位,双手扶双拐,健侧单腿站立,身体纵轴保持与地面垂直,患侧屈髋屈膝,屈髋以90度为限,加强髂腰肌肌力练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及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 了直跪的基础,进一步需要半跪的训练。3.10正确的站立姿势:小儿到了12月可进行独立站立训练,可训练髋骨伸展能力。 髋部训练法:使患儿处于俯卧位,家长一手按住臀部,一手握双腿膝部,将双大腿缓缓上提,这样可使髋关节充分得到伸展。4手功能训练 经常让病儿手抓握各种物体,不论光滑或粗糙的、温热或冰凉的,加强对手的各种刺激,促进手部感觉。继而抓捏和玩耍玩具,如搭积木、拾豆豆、做插木游戏等,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 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育。 还可以指导他们做结绳、系鞋带和扣钮等,为将来生活自理打基础。5效果 早期持久的纠正异常姿势和对肢体的功能训练、病儿的家长参与掌握一些康复知识,与医生密切配合,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耐心地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说年复一年的不间断操作,可以协助病儿克服困难,得到很大成度的提高。6体会 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做到“三早”是关键,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婴儿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定期带孩子到儿 保科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患儿有运动 发育落后,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早期干预会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治疗需打“持久战”。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康复治 疗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综合治疗,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一些家庭康复训练方法。使康复训练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康复训练最重要,目前在脑瘫治疗中,方法虽然很多,但康复物理治疗、运动训练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药物等治疗是次 要的,只起辅助作用。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 功能改善比较困难,但只要坚持康复训练,患儿的功能都会有所改善的。参考文献[1]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44-363. [2]卢庆春.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8. [4]刘振寰.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人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乾县人民医院(713300) 2012年3月8日收稿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0-0178-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及护理 王亚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关节疼痛,具有关节活动好,可 早期下床活动,减少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是大多数关 节病患者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术后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和预防各种 病发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1月~2011年12月, 我科共行人工关节置换术96例,现将康复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共行人工关节置 换术96例。 其中男64例,女32例,男女比例2:1,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是59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8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骨性关节炎8例,均为国产假体。骨水泥固定假体65例,非股水泥固定假体3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及时行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 1.2康复训练方法 1.2.1术后第一天即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以防远端关节僵硬。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绷紧腿部肌肉10S 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依次循环。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1.2.2如假体为骨水泥固定,术后3天,即协助患者下床,在床边 站立;如为非骨水泥固定,术后5~7天, 在床上练习髋膝关节屈伸,髋关节内外旋,开始屈髋<45°,以后逐渐增加屈度,但不能> 90°, 再之,要帮助患者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扶双拐练习站立,屈髋关节<60°,并保持患肢外展。要让患者改变健康时的活动随意动作,而形成规律动作,并养成每次下床时,患肢先下床,患侧上肢扶拐后,再健肢下床,健侧上肢扶拐,然后扶双拐站立。上床时的动作与此相反,健肢先上,患肢后上。1.2.3术后6~8周再持拐,由不负重而逐渐加大负重行走。术后6周内不下床时,宜在床上锻炼,以便骨组织长入表面微孔。术后6周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不负重,护士或指导家属 在旁守护以防意外。 先用双拐,再用单拐,使用单拐时要将拐握在健侧手中;上楼时先用健肢、下楼时先用患肢,避免屈髋>90°。3 个月后弃拐自由行走。1.3结果:本组96例患者术后3~6个月后复查,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8例;生活自理完全独立46例;生活自理大部分独立10例;部分依赖2例。均无关节感染、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2护理2.1一般护理 2.1.1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伤口情况。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 伤较大,术程长,易引起出血。术后必须给予平卧位, 心电监护检测血压、心率、呼吸、血量饱和度等变化;积极建立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持生命体征平稳。观察伤口有无出血、 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2.1.2保持正确体位。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可在双大腿之间放置软枕或三角海绵,以防髋内收;穿丁字鞋或行皮牵引,使足尖向上,并保持15°外展中立位1~2周,防止内收、外旋,造成脱位。 2.1.3减轻患者疼痛。利用说话或按摩身上的其他部位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切记动作粗暴,以免引起或加重病人的疼痛。 2.1.4预防感染。术前应注意休息,预防感冒,及时诊治感染病灶。术前30分钟应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强病人的抵抗力。2.1.5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感觉、末梢血运有无异常,早期做好远端关节活动及股四头肌锻炼,并配合下肢按摩,预防 下肢静脉栓塞形成。 使用防褥疮气垫,每1~2小时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整洁,干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预防褥疮的发生。协助病人翻身、叩背、鼓励病人自主咳嗽,做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 以水,习惯床上小便、 自行排尿,避免尿道感染。2.1.6心理指导。术后患者常担心伤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而不敢活动,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反复强调早期功能锻炼的 178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 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 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 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 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 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 90°;其次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 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 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 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 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综述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综述 发表时间:2012-10-12T16:20:04.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福全1 马延2 [导读]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 张福全1 马延2 (1山东省滨州地区惠民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251712) ( 2山东铝业公司医院放射科 255069) 【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关键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28-03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它是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间解剖的异常,或解剖正常但长期不正常外力作用于髋关节,导致两者长期不正常接触、碰撞,产生反复的微型创伤致使关节盂缘和关节软骨退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FAI是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先兆[1-3]。为了阻止或延缓髋关节的退行性变,对FAI及其与骨关节炎关系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一、发病机制 其碰撞的病理机制:FAI常见于髋解剖结构异常的病人,如髋发育不良、头骺滑脱、头骺缺血坏死或外伤后畸形等发生髋臼和股骨头颈结合部异常吻合。可单纯由于股骨头颈结合部或髋臼解剖异常引起,也可由两者共同引起。(图1、显示其发病机制) 图1 A为正常;B为股骨头颈凹陷不足;C为髋臼后倾;D为股骨颈凹陷不足与髋臼后倾共同作用所致。 二、临床表现 FAI病人常是喜欢运动的青壮年,临床症状为轻微外伤后或无创伤的情况下缓慢发生的髋部疼痛,腹股沟区慢性疼痛为锐痛,初为间隙性,以后随着活动及受力增加变为持续性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碰撞试验阳性,即髋关节屈曲内旋时疼痛[5]。运动时疼痛加剧。 三、分型 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型: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 (一)Cam凸轮撞击型:由于股骨近端的解剖异常而引起的碰撞,称之为Cam凸轮碰撞,即股骨头相对于颈后移造成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不足,导致髋关节屈曲或(和)内旋时股骨颈和髋盂间接触或碰撞,这种不正常的力反复作用于前上盂缘区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从而损伤关节盂缘和关节软骨[2 3]。这一类型多见于年轻男性运动员[2] 。 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所谓“左轮枪柄”样畸形就是指这种通常应为凹陷的股骨头颈结合部变平,即股骨颈前外侧方隆起,(图2所示) 图2股骨头颈联合处前上缘骨性突起 Notzli等提出了用MRI定量描述股骨头颈交界处凹陷的方法。当股骨头颈凹陷不足时,A点处的骨皮质到股骨头中心的连线与股骨颈中轴线的夹角仅增大,(如图3所示)。在FAI组中该角平均为74.0°±5.4°,而在正常对照组为42.0°±2.2°所有由于股骨头颈结合部形状异常引起的碰撞原因都能引起这一角度的增大。股骨头颈凹陷不足时股骨颈宽度与股骨头半径比率也会增大,α角越大,越容易发生前上方股骨头颈与髋臼唇的撞击。α角>50°是诊断FAI的临界值。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人工关节手术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达到安全可靠的程度。据报道,90%以上的人工关节术后20年都很成功。现代的人工关节已经达到耐磨、耐用,入体不会发生排斥。原来走路一跛一跛的病人,手术后行动自如,甚至忘了它的存在。但人工关节中的聚乙烯仍有磨损问题,所以手术后患者不要过分活动,当动则动,应穿低跟的软底鞋,适当野外散步,郊游和室内工作,而不应过多爬山、上下楼、跑步,最好采用不会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游泳、太极拳和体操等。 术后康复要点 手术当天: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嘱病人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组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以减轻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术后第一天: (1)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每日2~3组。 (2)股四头肌训练: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5秒,每20次/组,2~3组/日;同时可于床上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的高度,但要有5秒左右的滞空时间;缓慢屈膝屈髋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足尖保持向上,防止髋内收内旋。

(3)抗阻肌力训练:可进行抗阻内收肌和抗阻外展等长肌力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2~3组/日。 术后第2~3天: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和股四头肌训练。 术后第4~14天: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教会病人用双拐行走,安排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在此期间,还应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训练。并加强体位转移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术后第2~3周: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训练病人用单拐行走。 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教会病人如何入厕、穿脱鞋袜、坐车、上下楼梯,没有做大转子切骨的病人应在6周左右弃拐行走。同时应嘱病人定期复查,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 (2)入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入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入厕,注意保持膝关节低于髋部。 (3)取物: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作者:骨科点击数:687 更新时间:2012-08-15 】 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与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就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就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就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就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90°;其次就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 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就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与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与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全髋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康复评定 1.单项功能评定:肿胀、疼痛、肢体长度、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平衡功能、步态等[2]。 2.体格检查: (1)术前评定做髋关节功能的局部检查脊柱与关节形态、关节活动范围神经肌肉运动情况。(2)肌力评定:测试肌肉或肌群、对抗重力或外在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 (3)神经系统功能:注意肢体有无神经功能障碍 (4)X线诊断:双侧髋关节的骨盆正位片、患髋蛙式位片、与健侧进行对比、观察髂骨、坐骨、耻骨和骶髂关节 (5)CT和MRI检查:骨赘和剥脱骨碎片、骨质的改变、MRI轴位像补充失状位、冠状位和三维影像的不足 (6)核素骨扫描(ECT):ECT反映骨的代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力感染、肿瘤和营养不良性骨病 3.综合功能评定:常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是保持合理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重建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全面训练、个别对待。 因手术后训练时间、力度选择与手术术式等密切相关,因此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和开始时间尚未统一,缺乏能证明何种程序或方法更有效、更安全的可靠的临床研究,但应坚持渐进和不引起疼痛的原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要点 1.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起坏泵运动、腹式呼吸、气压循环治疗。 2.防止关节脱位:卧位,伸直术侧下肢,髋外展15°-30°,穿丁字鞋防髋关节外旋。 3.坐位:不宜久坐,每次<30分钟,床上屈髋<45°,床旁坐屈髋<90°,同时避免屈膝、髋内收和内旋。 4.转移活动:卧位是向术侧侧翻取床头柜上物品,半坐位时健侧取床头柜上物品。翻身,向患侧翻身。坐位,借助双上肢支撑坐起。下床时间向术侧移向床边,上床时术侧先移上床。在床旁坐、站立时,术侧髋尽可能后伸,避免起立时屈髋>90°。 5.关节活动度范围训练:拔出引流管后借助膝关节持续关节被动运动装置被动屈伸髋关节,屈曲角度控制在90°以下。逐渐由被动向助力和主动运动过渡,早起仰卧位足底沿床面进行屈髋,髋膝主动运动,屈髋<70°。髋关节伸直训练,俯卧位有利于伸髋训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促进骨康复的重要环节,人工髋术后早期指导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而且有利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及避免关节僵硬等重要 作用 现将手术后功能锻炼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早期患肢各关节功能锻炼 髋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方法:直腿抬高患肢保持3~5s,重复做,直到感到疲惫,每日练习做,同时练习绷腿运动,每日2~3 次,每次20~30次。 踝关节的功能锻炼踝屈伸及踝旋转锻炼术后即可逐步屈伸足踝部,做到完全恢复时。方法:活动踝部先向一侧转,再向相反方向转,每日3~4次,每次5~6次。每次5~10min。 2 早期活动早期的坐、立、行走的锻炼。 坐姿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椅、凳、沙发宜稍高,最好有靠背或扶手。大小便不宜用蹲厕,马桶也不宜太低,最好装有扶手,以利起身站立。避免弯腰捡拾地上物品。要保持髋部的外展中立位,以免引起髋关节的脱位。 站立锻炼适用于术后6~7天,注重骨水泥假体使用者,术后患肢可立即逐步负重,非骨水泥假体使用者,术后6周,患肢才可逐步负重。先做站立屈膝活动,将患肢向胸部方向提起,注重膝部不要超过腰部,维持不动,再进一 步行站立外展髋部,把身体挺直,将患肢向外侧举起,然后慢慢放回着地。 行走锻炼 2.3.1用行走器行走站立锻炼后,即可用行走器行走,方法:先把行走器向前移动一小步,身体向前移动,患肢抬起,让患者足后跟着地,逐渐全足平放在地上,然后再移动健肢,尽量走平衡,逐渐加重患肢的负重。带拐杖或手杖行走当没用行走器患者也可以站立及平

衡时才可用拐杖和手杖。用行走器助步,帮助患者获得平衡后,然后再用双拐,以后再用 单拐,拐杖握在健侧的手中。 2.3.3步行当患者觉得自己扶拐行走已完全获得平衡力的时候,即可弃拐行走,每日2~3 次,每次20~30min,以后逐渐调时间和强度,这样可有助于保持下肢的力量。 2.3.4上下楼梯行走上下楼梯时,患者需要他人的帮助及扶手的支持,每次只能上下一层楼梯,切记“上用健肢,下用患肢”,注重不要上高于14cm的台阶,每走一步一定要握紧 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3、完全康复后的锻炼 抗力性屈伸髋的动作方法:双足稍分开站立,伸膝把患肢移向前方,回原地,再将患肢向后伸,回原地。踏车练习此练习在步行练习之后,一般在术后2~3周,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练习时双足踩住踏板,先向前踏再向后踏,当患者觉得稍有力后,一般在4~6周,再加大踏脚的阻力,能骑满圈后逐渐降低坐垫,以增加髋关节的屈伸度。适当的体育锻炼可进行的体育运动包括散步、园艺、跳舞、保龄球、乒乓球、游泳,并保持适量体重。避免对新髋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滑水、网球。 总之,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劳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患肢功能锻炼,防止了髋后的、肌肉萎缩及关节僵,增加了患者腿和踝的血液循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足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 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 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 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 (1)术后第1~3天 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 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

髋臼撞击综合征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髋关节撞击,可以考虑行手术处理治疗。手术准备包括评价髋臼盂唇软骨病理情况,髋臼及近端股骨骨性畸形情况。治疗效果通常与关节软骨的退变程度相关。目前一般采用切开手术和/或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两者早期疗效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仔细选择合适的患者对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通常建议先采取系统非手术治疗,但关于其疗效的报告甚少。采用切开和髋关节镜技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绝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明显改善且及并发症少。疗效不佳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关节软骨病变,因此对有症状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保守治疗 关于保守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报道极为有限。最近两项描述性研究提示保守治疗可能改善伴有轻微畸形的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的症状。 Emma等报道采用改变运动方式及物理治疗37例髋关节撞击综合症伴有轻度畸形(α<60°)的患者,经2年随访,11%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同时16% 症状反复的患者暂未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89%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平均HSS评分从72分改善至91分。 Hunt等针对α角>50有症状的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17例患者中,6例症状改善无需手术治疗,HHS评分由69 分改善至79分。最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保守治疗患者相比,他们都进行大活动量的体育运动。保守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远期疗效不明尚不明确。

同大多数骨骼肌肉疾病治疗原则类似,首先采用制动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 运动治疗也是常用方法,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髋关节畸形情况,以及畸形对髋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相关肌肉肌力的影响。改善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不是治疗的目的。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减少相关症状的发作频率,治疗措施包括避免诱发症状的姿势。 其次是在疼痛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这部分包括多种治疗,比如改善肌肉力臂,增强同心圆和非同心圆肌肉力量以及神经肌肉相关训练。一旦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则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强相应活动范围的功能锻炼,同时保证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巩固治疗效果。在结束治疗之前,康复师应告知患者返回正常工作,锻炼,运动的时间计划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主要针对髋臼盂唇病变及髋关节相应的骨性畸形。手术范围包括中央间室(髋臼缘,髋臼盂唇以及髋臼软骨)和外周间室(股骨头颈交界处)。使用髋关节脱位技术切开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先是由Ganz提出,但目前随着髋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使用髋关节镜技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日益流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取决患者个人情况,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类型以及术者爱好。 对于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病变的部位,累计范围及严重程度对于能否采用髋关节镜治疗有重要提示作用,通常这些畸形情况可以通过X平片及三维重建得以确认。CAM畸形程度最为严重部位通常位于前上方头颈交界处,45°or 90°dunn位X片和CT三维重建中1到2点的位置可以清楚的显示这一部位。通常在蛙位片及骨盆前后位片,可见到畸形可延伸至头颈交界的前部或者外上侧。 一旦畸形范围扩大至于头颈交界后外侧,即外侧支持带血管的后方时,对于大部分医生,髋关节镜技术难以到达病变部位,这种情况下切开脱位手术治疗更为理想。复杂程度更高的股骨近端畸形,如Legg-Calvé-Perth es病后遗症,采用切开脱位手术才能完全纠正畸形。支持带肌皮瓣技术的发展对更复杂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于重度复杂髋关

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保证关节功能,恢复肌肉力量,加快康复进程的必要手段。锻炼开始的时间及锻炼的强度等因病变部位(关节上或关节下)、手术损伤软组织的程度(轻或重)、修复固定方法(是否用骨水泥填充)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功能锻炼要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但不能只是被动服从,要了解锻炼的意义、达到的目的、锻炼的注意事项及锻炼的方法等,做到主动锻炼,才能收到好的锻炼结果 术后1天—3天行早期康复训练。该训练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肢肌力,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术前肌力恢复对术后康复和早期活动有益,有利于减少卧床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 踝泵运动:术后当天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手术后当天起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6 s,之后完全放松。可用静脉止痛泵控制刀口疼痛。患者需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之后放松,这样可促进血液回流。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次—10次,每天3组—6组,每个动作尽量做到位,由慢至快。 压腿练习:术后第2天患者可坐起练习按压膝关节。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量伸直,每次要维持5 min左右,到患者可以忍受疼痛的程度为止。术后第2天,患者可坐起做按压膝关节动作,尤其是术前伴有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更应在术后做此练习。患者可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做轻轻下压动作,使腿尽量伸直,坚持5分钟,直到不能忍受疼痛为止,这是锻炼腿伸直的最好方法。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直比屈曲要困难,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痛。持续被动活动器练习:手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并摄X线片复查假体位置后方可开始练习。因膝关节周围肌肉少而肌腱多,加上长期膝关节病变使肌肉萎缩[1],此时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膝关节活动,可以借助CPM机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由0°~30°开始,每天2次,每次30~60 min,速度每分钟1~2次,以后每天增加10°,术后2周应达到95°以上[1]。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3天开始练习。用力伸直膝关节,并使踝关节背屈,然后将整条腿抬高30°,维持几秒钟后将腿放下,完全放松。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10次,每天3~5组。(5)弯腿练习:术后第3天起开始练习。开始时可在床侧进行,患者坐于床边自然放松,小腿凭借重力垂到床下,达到90°;然后将健肢放到患肢前方,向后压,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大小以能够忍受为度。(6)行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 预防水肿:将患肢用特制下肢垫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患肢远端应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屈曲5度—10度以防腓总神经麻痹,踝关节背屈90度,足跟悬空,防止受压。 术后3天—14天行恢复期锻炼。术后第3天,患者应在无痛情况下进行锻炼,学会直腿抬高方法。直腿抬高的高度不高于30厘米,每5个或10个为一组,每天做3组—5组。若患者恢复情况好,可借助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锻炼。初次练习屈伸由0度—30度,以后每天增加10度,术后两周应达到120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频率由慢到快,活动范围以患者无痛为准。CPM对肌力恢复、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有良好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指导 1、手术结束回病房后,请您去枕平卧6小时,期间请不要抬头及垫枕,同时保持患肢于外 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梯形垫或软枕)。 2、术后24小时内让你的家属按摩患肢小腿肌肉(从足部开始到膝关节以上部分),帮助患 肢血液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第1天您可以在护士的指导下做深呼吸运动和屈髋运动(注意屈髋的角度应按医生 要求),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同时做踝关节屈伸运动。 4、术后第2天,可取斜坡卧位,床头抬高不宜超过45°,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在护士 的指导下做大腿肌肉屏紧放缩锻炼,10次为1组,每次做3组,每日3次。 5、术后3-5天,如果病人无发热、病情稳定,您可在医师和护士的指导下下床,先练习站 立,如无头晕,则可练习扶助行器行走。注意:下床时屈髋角度不宜过大,患肢不负重。早晚各练习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3个月后逐渐开始负重。 6、下床后按医生要求做髋外展及抬腿运动,注意不要过身体中线。 7、术后3周内应当避免坐位(屈髋角度应小于90°),3周后可以坐高凳子,但应保持屈 髋角度不应超过70度。 8、术后4周内,睡觉时应注意维持患肢于外展、伸直位,避免侧卧,1月后可取侧卧位(健 侧卧位时双膝间垫枕隔离),防止患肢过身体中线。 9、术后3月后,如果病人无不适,复诊X线假体位 置良好,则可采用各种姿势卧位。 10、出院后注意事项: (a)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坐位站起的动作; (b)避免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时。身体向术侧倾斜去 取东西、接电话等;(c)避免翘二郎腿和座位穿鞋 动作;(d)避免坐厕坐桶过低;(e)6-8周内避免性

(完整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一.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 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烯衬垫。 表面人工膝关节 股骨和胫骨部分主要是用坚强耐磨的钴铬钼合金铸造后经复杂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胫骨和髌骨衬垫是由超高分子聚乙烯用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股骨部分和衬垫的关节接触面非常光滑,均可达到镜面效果,这样是为了模仿正常人关节内光滑的软骨面,使关节在活动时灵活自如。 表面人工膝关节安装在关节表面模拟正常人的关节

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成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而利用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工膝关节,如单髁和铰链膝等,都是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而加以选择。 2. 适用病人是谁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因为各种疾病造成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这种病人都伴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包括坐位站起时、行走时、上下楼梯时或夜间休息时不易忍受的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一部分疼痛以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长期用止痛药物治疗不仅对控制膝关节病变的帮助不大,反而常造成胃肠道的并发症,如胃痛,甚至胃溃疡、胃出血等。 有些病人除了疼痛,膝关节还常有被卡住的现象,甚至有些病变严重的病人出现膝关节的变形乃至严重畸形,有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内感染晚期等均可使膝关节完全畸形僵直。

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讲解

功能锻炼是保证关节功能, 恢复肌肉力量, 加快康复进程的必要手段。锻炼开始的时间及锻炼的强度等因病变部位(关节上或关节下、手术损伤软组织的程度(轻或重、修复固定方法(是否用骨水泥填充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功能锻炼要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但不能只是被动服从,要了解锻炼的意义、达到的目的、锻炼的注意事项及锻炼的方法等, 做到主动锻炼,才能收到好的锻炼结果 术后 1天— 3天行早期康复训练。该训练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肢肌力,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术前肌力恢复对术后康复和早期活动有益,有利于减少卧床并发症, 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 踝泵运动:术后当天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 手术后当天起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 6 s,之后完全放松。可用静脉止痛泵控制刀口疼痛。患者需用力把膝关节伸直, 踝关节背屈, 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之后放松,这样可促进血液回流。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次— 10次,每天 3组— 6组,每个动作尽量做到位,由慢至快。 压腿练习:术后第 2天患者可坐起练习按压膝关节。将腿伸直放在床上, 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量伸直,每次要维持 5 min左右,到患者可以忍受疼痛的程度为止。术后第 2天, 患者可坐起做按压膝关节动作, 尤其是术前伴有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更应在术后做此练习。患者可将腿伸直放在床上, 用软垫垫于足跟处, 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做轻轻下压动作, 使腿尽量伸直, 坚持 5分钟, 直到不能忍受疼痛为止,这是锻炼腿伸直的最好方法。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直比屈曲要困难, 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痛。持续被动活动器练习 :手术后第 3天拔除引流管,并摄 X 线片复查假体位置后方可开始练习。因膝关节周围肌肉少而肌腱多,加上长期膝关节病变使肌肉萎缩[1],此时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膝关节活动,可以借助 CPM 机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由 0°~30°开始,每天 2次,每次 30~60 min,速度每分钟 1~2次,以后每天增加 10°,术后 2周应达到 95°以上[1]。直腿抬高练习 :术后第 3天开始练习。用力伸直膝关节,并使踝关节背屈,然后将整条腿抬高 30°,维持几秒钟后将腿放下,完全放松。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 5~10次,每天 3~5组。 (5弯腿练习 :术后第 3天起开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