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屋杂记》翻译中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传达赏析与比较精品文档6页

《古屋杂记》翻译中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传达赏析与比较精品文档6页

《古屋杂记》翻译中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传达赏析与比较精品文档6页
《古屋杂记》翻译中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传达赏析与比较精品文档6页

《古屋杂记》翻译中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传达赏析与比较

一、引言翻译,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一项职业或是一种知识技能,都与其所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翻译的风格、标准、观念、方法、样式等等也都需要与时俱进。

文学翻译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翻译”主要是针对科技翻译而论,它包括对一切需要使用“文学语言”的作品进行的翻译;狭义的“文学翻译”特别是对小说、诗歌、戏剧等体裁的文学作品的翻译。翻译所使用的语言,首先要形象生动、自然简洁,其次要富有情感,力求反映出原文感人的艺术效果,给读者带来启发和美的享受。正如茅盾先生在“为犯罪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中指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翻译论集》2009:511)

二、意象的内涵与意境的传达

2.1意象的内涵

意象的内涵一般分为两个层次: 指示意义( referential meaning)与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指示意义是指在客观世界中意象的所指,所以又被称为字面意义。联想意义是指读者在读到意象时所能联想到的事物与场景。让原文与译文在指示意与联想意上都能对等是语义对等层次的目标所在。

翻译美学认为在各层级中,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也就是“意”,即自然感性是文学美的第一个层次。美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扣人心弦”,就在于各种物象能让感知主体第一时间感受到刺激,进入审美意境的构建。

把握原文自然感性美的关键是“身临其境,运用灵感”。以Old Manse 为例:

“between two tall gate-posts of rough-hewn stone(the gate itself having fallen from its hinges at some unknown epoch)”

译文1:大门两旁,矗立着加工粗糙的石门柱,不知是哪一年门板从合叶脱落下来。

译文2:(门不知何时已掉落)但旁边两座做工粗糙的门柱还挺立在那里。

译文3:高大的门旁,仍立着两块粗石,可上面的门拱却不知何时早已脱落。

译文的意象必然来自于原文,但并不是所有的译者都能将译语中的意象表达得完整、鲜明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是否清晰、流畅、准确是意象成功再现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译者在翻译语义的时候,还必须有意识地考虑如何使译文中的意象完整、鲜明。意象是否完整涉及到重构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不仅是一个语义转换的问题,需要译者专门在意象上下功夫。如下例:

“We beheld the gray front of the old parsonage terminating the vista of an avenue of black ash-trees”

译文1:一条大路,两旁白蜡树成林,路尽头可以望见牧师旧宅的灰色门面。(夏济安译)

译文2:在一条幽静的两旁种满黑涔树的大路尽头(处)可望见牧师原住所的(那)灰色的大门。

译文3:可以看见牧师住所的灰色旧门面,远处是黑涔树成林。

译文4:依稀可见,旧宅门前,一条大路,两旁黑涔。(漏译)

译文1中,夏济安先生将意象的结构作了调整。原文中an avenue of black ash-trees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非常生动地描写了大路两边栽满了白蜡树的情形。夏济安先生用的是“一条大路,两旁白蜡树成林,”非常简洁,“成林”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两个意象并置(没有用连词或介词),使得意象的再现非常的鲜明。

“It was now a twelvemonth since the funeral procession of the venerable clergymen,its last inhabitant,had turned from that gateway towards the village burying-ground.”

译文1:一年前,他的灵柩从园门里迁出,移向村中的公墓,也有不少人执绋随行。

译文2:宅子前任主人是位德高望重的牧师,一年前过世,送葬人们抬着棺材穿过这扇门走向村子的墓地。

相比较之下,原文the funeral procession并没有具体的意象,译文1中,译者根据原文的提示,将其具体化,成为“也有不少人执绋随行”,也是译者意象再创造的结果。相比之下,译文2的文学色彩则逊色很多。

2.2 意境的传达

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境有两种,一个是物象之境,一个是情感心绪之境。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

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赵则诚等,1985:640)

文学作品中通过各种语言手段创造的意象很好地再现了大千世界中

的万千物质的和精神的景象。“意”指客体化了的主体情思,“象”指主体化了的客体物象,“意象”即是“意”与“象”彼此生发的两个方面的相融和契合。(汪裕雄.意象探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即要传达原文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颗体验着审美情感的心灵。力求达到明其意,同其境,收其韵。要到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

“…was almost overgrown with grass,affording dainty mouthfuls to two or three vagrant cows and an white horse who had his own living to pick up along the roadside.”

译文1:荒草丛生,偶有三两只乌鸦来琢食,还有一匹靠在路边吃上几口来维持生计的老白马。

译文2:杂草蓬生。偶尔有两三头失群的母牛在吃草,那头老白马以捡食路边的杂草为生,在这里可以吃到美味的鲜草。

译文3:杂草蔓生,鲜有牛马,停驻其间,低头觅食,沉默不语。

译文4:偶尔有两三只乌鸦飞来,随意啄食,在路旁觅食的那头老白马,也可以在这里吃到几口可口的美餐。

在这里,译者4将cows变成“乌鸦”,有很多学者论述过,褒贬不一。但人们公认译者将这个场景描绘得非常到位。一方面,可以看到译者在语义转换上的技巧,将一个结构紧凑的短句展开成几个分句,语调舒缓;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译者意象的重构,乌鸦(随意啄食)和白马(在路旁觅食)的形象并不是完全包含在原句中,而是有译者的创造。译者要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自己就必须能够感知原文的意境美、体验并理解这种美,然后在译文中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

“意境的创造要求达到物我水乳交融,即意与境浑,心与物共。”(孙迎春,2002:87)作者是意境的创造者,他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事物相融合而产生某种意境。译者首先是原文的读者,需要细心品味文中之境,让自己如身临其境般去体验作者的审美情感,之后通过再创造将原文的意境传达给译文的读者。文学作品通常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因此译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人生经历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原作的意境,才能将译文读者带到原文的意境美中去。

三、结语

中国传统美学崇尚意境美,追求实境与虚境的和谐统一。意境的基本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具有较强的审美冲击力,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意境产生于意象又超越于意象,具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性,文学翻译中意境的传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再现原文的意境十分困难。为了更好地向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的意境,译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把握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巧妙运用模糊语言来传递意境,体现出意境的核心内容——模糊美,即含蓄美、朦胧美。事实上,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当中,译者对原作不单单是进行语言

分析和逻辑分析,而且更重要的还要进行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引言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其中包括: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长句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也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或在此基础上有些改进,例如,柯平编著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除了提出与张培基教程大同小异的方法外,还提出了变通和补偿手段:加注、增益、视点转换、具体化、概略化、释义、归化和回译。 ( ) 性”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 ( ),也包括逐句译()。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用于翻译科技资料;()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也用于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语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 () ’ 原文玩了个文字游戏,很风趣,凡是了解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曾导演的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大概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却造成翻译上的极大困难,如直译成“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使一位淑女失踪”,其意思就会与原文相悖。王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表达了原文的一层意义,说明了一个事实,可惜其双头语的形式消失了,原文的风趣味道也完全丧失了。对此,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学、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这是无法移植的。古书说,‘橘逾淮而北为枳’。橘子好吃,枳可是酸苦的。翻译正是如此。一篇好文章,翻译过来往往读不得。你可以把大意译出,可是原文那些音乐和形象性,原作者那些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你会丢了一大半”(王宗炎:)。

文化意象与翻译

海上译谭之五 文化意象与翻译 谢天振 前些日子应南京大学张柏然教授之邀,赴南京出席他的四位翻译研究专业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答辩,其中一位博士生倪蓓玲的论文题目是《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该论文接过拙著《译介学》中关于文化意象翻译的论述,从一个新的层面,对比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三种不同的莎剧译本,对莎剧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作进行考察,颇有新意,我读后感到非常兴奋。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文化意象的问题,我大概可算是国内学界第一个。十多年前,我在一篇题为《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的论文中首次提出:“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说在早期翻译者只要能把原作的信息斟酌传达出来就可以了,那么在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够了。‘译述’、‘达旨’,甚至‘编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强烈需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能传达出原作的基本信息,还要能传达出原作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总嫌美中不足,有时甚至还会有遗珠之憾。” 倪蓓玲的博士论文提供了好多个这方面的例子,使我具体感受到我们的翻译家在传递文化意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譬如,她在论文中提到在《威尼斯商人》的一场戏中,夏洛克的仆人朗西洛脱对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说,如果她不是为她的父亲下地狱,就是为她的母亲下地狱。在描述这一腹背受敌的两难处境时,朗西洛脱说: …Thus when I shun Scylla, your Father, I fall into Charybdis, your mother. 这句话里的Scylla和Charybdis都是出自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意象,指的是位于意大利与西西里之间的两座岩石,内藏怪物,每日三次喷吸海水,致过往船只倾覆。Scylla和Charybdis因此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成为“险恶处境”的象征。朱生豪当时在翻译这句话时,显然更多考虑的是让读者看到译文就一目了然,所以译为:“逃过了凶恶的礁石,逃不过危险的漩涡。”而近年出版的梁实秋的译本则把这句话译为:“好像是我躲开了西拉,你的父亲,又触上了卡利伯底斯,你的母亲。”并在译文后面做了一个注解,交代了Scylla和Charybdis 这两个文化意象的出典及其含义。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基本信息,同时还传递出了原作人物话语引用的文化意象。 再如,同样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女主人公鲍西娅受亡父遗命要用选择匣子的方法来决定丈夫的人选,这时她对侍女聂莉莎有一段话: If I live to be as old as Sibylla, I will die as chaste As Diana, unless I be obtained by the manner of my Father’s will. 这段话里又是两个出自希罗神话的文化意象――Sibylla 和 Diana:前者系阿波罗神庙中善作预言的女祭司的称呼。阿波罗爱上了意大利南部克米地方的Sibylla,答应让她活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精简)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郑静芝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437100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可以运用音译法、直译法等克服这些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译法,意译法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brid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 backgrounds, customs,traditions and cultures in two different nation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qiuvelence of two languages,we aim to provide some techqiues to help overcome the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through this paper.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iteration;Free translation 引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为不同语言的翻译提供了可译性基础。然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迥然而异,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 1.文化和翻译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的所有共享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美国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中国翻译词典》指出,“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们一般把文化分为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四个系统”。 翻译,中外学者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①“通常它是按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②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翻译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问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除语言学的特点外,在宏观文化语境中审视原语和译语。文化与翻译的相互影响和特征就显而易见了④。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1风俗传统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口常生活中由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文化,因而翻译也就会受到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 比如“deaths and marriages”,如果译为“红白喜事”就不是很妥当。汉文化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而在举行葬礼时才穿白,所以中国人惯用“红色”表示marriage,“白色”表示death。但是西方人却认为白色是纯洁、忠贞的象征,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在葬礼时则穿庄重的黑色。因此,“红白喜事”并没有正确传递原有的文化信

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是一种社会范畴,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由于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文化的特征又体现为其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及继承性,但又有其具体方面,而东西文化间的差异则显得尤为突出。 一、东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因此,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和控制,而观念又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人权观、劳动观、婚姻观、发展观、宗教观、道德观、个体和群体观等等,这种支配和控制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活动。最明了的即体现为西方的开放与东方的保守。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同而引起交际活动的不畅。例如:一次,一位英籍教师朋友和夫人被中方老师邀请到他们家吃顿饭,主人做了很多菜以示友好。让外教感到不解的是每次中方老师把一盘菜端上桌子时,没说几句话就到厨房做菜去了,好几次外教想说话长一些,中方老师又到厨房去做菜了。外教非常纳闷,接受邀请就是为交流彼此情感的,可晚餐中没有说多少话就结束了,有意犹未尽之感。 价值观是文化的主旋律,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差异势必引起在生活各方面的文化冲击,在表面上体现为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在本质上体现为文化价值观念的极大差异。如曾经一位英语老师告诉我们,她和外籍教师出去办事时,每次都是自己在路途中买点小吃给外教吃,但鲜见外教邀请她吃,充其量也只是问问而已,弄得她对自己同外籍教师间达到的友谊程度感到很困惑。东西方一些基本价值观差异的了解与认识,会增加我们跨文化交际时的敏感性,增强我们的交际策略能力,从而达到更得体的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熟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 各个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决定了生活在这一国家的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形成了该国独特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品味。好比各国的广告在创意、风格、语言应用等方面有着的不同:中国广告往往不是直接进入正题,而是用一段叙述性语言作铺垫,最后再讲出与产品有关的广告语。而西方广告一般叙述性语言较少,整个广告多为一系列有所寓意的画面,只在最后给出简明精炼的广告语,画龙点睛。中国广告是螺旋式发展,符合中国人含蓄的特质,而西方广告是直线式发展,符合西方人直率的特征,中西方广告铺陈方式的不同也正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点。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

文化对比与翻译

1.为什么说跨文化交流是挑战? 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场合。这种交流的要点和特点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极度不同的交流者身上。文化多样性使得跨文化非常难在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2.什么使得跨文化交流比以前更普遍? 新技术和信息系统,世界人口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更普遍。 3.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什么? 世界必须认识到生命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协商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避免摩擦是跨文化交流的目标,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国际间需要理解的另一个原因。必须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危机造成了一系列触及所有文化的问题。国家之间的冲突也是需要有效交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什么是主流文化? 在每个社会,都有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奠定整个文化的基调。有话语权的人是那些历史上掌权,现在仍然掌权的人,在文化里的这些主要的机构有:教堂,政府,教育机构,部队,媒体,金融系统等等。 5. 分析一下美国的四种支流文化:拉美,非洲美国人,亚洲美国人和穆斯林美国人。 拉丁美国人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人群。在2000,将近3千2百8十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2%,其中66%根在墨西哥。两年后,人口增加到3千6百万。尽管在美国的拉丁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两个问题影响了这个支流文化和美国社会交流的质量:非法移民和英语做为国家语言。首先,许多主流文化的人讨厌以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的成千上百万的拉丁人。从一个地区大量的移民导致了封锁同墨西哥的边界到一个对墨西哥非常严厉的移民政策。可以听到很多反拉丁的观点。其次,许多拉丁人保留了他们的本国语言而没有用英语。大量的西语人导致了对这个群体用西班牙语。不管是在大小市场里,西语的广播和印刷品蓬勃发展。政治领域也认可西语的重要性。许多政界人士也在通过建立许多西语的设施来寻求西语人的支持。 非洲美国人在2000年是346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在1964年民权法之前,非洲美国人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人的接触很少。从那以后,两个群体接触频繁了。事实常常是,当两种多样的文化接触时,不是所有的接触都是成功的。这些问题中心是两点,一个是种族主义。许多非洲美国人认为种族主义造成了他们和主流文化的经济差异。有人说,种族造成了美国工作,教育,居住区的差异,至少在波士顿,亚特兰大,底特律和洛杉矶的城市地区是这样。第二,白人和非洲美国人不断争论在法律和教育界种族主义起到的角色亚洲美国人,特别是祖先是中国和日本的,自从19世纪末期就一直在美国。近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1020万人说他们祖先来自亚洲。是最近来的一些人造成了最难的语言问题。想象,一个来自泰国的难民的安置,四岁来到美国,从文化上来说,她既不是纯粹亚洲人也不是纯粹美国人。她在家说泰语,和朋友说英语,对自己的还在说两种语言。不仅是他们本人觉得远离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在美国生活很难,而且和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也面临着交流难题。 穆斯林美国人据估计有600到700万,还在稳定增长。他们有着不断增长和成熟的社区,有1200个清真寺。这支支流文化的快速增长不仅是我们讨论唯一原因,还因为美国卷入伊拉克战争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后有一些关于这支文化错误信息。196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_薛正花

影视翻译MOVIE LITERATURE 2012年第24期/电影文学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薛正花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电影翻译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以达到原作和译语观众之间沟通的目的。处理好电影翻译的文化意象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译者在进行电影翻译的过程中, 不但要考虑到电影的艺术性,还要考虑到电影翻译受诸多因素限制这一特殊性。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这就要求译者在电影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做恰当的处理,才能使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关键词]电影翻译;特殊性;文化意象;翻译方法对外国电影的翻译从开始到现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些年里,电影翻译工作者带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为国人送来了异域的风情和文化,在这些优秀的译制影片中,不仅注入了翻译工作者的汗水与希冀,也浸润着广大观众的好奇与体味,这些伴随着语言的交流翻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电影翻译的特殊性、文化意象及其表现形式、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对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做一阐述。 一、电影翻译的特殊性 从电影翻译中我们认识到,电影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电影语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要反映电影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意境等要求,还对翻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对电影语言进行意象处理时不能与一般文学作品一视对待,更应该结合电影语言的特殊性来展开翻译工作。 (一)从译语观众出发,来满足其对电影翻译的真正需要电影艺术所要表达的意象与一般的小说、诗歌、散文不同,它更强调与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我们在阅读小说、散文时,不用担心文字会即刻消失,可是当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如果我们在看演员的表情和听对白时,如果不能及时看完字幕,那么这些翻译文字将会转瞬即逝,所以,译语观众对电影语言的翻译需要做到明白易懂,只有以译语观众的实际需要为中心,才能给译语观众带来认知外国电影的观赏体验。 我们知道,单纯的文学作品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时通常会采用更多的文字化的语言,以增强文学语言在用词上的优美与典雅,而电影语言却更加注重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加强调语言的口语化特点,所以,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译文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观众都能够在观赏中不产生理解的障碍。 (二)结合电影翻译的实际区别对待影片配音和字幕翻译 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不外乎两种思路,即字幕翻译和影片配音,从字幕翻译的技术要领出发,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对待,考虑到字幕应该与电影所反映的图像进行恰当的同步,为此,字幕在屏幕上通常需要停留2 3秒的时间,以确保观众能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字幕上的文字所表达的信息。空间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在电影屏幕上所要容纳的字符数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英文字幕的长度不能超过35个字符,同一句话的文字表达不能超过两行。而配音翻译却需要重视对画面 人物的口型进行匹配,即所谓的“对口型” ,由于在配音翻译时需要根据屏幕人物口型的时间长度上进行恰当的调 整译语长度,并能够照顾到每句台词的第一个音节与最后一个音节要考虑到人物口型的开合,所以,根据对配音及字幕翻译的不同,灵活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是电影翻译适应译语观众的首要前提。 二、电影翻译中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及其具体形式 意象是文艺美学中的概念。意象的基础是“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形象,而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是由具体的物象和抽象的寓意来构成,通常所说的物象是承载着文化意义的具体实物,它可以是一件物品、一种动物、一种图形,甚至是一种天气现象,它是人们在自然界由于特定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对民族的各个时期的图腾以及传说,由于不断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出现,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代表的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意义,与其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从而使得同民族的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到精神的一致与沟通。比如我们常讲的一句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一根稻草,也会让一头骆驼在得到负载极限时将它击垮,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某事或某物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因对生存的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意象中,每个民族都沿袭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象。 三、对电影语言所表达的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关于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国内学者发表了各自不同 148

文化差异与翻译之间的联系

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之间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翻译则是将不同语言不同文 化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就是说文化差异都翻译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接下来就随着英 语翻译公司一起来了解文化差异与翻译之间的联系。 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最终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的语言。比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 句话里面就包含了两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典故和习语:to eat no fish 和 to play game。 对不了解英国这些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能正确了解,容易翻错,错误理解为“他一向不 吃鱼而且经常玩游戏。”其实不然,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 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 吃鱼的习惯,因此,to eat no fish是“忠诚”的意思。而to play game和 to play fair (规规矩矩地比赛)同义。因此,这句话正确翻译是“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像这类历史典故还有非常多,作为译员要做的就是多多了解源语言的历史文化,注意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历史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比如中国自古是以 农业为主,在亚洲大陆生存和繁衍,人们的生活与土地、农业密切相关。而英国是一 个岛国,其航海业在历史上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汉民族在同一个含义会用 不同的词语表达。如:汉语会用“跟牛喝水似的”来形容大口大口喝水,英语则用“drink like fish”。 民俗文化差异与翻译 目标语与源语言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和 道德观等,这些差异导致了中英民族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持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中 国人见面常用几句客套话:“你去哪儿?”“你吃过饭没有”等,这些话在中国文化 中并无多大深意,只不过是打招呼的一种。而西方人对这些话就会比较敏感。在比如,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西方文化中cat被 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_朱元

学院派批评 摘要:意象(imagery )指的是能够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文化意象是伴随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载了特殊文化寓意的表达方式。由于中西方在审美价值、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熏陶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恰当而得体的传递文化意象,是每一个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英汉翻译过程中传递文化意象的三种方法,即意象复制,意象增补,以及意象置换。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扩充现代汉语语言,在使读者感受西方文化魅力的同时,不忘传承悠久的东方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意象;意象复制;意象增补;意象置换 1.引言 意象一词原本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用语,是一个复合概念:意是思想观念,象是事物形象。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 -notation)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伸意义。寓意强调的往往是语言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语言在读者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引发的联想和心理活动。意象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侯维瑞,1998)。文化意象(cul -tural imagery)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方梦之,2004)。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具有相对固定的 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8)。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在审美价值、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熏陶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更好的传递意象以体现其中的深层寓意很值得我们关注。朱光潜先生(1984)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孙致礼(2002)在处理异域文化归化和异化的度上坚持文学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要竭力保存‘洋味’,二要尽量避免‘洋腔’。在传递文化意象的时候,译者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使源语文化尽可能地等效再现。 2.意象复制 意象复制是指将外国文化意象直接引入汉语。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很多西方文化意象以及被中国读者所接受,不需要进行解释和加工。那些已经完全融入汉语词汇的外来文化意象包括:鳄鱼的眼泪(croc -odile tears ),橄榄枝(olive branch ),酸葡萄(sour grapes ),象牙塔(ivory tower),乌托邦(utopia ),潘多拉的盒子(Pando -ra ’s box ),达摩克里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 )等等。这些外来词已经成为汉语语汇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现代汉语语言,填补了汉语语义方面的空白,为汉语修辞开拓了新的境界。 值得指出的是有时候汉语里有与外来文化意象完全等意的其它表达方式,但是在翻译文化意象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一种文化意象是否能在另一种文化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效果,读者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而对依附于语言而存在的文化及文化现象重视不够,忽略了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例如,将“meet one ’s wa -terloo ”翻译为“败走麦城”固然很好,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历史文化事件的了解,“遭遇滑铁卢”反而显得更自然些。事实上有时候外来的文化意象反而比传统的文化意象更容易被接受。随着近年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断背山》的热播,“brokeback love ”也被赋予了特别的内涵。“brokeback love ”到底应该怎么翻译也就成了一个问题。中国倒是从古代起就有一个与“brokeback love ”形似意同的说法“断袖之恋”,讲得是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后代人于是就以“断袖”来暗指同性恋现象。只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只晓得“断背”的来由,而不解“断袖”之意,因此翻译为“断背之恋”不仅形式一致,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3.意象增补 能够直接将外来文化意象复制过来固然很好,只是很多时候语言转换并非字当句对,由于文化熏陶和传统价值取向的不同,那些载有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的语言现象往往到了另外一个语言里面便丢掉了其文化内涵,造成了意象的缺失。这时就有必要在复制意象的时 □朱 元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 · 117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_舒奇志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舒奇志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 Abstract:The translati on of cultural i mages is,in nature,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s betw een texts.In this process,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cerned.In order to 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method of foreignization,in w hich the intertextuali ty of the source cultural i mages has to be merged into the target culture.S uch foreignization is actually a vari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s by applying intertextuali ty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It reflect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 een the tw o cultures after they have been mediatively foreignized.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ediated foreignizati on of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Key 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ral image;source culture;target culture;m ediated foreign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 0.引言 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的文化意象。如 莎士比亚 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意象符号。杜牧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 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文化意象并非孤立的语言符号,互文性理论关于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的观点,启示出文化意象的构成与文化意象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文化所指彼此联结,表征出文化意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意旨,实践着文化意象在语言和文化间的化合过程,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这一互文本质体现了文化意象在某种文化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价值,揭示了文化意 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 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的 互涉 、 互为释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 过程中的关键点。 2.文化意象互文性与 归化 、 异化 策略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这种内互文性对源语文化具开放性,相对译语文化却具封闭性。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译语文化并使其互文性得以实现时,其互文性在本质上已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参照关系,表现为一种超出其内互文性的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 ty)。这种外互文性表达了将文化意象互文性对译语文化的封闭性转换为对译语文化的开放性的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是作者简介:舒奇志(1967-),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7-05-06(修改稿) 2007年第8期总第22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 8 Serial 221

从文化差异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2011年12月 科教纵横 从文化差异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文/顾金香 摘 要: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将翻译研究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了文化角度,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指出其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23-01 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人类学传统指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去研究没有书写系统和文字传统的社会集团的语言。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Franz Boas)和萨丕尔(Edward Sapir)以来,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研究语言要把语言放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由此可见,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翻译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化的桥梁。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必然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并由此说明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社会习俗,文学艺术,历史事件,宗教文化和寓言神话这五个方面来讨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社会习俗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中社会习俗的差异体现在思维差异、日常交际和称谓方面。在中国,白色代表着死亡,而在西方,白色则代表着纯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彼此“吃饭了吗?”“去哪里啊?”等这些问题,以示关心和问候,而在西方这些问题则被认为是侵犯人的隐私。称谓方面,汉语中的一些亲属之间的称谓可以使用于非亲属之间,而英语中这种用法不普遍。另外,有些称谓两种语言完全没有对应语,比如汉语中的老师一词,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2、文学艺术的差异。文学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表现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学是其语言的精华,文学表达方式的不同反映了文化的差异。“Green—eyed monster”源自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喻陟“嫉妒别人的人”,而汉语中同样的表意则有“眼红”一说。汉语中形容某事物出现时间短,有“昙花一现”的说法,而在英语中则通常用“a nine days' wonder”来说明同样的意思,其源自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特罗勒斯和克里希德》。3、历史事件的差异。历史事件具有民族特殊性,也影响到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会产生一些新的表达方式,甚至同样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民族中会产生不同的理解。4、宗教文化的差异。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语言文化都深受宗教的影响。基督教是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经典《圣经》对西方的语言文化影响深远,其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人物故事成为现在英语语言文化中一部分。5、寓言神话的差异。语言神话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神话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影响英语的神话传说主要是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在神话方面,中西方有很多不同,也反映在语言上。在希腊神话中,是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而中国则有“伏羲氏燧木取火”的典故。伊索寓言对中西方文化都有很大影响,英语中“borrowed plumes”是“借来的羽毛”的意思,比喻“靠别人得来的声望”;对应的汉语中,则有“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所以,同样的寓意,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载体是不一样的。 二、 文化差异对译文的影响 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尔(Edward Sapie)说过:“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中英两国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各有其特殊性,负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在翻译的时候要兼顾语言的文化属性。一般来说,译文受文化差异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1、文化信息的丢失。各个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发展不同,因而所沉淀的历史文化也不同。缺乏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译文读者往往只懂得字面意义,而没有获得其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或者是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造成了文化信息的丢失。英语国家为西方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源自古希腊神话传说的短语“Achilles' hell”指“致命的弱点”,《圣经》中的“Judas”指叛徒,“black sheep”不是黑羊,而是指品行不好的人。这些意义都根源于宗教文化或者是神话传说,人们使用的时候,更多时候想到它们的比喻意义。2、文化信息误导。文化的不同带来了理解上的差异。如果用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去理解别的民族的语言文化,就会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或者错误的对信息进行解读。比如在英美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短语“handwriting on the wall”,如果简单把它译成“写在墙上的字”,那么就已经对其本意进行了错误解读。其实,这个短语是有宗教渊源的,出自《圣经.旧约.但以理书》,是说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宴请大臣时发现有一只手显现,在墙上写字,但以理解释说这预示着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后来人们就用“写在墙上的字”表示“灾祸的预兆”。对同一事物的褒贬不同,也常造成文化信息的误导。3 、文化信息的理解障碍。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特有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对其他民族来说,要么是陌生的,要么是迥异的,要么是相斥的,从而构成理解上的空白,交际中的障碍。“the wooden horse of Troy”字面意义是“特洛伊木马”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这个“木马”指代的具体内容。这个习语原来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中“木马屠城”的故事情节,所以其意义就是“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有的小说影响很大,其中的人名和词汇变成语言的一部分,如Shylock常用来表示表示吝啬无情的人,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不理解这个背景,就会对其指代感到莫名其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汇本身就是其所属民族重大历史时间的浓缩和忠实写照。一般英美人对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解,远远不如我们深刻,尽管他们可能了解这一段历史。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文化传统知识,要理解异族文化是不容易的。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工作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文化差异对翻译制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李莉.从文化等值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河北工业大学,2010. 2011.12 223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 熊兵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翻译》2014(3)82-88 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 1.话题缘起 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 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Vinay & Darbelnet (1958/2000:84—93) 把翻译方法(method)分为两类: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前者包括三种处理方式(procedures),即借译,拟译,直译,后者包括四种处理方式,即词类转换,视点转换,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可在论述中却经常把其划分出来的“方法”(methods)和“处理方式”(procedures)混为一谈。另外,他们把“借译、拟译、直译、等值翻译、顺应翻译”和“词类转换、视角转换”划归为一类(同属procedures)也欠妥当,因为前者应属“翻译方法”的范畴,而后者则应属“翻译技巧”的范畴。实际上,这里Vinay &Darbelnet的分类涉及到三个层面: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划分出来的两大“翻译方法”(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其实应为“翻译策略”(所以Munday说,“The two gene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dentified by Vinay &Darbelnet are direct translation and oblique translation”,见Munday,2008:56),而在其划分出来的七类“处理方式”中,前三类和最后两类属于“翻译方法”,第四、第五类则属于“翻译技巧”。总之,Vinay &Darbelnet在其分类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淆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很长时间学界在这几个概念上的混淆(Molina &Albir,2002:506 0 关于国外译学界在译学术语,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三个术语上所存在的概念混淆、使用混乱的问题,Chesterman(2005)和Molina & Albir(2002)曾专门撰文予以讨论。如Chesterman指出,学界用于描述文本操作过程的术语除翻译“策略”外,其他还有“技巧、方法、转换、转化、变易”等等(2005:17)。他认为这种众多术语相互混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