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VC与WebForm最大的区别

MVC与WebForm最大的区别

MVC与WebForm最大的区别
MVC与WebForm最大的区别

MVC与WebForm最大的区别

因为以前主要是做WebFrom开发,对MVC开发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自从来到创新工场的新团队后,用的技术都是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比如:MVC 和EF还有就是WCF,压力一直很大。在很多问题都是不清楚的情况下,问周围的人,别人也只是给自己讲一个大概。而且前两天因为问了一个比较细的问题,还被别人的一句话打击。“我只能告诉你方法,你还指望我手把手的交给你呀,不会你得自己学呀。。。”。没办法只能自己找时间在下面找一些资料学习。

在初步了解MVC后,发现很多人对于MVC和三层架构开发概念上会有很大的混淆,所以把这两天的学习笔记整理一下,分享给自己的同学们。同时也做一个小Demo,让没有接触过MVC开发的同学,能对MVC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一,MVC和三层架构的区别

①什么是三层架构?

在学校的时候,和同学或者老师一起讨论MVC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三层架构嘛!实体层(Model),用来创建对象的实体;业务逻辑层(BLL),用来处理复杂的数据间的关系或者是业务间的关系;数据库访问层(DAL),用来用来访问数据库的;当然还会有,View(视图层),用来展示数据;”其实自己虽然知道不是这样,但是自己也仅仅是了解一点点,也解释不清楚,所以也就算了。(具体的三层架构之间的操作的关系可以看我以前的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开发】.NET三层架构简单解析)。

它们之间互相操作的关系,基本的示意图如下:

还记的暑假在郑州找实习工作的时候,被别人问过一个n层架构的概念,当时就懵了,尼玛的压根就没听说过啊!不过后来查询资料知道,所谓的n曾架构就是根据系统的需要把业务逻辑层(BLL)或者数据库访问层(DAL)再抽象成几个层次(具体的就是再抽象成类),便于逻辑的处理和代码模块的维护。其基本原理还是基于三层架构。

②什么是MVC呢?

MVC其实是软件架构的一种模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设计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就是如MVC名字所显示的那样: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

其中这里的模型(Model)和视图(View )是完全区别于三层架构中的模型(Model)和视图(View)的。

1)MVC中的模型(Model)指的是数据模型,用于封装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封装数据的处理方法(相当于业务逻辑)。这是完全区别于三层架构的模型层(Model)的。

MVC中模型(Model)的特点:

①有对数据直接访问的权利,如:对数据库的访问;

②模型(Model)“不依赖”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即模型(Model)不关心它会被如何显示或者如何被操作;

③模型(Model)中数据的变化一般会通过一种刷新机制被“公布”;

④为了实现③中的“机制”用于监视此模型的视图必须事先在此模型上注册。从而,视图可以了解在数据模型上发生的改变。

2)视图(View),这里的视图基本跟三层中的视图一样,都是为了显示数据,没有程序上的逻辑。为了实现视图上数据的刷新,视图(View)需要访问它监视的模型(Model),所以应该事先在被它监视的数据那里进行注册。

3)控制器(Controller),这个概念是在三层中不存在的概念。它主要起到不同层面的组织作用,用于控制应用程序的流程。主要处理事件并作出相应。“事件”主要包括:用户的行为和数据的改变。

以上就是关于三层架构和MVC在概念上的区别。

二,WebForm网站和MVC网站运行机制的区别

①WebForm网站的运行机制

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访问一个WebForm站点:

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Default.aspx(仅仅是示例)。我们的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是做了哪些动作呢?

1)首先浏览器会向目的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

配置过IIS的都知道,网站挂载在服务器上,我们是通过访问虚拟目录的方式访问网站的。这时候目的主机的IIS接收的是访问该虚拟目录下Default.aspx文件的请求;(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请求DNS服务器,找到目的主机IP,根据IP地址访问目的主机。复杂的网络过程就不叙述,有兴趣的自己找资料学习);

2)服务器端的IIS软件接收到请求后,把请求交给.NET FramWork进行处理;3).NET FramWork会创建Default_aspx类的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页面对象。(在WebFrom网站创建完,并且编译后Default.aspx会被编译成Default_aspx类)

到现在的整个过程都还是Http请求,IIS的内部机制会去实现一个IHttphandler 的接口,其中该接口实现一个ProcessRequestfang方法

MSDN是这样解释的

该ProcessRequest()方法会去调用对应页面的Page_Load()方法

1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2 {

3//处理的业务逻辑或者是访问数据库的代码

4//要输出的Html或者其它内容

5 }

4)返回给浏览器(包括Html,CSS,Js等等)

流程示意图如下:

②MVC网站的运行机制

还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访问一个MVC站点:

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FirstPage/Default(仅仅是示例)。我们的浏览器和服务器又做了哪些动作呢?

1)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Request请求报文(FirstPage/Default)

2)服务器端的IIS相应Request请求

3).NET FramWork根据路由配置,解析URL,并创建FirstPage类的对象,并调用相应的Default方法

1public ActionResult Default()

2 {

3

4return View();//返回给视图

5 }

4)然后会访问视图文件夹下的Default.cshtml,返回给浏览器(其中包括html,css,js等等)

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这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运行过程。其实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说:执行Global.asax中的Application_Start()方法来完成一些初始化的工作等等,会在以后的文章中继续解析。

以上就是WebForm网站和MVC网站运行机制的区别。

那么到底使用MVC的优点比WebForm到底有哪些优点呢?

①最重要的就是.NET程序员在开发的时候再也不会使用那些被很多人诟病的微软封装的控件了。

②MVC设计模式降低了模型(Model,业务和数据)和视图的耦合关系。包括我们在开发WebForm网站使用三层架构的思想也是为了降低数据和视图的耦合等;

③可以复用视图,也就是说同样的数据可以使用不同的视图以不同的图标展示出来。 -------------------------------------------------------理论到此结束

---------------------------------------------------------------

常用的WebForm开发方式就不举例了,我下边主要演示一个基本的MVC程序的创建和运行过程。

要创建MVC程序VS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开发环境是VS2013,大家请酌情考虑自己的VS版本。

①首先的打开“文件”→“新建项目”,在左侧的项目栏选择“Visual C#”→“Web”,在右边就可以看到有“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 Web窗体应用程序”和

“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 MVC 4 Web应用程序”如下图:

②因为要创建MVC程序就选择点击第二个选项然后会看到项目模板,默认的是选择“Internet应用程序”,如果选择默认的话,就会默认的创建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站点。我们这里选择“基本”,VS只会创建包含基本框架简的模板

③创建完以后我们会在解决方案下看到代码的树状结构,其中包含Models,Views和Controllers三个文件夹

④我们首先创建实体对象Model,在Models文件夹下创建一个Child类,并声明属性和初始化

1public class Child

2 {

3//编号

4private int id;

5

6

7public int Id

8 {

9get { return id; }

10set { id = value; }

11 }

12

13//姓名

14private string strName;

15

16public string StrName

17 {

18get { return strName; }

19set { strName = value; }

20 }

21

22 }

⑤在Controllers文件夹上右键,“添加”,会看到有“控制器”的选项,如下图:

点击"控制器"后会出现一个“添加控制器”窗体,在控制器名称

中”Default1Controller“中”Default1“是默认选中的,我们修改其名称

为”HomeController“,

注意:这里的”Default1Controller“中的”*Controller“是必须保留的,主要是因为MVC框架有一个”约定大于配置“的规则

单击”添加“添加控制器,默认生成的控制器代码,如下:

1//默认生成的控制器代码

2public class HomeController : Controller

3 {

4//

5// GET: /Home/

6

7//包含一个Action方法

8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

9 {

10//返回给视图

11return View();

12 }

13

14 }

⑥然后我们创建一个集合来初始化在Models中创建的Child类的属性值

1#region初始化数据集合 +List InitData()

2///

3///初始化数据集合

4///

5///

6public List InitData()

7 {

8

9 List list = new List()

10 {

11new Child(){Id=1,StrName="你好啊!"},

12new Child(){Id=2,StrName="不好啊!"}

13 };

14

15return list;

16 }

17

18#endregion

然后开始编写Action方法,即”ActionResult Index()“方法,

1///

2/// Action方法(相当于MVC设计模式的Model)

3///

4///

5

6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

7 {

8//可以处理当前业务(你比如读取数据库,判断等)

9 StringBuilder str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10//创建数据集合,获取数据

11 List list = InitData();

12//遍历集合获取生成的Html代码

13 list.ForEach(d =>

14 {

15 strBuilder.AppendLine("

" + d.Id.ToString() + "
");

16 });

17

18//使用ViewBag传输数据给同名的Indexcshtml视图

19//ViewBag是一个dynamic类型的集合,可以动态添加任意类型的任意名称和属性

20 ViewBag.HtmlStrBuilder = strBuilder.ToString();

21//加载同名视图Index.cshtml

22return View();

23 }

在其中我们使用ViewBag把数据传输给同名的Views文件夹下的同名视图。

⑦创建视图接收数据,上面代码的Index方法上右键,会出现”添加视图“,如下图

之后会在Views文件夹下,生成一个Home文件夹,Home文件夹下面会有一个Index.cshtml文件(这个就是视图文件)

⑧视图接收数据

1

2

3

4Index

5

6

7

8

9 @Html.Raw( @ViewBag.HtmlStrBuilder)

10

11

12

到这里基本上就完成了一个MVC程序的创建,我们运行程序,结果如下:

注意:因为MVC的运行机制跟WebForm不一样,所以浏览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可以直接在Views文件夹上右键,选择在浏览器中查看就可以预览到结果。

Java_三层架构与mvc

一、三层架构: 1.数据访问层: 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而不是数据本身,是“操作数据库”,而不是“数据库”,为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提供数据服 务。 2.业务逻辑层: 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数据的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二、三层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结构中的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代原有结构中的一层 3.可以降低层和层之间的依赖 4.可以更容易实现标准化 5.有利于各层的复用 6.结构更加清晰 7.大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如果不采用三层架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以此来 获取数据,而现在必须通过中间层来获取数据。 2.有时候会产生级联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修改,比如在表示层需要增加一个 功能,那么为了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那么在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都要 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开发成本 二、三层架构和MVC的比较: MVC是一种架构模式,不是设计模式。同样是架构级别,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有一个表现层,不同在于其他两层。 在三层架构中没有定义Controller的概念,这是主要的不同的地方,而MVC也没有把业务的逻辑访问堪称两个层,这是采用三层架构和MVC搭建程序的主要区别,当然了,在三层中也提到了Modle,但是和MVC中的Modle还是有区别的,“三层”中典型的modle层是实体类组成的,而MVC中的Modle则是有业务逻辑和访问数据构成的。 四、MVC 1.Modle(模型) 是应用程序用来处理数据业务逻辑的部分,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2.view(视图) 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视图通常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 3.controller(控制器) 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接收数据,控制用户输 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五、MVC优缺点: 优点: 1.耦合性低 2.重用性高

软件三层架构

本文转自 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zzyoucan/article /details/8637376 基于软件三层架构的研究报告 引言 三层结构是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代表了企业级应用的未来,典型的有Web下的应用。多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细节有所不同。之所以会有双层、三层这些提法,是因为应用程序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软件架构和分层 (一)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计算机科学)来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与建筑师设定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和目标,作为绘图员画图的基础一样,一个软件架构师或者系统架构师陈述软件构架以作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实际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 (二)分层 分层是表示将功能进行有序的分组:应用程序专用功能位于上层,跨越应用程序领域的功能位于中层,而配置环境专用功能位于低层。分层从逻辑上将子系统划分成许多集合,而层间关系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子系统的分组标准包含以下几条规则可见度。各子系统只能与同一层及其下一层的子系统存在依赖关系。 (三)使用分层架构开发的必要性 1、分层设计允许你分割功能进入不同区域。换句话说层在设计是就是逻辑组件的分组。例如,A层可以访问B层,但B层不能访问A 层。

三大主流框架的技术起源

在Java开发中,我们经常使用Struts、Hibernate和Spring三个主流框架,但你是否知道这三个框架最初是为解决怎样的问题而生的? Struts、Hibernate和Spring是我们Java开发中的常用关键,他们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但你是否知道,这些知名框架最初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知道,传统的Java Web应用程序是采用JSP+Servlet+Javabean来实现的,这种模式实现了最基本的MVC分层,使的程序结构分为几层,有负责前台展示的JSP、负责流程逻辑控制的Servlet以及负责数据封装的Javabean。但是这种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如JSP页面中需要使用<%>符号嵌入很多的Java代码,造成页面结构混乱,Servlet和Javabean负责了大量的跳转和运算工作,耦合紧密,程序复用度低等等。 Struts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Struts框架,它是一个完美的MVC实现,它有一个中央控制类(一个Servlet),针对不同的业务,我们需要一个Action类负责页面跳转和后台逻辑运算,一个或几个JSP页面负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显示,还有一个Form类负责传递Action和JSP 中间的数据。JSP中可以使用Struts框架提供的一组标签,就像使用HTML标签一样简单,但是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逻辑。从此JSP页面中不需要出现一行<%%>包围的Java代码了。可是所有的运算逻辑都放在Struts的Action里将使得Action类复用度低和逻辑混乱,所以通常人们会把整个Web应用程序分为三层,Struts负责显示层,它调用业务层完成运算逻辑,业务层再调用持久层完成数据库的读写。 使用JDBC连接来读写数据库,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打开数据库连接、使用复杂的SQL语句进行读写、关闭连接,获得的数据又需要转换或封装后往外传,这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Hibernate 这时出现了Hibernate框架,它需要你创建一系列的持久化类,每个类的属性都可以简单的看做和一张数据库表的属性一一对应,当然也可以实现关系数据库的各种表件关联的对应。当我们需要相关操作是,不用再关注数据库表。我们不用再去一行行的查询数据库,只需要持久化类就可以完成增删改查的功能。使我们的软件开发真正面向对象,而不是面向混乱的代码。我的感受是,使用Hibernate比JDBC方式减少了80%的编程量。 现在我们有三个层了,可是每层之间的调用是怎样的呢?比如显示层的Struts需要调用一个业务类,就需要new一个业务类出来,然后使用;业务层需要调用持久层的类,也需要new 一个持久层类出来用。通过这种new的方式互相调用就是软件开发中最糟糕设计的体现。简单的说,就是调用者依赖被调用者,它们之间形成了强耦合,如果我想在其他地方复用某个类,则这个类依赖的其他类也需要包含。程序就变得很混乱,每个类互相依赖互相调用,复用度极低。如果一个类做了修改,则依赖它的很多类都会受到牵连。为此,出现Spring 框架。 Spring Spring的作用就是完全解耦类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类如果要依赖什么,那就是一个接口。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接口,这都不重要了。只要拿到一个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就可以轻松的通过xml配置文件把实现类注射到调用接口的那个类里。所有类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就完全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替代了。所以Spring框架最核心的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射和控制反转。现在的结构是,Struts负责显示层,Hibernate负责持久层,Spring负责中间的业务层,这个结构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Java Web应用程序架构了。另外,由于Spring使用的依赖注射以及AOP(面向方面编程),所以它的这种内部模式非常优秀,以至于Spring自己也实现了一个使用依赖注射的MVC框架,叫做Spring MVC,同时为了很好的处理事物,Spring 集成了Hibernate,使事物管理从Hibernate的持久层提升到了业务层,使用更加方便和强大。

浅析MVC模式与三层架构的区别

浅析MVC模式与三层架构的区别 三层架构和MVC是有明显区别的,MVC应该是展现模式(三个加起来以后才是三层架构中的UI层)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严格说这三个加起来以后才是三层架构中的UI层,也就是说,MVC 把三层架构中的UI层再度进行了分化,分成了控制器、视图、实体三个部分,控制器完成页面逻辑,通过实体来与界面层完成通话;而C层直接与三层中的BLL进行对话。 mvc可以是三层中的一个表现层框架,属于表现层。三层和mvc可以共存。 三层是基于业务逻辑来分的,而mvc是基于页面来分的。 MVC主要用于表现层,3层主要用于体系架构,3层一般是表现层、中间层、数据层,其中表现层又可以分成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 曾把MVC模式和Web开发中的三层结构的概念混为一谈,直到今天才发现一直是我的理解错误。MVC 模式是GUI界面开发的指导模式,基于表现层分离的思想把程序分为三大部分:Model-View-Controller,呈三角形结构。Model是指数据以及应用程序逻辑,View是指Model的视图,也就是用户界面。这两者都很好理解,关键点在于Controller的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MVC模式中,Controller和View同属于表现层,通常成对出现。Controller被设计为处理用户交互的逻辑。一个通常的误解是认为Controller 负责处理View和Model的交互,而实际上View和Model之间是可以直接通信的。由于用户的交互通常会涉及到Model的改变和View的更新,所以这些可以认为是Controller的副作用。 MVC是表现层的架构,MVC的Model实际上是ViewModel,即供View进行展示的数据。ViewModel 不包含业务逻辑,也不包含数据读取。 而在N层架构中,一般还会有一个Model层,用来与数据库的表相对应,也就是所谓ORM中的O。这个Model可能是POCO,也可能是包含一些验证逻辑的实体类,一般也不包含数据读取。进行数据读取的是数据访问层。而作为UI层的MVC一般不直接操作数据访问层,中间会有一个业务逻辑层封装业务逻辑、调用数据访问层。UI层(Controller)通过业务逻辑层来得到数据(Model),并进行封装(ViewModel),然后选择相应的View。 MVC本来是存在于Desktop程序中的,M是指数据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你可以

web三层架构概述

web三层架构概述 web三层架构概述 2009-05-23 10:23 关于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概述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

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2019年最流行的10个JavaScript框架

根据Stack Overflow 2018开发者调查报告,JavaScript是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感谢它不断发展的框架生态系统,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多年来,业界已经发布了大量JavaScript 框架,怎样进行选择可能是一个挑战。如果你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选哪个,那么这篇文章你应该读一读。 01 React React 是今年最受喜爱的JavaScript 的工程!每个人似乎都在谈论ReactJS。每一个会议上,去年出席的会议,至少有两个人是在讨论React。React 是开

源的,主要是由facebook 借助其它公司的主要技术开发出来的。React 描述自己是一个JavaScript 库,用于构建用户界面。 React 在MVC 中,主要是View。它完全专注于MVC 那部分,无视应用程序的其它部分。它提供了一个成分层,可以更容易使用UI元素,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它抽象了DOM,使其擅长于优化渲染,并允许使用node.js 来表述React ; 它实现了一个单向灵活的数据流,使得它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其它框架。 02 Vue Vue是Evan You在Google工作后使用AngularJS为多个项目中创建的。它在2018年首次发布,Evan分享了他创建Vue的动机,他说:“我想,如果我能提取出我真正喜欢Angular的那部分,然后构建一些真正轻量级的东西会怎么样呢?”Vue继续在JavaScript开发人员中得到广泛采用,这种趋势应该还会继续下去。根据npm调查,一些开发人员更喜欢Vue而不是React,因为他们觉得“在保持可扩展性的同时更容易上手”。

三层架构和mvc资料整合

WEB三层架构与MVC 收藏 而我发此文的目的有二:一者,让初学者能够听到一家之言,是为解惑;二者,更希望抛砖引玉,得到专家的批判。 许多学生经常问我,MVC到底和WEB三层架构有啥关系?开始时,我也只能给他们一些模糊的回答。时间长了,自己的良心开始受到谴责。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挺学究。我在跟自己的许多程序员朋友以及同行(Java讲师)都对MVC和WEB三层架构的关系做了探讨。现在可以说对WEB三层架构和MVC之间的关系理出了头绪。此可谓教学相长。 先说说Web三层架构这个古老话题。地球人都知道web三层架构是指: ?>用户接口层(UI Layer) ?>业务逻辑层(Bussiness Layer) ?>持久化层 关于业务逻辑和用户接口 在早期的web开发中,因为业务比较简单,并没有这三层的划分。用户数据的呈现及输入的接收、封装、验证、处理、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放在jsp页面中。这时的开发,好比盘古尚未开天辟地,整个web开发就是一片“混沌”。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开始考虑更好的利用OOP这把利刃来解决问题。于是有人发现把业务逻辑抽取出来并形成与显示和持久化无关的一层,能够让业务逻辑清晰,产品更便于维护。这就是SUN当初倡导的JSP Model 1开发方式。 关于持久化 JSP M1开发方式中,并没有对数据如何持久化给出建议。在许多公司中,它们的产品是以数据库为中心进行架构和设计的。在他们的产品里,虽然也有DAO层,但是职责不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在许多人眼里,DAO层的指责很简单——增删改查。但我认为,这样理解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对于简单数据的管理来说,这样理解无可厚非。但随着业务逻辑变得日益复杂。我们实在是被复杂的对象关系搞头疼了,如果这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把数据存储起来(通常的情况下是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我们开始抱怨自己软件的架构太恶心,一团糟。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教会我们——如果我们不想做这件事,就交给别人做吧!这时聪明的架构师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持久化。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应用中添加一个新的层——专门负责对象状态的持久化保存及同步,那不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搞对象”了吗?持久化概念的产生,代表着我们对关系型数据库的依赖降低了。因此甚至有人推断——数据库已死。同时,关系型数据库这个新的概念也不断形成,并演化成理论,又由理论衍生出产品。因此一个意识良好的程序员,至少应该认同,持久化并不是产品中最重要的环节——最重要的环节是清晰正确的业务逻辑。 灰色地带

框架和开源项目

总结Java部分的框架和开源项目 Spring Framework【Java开源JEE框架】 Spring是一个解决了许多在J2EE开发中常见的问题的强大框架。Spring 提供了管理业务对象的一致方法并且鼓励了注入对接口编程而不是对类编程的良好习惯。Spring的架构基础是基于使用 JavaBean属性的InversionofControl 容器。然而,这仅仅是完整图景中的一部分:Spring在使用IoC容器作为构建完关注所有架构层的完整解决方案方面是独一无二的。Spring提供了唯一的数据访问抽象,包括简单和有效率的JDBC框架,极大的改进了效率并且减少了可能的错误。Spring的数据访问架构还集成了Hibernate和其他O/Rmapping解决方案。Spring还提供了唯一的事务管理抽象,它能够在各种底层事务管理技术,例如JTA或者JDBC事务提供一个一致的编程模型。Spring提供了一个用标准Java语言编写的AOP框架,它给POJOs提供了声明式的事务管理和其他企业事务--如果你需要--还能实现你自己的aspects。这个框架足够强大,使得应用程序能够抛开EJB的复杂性,同时享受着和传统EJB相关的关键服务。Spring 还提供了可以和IoC容器集成的强大而灵活的MVCWeb框架。【SpringIDE:Eclipse 平台下一个辅助开发插件】 WebWork【Java开源Web开发框架】 WebWork是由 OpenSymphony组织开发的,致力于组件化和代码重用的拉出式MVC模式J2EEWeb框架。WebWork目前最新版本是2.1,现在的 WebWork2.x 前身是RickardOberg开发的WebWork,但现在WebWork已经被拆分成了Xwork1和WebWork2两个项目。Xwork简洁、灵活功能强大,它是一个标准的Command 模式实现,并且完全从web层脱离出来。Xwork提供了很多核心功能:前端拦截机 (interceptor),运行时表单属性验证,类型转换,强大的表达式语言(OGNL–theObjectGraphNotationLanguage),IoC(InversionofControl倒置控制)容器等。WebWork2建立在Xwork之上,处理HTTP的响应和请求。WebWork2使用ServletDispatcher将HTTP请求的变成Action(业务层 Action类),session(会话)application(应用程序)范围的映射,request请求参数映射。WebWork2支持多视图表示,视图部分可以使用JSP,Velocity,FreeMarker,JasperReports,XML等。在WebWork2.2中添加了对 AJAX的支持,这支持是构建在DWR与Dojo 这两个框架的基础之上.【EclipseWork:用于WebWork辅助开发的一个Eclipse 插件】 Struts【Java开源Web开发框架】 Struts是一个基于Sun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采用Servlet和JSP 技术来实现的。由于Struts能充分满足应用开发的需求,简单易用,敏捷迅速,在过去的一年中颇受关注。Struts把Servlet、JSP、自定义标签和信息资源(messageresources)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开发人员利用其进行开发时不用再自己编码实现全套MVC模式,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所以说Struts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应用框架。【StrutsIDE:用于Struts辅助开发的一个Eclipse插件】

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 三层系统的分层式结构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概念简介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各层的作用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具体的区分方法 1:数据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表示层 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数据层 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 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MVC与三层架构图

M:JavaBean--模型 V:JSP--显示页面 C:Servlet--控制台 访问M 客户端(IE 等) Servlet获 得客户端 数据并把 数据封装 到域对象 中C Service:服 务 处理业务逻 辑 Dao:数据访问 Data Access Object 数据库 JavaBean:封装 数据 JSP V 数据显示层:最 顶层(第三步) 业务逻辑层(第 二步) 数据访问层:最 底层(第一步) DAO 接口 Serv ice 接口 cn.itcast.domain:JavaBean cn.itcast.dao:DAO接口 Cn.itcast.dao.impl:DAO实 现 cn.itcast.service:业务接 口 cn.itcast.service.impl:业 务实现 cn.itcast.web.controller: Servlet WEB-INF/pages:JSP(用户无 法访问,但内部可以展现给客 户端) cn.itcast.util:工具类 cn.itcast.exception:自定 义的异常 访问1 调用专 门用来 服务的 方法3 取 出 数 据 45 存放 改变 的数 据 546 调用6 取出 数据 7 存放数据8 取出数据1 封装数据2 封装 数据 2 传递数据3 请求7 取出 结果 8 请 求 转 发 9 显示 数据 10 1、无经验就先按逆顺序开发:数据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2、为降低耦合性(为了抽掉某个部分,整个结构所受的影响不大),采取抽象编程——接口 3、Structs2才真正的实现了MVC三层架构 4、建模(建立JavaBean)没有建好相当于全挂,搞定了JavaBean,数据库也就搞定了

开源工作流框架对比.

开源工作流框架对比 工作流是基于业务流程的一种模型,它可以把业务流程组织成一个具有逻辑和规则的模型,从而指导业务工作的进行。开源工作流把工作流进行了合理化、科学化的设计与组织,使其更能够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开源工作流可以帮助实现业务目标,通过计算机进行文档的传递,其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主要有几种开源工作流框架,下面我们简单地对比一下,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开源工作流: 1.JBPM:要想了解JBPM,首先要了解JBPM的简单定义,JBPM是指业务流程管理,它包含了整个业务流程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流与服务协作,是一种灵活的、开源的管理模式。JBPM可以把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畅简单化,让系统更加灵活运行,同时也很方便业务的跟踪、监控和管理,是一种很好的业务工作流框架模式。 2.OSWORKFLOW:这种框架是用java语言编写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工作流引擎,其技术性非常强,它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一些简单或者是复杂的工作流,为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服务。这种工作流最大的优点是灵活简单,比较容易实现,能够满足当前市场对开源工作流的需求。 3.oa办公软件系统:这种工作流是符合相关标准的系统管理工作流软件,它也是由java编写出来的,其扩展性比较强,功能也多,还具有通用性的特点,可以用于完整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要说这种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功能模块比较多,比如说动态表单、可视化工作表、智能报表等等,不同的功能表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不同的功能,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以上就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开源工作流管理模式,由此可见,不同的工作流模式其优势特点是不同的,不过这些工作流都能给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在这几种工作流模式中,最值得一提的是JBPM,这种工作流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已经收到了很多企业的信赖。

分享6个国内优秀Java后台管理框架的开源项目,建议收藏!

分享6个国内优秀Java后台管理框架的开源项目,建议收藏! 后台管理系统是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 System(简称CMS)的一个子集。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意为'内容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新宠,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市场。我自己也一直在搭建一个即好用,又美观的后台管理系统的手动架,可以即拿的即用的项目。不用要重复的去造轮子,把有限的时间用去一些有意思的事。下面分享一下开源中国中有哪些优秀的Java开源后台管理系统。所有项目在https://www.doczj.com/doc/cb13316236.html,中输入项目都可以搜索的到。ThinkGem / JeeSite(开发人员/项目名称)watch 2100 star 4000 fork 2600JeeSite是基于多个优秀的开源项目,高度整合封装而成的高效,高性能,强安全性的开源Java EE快速开发平台。JeeSite是您快速完成项目的最佳基础平台解决方案,JeeSite是您想学习Java平台的最佳学习案例,JeeSite还是接私活的最佳助手。JeeSite是在Spring Framework基础上搭建的一个Java基础开发平台,以Spring MVC为模型视图控制器,MyBatis为数据访问层,Apache Shiro为权限授权层,Ehcahe对常用数据进行缓存,Activit为工作流引擎。是JavaEE界的最佳整合。JeeSite 主要定位于企业信息化领域,已内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基础

功能和高效的代码生成工具,包括:系统权限组件、数据 权限组件、数据字典组件、核心工具组件、视图操作组件、工作流组件、代码生成等。前端界面风格采用了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页面美观大气的Twitter Bootstrap页面展示框架。采用分层设计、双重验证、提交数据安全编码、密码加密、访问验证、数据权限验证。使用Maven做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易开发性、扩展性。JeeSite目前包括以下四大模块,系统管理(SYS)模块、内容管理(CMS)模块、在线办公(OA)模块、代码生成(GEN)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包括企业组织架构(用户管理、机构管理、区域管理)、菜单管理、角色权限管理、字典管理等功能; 内容管理模块,包括内容管理(文章、链接),栏目管理、站点管理、公共留言、文件管理、前端网站展示等功能; 在线办公模块,提供简单的请假流程实例;代码生成模块,完成重复的工作。JeeSite 提供了常 用工具进行封装,包括日志工具、缓存工具、服务器端验证、数据字典、当前组织机构数据(用户、机构、区域)以及其它常用小工具等。另外还提供一个强大的在线代码生成工具,此工具提供简单的单表、一对多、树结构功能的生成,如果对外观要求不是很高,生成的功能就可以用了。如果你使 用了JeeSite基础框架,就可以很高效的快速开发出,优秀的信息管理系统。技术选型:1、后端核心框架:Spring Framework 4.1安全框架:Apache Shiro 1.2视图框架:

MVC架构和三层架构

MVC和三层架构 首先、它们很相似;MVC可分为:Model模型层、View视图层、Controller控制层;三层架构为:视图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如此分包法,层次上的结构虽清晰,而且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但这样同时也添加了些许麻烦。小的项目这样分层,分包,不太符合实际;但对于大中型项目这样的分工是太有必要了,视图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目前我们只要知道这是最合理的分层模式就可以了。 架构中,我们可以如此分布: 控制层+((模型层+ 数据访问层)+ 视图层)= 合理架构。 数据模型层 顾名思义,用来和数据库进行连接交互,SQL语句当然应该置于此。 模型层中数据访问模块的功能如下: 1)实现数据的读取与存储操作。 2)实现事务处理。 界面视图层 主要是处理和用户进行交互的界面,显示结果或者接受输入。 视图层中用户界面模块的功能如下: 1)与用户的交互,接收用户的各种输入以及输出各种提示信息或处理结果。 2)对于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过滤非法数据。 3)向业务层发送处理请求。 业务控制层 进行各种逻辑判断。也就是业务逻辑的封装,如有一客户要下一个用账户付款的订单,但该客户账户内的余额不够,则不该允许此客户下订单,这种逻辑就应放在业务层。 业务层中业务处理模块的功能如下:

1)实现各种业务处理逻辑或处理算法。 2)验证请求者的权限。 3)向数据层发送数据操作的请求。 4)向用户层返回处理结果。 针对每一层可以设计一个或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 逻辑架构总结 逻辑架构定义了如何分离应用程序中不同的代码。一个好的逻辑架构的目的是使代码更容易维护、理解和可重用性。而物理架构的定义则指定了运行应用程序的电脑,一个好的物理架构目的在于使系统在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容错能力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来满足你的特定环境。 分层架构的主要优点是分化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这点从系统同时满足各种类型数据库即可看出),另外,分层架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但是,分层架构在众多优点的背后也隐藏着缺点,由于层次的增多,同一个解决方案下项目也多,过多的跨项目访问对应用程序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一点现在可以在越来越快的硬件提升速度中忽略。

外文翻译---JSP技术与主流JAVA+EE开源框架(SSH)技术简介

外文翻译---J S P技术与主流J A V A+E E开源 框架(S S H)技术简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文3170字 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JSP technology and mainstream open-source framework for JAVA EE 院(系、部)名称: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5月 18日

JSP technology and mainstream open-source framework for JAVAEE 1.JSP Profile JSP (Java Server Pages) is initiated by Sun Microsystems, Inc., with many compan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ynamic web page technical standards. JSP technology somewhat similar to ASP technology, it is in the traditional HTML web page document (*.htm, *. html) to insert the Java programming paragraph (Scriptlet) and JSP tag (tag), thus JSP documents (*.jsp). Using JSP development of the Web application is cross-platform that can run on Linux, is also available for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JSP technology to use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prepared by the category of XML tags and scriptlets, to produce dynamic pages package processing logic. Page also visit by tags and scriptlets exist in the services side of the resources of logic. JSP page logic and web page design and display separation, support reusable component-based design, Web-base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s rapid and easy. Web server in the face of visits JSP page request,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edures of, and then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JSP documents in HTML code with the return to the customer. Insert the Java programming operation of the database can be re-oriented websit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pages needed to function.JSP and Java Servlet, i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rver, usually returned to the client is an HTML text, as long as the client browser will be able to visit. JSP 1.0 specification of the final version is launched in September 1999, December has introduced 1.1 specifications. At present relatively new is JSP1.2 norms, JSP2.0 norms of the draft has also been introduced. JSP pages from HTML code and Java code embedded in one of the components. The server was in the pages of client requests after the Java code and then will generate the HTML pages to return to the client browser. Java Servlet JSP is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and large-scale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needs of Java Servlet and JSP support to complete. JSP with the Java technology easy to use, fully object-oriented, and a platform-independent and secure mainly for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JSP technology strength: (1) time to prepare, run everywhere. At this point Java better than PHP, in addition to systems, the code not

MVC模式与三层架构整合

MVC模式与三层架构结合 经过老师与同学们的长期讨论,我们决定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应用MVC模式与三层架构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我们架构的设计。这样种有两个好处:首先是可以实现多个视图,为我们开发不同的视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得我们在完成Web设计后没有必要在去设计Wap,减少了部分工作量;其次是运用三层架构,使结构层次清晰,各层之间能够并行设计;最后是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增加我们代码的重用性,减少耦合。 一、MVC模式和三层架构 MVC 模式包括三个部分, 即模型( Model) 、视图( View) 和控制( Controller) , 分别对应于内部数据、数据表示和输入/ 输出控制部分。MVC 模式的一般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MVC模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功能 MVC 设计模式从早期的客户/ 服务器应用发展而来, 因此, 它采用的是两层架构设计。但由于三层架构是对两层架构的延伸, 所以还是可以将MVC 应用于三层架构的Web 应用中。MVC 与三层架构相互结合补充, 已经成为Web 应用开发的重要模式。MVC 模式与三层架构设计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MVC模式与三层架构之间的关系 二、架构设计 这里的架构设计与上次的三层架构概要设计大体类似,唯一不同的在于表示层。在这里我们将表示层分为了视图与控制器。其中视图完成页面的显示功能,而控制器主要完成视图与表示层逻辑的分离,拦截用户请求,组合模型与视图并返回相应视图给用户。 模块划分及交互设计 根据前面的讨论以及上次的架构概要设计文档,可在宏观上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实体类模块——一组实体类的集合,负责整个系统中数据的封装及传递。 数据访问层接口族——一组接口的集合,表示数据访问层的接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