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6年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6年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6年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6年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该1—3题。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tǎng( )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dié( )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

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4分)

(1)阔绰.( ) (2)踱.( )进

(3)tǎng( )肯(4)一dié( )

2、文段中的两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2分)

3、文段中划线句子是一个复句,虽有(提示:填数字)个分句,但共用一个主语,

主语是。坐是词(提示:填词性),在句子中做语(提示:填句子成分)。(4分)

4、下列语句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向是(2分)

A.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其中,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莽森林、高峡平湖和壮美的瀑布。

B.在国内创下十三亿片票房纪录的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确遭遇窘境,在北美三天

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

C.2015年6月1日晚,搭载400多人的“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沉没,这一消

息如晴天霹雳

....,令人无法接受。

D.为了考入重点高中,在中考最后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努力,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

....的程度,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将

围绕这一战略布局展开。

C.为加快怀化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节水农业、文化旅游和服务业。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

让人们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指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D.《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5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7、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上面的文字选自英国著名小说家的小说《》。(2)请接合所给语段和小说的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8、综合性学习。(4分)

怀化某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加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得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作文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2分)

(2)你班李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

他参加这次活动。

9、古诗文默写(6分)

①. ,君子好逑。(《关雎》)

②.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③.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杜甫说得好:,

。(《望岳》)

④.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

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二、阅读(40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10—11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①《过零丁洋》:是宋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10、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押“ing”韵,韵脚分别是“经、星、萍、丁、青”。

B.首联中“一经”指的是一次经历;“四周星”指四周年,即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

到1278年被捕,一共四年。

C.颔联运用比喻,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风飘絮”形容国家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D.颈联要求对仗,本诗“惶恐滩头”对“零丁洋里”,“说惶恐”对“叹零丁”。

11、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12—15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①气惰暮②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③,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

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④之旗,勿击堂堂⑤之阵,此治变者也。(节选自《孙予·军争篇》)

【注释】①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②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③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④正正:严整。⑤堂堂:壮大的样子。

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1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既.克,公问其故既()(2)彼竭我盈.盈()

(3)故善.用兵者善()(4)将军可夺心.心()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2)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2分)

15、乙文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三)说明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8题。

中国酒的礼与德

①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古代的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这就产生了酒行为的礼节——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②西周时期,酒礼已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秦汉以后,《酒戒》《酒警》《酒政》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完全把酒纳入了秩序礼仪的范畴。

③如果说典籍文化中所定之礼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保护特权的利益,那么文人雅士所言之礼则集中体现了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比如,有人认为理想的饮酒对象是“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饮酒地点是“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饮酒季节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凡此种种,都可看出士大夫阶层对超俗拔尘境界的推崇,对温文尔雅风度的追求。当然,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没有统治阶级和文人雅士那么多的酒礼,但是他们对于年长者的尊从,对某种仪式的默契等等,都不难发现“礼”的影响。

④酒德,即酒行为的道德,它是与酒礼互为表里的。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孔子曾提出“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说各人饮酒的多少没有什么具体的数量限制,以饮酒之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为限度。古代医学从保健的角度也极为提倡酒德。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就说:“久饮酒者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唐朝“药王”孙思邈曰:“空腹饮酒多患呕逆。”明代大家李时珍也说:“过饮不节,杀人顷刻。”

⑤除此之外,酒德还反映在酒的酿造和经营行为上。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酒的酿造,要严格地按工艺程度和质量标准去做,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酤酒必须货真价实,不缺斤少两。我国许多传统名酒之所以千百年盛誉不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重质量、重信誉的高尚酒德。

⑥中国酒史如此之长且尚酒之风又如此普遍,但酗酒之害却并不严重,与西方国家大不一样。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从周代就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并设有酒官,强制限酒,把禁止滥饮、防止酒祸法律化,从而保证了中国酒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发展。原因之二就是中国历代的“禁酒”主要是从“节粮”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当年大禹之所以“疏仪狄,绝旨酒”,正是因为这种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如果都用粮食来造酒喝,势必会使天下因为缺粮而祸乱丛生,危及社稷。所以每次禁酒基本上令行禁止,收效显著。相比之下,西方社会的大规模禁酒运动,只是从试图改善社会矛盾和保护人身健康的角度提出来的,所以屡禁不止。

1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酒礼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酒行为的礼仪规范,一些文人雅士还借酒礼对理想的饮酒对象、饮酒地点、饮酒季节作了说明。

酒礼是酒行为纳入到礼的轨道后,产生的规范酒行为中贵贱、尊卑、长幼区别的一些礼仪。B.由于一般老百姓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并不遵守维护统治阶级特权的酒礼,只是被动接受“礼”的影响。

酒礼的制定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保护特权的利益的需要,也体现了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

C.酒德对酒的酿造行为有良好的维护作用,具有酒德的人决不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D. 酒德甚至反映在酒的经营行为上,我国不少传统名酒盛誉不衰的原因就是货真价实,不

缺斤少两。

17. 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酒,重点对酒礼和酒德进行了全面介绍。

B.文章先从酒礼的起源及其影响进行介绍,然后从保健、酿造、经营和危害等角度对酒德进行解说。

C. 第②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酒礼已成为最严格的

礼节。

D.第⑤段“除此之外”中“此”指代的内容是从保健的角度和酒的酿造和经营行为上提倡酒德。

18、下列对“中国酒的礼与德”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酒史长,且尚酒之风普遍,但因有了酒礼和酒德,酗酒现象并不严重。

B.酒礼、酒德把禁止滥饮、防止酒祸法律化,保证了中国酒文化的正确方向。

C.酒礼、酒德让中国历朝历代节约了大量粮食,让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

D.有了酒礼和酒德,中国历代的禁酒,基本上能令行禁止,效果显著。

(四)小说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

倒挂的油画(金建云)

⑴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⑵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

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⑶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

....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⑷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⑸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⑹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⑺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

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⑻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

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⑼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⑽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

....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⑾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⑿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⒀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9、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①开端:

②发展:

③高潮:

④结局:

20、结合语境,说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父亲想都没想

....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2)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

....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21、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试做简要分析。(4分)

22、文章以“倒挂的油画”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随着时间的飞逝,许多事物不断发生变化。初中三年来,我们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我们会遇上许多事,也会碰到许多麻烦,也许我们曾灰心丧气,也许我们曾高兴雀跃,也许我们曾痛苦流泪,也许我们曾后悔不已……但是我们是否依然保持着那颗初始的心,坚持做着什么呢?

请以“我依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 3.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 4.____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________的愁情。(2分) 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稍宾客其父 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① 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 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 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 ,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少.曾读书( ) (2)故.尝歌( ) 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13.张远度来到“______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颍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上海是怎么来的? ①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 ②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抽测试题(附答案)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抽测试题(附答 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填空题(20分)1.李白和杜甫被称为“李杜”,被称为“小李杜”的是________和 _________ 。2.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__ ,“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_______。3. 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4.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___________ ,在大海上溅出了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它好像有情义。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发挥你的想象,补写一句省略的内容)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不复也。8.不要人夸颜色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将所选字母写在每题的横线上)。(20分)(一)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所选字母序号写出来。nuò bǐn xī zhà1.A 诺言 B 禀告 C 牺牲 D 微风乍起__________ féng tuì dèng chī2 . A 焚烧 B 褪色 C 石凳 D 如痴如醉__________ jiān mán qì rěn3.A 歼灭 B 瞒住 C 沏茶 D 时光荏苒 __________tún līng lǜ sāi4.A 臀部 B 凌晨 C 滤过 D 塞外边疆 __________(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所选字母写出来。5.A 纸屑 B 咽喉 C 菩萨 D 崇山竣岭 __________6.A 无辜 B 蛤 蟆 C 橱房 D 火眼金睛 __________7.A 烙印 B 含养 C 瘦削 D 诲人不倦 __________8.A 危胁 B 魁梧 C 飘 逸 D 苦心孤诣 __________(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性质或结构最接近?请你把所选字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2020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㈠默写(16分)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3分) 齐人固善盗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⑵自谓名.不下人() 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12.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5分)

2017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二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 1、看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8分) 心惊胆zhàn( )应接不xiá( )迫不jí( )待 shǒu( )屈一指 落huānɡ( )而逃 lì( )兵秣马等量qí( )观蜂yōnɡ( )而至请依次写出第二行所填汉字在该词中的意思: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6分) “抬头往上看”叫( ) “从上往下看”叫( ) “仔仔细细看”叫( ) “实地欣赏看”叫( ) “范围广泛看”叫( ) “粗略大致看”叫( )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6分) “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 )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 )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 ....。无论在增城的白 ....,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 ....,一派生 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 B、美不胜收 C、花团锦簇 D、天伦之乐 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6分) (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 “”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的光辉前景! (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的江南春景; 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的初夏风光; 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的萧瑟秋景; 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的岷山冬景。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修改病句) (2) 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缩句)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5分) (1) 请写出下列中国古代诗人你所知道的别称: 陶渊明-( )先生苏轼-( )居士王安石-( )先生

2016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抽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一、读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工整。(10☆) mi ǎn ku í h ú l ún n áo 梧 阻éng l 扬顿静 2☆)ēn ɡ月到了n ɡ ɡòn ɡ)品。 2.三更(ɡēn ɡ ɡèn ɡ)半夜,我家的狗叫个不停,可能有贼! 3.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hu ǎn ɡ hu àn ɡ) 的银项圈。 三、我能找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6☆) 阴谋鬼计( ) 走头无路( ) 一诺千斤( ) 甘败下风( ) 一如继往( ) 金榜提名( ) 四、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5☆)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 4.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 五、按要求写句子。(10☆) 1.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 改成反问句: 。 2.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 改成肯定句: 。 3.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仿写一句) 。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 5.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 改成转述句: 。 六、语言积累。(共6☆) 1.造物无言却有情, 。 2.随风潜入夜, 。 3. ,不能动人。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题库∶文言文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借不许. (4)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2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热水(2)破(3)答应,同意(4)肩负,扛 2.B 3.(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年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4.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对比,衬托作者的勤奋好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卖炭翁》) 2. 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 5. 山水之乐,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___(人名) 水波不兴 兴:___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___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小升初语文试题精选汇总(包含答案)

试题精选|小升初语文试题精选汇总(包含答案) 一、小升初语文试题精选——字音 1、看拼音写词语 xiè()货jùn()工赤luǒ()精zhàn() guǎ()妇zhù()造防yù()xuán()崖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厦()门悼()念麦穗()栅()栏 喷()香勉强()血泊()炽()热 3、下面几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暂时(zàn)魁梧(wú)潜移默化(qiǎn) B、惩罚(chéng)勉强(qiǎng)惟妙惟肖(xiào) C、计较(jiǎo)侮辱(wǔ)茅塞顿开(sè) D、胆怯(qiè)处理(chù)扣人心弦(xián)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hào)稀粥(zhōu)哆嗦(duō)军阀(fá) B、毡靴(xuē)宪兵(xiàn)涔涔(céng)潸潸(shān) C、伶俐(lì)萦绕(yíng)掺和(cān)窈窕(tiǎo) D、贮藏(zhù)梗概(gěng)烟囱(cōng)汲水(jí) 5、下列带点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剥花生剥落 B、埋怨埋没 C、夹杂夹道 D、分毫分外 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6、用“√” 临帖(tiètiě)参天大树(cāncēn)涨春潮(zhǎn zhàn ) 吆喝(hèhe)朝夕相处(chǔchù)凿石壁(zuózáo) 【参考答案】 1、卸竣裸精寡铸防悬 2、xià dào suì zhà pèn qiǎng xuè chì 3、选B 潜qián 较jiào 处chǔ 4、选D 鹄hú涔cén 掺chān 5、选C

6、tiècān zhǎn hèchǔzáo 二、小升初语文试题精选——字形 1、比较字形、字音组词语。 瀑()镇()腊()虑() 爆()填()蜡()滤() 胖()绣()挣()肢() 绊()锈()筝()织() 2、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穿流不息置之不理阴谋诡计兴高彩烈 B、不计其数眼花缭乱郑重其事莫明其妙 C、别出心裁迫不急待再接再厉出类拔萃 D、德高望重不攻自破走投无路漫不经心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五彩缤纷震撼天地蜿蜒曲拆 B实事求是混水摸鱼长途跋涉 C不计其数含糊其词阴谋鬼计 D清澈见底处景生情面容憔悴 4、下面各组没有错别字的是( ) A严历畸形油光可鉴 B隐蔽虐杀咳人听闻 C菜畦弥漫再接再厉 D桑椹和谐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 1、瀑布火爆乡镇填空腊月蜡烛考虑过滤 肥胖牵绊绣花铁锈挣钱风筝肢体织布 2、选D。 A:川B:名C:及 3、选B 4、选C 三、小升初语文真题解析——词语

2017年春六年级语文第三次调研试题

竹山县2016~2017学年度第三次调研考试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一、按要求写字词句。(30分) 1.把下面词语书写在田字格中,注意正确、工整。(2分) 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2. 根据所给的音节将词语填写完整。(4分) j ìn ɡ—— ( )赛 ( )坐 ( )茶 干( ) ji ?o ——( ) 刑 ( )子 ( )拌 围( ) 3. 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6分) 百 ()成钢 革故 () 新 雅俗共 () 雕() 画栋 不 ()下问 ( ) 走龙蛇曲高和 () 抑扬顿() ⑴他的建议太富浪漫色彩,太理想化,所以( ),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⑵人们欢迎的是( ),而不是换汤不换药。 4.选择题,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⑴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津津乐道的“道”应选( )。 ①路,方向,途径;②法则,规律;③方法,办法,技术;④说,讲,谈 论;⑤用语言表示情意;⑥线条;⑦道理,事理;⑧道德,正义;⑨量词。 ⑵每次有人要进入工作区域,保安同志都要仔细( )证件。 ⑶ 检验;②考验;③查验。 ⑶《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一篇( ) ①说明文; ②演讲稿,属于论说文; ③记叙文。 5.出口成章,根据提示写名句。(7分) ⑴ 弈秋, (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⑵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 ⑶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 )互相帮助。 ⑷ ( ),殿前拾得露华新。 ⑸ 时间就是性命,( ) 。 6.按要求写句子。(8分) ⑴ 这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将反问句改写成否定式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请你编一条短信,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在毕业水平测试结束后,班上要组织一次“心灵交融”班会。假如由你代表同学们向班主任致告别辞,你将如何满怀感激和依恋之情发表感想呢?请试着写一写。(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4分) 请参加“感念父母恩,回报三春晖”活动,完成下面的问题。 1. 请简要说明右边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2. 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1分) 3. 请补写句子,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2分) 母亲的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的爱, 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母亲的爱,是秋天里的一棵果树,给予我甜美的果实;父亲的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四、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6分)默写。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2.(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齐人固善盗乎?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4)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 【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②自谓名.不下人 (2)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3)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二、现代文(38分)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

崇左市小升初语文精选易错题集(一)A卷

崇左市小升初语文精选易错题集(一)A卷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四组词语中,全对的一组是()。 A . 穿流不息众志成城凝神瑕想忐忑不安 B . 随风舞动守珠待兔轻重倒置勤学好问 C . 筋疲力尽亡羊补牢好学不倦光彩夺目 D . 手有于香揠苗助长其义自现争先恐后 2.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淙淙(zōng)澎湃(pài) B . 凝(nín)视兀(wù)立 C . 监(jiān)视诡(guǐ)秘 D . 舒畅(càng)兴(xīng)许 3. (2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 北宋的张择端 B . 北宋的滕明道 C . 唐代的张择端 4. (2分)成语中含三的,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面按多与少分类正确的是() 1一日三秋 2三番五次 3三言两语 4三思而行 5三瓦两舍 A . 235 /14 B . 234 / 15 C . 124 /35 D . 251/ 34

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和“爆发”中的“爆”意思相同。 B . “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是古代一种酒名。 C . “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曈日”指的是初升的太阳。 6. (2分)给画线字选择正确解释() 气概 A . 大略 B . 一律 C . 气度,神情 D . 景象,状况 7. (2分)下列诗句的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 (2分)说话时,重音不同,语意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语意与括号里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 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看一眼就罢了。) B . 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其他人就不值得你看了吗?) C . 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有话就直说好了。) D . 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别人都没有这样看。) 9. (2分)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2016-2017年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年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 案 一、知识与运用。(40分) 1、读拼音,写字词。(5分) mìhōng kǎo yìqǐn 静(谧)( 烘烤) ( 抑)扬顿挫( 寝)不安席 lièkésou zhèn zào 恶( 劣) ( 咳嗽) (震)耳欲聋焦(躁)不安 2、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魁梧.(wú√wǔ)憎.(zēn g√zèg)恶唱和.(hè√hé) 佣.(yōn g√yòng人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草虫为生活勤勉地奔忙。草虫能演奏出优美的音韵,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草虫不仅为生活勤勉地奔忙,还能演奏出优美的音韵,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 (2)时间过去了。(分别改成比喻句和拟人句)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时间老人匆匆忙忙地一闪而过。 (3)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修改病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可我们大多数人仍不以为然,请设计一条标语警示人们。 但存方寸地,流与子孙耕。 4、走近鲁迅。(8分)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按照原文填写完整,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课文(《少年闰土》),课文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被誉为(“民族魂”)。(6分)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颜黎民》 5、诗韵悠长。(7分)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杜甫》 请你再写一句描写雨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元白朴)请你试着赏析这首散曲中你填写的这一句,说说作者用了怎样的写法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小升初语文阅读精选练习题10套(附答案)知识讲解

小升初语文阅读精选练习题10套(附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精选练习题10套(附答案)(一)森林是绿色的宝库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 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 (二)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2016年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六年级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dǎo méi chěng fá kuí wú wū rǔ ( )( ) ( )( ) mèi lì gài kuò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 ) ( ) shě běn zhú mò yīn róng xiào mào ( ) ( ) 2.下列短语中有4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订正。(4分) 错别字 改正 刻苦钻研束手无策 锐不可挡走头无路 寻物启示责无旁代 莫名其妙买椟还珠 3.改写句子。(8分)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6)病句诊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3分) ⑴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⑵老人、青年、妇女、小孩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⑶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4. 下列对联题咏的是谁?(3分)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 5.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诫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1)"读书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读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好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