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及其脉冲功率电源的研究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简称EDM,由于其能进行难切削材料和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脉冲电源,脉冲电源的技术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各项工艺指标,如加工质量精度、加工速度、电极损耗等。本文将对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及其脉冲电源进行简要介绍和研究。

一、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

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

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

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和钼等。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

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较低、闪点较高、性能稳定的介质,如煤油、去离子水和乳化液等。

图1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

1-工件;2-脉冲电源;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4-工具;5-工作液;6-过滤器;7-工作液泵

图2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基本组成

二、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和应用

⑴电火花加工的优点

①适合于难切削材料的加工。电火花加工是靠放电时的电热作用实现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其热学特性,如熔点、沸点、比热容、热导率、电阻率等,而几乎与其力学性能(硬度、强度等)无关,因此电火花加工突破了传统切削工具的限制,实现了用软的工具加工硬韧的工件,甚至可以加工像聚晶金刚

石,立方氮化硼一类的超硬材料。

②可以加工特殊及复杂形状的零件。电火花加工中工具电极和工件不直接接触,没有机械加工的切削力,因此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细微加工。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复杂表面形状工件的加

工,如复杂型腔模具加工等。

③易于实现加工过程自动化。电火花加工直接利用电能加工,而电能、电参数易于数字控制,因此电火花加工适应智能化控制和无人化操作等。

④可以改进加工零件的结构设计,改善其结构的工艺性。例如采用电火花加工可以将拼镶结构的硬质合金冲模改为整体式结构,从而减少了模具加工工时和装配工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

⑵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

特种加工总结

一、填空题 1、特种加工主要采用机械能以外的其他能量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以达到 图样上全部技术要求。 2、电火花加工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 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预定的加工要求。 3、电火花加工系统主要由工件和工具、脉冲电源、自动进给和调节装置 几部分组成。 4、在电火花加工中,提高电蚀量和加工效率的电参数途径有:提高脉冲频率、 增加单个脉冲能量、减少脉冲间隔。 5、电火花加工的表面质量主要是指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变质层、 表面力学性能。 6、电火花加工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测量环节、比较 环节、放大驱动环节、执行环节、调节对象。 7、电火花成型加工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主要包含伺服进给控制系统和参 数控制系统。 8、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电火花放电腐蚀金属的原理,用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复制 加工的工艺方法,其应用范围分为两大类:穿孔加工、型腔加工。 9、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移动的、作为负极的、线状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脉冲放 电所产生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 10、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工作液广泛采用的是乳化液,其注入方式为喷入式。 11、线切割机床走丝机构的作用:是使电极丝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并保持一定 的张力。 12、线切割控制系统作用主要是:1)自动控制电极丝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 2)自动控制伺服的进给速度。 13、快速成形技术(RP)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目前RP 技术的主流是: SLA立体光造型、LOM薄材叠层制造、SLS激光烧结、FDM 熔融成型四种技术。 14、快速成型的数据接口主要有:快速成型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即STL格式和快 速成型设备的通用数据接口即CLI 格式。 二、判断题 1、目前线切割加工时应用较普遍的工作液是煤油。(错) 2、在型号为DK7740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D表示电加工机床。(对) 3、线切割机床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快走丝,另一类是慢走丝。(对) 4、3B代码编程法是最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方法。(错) 5、离子束加工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对) 6、电火花加工中的吸附效应都发生在阴极上。(错) 7、线切割加工一般采用负极性加工。(错)

脉冲功率技术

脉冲功率技术 摘要:脉冲功率技术是以较慢的速度将能量储藏在电容器中或者电感线圈中,然后将此电场能获磁场能迅速的释放出来,产生幅值极高的,但持续时间极端的脉冲电压及脉冲电流,从而导致极高功率的脉冲。 关键词:脉冲功率,储能技术 引言:脉冲功率技术中的储能技术包括惯性储能,电容储能,电感储能 一.、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 脉冲功率技术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事实上作为脉冲功率技术基础的脉冲放电, 早就存在于大自然中。而对脉冲放电的研究则开始于研究天然雷电特性, 以及它对输电线路、建筑物危害及其防护措施。当时这种放电仅限于毫秒级和微秒级。四十年代末期, 就有人开始注意到亚微秒及毫微秒级的高压强流脉冲放电形式。但是, 一方面由于当时客观要求并不迫切;另一方面, 这样快的脉冲放电, 无论在产生技术上, 或者在测量技术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 其后十多年,这种技术发展并不迅速。六十年代初期, 由于闪光辐射照相和瞬时辐射效应研究的需要, 英国原子能武器研究中心的J.C.马丁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开拓了称之为脉冲功率加速器的研究领域, 使毫微秒级脉冲功率技术往前推进了一步。同时, 一些科学技术在发展中受到障碍, 急需找寻新的途径。以微波和激光的发展为例, 利用速调管、行波管等原理去产生大功率高效率毫米或亚毫米微波已经不可能。利用一般方法产生大功率、高效率、波长可调的激光束也不可能。正当人们探索和寻找新的解决途径的时候, 他们发现脉冲功率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途径。为此, 美国许多单位, 为桑地亚实验室、物理国际公司、海军研究实验室、康乃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单位, 对脉冲功

电火花加工的费用.doc

电火花加工 一、加工费用:电火花加工的费用计算方法与其它机加工方法是相似的,一般是按小时来计算加工费的。时间可以按从调平工件开始到完成加工为止来计算,也可以按自动加工的时间累加时间来计算。每小时的加工费用,可以按照[(电极设计费+电极加工费+机器折旧费+人工费+电费+期望的利润值)*(1+税率)]来计算。当然,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是每小时加工费用的重要参考指标,工件在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越小、精度越高,则每小时加工费越高。 电火花加工需要丰富的经验,用合适的加工方式、到位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以及用高效的精加工条件一次性地完成图纸的要求,是获取低成本电火花加工的决定因素。 机床的精度、电极的精度以及电极的损耗程度是电火花加工精度的决定因素。

二、电火花加工 目录 发明与发展 工作原理 分类 使用说明 电火花加工特点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如下: 简介 发明与发展 工作原理 分类 使用说明 电火花加工特点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如下: 简介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英文简称EDM。 发明与发展 由苏联学者发明 1943年,苏联学者拉扎连科夫妇研究发明电火花加工,之后随着脉冲电源和控制系统的改进,而迅速发展起来。最初使用的脉冲电源是简单的电阻-电容回路。

50年代初 改进为电阻-电感-电容等回路。同时,还采用脉冲发电机之类的所谓长脉冲电源,使蚀除效率提高,工具电极相对损耗降低。 随后又出现了大功率电子管、闸流管等高频脉冲电源,使在同样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生产率得以提高。 60年代中期 出现了晶体管和可控硅脉冲电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了工具电极损耗,并扩大了粗精加工的可调范围。 70年代 出现了高低压复合脉冲、多回路脉冲、等幅脉冲和可调波形脉冲等电源,在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和降低工具电极损耗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控制系统方面,从最初简单地保持放电间隙,控制工具电极的进退,逐步发展到利用微型计算机,对电参数和非电参数等各种因素进行适时控制。 电火花加工 工作原理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 电火花加工 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

RWEC高频同轴电絮凝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RWEC高频同轴电絮凝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一、电絮凝的技术背景: 凝聚是在水处理中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操作方法之一。我们惯于用凝聚来描述液体中不稳定的微小颗粒凝集成较大的颗粒这个过程。液体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无机的溶解物基本上都是以带电的状态存在于溶液中。Schulze曾经在1882年指出,在液体中加入带有与溶解物相反电荷的离子,使溶解物体不稳定而凝集,从而可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予以清除。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凝聚的目的,化学凝聚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因为这种处理方法费用较高并产生大量的污泥,所以现在很少使用。生物的方法由于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很难普遍使用。而电凝聚系统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在电流的作用下溶解可溶性电极,使其成为带有电荷的离子并释放出电子。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后产生的(OH-)结合,生成有絮凝作用的化合物。另外释放出的电子还原带有正电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去除液体中污染物的目的。 电絮凝可以一次完成氧化、还原、絮凝、气浮的过程,是污水处理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一般电絮凝还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处理污水时,若要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则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这对于水量比较大的污水处理工程难以适用; 2)对高浓度的有机污水进行处理时,电极消耗比较大,造成运行成本较高; 3)对一些溶解性比较强的物质,去除率有限,独立使用很难做到达标排放。 由于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所以几乎没有一个电絮凝设备可以独立处理含有较复杂污染物的污水或独立作为液体净化设备。 二、RWEC型高频同轴电絮凝系统 高频同轴电絮凝是在传统电絮凝技术的基础上发明的。在深入的研究了不同污染物在各种电场条件下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和产生的结果后,总结了使用的电源高低、电流密度的大小、电源的 形式(如直流、脉冲及频率的高低)、各种敏化剂在不同电场下发生的诱导催化氧化的作用、电极的形状等后,研究发明了RWEC同轴电絮凝反应器和与其配备的RWEP自适应智能化电源的RW型高频同轴电絮凝系统。 高频同轴电絮凝与传统电絮凝的区别与特点: 1)改变的传统电絮凝反应器电极的形式:目前可以查到的电絮凝电极除以下几种外,还有絮凝床、絮凝槽等。 2)一般电絮凝采用的配套电源为直流电源、脉冲电源、高压电源或高频电源。而高频同轴电絮凝采用的是高、低压脉冲和高、低压高频自适应智能电源。这种电源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被处理液体负荷(水量和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自动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对液体中某个污染物或物质有针对的去除或提取,也使污水处理或水净化工程完全实现自动化。 3)根据处理的要求,可以在电絮凝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敏化剂”。由于高频同轴电絮凝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完成,所以在高频电场作用下,敏化剂可以更充分的被“激活”,使得诱导催化氧化反应进行的更彻底,完成一般电絮凝不能完成的处理工作。 由于以上三个主要特点,高频同轴电絮凝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的: 1)高频电场和电絮凝的合理组合,会产生大量的、具极强氧化性能的羟基自由基(?OH)和新生态的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等作用,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电火花习题(DOC)

项目一 1.判断题 (√)1)电火花加工中若能合理利用覆盖效应则有助于降低电极的损耗。 (√)2)电加工加工中,电极接负极的叫正极性加工。 (√)3)电火花加工中,应尽量利用极性效应减少电极的损耗。 (×)4)电火花成形机床不能加工硬质合金等极硬的材料。 (×)5)电火花成形机床可以加工各种塑料零件。 (×)6)因局部温度很高,电火花加工不但可以加工可导电的材料,也可以加工不导电的材料。(×)7)电火花加工中,工具和工件之间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 2.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工方法中产生的力最小的是(D )。 A.铣削B.磨削C.车削D.电火花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电火花加工中,工件接脉冲电源正极的加工叫正极性加工。 B.电火花加工中,电极、工件的材料通常都一样。 C.短脉冲加工中,工件往往接负极。 D.电火花加工中,可以不采用脉冲电源。 3)电火花成形机床加工时,为安全起见工作液面要高于工件,一般为(C )。 A.0~5mm B.5~10mm C.30~50mm D.150~200mm 4)某国产机床型号为DM7120,其中D表示( B )。 A.线切割机床 B.电加工机床 C.电火花加工机床 D.数控加工机床 5)电火花成形机床主要加工对象为( C )。 A.木材 B.塑料 C.金属等导电材料 D.陶瓷 6)下列液体中,最适宜作为电火花成形机床工作液的是( C )。 A.汽油 B.矿泉水 C.煤油 D.自来水 3.问答题 1)电火花加工后工件表面是否有许多微小的凹坑?结合电火花加工原理解释原因。 是,电火花加工原理 2)电火花加工后电极的表面是否还是电极材料的原有颜色?如果不是,请解释原因。 不是,覆盖效应 3)根据加工前后测量的电极长度,查看电极尺寸是否缩短?如果电极尺寸缩短,比较一下电极缩短量与加工出的深度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等,请解释原因。 缩短,极性效应 项目二 1.判断题 (√)1)脉冲间隔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使工作液体恢复结缘。 (√)2)在电火花加工中峰值电流越大则加工速度越快。 (√)3)石墨适宜于作粗加工电极。 (√)4)紫铜适宜于作精加工电极。 (√)5)加工面积小或窄的槽时,不宜选择过大的峰值电流,否则电极间隙内电蚀产物过浓造成放电集中,容易造成拉弧。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及其脉冲功率电源的研究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简称ED)由于其能进 行难切削材料和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脉冲电源,脉冲电源的技术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各项工艺指标,如加工质量精度、加工 速度、电极损耗等。本文将对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及其脉冲电源进行简要介绍和研究。 一、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 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 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在放电的微细通道 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 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 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 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 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 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 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 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和钼等。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 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较 1-工件;2-脉冲电源;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4-工具;5-工作液;6-过滤器;7-工作液泵 低、哥、性能稳定的介质,如煤油、去离子水和乳化液等。 图1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

电火花加工常见问题

江苏塞维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销售: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万达广场A座2604 电话:+86-512-67315567 生产: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工业园凤阳路传真:+86-512-67316567 火花机加工常见问题 火花机加工常见问题 1、电极的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电火花机加工的过程中,电极会因为脉冲放电而受电腐蚀发生损耗,这样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电极的损耗规律,应当尽量采取多种方法以减少电极的损耗,以保证模具的加工精度会更高。电火花加工时,电极的不同部位其损耗情况也是不同的,通常在尖角、棱边等凸起部位的电场强度较高,容易形成尖端放电的现象,所以其损耗也要比平坦部位要快,损耗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加工精度的下降。 同时电极的损耗还受到电极材料的热学物理常数影响。电极材料的熔点、沸点、比热容、熔化与气化潜热越高,导热系数越大,其耐腐蚀性越好,传热能力越强,这样就可以降低电极的损耗。 2、放电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电火花机在加工时,电极和工件之间发生脉冲放电需要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沿加工轮廓上要相差一个放电间隙。放电间隙主要控制加工的稳定性,一般增大脉冲放电间隙的时间可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而提高峰值电流可以使生产率提高,但电极损耗将会加大。 表面变质层的加深,粗糙度也会变大。要使放电间隙保持稳定,必需使脉冲电源的电参数保持稳定,除此之外还应当使机床精度和刚度也要保持稳定,同时要特别注意电蚀产物引起的二次放电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3、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电蚀表面的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a是随着脉冲宽度和电流峰值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加工条件时,脉冲宽度和电流峰值的增大会使单个脉冲的能量增大,从而使得电蚀凹坑的断面尺寸增大,因此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单个脉冲能量的大小。要减少表面粗糙度Ra的值,就必须减少单个脉冲的能量。 4、表面变化层对模具表面质量的影响 模具在经过电火花加工之后的表面将会产生表面变化层。凝固层是工件的表层材料在脉冲放电的瞬时高温作用下发生熔化而没有被抛出,在脉冲

电火花加工报告技术

电火花加工技术 一:电火花技术概述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两极见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腐蚀现象,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 早在十九世纪,人们就发现了电器开光的触点开闭时,以为放电,使接触部位烧蚀,造成接触面的损坏。这种放电引起的电极烧蚀现象叫做电腐蚀。起初,电腐蚀被认为是有害的,为减少和避免这种有害的电腐蚀,人们一直在研究电副食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的办法。当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之后,便创造条件,转害为益,把电腐蚀用于生产中。1870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最早发现电火花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当两极产生放电的过程中,放电通道瞬时产生大量的热,足以使电极材料表面局部熔化或汽化,并在一定条件下,熔化或汽化的部分能抛离电极表面,形成放电腐蚀的坑穴。直到1934年,前苏联科学家拉扎连柯等把电火花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利用起来。 后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液体介质中进行重复性脉冲放电时,能够对导电材料进行尺寸加工,因此,创立了“电火花加工法”。电火花加工技术作为特种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最早应用于二战时期折断丝锥取出时的加工。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加工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控性更高,数字化程度更好。 在中国电火花加工技术起步稍晚。根据中国的国情,实现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原始创新是很困难的,只能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策

略,因为这套系统集成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如计算机的软硬件、微电子、数控、电力半导体、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等,是多方面、多学科集成的产品,是比较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国内现在显然还没有一个能够独立进行原始创新的团队,因此注定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痛苦的积淀过程,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电火花技术创新之路别无选择。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高校已经不再是创新的主战场,必须依托企业才能实现。 制造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一个国家的发展终归要落脚于制造业,因此作为基础工业,制造业必定拥有永久的生命力,而电加工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加工技术也在进步,至于一项技术能够发展多久,也要看这个行业中的人怎样去尽心敬业、钻研并推进它。 二: 加工原理及原理图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 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英文简称EDM。 电火花加工时,脉冲电源的一极接工具电极,另一极接工件电极,两极均浸入具有一定绝缘度的液体介质(常用煤油或矿物油或去离子水)中。工具电极由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控制,以保证工具与工件在正常加工时维持一很小的放电间隙(0.01~ 0.05mm)。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将当时条件下极间最近

电火花加工

课程名称: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火花加工 1.概述 电火花加工是一种自激放电,故又称放电加工(EDM),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是目前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的特种加工方法之一,在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零件等的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原理 火花放电的两个电极间在放电前具较高的电压,当两电极接近时,其间介质被击穿后,随即发生火花放电。伴随击穿过程,两电极间的电阻急剧变小,两极之间的电压也随之急剧变低。火花通道必须在维持暂短的时间(通常为后及时熄灭,才可保持火花放电的“冷极”特性(即通道能量转换的热能来不及传至电极纵深),使通道能量作用于极小范围。通道能量的作用,可使电极局部被腐蚀。利用火花放电时产生的腐蚀现象对材料进行尺寸加工的方法,叫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在液体介质中的火花放电。 3.特点 1.脉冲放电的能量密度高,便于加工用普通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于加工或无法加工的特殊材料和复杂形状的工件。不受材料硬度影响,不受热处理状况影响。 2.脉冲放电持续时间极短,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扩散范围小,材料受热影响范围小。 3.加工时,工具电极与工件材料不接触,两者之间宏观作用力极小。工具电极材料不需比工件材料硬,因此,工具电极制造容易。 4.可以改革工件结构,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工件使用寿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基于.上述特点,电火花加工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项: 1)制造冲模、塑料模、锻模和压铸模。 2)加工小孔、畸形孔以及在硬质合金上加工螺纹螺孔。 3)在金属板材上切割出零件。4)加工窄缝。 5)磨削平面和圆面。

太全了 慢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太全了!慢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断丝 1.放电状态不佳——降低 P 值,如果 P 值降低幅度较大仍断丝,可考虑降低 I 值,直至不断丝。此操作会降低加工效率,如果频繁断丝,请参考以下内容,找出导致断丝的根本原因。 2.冲液状态不好,如上下喷嘴不能贴面加工,或者开放式加工时,通常断丝位置在加工区域。——降低 P 值,并检查上下喷水嘴是否损坏,如损坏请及时更换。 3.导电块磨损严重或太脏,通常断丝位置在导电块附近。——旋转或更换导电块,并进行清洗。 4.导丝部太脏,造成刮丝,通常断丝位置在导丝部附近。——清洗导丝部件。 5.张力太大——调低参数中的丝张力FW,尤其是锥度切割时。 6.电极丝、工件材料质量有问题。——更换电极丝、降低P和I 值,直至不断丝。 7.废丝桶中的废丝溢出,和机床或者底面接触,造成短路,通常刚刚启动加工就会断丝。——将溢出的废丝放回废丝桶,并及时清理废丝桶。 8.收丝轮处断丝——检查收丝轮的压丝比,标准值为1:1.5~1.6 。 9.导电块冷却水不充分,通常断丝位置在导电块附近——检查冷却水回路。 10.去离子水导电率过高,通常断丝位置在加工区域——检查水的导电率,如超差,应及时更换树脂。11.去离子水水质差,通常断丝位置在加工区域。——水箱中水出现浑浊或异味,或者加入机床的纯净水有问题,应及时清理水箱,更

换过滤纸芯。12.丝被拉断,下机头陶瓷导轮处有废丝嵌入或导轮轴承运转不灵活。——清理并重新调整安装陶瓷导轮,必要时更换导轮轴承。13.平衡轮抖动过大,运丝不平稳。——校正丝速,用张力计校正丝张力。 二、加工速度低 1.未按标准工艺加工,上下喷嘴距离工件高于0.1mm——尽可能贴面加工。 2.创建的工艺文件不正确。——正确输入相关的加工要求,生成合理的工艺文件。 3.修改了加工参数,尤其是降低了 P、I 值过多会导致加工速度大幅降低。——需合理修改放电工艺参数。 4.冲液状态不好,达不到标准冲液压力。——如确实不能贴面加工,需正确认识加工速度。 5.工件变形导致加工时放电状态不稳定,尤其是修切。——合理安排工艺,控制材料变形。 6.如果参数里选择了ACO(自动过程优化),在加工不稳定的情况下会降低加工效率。——在切割稳定的情况下,可取消 ACO 功能。 7.对于拐角较多的工件,使用高精度参数可获得较高的精度,但会降低效率。——适当降低拐角策略 STR 值,可提高加工速度。 8.模式30 加工,放电稳定性不好,速度慢-----修改参数 UHP,可提高2个值。 9.修切速度慢。——可将每刀的相对加工量改小一点,如要提高修切一的速度,可将主切的偏移量改小0.005mm~0.01mm。10.主切切割效率较之前下降。——及时对机床进行维护保养。

污水处理工艺

定义1 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 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措施。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环境水利(二级学科);水污染防治(水利)(三级学科) 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1)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2) 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3) 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 4) 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分类 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竖流、旋流、曝气)、沉淀池(平流、竖流、辐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气浮;

纳秒级脉冲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纳秒级脉冲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在军事、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功率脉冲电源的上升沿宽度要求日益提高,高功率快脉冲也逐渐成为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而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在提高脉冲电源电压等级的同时陡化脉冲宽度也是研究的难点之一。 以高压快脉冲为技术核心,以小型化、高重频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对称式的脉冲发生拓扑,同时以磁压缩技术陡化脉冲宽度,并深入研究了磁开关的控制技术,以实现高稳定性的纳秒级脉冲电源的研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提出了一种具有对称串联结构的高压脉冲电源拓扑,大幅降低成本;基于这种新型的高压脉冲电源拓扑,分析并初步验证了各种工作环境下的可行性。搭建了该高压脉冲电源的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在正常运行和发生闪络等不同状态下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实验室完成了该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制,实验验证了在正常运行和发生闪络等不同状态下对于电路的分析,并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该拓扑相对于现有研究的优越性。2、介绍了脉冲磁压缩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个磁芯参数对磁开关性能的影响,基于此,确定了磁芯材料的选择,并搭建了磁芯检测平台测量磁芯的磁滞曲线,对比了不同磁芯材料的区别。 基于脉冲电源体积小型化原则,分析了影响磁开关体积的因素,并利用数学模型确定了磁开关参数的最优解。系统地分析了磁复位原理以及磁复位电路与脉冲电源的匹配问题。 最后搭建了30kV/3kW的纳秒级脉冲电源样机,验证了磁复位原理的可行性,以及在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针对电流型磁复

位方式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对于磁开关控制的必要性,并系统地分析了磁开关控制原理,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 最后基于PLECS软件搭建了35kV的纳秒级脉冲电源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从实际应用角度分析了磁开关的最佳工作区间。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电火花加工及其脉冲功率电源得研究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EDM),由于其能进行难切削材料与复杂形状零件得加工,而得到广泛得应用。其中最主要得部分就是脉冲电源,脉冲电源得技术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得各项工艺指标,如加工质量精度、加工速度、电极损耗等。本文将对电火花加工得原理及其脉冲电源进行简要介绍与研究。 一、电火花加工得工作原理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与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得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得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得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在放电得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得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得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得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得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 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得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得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得金属,具有一定得生产率。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得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得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得形状与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得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得型面。 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得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与钼等。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得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 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常用得工作液就是粘度较低、闪点较高、性能稳定得介质,如煤油、去离子水与乳化液等。 图1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 1-工件;2-脉冲电源;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4-工具;5-工作液;6-过滤器;7-工作液泵

单脉冲电火花加工电源的设计

第1期(总第152期) 2009年2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M ECHA N ICAL EN GI NEER IN G & AU T O M A T IO N N o.1F eb. 文章编号:1672-6413(2009)01-0148-03 单脉冲电火花加工电源的设计 叶明国,杨胜强,曹明让,王燕青,马丽华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单脉冲放电对电火花放电加工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单脉冲放电凹坑的研究可以定性或是定量地分析蚀除率、表面粗糙度与电参数的关系。适合于课题研究目的的单脉冲放电电源是对单脉冲电火花加工机理深入分析的关键,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实验室单脉冲电源的制作方法。关键词:电火花加工;单脉冲电源;单片机中图分类号:T G6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8-06-05;修回日期:2008-09-27 作者简介:叶明国(1979-),男,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表面光整加工技术。 0 引言 电火花放电时,电极表面的材料究竟是怎样被蚀除下来的,这一微观过程的物理本质即是所谓电火花加工的机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电火花小孔加工是在连续脉冲放电条件下进行的。连续脉冲放电加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很难确定各个因素对放电的具体影响,而单脉冲放电可以很好地用来分析各个参数对放电过程的影响。 研究单脉冲放电加工是研究电火花放电加工机理的基础,通过对单脉冲放电凹坑的微观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在连续脉冲下电火花的加工机理[1] 。但是进行单脉冲放电的研究必须要有满足实验目的的单脉冲放电电源。此文将详细介绍一种用于放电加工机理研究的单脉冲电源制作方法。1 单脉冲电火花加工电源的电路设计1.1 单脉冲电火花加工电源的设计方案 晶体管脉冲电源自发明以来,因电极损耗低、生产率高、工作稳定性好和加工质量高等优点而一直被广泛应用。它是利用功率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而获得的单向脉冲,并且具有脉冲频率高、脉冲参数容易调节、脉冲波形好以及自适应控制等优点[2]。在脉冲波形上人们也相继应用了矩形波、阶梯波、三角波以及梯形波等,各种波型虽然各有优点,但矩形波脉冲电源因其波形稳定、易控、易实现且生产率较高而被广泛采用。 在电火花加工中,脉冲参数与单脉冲放电能量有密切的关系。单个脉冲的能量若达到10-6J 就可加工出直径 0.001mm 的超微孔。脉冲参数的精确控制和脉冲放电能量的利用效率对单脉冲放电实验的工艺指标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单脉冲电源设计需要满足以下 要求: 脉冲电压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波形要陡; 脉冲的主要参数在很大范围内可调且控制精度高; 脉冲电源要工作稳定可靠,元器件性价比要高,制作简单,体积要小。基于上述原因确定的单脉冲电源的设计方案见图1。 图1 单脉冲电源的设计方案 1.2 控制脉冲信号电路及抗干扰设计 采用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来产生脉冲信号。PIC16F877内采用了哈佛总线结构,即在芯片内部将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分离,能使脉冲参数在很大的 s 范围内变化。它的指令具有单字节、单周期的特点,有利于提高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且内置高速振荡电路,使得晶振最高可达20MHz ,是典型的供实验使用的芯片。 PIC16F877及光耦电路见图2。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各个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外接火花放电电压时,若PIC 处于复位状态,按一下SW1开关,单脉冲电源就会输出一个放电脉冲。若要输出下一个,则需按SW 1使PIC 复位后,再按SW1即可。本设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脉宽,它是通过拨码开关来选择的,最多可达32种。

火花机常见故除方法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火花机常见故除方法障原因及排 1、可正常开机操作但萤幕无画面显示 萤幕信号线或电源线接触不良或脱落,面板萤幕电源开关故障,萤幕故障 重接信号线或电源线,更换电源开关,更换萤幕 2、火花机放电退刀 正负切换继电器动作不确实或灰尘沾染,EPG01信号板故障,晶体板信号线接触不良或脱落,电极夹头绝缘片破裂或脏污 更换或清洁继电器,更换EPG01信号板,重接信号线,更换绝缘片或清洁夹头 3、火花机无法开机机台无法动作 总电源无输入,电源插头没插,好无熔丝开关跳脱 系统程式故障,输入当地三相电源,将电源插头插妥,将无熔丝开关板回ON位置,重新安装系统程式 4、火花机放电电流不正确 晶体板上继电器故障,EIB逻辑板故障 更换继电器,更换EIB逻辑板 5、电火花机键盘无法操作 键盘线接触不良或脱落,键盘电路板EKB01故障,电脑程式不完整 重新插好键盘线,更换键盘EKB01电路板,重新复制系统程式 6、电火花机可以开机,键盘可操作但三轴无法移动 紧急开关故障,紧急信号无法解除,压到第二道极限保护开关,DC 24V 3A保护开关跳脱 更换紧急开关,关闭电源,用手将轴转离第二道极限保护开关,压回3A保护开关

7、火花机三轴移位至各轴极限时会经常碰到第二道极限开关使三轴无法动作 二道极限开关相隔距离太近,将第一道极限开关与第二道极限开关距离拉开 8、门板缝漏油太多 海绵条安装不良或老化,重新安装海绵条或更换 9、火花机三轴移动时有急冲现象 伺服板ESV01故障,伺服马达之信号回授线接触不良或脱落,伺服马达故障,解码板故障更换ESV01伺服板,重接信号回授线,更换伺服马达,更换解码板(EXE01) 10、火花机加工资料无法存取 磁碟机或磁碟片故障,程式储存过多,更换磁碟机或磁碟片,删除过多之程式 11、开机后防火警报一直响无论是否在侦测状态下 灭火器下方黑盒子内的开关接点开路,红外线侦测器故障,外在环境光线反射 调整黑盒子的角度使开关接点短路,更换红外线侦测器,避开反射光线 12、火花机进油时电磁开关有杂音 电磁开关内部沾染铁屑或故障 拆开电磁开关,清除内部铁屑或换新 13、开机后碰边警报一直响电极与工件并无接触 电极夹头绝缘片破裂或脏污,正负切换继电器动作不确实或灰尘沾染,保护开关跳脱 更换绝缘片或清洁夹头,更换或清洁继电器,押回保护开关 14、火花机寻边或寻中心动作中断,出现伺服停止讯息 电极或工件表面不干净,清洁电极或工作表面

高频脉冲在电化学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高频脉冲在电化学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水处理工艺 简介:文章指出了目前相对成熟的电凝聚处理废水能耗较大的缺点,综合论述了一种新兴的电化学处理废水的方法——高频脉冲的原理和应用。高频脉冲根据传统直流电凝聚的基本原理,以脉冲电流的方式弥补了传统电凝聚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同时比较了高频脉冲与高压脉冲的异同,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脉冲电解废水的研究进展。关键字:高频脉冲废水处理电凝聚1 引言电化学方法治理污水,具有无需添加氧化剂、絮凝剂等化学药品,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简便灵活等优点[1]。但电化学方法一直存在着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从而大大限制了电化学处理废水在工业中的应用。在几种电化学处理废水类型中,电凝聚与电气浮的运用比较成熟。同化学凝聚相比,电凝聚方法无需投资加药设施,且材料消耗要少许多。其缺陷在于能耗问题。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极极化乃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电凝聚的主攻方向。近年来,电化学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新电极材料、电源技术和膜材料的应用,为电化学方法治理污染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解决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电化学处理废水的新方法——高频脉冲电解废水,该方法应用了新发展的电源技术——脉冲电源。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高频脉冲多用于电镀、地质勘探、优质水处理等方面,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 2 电凝聚法处理废水存在的问题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可溶性的阳极,产生大量的阳离子(如Fe2+、Al3+等),对废水进行凝聚沉淀,

这种方法称为电凝聚[2]。电凝聚往往伴随着气浮,在阴极有氢气被还原,故也有称为电凝聚浮上法的。电极反应如下:阳极:Fe -2e → Fe2+ 或Al -3e → Al3+阴极:2H+ + 2e → H2↑ 或Ox +ne → Re铁离子或铝离子与氢氧根结合起到凝聚作用。同时,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逸出的氢气形成极小的气泡,将废水中的凝聚物浮上电解槽的液体表面。电凝聚作为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很早就得到了应用,但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中单位电耗和铁耗过大,使电凝聚法的发展及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电凝聚过程中,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极板会发生钝化现象。钝化时电极表面附着一层氧化物保护膜。检测电极电位可发现,电极电位偏离正常电化学反应电极电位而变正电位。表现为阳极溶出停止,电解槽只有氧化、还原和浮上作用,电凝聚作用消失,液面浮着大量的泡沫[3]。这样就使电流效率降低,从而延缓电解进程。 3 高频脉冲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将电解槽与脉冲电源相连接构成电解体系,其进行的电解过程就是脉冲电解。电流从接通到断开的时间Ton为脉冲持续时间[4],也叫脉冲宽度,即电解的工作时间。电流从断开到接通的时间Toff 为电解间歇时间或叫脉冲间歇。输出脉冲可以是等间隔脉冲、疏密脉冲或脉动脉冲。脉冲电流的波形有方波、正弦半波、锯齿波、隔锯齿波等多种形式[5]。典型的电脉冲波形如图1所示。脉冲具有3个独立的参数,即脉冲电压(或电流)幅值、脉冲宽度Ton和脉冲间歇Toff。为了达到较好的去污和节能效果,可对这3个参数进行调整。脉冲周期为脉冲宽度和脉冲间歇之和,脉冲频率则是脉冲周期的倒

关于脉冲功率电源的介绍

关于脉冲功率电源的介绍 在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下,各国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均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脉冲功率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多个领域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国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主要研究了脉冲功率电源的概况,并分析了其发展的技术阻碍,为了实现其快速的发展,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此基础上,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更加稳定,同时,我国的国防竞争力也将不断增强。 标签:脉冲功率电源;电容器组;发电机系统;电池组;技术阻碍 当前,电源的相关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最敏感的为小型化电源问题。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电源的小型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此类电源的应用是广泛的,其作用日益显著。但小型化电源的发展也存在不足,为了促进其发展,需要对先进的技术进行积极的、全面的运用。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了脉冲功率电源,该电源是借助不同方式进行提供的,具体的方式有电容器组、发电机系统、电感储能系统与蓄电池组等。脉冲功率电源的应用满足了国防武器系统的电能需求,为我国国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1 脉冲功率电源的概况 1.1 电容器组 目前,在工业、军事等领域对电容器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在电磁炮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电磁炮的快速发展,对电容器组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脉冲形状控制方面,利用了闭合开关;在能量存储密度方面,利用了新的介电材料,在此基础上,电容器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适应了实际应用的需求[1]。 对于脉冲功率电源而言,作为电源的电容器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为偏低的转化效率,同时,其充电状态未能保持长期性。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需要借助高功率的大型充电设备,以此保证充电的快速与便捷,与此同时,工作电压也将得到控制。在此基础上,电容器组拥有较大的体积,但在军事领域对于武器系统的体积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轨道炮系统中,电容器组的应用缺少针对性与时效性,此时的电源未能适应军事发展的需要。 在对电容器组展开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其热量的控制。对于电容器的介电材料而言,通常情况,均属于电绝缘体与热绝缘体。在炮弹发射时,电容器内部的热量将不断升高,为了保证电容器组的安全性,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2]。 1.2 发电机系统 关于电磁炮发电机的研究,其应用的类型较多,主要有单极脉冲发电机、补

电火花加工基础知识

电火花加工基础知识 电火花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对零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加工原理:当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在绝缘体中靠近达到一定距离时,形成脉冲放电,在放电通道中瞬时产生大量热能,使工件局部金属熔化甚至气化,并在放电爆炸力的作用下,把熔化的金属抛出,达到蚀除金属的目的。 电火花加工设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脉冲电源。脉冲电源是放电蚀除的供能装置,它产生具有足够大能量密度的电脉冲,加在工件与工具电极上,产生脉冲放电。 2.间隙自动调节器。为使工件与工具电极间的脉冲放电正常进行,就必须使其保持一定间隙。间隙过大,工作电压击不穿液体介质;间隙过小,则形成短路,也无法放电。因此,必须用间隙自动调节器,自动调节极间距离,使工具电极的进给速度与电蚀速度相适应。 3.机床本体。用来实现工件和工具电极的装夹、固定及调整其相对位置精度等的机械系统。 4.工作液及其循环过滤系统。火花放电必须在绝缘液体介质中进行,否则,不能击穿液体介质,形成放电通道,也不能排除悬浮的金属微粒和冷却表面。 电火花加工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成型加工、穿孔加工、电火花切割加工、电火花磨削以及电火花雕刻花纹等。 (一)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 主要由脉冲电源箱、工作液箱和机床本体组成。 机床本体由主轴头、工作台、床身和立柱组成。其中,主轴头是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它和间隙自动调节装置组成一体。主轴头的性能直接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工作台的作用是支承和装夹工件。 (二)电火花切割加工机床 电火花切割加工机床是利用一根运动着的金属丝(钼丝或硬性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通以脉冲电流,使之产生电腐蚀,工件被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状。 数控电火花切割机床由机床本体、数控装置、脉冲电源和工作液循环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坐标工作台由上、下两层拖板构成,两层拖板的长丝杠分别由两个步进电动机驱动,工作台上装有工件安放架。

电火花线切割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电火花线切割机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CHINA-NTM.技术交流2008年3月11日 作者:淑惠,黄东强 燕大汽车附件厂 1 电火花线切割机故障诊断原则 1.1 先外部后部 随着电火花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的不断改进,控制部分出现故障的几率越来越小,而绝大部分故障的发生都不是单板机或其他核心部分控制与触发电路造成的,而是由于外部电路或器件损坏而引起的。因此,维修人员应先从外部着手逐步向进行排查。不要随意地拆卸触发电路板、更改系统参数设置、任意调整运行模式等,这可能会导致新的故障产生。 1.2 先机械后电气 电火花加工机床最容易出现机械方面的故障,而这些故障往往也不容易被发现,易损件造成的故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因此,维修人员要针对发生故障的局部围,首先从机械部分入手,仔细观察,认真排查故障,如是否有裂纹、松动、断裂、割裂等。而不是立即检查电路是否断路、短路,元器件是否损坏等电气故障。

1.3 先理论后实践 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控制电路相对来说并不太复杂,这使得有些维修人员不看厂家提供的原理图、不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盲目地进行带电维修操作,这会导致故障进一步的扩大。维修人员应在了解故障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弄清解决该故障的方法,然后才能付诸实践。 1.4 先简单后复杂 有些故障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此时,应遵从先简单后复杂的程序,先解决难度小的故障,妥善处理好这些隐患后,再解决难度大的故障。在解决难度大的故障时,也应将其化整为零,先解决其简单部分,再处理复杂的部分。往往简单的问题解决后,难度大的问题也可能随之解决了。 2 电火花线切割机故障排除方法 2.1 例行检查法 例行检测法是指维修人员对设备启动前所进行的例行检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源 查看电火花线切割机的进线电源,其电压波动是否在±10%围、高次谐波是否严重、功率因素的大小、是否需安装稳压电源等。 (2)线切割加工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