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疑似手足口病转诊登记表2016

疑似手足口病转诊登记表2016

疑似手足口病转诊登记表2016

疑似手足口病转诊登记表

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

家长

姓名

住址或学校班级

联系电话

转诊

时间

转往何地转诊时情况医生签名

说明:发现疑似手足口病例必须转诊,并登记《疑似手足口病转诊登记表》,再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簿上并报传染病卡。传染病卡上的“病例分类”项√疑似病例。市人民医院是我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

手足口病门诊预检分诊流程

齐家镇卫生院门诊预检分诊流程 患者就诊 预检分诊 发热或出疹的患者 发热门诊就诊 确诊或疑似 按照转诊程序转诊确诊病例上报传染病至定点医疗机构疫情信息卡 注(患者转诊前在临时隔离点隔离,患者转诊后进行终末消毒)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运流程(试行) 一、决定患儿能否转运的基本条件是在搬动及运送途中,患儿不会因转运而危及生命和使病情急剧恶化。 二、转运前要与接收单位联系。 三、转运前患儿须经专家组会诊并得到初步救治。 四、转运工具须用救护车,救护车要具备吸氧设备、人工辅助呼吸气囊等抢救设施。 五、急救车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陪同的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的生命抢救技术。 六、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儿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 ㈠建立或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必要的药物治疗。㈡心电监测:使用心电监护仪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测。 ㈢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七、转运过程注意事项: ㈠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㈡患儿昏迷、呕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阻塞。 ㈢呼吸衰竭者,及时行人工气囊辅助呼吸。 八、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填写转运记录单(附件),进行严格的书面交接班(包括病情、治疗等情况)。

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止手足口病医院感染发生,避免疫情扩散,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医疗机构要按照省卫生厅《手足口病门诊预检分诊流程(试行)》有关要求制定和实施医院手足口病预检分诊流程和管理制度。 ㈠在小儿科、皮肤科、口腔科、急诊科和普通门诊等设立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台。 ㈡儿科门诊应设立专门的手足口病诊室、相对独立的候诊区、隔离输液室、隔离观察室等。 ㈢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对7岁以下、发热伴皮疹的患儿引导至儿科门诊就诊,将可疑患儿安排到专门的手足口病诊室进行诊治。 ㈣非定点医院发现手足口病确诊病人,应转往定点医院收治。 二、医务人员应提高手卫生意识,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 三、加强病房和诊疗场所的通风换气,必要时安装空气消毒设施。 ㈠有人情况下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外界空气温度较低时,可适当缩短通风时间,增加通风次数。 ㈡无人情况下可对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30min;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20ml/m3密闭30min;使用臭氧空气消毒器等进行消毒。 ㈢重症监护室应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附件1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职业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省市地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居)号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 初诊单位单位级别:①省级②市级③县级④乡级⑤村级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5.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普通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 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无□ (二)体征 1.颈项强直:有□无□;巴氏症:有□无□; 克氏症:有□无□;布氏症:有□无□ 2.腱反射:正常□亢进□减弱□; 肌张力:正常□亢进□减弱□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有,无。有则:WBC(×104/L),N( %),L( %) 2.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 1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版

卫生部等3部门关于印发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管发〔2012〕76号 二〇一二年六月六日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 (2012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手足口病聚 /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或在主动搜索或进行网络直报信息审核时,发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第四条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化,当出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征时(参见《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当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第七条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缺课追因等工作,对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用具、餐具等物品和活动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第八条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关班或关园 附表: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

附表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 一、集体单位或社区基本信息 1.单位或社区名称及地点: 1.病例数个,发病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分布于个年级个班,年龄范围岁至岁 病例临床类型:①普通例②重症例③危重例④死亡例

手足口病晨检制度

手足口病晨检制度 为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有咳嗽、发热症状的患者,必须实施晨检制度。 1、要在每日上午8:00——8:20检查各班级学生缺勤情况和健康状况。各班主任除目测、手试晨检外,还要把体温检测作为晨检的主要内容。要核实儿童缺勤情况及原因每天落实学生因病缺课登记统计,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卫生部门。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及时填报《中心小学各班级晨检报告》。 2、要向学生、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学生作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对人打喷嚏、咳嗽,不共用毛巾和餐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3、严格执行手足口病疫情日报告制度。实行追踪随访制,由分管校长班主任和各年级、各部门指定的专人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发热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课、不外出。 文桥中心小学 2011年5月17日

文桥小学手足口病晨检指南 文桥小学进一步完善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每天进行晨检,指定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老师具体负责本单位手足口病晨检的技术检查指导、疫情报告工作,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学生的健康晨检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1.晨检时间 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要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5—10分钟完成学生 的晨检,同时填写《手足口病晨检病例登记报告表》,当日上午10:00前报告当天行政值日.。 2.晨检内容 晨检发现以发热、手、足、口、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仅表现为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学生时,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带领其到医院诊治。当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手足口病病例时,要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当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发热、皮疹等)时,应当在4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3.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 学校和幼托机构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病因追查和登记。对符合晨检标准或医院已诊断为手足口病的,要列入晨检病例登记报告表。 文桥中心小学 2011年5月17

手足口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手足口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1 总则 1.1 背景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如无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合并症,一般无生命危险。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般4-7月是高发季节。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复杂、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极易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 1.2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快速、有效地应对手足口病疫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2 分级标准 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将手足口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1特别重大手足口病疫情(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为特别重大疫情(Ⅰ级): (1)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2)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20起或以上。 (3)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死亡病例10例或以上。 2.2重大手足口病疫情(Ⅱ级)。有下列情形之一为重大疫情(Ⅱ级): (1)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2)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10起或以上。 (3)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死亡病例5例或以上。 2.3较大手足口病疫情(Ⅲ级)。有下列情形之一为较大疫情(Ⅲ级): (1)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3起或以上。 (2)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死亡病例2例或以上。 2.4 一般手足口病疫情(Ⅳ级)。有下列情形之一为一般疫情(Ⅳ级): (1)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3起以下。 (2)在全市范围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死亡病例1例。 3应急响应 当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凡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时,根据本方案规定的级别进行分级应急响应。 4先期处置 XX疾控中心接到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手足口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卫生防病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先期现场处置,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上报XX 疾控中心和XX卫生局。 (1)初步核实诊断,证实是否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询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情况,并了解当地历史疫情和基本情况(自然、社会等)等背景资料,初步制定调查处理方案。 (2)收集疫情资料,并简单分析,以估计此次疫情可能的严重程度,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015年横市镇卫生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2015年横市镇卫生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横市卫生院2015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宁乡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下达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及时发现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死亡病例,控制暴发和流行规模。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相关督导工作。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全面准备,依靠科学、依法管理,加强合作、统一领导,分类处置、有效应对。 三、领导小组 组长:黄新和 副组长:易湘华姜太群陈小利 成员:公卫办人员村卫生室负责人各学校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急处理和督导工作。 四、普通病例发现、报告和监测 托幼机构及小学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制定专人或校医落实晨检制度,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例或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镇卫生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制,接诊手足口病例时,除了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和救治病人,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报告疫情,报告疫情时要详细报告病例的现居住地、学习(工作)地点、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疫情管理员及时浏览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时审核相关信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组织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定期到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进行督导管理。 五、聚集性疫情报告和调查 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周内,同一

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县疾控中心搞好相关资料收集、调查和督导工作。 六、控制措施 (一)病例管理。 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可以居家隔离治疗,领导小组组织村医对居家治疗病例每日访视。陈小利医师每日浏览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将辖区内的患者基本情况告知相应村医,由其到患儿居住地进行面访。访视时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居家患儿不应外出,避免与未发病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后1周。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每4小时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二)加强晨午检和健康观察。 督导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每日晨午检和健康观察,如发现发热或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患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带患儿到医院诊治。 (三)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开设发热疱疹门诊接诊发热、出疹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医务人员应加强洗手和双手消毒,在诊疗中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擦拭消毒。医疗机构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医疗机构的消毒由专人进行。督导学校、托幼机构每天进行全面消毒。 (四)关班、关园措施。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可建议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停课关园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因神经系统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

学校规章制度之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学校规章制度之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

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会诊转诊制度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会诊转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高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诊制度 1. 院内门诊首诊医生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尤其是手足口病第二期临床表现发病5天内发热患儿要高度重视,全面查体,综合分析,明确诊断。详细询问患儿家属患者发病情况,严格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规范救治原则,切实落实重症病例早期筛查的各项措施,尽最大可能阻断手足口病患儿由普通病例向危重病例的转化。 2. 首诊医师要做好院内会诊所需的临床资料,会诊时要详细检查,提出个人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分析。 3. 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上报院领导,安排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导小组进行商议,提出结论。 4. 对院内难以确诊的发热并伴有皮疹或丘疱疹的患者由诊疗技术指导小组组长提出,经院领导同意,并与上级指定的定点医院救治小组联系,申请相关医院救治小组携带设备来我院联合会诊,共同提出结论,对确诊患者应及时到上级医院治疗。 5. 重症病例必须经本院专家组会诊,依据会诊意见,方能确定是否为重症病例,在向州以上临床专家组提出会诊时,必须首先提供本院临床专家组的意见。

二、转诊制度 1. 院内凡是遇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应第一时间通知院内手足口病防控小组,对患者进行隔离,通知家属,并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做好充分转诊准备。 2. 建立手足口病转诊绿色通道,确保转诊畅通。 3. 一线医护人员要熟知EV71感染的分期,(特别是手足口病第二期临床表现发病5天内的患儿),预防向危重症的转化,一旦发现有神经系统受累、早期症状之一的,如烦躁、呕吐、嗜睡、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的,应尽早发现重症患者,以提高重症病例的抢救治疗机率,努力提高生存率。对新增的重症病例,组织专家组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医疗救治。 4. 转诊患者必须由我院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导小组或上级指定的定点医院救治小组陪同下转入定点医院救治,同时配备急救药品,转诊途中病情发展危及生命时,应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救治。 5. 陪同出诊的相关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在转诊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应及时通知院领导,同时和定点救治医院联系。 6. 到达指定医院后应积极同上级医院医生配合,由诊疗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向其介绍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完成重症患者转诊任务。对出现心脏、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不宜转诊的患者,就地在上级专家组指导下进行治疗,调集全院最好的专家和设备进行抢救。 来凤县中心医院公共卫生科

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使学校的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工作得到规范地落实,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的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设立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人 学校校长是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人由学校校医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手足口病疫情和疑似手足口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时,教师或校医应当立即向校长报告,学校了解情况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县教育局体委办和镇防保站报告。 1.同一班级,1天内有1例手足口病或者疑似手足口病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2.个别学生出现发热、收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症状。 3.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应大力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疗机构及其他部门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二、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晨检应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及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疱疹、腹泻、呕吐、抽搐等手足口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时,应及

时告知校医,校医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同时,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做到手足口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学校校医与教导处应妥善组织、安排好学生每年体检,建立并完善学生健康档案。 长春岭镇第二中心小学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预案 (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7天,可导致流行或暴发。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为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手足口病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预警和报告工作。 (三)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县的手足口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开展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四)后勤供应组 负责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处置等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等,确保应急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一、人员培训 做好人手足口病知识全员培训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的重点为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控指南》、《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 离和防护,标本采集、运送与存放等知识。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 (2012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第一条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二条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三条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或在主动搜索或进行网络直报信息审核时,发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第四条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第五条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见附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第六条医疗机构根据患儿病情,要求患儿居家或住院治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随访工作,指导居家治疗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当出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征时(参见《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当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 应急预案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预案 (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7天,可导致流行或暴发。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为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手足口病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预警和报告工作。 (三)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县的手足口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开展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四)后勤供应组 负责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处置等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等,确保应急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2018手足口病培训试题(含答案)

2018年手足口病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患者和隐形传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2、流行期间传染源主要为(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接触)。 3、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4、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 3-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5、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毒在( 细胞 )中增殖,由此进入( 血液 ),病毒自血流游离至( 器 官 )中增殖,引起(疱疹)性病变。电镜下可见(表皮细胞胞浆)中有病毒颗粒,脑脊液中亦可见到。 6、手足口病的四不特征是指(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7、手足病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 )岁以内患儿多见。 8、单纯手足口病主要表现是(手)、(足)、(口腔粘膜)、(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及疱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哪项是错误的(B ) A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B 有严格的地区性 C 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D 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D) A 柯萨奇病毒 B 埃可病毒 C 肠道病毒EV71型 D 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肠道病毒的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B ) A 50℃可被迅速灭活 B 75%酒精能够将其灭活 C 对紫外钱及干燥敏感 D 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4、对于手足口病处置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D ) A 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观察 B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C 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不应收住同一病房,以免交叉感染 D 疑似病人最好单独收治 5、下列哪项不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D ) A 病人 B 隐性感染者 C 病毒携带者 D 家畜 6、下列手足口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C ) A 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 B 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C 疱疹处痒、痛,有结痂 D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7、重症EV71感染在哪个年龄组发生率最高( A ) A <3岁 B 3-5岁 C 5-7岁 D 7-12岁 8、下列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B ) A 普通病例血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 B 普通病例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C 普通病例ALT、CK-MB可轻度升高 D 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9、对于手足口病例,下列哪种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B) A 咽分泌物 B 脑脊液 C 血液 D 尿液 10、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A ) A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 B 病室应开窗通风 C 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消杀工作 D 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

手足口病预防方案、应急预案

济宁市北湖小学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 预防方案 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病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召开了“传染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制订了“手足口传染病预防方案”、举办《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点问答》专栏,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此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等,做到群防群控,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明确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理工作。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补种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强化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防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麻疹等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1、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同时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家长会、板报、队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2、少先队发动春季爱国卫生活动,主题:“动员师生,清洁家园,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各中队要根据活动的要求,研究制定本中队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防控传染病措施,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并采取多

种形式,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使之人人知晓,营造出良好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控传染病活动氛围。 3、活动内容 ①全面清理环境。各班级要立即开展卫生大扫除,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室内外卫生整治活动,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搞好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各班级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扫,少先队大队部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使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 ②清除污水。对部分生活污水要定点集中排放;对低洼处污水坑立即进行填埋。 ③开展灭蝇、灭蚊和定期消毒杀菌活动。 ④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班级卫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向全体师生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生活垃圾,保持户厕清洁,防治病从口入。学校教室、桌椅要定期清扫擦拭和消毒。 ⑤加大饮食、饮水卫生监管力度。 ⑥各班级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预防传染病宣传,有针对性地宣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救治防控应急处理能力,做好晨检工作,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防控救治应急预案。 ⑦示范引路,树立一批爱国卫生的典型,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树立环境综合治理好、辐射效应强、管理规范的典型班级。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制度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我校发生和传播,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特制定每日工作制度: 1、严格领导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带班领导每日组织检查工作制度的落实,实行责任追究制。 2、严格晨检和洗手制度。 (1)每天早晨全校性晨检,重点检查学生手、足、口腔等部位有无皮疹;若发现学生发热伴有皮疹时,要立即送卫生室检查;对未到校的学生要电话问清情况,如为发热伴手、足、口腔皮疹要及时报卫生室。 (2)晨检后负责洗手的教师给学生滴洗手液,知道学生正确洗手。 (3)卫生老师每天深入班级检查跟踪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因病缺课情况,做好因病缺课统计工作和疫情上报,真正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4)带班领导巡查课室的通风情况,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3、严格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1)各班如有未到校学生要及时电话问清情况,如为发热、手、足、口腔疱疹要及时报卫生室。各科老师在上课期间一旦发现学生有急性发热、腹痛、呕吐、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皮疹等症状,要及时送卫生室隔离检查。 (2)各班每日填写“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汇总表”,于下午放学前交卫生室。(3)卫生室一旦发现手足口病且有流行趋势时立即向教体局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立即隔离病人;并在疾控中心专业消毒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全面消毒。4、严格每日消毒制度。 (1)教室、各处室要保持“时时通风、处处清洁”。师生要主动做好个人卫生、教室卫生、处室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通风、勤清扫、勤消毒。 (2)师生遇有发热、手、足、口腔疱疹等情况时,要用消毒水对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全面的擦洗消毒(各班主任和处室负责人负责),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小时,并做好消毒登记(卫生室负责);厕所每天消毒一次(保洁人员负责)。 5、严格学生一小时活动制度。控制好学生的运动量,以增强学生体质。并提醒学生多饮水,做好防暑工作。 6、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合理布置作业量,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控制学生在校的滞留时间。 7、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1)各班主任每天在放学时要提醒学生不要到高密集人群处玩耍。特别要避免与有手足口病的人接触;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到路边摊点买零食吃;生、冷、油炸、麻辣的食品尽量少吃。 (2)利用班会、队会、宣传栏、发放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员工及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知识,增强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胡屯镇中心小学 2010.9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卫生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38756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FMD in kindergarten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幼儿安全。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 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幼

手足口病报告制度

手足口病报告制度 篇一: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南塘中心卫生院手足口病疫情 报告管理制度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重要性在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群众,在开展手足口病防治上作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作规范化。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市发生与流行,确保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必须依法进行。 二、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和首次发现者负责制,谁首次发现谁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向感染办报告。 三、诊治医师对报告卡填写必须认真、规范、全面,字迹清楚易认。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患儿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托幼机构名称等)。同时填写在传染病报告本上,并上报感染办。感染办上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 导并签字后报请是防疫部门进一步核实。 四、分片管理人员应每日收集、核实当天收到的报告卡。

谢时兵负责门诊,张爱珍负责感染一区,赵运风负责二区。 五、医院感染办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当接到疫情报告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上直报。 六、专职管理人员应每日上网审核当日所报我院上报传染病疫情的直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领导报告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七、如遇停电、线路或设备故障等意外情况当日不能上报疫情的,要通知分管领导和市防疫站网络直报办。并在意外因素解除后及时上报。 篇二:手足口病重症报告制度 手足口病重症报告制度 一、成立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 二、对留观和住院患儿要严密观察,认真监测体温、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患儿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1..精神症状,如激惹、淡漠、烦躁等; 2.意识改变,如嗜睡、昏睡等: 3.迟缓性瘫痪等其他精神系统症状、体征; 4.面色改变,如苍白、青灰等; 5.白细胞增多; 6.高血糖。 三、对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主治医生及时上报我院手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3310-91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 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关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的文章吧!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目前正处于各类传染病多发期,幼儿 园是幼儿集中易发群体,为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 心健康,幼儿园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本 病的防控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 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

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幼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