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郝 飞,宋志强,钟 华

[摘要] 皮炎湿疹临床十分常见。由于对皮炎湿疹概念上的认识很难把握,有众多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在不断的争论中,因此给指导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就皮炎湿疹分类、特应性涵义、病因诊断中的接触性变应原分析以及微生物皮损中定植等临床关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皮炎;湿疹

[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293(2010)01-0018-03 继续医学教育

皮炎湿疹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疾病。长期以来,

由于对皮炎湿疹概念上的认识很难把握,有众多的学

术观点至今仍在不断的争论中,因此给指导临床规范

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院医师或

非专科医师,滥用皮炎湿疹的诊断名称比较普遍。因此,

有必要重视皮炎湿疹本质上的某些认识,以提高临床

诊治水平,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除患者痛苦。

1 把握皮炎湿疹分类全局,准确开展临床分类诊断

开展皮炎湿疹分类诊断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

基础。皮炎湿疹分类模式有多种,但较为公认的是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提出的皮炎分类模式(图1),此分类模式简明。湿疹一词已经沿用很久,祖国医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国内有学者主张凡临床上有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肥厚等表现,有渗出和融合倾向的皮疹,一时难以明确病因,应先拟诊为湿疹,然后再开展病因、部位等相应的分类诊断。这种模式似乎可以包罗目前临床常见皮炎湿疹的诊断,但也带来滥用湿疹的诊断名称,忽略强化临床医师开展病因或分类诊断意识等问题,特别是基层医院,这是我们在皮炎湿疹防治中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皮炎的分类仍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强化接触性皮炎在皮炎分类中的地位及提高对特应性概念的认识。

应该指出,皮炎湿疹的分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诊断可以相互转化,如一些成人原因不明的

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宋志强,钟华)

作者简介:郝飞,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感染与免疫,E-mail: haofei62@https://www.doczj.com/doc/cb14949559.html,

郝 飞

湿疹接触性皮炎其他类型皮炎特应性非特应性变应性非变应性

皮炎

图1 世界变应性组织推荐使用对皮炎的分类方式注:①其他类型皮炎中包括脂溢性皮炎、钱币样湿疹、光敏性皮炎等;

②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指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Correct recognition on essence of dermatitis/eczema

HAO Fei,SONG Zhi-qiang,ZHONG Hua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Southwest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Dermatitis/eczema is a common symptom clinically. Due to different academic viewpoints, the essence of dermatitis/eczema is still controversy, which brings about a great challenge to guid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s of dermatitis/eczema.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simple approach to the classifications, atopic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contact allergens and microorganism colonization in skin lesion in the dermatitis/eczema.

[Key words] Dermatitis;Eczema

[J Pract Dermatol, 2010, 3(1):18-20]

湿疹,随着检测方法的进步,逐步可以找到致敏的原因,并划归为接触性皮炎。同样,非特应性皮炎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特应性皮炎。

2 正确理解特应性的含义,提高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水平

准确把握特应性皮炎的定义和范畴、区别特应性皮炎与其他皮炎湿疹,关键在于对特应性的理解。最早由Coca和Cooke等提出“特应性(atopy)”概念,并定义为人类过敏反应现象。其单词“atopy”来自希腊语,意思是超出正确位置或奇怪的疾病(“out of place”or“strange disease”)。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对“atopy”含义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更新和完善。已经从单纯的临床现象概括,到免疫学证据即反应素和变应原的检测,以及遗传和生理性介质或神经免疫失调等。我国对“atopy”从翻译成“异位性”,到定义为“遗传过敏性”,以及目前公认为“特应性”,反映对“atopy”的认识也经历不断完善的过程。

应该说,特应性、变应性和遗传易感性既相互联系,也存在显著的区别。特应性不等于变应性(表1),也不等于遗传易感性,这是因为特应性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和变态反应是起重要作用,但不是惟一决定因素[2,3]。认识到这一点,可以提高特应性皮炎诊断水平,避免盲目开展变应原检测和特应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同时也意识到,特应性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特应性皮炎中仅60%~70%有家族史,30%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80%患者血中总IgE水平升高[2,4]。因此认识到非变应性特应性皮炎类型的存在,特别是不能将特应性与变应性等同看待,可以避免误诊或漏诊,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皮炎的分类模式。

表1 特应性与变应性的区别

因素特应性变应性

遗传易感性多基因,与免疫调

节相关或无关基因

多基因,与免疫

调控相关基因

发病诱因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

发生机制免疫和非免疫机制免疫机制

发生时间幼儿开始不受年龄限制皮肤改变多种皮损红斑/风团

血清IgE水平检测可升高或正常升高

特应性IgE检测可以阴性阳性3 区别接触性和非接触性,强化皮炎湿疹的病因诊断意识

由于湿疹和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十分相似,甚至其发病机制也均为以Ⅳ型变态反应介导为主,导致临床上很难区别。有时,疾病的初期表现为接触性皮炎,随着接触变应原持续存在和疾病的反复,皮疹可以表现为典型的湿疹样;也有些原来认为是原因不明的湿疹,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可以明确接触的物质,而逐渐地划归为接触性皮炎;不少职业性接触物,或长期接触弱的刺激物引起的皮炎,如妇女接触肥皂等引起的手部湿疹,本质上可能就是接触性皮炎。因此,国内外专家已经有这样一个共识,即真正能称上湿疹的疾病会越来越少。

虽然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有很多相互重叠的地方,但也有明确的区别。接触性皮炎病因常单一,而湿疹病因复杂且难以明确;接触性皮炎在病因诊断明确后,相应地开展预防措施,可以使病程呈自限性经过,而湿疹因病因不明,病程反复,无自愈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从众多的所谓“湿疹”中明确与接触过敏物质有关的皮炎十分有意义。

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一般来说,按照致敏物质的性质,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以化学性最为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类。经典的有金属制品如镍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肥皂等以及各种化工原料如房屋装修材料等。致敏物质接触的方式从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到经过口服、注射、或吸入等途径引发皮肤变态反应,即所谓的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ystemic contact dermatitis),给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诊断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诊断湿疹之前,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检,必要时借助某些检查如斑贴试验,可以明确一半以上的所谓病因不明的“湿疹”患者,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病因治疗。特别指出的是,一些药物特别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成为一些中老年人皮炎湿疹的原因,即表现为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药物反应。同样的如安置假牙、人工瓣膜、深静脉插管等,也可以引起医源性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4 理解皮损处微生物“定植”的本质,合理开展抗微生物治疗

微生物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在皮炎湿

疹尤其是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已经较为清楚。金葡菌在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和非皮损中的数量是增加的,而且其分泌的毒素可以作为超抗原或变应原,甚至直接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其他免疫相关的细胞参与变应性炎症的形成过程。同样,作为皮肤常驻的真菌糠秕马拉色菌,也被证实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因此,微生物的“定植”在皮炎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是肯定的。

如何准确评价微生物“定植”的本质,是指导临床合理开展抗微生物治疗的前提。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定植不等于感染,定植可以是病理性,也可以是生理性,定植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定植后所产生的炎症多与变态反应机制关联;其次变应性炎症是基础,细菌或真菌的定植是继续或诱发因素,定植后并非感染形成,其炎症的本质仍然是变应性炎症,故抗变应性炎症是根本[5];皮炎湿疹中微生物定植现象十分普遍,但并非恒定不变,如金葡菌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在接触性皮炎、湿疹中的作用还尚未明确。即使是特应性皮炎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定植的微生物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如糠秕马拉色菌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青年和成人面颈部皮损[1,2]。鉴于以上情况,皮炎湿疹中开展抗微生物治疗要合理慎重,要选择性地针对金葡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要短期(7~10天)使用,并防止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带来的耐药性产生。

【参考文献】

[1] Brown S, Reynolds NJ. Atopic and non-atopic eczema [J]. BMJ,

2006, 332 (7541):584-588

[2] Bieber T.Atopic Dermatitis[J]. N Engl J Med, 2008,

358(14):1483-1494.

[3] 郝飞. 把握“特应性”涵义及其在皮炎湿疹诊断中的意义

[J]. 中国皮肤性病杂志, 2009, 23(1):1-2.

[4] 顾恒, 陈祥生, 陈崑等.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评价 [J]. 中华

皮肤科杂志, 2000, 33(4):222-225.

[5] Taskapan MO, Kumar P. Role of 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s

in atopic dermatitis: from colonization to inflammation [J].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0, 84(1):3-10.

(收稿日期 2009-10-29 修回日期 2009-12-10)

(本文编辑 祝贺)

2009年中国贵阳“世界银屑病日”医患座谈会纪要

2009年10月31日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在贵阳市由解放军第44医院召开2009年“世界银屑病日”医患座谈会。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的12位皮肤科专家,贵阳地区皮肤科医生和银屑病患者共1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开幕式上解放军44医院杨院长致热情的欢迎辞,主任委员空军总医院杨雪琴教授向全体患者介绍了“国际银屑病协会(IFPA)和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委员会(CPF)”成立的目的、组成、宗旨和任务,并介绍了她参加2004年IFPA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理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正式确定每年10月29日为“世界银屑病日”。CPF每年10月份在我国不同地区召开银屑病“医患座谈会”。2007年在北京,2008年在济南,2009年在贵阳。本次医患座谈会上,上海华山医院方栩教授讲述了“银屑病的基本常识和治疗原则”,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曹元华教授报告了“银屑病过度治疗的原因和后果”,报告中都特别强调盲目服用某些药物,包括中草药均可引起严重毒副作用,甚至死亡。 杨雪琴教授介绍了她近10余年来开展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放松疗法的实验工作及临床治疗效果。最后银屑病患者代表陈学兵先生讲述他三个月前患红皮病型银屑病,经过心理谈话和阅读《银屑病患者必读》书后提高了认知水平,再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两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他有信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坚持进行放松训练来治愈自己的疾病。

本次会议上设计了15个关于银屑病认知水平和治疗常识的问卷,以了解患者们在本次座谈会后的收获。问卷内容如下:(1)你知道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银屑病日”吗? (2)银屑病是心身性皮肤病吗? (3)银屑病是“不治之症”吗? (4)是否家族中每个孩子都会因遗传而发生银屑病? (5)药物能否根治银屑病? (6)中药治疗绝对安全吗? (7)银屑病病情有自我缓解和自愈倾向吗? (8)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有效吗? (9)过度饮食、吸烟和酗酒对银屑病有影响吗? (10)银屑病患者需要严格忌口吗? (11)你有信心预防银屑病复发吗? (12)药物能否预防银屑病? (13)银屑病与整体状态有关吗? (14)睡眠与银屑病有关吗? (15)情绪与银屑病有关吗? 座谈会前后发放的问卷题目相同,但顺序不同,每题答对计1分。结果显示:通过座谈会和科普教育后,会后问卷的成绩明显提高,从11.68+2.34分提高到14+1.3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座谈会后,大家对银屑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宝贵建议,概括为:①建议今后不定期地经常举行此类医患交流沟通;② 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途径积极宣传银屑病的防治知识;③建议开通医患交流热线或建立银屑病防治网站等;④ 规范银屑病医疗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虚假广告、兜售假药等行径。

总之,这次贵阳地区的“世界银屑病日”医患座谈会开得很成功,医患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许多患者表示他们愿意为银屑病研究做自己一点微薄的奉献。为使参加会议的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正确认识银屑病,安全治疗银屑病,并积极预防银屑病复发,座谈会上我们赠送给每一位参会者一本2009年出版的《银屑病患者必读》;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治愈银屑病的信心和决心。 (刘忠义 惠让松 杨雪琴)?消息?

第8章-皮炎和湿疹-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皮炎和湿疹 一填空题 1.湿疹的四大特点是__、__、__、__。 2.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 _。 3.接触性皮炎属于__型变态反应。 4.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一般分为__和__。 5.湿疹通常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__、__、__三种。 二判断改错题 1.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常做的皮肤试验是皮内试验。 2.对于急性期伴有渗出的皮炎湿疹类损害,应首选封包治疗。 3.急性湿疹面部红肿、糜烂、渗出时应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 4.婴儿湿疹伴消化不良,应该纠正消化不良。 三选择题 【A型题】 1.夏季发生于双足背前端的接触性皮炎考虑其可能的接触物为__。C A.袜子 B.皮鞋 C.拖鞋 D.肥皂 E.洗涤剂 2.脂溢性皮炎的常见并发症有__。B A.丹毒 B.毛囊炎及疖 C.念珠菌感染 D.维生素缺乏 E.糖尿病 3.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取决于__。C A.是首次接触还是再次接触 B.接触物有否抗原性 C.接触物的刺激性或毒性 D.机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E.机体本身的抵抗力 4.女性,30岁,双下肢反复发生多数小片状类圆形红斑,密集成簇的丘疱疹,境界清楚。痒。冬重 夏轻。应考虑__。C A.郁积性皮炎 B.干燥性湿疹 C.钱币状湿疹

D.体癣 E.多形性红斑 5.为寻找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对可疑致敏的接触物,常用何种方法以助确诊__。E A.划破试验 B.皮肤划痕试验 C.皮内试验 D.激发试验 E.斑贴试验 6.下列哪种是原发刺激物__。A A.浓盐酸 B.1:5000呋喃西林 C.0.5%醋酸铅液 D.氯霉素眼药水 E.麻黄素滴鼻剂 7.接触性皮炎致敏的抗原呈递细胞是__。E A.角质形成细胞 B.棘细胞 C.颗粒细胞 D.基底细胞 E.朗格罕斯细胞 8.成年患者,手足背、四肢伸侧有边缘清楚的红斑,表面群集小水疱、鳞屑和痂,诊断为以下哪种 疾病的可能性大__。B A.药疹 B.钱币状湿疹 C.体癣 D.神经性皮炎 E.玫瑰糠疹 9.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__。B A.急性湿疹 B.神经性皮炎 C.荨麻疹 D.特应性皮炎 E.药疹 10.在异位性皮炎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__。B A.多有荨麻疹、哮喘的家族史 B.在婴幼儿期开始发病的少 C.有时血清IgE升高 D.多有白色皮肤划痕症

皮炎性湿疹

皮炎性湿疹 皮炎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症状 患处皮肤特征: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 皮炎性湿疹 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转变。 湿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对称分布。急性期好发于头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暴露部位,严重时扩展至全身;慢性期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湿疹的病因虽然很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生理、药理均有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绵延不断,此起彼落,自体播散,甚至可遍及全身,但湿疹并不传染,如果经久不愈,多数可自体扩展。治疗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中药利湿膏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治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临床表现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外治药方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外治方:(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2)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3)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病理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总而言之,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

第8章皮炎和湿疹习题及答案

4. 填空题 1. 湿疹的四大特点是. 2. 3. 4. 5. 1. 2. 3. 4. 第八章皮炎和湿疹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接触性皮炎属于 型变态反应。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一般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湿疹通常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 判断改错题 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常做的皮肤试验是皮内试验。 三种。 对于急性期伴有渗出的皮炎湿疹类损害,应首选封包治疗。 急性湿疹面部红肿、糜烂、渗出时应给予 3%硼酸溶液湿敷。 婴儿湿疹伴消化不良,应该纠正消化不良。 选择题 【A 型题】 1. A. 袜子 B. 皮鞋 C. 拖鞋 D. 肥皂 E. 洗涤剂 脂溢性皮炎的常见并发症有 。 B A. 丹毒 B. 毛囊炎及疖 C. 念珠菌感染 D. 维生素缺乏 E. 糖尿病 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发病因素取决于 A. 是首次接触还是再次接触 B. 接触物有否抗原性 C. 接触物的刺激性或毒性 D. 机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E. 机体本身的抵抗力 女性, 30岁,双下肢反复发生多数小片状类圆形红斑 夏轻。应考虑 。C A. 郁积性皮炎 B. 干燥性湿疹 C. 钱币状湿疹 夏季发生于双足背前端的接触性皮炎考虑其可能的接触物为. 2. 3. ,密集成簇的丘疱疹,境界清楚。痒。冬重

10. 成年患者,手足背、四肢伸侧有边缘清楚的红斑,表面群集小水疱、鳞屑和痂,诊断为以下哪种 疾病的可能性大 A. 药疹 B. 钱币状湿疹 C. 体癣 D. 神经性皮炎 E. 玫瑰糠疹 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A. 急性湿疹 B. 神经性皮炎 C. 荨麻疹 D. 特应性皮炎 E. 药疹 在异位性皮炎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O A. 多有荨麻疹、哮喘的家族史 B. 在婴幼儿期开始发病的少 C. 有时血清 IgE 升高 D. 多有白色皮肤划痕症 D. 体癣 E. 多形性红斑 为寻找接触性皮炎的病因, 对可疑致敏的接触物 A. 划破试验 B. 皮肤划痕试验 C. 皮内试验 D. 激发试验 E. 斑贴试验 下列哪种是原发刺激物 。 A A. 浓盐酸 B. 1:5000 呋喃西林 C. 0.5% 醋酸铅液 D. 氯霉素眼药水 E. 麻黄素滴鼻剂 接触性皮炎致敏的抗原呈递细胞是 。 E A. 角质形成细胞 B. 棘细胞 C. 颗粒细胞 D. 基底细胞 E. 朗格罕斯细胞 5. 6. 7. ,常用何种方法以助确诊 8. 9.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利湿清热方。 取生地30克,车前子9克,六一散9克,黄芩9克,赤苓9克,泽泻9克,木通4.5克。 将车前子和六一散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然后再和其他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待煎煮至沸腾后滤出服用。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平安记·化湿膏。 取1瓶化湿膏。 蘸取适量后直接在患处进行涂抹,待皮肤自动吸收即可。每日可涂抹3次。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三豆饮。 取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黑豆30克,甘草10克。 将上述材料全部洗净后放入锅中,然后往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开火炖煮至豆烂熟,最后盛出食用。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凉拌薄荷。 取薄荷10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

将薄荷洗净后放入盘中,然后将生姜和葱白切丝、大蒜切粒,一起放入盘中,再调入香油、食醋、酱油、鸡精等,拌匀后食用。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槐花清蒸鱼。 取鲫鱼500克,紫皮蒜20克,槐花15克,葱白7枚,姜片、盐、料酒、味精、香油等适量。 将鲫鱼处理干净后,再躯干上斜切3—5刀,然后放入砂锅,并撒入葱、姜、蒜、盐、料酒,和适量清水一同以文火蒸20分钟。煮开后,再往锅中放入洗净的槐花,调入味精、香油,稍煮片刻后盛出食用。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当归鳝鱼汤。 取黄鳝500克,当归15克,调味品适量。 将鳝鱼处理干净后切丝,然后把鳝鱼丝和当归一同放入锅中,并加入葱、姜、料酒、食醋,倒入适量的清水炖煮。炖煮时,先用大火烧沸,再转为小火慢炖1个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办?可参考应用子鸡利湿汤。 取蛇床子10克,车前子10克,小白雄鸡1只,调味品适量。

第十章 皮炎和湿疹

第十章皮炎和湿疹 一填空题 1.湿疹的四大特点是__、__、__、__。 2.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_ _、__、__。 3.接触性皮炎属于__型变态反应。 4.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一般分为__和__。 5.湿疹通常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__、__、__三种。 二判断改错题 1.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常做的皮肤试验是皮内试验。 2.对于急性期伴有渗出的皮炎湿疹类损害,应首选封包治疗。 3.急性湿疹面部红肿、糜烂、渗出时应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 4.婴儿湿疹伴消化不良,应该纠正消化不良。 三选择题 【A型题】 1.夏季发生于双足背前端的接触性皮炎考虑其可能的接触物为__。C A.袜子 B.皮鞋 C.拖鞋 D.肥皂 E.洗涤剂 2.脂溢性皮炎的常见并发症有__。B A.丹毒 B.毛囊炎及疖 C.念珠菌感染 D.维生素缺乏 E.糖尿病 3.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取决于__。C A.是首次接触还是再次接触 B.接触物有否抗原性 C.接触物的刺激性或毒性 D.机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E.机体本身的抵抗力 4.女性,30岁,双下肢反复发生多数小片状类圆形红斑,密集成簇的丘疱疹,境界清

楚。痒。冬重夏轻。应考虑__。C A.郁积性皮炎 B.干燥性湿疹 C.钱币状湿疹 D.体癣 E.多形性红斑 5.为寻找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对可疑致敏的接触物,常用何种方法以助确诊__。E A.划破试验 B.皮肤划痕试验 C.皮内试验 D.激发试验 E.斑贴试验 6.下列哪种是原发刺激物__。A A.浓盐酸 B.1:5000呋喃西林 C.0.5%醋酸铅液 D.氯霉素眼药水 E.麻黄素滴鼻剂 7.接触性皮炎致敏的抗原呈递细胞是__。E A.角质形成细胞 B.棘细胞 C.颗粒细胞 D.基底细胞 E.朗格罕斯细胞 8.成年患者,手足背、四肢伸侧有边缘清楚的红斑,表面群集小水疱、鳞屑和痂,诊 断为以下哪种疾病的可能性大__。B A.药疹 B.钱币状湿疹 C.体癣 D.神经性皮炎 E.玫瑰糠疹 9.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__。B A.急性湿疹 B.神经性皮炎 C.荨麻疹 D.特应性皮炎 E.药疹 10.在异位性皮炎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__。B A.多有荨麻疹、哮喘的家族史 B.在婴幼儿期开始发病的少 C.有时血清IgE升高 D.多有白色皮肤划痕症 E.常常合并白内障 11.急性湿疹,皮肤呈红斑,密集丘疹、丘疱疹。无水肿、糜烂、渗液,外用药首选_A

湿疹

湿疹治疗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临床表现】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

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总而言之,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有的掌部湿疹以皲裂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裂的皮开肉绽,奇痒难忍,连手都不能弯且曲,称为皲裂性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又称淤积性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

皮炎与湿疹的区别

皮炎与湿疹的区别 湿疹是这个时代很常见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产生危害,而且对工作生活婚姻都有着很大影响。那么,湿疹与皮炎的区别有哪些? 湿疹按发病过程,一般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可相互转换,也可能只表现为一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湿疹症状,分别如下: 湿疹的症状: 1、急性湿疹的症状 急性湿疹发病一般较迅速,皮疹形态多样,起初为水肿性红斑,以后在其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疱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皮疹中央融合成片,周 围有散在小丘疹,境界不清,呈卫星状分布。皮疹多两侧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及外阴好发。 2、亚急性湿疹的症状 亚急性湿疹可由急性期演变而来,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瘙痒较为剧烈。 3、慢性湿疹的症状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部分苔藓样变,可有抓痕、结痂、色素沉着。皮疹多局限,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月国窝、 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皮炎湿疹预防: 1、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 2、忌热水烫洗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3、忌肥皂洗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4、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5、中医中药治疗法使用纯中药的朴安堂参肤霜治疗,清热利湿凉血,适用于皮炎的各种类型

皮炎和湿疹的区别

皮炎和湿疹的区别 湿疹和皮炎同属于皮肤类疾病。但日常中长把这两种疾病混淆。由于此两种疾病的病况有些类似,所以有些朋友容易混淆。虽然说湿疹和皮炎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还会伴随着小疹子等迹象,但是属于两种炎症,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需要区分开,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治疗。 湿疹的症状及原因 1、一般湿疹的患者在皮肤初期的时候会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出现,甚至还会出现水疱的一个情况,而且还会出现皮肤有潮红的一个迹象,尤其是由于瘙痒,抓挠,那么丘疹会更加的明显的,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等,甚至还会伴随着瘙痒,一般在头部,面部,四肢,肛周的位置是比较常见的。 2、一般慢性的湿疹都是由于急性湿疹得不到改善所引起的,尤其是会表现出现皮肤有增厚,甚至还会有红色色素沉着的一个情况,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如果确诊,可以考虑涂润安舒洁霜,在给你介绍一副食疗,薏米,红小豆,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 皮炎的症状及原因 1、皮炎和湿疹的表现是多样的,通常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尤其是皮炎会分为急性期,慢性期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阶段的时候,会表现出在皮肤的位置有红斑,丘疹,水泡,甚至还有渗出而定一个情况出现,在慢性期间的时候,水泡和红肿会有减少的一个情况。 2、发病部位和临床特点综合考虑,能进行分类诊断的皮炎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淤积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均具有斑疹、丘疹、水疱、斑块、糜烂、结痂或苔藓样变等皮肤原发或继发性皮损的一种或几种皮肤炎症性表现。

皮炎湿疹的图片 看看你是不是得了皮炎湿疹

皮炎湿疹的图片看看你是不是得了皮炎湿 疹 不管是皮炎还是湿疹,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皮肤病,皮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缓慢,发病时以剧烈的瘙痒为主要表现症状,发病原因复杂,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如果发病的时候不在意,会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发现皮炎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皮炎湿疹症状图片分析: 皮炎湿疹症状图片 从以上提供的图片中可以看出,皮炎湿疹早期会有很多红色斑点出现,这些斑点皮肤周围会有一定的瘙痒感,如果没能及时控制和治疗,会在这些斑点上长出一些红色小水疱,如下图所示:

这些水泡在搔抓和摩擦之后,非常容易破裂形成渗液,时间久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是从此之后皮肤表面会变得粗糙、鳞屑,对皮肤的外观产生影响,还会伴有其他一些皮肤病的发生。皮炎是一种发病较为缓慢的皮肤病,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如化妆品、花粉、日晒、精神因素、代谢因素、机体免疫力因素等。患者常常是在过敏体质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接触过敏原,从而诱发皮炎湿疹。不管任何时候,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皮炎湿疹,都会因为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长期的复发会导致患者精神萎靡,烦躁及出现其它一些精神因素障碍。皮炎湿疹的治疗以内服激素为主,长期服用会产生一些毒素和副作用,对人体损害较大,并且病情没治疗彻底容易复发。皮炎湿疹的病因非常复杂,发病多见的内在因素有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免疫因素等。外在因素如:化学制剂、动物毒素、化妆品、花粉等。除了这些因素之外,皮炎湿疹的发病还可能与饮食、生活规律、环境等有关。 皮炎的症状和表现类型有多种,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症状的不一样,采取一些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皮炎的治疗,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选用帕芙欧珍肤膏,无激素,纯中药,一日三次涂抹。让你摆脱皮炎湿疹的烦恼。

皮炎湿疹症状图片

皮炎湿疹症状图片 皮炎湿疹,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听说过,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由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它的发病没有任何的年龄、部位、季节的限制。不仅如此,皮炎湿疹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外貌,专家称,皮炎湿疹也有很多的症状,但是一定要及时涂抹平安记---化湿膏,专家表示,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目前其发病因素尚难以确定。湿疹患者容易出现剧烈的瘙痒。湿疹容易复发,可迁延多年不愈。 皮炎与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但是严格来讲,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

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下关于急性皮炎湿疹的种类及具体症状,希望对大家的治疗能有所帮助。 1、亚急性湿疹的症状: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仍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轻度糜烂。治疗恰当数周内可痊愈,处理不当,则可急性发作或转为慢性湿疹。 2、慢性湿疹症状: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易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3、急性湿疹的症状: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如治疗不当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湿疹性皮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病

湿疹性皮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病,一般在夏季发生率最高。在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或糜烂。下面由保定华仁皮肤病医院专家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 湿疹性皮炎的分类 湿疹性皮炎有着不同的分类,在临床上根据湿疹的类型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以及传染性湿疹等。 1、体敏性湿疹:这类湿疹主要是因为过敏性体质所引起的,这种湿疹在发病之前,身体某处已有一个湿疹病灶或其它皮肤病,皮损呈全身泛发性对称性湿疹样变。 2、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这类湿疹可以蔓延至皮肤其他部位,引发更大面积的感染。此病常继发于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女口: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从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围皮肤受 刺激或致敏所引发的皮肤病。 婴儿湿疹性皮炎的治疗措施 1、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

2、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 3、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4、湿疹性皮炎本身不是有潮湿所致,但潮湿可以促使湿疹加重。给宝宝洗完澡,或者是宝宝出汗后,都会变得更加明显。第一次引起家长重视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将原因推为洗澡后身体没擦干等潮湿因素。 5、拒绝过敏源,远离潮湿,帮助宝宝消除湿疹性皮炎。 湿疹性皮炎用什么药 1、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 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2、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 3、用的药物最好是那种不带激素的药膏,比如中药“湿宁膏”。 中药湿宁膏完全针对湿疹之发病机理而对症用药,对于各种湿疹之症均可直接涂抹于患处而强效修复皮损肌肤,用药方法简单,安全便捷,快速显

皮炎湿疹的几种治疗方法

皮炎湿疹的几种治疗方法 皮炎是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皮肤病了,特别是过敏性皮炎,有时候会和湿疹并发,治疗起来也是比较棘手的。如果治疗不彻底,还有可能会导致以后复发,所以对于皮炎治疗还是应该谨慎小心的。容易过敏的朋友不妨来了解一下。 1.全身治疗 ①抗组胺类药主要起镇静止痒作用。常用扑尔敏。皮损消退后,最好能继续用数日。②抗生素对皮损广泛且有糜烂、渗液的病例,即使没有明显细菌感染的表现,也应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③类固醇激素原则上不用于一般病例,但异位性哮喘例外。对严重病例,为尽快控制症状,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CYA)和干扰素等。 2.局部治疗 《洁美抑菌液》适用于牛皮癣、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等。牛皮癣用中药外用治疗,直接作用于体表,使用更安全,无副作用,无激素等特点。取适量《洁美抑菌液》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再用医用纱布浸湿,然后抹于患处(禁止医用纱布在原瓶内取出,防止污染)涂抹面积要比患处大,每天抹4—8次,效果显著。 如何饮食? 多吃糙米、蔬菜:偏食肉、奶、蛋类食品,造成体内红细胞质量降低,形体变大,缺乏生命活力。由这类低质量红细胞组成的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同化能力都大大削弱,加上牛奶、蛋类的蛋白质分子易从肠壁渗入到血液中去,形

成组织胺、羟色胺等过敏毒素,刺激人体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病。糙米、蔬菜则不同,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上述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治疗过敏性皮炎湿疹确实是比较麻烦,重要的是这个病非常容易反复,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饮食上忌口,同时保持皮肤的干爽舒适。对于过敏性皮肤的人来说也要做好过敏原检测,不然很有可能导致皮炎发病。

第十五章 皮炎与湿疹

第十五章皮炎与湿疹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附化妆品皮炎﹒激素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接触某些外界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所发生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渗出﹑糜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改变。长期反复接触某种致敏物质,可使皮炎呈慢性过程。中医的“漆疮”﹑“膏药风”﹑“马桶癣”等均属于接触性皮炎范围。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接触某种物质的病史。 【病因病理】 1﹒中医病因病机 《诸病源侯论·漆疮侯》记载“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外科启玄》载有“凡人感生漆之毒气,则令浑身上下俱肿,起疮如痱子,如火刺,刺而痛,皮肤燥烈。”认为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为禀赋不耐,皮毛腠理不密,毒热之邪侵入皮肤,郁而化热,邪毒与气血相搏,发于肌肤所致。 2.西医病因病理引起本病原因很多,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两类: ⑴原发性刺激接触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后均可发生皮炎。皮肤炎症的轻重和发病快慢与接触物的刺激性、浓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如接触强酸或强碱等化学物质后常引起急性皮炎。 ⑵变态反应由敏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为迟发型变态反应。变应原与皮肤接触,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处理变应原后将其呈递给区域淋巴结的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活化形成致敏T淋巴细胞。当致敏的个体再次接触致敏因子时在接触部位引发炎症反应。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接触物有许多种类,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动物性:动物的皮毛及毒素、昆虫的毒毛,如斑蝥、毛虫等。植物性:漆树、生漆、荨麻、除虫菊等。化学性:主要有金属及制品如镍、铬;日常生活用品:化妆品、某些香料、香脂、染发剂、唇膏、油彩等;外用药物:汞制剂、清凉油、中药药膏、磺胺制剂、抗生素软膏、橡皮膏及某些合成药内的赋形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较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水疱破后为糜烂面,严重者可发生表皮剥脱,甚至发生组织坏死。皮炎发生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则肿胀明显而境界不清楚。若长期反复接触,则呈慢性湿疹样变,皮损呈轻度浸润、增厚及苔藓样变。 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一定的鲜明界限,但多在身体暴露的部位,如两手背及面部。 自觉症状大多有瘙痒和烧灼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恶心及头痛等。 本病的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经适当处理,约1~2周痊愈。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红褐色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实验室检查】 ⒈皮肤斑贴试验 可疑致敏因子阳性斑贴试验,可明确诊断,但不宜在急性期进行,以免加重病情和出现激惹背。 ⒉常规检查

皮炎与湿疹区别

皮炎与湿疹区别文章目录*一、皮炎与湿疹区别*二、怎么治疗皮炎*三、怎么治疗湿疹皮炎与湿疹区别1、皮炎和湿疹区别 、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确认。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 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 、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 、皮炎损害集中,界限清楚,好似印出或画出的;湿疹皮疹分散,疹片、疹群常无明晰的界限,注意饮食习惯,不能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容易得肠胃疾病。 、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重于急性湿疹,红斑、水肿更重,水疱更多,常有大疱;湿疹的炎症程度轻于皮炎,极少见到大疱;有特征性点状糜烂。 、湿疹的疹型变化比皮疹大。皮炎没有这些变型,其炎症多限于急性、亚急性、和恢复期,慢性皮炎少见。 、同一皮损内,皮炎的的疹型较单一,例如基本上是红斑、水肿、水疱等;湿疹则较复杂多变,同一处损害有几种皮疹,如外层为红斑、丘疹,中层为水疱,内层有糜烂、渗液、结痂。 、皮炎病程短,复发少;湿疹病期长,缠绵难愈。

2、皮炎的症状 、会有湿疹有明显渗出。 、早期的皮炎皮肤损害部位,除了眼皮以外,经常是累及整个面部皮肤的,主要有额部、两侧面颊、颧部、耳前和下颏部,呈现弥漫性红肿,整个面部没有正常皮肤可见。这个时候我们用手指轻轻地按压面部红肿的皮肤的时候,有种按压在橡皮快上的那种柔硬感。 、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但各人的症状程度不同,严重的病人有头痛、发热等全身荨麻疹的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左右,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须及时处理,大多数病人只痒而无其他症状。 、如果是接触性皮炎局部会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现象出现。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人多属于过敏人群。 3、湿疹的症状 慢性湿疹的症状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

过敏性皮炎湿疹

过敏性皮炎湿疹 过敏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倾向渗出,对称分布,剧烈搔痒,易反复发作,甚至多年不愈。且病因较复杂,多因某些外界或体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易倾向复发和慢性化。 过敏湿疹患者平时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平时多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调理,营养要均衡,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织胺剂。 湿疹有着不同的分类,在临床上根据湿疹的类型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以及传染性湿疹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皮炎湿疹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皮肤病。而很多人都不在意过敏性皮炎湿疹,认为是小病,其实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危害很多,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病情会恶化,给自身带来更多伤害。 过敏性皮炎湿疹的症状 过敏性皮炎湿疹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皮肤瘙痒,就算是分散注意力也无法忍受,甚至心情平静的时候,皮肤瘙痒会加剧,形成继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让过敏性皮炎湿疹患者饱受瘙痒的折磨。 另一个表现则是会出现皮疹等过敏性皮炎湿疹的症状。这种湿疹呈多形态的,临床上一般分为继发疹与原发疹。继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 患者的病情时轻时重的时候,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常由于急性和亚慢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一般过敏性皮炎湿疹的症状呈现出对称性的特点。 过敏性皮炎湿疹发病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过敏性皮炎湿疹的症状不易消除。如果皮炎湿疹在急性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皮炎湿疹的出现,这样给患者机体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过敏性皮炎湿疹怎么护理

皮炎和湿疹

皮炎和湿疹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 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一、病因1、动物性:动物皮屑和羽毛;斑蝥、毛虫、隐翅虫等的毒素 2、植物性:漆树、生漆、荨麻、除虫菊等 3、化学性: ①金属制品与化工原料:镍盐、铬酸盐、柏油、对苯胺、甲醛 ②某些外用药:红汞、清凉油、中药药膏、正红花油、磺胺制剂、抗生素软膏、橡皮膏及某些合成药内的赋形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③化妆品:某些香料、香脂、染发液、唇膏、剃须膏、油彩等,尤其发液中的对苯二胺有较强的致敏性 ④农药:敌敌畏、乐果等杀虫剂 ⑤其它:橡胶、塑料、化纤制品、洗衣粉、洗涤剂等 二、发病机制 (一)、原发刺激性 1、引发物质本身具有刺激性或毒性,可直接损害皮肤粘膜 2、任何人在接触该物质后均可发生皮炎 3、病情轻重与刺激物性质、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有关,也与个体年龄、性别、部位、有无皮肤疾病及环境因素有关(二)、变态反应性1、属于Ⅳ型变态反应——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2、接触物为致敏因子,其本身无刺激性或毒性 3、此类物质多为半抗原,须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才具抗原性 4、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少数人发病三、临床表现(一)、急性接触性皮炎 1.起病较急 2.皮损发生部位与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 3.典型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偶可发生组织坏死 4.患部常有灼痒或灼痛感 5.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 (二)、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1.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 2.皮损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局部呈慢性湿疹样改变 (三)、常见特殊类型1.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 尿布更换不勤,产氨细菌分解尿液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多见于婴儿 2.漆性皮炎(dermatitis rhus) 接触油漆,或接触其挥发性气体引起致敏,多见于外露部位 3.化妆品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 由接触化妆品所致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主要过敏原系化妆品中的成份,如香料、苯甲酸、安息香、苯甲醇、苯甲酸苄脂、丁香酸等 四、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典型皮损: 1.有特殊接触史,皮损常局限于接触部位 2.皮损有一定形态,境界清楚

湿疹和皮炎哪个严重

湿疹和皮炎哪个严重 文章目录*一、湿疹和皮炎哪个严重*二、湿疹如何自我防治*三、皮炎食疗方 湿疹和皮炎哪个严重1、湿疹和皮炎哪个严重 湿疹的疹型变化比皮疹大。皮炎没有这些变型,其炎症多限 于急性、亚急性、和恢复期,慢性皮炎少见。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皮炎病程短,复发少;湿疹病期长,缠绵难愈。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重于急性湿疹,红斑、水肿更重,水疱更多,常有大疱;湿疹的炎症程度轻于皮炎,极少见到大疱;有特征性点状糜烂。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 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 确认。 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同一皮损内,皮炎的的疹型较单一,例如基本上是红斑、水肿、水疱等;湿疹则较复杂多变,同一处损害有几种皮疹,如外层为红斑、丘疹,中层为水疱,内层有糜烂、渗液、结痂。皮炎损害集中,界 限清楚,好似印出或画出的;湿疹皮疹分散,疹片、疹群常无明晰 的界限,注意饮食习惯,不能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容易得肠胃疾病。 可见湿疹更加严重。 2、湿疹怎么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

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3、湿疹的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湿疹如何自我防治提防干燥的空气 干空气使皮肤炎更加恶化,尤其当冬天室内使用暖气时。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应该是患者及其家人首先考虑的事项。所以这时你应考虑使用湿气机,而且每一个房间都应该有一个。 用温水泡澡 皮肤炎患者可以洗澡,但需用温水洗,这样能减少感染的机会,并有助于软化皮肤。但应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 使用润肤产品 每次洗完澡后,都应涂上润肤乳液,以保留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注意不要太常洗澡。 避免使用止汗剂

皮炎湿疹

皮炎和湿疹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某些外界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 【病因】 按接触物的性质和发病机理的不同,分原发刺激反应和变态反应两类。任何人接触前者均可迅速发病;后者的接触物无刺激性,仅发生在少数事先致敏的个体,且有一定的反应期。可引起本病的物质不胜枚举,有的有刺激性,有的无刺激性,还有的介乎二者之间。常见的类别有:①纺织品、皮革、塑料。②化工原料、药物、杀虫剂、化妆品、清洁洗涤剂。③金属、首饰等。④动物、植物及其它。 【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渗出、糜烂、皮肤肥厚、苔癣样变等改变。临床上多为急性经过,但长期反复接触某种致敏物质,也可使皮炎呈慢性经过。 【预防与调摄】 ⒈ 发病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用刺激性药物,对易致敏药物应慎用,以免引起多价或交叉过敏。 ⒉ 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接触致病因素,以防复发。可通过我科室实验室的斑贴试验寻找接触物致敏源。

附: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diapier dermatitis)也是一种接触性皮炎,主要原因是尿布更换不勤,由产氨的细菌分解尿液,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引起的皮炎。多见于婴儿。皮损见于阴部、会阴部及臀部等处,有时延至腹股沟及下腹部。表现为大片潮红,亦可发生斑丘疹、丘疹,边缘清楚,与尿布包扎方式一致。贻误治疗者,可发生脓疱、糜烂及溃疡。治疗应勤换尿布,保持局部干燥,少用肥皂清洗以免加重刺激。外用氧化锌油。

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 【病因】 湿疹的病因复杂,常常不是单一的,常因不同的个体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异。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或耐受性还可受生理或病理生理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迟发性变态反应在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并非所有湿疹均与此有关。发病的相关因素可能是内在的,或是外在的,在临床上往往不易明确。外因常见的有鱼、虾、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皮屑、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内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以及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精神抑郁和过度疲劳等。湿疹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往往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这可能与遗传的过敏素质有关。 【临床表现】 湿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呈红斑、丘疹、肿胀、水疱、糜烂、渗出、结痂、鳞屑、浸润、肥厚和皲裂等多种皮损。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急性和慢性湿疹有明显的特征,亚急性期常是急性期缓解的过程或向慢性过渡的表现。(一)急性湿疹 ⒈ 皮损分布皮损局限或泛发,通常两侧对称分布。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腋窝、阴部、股部、肛周等皮肤皱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正确认识皮炎湿疹 郝 飞,宋志强,钟 华 [摘要] 皮炎湿疹临床十分常见。由于对皮炎湿疹概念上的认识很难把握,有众多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在不断的争论中,因此给指导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就皮炎湿疹分类、特应性涵义、病因诊断中的接触性变应原分析以及微生物皮损中定植等临床关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皮炎;湿疹 [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293(2010)01-0018-03 继续医学教育 皮炎湿疹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疾病。长期以来, 由于对皮炎湿疹概念上的认识很难把握,有众多的学 术观点至今仍在不断的争论中,因此给指导临床规范 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院医师或 非专科医师,滥用皮炎湿疹的诊断名称比较普遍。因此, 有必要重视皮炎湿疹本质上的某些认识,以提高临床 诊治水平,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除患者痛苦。 1 把握皮炎湿疹分类全局,准确开展临床分类诊断 开展皮炎湿疹分类诊断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 基础。皮炎湿疹分类模式有多种,但较为公认的是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提出的皮炎分类模式(图1),此分类模式简明。湿疹一词已经沿用很久,祖国医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国内有学者主张凡临床上有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肥厚等表现,有渗出和融合倾向的皮疹,一时难以明确病因,应先拟诊为湿疹,然后再开展病因、部位等相应的分类诊断。这种模式似乎可以包罗目前临床常见皮炎湿疹的诊断,但也带来滥用湿疹的诊断名称,忽略强化临床医师开展病因或分类诊断意识等问题,特别是基层医院,这是我们在皮炎湿疹防治中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皮炎的分类仍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强化接触性皮炎在皮炎分类中的地位及提高对特应性概念的认识。 应该指出,皮炎湿疹的分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诊断可以相互转化,如一些成人原因不明的 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宋志强,钟华) 作者简介:郝飞,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感染与免疫,E-mail: haofei62@https://www.doczj.com/doc/cb14949559.html, 郝 飞 湿疹接触性皮炎其他类型皮炎特应性非特应性变应性非变应性 皮炎 图1 世界变应性组织推荐使用对皮炎的分类方式注:①其他类型皮炎中包括脂溢性皮炎、钱币样湿疹、光敏性皮炎等; ②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指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Correct recognition on essence of dermatitis/eczema HAO Fei,SONG Zhi-qiang,ZHONG Hua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Southwest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Dermatitis/eczema is a common symptom clinically. Due to different academic viewpoints, the essence of dermatitis/eczema is still controversy, which brings about a great challenge to guid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s of dermatitis/eczema.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simple approach to the classifications, atopic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contact allergens and microorganism colonization in skin lesion in the dermatitis/eczema. [Key words] Dermatitis;Eczema [J Pract Dermatol, 2010, 3(1):18-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