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层面。要突破囿于“知

识理解”层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应当做到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学科性知识与实践

性知识相结合、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证实性知识与证伪性知识相结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途径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界定了核

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

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将核心素养分

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

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对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要求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修订课程标

准的主线,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和教材编制体系。学科核心素

养的要素提取、水平划分、体系建构是当前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人员正在做的主要工作,而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国内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核心素养的一些研究,如

关于核心素养的体系建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数学核心素养成分析

取的实证研究。本文讨论基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问题,涉及教学目标与教

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诉求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

个内涵应当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其一,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指学生自身发展

应具备的素质需求,具有个体性质。这种提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期(小学阶段)和青少年或青春期(中学阶段),无论在生理上(身)或心理上(心),都是一个迅速成长发展的时期”。-个人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优良品格的树立、一些关键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在这个阶段中存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期。皮亚杰把智力或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

运算阶段,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按从低到高的秩序发展。朱智贤、林崇德等

一大批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①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过

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形式,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②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

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发展中的飞跃或质变。在这个过渡中,存在一个

转折时期(四年级,10-11岁),这个转折时期就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③

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④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⑤中学生抽象逻辑

思维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成熟期。⑥中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些研究

说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一生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大多在这个阶段习得。

其二,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指学生应具备适

应社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有社会性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不同

的时代对公民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生产形式,信息化体现了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和非群体化特征,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全

面而深刻的变革,它同时深刻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引力。在信息社会里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知识;价值增长不再是通过劳动,而

是通过知识创新。因此,教育的目标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知识结构单一型人才

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需要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这种新型人才规格,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较宽知识结构和精深专业知识的统一;在意志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

求实态度的统一;在综合能力方面,应当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兼具。

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定位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无疑是对课程改革之前教学目标定位的一种超越,突破了偏重

知识传授与知识理解的传统教学规范。然而,由于教学评价的研究相对滞后,如何实

现三维目标的方法论问题并没有解决,学业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习的主渠道,高考

和中考的试题沿用传统模式,教学基本上围绕第一维目标展开,使第二维和第三维目

标形同虚设。这是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仔细分析,三维目标的提法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三个目标各自的理论基础是不

相同、不协调的。行为主义把学习解释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提出的一系列学习律均

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的学习策略,即第一维目标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强调学习中的顿悟,把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一种追求,把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在“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中去实现,因而认知主义是第二维目标的直接理论基础。作为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恰好是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三维目标是一种并列关系,由

三种理论分别支撑,而三种理论又不是完全和谐甚至有矛盾之处,这种效应的直接结

果就是给课程实施带来的尴尬。由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课程理论与教

学理论都相对具体、完善和成熟,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的可操作性强,加上“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同源,就使得教学的重心整个向这一维度倾斜,教师的课程

意识、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经过长期的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有力

地推动着三维目标向知识与技能一维目标的蜕变。

其实,问题出在将三维目标作为并列的要素看待,元素并列就会显示出各自的独立性,实现这三个目标就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行为,在达成各自目标的教学操作中,会受到

三种不同理论的相互干扰。我们认为,三维目标应当是分层次的,“知识与技能”是最

低层面,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上位层面,这种关系可以用核心素养概念统一整合。目标分层,不同目标层面的理论基础之间不会相互作用,同时实现目

标的途径会更加清晰。

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结构,李艺等提出了一个三层架构。第一层是“双基”,以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第二层是“问题解决”,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

为核心;第三层是“学科思维”,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

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

学科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层架构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三

层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其中“双基”层最为基础,学科思维层最为高级,而问题解决层

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层架构可解读为,问题解决以“双基”为基础,学科思维以“双基”和问题解决为基础;学科思维层是学科课程的灵魂,也是学科课程与“人的内在

品质”相应的本质之所在。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厘清了三维目标的关系,“知识与技能”

属于“双基”层,“过程与方法”主要属于问题解决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属于学科思维层。当然,按此定义,核心素养的内涵比三维目标更加丰富。

我们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本源是知识,对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

能的形成是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前提和条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级水平,将其称为

知识理解水平(与上述的“双基”对应)。将学科核心素养的二级水平称为知识迁移水

平(与上述的“问题解决”对应)。知识迁移是指学习者把理解的知识、形成的基本技

能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或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将学科核心

素养的三级水平称为知识创新水平(与上述的“学科思维”对应)。知识创新是指学习

者能够生成超越教材规定内容的知识,或者对问题进行推广与变式得到一个新的问题,能够提出和发现新的问题,形成学科思维。依据这种界定,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

识创新就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级教学目标。

三、基于“知识理解”的教学特征分析

虽然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用三维目标表述,但目前的教学评价更具体地说是升学考试

的内容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把“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围绕“知识与技能”开展教学就是“知识理解”的教学。

过分偏重知识理解或者说停留知识理解层面的教学,就是当下的教学现状。要实现发

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由“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进而向“知识创新”提升,有必要对“知识理解”的教学特征作出分析。

“知识理解”的教学注重知识传承或知识理解,把知识的传承作为教学任务,把知识的

理解作为学习目标,把知识量的贮存作为评价的指标,其教学特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偏重传承知识而忽视渗透文化。就极端情形而论,“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知识教育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各种文化,不仅将数学和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而且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

文学艺术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知识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人类文明积累下

来的、以静态方式贮存的知识体系。知识教育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

最大限度地将客观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使外显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

知结构。偏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存在几个问题:其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只看到知识,看不到创造知识的人及其蕴含知识的整个文化。事实上,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

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还包含着创造知识的源泉;知识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

化还包含着动态的历史过程;在知识中往往看不到人及其作用,文化则永远将人及其

创造性置于中心地位。其二,教书与育人的分离。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

视对人的充分培养。其三,读书与做人的分离。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

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二,偏重接受知识而忽视创新知识。教学中只关注知识的结果,结果的传递是教学

的主要形式,把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发展脉络置于教学场景之外。这种偏重知识结果的

教学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积淀,有其产生和维系的缘由。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主义,经

历了包括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不同知识观的演绎,人们

对知识的敬畏和膜拜,对“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奉,在人们心目中牢固树立了知识传承、慧脉延续的信念。由于把知识视为绝对真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相信和接

受这些真理,教师的任务是把这些客观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教学的重心倾向

于论证,结果性知识掌握的数量和质量、逻辑思维训练的显示度就成为主要的学习结

果评价指标,于是形成一种“结果型”的教学范式。另外,为了实现更有效的知识传授,心理学家钻研学习的本质和教学程式,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解释为刺激与

反应的联结,由此提出一系列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评价方法,为知识教学提供了理论

基础和实践层面的操作程序。事实上,行为主义坚守客观主义,教学追求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有一套成熟的学习评价方法,就为知识教学开拓了道路。知识教学只关注

对结果的理解,本质上是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生成,是知识接受而非知识的创造。

其三,偏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知识。偏重知识理论价值的教学观,是以逻辑实证主

义认识论为基础的,持绝对主义科学观,欧内斯特将它归结为“旧人文主义”。旧人文

主义认为纯知识本身就是价值,科学内在价值在于它的严谨性、逻辑证明、结构、抽象性、简洁性和优美性。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学科结构、概念层次和严密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能领略科学的内在价值。学生接受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形成完善的个体认知结构,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意义地讲授、解释并传递学科结构。这种教学结构把教学内容圈定在学科内部,割断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排斥在学习之外,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成为两个独立的范畴。造成的结果是学科知识过度挖掘,考试题目越编越离奇,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几近丧失。

其四,偏重显性知识而忽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包含在显性课程资源中,隐性知识主要包含在隐性课程资源中。显性课程资源由外显素材性资源和外显条件性资源组成。外显素材性资源是指以文字、语言、符号、图形、图表等在教材或媒体上显示的知识,反映的是外显的、静态的结果型知识。外显条件性资源是指课程实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主要涉及设施、媒介、环境、校内外教师资源等。知识理解的教学范式主要开发的是显性课程资源,特别是对外显素材性资源的畸形开发,以解题训练为主的资料大量堆积在学生的课桌上,形成了浩瀚无边的“题海”,囿于学科圈内的知识演绎,学科知识的无休止组合、叠加、变式,在学科内容生成无穷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并不是在创造新的知识,而是对已有概念、命题的重新组合,产出的题目越来越难。去情境化,缺乏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人工构造问题的痕迹严重,知识教学走人了一种怪圈。这种教学结构把隐性知识拒之门外,而真正能发展学生素质的资源更多的则是隐性知识元素。

其五,偏重证实性知识忽视证伪性知识。目前,教材编制和教师的教学操作采用的都是对知识的证实模式,通过对知识的证实来让学生接受。一直以来从教材设计到教学实践再到教学论的思辨,都是从教材罗列的事实出发,以教师自身为主体,采用证实手段使学生得到真理,遵守的是一种由证实去求是的规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恪守“证实一求是”的教学范式。这种具有强加意念的认识方式,结果造成教学目标的偏失和教学功能的削弱。由于知识被分为真与假两类,而其真假性则完全依赖权威的仲裁,相对知识而言学习者扮演的就是“旁观者”角色,只能证实既存事实的真实性而不能证明一个事实的错误性,只能相信真理,不能辨析谬误,“个人的主动、热情、参与、疑问难以融入学习之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会在枯燥的、单调的课堂学习中泯灭,他们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被信奉、追随、信仰的意念荡涤得无影无踪”。

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是要走出“知识理解”的教学围栏,由“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过渡,再向“知识创新”提升。“知识迁移”的核心是“过程与方法”,“知识创新”的核心是学科思维。要实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就要处理好几个结合,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文化教育是知识教育的拓展,将教育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强调的不仅仅是让

学生学习静态的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受到学科文化的全面熏陶,包括对创造知识的源泉、动态的历史过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精神、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其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学生受益

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文化的熏陶,不仅要学会读书,更要学会做人。

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第一,要正确认识知识与文化的关系。知识是部分,文

化是整体,文化教育涵盖了知识教育,两者本身是没有矛盾的。第二,教育是以知识

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知识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二重性,作为科学,知识揭示自然

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知识作为人类思维的产物,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润育,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的协商、交流和共识,离不开语言的传媒

和历史的传承,这就使知识凸显独有的人文价值和科学文化。科学文化蕴含精神、理念、信念、价值观等,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必须建立在知识体系这种形而下的东

西之上。因此,教育应该是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相应地,教学就应当围绕

基础知识的教学去展示知识的文化内核。强调创造科学知识的人的作用,正视知识发

展的历史烙印和真理的相对性,突出知识的文化性、精神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是实现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

的必备前提。

(二)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

强调知识结果的教学其基本前提是学习即接受,学习就是无条件地接受前人创造的知识,学习者只是一种旁观者角色,把知识作为不可更改和逾越的客观存在来认识,不

了解知识产生的缘由,不清楚知识的发展走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质上学

习者不是参与者。人们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知识创造者的精神和

智慧都浸透在知识的形成阶段,作为写在教材中的知识已经抹去了这些故事而只是一

种冰冷的知识结果的呈现,单纯直面这些知识当然无法领略产生它们时火热的思考,

学习者会失去对研究者创新过程的体验。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就是要摒弃单纯的知识结果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产生和发

展过程嵌入教学的过程之中,过程与结果相互整合、相得益彰。教学中可采用“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的思路,即从原因出发产生结果或找出产生结果的原因。产生一个结

果的原因可能不是唯一的,寻求一个结果的多种原因需要探究,这就是创新性的体验

过程。概念、规则的产生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提出观察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知识结果教学与知识形成教学

相结合的途径。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是实现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必需

方略。

把某一学科内部的知识称为学科性知识,与该学科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或与该学科相关的现实生产生活知识称为实践性知识。知识理解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科性知识展开的,很少涉足甚至完全抛弃实践性知识。根据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依据学科体系完整性、逻辑性、实证性来拟定,教学就应当围绕学科知识体系开展,把学科以外的知识排斥在外。显然,这种单纯的学科性知识教学具有片面性。将实践性知识纳入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诉求。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就是要走出学科性知识教学的围栏,将实践性知识融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揭示知识的现实背景或与该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背景,另一方面要强调知识的应用,构建知识应用的真实场景,要建立学习共同体,营造相互合作、交流、协商的学习环境。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是实现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必经途径。

(四)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内隐性知识指不以文本形式显性表述的,潜藏于显性知识深层的隐性知识。具体地说,包括知识的文化元素、知识的过程元素、知识的逻辑元素、知识的背景元素等。内隐性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知识,它是被外显知识所包裹的知识内核。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多的教学元素应当是内隐性课程资源。

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首先要揭示知识的学科文化元素。例如,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精神、数学信念、数学价值观和数学审美。数学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是科学劳动的果实和产品,负载着数学方法和数学精神,是数学文化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最能体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品质,是数学文化最主要的现实表现。数学精神、数学信念是数学家共同体在追求真理、逼近真理的科学活动中,将数学思想方法内化后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气质,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数学价值观是人们对数学本体功能和外在功能的认识,是人们对数学的价值判断。数学审美是一种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促使人们去探求和确立知识深刻、完美的内涵。其次,要揭示渗透在知识中的逻辑和背景知识。形式逻辑往往不是作为一种专门的课程进行讲授,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可能会出现知识容易理解而逻辑难以过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寻找突破逻辑难点的教学策略。另外,概念和规则往往都有现实的原型,揭示知识背景,构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恰当情境是教学中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最后,要让学生有过程性体验,包括对知识产生的体验、知识生长的体验、知识结果的体验、知识应用的体验,经历体验方能形成个体的活动经验。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是实现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必要策略。

教学应当是一种由知识的不确定性到知识的确定性的渐进过程。知识的不确定性阶段

是指提出问题和判断问题,证伪在这一阶段伴演着重要角色;知识的确定性阶段是对

知识的确认,证实在这一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由证伪到证实再到求是这种去

伪存真的做法本来就是人们认识知识、积累知识的思维模式,教学不应当将这个完整

的过程切断,把对不确定性知识的判断这个对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元

素抛弃。课程与教学应当回归到人类认识世界、尊重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逻辑轨迹

上来。

在课程设计和教材选材方面,改革以客观的、普遍的、中立的知识观支配的科学课程,渗透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社会等体现科学人文精神的题材;开发本土课程,选

择和传承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从而构建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观念;改变

以确定性知识一统天下局面,适当渗入一些需要学生作出判断的不确定性知识,通过

对不确定性知识的辨析去理解和掌握确定性知识。在教学方面,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

还是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都应当提倡根据不同知识的类型适时采用“证实一求是”“证

伪一求不是”“证伪一证实一求是”等多种模式。证实性知识与证伪性知识相结合,是实

现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必然选择。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明白,成绩和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才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核心。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以前我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应该换成这句话,有了六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底有哪六大核心素养呢?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 核心素养的种类: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而具体到我们初中学生来说,核心素养应该是:一、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主要用网络来娱乐与休闲,因此强化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自发性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初中阶段,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应该通过艺术类课程来保持他们的想象力。三、创新意识。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另外还有民主意识、正义感;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做准备;以及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缜密的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手段的理论思维的严格科学。正因为物理学的这种特点,它在各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肩负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探究情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利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过程的探究特征。传统教学主要是把对学生的“双基”教育看做是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没有能够全面地培养…… 二、注重科学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观。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中学生头脑中应当建立真实的科学研究图景,而不是“科学是完全客观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确定的”这样的印象。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充满着复杂性和多样性,就像真实的科学,没有预先知道的确定答案。如果学校教育没有教给学生这一课,不仅学生在未来难以胜任科学研究,而且在学生从学校进入到社会的庄边过程中也会非常困难。 三、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概念的引进、规律的得出都和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相比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正式版本的核心素养体系明显“瘦身”,更加体现“核心”的价值。征求意见稿共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9大素养、25个基本要点。此次发布的核心素养则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从总体数量上来说减少了3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少了7个。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微博]、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比如,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来自网络) 一、概念的区别 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具有一般发展属性的品质与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形成的一般发展,包括重要的和关键的品格和能力。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总和不等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方面学科教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非全部由学科课程与教学完成。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中可能存在对于学科本身是重要的和关键的,而在学生的整体发展看并非关键的核心素养。 例如,数学中的几何直观,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属于关键能力,可以作为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对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未必是关键能力。 2.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科课程与教学目标既要由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同时也要受制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要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教学同时承担着学科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一般发展目标的实现。 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但无法完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实现。 每一个学科都有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任务,同样也是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有跨学科性,又必须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实现。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意味着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只重视与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是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改革的持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教学效果与质量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热议的话题。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之举,正确的培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心智品格的发展。我们英语教师应针对教学目的合理调整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认知能力,更要侧重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让学生在敏锐的语言感知中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为之后的系统性学习提供支持。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启蒙英语学习和夯实英语基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指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文化品格,指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以及表现出态度;思维品质,指个人的思想特征、思维方式,反映出其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能力,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适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能力。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学习能力则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前三者提供支持,同时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提高,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一、用兴趣作为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小学生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候,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可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和文学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样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 二、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养成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多会以教师的行为方式为模板进行模仿,养成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典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学习核心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再者,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立差异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融为一体,在课堂中将学生带入到为教学所营造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英语学科的魅力和其中的奥妙,最大化地引领学生利用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小学课堂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学用书,虽然可以满足教学进度,但远远难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除此之外,由于课本内容的限制,有些文章并不完整。不完整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而言,是较大的阻碍,不利于对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锻炼。因此,要想做好课堂英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以分数评价逐步转变为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近年来,教育部又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评价更上一个层次,那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我校在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去年春季学期,我校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德育教育专题研讨会,重点对今年学生的行为表现、习惯养成、违纪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现在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不良行为表现与我们初中阶段的大有不同,那是的我们,学校既没有围墙,老师管理、学校管理并没有现在这样严格,但我们最调皮的也莫过于利用课间时间溜到寝室抽支烟,偶尔早退一次,或许就是在不喜欢的课上打哈瞌睡,对乱丢乱扔、乱打乱骂、强制翻阅围墙、夜不归宿、对家长不尊、对师长不尊等现象基本没有,而现在的学生,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感恩之心、没有孝道、没有进取之心、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规矩意识,更谈不上爱国了。为此,学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那就是,家长重视不够、教师教育不实。近些年来,家长只顾去思考如何挣钱,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也没有对孩子施加任何压力,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老师为了片面的抓质量、抓分数,尤其是科任教师,多数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有价值资源,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的教育,就连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没有

注重培养。据于此,我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班级课程中另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专题教育课,并融多项教育于一体,利用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由政教处、教务处分别就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责任意识教育、爱国守信教育等教育主题展开教育,并在每次教育中都要选择学校内或校园外的一些典型违纪违规事例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分享,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二、以德育教育十大主题为抓手,抓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根据德育研讨会的研讨情况,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趋势,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建立了以“孝道、修德、公正、责任、感恩、诚信、友善、爱国、宽容、砺志”为主题的十大教育主题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载体,实行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实践、一月一评价、一月一总结。每月第一个周的升旗仪式后,由当周的行政值周领导,按照计划,开展主题教育的启动仪式,并明确本主题教育的相关要求、布置学习任务、落实监督责任主体,然后就由政教处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比如,在三月份开展的孝道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要求学生写一份春季期间为家长、为长辈做了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然后交到政教处,由各班班主任对照学生写的情况向其家长了解,再要求学生在本学月中做一件体现孝道的事,学月中再由政教处利用每周五降旗时列举一些关于孝道的事例给予熏陶。在四月份的诚信教育主题教育活动中,采用同样的方法,学月第一周,要求学生写了承诺“五要五不要”,然后由政教处进行监督引导,重点对违纪违规的学生进行对照检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是借助学校这个教育平台来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也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指教育的本真——育人。因此,学校要立足核心素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为应对社会当前的改变与未来变化的需要。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推进新型化课堂 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启蒙期”。核心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素质教育道路漫长、任重道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发展,学校层面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一)改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质。教师的责任是使每位学生的个性都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即“因材施教”,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得到提高。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所谓的“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师教学已逐渐转型,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更注重“开放性、多元化、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增强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发展能力 学校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俗话所“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向社会大课堂,强调“学生参与,

老师辅导,自治管理,突出个性”等特点。 二、学校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涉及“道德”“情感”“能力”三个领域。 (一)学会做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要教导学生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会做人,对于学校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教学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陪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让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身边的小事,从教师的教导,从切身的体会,都是学会感恩的教学内容。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情怀。

最新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选.

浅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关注学生这一主体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的学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学什么,收获和领悟什么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灵活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对于学生应该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还有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等。只有掌握这些,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加以引导和诱发。 二、由浅层的知识传授向深度学习转化 深度学习是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面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知道问题的答案不是目的,目的是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比如,我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桃花,描述桃花的形态颜色,然后在两朵桃花上分别滴加醋和苏打溶液,观察花朵发生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进而引出花青素,说明花有不同颜色的原因是由于花青素引起。 三、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在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章节中明确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理解能力 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 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 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他同时谈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认为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 阅读系列、表达系列的课,是实施的途径;听、说、读、写,是实施的途径;生活是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听读属于理解语言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

言范畴(这么说虽有歧义的,可以深入研究)。读并不只是读课文,应该树立大阅读的理念。要多读、多思考。语文教学要注意保护好儿童的天性,如好奇心、可塑性、善模仿、喜探究等 陈先云理事长在“全国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关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讲话实录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第四,核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2.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它对“素养”界定如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等。”经合组织是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素养的。首先,素养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的能力,是能够满足要求、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素养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最后,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 “‘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而“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则必须满足如下这六个条件:(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3)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 要说这两年教育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最根本的教育问题。这是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未来,尤其是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人的发展不仅仅是考个高分数,上个好大学。而是需要人的核心素质和核心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回顾素质教育改革的历程,我们不禁要思考,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培养学生哪些关键性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孩子们将来能够更好地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才能够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二屏)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分钟带你掌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这是什么鬼?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里?是指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吗?相信很多小伙伴听到“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词时大多都是这样的反应。那么,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早在2016年9月13日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 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以抓住几个关键数字来加以认识。 数字“1”:1个概念和1个核心 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一个核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数字“2”:2个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数字“3”:三大背景/三个途径/三大领域 三大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的迫切需要。 三个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落实核心素养。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养”即一个人的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公民的“素养”高低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国家与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素养是人在接受教育、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创造,更要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变化,要求教育要培养能适应全球化社会信息时代的、有创造性、有个性、具有高素养的人才;教育、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承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把知识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一、制定基础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方针 我国基础教育在现阶段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正是为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在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责任担当”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个基本要点。其中社会责任的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二、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各学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学科特质而又含有跨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集中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学科课程应该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结合学科的内容特点制定契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认识、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学科观念及思维模式,需要原则性地了解学科学习和研究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孕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制定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和测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 落实和评价学科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达成度,需要结合各学科内容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界定并描述了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者结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素养所应该达到的水平 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的界定和描述,可以帮助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学习各个阶段学科核心素养预期达到的发展水平,确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可以促使教师认真依据学习目标开展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业质量标准,可以为学业评价和各级各类考试合理把握考试要求、正确划分学生的学业水平。 四、探索课堂转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把各个学段的培养要求落实到单元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

我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来自网络) 一、概念的区别 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具有一般发展属性的品质与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形成的一般发展,包括重要的和关键的品格和能力。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总和不等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方面学科教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非全部由学科课程与教学完成。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中可能存在对于学科本身是重要的和关键的,而在学生的整体发展看并非关键的核心素养。 例如,数学中的几何直观,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属于关键能力,可以作为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对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未必是关键能力。 2.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科课程与教学目标既要由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同时也要受制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要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教学同时承担着学科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一般发展目标的实现。 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但无法完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实现。 每一个学科都有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任务,同样也是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有跨学科性,又必须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实现。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意味着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只重视与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是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几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学校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三是知行合一、综合实践,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能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学科教学以课堂为支撑点,通过学科知识兼顾在学生理解背诵和学生前期相关文化知识的搜集等,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积淀人文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动手去画,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活动中,孩子们创作了精美的手抄报、精致的绘画、精彩的文章,提升了热爱家乡的情

怀,并在探寻古迹遗址、回想远古先民生活方式中培养关切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大胸怀和大视野。 第二,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要注重好奇心的保护,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激发。在课程实践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网络查询、询问亲朋、向老年人请教等方式,广泛收集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暑假体验中走向大自然,走入田间体验农耕的辛苦;走进书籍体验科学的奥秘……用心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操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牢固、更深刻。 第三,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自主管理重在强调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信息收集、知识整理和总结归纳意识,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自觉抵触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要求学生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自我发展。我们还特别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培训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我们还建议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孩子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遇到问题和挫折时看孩子自己能否处理,能否合理地借助周边的力量等,这些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课题

浅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涉及“道德”“情感”“能力”三个领域。 (一)学会做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要教导学生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常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学校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教学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陪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让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身边的小事,从教师的教导,从切身的体会,都是学会感恩的教学内容。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情怀。 (三)学会学习 学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领域。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老师应勤于教学,学生应孜孜求学,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而形成个人的志趣,学校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不仅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自觉学习,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