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训练学考试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试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试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试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

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

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成绩:是运动员成绩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价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

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测定。

4、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

能力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5、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经济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和方法。

6、模式训练法:是一种依靠训练信息指标把我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7、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

序的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8、分解训练法:是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和部分。

9、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10、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

法。

11、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

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2、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教程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

练方法。

13、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设施变换,以提高

运行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14、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点,运

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一次王城没站点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15、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

进行训练的方法。

16、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

出来的运动能力。

17、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

18、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

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能力。

19、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20、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是技术动作不可或缺的要素。

21、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22、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

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23、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立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

须遵从的模式化要求。

24、协调能力: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于参加动作的肌肉群的协调程度,而这种协调

程度又依赖于神经系统对肌肉合理精细的支配。

25、竞技技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

动。

26、战术指导思想:是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

动准则。战术指导思想是战术活动的核心。下

27、战术意识:即战术素养,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

术的思维活动过程。

运动训练学的3个基本问题: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

3个理论层次:一般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3大学科特征: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5大板块(基本内容):运动训练内容、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方法、运

动训练安排

1、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基本特点:竞争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利性

研究对象:运动训练的规律

2、(激烈的竞争性)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本源

性)是运动训练学最具特色的学科特征。

3、运动训练的目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直接目的:(提高运动员

的竞技能力)。

4、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目标状态的基本内容:(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5、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

门人才的过程。选材对象:儿童少年。指标体系构建注重运动项目的特点。实施过程注重动态观测和评价。

步骤:①确定选材时机②家族调查③体格检查④鉴别发育程度和分型⑤

选材指标的测试⑥综合评价和分析

7、运动训练5大基本原则:

一、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的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①训练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②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③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

运用贯彻的要点:①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②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的内容③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④根据比赛的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二、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①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②经济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③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运用贯彻的要点:①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②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③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三、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即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①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②机体在过渡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③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运用贯彻的要点:①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②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③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④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四、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

五、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短时间重复训练法: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短约30秒内,负荷强度大,动作速度快,间歇时间充分,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各个环节前后稳定;间歇方式多采用肌肉按摩放松,主要以磷酸盐代谢系统为主供能;

中时间充分训练法: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约30秒~2分钟,负荷强度较大,心率在180

次每分钟以上,间歇时间应充分,间歇方式应采用慢跑深呼吸及按摩放松,主要以糖酵解

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

长时间重复练习法: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更长,约在2~5分钟,负荷强度较大,负荷强度

循环训练法的结构因素: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教程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基本类型短时间持续训练中时间持续训练长时间持续训练负荷时间5-10min 10-30min >30min

心率强度170次左右160次左右150次左右

间歇时间没有没有没有

动作结构基本稳定基本稳定基本稳定

有氧强度最大最大次大

供能形式无氧、有氧代谢系统

有氧代谢为主有氧代谢供能

混合供能

28、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

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高强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发展性间歇训练

A型B型

复核时间<40秒40-90s 90-180s >5min

符合强度大大较大中

心率指标190次180次170次160次左右间歇时间很不充分不充分不充分

间歇方式走、轻跑走、轻跑走、轻跑

每次心率120-140次120-140次120次

供能形式糖酵解功能为主

的混合代谢供能糖酵解功能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有氧代谢为主的

混合代谢供能

8、宏观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

9、模式训练法的结构(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特点(信息

化、定量化)

10、程序训练法的结构: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特点(系统化、

定性化、程序化)

11、运动训练具体操作方法有(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等)

12、分解训练法基本类型(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顺进分解、逆进分解训练法)

13、变换训练法的类型(负荷、内容、形式变换训练方法)

15、人体运动所受外力(身体重力、空气或水的阻力、重物负荷、竞技对手的对抗等);

内力(肌肉的粘滞性、对抗肌的牵引等)的阻碍。

16、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代表项目,列举5个以上有效的训练方法)

类型: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

力量练习法:动力性练习(离心收缩、向心收缩、离心—向心收缩)

静力性练习(等长收缩)

17、肌纤维协调能力的训练,负重练习的强度不低于本人最高强度的(85%)

18、慢速度的大负荷练习主要导致(慢速纤维的肥大);最大速度的抗阻练习导致(快速纤维的肥大)

19、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也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做出运动反应的能力。(代表项目,列举5个以上有效的训练方法)类型: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20、反应这钟应答能力的指标是(反应时),是指从给予运动员信号刺激到运动员开始产生动作为止的时间,包括(感觉时、决定时)

21、移动速度主要取决于(动作频率、动作幅度)

22、有氧耐力的评定方法(定距离的计时)训练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为(80%~90%);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训练负荷强度应(95%以上)

23、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

1、主体因素:人体结构力学特征、感知觉能力、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2、客观因素: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器材设备与场地

运动技术的评价的指标:生物学与社会学指标,质量与数量指标

技术风格的实质、技术评价的两大标准:实效性(结果)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过程)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个标准。

34、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特长技术、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种族特征)

35、竞技战术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构成

36、(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37、模拟训练: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及通过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方法。

基本结构:被模拟系统、同态系统、(相似是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之间应具备的最基本关系,相似关系:几何相似、物理相似、数学相似)主练系统

分类:一种是依被模拟系统分为比赛对手的模拟训练、比赛动作的模拟训练、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另一种是将其分为静态模拟训练、动态模拟训练)

要求:①模拟训练虽然能帮助运动员或运动队针对特殊对手提高战术能力,但如果运动员或运动队不具有相应的一般战术能力的基础,模拟训练时不会有多大效果的。因此要求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模拟训练的重要性和适应范围。

②模拟训练中,要教育作为主练系统的运动员要切实树立“从实战出发”的思想,把同态系统视作为模拟系统,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从而提高针对特殊对手的特殊战术能力。

一般程序:明确模拟对象、确定模拟系统的边界、设置同态系统并进行相似分析,主练系统与同态系统一起练习

耐力素质的影响因素:1、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2、有机体活动时能量获得与交换的能力;3、有机体机能的稳定性;4、有机体的机能节省化,协调的完善和力量合理的分配。

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1、运动技术的不可分割性;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2、抓住战术意识培养这一核心环节3、着重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4、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5、重视战术组合6、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二、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的区别:(173页)

快速力量是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是运动速度和力量的综合表现形式。除与最大力量因素外还与完成动作的速度有关。快速力量训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保持适宜的兴奋度。

力量耐力是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能力。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表现出力量与耐力双重性的特点。

三、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254页)

战略决策是对参加一次比赛的全局性问题所进行的决策;战术决策是针对比赛中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决策。

战略决策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决策者对全局的了解;相对于战略决策而言,战术决策时局部的。

战略决策是宏观的,战术决策是微观的。

战略决策只有通过战术决策才能实现。

战略决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且历时较长;

战术决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往往表现出快速性的特征。

运动项群技术训练要点分析:具体与某专项训练分析: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1、“难、美、新、稳”是运动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2、处理好技术加难与人文关怀的关系;3、极为重视运动技术创新;4、更加注重运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5、技术细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6、规则的变化对技术发展具有整体性影响。

(二)计战能主导类格网对抗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

1、“发球、接发球”技术地位极为重要;

2、极为重视“精细技术”的训练;

3、技术与打分的交互作用;

4、进攻性技、战术与防守性技、战术交替发展;

5、影响技术和打法演进的因素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椅子游戏》 课程提示: 椅子这一材料是我园随处可见的,很方便取材,可是我们在平日的活动中想到的只是表面上的一些活动的方法。而施老师的活动除了感受到力量意外,我们还体会到了意料之外的细致和温柔。 教学活动开始,施老师首先蹲下来逐个询问幼儿的姓名和爱好,还时不时的跟幼儿调侃一番,一下子拉近了他跟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了减少了跟孩子的陌生感。 接着,施老师展示了活动中的唯一材料——椅子,体育活动中,施老师利用小椅子锻炼了孩子们的各种能力,活动中施老师除了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之外,还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 我们在平日的体育活动中,只注重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却忽略了去培养孩子们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使体育成为他们一生所必需的生活内容。看了施老师的教学活动,才让我们真正地感觉到——运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想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运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运动的情景化、游戏化、多变性以及挑战性,并且要真正的去了解孩子,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 正像施老师所说:外国的教育、外国的运动为什么与我们不一样,到底在操作理念和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最终他一语道破天机:运动应该带给我们精神!这样的运动,才是畅快的运动,才能够令孩子在运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服输、永不气馁、永不妥协、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体育运动所希望带给孩子的。

大班体育活动教学设计:椅子的游戏 一、说教材 “椅子”陪伴着大班走过了三个春秋,是小朋友离不了的好伙伴。在平时的活动中,就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玩些椅子游戏,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这些游戏往往因担心安全问题而被限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阶段主题活动,满足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设计椅子玩法。通过椅子游戏,练习跨、跳、爬、钻的动作。在活动设计中,我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进去,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二、说目标 1、让幼儿愿意接受游戏,对战胜困难充满自信。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尝试创造性地用椅子玩游戏,能勇敢大胆地行动。 此目标是根据纲要为指导,学习特点制定的,既体现了活动的重点,又体现了活动的难点,对发展四肢协调动作很有意义。 三、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及活动准备 1、活动重点:练习跨、跳、爬、钻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本次活动的难点:敢于利用椅子,进行跨、跳的动作。 3、活动准备:

最新运动训练学期末考试题培训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4.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5.项群训练理论: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科学理论。 6.体能主导类项群:以运动员的体能为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项目群组.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包括快速力量性项群、速度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三个亚类。 7.单一动作结构项群:以单一结构为主要运动技术动作特征的项目群组,按动作结构对竞技运动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包括非周期性单元动作结构项群、周期性单元动作结构项群和混合性单元动作结构项群三个亚类。 8.生理负荷: 9.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即称为竞技能力。10.竞技水平: 11.运动技术评价: 12.训练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以身体练习(又称运动动作)或心理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刺激的反应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称生理负荷,后者称心理负荷。 13.负荷强度: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刻程度,是构成训练负荷的重要方面。14.模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5.特长技术: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宰相对较高的技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69年,民主德国___________主编的___________一书,标志着运动训练学 初步形成了白己的理论体系。哈雷、《训练学》 2、依据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一般运动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3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的表现都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4、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水平 5、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 6、运动员竞技性状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竞技状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训练学答案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4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5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有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6运动训练管理: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7运动员选材: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8遗传度:某一个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9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0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 11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12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3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4模式训练: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5程序训练: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内容有序且逻辑性的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6重复训练:多次重复同一种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17间歇训练: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8持续训练: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9变换训练: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20循环训练: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21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都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技能水平,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素质。 22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包括: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 23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24耐力素质: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25运动技术:既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26运动智能: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 27运动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五个素质组成。 28技术风格: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29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30运动员心理能力: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

自考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自考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构成: 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4竞技体育管理 3.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1)竞争性:激烈的竞争性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2)规范性:现代竞技运动要求高度完美的技艺,它是以对技术、战术和各种训练规范性要求基础上建立的。 (3)公开性:竞技体育具有比一般社会活动更为明显的公开性和外相性特点。 (4)公平性:没有公平竞争,竞技运动便无法正常进行。 (5)集群性: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集体项目中,集群性特点更突出。 (6)观赏性:竞技体育以其独特的观赏性赢得官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奠定了自身发展的基础。 4.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5.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其研究对象。包括: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所有因素,不仅包括运动场上的,还有社会因素、心里因素。 6.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具有鲜明专一性,但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负荷的适度增加能够导致运动竞技水平的显著提高,但当负荷超出运动员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性行为,需进行有效管理)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7.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5篇 1大班体育游戏:勇救小动物 游戏目标: 1、练习蹬脚踏车,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勇敢、爱护小动物的精神。 游戏准备:脚踏车2辆、变形平衡木2个、大纸箱2只、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小动物玩具若干(为幼儿人数23菲倍)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路纵队,站在场地一端;每队之间放置大纸箱一个;场地中间设置山洞; 场地另一端的变形平衡木两侧放置小精灵玩具若干。老师发令后,各队第1名幼儿蹬滑跑冰车钻过山洞、到达浮桥。上桥救起1个小动物,并带着小动物踩脚踏车原路返回,第2名幼儿再出发。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一队救到的小动物数量多为胜队。 游戏规则: 1、必须双手扶把脚踏车至浮桥;待上桥后才能救小精灵。 2、若游戏中途发生意外情况或未带小动物成功返回应在原地重新通过。 2 大班体育活动-调皮的小袋鼠(单双脚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多种跳的方法:单脚跳、双脚跳。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活动准备: 圈若干、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调皮的小袋鼠(单双脚跳) 游戏袋鼠妈妈:教师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唱歌边跳跃,可以手拉手跳,也可以自己叉腰跳,教师注意在过程中引导幼儿按照儿歌内容变换跳的姿势。 2、游戏活动:调皮的小袋鼠 (1)幼儿扮演:小袋鼠,教师带领幼儿原地练习单脚跳及双脚开合跳。再将幼儿分成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场地的一端,另一端两把小椅子。 (2)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师范讲解动作要领及过程,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戏开始,排头的两位先单脚跳过圈,再绕过弯曲的小桥(即绳子),再进行开合跳圈,最后绕过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队,拍一下第二位幼儿的手,站至对尾,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第一位幼儿的动作。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进行游戏袋鼠。 附:儿歌跳跳跳,双脚跳,跳跳跳,单脚跳,跳跳跳,转身跳,天天跳,身体好。 3大班体育教案:数字格子跳跳乐 活动目标: 1、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2、结合数字规律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

运动训练学考试试题汇编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知识点:(一)竞技体育的构成 判断题: 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单选题: 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 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 多选题: 7、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教育学因素 8、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 A.生物学因素B.个性心理因素C.社会学因 D.教育学因素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判断题: 1、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2、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3、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单选题: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 点? A.竞争性 B.公平性 C.规范性 D.公开性 5.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 A.教练员 B.运动员 C.裁判员 D.球迷和观众 6.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 B.振奋民族精神 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多选题: 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学试题库

运动训练学试题库 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完整训练法:指从动作的开始至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 的能力。 4、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5、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条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 的训练方法。 6、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8、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9、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 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 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训练量:指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总做功量,可以由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距离和重复 次数来评定。 13、训练强度:指训练时单位时间内负荷量,单位时间内的负荷量越大,强度就越大。 14、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1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 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6、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 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7、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 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8、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9、完整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 练习的训练方法。 20、变换训练法: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运动负荷(时间、负重量、速度)、动作组合,或变换练习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21、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 22、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 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23、最大力量: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 24、相对力量: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 25、速度力量: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 量的能力。 26、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 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27、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28、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 的观念。 29、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最新运动训练学试题

1、根据十一运会和伦敦奥运会运动员的表现,用相关原理分析运动员发挥除除正常水平三连冠, 有的运动员失常无缘奖牌,有的超常发挥取得金牌这些现象的原因? 答案要点: 涉及到的原理有:发挥失常即比赛压力下的“克拉克”(Choking)现象,克拉克现象(亦称克拉克魔咒)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比赛失常的现象。 运动员参赛行为及影响因素:运动员参赛行为表现有正常表现、失常表现、超常表现三种表现。 影响因素:竞技实力与角色互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及其表现、教练员的指挥艺术、竞赛环境场地器材、气候地理、观众气氛,裁判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即众多角色都可能影响运动员)心理水平和心理优势(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和心理优势) 赛事性质与赛事指数(赛事规模和性质和运动员教练员的参赛期望结果) 异地(易地)参赛环境籍运动员的适应性调节(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运动员的适应性训练水平) 有关奥运会的新闻(参考): 体坛网特约记者李昱成报道北京时间8月9日,2008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在北京射击馆进行。中国选手、雅典奥运会该项目冠军杜丽遗憾卫冕失败,中国军团也因此错失首金。金牌被捷克名将卡特琳娜-埃蒙斯以503.5环的绝对优势获得,而她这一成绩也打破了奥运会记录。赛后,三大社在第一时间撰文对中国军团憾失首金发表评论,称由于压力过大,中国运动员才在比赛中发挥失常。 英国路透社在第一时间对本场比赛进行了报道,并以《埃蒙斯获得北京奥运会首金》为题撰文。文中称,“在刚刚结束的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卫冕冠军杜丽没能顶住压力,不仅没能为中国代表团收获金牌,而且甚至没有取得奖牌。”“这枚金牌最终被捷克运动员卡特琳娜-埃蒙斯获得,她的丈夫美国射击运动员——马特-埃蒙斯。” 2、结合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表现谈中国竞技体育的现状? 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8金27银22铜,奖牌总数87枚,金牌和奖牌数均位列美国之后排名第二。中国选手共刷新6项世界纪录和6项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境外参加奥运会创下的最好成绩。中国军团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和举重等项目上仍占据统治地位:羽毛球队包揽全部5枚金牌,而北京奥运会只拿下男、女单和女双3枚金牌;乒乓球队则与四年前一样,再次包揽全部4枚金牌;跳水队收获全部8枚金牌中的6枚,比四年前少1枚;举重队拿下5枚金牌,比四年前少3枚。 从奥运金牌看,近几届奥运会,中国竞技体育已经稳居第一集团前两名; 中国在体操、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跳水、射击、柔道、游泳等保持优势; 大众型项目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的比重增多,中国更加重视群众性体育。 3、简述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中国特色? 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在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创新,涌现出一些在理论上价值巨大、在实践中影响深远的本土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国优势竞技项目的制胜规律和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是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也是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形成的重要标志。 4、从定向的角度结合你所熟悉的专项设计该专项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 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运动训练学真题(1)

2016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运动训练学 简答: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2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3周期训练的科学基础和训练学要点? 4周训练课的不同要求和类型? 5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 P13页 答案1:《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是指在特定的专项上通过训练夺得比赛胜利和创造优异成绩;,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因此只要有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交叉使用。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任何一个运动员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能力以及心智构成的,构成了竞技能力的整体性,然而各子能力之间互相促进和制约或者优势互补体现出整体和子能力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个特定时刻状态前后互相都是延续的,一段时间的延续会对竞技能力有所提高,一段时间的剪短也会对竞技能力产生制约;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必然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裂变性,外部对人体负荷会产生一个适应的过程没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应激性也会越强烈,竞技能力得到提高;负荷超出最大承受能力,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裂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和应变性,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现代科技通过对运动员状态诊断,目标建立、计划制定的鞥到都直接干预到运动训练中,同时引导着运动训练朝着高科技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2: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候克服或者对抗阻力的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如下: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案3: 一:周期训练原则是指周期性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其训练的科学基础如下:《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由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现周期性的,而运动训练的也是一样有这个普遍规律决定的,新的一个运动周期都不应该只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达到新的一个水平。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出周期性特点,不断适宜增加负荷使得机体不断适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周期性特征;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才能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充分发挥出来。 二: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按照一个训练周期包含时间跨度不同,了解各个周期的时间构成和应用范畴,对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贯彻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贯彻周期安排原则时候,要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把训练周期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和比赛周和恢复周等等。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把一个完整训练过程分成若干小周期之后,不可以忽略各个周期之间的衔接,重视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幼儿大班体育游戏教案_共10篇完整篇.doc

★幼儿大班体育游戏教案_共10篇 第1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大班户外幼儿园体育游戏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大班户外体育游戏 1、游戏:抢板凳--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12张板凳(分两组,每组各放 6张)、鼓。 游戏玩法:(分年级幼儿进行,家长也可参加)把板凳摆成一个圆圈,每组10人分别站在一张板凳旁边。裁判敲鼓,参赛者在裁判敲鼓时,要围着板凳转,裁判说停,参赛者马上坐到板凳上,没有坐到的或坐的面积较小的被淘汰。最后一轮就剩4人和3张板凳,谁抢到了最后3张板凳谁就胜利了。获胜者可得印章一 次。 2、游戏:比比谁的眼力好--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矿泉水瓶若干、弹珠若干、课 桌、绳子3条 游戏玩法:每次为6人同时进行。幼儿在一分钟之内将玻璃珠离瓶口约(大班50厘米、中班30厘米、小班10厘米)的高度距离(已用绳子设定好)投进矿泉水瓶多者获胜。获胜者可盖印章一次。 3、游戏:贴五官--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1)一张硬纸板,纸板上面上人的头形轮,可加上头发之类,使头形更为生动。(2)制作好的活动、可贴的眉毛,眼睛,耳

朵,鼻子,嘴。 游戏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中、大班)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五官贴到人头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小班及小小班)小朋友可牵着家长的手,把家长领到准确贴人头的位置,贴准确即获成功。 游戏规则: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 儿只能用语言指挥。 4、游戏:你扔我接--户外游戏名称 游戏准备:吸盘球5个、场地准备。 游戏玩法:孩子抛吸盘球,家长来接,接住 5个为胜 游戏规则:根据不同年龄段,设有不同间 距,在间距抛接。 5、游戏:剪羊毛 游戏规则:每组有一名家长和宝宝组成,在家长身上夹上若干的夹子,家长抱起宝宝,沿着大圆圈来回跑,让宝宝去取别的家长身上的夹子,夹子最多的家庭获胜幼儿园六一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课稿:帮帮宝网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愉快、有意义的渡过在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为他们的童年留下快乐的回忆。 2、增进亲子感情交流和融合,让幼儿能将快乐的心情乐于和家长共同分享。 3、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胆的参与表演和游戏。

运动训练学试题库

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完整训练法:指从动作的开始至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进行学习与练习的方法。 3、灵敏素质:就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 的能力。 4、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5、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与运动负荷的条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的 训练方法。 6、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8、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9、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 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训练规律:就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 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训练量:指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总做功量,可以由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距离与重复次数来评定。 13、训练强度:指训练时单位时间内负荷量,单位时间内的负荷量越大,强度就越大。 14、运动训练方法:就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15、运动训练手段:就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 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6、模式训练法:就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与把握运动训 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7、程序训练法:就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与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 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8、分解训练法:就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9、完整法:就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环节,完整地进行练 习的训练方法。 20、变换训练法: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运动负荷(时间、负重量、速度)、动作组 合,或变换练习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21、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 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与要求的训练方法。 22、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就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 规则与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23、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就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 24、相对力量:就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 25、速度力量: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就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 量的能力。 26、柔韧素质:就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 及其她组织的弹性与伸展能力。

运动训练题集汇编1000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篮球、足球属于(B)项目。 A、耐力性; B 、对抗性; C、周期性; D、速度性。 2、训练适应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负荷、恢复过程、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等,其中(C)起着决定作 用。 A、负荷和身体; B、负荷和心理; C、负荷和恢复; D、身体和心理。 3、间歇训练法每次(组)练习之间有较充分的休息时间,如果用心率来表示,可在心率恢复到(B)是进行下 一次(组)训练。 A、110次/分之下; B、120次/分之下; C、130次/之下; D、140/次之下。 4、协调能力是运动员运动时,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练习的(C)。 A、方法; B、手段; C、本领; D、途径。 5、篮球、足球过人的动作属于(B)速度。 A、反应; B、动作; C、位移; D、灵敏。 6、在提高条件(难度)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是战术训练(B)之一。 A、任务; B、方法; C、类型; D、要求。 7、男孩子力量增长最快的年龄阶段是(B)岁。 A、7-10; B、11-13; C、14-17; D、18-21。 8、发展战术能力是全过程多年训练阶段中的(C)阶段。 A、基础训练; B、最佳竞技; C、专项提高; D、竞技保持。 9、发展绝对速度的主要训练手段是(D)。 A、300米计时跑; B、150米计时跑。 C、200米计时跑; D、60米计时跑。 10、发展一般耐力主要采用(C)的各种运动方式。 A、短时间、大强度; B、短时间、小强度; C、长时间、中小强度; D、长时间、大强度。 11、训练适应的特殊性是训练适应的(B)之一。 A、作用; B、特性; C、方法; D、手段。 12、超量恢复规律是(C)原则的依据之一。 A、周期性; B、区别对待; C、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D、系统不见断性。 13、如果用间歇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强度应在(A)。 A、40-60%之间; B、60-80%之间; C、80-90%之间; D、90%以上。 14、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D)。 A、途径; B、方法; C、手段; D、基础。 15、决定有氧耐力还是无氧耐力的关键是(A)。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练习方式; D、练习方法。 16、在训练准备期第二阶段,应该使运动员的(A)达到最大。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负荷组数; D、负荷次数。 17、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是教练员应具备的(B)之一。 A、特点; B、条件; C、要求; D、能力。 18、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A)的支配下,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 A、中枢神经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循环系统; D、运动系统。 19、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爆发力最常用方法(D)。 A、重量大、练习次数多; B、重量小、练习次数多; C、重量小、练习次数少; D、重量大、练习次数少。 20、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B)。 A、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 B、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 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 D、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 21、重复训练法每次(组)练习之间有较充分的休息时间,如果用心率来表示,可在心率恢复到(A)是进行 下一次(组)训练。 A、110次/分之下; B、120次/分之下; C、130次/之下; D、140/次之下。 22、在降低条件(难度)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是战术训练(B)之一。 A、任务; B、方法; C、类型; D、要求。 23、发展一般运动能力是全过程多年训练阶段中的(A)阶段。 A、基础训练; B、最佳竞技; C、专项提高; D、竞技保持。 24、超人的体力和技艺性是(A)的特征。 A、竞技体育; B、群众体育; C、学校体育; D、大众体育。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 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 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B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14.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运动水平: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15.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16.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19.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1.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贯穿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B 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2.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贯穿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B满足运动员的合理的需要。C发挥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23.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训练学要点: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B高度重视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C及时对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变更的原因,期望及方法的最大流表。 24.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训练学要点:A保持训练的系统性(a健全多级训练体制。B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C 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d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B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25.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训练学要点:a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B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C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D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运动训练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适宜负荷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与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2、竞技需要原则:就是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与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动机激励原则:指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与行为的训练原则。 4、有效控制原则: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训练中应准确把握与控制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训练的内容、量度及实施,并对它们进行及时的与必要的调节,以使得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运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5、适时恢复原则: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6、技术风格: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她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较为成熟与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7、竞技战术: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 8、模式训练法:就是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与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9、程序训练法: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与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0运动训练方法:就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与办法。11、运动训练手段: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2、分解训练法: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3、重复训练法: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14、间歇训练法:指对多次练习时间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H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強度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法。 15、比赛训练法: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与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16、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17、运动技术:就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就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18、运动员战术能力:运动员(队)掌握与运用战术的能力,就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运动员心理能力: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与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就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能力的组成部分。 20、训练效应:通过运动训练所产生的生物适应叫训练效应 21、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与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