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意象与翻译

文化意象与翻译

文化意象与翻译
文化意象与翻译

海上译谭之五

文化意象与翻译

谢天振

前些日子应南京大学张柏然教授之邀,赴南京出席他的四位翻译研究专业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答辩,其中一位博士生倪蓓玲的论文题目是《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该论文接过拙著《译介学》中关于文化意象翻译的论述,从一个新的层面,对比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三种不同的莎剧译本,对莎剧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作进行考察,颇有新意,我读后感到非常兴奋。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文化意象的问题,我大概可算是国内学界第一个。十多年前,我在一篇题为《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的论文中首次提出:“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说在早期翻译者只要能把原作的信息斟酌传达出来就可以了,那么在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够了。‘译述’、‘达旨’,甚至‘编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强烈需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能传达出原作的基本信息,还要能传达出原作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总嫌美中不足,有时甚至还会有遗珠之憾。”

倪蓓玲的博士论文提供了好多个这方面的例子,使我具体感受到我们的翻译家在传递文化意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譬如,她在论文中提到在《威尼斯商人》的一场戏中,夏洛克的仆人朗西洛脱对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说,如果她不是为她的父亲下地狱,就是为她的母亲下地狱。在描述这一腹背受敌的两难处境时,朗西洛脱说:

…Thus when I shun Scylla, your

Father, I fall into Charybdis, your mother.

这句话里的Scylla和Charybdis都是出自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意象,指的是位于意大利与西西里之间的两座岩石,内藏怪物,每日三次喷吸海水,致过往船只倾覆。Scylla和Charybdis因此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成为“险恶处境”的象征。朱生豪当时在翻译这句话时,显然更多考虑的是让读者看到译文就一目了然,所以译为:“逃过了凶恶的礁石,逃不过危险的漩涡。”而近年出版的梁实秋的译本则把这句话译为:“好像是我躲开了西拉,你的父亲,又触上了卡利伯底斯,你的母亲。”并在译文后面做了一个注解,交代了Scylla和Charybdis 这两个文化意象的出典及其含义。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基本信息,同时还传递出了原作人物话语引用的文化意象。

再如,同样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女主人公鲍西娅受亡父遗命要用选择匣子的方法来决定丈夫的人选,这时她对侍女聂莉莎有一段话:

If I live to be as old as Sibylla, I will die as chaste

As Diana, unless I be obtained by the manner of my

Father’s will.

这段话里又是两个出自希罗神话的文化意象――Sibylla 和 Diana:前者系阿波罗神庙中善作预言的女祭司的称呼。阿波罗爱上了意大利南部克米地方的Sibylla,答应让她活

上跟握在她手里的沙泥粒子一样多的岁数。可是她忘了要求永久的青春,因此后来成了一个老态龙钟的丑怪婆。后者则是象征贞洁的女神。

这段话朱生豪把它译为:“要是没有人愿意照我父亲的遗命把我娶去,那么即使我活到一千岁,也只好终身不嫁。”方平先生则把它译作:“谁想要得到我这个人,就得遵照先父的规定;否则,哪怕我活到西比拉老婆子那一把年纪,我临死,也还是像月亮里的黛安娜那样,一个童女的身子。”方译显然比较成功地在译文里保留住了原作的文化意象。

但与此同时我又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翻译家为了追求译文的明白晓畅,却把原文的文化意象舍弃或丢失了。譬如《皆大欢喜》第五幕第四场中有这样一句话:

Hymen from heaven brought her,

Y ea, brought her hither,…

这句话又牵涉到一个源自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意象――专司婚姻之神Hymen(许门)。朱生豪和梁实秋分别把这句话译成“亥门带着伊,远从天上来”和“海门带她从天上来;是,带到这里来”,方平先生则译成“喜神引领她从天宇来人间和你团聚”。论文作者分析说,鉴于中国读者对“许门”这个专司婚姻之神并不很清楚,所以“喜神”“这一淡化译法似乎更容易让源语之‘象’在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意识中产生意义上的共鸣。”此话诚然不错。但是我想,如果译者在翻译时还能兼顾传递原作的文化意象,譬如在“喜神”后面再加上“许门”,即译成“喜神许门引领她从天宇来人间和你团聚”,然后在译文后面做一个注解以交代文化背景,这样是不是会更好呢?

这里就涉及到译者对文化意象的传递意识问题。我感觉,面对原文中的文化意象,我们的翻译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传达该文化意象所蕴含的基本信息,其次是追求译文能意显字畅,而对于原文中文化意象的“外壳”――形式,往往放在比较次要的地位,甚至干脆弃之如敝屐。譬如,在翻译上述Scylla和Charybdis这两个文化意象时,方平先生的译文就采用了意象替换法,把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彻底舍弃,译成:“就好象我躲开了东山老虎――你的爹,又碰上了西山的狼――你的娘”。(试比较梁译:“好像是我躲开了西拉,你的父亲,又触上了卡利伯底斯,你的母亲。”)

再如,在翻译《哈姆雷特》剧中与Hercules(即Heracles,通译赫剌克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有关的一句话时,翻译家也有类似处理。

原文为:

Let Hercules himself do what he may,

The cat will mew, and dog will have his day.

朱译是:“有本领的,随他干什么事吧;猫总是要叫,狗总是要闹的。”方译是:“让天大的英雄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吧――猫总是要叫,狗总要要它的威风。”都把原文中那位希腊英雄赫剌克勒斯给舍弃了,仅梁译保留了原作的文化意象:“不管赫鸠里斯自己怎样干,猫总要叫,狗总有得意的一天。”

由此可见,对于如何在翻译中强调传递文化意象的问题,翻译家们恐怕在主观上还没有树立起强烈、迫切的意识,更没有认识到,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读者对翻译已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翻译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能否把原文中文化意象的内在意义和形式意义一起传达出来,不仅关系到能否译介出原作的整体内容、能否确切地把握原作的意境、人物形象等问题,同时也是反映译作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所谓文化意象,实际上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

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汉语里的松树、梅花、竹子、兰花、菊花,欧美民族语言里的橡树、橄榄树、白桦树、玫瑰花、郁金香等植物;汉语中的乌鸦、喜鹊、龙、麒麟,欧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狮、熊等实有的或传说中的飞禽或走兽;各民族语言中的某些成语、谚语、典故或形容性词语中的一些形象或喻体等,如汉语中的“画蛇添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欧美民族语言中的“给车装第五个轮子”(to put a fifth wheel to the coach)、“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 等等,这里的“蛇足”、“诸葛亮”、“第五个轮子”、“罗马”,其实都已取得了特定的含义,?成为特定民族语言中的一个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甚至还可以是某个数字,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三”、“八”,欧美民族语言中的“七”、“十三”,等等。汉语中的“三”已不光意味着“3”,另含有“众多”的意思,如“三思而行”;“八”因为与“发”谐音而取得了“发达”、“发财”的意思;而英、俄语中的“七”也有“众多”的意思,如形容幅度大,说 at seven-league strides,提醒人三思而行,俄语中说“量七次,剪一次”,“十三”在西方语言中则被视作不吉祥,等等。

文化意象中有相当一部分则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各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等有密切的关系,如上面提到的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人物,像尧、舜、禹、精卫、愚公、诸葛亮、包公等。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包括民间艺人的口头作品和文人的书面作品)里,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既形象,又传神,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和心灵的沟通。把这些文化意象译介进来或译介出去,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无疑是非常有益、也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应该承认,文化意象的翻译与传递确实是翻译、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令众多译者颇感为难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问题涉及文化意象的错位时。

譬如龙,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里都有这个意象。在汉语文化里,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汉民族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所以龙在汉语文化里又是威严、威武的象征。与之相应的,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也就因此染上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龙宫”、“龙颜”、“龙袍”、“龙床”、“望子成龙”,等等。但是在英语文化里,龙(dragon)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应该消灭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都讲到与龙这种怪物的斗争、并以龙的被杀为结局,如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德国古代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都有关于主人公杀死龙的描写,并以此突出主人公的丰功伟绩。在俄罗斯也有关于英雄剪除三头凶龙的传说。这样,当中国人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已是“龙的传人”时,西方人听了这句话就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

又如,在汉民族文化里,“狗”总是一个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与“狗”有关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诸如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不一而足。但在西方文化里,狗却是“人之良友”,“地位”要高得多。当某人碰到好运时,人们会对他说 You are a lucky dog (直译:你是一条幸运的狗),当某人感到累的时侯,他会说自已“像狗一样累坏了”(dog-tired),当某人感到自已上了年纪、学不会新东西了,他会说?I'm?too old dog to learn new tricks (直译:我这条狗太老了,学不会新玩意了)。至于谚语 Every dog has his day (直译:每一条狗都有出头的一天)和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 (直译:给狗一个坏名声并把它吊死),前者意为“人人都有得意之时”(试比较前文中引自莎剧的话),以狗喻人,却无贬义,后者意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其同情之心明显在狗的一边。

再如,在汉民族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里蝙蝠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词语大多带有

贬义,象 as blind as a bat (瞎得象蝙蝠一样,有眼无珠),crazy as a bat (疯得象蝙蝠),have bats in the belfry (发痴,异想天开),等;海燕,当代中国人把它看作勇于在暴风雨中搏击风浪的斗士,许多青年人都把它当作学习的榜样,但在西方文化里,海燕却是一个“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人或幸灾乐祸的人”。两者相差,不啻天壤之别。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风,对英国人来说,因为它带来温暖和雨水,所以对它很有好感,诗人雪莱还有《西风颂》的名篇传世;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寒冷”、“严冬”的象征,因此对之并无好感。喜鹊,中国人认为是吉祥之物,但西方人却视作“饶舌”、甚至“小偷”的象征。猫头鹰,中国人视作不祥之物,但西方人却奉作“智慧”的代表(前几年国内某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外国名家的哲理散文丛书,命名为“猫头鹰丛书”,显然是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水仙花,中国人称之为凌波仙子,可见对它非常赞赏,但是西方人因为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而把它看作自恋的象征。兰花,中国人以为是“高雅”、“脱俗”的代表,但西方人对之却并无优美的联想,不仅如此,由于英语中兰花(orchid)一词源自希腊语orchis (睾丸)的原因,有些墨守成规的礼法人士,在妇女面前甚至还不好意思提起这个词呢。

此外,像在汉民族文化里,兔子是跑得快的象征,因此在古代汉语里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说法,现代汉语里也有“他像兔子一样一溜烟地逃走了”的说法。但是在英语中“兔子”却是作为“胆小”的象征(或意象),于是就有了as timid as a hare (胆小如兔)。英语中作为“胆小”的意象还有“小鸡”(chicken-hearted)、“鸽子”(pigeon-hearted),而汉语中作为“胆小”的意象却是“老鼠”——“胆小如鼠”。

文化意象的错位常常使译者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照顾了内容,失去了意象,照顾了意象,又损害了内容。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Milky Way 的汉译和银河或天河的英译。

一提到Milky Way的汉译,人们马上会想到赵景深翻译的“牛奶路”。确实,?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鲁迅在《风马牛》一文中对赵景深把Milky Way 译成“牛奶路”狠狠批评了一通以来,赵译“牛奶路”一直是中国翻译界笑谈的对象,甚至成为“乱译”、“胡译”的典型例子。七十年代有一篇文章说:“如所周知,天文学中把银河系中那条群星麇集、活象‘星河'似的带子称为‘银河'或‘天河',相对的英文就是Milky Way,这是天文学上最常见的名词之一,?对科学稍微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而且字典里也可以查到这个字的解释。但赵景深遇到这个词汇时,竟然将他译为‘牛奶路'!这是极端荒唐的笑话,?充分看出译者对工作毫不负责。”

赵景深是否因为“对工作毫不负责”才把 Milky Way 译成了“牛奶路”,?这里姑且不论。由于粗枝大叶,他信笔把 Milky Way 译成了“牛奶路”,这种可能性很大。但不管怎样,从传递文化意象的角度出发,?如果把赵景深翻译的译文和他所据的英文译文以及英文译文所据的俄文原文相对照,我们却完全可以说,赵景深把 Milky Way 翻译成“牛奶路”比较目前通行的译成“天河”或“银河”要确切得多,这是因为:首先,赵景深翻译的不是天文学的科学文献,而是文学作品,作为天文学术语,Milky Way当然只能译作“银河”,但文学作品就要视具体内容而论了;其次,作为文学作品的译者,?译者不仅应该传达原作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应该传达原作的文化意象, 而 Milky Way ?恰恰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文化意象!当然,赵景深当初作如此译时他未必意识到译成“牛奶路”比译成“天河”更为确切。事实上, 后来连他自己都承认“牛奶路”译错了,不过这已经与本文讨论的问题无关了。

据查, 赵译“牛奶路”出自赵景深1922年翻译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樊凯》。《樊凯》,现通译为《万卡》,?描写沙俄时代一个名叫万卡的九岁的小男孩不堪忍受城里备受欺凌的学徒生活,在圣诞节前夜写信给他在农村的祖父,请求祖父赶快来把他接回农村的故事。与“牛奶路”有关的段落反映万卡写信时回想在农村与祖父在一起时的愉快时光。

赵译系根据英国著名的俄罗斯古典文学翻译家加尼特夫人(C.Garnett)的英译本转译,

英译文如下:

... The whole sky spangled gay twinkling stars, and the Milky Way is as distinct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holiday。

目前国内比较通行、也是公认为比较准确的译文是这样的:

……整个天空点缀着繁星,快活地眨眼。天河那么清楚地显现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以前用雪把它擦洗过似的……

契诃夫的俄文原文是:

... Все небо усыпанно весело мигающими звездами, и Млечный Путь вырисовывается так ясно как будто его перед праздником помыли

и потерли.

把英译文、中译文与契诃夫的俄文原文对照一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在“牛奶路”的问题上,英译文准确地传达了俄文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英文Milky Way 与俄文Млечный Путь完全对等,都是表示“路”的意象(这与他们同属于希-罗文化传统有关),但中译文却推出了一个与俄文原文、也与英文译文截然相反的文化意象——“河”(天河、银河)。目前通行的译法看似正确,实际上歪曲了原文和谐的人物形象,歪曲了原文自然合理的情景描写,从而也使得译文变得自相矛盾,与常理相悖。

这矛盾首先反映在字面上。由于原文中的意象“路”被中文中的意象“河”所代替,于是译文就出现了这样一句不可思议的句子:“天河……好象有人……把它擦洗过似的”。“河”怎么可以被人去“洗”呢?我们可以想象“洗”星星、“洗”月亮,“洗”一切固体的东西,包括“洗”由许许多多星星组成的“路”(尽管这条“路”纯属子虚乌有),但我们却无论如何难以想象去“洗”河,“洗”海,“洗”一切液体的东西,即使这是一条“天河”。其实,无论在哪一种语言里,把“河”作为“洗”的对象而与“洗”搭配在一起,都是人们难以想象、也难以接受的。尽管常识告诉我们,这条“天河”实际上也是由固体(?)的星星组成的,?但我们在进入文艺作品的阅读时,我们受制的就不光是常识了,而还有我们的民族文化积淀,而且后者更甚。而我们的民族文化积淀告诉我们,这条“天河”里流动着“液体”,这些“液体”还很深,流得还很急,否则,我们的牛郎织女为何只能可怜巴巴地苦守在“河”的两岸,隔岸相望,“脉脉不得语”,而要靠喜鹊们的搭桥一年才能相会一次呢?

矛盾还反映在人物形象身上。由于“路”与“河”这两个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象的互换,于是一个在希-罗文化背景下的旧俄农村出生、长大的小男孩,竟具有了汉民族的文化思维,从而把在欧洲民族中几乎家喻户晓的Milky Way想象为“天河”!这样的译法显然破坏了人物的完整性,使这个人物形象显得不中不西。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有人把这个旧俄农村的小男孩万卡写给他祖父信中的“祝您圣诞节好,求上帝保佑您万事如意”改译成“祝您春节好,求菩萨保佑您万事如意”,把“我求您看在基督和上帝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吧”改译为“我求您看在玉皇大帝和观世音菩萨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吧”,这样的译文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而这样的译文与把Milky Way 译成“天河”在传达文化意象的意义上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呢?

现在我们来看赵景深的译文:

……天上闪耀着光明的亮星,牛奶路很白,好象是礼拜日用雪擦洗过的一样。

这里,由于赵景深把 Milky Way 译成了“牛奶路”,所以赵译不但保留了原文中“路”的文化意象,而且还避免了“洗河”这样的字面上的矛盾,原文的人物形象也因此没有受到破坏。赵译当然也有问题:首先是这种译法未能反映出 Milky Way 一词的希-罗神话文化的内涵。众所周知, Milky Way 源自希腊神话,古希腊人认为它是众神聚居的奥林帕斯山通往大地的“路”,至于它为何如此璀灿闪亮,则与仙后赫拉洒落的乳汁有关。赵景深把它译成“牛奶路”,这种神话意味就完全丢失了。鲁迅在《风马牛》一文中对这个希腊神话故事曾作了极其风趣的描述,然后不无挖苦意味地建议把“牛奶路”改译为“神奶路”。这里,鲁迅其实倒是提供了一个比“牛奶路”更为合适的译法,尽管他本人并不以为然。其次,赵景深应该在“牛奶路”下加一条译注,说明“牛奶路”就是汉语中的“银河”、“天河”,这样,中国读者在读到“牛奶路”时就不至于感到突兀,甚至感到莫明其妙了。

对赵译“牛奶路”孰是孰非的问题我们其实也可换一个角度、从中译英的角度思考。有人就说:“要是主张凡是西文里的‘The Milky Way' 都得译为‘银河',那么按翻译上力求对等的原则,是否汉语里的‘银河'译成欧西文字时,也必须都译成‘牛奶路'呢?如果都译为‘牛奶路',那么,像我国美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要靠喜鹊在银河上搭桥成全好事的情节,就很难实现了,因为牛郎织女之间只隔一条‘路'而不是‘河'!”手头正好有两则与中文的银河英译有关的例子:

一则是李清照的词《渔家傲·记梦》,词里有一句“星河欲转千帆舞”,把正在退隐的群星想象成正在退去的河水,由此又把星星联想成随着河水起伏的无数张船帆,这是一幅非常生动、非常美丽的景象。但是一位美国译者把它译成A thousand sails dance in the fading Milky Way(直译:一千张帆在渐渐退隐的仙奶路上舞动),由于把“星河”硬译成 The Milky Way,原诗所赖以想象的根据没了,船帆被搬到了“路”上,再现的画面自然不可能生动,甚至令人觉得别扭,难以理解。有鉴于此,一位中国译者把此句改译成 The Silver River fades, sails on sails dance on high(银河正在退去,成千上万张船帆在高处舞动),他把原文中“星河”的形象直接传递了过去,译成 The Silver River (银河),这样,原文中富有艺术想象的画面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艺术效果自然也要好得多。为了让英语读者在读到The Silver River时不至感到突兀和困惑,他做了一个脚注,说明这是中国人对The Milky Way 的称呼。这样,既可不破坏译诗的艺术和谐,还可丰富译诗所包含的信息。

另一则与银河英译有关的例子是在已故著名文艺理论家刘若愚教授的著作《中国诗学》中提到的两句杜诗。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离家别妻期间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

牛女漫愁思

秋期犹渡河

刘把它们翻译如下:

The Cowherd and the Spinning Maid need not grieve,

At least they can cross the river every autumn!

这里杜诗里的那条“河”显然就是那条银河。但刘若愚没有把它译成Milky Way, 而是把它照汉语译成the river,从而保留了汉语中的文化意象。他也只能这样译,否则,这首译诗就不合逻辑了。(见刘若愚《中国诗学》,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

以上对Milky Way的汉译和银河的英译问题的讨论,非常典型且具体地反映出文化意象错位的一个特点:你以为是条“河”,他却以为是一条“路”;你以为是条“路”,他却以为是条“河”。毫无疑问,这种文化意象的错位现象确实给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可是在翻译文化意象的时候,译者往往面临的是一个难以两全的困境,这是因为文化意象一般都有表层和深层两层意义。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成 Even three common cobblers can surpass Zhuge Liang,传达出了该谚语的表层意义,但其深层意义却没有得到表现,译成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或Collective wisdom is greater than a single wit,译出了它的根本意思,却又丢失了两个汉语中特有的文化意象——“臭皮匠”和“诸葛亮”。由于原文中原本非常和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和意象的语言统一体,在译语中不得不隔裂为二,这就常常使译者陷入了顾此失彼的困境,导致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长期以来,我们的翻译家一直比较重视内容而轻视形式。我们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却忽视了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意义。在翻译中,我们往往只强调用读者熟悉的形象去调动读者的联想,?结果就用“班门弄斧”、“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过分民族化的词语去翻译国外相应的成语。这样做的结果,译文是民族化了,但是与此同时也把人家民族特有的东西“化”掉了。譬如,在翻译上面提到的那些文化意象时,?它们的内在含义当然是我们应该注意传达的,但是它们的形象本身难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吗?我们的译者难道不应该把我们原先不熟悉的意象介绍给我们的读者吗?文化意象问题的提出,实际上也是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的内在的文化信息。时至今天,译者的职责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传达原文文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而还应把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读者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日益增多,今天的读者已经有能力接受带有鲜明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大可不必越俎代庖,徒费心力地把面包改做成馒头塞给读者。譬如,现在完全可以把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不译成“穷得象叫化子”,而直接译成“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把 He is an old screw 不译成“他吝啬得象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而译成“他吝啬得象一枚起不动的螺丝钉”,等等。这样译,不仅同样能传达原文的信息,而且还能引入新的形象,丰富我们民族语言中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的翻译,是对新世纪翻译家的一个挑战;文化意象的翻译,又是为新世纪翻译家提供的施展才华的新天地。

原载《文景》2005年第9期

文化意象与翻译

海上译谭之五 文化意象与翻译 谢天振 前些日子应南京大学张柏然教授之邀,赴南京出席他的四位翻译研究专业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答辩,其中一位博士生倪蓓玲的论文题目是《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该论文接过拙著《译介学》中关于文化意象翻译的论述,从一个新的层面,对比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三种不同的莎剧译本,对莎剧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作进行考察,颇有新意,我读后感到非常兴奋。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文化意象的问题,我大概可算是国内学界第一个。十多年前,我在一篇题为《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的论文中首次提出:“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说在早期翻译者只要能把原作的信息斟酌传达出来就可以了,那么在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够了。‘译述’、‘达旨’,甚至‘编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强烈需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能传达出原作的基本信息,还要能传达出原作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总嫌美中不足,有时甚至还会有遗珠之憾。” 倪蓓玲的博士论文提供了好多个这方面的例子,使我具体感受到我们的翻译家在传递文化意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譬如,她在论文中提到在《威尼斯商人》的一场戏中,夏洛克的仆人朗西洛脱对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说,如果她不是为她的父亲下地狱,就是为她的母亲下地狱。在描述这一腹背受敌的两难处境时,朗西洛脱说: …Thus when I shun Scylla, your Father, I fall into Charybdis, your mother. 这句话里的Scylla和Charybdis都是出自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意象,指的是位于意大利与西西里之间的两座岩石,内藏怪物,每日三次喷吸海水,致过往船只倾覆。Scylla和Charybdis因此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成为“险恶处境”的象征。朱生豪当时在翻译这句话时,显然更多考虑的是让读者看到译文就一目了然,所以译为:“逃过了凶恶的礁石,逃不过危险的漩涡。”而近年出版的梁实秋的译本则把这句话译为:“好像是我躲开了西拉,你的父亲,又触上了卡利伯底斯,你的母亲。”并在译文后面做了一个注解,交代了Scylla和Charybdis 这两个文化意象的出典及其含义。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基本信息,同时还传递出了原作人物话语引用的文化意象。 再如,同样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女主人公鲍西娅受亡父遗命要用选择匣子的方法来决定丈夫的人选,这时她对侍女聂莉莎有一段话: If I live to be as old as Sibylla, I will die as chaste As Diana, unless I be obtained by the manner of my Father’s will. 这段话里又是两个出自希罗神话的文化意象――Sibylla 和 Diana:前者系阿波罗神庙中善作预言的女祭司的称呼。阿波罗爱上了意大利南部克米地方的Sibylla,答应让她活

旅游与文化 翻译

旅游与文化I Part I 1.charming autumn scenery in a most fresh air and clear weather 秋高气爽,秋色宜人 2.the 15th General Assembly Session of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3.to travel ten thousand li and read ten thousand books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enriching themselves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 5.tourist arrival 旅游人数 6.foreign currency receipts 外汇收入 7.outbound tourists 出境旅游人数 8.unique, rich and varied tourism resources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9.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s sites 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10.t o add radiance and charm to each other 交相辉映 11.a thriving modern metropolis 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 12.a patchwork of cottages 村舍星罗棋布 13.t o exist side by side 鳞次栉比 14.I 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万国建筑博览会 15.c lock towers and turrets , marble pillars 钟塔、角楼和大理石柱 16.e ach representing a distinctively individual appearance 风格迥异,各领风骚 17.t he rainy season 梅雨季节 18.t o linger longer 留连忘返 19.e xcellence, elegance and the best quality 卓越超群,富丽堂皇,一流质量 20.e mbroidery, inlaid lacquer 刺绣,金漆镶嵌 21.g old and silver jewelleries, water-color woodblock prints 金银首饰,木刻水印 22.c arvings in jade, ivory, bamboo and woven bamboo baskets 玉雕、牙雕,竹雕,竹编筐篮 23.b ird cages, lanterns 鸟笼灯笼 24.d ouble-sided embroidery and sandal wood fans from Suzhou 双面绣和苏州的檀香扇 25.t erracotta teapots from Yixing, and clay figures from Wuxi 宜兴的陶制茶壶和无锡的泥人 26.t he Peach Blossom Fair 桃花节 27.t he Daci Temple Fair 大慈寺庙会 28.t he Chengdu Tourism Festival 成都旅游节 29.a place blessed with favorite climate, fertile land, rich resources and outstanding talents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30.s uperb artistic style of aiming at catching the sprit of the landscape 写意山水 31.a rtistic gems 艺术瑰宝 32.U NESCO Heritage Committe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 33.t he list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4.b ronzeware 青铜器 35.b amboo, wood and lacquer ware 竹木漆器 36.i nscribed bones and tortoise shells 甲骨 37.s eals 玺印 38.a rchaeology 39.r estoration room 文物修复馆 旅游与文化II Part II景点描述常用语 Match work: 雄伟壮丽imposing 灯火辉煌glittering

文化对比与翻译

1.为什么说跨文化交流是挑战? 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场合。这种交流的要点和特点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极度不同的交流者身上。文化多样性使得跨文化非常难在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2.什么使得跨文化交流比以前更普遍? 新技术和信息系统,世界人口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更普遍。 3.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什么? 世界必须认识到生命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协商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避免摩擦是跨文化交流的目标,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国际间需要理解的另一个原因。必须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危机造成了一系列触及所有文化的问题。国家之间的冲突也是需要有效交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什么是主流文化? 在每个社会,都有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奠定整个文化的基调。有话语权的人是那些历史上掌权,现在仍然掌权的人,在文化里的这些主要的机构有:教堂,政府,教育机构,部队,媒体,金融系统等等。 5. 分析一下美国的四种支流文化:拉美,非洲美国人,亚洲美国人和穆斯林美国人。 拉丁美国人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人群。在2000,将近3千2百8十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2%,其中66%根在墨西哥。两年后,人口增加到3千6百万。尽管在美国的拉丁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两个问题影响了这个支流文化和美国社会交流的质量:非法移民和英语做为国家语言。首先,许多主流文化的人讨厌以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的成千上百万的拉丁人。从一个地区大量的移民导致了封锁同墨西哥的边界到一个对墨西哥非常严厉的移民政策。可以听到很多反拉丁的观点。其次,许多拉丁人保留了他们的本国语言而没有用英语。大量的西语人导致了对这个群体用西班牙语。不管是在大小市场里,西语的广播和印刷品蓬勃发展。政治领域也认可西语的重要性。许多政界人士也在通过建立许多西语的设施来寻求西语人的支持。 非洲美国人在2000年是346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在1964年民权法之前,非洲美国人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人的接触很少。从那以后,两个群体接触频繁了。事实常常是,当两种多样的文化接触时,不是所有的接触都是成功的。这些问题中心是两点,一个是种族主义。许多非洲美国人认为种族主义造成了他们和主流文化的经济差异。有人说,种族造成了美国工作,教育,居住区的差异,至少在波士顿,亚特兰大,底特律和洛杉矶的城市地区是这样。第二,白人和非洲美国人不断争论在法律和教育界种族主义起到的角色亚洲美国人,特别是祖先是中国和日本的,自从19世纪末期就一直在美国。近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1020万人说他们祖先来自亚洲。是最近来的一些人造成了最难的语言问题。想象,一个来自泰国的难民的安置,四岁来到美国,从文化上来说,她既不是纯粹亚洲人也不是纯粹美国人。她在家说泰语,和朋友说英语,对自己的还在说两种语言。不仅是他们本人觉得远离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在美国生活很难,而且和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也面临着交流难题。 穆斯林美国人据估计有600到700万,还在稳定增长。他们有着不断增长和成熟的社区,有1200个清真寺。这支支流文化的快速增长不仅是我们讨论唯一原因,还因为美国卷入伊拉克战争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后有一些关于这支文化错误信息。196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

《论语十则》——《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整理)

《论语十则》——《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整理)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

欲而不越出规矩。” 3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_薛正花

影视翻译MOVIE LITERATURE 2012年第24期/电影文学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薛正花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电影翻译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以达到原作和译语观众之间沟通的目的。处理好电影翻译的文化意象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译者在进行电影翻译的过程中, 不但要考虑到电影的艺术性,还要考虑到电影翻译受诸多因素限制这一特殊性。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这就要求译者在电影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做恰当的处理,才能使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关键词]电影翻译;特殊性;文化意象;翻译方法对外国电影的翻译从开始到现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些年里,电影翻译工作者带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为国人送来了异域的风情和文化,在这些优秀的译制影片中,不仅注入了翻译工作者的汗水与希冀,也浸润着广大观众的好奇与体味,这些伴随着语言的交流翻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电影翻译的特殊性、文化意象及其表现形式、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对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做一阐述。 一、电影翻译的特殊性 从电影翻译中我们认识到,电影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电影语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要反映电影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意境等要求,还对翻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对电影语言进行意象处理时不能与一般文学作品一视对待,更应该结合电影语言的特殊性来展开翻译工作。 (一)从译语观众出发,来满足其对电影翻译的真正需要电影艺术所要表达的意象与一般的小说、诗歌、散文不同,它更强调与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我们在阅读小说、散文时,不用担心文字会即刻消失,可是当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如果我们在看演员的表情和听对白时,如果不能及时看完字幕,那么这些翻译文字将会转瞬即逝,所以,译语观众对电影语言的翻译需要做到明白易懂,只有以译语观众的实际需要为中心,才能给译语观众带来认知外国电影的观赏体验。 我们知道,单纯的文学作品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时通常会采用更多的文字化的语言,以增强文学语言在用词上的优美与典雅,而电影语言却更加注重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加强调语言的口语化特点,所以,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译文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观众都能够在观赏中不产生理解的障碍。 (二)结合电影翻译的实际区别对待影片配音和字幕翻译 在对电影语言进行翻译时不外乎两种思路,即字幕翻译和影片配音,从字幕翻译的技术要领出发,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对待,考虑到字幕应该与电影所反映的图像进行恰当的同步,为此,字幕在屏幕上通常需要停留2 3秒的时间,以确保观众能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字幕上的文字所表达的信息。空间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在电影屏幕上所要容纳的字符数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英文字幕的长度不能超过35个字符,同一句话的文字表达不能超过两行。而配音翻译却需要重视对画面 人物的口型进行匹配,即所谓的“对口型” ,由于在配音翻译时需要根据屏幕人物口型的时间长度上进行恰当的调 整译语长度,并能够照顾到每句台词的第一个音节与最后一个音节要考虑到人物口型的开合,所以,根据对配音及字幕翻译的不同,灵活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是电影翻译适应译语观众的首要前提。 二、电影翻译中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及其具体形式 意象是文艺美学中的概念。意象的基础是“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形象,而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是由具体的物象和抽象的寓意来构成,通常所说的物象是承载着文化意义的具体实物,它可以是一件物品、一种动物、一种图形,甚至是一种天气现象,它是人们在自然界由于特定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对民族的各个时期的图腾以及传说,由于不断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出现,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代表的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意义,与其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从而使得同民族的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到精神的一致与沟通。比如我们常讲的一句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一根稻草,也会让一头骆驼在得到负载极限时将它击垮,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某事或某物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因对生存的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意象中,每个民族都沿袭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象。 三、对电影语言所表达的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翻译 关于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国内学者发表了各自不同 148

中国文化汉英翻译材料(1)

Exercise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如今,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京剧不仅在中国各地喜闻乐见,而且已被全世界人民广泛接受。 2.根据所表演角色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演员角色分成四类: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 (丑角)。 3.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它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4.他曾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古代中国妇女的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她们的温柔、优雅和细腻。 5.梅兰芳也是把京剧介绍到国外的第一人。 6.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京剧必将获得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多的喜爱。 Key to Exercise I. 1.Today, as one of the glowing pearls of oriental arts, not only has Beijing Opera been widely enjoyed all over China, it has also been well received all over the world. 2.According to the gender, age and social position of the different roles which they play, actors and actress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3.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makes its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stage. 4.Mei Lanfang had created very successfully various images of ancient Chinese women and expressed their tenderness, elegance and subtlety. 5.Mei Lanfang was also the first person who introduced Beijing Opera to foreign countries. 6.Being a great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Opera will surely be more and more appreciated by people in China and in the whole world. Exercise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著名的京剧武生徐力先生最近接受了我们舞蹈学校的邀请,担任高级舞蹈教员。武生是京剧中的一个重要生角。武生的特点是武艺好,身手矫健敏捷。武生演员常通过在舞台上翻滚武打(tumbles, tweists, and somersaults)来表现他们高超的武艺。武生的动作准确有力,是大量艰苦训练的结果。 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舞台技巧和身段(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戏曲的武功(acrobatic skills)。我们舞蹈学校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徐先生教授女子班毯子功(floor skills)和男子班的功夫课。有关课程安排请点击此网址。 Key to Ex.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A Rare Opportunity The famous Beijing Opera performer of Wu Sheng (acrobatic male role), Mr Xu Li, recently accepted an engagement with our Dancing School. Wu Sheng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eijing Opera. It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acrobatic skills. Wu Sheng actors often show off their skills with tumbles, twists, and somersaults on the stage. These skills and movements require great precision in timing and strength, which takes a lot of training and exercise. Many of the 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 of classic and ethnic Chinese dances were originally from the acrobatic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Our dancing school is very fortunate to have Mr Xu Li to teach our Floor Skills class for girls and Kungfu class for boys. For class schedule, please click HERE. Exercise I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齐白石以革新水墨画和毕生献身于这项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2.他在几天后把那幅画重画了很多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3.兰亭序的极高的艺术价值促使更多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字体。 4.一个好的书法家所写出来的字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 5.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 6.这个年轻演员认识到自己的演技还差,无法与他老师的演技相提并论。 Key Exercise III.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_朱元

学院派批评 摘要:意象(imagery )指的是能够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文化意象是伴随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载了特殊文化寓意的表达方式。由于中西方在审美价值、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熏陶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恰当而得体的传递文化意象,是每一个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英汉翻译过程中传递文化意象的三种方法,即意象复制,意象增补,以及意象置换。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扩充现代汉语语言,在使读者感受西方文化魅力的同时,不忘传承悠久的东方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意象;意象复制;意象增补;意象置换 1.引言 意象一词原本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用语,是一个复合概念:意是思想观念,象是事物形象。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 -notation)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伸意义。寓意强调的往往是语言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语言在读者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引发的联想和心理活动。意象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侯维瑞,1998)。文化意象(cul -tural imagery)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方梦之,2004)。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具有相对固定的 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8)。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在审美价值、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熏陶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更好的传递意象以体现其中的深层寓意很值得我们关注。朱光潜先生(1984)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孙致礼(2002)在处理异域文化归化和异化的度上坚持文学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要竭力保存‘洋味’,二要尽量避免‘洋腔’。在传递文化意象的时候,译者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使源语文化尽可能地等效再现。 2.意象复制 意象复制是指将外国文化意象直接引入汉语。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很多西方文化意象以及被中国读者所接受,不需要进行解释和加工。那些已经完全融入汉语词汇的外来文化意象包括:鳄鱼的眼泪(croc -odile tears ),橄榄枝(olive branch ),酸葡萄(sour grapes ),象牙塔(ivory tower),乌托邦(utopia ),潘多拉的盒子(Pando -ra ’s box ),达摩克里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 )等等。这些外来词已经成为汉语语汇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现代汉语语言,填补了汉语语义方面的空白,为汉语修辞开拓了新的境界。 值得指出的是有时候汉语里有与外来文化意象完全等意的其它表达方式,但是在翻译文化意象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一种文化意象是否能在另一种文化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效果,读者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而对依附于语言而存在的文化及文化现象重视不够,忽略了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例如,将“meet one ’s wa -terloo ”翻译为“败走麦城”固然很好,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历史文化事件的了解,“遭遇滑铁卢”反而显得更自然些。事实上有时候外来的文化意象反而比传统的文化意象更容易被接受。随着近年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断背山》的热播,“brokeback love ”也被赋予了特别的内涵。“brokeback love ”到底应该怎么翻译也就成了一个问题。中国倒是从古代起就有一个与“brokeback love ”形似意同的说法“断袖之恋”,讲得是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后代人于是就以“断袖”来暗指同性恋现象。只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只晓得“断背”的来由,而不解“断袖”之意,因此翻译为“断背之恋”不仅形式一致,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3.意象增补 能够直接将外来文化意象复制过来固然很好,只是很多时候语言转换并非字当句对,由于文化熏陶和传统价值取向的不同,那些载有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的语言现象往往到了另外一个语言里面便丢掉了其文化内涵,造成了意象的缺失。这时就有必要在复制意象的时 □朱 元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 ·文化意象的英汉翻译 · 117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_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朱耀先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 tes Hsi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译者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 as an ug 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 ay)(杨宪益译)。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又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中是当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与“臭皮匠”有何联系,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故该句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 bined equal Chukeh Lia ng the m aster mind”.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 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 e willow w ands,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ed million w e sha ll all be Sag 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 7

翻译中国文化和历史

翻译(一)、中国文化和历史 1、狮舞(Lion Dance)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狮为百兽之首,在中国传统中,狮子被视为是能带来好运的吉祥物(mascot)。古人将狮子视作是勇敢和力量的化身,能驱赶邪恶、保护人类。据记载,狮舞已拥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the Tang Dynasty),狮舞就已经被引入了皇室。因此,舞狮成为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和其他节日的习俗,人们以此来祈祷好运、平安和幸福。 The Lion Dan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folk dances in China.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In Chinese tradition, the lion is regarded as a mascot, which can bring good luck.Ancient people regarded the lion as a symbol of braveness and strength, which could drive away evil and protect humans. The dance has a recorded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 Lion Dance was already introduced into the royal family of the dynasty. Therefore, performing the lion dance at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other festive occasions became a custom where people could pray for good luck, safety and happiness. 2、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忠诚和受人敬仰的大臣(minister),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和繁荣。但最后因为受到诽谤(vilify)而最终投河自尽。人们撑船到他自尽的地方,抛下粽子,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躯。几千年来,端午节的特色在于吃粽子(glutinous dumplings)和赛龙舟,尤其是在一些河湖密布的南方省份。 ? The Duanwu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o commemorate the patriotic poet Qu Yuan. Qu Yuan was a loyal and highly esteemed minister, who brought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 state but ended up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as a result of being vilified. People got to the spot by boat and cast glutinous dumplings into the water, hoping that the fishes ate the dumplings instead of Qu Yuan’s bod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festival has been marked by glutinous dumplings and dragon boat races,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where there are many rivers and lakes. 3、上海菜系是中国最年轻的地方菜系,通常被成为“本帮菜”,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同中国其他菜系一样,“本帮菜”具有“色,香,味”三大要素。//上海菜的特点是注重调料的使用,食物的质地和菜的原汁原味。其中最著名的有特色点心“南翔小笼”和特色菜“松鼠鲑鱼”。//“南翔小笼”是猪肉馅,个小味美,皮薄汁醇。“松鼠鲑鱼”色泽黄亮,形如松鼠,外皮脆而内肉嫩,汤汁酸甜适口。//在品尝过“松鼠鲑鱼”之后,我们常常惊讶于“松鼠”的形状,觉得在三大评价标准上在添加“形”这个标准才更合适。 Shanghai cuisine, usually called Benbang cuisine, is the youngest among themajor regional cuisines in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400 years. Like all other Chinese regional cuisines, Benbang cuisines takes “color, aroma and taste”as its essential quality elements.//Shanghai cuisine emphasizes in particular the expert use of seasonings,

中国文化翻译练习10篇2

一、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开拓变化和团结凝聚的寓意。 (1) 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Chinese Dragon totem worship in China has been around for over 8,000 years. (2) 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The ancients in China considered the dragon (or loong) as a fetish that combine s animals including the fish, snake, horse and ox with cloud, thunder, lightning and other natural celestial phenomena. (3) 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The Chinese dragon was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ulticultural fus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4)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开拓变化和团结凝聚的寓意。 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signifies innovation and cohesion.

二、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近年来,中国东北某些城市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了秧歌队,队员常年通过跳秧歌舞来保持健康,同时他们也乐在其中。 (1) 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 Yangko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dances of Han nationality in China. It is usually performed in Northern provinces. (2) 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 The dancers usually wear / are dressed in colorful and light costumes, and the performance is powerful and rapid. (3) 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 During some festival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_舒奇志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舒奇志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 Abstract:The translati on of cultural i mages is,in nature,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s betw een texts.In this process,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cerned.In order to 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method of foreignization,in w hich the intertextuali ty of the source cultural i mages has to be merged into the target culture.S uch foreignization is actually a vari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s by applying intertextuali ty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It reflect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 een the tw o cultures after they have been mediatively foreignized.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ediated foreignizati on of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Key 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ral image;source culture;target culture;m ediated foreign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 0.引言 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的文化意象。如 莎士比亚 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意象符号。杜牧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 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文化意象并非孤立的语言符号,互文性理论关于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的观点,启示出文化意象的构成与文化意象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文化所指彼此联结,表征出文化意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意旨,实践着文化意象在语言和文化间的化合过程,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这一互文本质体现了文化意象在某种文化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价值,揭示了文化意 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 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的 互涉 、 互为释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 过程中的关键点。 2.文化意象互文性与 归化 、 异化 策略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这种内互文性对源语文化具开放性,相对译语文化却具封闭性。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译语文化并使其互文性得以实现时,其互文性在本质上已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参照关系,表现为一种超出其内互文性的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 ty)。这种外互文性表达了将文化意象互文性对译语文化的封闭性转换为对译语文化的开放性的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是作者简介:舒奇志(1967-),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7-05-06(修改稿) 2007年第8期总第22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 8 Serial 2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