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

后感

篇一: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

“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过,从《师说》到钱学森之问,不说我们是否从洋媚外,我们看看别人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的确

是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书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而不说在中国或

者其他国家,又为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说应试教育?下面说说我

的触动和理解。

书的第一章就说到“分数不是教育的中心”,而在中国往往

不是这样。我们绝大部分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该理解

“应试教育”为贬义词。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

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

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简单说,就是考

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

背离,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敢问这样的方式何以培养

出“有用之人”?从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父母、老师从思

想上就给我们灌输的分数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成绩的重要性,

一切以成绩为中心。我们知道代币制的规则常被老师、父母运用

于教育之中,虽然说代币制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但我认为,很

大情况下老师、父母会以成绩的为结果,从行为上强化了“错误

的思想”,我说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不是指不要好成绩,而是

忽略了孩子过程的习得和感悟。

书中提到的“有用的人”让我想起白岩松的一段话:“此时

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

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喝茶、

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从

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

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

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

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

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

的无用吗?”我只能这样理解,有时教育强调的“有用”,是带

有目的性和短暂性的。可是古人不是也强调品行,追求高境界的

精神世界的吗?我们怎么就变得这么浮躁,鼠目寸光呢?我们有

该断然把我们的病态归结为经济的时空压缩理论吗?显然,这个

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

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感触最深的,里面提到生活是最大的课题

教育。一位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告诉我:“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好学,长本领”,看似平淡简单的一句话,我至今还无法理解

那时老师的心境和期望。我认为,中国有个通病:很大一部分学

生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进入社会后,会

变得和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一样,做着一样的工作,抱怨着同样

的事,得过且过,以至于演变成“教育无用论”。可是明明就受

过了教育为什么效果没出来?为什么做着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一样

的事情?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是,受过教育也很让

人无解。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个人而不在社会的

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塑造起来,甚至

可以说“教育”未能健全个人的人格。教育未能给一个受教育的

人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失败的,可悲的。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站在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我们教育的建议。第一,想让学生主

动摘果子,必先让学生尝尝果实的甜。这里的果子是这指好的文化,高尚的思想,暂且可以理解为书本的知识,而甜则是指感受。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尚、好的文化的美好境界,才能把外

在动力转换为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发现,去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沦为房奴、车奴。第二,内省的思考不如敬畏

的学习。我们常常去思考,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怎么就出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已经有去改善,有去改变,可是效果为

什么不大?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停留在“我们”这里了,而

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缺少开放、分享的心。我们要带着一颗求知、敬畏的心去向每件事情、每个人学习。作

为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个谦虚的心,对给予的教育心怀感恩,

打心底里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次,教育是一种洗礼,

精神境界才是最终的追求,别把最终追求停留在仅仅是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已,这是不明智的。这会限制你

的思维,甚至在找不到心理平衡时会扭曲你的认知,从而背道而驰。

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教育,这是个沉重的思考,但不是个沉

重的结果。

篇二: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陈苏琴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

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

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

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

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

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

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

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

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

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

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

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

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

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

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

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

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

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

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

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

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

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

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

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

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

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

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

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

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

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

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

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

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

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

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

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

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

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篇三: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这两天看完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书的作者是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同时他也是位父亲。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儿子矿矿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向我们剖析了中美素质教育的差距。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一个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

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百慕大三角区’似的迷惑?”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没有明确的回答,而是提出了十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1)创造性能不能教?

(2)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3)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4)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5)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6)到大学阶段方做学问吗?

(7)教育要不要平等?

(8)要不要惩罚孩子?

(9)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

(10)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来说,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能不能用左手写字?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要求学生统一用右手写字,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实质上是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无形中对学生造成内伤,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是: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一个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

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

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

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

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根本无从下笔。

作者认为,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

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生产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

理论、产品、事物等。从“像不像”可以看出,中国孩子缺乏创

造力,我们的训练模式是经由学生的手把老师的样板“复印”下来,没有“心”的参与,怎么可能画出自己的画?连“创”都没有,何谈“创造”?美国孩子学绘画则截然相反,老师往往不设

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得到拓展,创造力也能得

到提升。

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数

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升学压力

也不会给学生提供创造力发展的土壤,学生只是被填的“鸭子”,同样是被动的,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有中国老师问“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认为创造性是潜伏

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无法从老师传给学生,所以创造

性不能教,只能培养。“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

造性的环境。”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中美教育的比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反思,对于我们成为怎样的教师,也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