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薄层色谱制备

薄层色谱制备

薄层色谱制备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它通过将待分离物质在固定相(支持剂)上展开,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展开剂)之间的吸附、分配等作用的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

制备薄层色谱的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支持剂:支持剂是薄层色谱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色谱的效果。常见的支持剂有硅胶、氧化铝、纤维素等。硅胶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是最常用的支持剂。

2. 制备支持剂板:将支持剂与适量的粘合剂混合均匀,制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物均匀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待薄层干燥后,即可用于色谱分离。

3. 选择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对色谱分离效果至关重要。应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展开剂。常用的展开剂有有机溶剂、水、缓冲液等。

4. 点样:将待分离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用点样针或毛细管在薄层上点样。点样量应适中,以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

5. 展开:将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展开槽中,加入展开剂。

展开剂在薄层上从下向上移动,带动待分离物质在固定相上展开。展开过程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6. 显色与检测: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显色方法进行检测。常见的显色方法有紫外光照射、荧光检测、化学发光等。显色后,可以通过比色、光谱等方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7. 结果分析:根据色谱图上的斑点位置、大小等信息,对待分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比标准样品的色谱图,可以判断待测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纯度。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系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1.仪器与材料 (1)薄层板 市售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分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如硅胶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聚酰胺薄膜等。 自制薄层板在保证色谱质量的前提下,如需对薄层板进行特别处理和化学改性,以适应供试品分离的要求时,也可用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最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微晶纤维素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粒径为10~40μm,加水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板上。使用涂布器涂布应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2)点样器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点样器材。 (3)展开容器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平底或有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水平展开用专用的水平展开缸。 (4)显色装置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雾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细雾状喷出,浸渍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适宜的展开缸代用;蒸气熏蒸显色可用双槽展开缸或适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5)检视装置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365nm紫外光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摄像设备供拍摄图像用,暗箱内光源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6)薄层色谱扫描仪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对薄层板上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数据用于物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仪器。 2.操作方法 (1) 薄层板制备 市售薄层板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铝基片薄层板可根据需要剪裁,但须注意剪裁后的薄层板底边的硅胶层不得有破损。如在存放期间被

薄层色谱显色剂配置

薄层色谱显色剂的配置 .通用显色剂 ①硫酸常用的有四种溶液:硫酸-水(1:1)溶液;硫酸-甲醇或乙醇(1:1)溶液;1.5mol/L硫酸溶液与0.5-1.5mol/L硫酸铵溶液,喷后110oC烤15min,不同有机化合物显不同颜色。 ②0.5%碘的氯仿溶液对很多化合物显黄棕色。 ③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易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背景上显黄 色。 ④碱性高锰酸钾试剂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溶液Ⅱ:5%碳酸钠溶液;溶液I和溶 液Ⅱ等量混合应用。 ⑤酸性高锰酸钾试剂喷1.6%高锰酸钾浓硫酸溶液(溶解时注 意防止爆炸),喷后薄层于180oC加热15~20min。 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喷5%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必要时150oC 烤薄层。 ⑦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后120o C烘烤,还原性化合物显蓝色,再 用氨气薰,则背景变为无色。 ⑧铁氰化钾-三氯化铁试剂还原性物质显蓝色,再喷2mol/L 盐酸溶液,则蓝色加深。 溶液I:1%铁氰化钾溶液;溶液Ⅱ:2%三氯化铁溶液;临用前将

溶液I和溶液Ⅱ等量混合。 2.专属性显色剂 由于化合物种类繁多,因此专属性显色剂也是很多的,现将在各类化合物中最常用的显色剂列举如下: (1)烃类 ①硝酸银/过氧化氢 检出物:卤代烃类。 溶液:硝酸银O.1g溶于水lml,加2-苯氧基乙醇lOOml,用丙酮稀释至200ml,再加30%过氧化氢1滴。 方法:喷后置未过滤的紫外光下照射; 结果:斑点呈暗黑色。 ②荧光素/溴 检出物:不饱和烃。 溶液:I.荧光素0.1g溶于乙醇lOOml;Ⅱ.5%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 方法:先喷(I),然后置含溴蒸气容器内,荧光素转变为四溴荧光素(曙红),荧光消失,不饱和烃斑点由于溴的加成,阻止生成曙红而保留荧光,多数不饱和烃在粉红色背景上呈黄色。 ③四氯邻苯二甲酸酐 检出物:芳香烃。

薄层色谱的制作方法规程

薄层色谱的制作方法规程 1.方法原理 2.薄层板 2.1手工自制板 2.1.1 玻璃板的要求 2.1.2 制作方法 2.2商品化供应的预制板和高效板 2.2.1板的尺寸 2.2.2预制板和高效板的预洗及活化 3.样品点样 3.1点状点样和条带点样 3.2样品点样位置 4.层析 4.1展开室 4.1.1直立式双槽展开箱 4.1.2 水平展开室 4.1.3 自动展开室(AMD) 4.2溶剂 4.3展开室状况 4.3.1方法A (展开室不饱和) 4.3.2方法B (部份饱和, 无滤纸) 4.3.3方法C (展开室饱和, 有滤纸) 4.3.4方法D (展开室饱和, 薄层预稳定) 4.4参数 5.4.1温度 5.4.2空气湿度 5.层析后衍生作用 5.1喷雾 5.2浸渍 6.检测 6.1定性分析 (同一性试验) 6.2定量分析 6.3关键的色谱数据 7.标准条件 7.1 HPTLC - 板 7.2 TLC - 板

1.方法原理 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分析的分离过程,它将样品点在以玻璃板或铝、塑料等片材为载体的多孔吸附剂薄层的固定相上,利用流动相在特定的展开室中将混合物中的组份推移到不同距离处,在色谱展开整个过程中,样品的成份受到正反不同的力的作用。 (1) 流动相利用毛细管力带着样品穿过固定相。 (2) 样品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是指组份在移行过程中由于偶极 - (诱导) - 偶极相互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延缓、吸附、分散、离子交换和络合等分离机理。 由于样品组份与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程度不同,整个毛细管流动过程中分离运动都在进行。基于这点,TLC系统(流动相和固定相)必须与样品很好地匹配。 用显色试剂处理,许多组份可在日光或紫外灯光下检视。色谱可用肉眼或使用光密度计和照相机记录或影像系统方法来评价。 2.薄层板 2.1手工自制板 2.1.1玻璃板的要求:用于制备薄层板的玻璃板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最好使用厚薄1~2mm 的优质平板玻璃,普通窗玻璃一般不宜用于制作薄层板,玻璃板需洗净至不挂水,晾干,贮存于干燥洁净处备用。玻璃板反复使用时,应注意经常用洗液及碱液清洗,保持玻璃板面的光洁是保证薄层板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2.1.2制作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吸附剂加适量的水(如1份硅胶G一般加3份水), 在研钵中用研杵沿一个方向小心研磨至成均匀的有适当粘稠度的胶浆,立即倾入涂布器中,均匀地向前推进涂布在玻璃板上;或按照不同涂布器的规定操作涂布;涂布好的薄层板于室温下在水平台上晾干,再在规定的温度(一般为105℃~110℃)下烘约30分钟活化,贮于干燥器中备用。薄层板的厚度一般为0.25~0.5mm.。 2.2 商品化供应的预制板和高效板 2.2.1板的尺寸 20x20cm 10x20cm 20x10cm 10x10cm 图1 不同的板尺寸 TLC/HPTLC预制板有不同的规格供应。常用的尺寸为20 x 20,10 x 20,20 x 10,或10 x 10 cm。使用的规格取决于TLC或HPTLC的类别和样品的数目。 2.2.3TLC/HPTLC板的预洗及活化 一般来说,色谱板应用溶剂如氯仿-甲醇(8:2),甚至用更强的洗脱溶剂的混合物进行预洗。具

0502薄层色谱法

0502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系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 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 宜的标准物质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亦可用薄层色谱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査或含量测定。 1.仪器与材料 (11薄层板按支持物的材质分为玻璃板、塑料板或铝 板等;按固定相种类分为硅胶薄层板、键合硅胶板、微晶纤维素薄层板、聚酰胺薄层板、氧化铝薄层板等。固定相中可加入黏合剂、荧光剂。硅胶薄层板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G、H表示含或不含石膏黏合剂。F254为在紫外光254nm波长下显绿色背景的荧光剂。按固定相粒径大小分为普通薄层板(10?4(^m)和髙g薄层板(5?10pm)0 ^保证色谱质量的前提下,可对薄层板进行特别处理和 化学改性以适应分离的要求,可用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固定相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粒径为10?40pm。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2)点样器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 自动点样器材。、 (3>展开容器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 用平底或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水平展开用专用的

水平展开槽。 (釣显色装置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雾 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细雾状喷出;浸溃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适宜的展开缸代用;蒸气熏蒸显色可用双槽展开缸或适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5)检视装置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365nm紫外光 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摄像设备供拍摄图像用。暗箱光源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6)薄层色谱扫描仪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对薄层板上 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数据用于物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仪器。 2.操作方法 (1)薄层板制备 市售薄层提临用前一般应在110°C活化30分钟。聚 ■■■■ _IM_I -—* 酰胺薄膜不需活化。铝基片薄层板、塑料薄层板可根据需要剪裁,但须注意剪裁后的薄层板底边的固定相层不得有破损。如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氣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晾

薄层色谱制备

薄层色谱制备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它通过将待分离物质在固定相(支持剂)上展开,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展开剂)之间的吸附、分配等作用的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 制备薄层色谱的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支持剂:支持剂是薄层色谱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色谱的效果。常见的支持剂有硅胶、氧化铝、纤维素等。硅胶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是最常用的支持剂。 2. 制备支持剂板:将支持剂与适量的粘合剂混合均匀,制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物均匀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待薄层干燥后,即可用于色谱分离。 3. 选择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对色谱分离效果至关重要。应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展开剂。常用的展开剂有有机溶剂、水、缓冲液等。 4. 点样:将待分离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用点样针或毛细管在薄层上点样。点样量应适中,以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 5. 展开:将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展开槽中,加入展开剂。

展开剂在薄层上从下向上移动,带动待分离物质在固定相上展开。展开过程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6. 显色与检测: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显色方法进行检测。常见的显色方法有紫外光照射、荧光检测、化学发光等。显色后,可以通过比色、光谱等方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7. 结果分析:根据色谱图上的斑点位置、大小等信息,对待分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比标准样品的色谱图,可以判断待测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纯度。

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

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 引言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化学物质的技术方法。它基于化学物质在固定相表面上的不同吸附性质,通过溶剂的上升过程,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并且通过比较吸附位置的方式进行鉴定。本文将介绍制备薄层色谱的详细操作步骤。 材料和仪器 •薄层色谱板 •密封槽 •滤纸 •玻璃饼干 •吸附剂(例如硅胶或氧化铝) •溶剂槽 •注射器 •光源(例如紫外灯) 操作步骤 步骤一:制备色谱板 1.清洗玻璃饼干:将玻璃饼干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然后用有机溶剂(例 如醋酸乙酯)进行清洗,并在通风环境中晾干。 2.准备色谱板:将吸附剂(硅胶或氧化铝)与适量的粘合剂混合,均匀 涂抹在玻璃饼干上,并确保厚度均匀。然后将其放入密封槽中,在室温下静置几小时,使其干燥。 步骤二:样品制备 1.样品准备:根据需要分析的化合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剂将其溶解。 确保样品溶解度适宜,以便在色谱板上形成好的色谱带。 步骤三:样品上样 1.在色谱板上标记样品的起点位置,并在距离起点1-2厘米处进行上样。 对于液体样品,可使用微量注射器,在指定位置上滴上一定量的样品。对于固体样品,可将其溶解后使用同样的方法上样。

步骤四:上样溶剂系统 1.准备溶剂槽:根据需要选择双向开发或单向开发的方式,准备两种不 同极性的溶剂。通常,使用两种不同极性溶剂的混合物作为上样溶剂,以便在色谱板上产生良好的色谱分离。 步骤五:色谱开展 1.上样溶剂系统:将装有上样溶剂的溶剂槽放置在密封槽中,让溶剂槽 底部与槽盖上的孔相连。 2.开展色谱:将准备好的色谱板竖直放入溶剂槽中,确保样品不与溶剂 接触。然后将密封槽盖上,并允许溶剂通过色谱板。在溶剂往上升的过程中,化合物将在色谱板上分离出不同的色谱带。 步骤六:色谱带展现 1.取出色谱板:当溶剂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色谱板从溶剂槽中取 出。使用滤纸轻轻擦去多余的溶剂。 步骤七:鉴定结果 1.利用可见光或紫外灯照射色谱板,观察和记录色谱带的展现情况。根 据色谱带的位置和颜色来鉴定化合物。 结论 通过本文介绍的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可以成功地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和鉴定化学物质的实验。根据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或调整。薄层色谱作为一种简便、快速和有效的分析方法,在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

实验一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薄层色谱技术理论,熟悉掌握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一、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 把吸附剂(固定相)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上,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一薄层板的一端,在密闭的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流动相)展开,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大小不同及溶剂对不同物质溶解分配系数不同,当溶剂流过时,各物质在吸附剂和溶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地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不易被吸附或易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相对移动得快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不同的物质被彼此分开,最后形成相互分离的斑点。将展开完毕的薄层板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后,应用特定的试药或方法将斑点显色,从而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二、薄层板的制备 1.玻璃板 用一块玻璃板涂上很薄的吸附剂,如硅胶或氧化铝等,玻璃板要求薄厚一致,大小相同,表面光滑平整,一般玻璃只要合乎这些要求就可。如果找不到平整均一的,将旧光学照像底片截成同样大小也可以。用前先将玻璃用肥皂和水洗干净,必要时浸泡在清洗液中,然后水洗烤干,用纱布擦光。 玻璃板大小有各种规格,一般有20×20、20×10、20×5厘米,也有更小的,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宽度要求至少能点开两三个样品,每两点之间相隔至少1.5厘米,玻板长度一般要满足展开10厘米的距离。点样的起点应距底边至少1.5厘米的距离。 2.吸附剂 应用最广泛的为硅胶和氧化铝,市场上有专供薄层色谱用的吸附剂,规格分不含粘合剂的硅胶H,氧化铝H和含有粘合剂熟石膏的硅胶G,氧化铝G,如市售硅胶G含13%熟石膏,氧化铝分中性、酸性、碱性三种。吸附剂的粒度范围最好在180-200目之间,太小了流速慢,太大则影响分离效果。如不合要求,应过筛。 3.薄层板的涂布 最简单的涂布方法是用两条比玻璃板厚0.25毫米的玻璃条或有机玻璃条(或在同样厚度的玻璃条下粘一层胶布),将玻璃板夹住,把调好的吸附剂浆液平铺在薄层板上,然后用一有机玻璃条或直尺,迅速均匀地向前推进,就象推血片一样,只要推进的速度均匀一致,

薄层色谱之薄层板的制备技术和薄层分析的点样技术训练

色谱知识理论之 薄层色谱理论基础、操作及薄层扫描法简介 药检文摘日期:2011-8-11 薄层色谱基础理论、操作及薄层扫描法简介 一、基本概念及机理 1基本概念:层析法(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或成分)的理化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不相混溶的相中,由于各组分的不同速度移动,因而达到分离的过程及方法。 层析法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法等,我们主要讨论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层析法)根据层析原理分为二大类: 吸附层析:利用被分离物质在吸附剂上被吸附能力不同,用洗脱液使组分分离,如硅胶G''氧化铝薄层层析。 分配层析:利用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使组分分离。如微晶纤维素层析、纸层析等。 2层析机理:从层析法概念中我们了解任何层析都关系到被分离物质溶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即关系到分配系数(K溶质在固定相中浓度/溶质在流动中浓度的大小''只是在不同层析法中''K有不同的意义。 在吸附层析法中K称为吸附系数。 KXa/Xs''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剂表面吸附的溶质的浓度Xa与从吸附剂表面解吸附到溶剂展开剂中溶质浓度Xs之比。 分配层析法:K为分配系数,即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s与其在流动中的浓度Cm之比。 即KCs/Cm 二、薄层材料及薄层板的制备 1材料: ①背材:支持薄层吸附剂的物质 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耐受展开剂和显色剂的化学作用及腐蚀;能耐受反应的温度;表面光骨,平整,有一定的厚度,保证吸附剂厚度均匀,以免引起误差。仪器扫描用板要求一定的板厚以便薄层斑点在仪器光束的焦距上(如Cs930''要求厚度在15mm左右。 常见背材是玻璃板,一般使用的是镜面玻璃;在涂铺薄层板前,将玻璃划裁成长宽为10×10''10×15''20×10''20×20cm的玻璃板''磨边之后''用洗液或洗涤剂浸泡、洗净、晾干,表面不应有指纹、油迹、水迹,否则影响吸附剂的牢固度及定性定量的准确性。 ②吸附剂:利用薄层层析解决一个分析任务,主要在于选择好合适吸附剂与展开剂。 常用吸附剂简介:按文献统计,在日常工作中硅胶G使用率在50、硅胶10、纤维素9、氧化铝3、聚酰胺25。 下面对使用率高的几个吸附剂进行讨论。 硅胶:缩小硅胶''整个结构中含有许多硅醇基-Si-OH''硅胶的吸附性主要在于此基团,基上羟基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合化合物形成氢键,产生吸附力。 氧化铝 由于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不同,氧化铝可分为中性、碱性和酸性氧化铝。 氧化铝的吸附力主要依靠其氧原子与被测物中活泼氢结合成羟基而产生的。另外其暴露的Al3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模版)[修改版]

第一篇: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模版) 制作薄层色谱硅胶板经验总结 (1)CMC配制:CMC的浓度为3-4‰。在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水,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慢慢加入1.75gCMC,促使其溶解,搅拌20min后,再加入350ml水,一直搅拌1h。抽滤得CMC溶液待用。 (2)硅胶液配制:在研钵中加入约100ml上述CMC溶液,用研棒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硅胶GF254粉末(CMC水溶液的用量大约是硅胶质量的2-3倍之间),直至感到液体变得较粘稠状,且用研棒蘸取硅胶液可见粘丝状即可。切记不能马上就开始铺板,需要将其再放置约十几分钟,以使硅胶粉末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溶胀,过早铺板,将会造成硅胶板起泡、起鼓或起楞等。 (3)铺板:用药勺取适量硅胶液置于玻璃板上,并用药勺大致均匀地摊开,尤其四个角及边缘铺满,然后将该玻璃板在桌面上做上下地且幅度要大些颠动几次即可。 (4)干燥:自然晾干十几小时。 (5)活化:放在恒温干燥箱里于105-110℃干燥30min,然后冷却室温,取出存放在干燥器保存,待用。 第二篇:薄层色谱分析技术综述 薄层色谱分析技术综述 摘要薄层色谱法,是指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1]。本文介绍了薄层层析法的原理,操作方法,主要应用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并指出了此方法的局限性、须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原理;操作方法;主要应用;局限性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将样品点成一条线,则可分离多达500mg的样品。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此外,在进行化学反应时,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薄层色谱是在被洗涤干净的玻板(10×3cm左右)上均匀的涂一层吸附剂或支持剂,待干燥、活化后将样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滴加于离薄层板一端约1cm处的起点线上,凉干或吹干后置薄层板于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浸入深度为0.5cm。待展开剂前沿离顶端约1cm附近时,将色谱板取出,干燥后喷以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显色。

薄层色谱法(TLC)

单一溶剂的极性顺序为(从小到大):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从小到大): 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 1.薄层板的选择和铺制 (1)薄板的选择最常用的薄板是玻璃板,其大小选择:根据目的、样品量、组分的数目多少和展开的方式等综合而定。 小量制备:待分离组分总量在0.5~1g左右,可采用400mm×350mm的薄板1~3块即可。预试或定性分析:用单项展开时,多用载玻片(200mm×50mm,200mm×25mm或75mm ×25mm)。双向展开或小量制备时,一般采用200mm×200mm或400mm×200mm的大板。玻璃板要求:平整、光滑、干净。 (2)制板方法:干铺法和湿铺法 干铺法 概念:就是将吸附剂颗粒或粉末均匀地平铺在玻璃板上的方法,所制得薄板称为干板。 吸附剂粒度要求:一般为150~200目左右。 涂铺方法:把玻璃板平放在平台上或实验台面上,先将吸附剂大致平摊在玻板上,然后两手握住一根带有两个套圈的粗玻璃棒,按照图所示方向推动,把多余的吸附剂除去,便可得到一块均匀的薄板。玻棒套圈可以用塑料管或胶布等制成。 两个套圈的厚度和距离,便是薄层的厚度和宽度。 湿铺法 概念:将溶剂或含粘合剂的溶剂和吸附剂按一定的比例,[一般硅胶为30g/(75~90) ml,氧化铝为25g/50ml],加到一起,调成糊状,然后再将糊状物均匀的铺在薄板上的方法。 湿铺法的操作步骤: ①调糊 硅胶G、氧化铝G、硅胶GF254或不含粘合剂的吸附剂如硅胶H、氧化铝H的充分调匀,均是取1份吸附剂,加入2~3份水。 用CMC作粘合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0ml, 加硅胶H(200~250目)30g或氧化铝50g,充分调匀后,即可涂铺。 用淀粉作粘合剂时:取硅胶H(200~250目)0.95份,加0.05份淀粉(可溶性淀粉不能用),加水2-3份,将容器放在沸水浴上加热,不停搅拌下煮沸5分钟,直到获得最大的粘稠度,再加水1份,再煮1-2min,调匀,冷后涂铺。 纤维素粉作粘合剂:纤维素粉1份,加水(或丙酮)5~6份调成糊状后涂铺。 聚酰胺作粘合剂:聚酰胺1g,加6mL 85%甲酸,搅拌溶解后,再加70%乙醇3mL,调匀后,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1.薄层板制备可以购买商品的预制板(有一般薄层板及高效薄层板),也可以自行制备。制备办法是:将玻璃板裁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分析用为20cm×20cm和10cm×20cm;预试用为3cm×10cm和2.6cm×7.6cm(显微镜用载玻片)。将玻璃片洗净烘干。铺层办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现常用湿法,由于它具有薄层牢固、可批量制备、绽开后便于保存、分别效果好等优点。选用粒径为0.048~0.058mm (250~300目)的硅胶,加入(CMC)或锻石膏(CaSO4·1/2H2O)为黏合剂(市售硅胶G是已加了12%~14%煅石膏的硅胶),加入约3倍体积的水,调成糊状,倾倒在玻璃板上,轻轻颠动玻璃板,调好的硅胶自动淌成匀称薄层。也可用涂铺器铺层。按照用途薄层厚度可不同,普通分析用约为0.25mm,制备用约为1~3mm。涂铺好的薄层板在室温晾干后,按照活性要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活化后存于干燥器中备用。市售的薄层用硅胶标有硅胶GF254和硅胶GF365,即为加有1.5%~2%荧光剂的荧光薄层板,用于在紫外光254nm或365nm照耀定位用。在紫外光照耀下,薄层板显荧光,样品斑点处不显荧光。 2.点样样品制成溶液(溶剂最好挑选与绽开剂极性相像且易于挥发的有机溶剂),浓度约0.5~2mg/mL。点样量为0.5~5 uL,在距底边1cm处点样,原点直径在3~4mm。手工点样用毛细管或微量注射器,如用点样仪点样,样量精确,外形整齐全都,能提高定量分析的精确度。点样量与薄层性能、厚度及显色敏捷度有关,按照需要来详细确定。点样量太小,斑点不能显示,点样量太大,影响比移值和斑点外形。 3.绽开首先是挑选绽开剂,合适的分别体系是分别胜利的关键,挑选原则与经典柱色谱相同。合适的绽开剂使组分绽开后斑点清楚、集中、不拖尾,待测组分的Rf 值最好为0.4~0.5。如待测组分较多,Rf值也可在0.25~0.75。可借鉴手册和文献及绽开剂挑选最佳化办法通过试验挑选。绽开的试验操作是将点样后的薄层板置于密闭的层析槽中,下端浸入绽开剂高度不应超过0.5cm。绽开距离普通为10~15cm。按照溶剂移动的方向分 第1页共3页

薄层色谱法

第二部分色谱分析 第一章薄层色谱法(TLC) 一薄层色谱法概述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混合物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均匀分配或保留而将其分离的方法。与HPLC不同,TLC将固定相涂铺在栽板上,使之形成均匀的薄层。被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薄层板下沿的位置,再把下沿向下放入盛有流动相(深度约5mm)的密闭缸中,进行色谱展开,实现混合组分分离。被展开的组分斑点即色谱谱带,通过适当技术对色谱谱带进行处理可得到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 薄层色谱法具有技术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分析速度快,高分辨能力,结果直观,不需昂贵仪器设备就可以分离较复杂混合物等特点。 二薄层色谱法中的薄层板、薄层板的涂铺、点样和展开(一)薄层板 TLC分离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的化学性质。可通过改变涂层材料的化学组成或对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改性来实现改变薄层色谱分离的选择性。此外,固定相的物理性质,如比表面积、比空容、平均孔径等也对其色谱行为产生影响。 (1)载体对TLC载体的基本要求为:机械强度好、化学惰性好(对溶剂、显色剂等)、耐一定温度、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价格适宜。 (2)固定相TLC固定相包括改性固定相和未改性固定相两类。硅胶和氧化铝是最常用的两种未改性固定相。 (3)粘合剂在制备薄层板时,一般需在吸附剂中加入适量粘合剂,其目的是使吸附剂颗粒之间相互粘附并使吸附剂薄层紧密的附着在载板上。常用的粘合剂可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两类。 (4)荧光指示剂荧光指示剂是便于在薄层色谱图上对一些基本化合物斑点(无颜色斑点、无特征紫外吸收斑点)定位的试剂。加入荧光指示剂后,可以使这些化合物斑点在激发光波照射下显出清晰的荧光,便于检测。 (二)薄层板的涂铺

薄层色谱的操作

薄层色谱的操作 1、方法原理 薄层色谱就是一种微量分析的分离过程,它将样品点在以玻璃板或铝、塑料等片材为载体的多孔吸附剂薄层的固定相上,利用流动相在特定的展开室中将混合物中的组份推移到不同距离处,在色谱展开整个过程中,样品的成份受到正反不同的 力的作用。 (1) 流动相利用毛细管力带着样品穿过固定相。 (2) 样品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就是指组份在移行过程中由于偶极- (诱导) - 偶极相互作用,氢键与范德华力的作用而产生 不同程度的延缓、吸附、分散、离子交换与络合等分离机理。 由于样品组份与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程度不同,整个毛细管流动过程中分离运动都在进行。基于这点,TLC 系统(流动相与固定相)必须与样品很好地匹配。 用显色试剂处理,许多组份可在日光或紫外灯光下检视。色谱可用肉眼或使用光密度计与照相机记录或影像系统方法来评 价。 2、薄层板 2、1手工自制板 2、1、1玻璃板的要求:用于制备薄层板的玻璃板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最好使用厚薄1~2mm的优质平板玻璃,普通窗玻璃一般不宜用于制作薄层板,玻璃板需洗净至不挂水,晾干,贮存于干燥洁净处备用。玻璃板反复使用时,应注意经常用洗液及碱液清洗,保持玻璃板面的光洁就是保证薄层板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2、1、2制作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吸附剂加适量的水(如1份硅胶G一般加3份水),在研钵中用研杵沿一个方向小心研磨至成均匀的有适当粘稠度的胶浆,立即倾入涂布器中,均匀地向前推进涂布在玻璃板上;或按照不同涂布器的规定操作涂布;涂布好的薄层板于室温下在水平台上晾干,再在规定的温度(一般为105℃~110℃)下烘约30分钟活化,贮于干燥器 中备用。薄层板的厚度一般为0、25~0、5mm、。 2、2 商品化供应的预制板与高效板 2、2、1板的尺寸 20x20cm 10x20cm 20x10cm 10x10cm 图1 不同的板尺寸 TLC/HPTLC预制板有不同的规格供应。常用的尺寸为20 x 20,10 x 20,20 x 10,或10 x 10 cm。使用的规格取决于TLC 或HPTLC的类别与样品的数目。 2、2、3 TLC/HPTLC板的预洗及活化 一般来说,色谱板应用溶剂如氯仿-甲醇(8:2),甚至用更强的洗脱溶剂的混合物进行预洗。具体操作可通过空白色谱展开来 实现。 色谱板预洗完后,应在105°C加热1小时进行干燥,再在室温下置放至少2小时(需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实验室空气中的污 染物重新附着在其上面,如放置在空的干燥器中)。 3、样品点样

薄层色谱显色剂的配置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薄层色谱显色剂的配置 .通用显色剂 ①硫酸常用的有四种溶液:硫酸-水(1:1)溶液;硫酸-甲醇或乙醇(1: 1)溶液;1.5mol/L硫酸溶液与0.5-1.5mol/L硫酸铵溶液,喷后 110oC烤15min,不同有机化合物显不同颜色。 ②0.5%碘的氯仿溶液对很多化合物显黄棕色。 ③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易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背景上显黄 色。 ④碱性高锰酸钾试剂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溶液Ⅱ:5%碳酸钠溶液;溶液I和溶 液Ⅱ等量混合应用。 ⑤酸性高锰酸钾试剂喷1.6%高锰酸钾浓硫酸溶液(溶解时注 意防止爆炸),喷后薄层于180oC加热15~20min。 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喷5%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必要时150oC 烤薄层。 ⑦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后120o C烘烤,还原性化合物显蓝色, 再用氨气薰,则背景变为无色。 ⑧铁氰化钾-三氯化铁试剂还原性物质显蓝色,再喷2mol/L

盐酸溶液,则蓝色加深。 溶液I:1%铁氰化钾溶液;溶液Ⅱ:2%三氯化铁溶液;临用前将 溶液I和溶液Ⅱ等量混合。 2.专属性显色剂 由于化合物种类繁多,因此专属性显色剂也是很多的,现将在各类化合物中最常用的显色剂列举如下: (1) 烃类 ①硝酸银/过氧化氢 检出物:卤代烃类。 溶液:硝酸银O.1g溶于水lml,加2-苯氧基乙醇lOOml,用丙酮稀释至200ml,再加30%过氧化氢1滴。 方法:喷后置未过滤的紫外光下照射; 结果:斑点呈暗黑色。 ②荧光素/溴 检出物:不饱和烃。 溶液:I.荧光素0.1g溶于乙醇lOOml;Ⅱ.5%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 方法:先喷(I),然后置含溴蒸气容器内,荧光素转变为四溴荧光素(曙红),荧光消失,不饱和烃斑点由于溴的加成,阻止生成曙红而保留荧光,多数不饱和烃在粉红色背景上呈黄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