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浅论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浅论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浅论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浅论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摘要:壮美与崇高是中、西文化所产生的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许多学者在对壮美与崇高的讨论中,只注意到了二者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差异性。谈到审美形态,往往只谈崇高,不提壮美。本文将通过崇高与壮美两种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二者的区别。

关键词:崇高;壮美;审美范畴

壮美与崇高分别是中、西文化所产生的两个审美范畴,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古代都对崇高或壮美进行过多方面的美学探讨,但由于其表现形态上的相似,人们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而忽略了它们因出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具有的质的区别。崇高与壮美的观念由于东西方文化渊源、审美心态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迥异的审美风格。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将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加以讨论的是罗马艺术评论家朗吉弩斯,他在《论崇高》一文中说道:“所谓崇高,无论它在何处出现,总是体现于一种高妙之中,而最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之得以高出侪辈,并在荣誉之殿获得永久的地位总是因为这一点,而且也只是因为这一点。”他提出,文章的崇高风格来源于五个方面,即“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绪”、“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结构的堂皇卓越”。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作者“高尚的心性”。他说,“崇高的思想当然是属于崇高的心灵的”。【1】这实际是一篇修辞学论文,他所探讨的是文章的崇高风格。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并与美进行研究比较的,则始于十八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他在《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一书中,曾对这一对美学范畴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他把崇高与壮美对立起来加以讨论,并且第一次揭示了崇高感中包含痛苦感,其心理经验一定是某种痛苦或危险;在情绪上的表现一般是恐怖或惊惧,认为“凡是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痛苦或危险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对象的,或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2】崇高感的对象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可恐怖性。“惊惧是崇高的最高度效果,次要的效果是欣赏和崇敬”,【3】也就是说崇高含有对人否

定的因素,但也正是这种对人的否定性的因素,促成了崇高感的形成。

康德在早年曾写过《论秀美与雄伟的感觉》的专文,后来在《判断力批判》中,又对崇高作了很好的论述。他认为崇高有两类:一是数学的崇高,也即体积无限大的对象,如海洋、冰峰、群山等;一是力学的崇高,也即是威力无比巨大的对象,如狂风、雷电、激流等。如此,康德补正了博克把崇高仅仅归结为对象表面形体的偏颇。

黑格尔在《美学》中,从他所信奉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出发,认为崇高的根源不在于主观感受,而在于客观理念,是由于有限的的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这就造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所以崇高就是理念压到形式。

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一反传统的崇高观念,认为崇高不是事物所唤起的任何主观的思想和观念,而就是客观的事物本身。他说:“一件事物较之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4】车尔尼雪夫斯基把崇高的根源仅归之于事物本身,看似客观和唯物,实际上是机械的静止的,僵化的,是对此前崇高中高扬人的理性和道德精神的倒退。

从朗吉弩斯、博克、康德等人对崇高的分析来看,都倾向于把崇高的根源与主体的感觉、心灵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但是从康德的论述已揭示了崇高的实质,即对象的无限巨大,“超出了主体感性生命所能把握的限度,而表现为无形式的特征,使主体直观体验到自我的被否定而产生恐惧和痛苦,随之,这种感性生命的被否定唤起了主体内在的更为强大力量与之抗衡,最终战胜对象,于是主体便又体验到被肯定的愉快和自豪。”【5】

中国古典美学把美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优美与壮美,或者说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作为审美范畴,壮美是相对于优美而言的,正如西方的崇高是相对于美而言的。美的这两种基本类型,同时也是艺术意象,艺术风格,艺术境界的两种基本类型。但西方的崇高与美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范畴,而中国的壮美与优美则有密切的联系且相互渗透。

壮美在我国美学史上早就有所论及,在先秦时代,就有“大”这一审美形态。“大”主要指道德上的崇高伟大。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的品德和功绩高大广远、光辉灿烂,这就是壮美,使人产生高山仰止的感觉。后来,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这一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其美学思想特征的突出表现,其中“大美”

就蕴涵了壮美的含义,即雄浑浩瀚的境界。汉代以后,原属哲学范畴和道德范畴的壮美开始向艺术的审美范畴转变。比如刘勰的“风骨与隐秀”和“壮丽与典雅”、司空图的“雄浑与冲淡”、宋词的“豪放与婉约”、严羽的“沉着痛快与优游不迫”,实际上就类似于阳刚与阴柔的划分。清代的姚鼐在《复鲁絜非书》中采用群喻的修辞方式讨论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认为阳刚是一种雄浑壮阔、刚劲有力之美,阴柔则是一种温婉幽深、纤柔清新之美。清末美学家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明确地把美的事物归为优美和壮美两种,“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红楼梦评论》)。

从以上崇高与壮美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它们有如下几点不同:

第一:与崇高不同,壮美仍属于和谐的审美形态,不含恐惧,压抑的痛感和对人的否定性因素,而主要是激昂,奋发,豪迈乐观的快感。对崇高来说,伴随着惊奇而起的是因对象的巨大、陌生和神秘带来的危险、恐惧和痛苦的体验,并由这种强烈的刺痛感激发生命内在的超越性与之抗衡并最终战胜对象而获得精

神的升华。因此崇高感的激情是由主客体激烈冲突引起的一个承受痛苦而又在抗争中不断地加以克服使之得以转化和升华的过程;对壮美来说,伴随着惊奇而起的是对对象之奇异,巨大的崇敬神往和赞叹。因此壮美感的激情是在惊奇和崇敬,神往及赞叹之间的来回撞击,即因惊奇而崇敬神往,因而更加惊奇,以至更加崇敬神往。在这循环往复的来回撞击中,主体获得了生命超越性的实现。

第二:从事物运动的形态来看,崇高处于激烈动荡、显著变动的状态,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内容与形式处于极端的对立冲突中,它表现为无限的内容要冲破有限的感性形式,从而压倒形式,感性客体先行暂时威压着主体,唤起主体的理性力量,此力量又趋于转向突破、压倒感性形式。而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以和谐为美,强调不偏不倚,以中和为美,反对过度极端,反对不和谐、不稳定、不均衡,因此壮美并不破坏感性形式的和谐。

第三:从审美效果来看,崇高激起的情感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具有突变性,而壮美却始终令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使人胸怀开阔、精神振奋、使人进取。

崇高与壮美作为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它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美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美学个性,在中西美学史上各自拥有重要的地位。中西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差异性导致了崇高与壮美成为两个相对举的审美范畴,在美学的天地之中相映成辉。【6】

参考文献:

【1】马克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165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8

【5】邢之美.中国壮美与西方崇高之比较[J].小说评论,2010(2).

【6】黄艳兰.崇高与壮美:中西两种审美范畴的异同[J].新余高专学报,2006(4)

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又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歌德的话很有道理,美的本质是抽象的、内在的、难以捉摸的,但是,它又通过许多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人们正是通过这些美的具体形态来把握美的本质。 “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素称四川的四大美景,它们各具其美,各有特色。居于灌县西南的青城,峰峦叠嶂,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深邃幽静,故以清幽著称。峨眉县城西南的峨眉山,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绝”。山上风光旖旎,翠柏青藤,花木繁茂,寺庙殿阁雕镂精细,山溪流水潺潺,蛙声若琴声悦耳,猴群嬉戏于林丛之中。站在山顶极目眺望,秀嶂平畴,清新明媚,故以秀丽闻名。统称为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山奇水秀,峡谷连绵,两岸群山挺拔峻峭,崔嵬摩天,江水波涛滚滚,一泻千里,滩险流激,雄伟壮观,故以险峻取胜。瞿塘峡中的夔门,两山矗立对峙,峡滩狭窄如门,水深流急,奔腾咆哮,声如狮吼,令人惊心动魄,故以雄奇而享盛誉。由于四大胜景各具特色,而分别属于不同的美的类型。青城的幽和蛾眉的秀,属于优美之类,三峡的险和夔门的雄则属于崇高之列。人们领略大自然的美,就要懂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的审美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优美和崇高是美学上的一对范畴,它们都是美的本质的具体展现,是美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中国古代文论和画论中曾把美分为阴柔和阳刚两类,所谓阴柔之美就相当于优美,阳刚之美就相当于崇高。 优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的美(广义的美是泛指审美对象),它是美的比较普遍的一般表现形态。它的形象特点是:外貌上的光滑细润,形体上的纤细小巧,音调上的轻柔和谐,色彩上的协调柔和。它给人以轻松愉快、恬静宁逸的审美感受。优美侧重于展示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在实践中处于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它的审美心理特征是以快感为基础,它使人赏心悦目,沁人肺腑。 自然界中的优美处处皆是,山清水秀,柳浪莺啼,明月清风,朝霞彩虹,曲径小溪,寂林幽谷等,均属于优美之列。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美如西施的西湖风光,精巧玲珑的苏州园林,清幽绝俗、秀丽殊佳的避暑山庄,都是优美的自然景色。在社会生活中,象俊俏窈窕的容貌和形体,优雅潇洒的仪表风度,委婉动听的言辞,温文尔雅的文明行为,温柔娴静的性格,善良美好的心灵,真挚甜蜜的爱情和友谊等,这些均是社会美中的优美类型。优美在艺术领域中更是多见,它体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之中。如在文学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维的《山居秋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茅盾的《白杨礼赞》等;音乐中如《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洪湖水浪打浪》、《军港之夜》以及《蓝色的多瑙河》和《田园交响曲》等;美术中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齐白石的《荷花影》、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雕塑《维纳斯》等,这些都是优美的杰作。在舞蹈中优美的作品更是举不胜举,傣族的《孔雀舞》、朝鲜族的《仙鹤舞》、

浅论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 摘要:国家和法的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分工。这三次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交换、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此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氏族制度就不可能存在了,对立阶级的利益冲突不可能再依靠原始公社的调整系统来加以调整。为了避免社会和互相冲突的阶级在无谓的斗争中同归于尽,就需要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把这种阶级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产生了以国家强制确定社会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及其界限、从而使阶级斗争得到缓和的必要。在此情况下,国家和法律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法的现象的起源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经历了从习惯发到习惯法再到了成文法的过程,并且受到了原始公社的道德和宗教的影响。 关键词:法的起源国家原始社会习惯法 法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对于这样一门具有悠长历史渊源的学科,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法理学所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法学的研习来说,法的起源问题,就跟法的概念一样,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法的起源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对于它的理解也关系着对于法的概念的不同界定和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方法的运用。 一、法的起源学说 法的起源,是指法的起始和法源,又称法的产生,是法在历史上的产生过程。我们探究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要找出“法”这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出现的标志,也是法的特征出现和形成的时间和阶段。关于法的起源的学说,现今业已有不同的观点。以其中一个划分标准,分为两个部分,即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学说 1、神创说。即法是由神创造的,如自然法、神法,人定法源于自然法,或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在西塞罗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如认为法源于天。 2、暴力说。即法是暴力斗争的产物。如中国法家代表韩非子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 3、契约说。该说认为在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无国家无法律,但存在一些危及人类发展的因素,人们为了安全,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相互缔结契约,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从而进入了政治社会,该契约就是法律。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大部分都持此说。 4、发展说。该说认为,法是人类物质、精神或历史传统演化发展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 5、合理管理说。许多法社会学学者持此观点,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 (二)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学说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学说,主张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形态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习惯,它们与阶级社会的法是根本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后期,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在主流的法理学教材中,关于法的起源的

优美好句好段摘抄

优美好句好段摘抄 1)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 2)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3)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4) 春光在万山怀抱里,更是泄露得很。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使地面的花草在它的阴下避避光焰的威吓。岩下的阴处和山溪的旁边长满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5) 正是三月天,城外天显得极高,也极清。田野酥酥软软的,草发得十分嫩,其中有了蒲公英,一点一点的淡黄,使人心神儿几分荡漾了。远远看着杨柳,绿得有了烟雾,晕得如梦一般,禁不住近去

看时,枝梢却没叶片,皮下的脉络是楚楚地流动绿。路上行人很多,有的坐着车,或是谋事;有的挑着担,或是买卖。春光悄悄儿走来,只有他们这般儿悠闲,醺醺然。也只有他们深得这春之妙味了。--贾平凹《品茶》 精彩段落的摘抄 1)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拼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许地山《春的林野》 2)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黄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3) 生活的大陆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跟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安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禁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刚强。 4)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

浅析公平原则适用的六种情形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ca9364739.html, 浅析公平原则适用的六种情形 公平责任原则既不属于违约责任,也不属于侵权责任,而是与侵权、违约责任并列的一种酌定责任,衡平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此即为公平责任原则的法律基础。公平责任原则的行使完全依靠法官根据个案情况自由载量,其功能在于分配不幸”而非惩罚过错,所以必须准确把握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本文仅就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条件作一探讨,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条件: 一、加害人的行为与受害人之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这是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首要条件。只有在加害人之行为与受害人之损害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并且,在受害人之损害由多个原因造成时,加害人的行为必须为损害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或必然原因,若加害人的行为为受害人损害后果之次要原因、间接原因或偶然原因,则不能适用公平责任原则。若加害人致受害人较轻损害后,第三人行为介入引起了加重的损害后果,此时对于加重

的损害后果,亦不能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适用公平责任原则。这是因为公平责任原则的基础本身就不是加害人行为的违法性,加害人之行为并不受法律或道德的否定评价,不能让加害人承担过重的责任,例如:原告彭某诉被告张某一案。原告彭某之子与被告张某等人在球场进行蓝球对抗赛,原告之子从蓝板左侧上蓝起跳时,张某转身抢蓝板球,原告之子倒在蓝下左侧,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一周后不治身亡。就本案来讲,原告之子与被告在一起打蓝球相碰属于蓝球场上比赛发生的正常情况,不存在故意和过失行为,发生死亡的结果应当属于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意外事件。但是原告之子的死亡与被告的动作有因果关系,鉴于原告之子的死亡使原告身心遭受痛苦,又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故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判令被告适当承担补偿责任。审判实践中,曾出现过致害人之行为与受害人之损害无因果关系时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让被告承担责任的情况,这完全是错误的。 二、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无过错 由于我国合同法采用严格责任之归责原则,故强调没有过错的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已无法适用于合同责任。在加害人与受害人有合同关系的前提下,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不仅要看加害人是否完全履行了其合同义务,还要看加害人是否能够预见到其加害行为(包括作为和有法定、约定作为义务时不作为)会产生损害后果。若加害人虽完全履行了其合同义务,但仍然造成了损害后果时,应看加害人能否预

浅谈问题设计

浅谈问题设计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即为教师的引领,引领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出、解决过程;诱导的成功与否的表现是是否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切实实现师生互动,以问题为主轴开展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就是说以问题的形式把我们所需完成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处于不断思考的氛围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一、注意“干”与“支”的关系 设计一节课时,先要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大问题,这就是“干”,从每个主干问题中细化出来的问题即为“支”。通过围绕主题我们做的添枝加叶,就会使一节课的内容既具有条理性有很充实,学生也会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比如对静摩擦力一节的复习,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定、大小的确定为本节的主干问题,从方向的判定可提出以下几个小问题:1、运动趋势如何判定?2、结合运动状态如何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静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如何?4、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静摩擦力做功有什么特点?5、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静摩擦力的冲量有什么关系等,这样会使我们的复习层层深入,由易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注意问题要有梯度性和扩展性 问题设计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梯度而是过分的简单就不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感到“没意思”而不积极思考,

丧失听课的激情。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少“对不对?”、“是吗?”的习惯性的口头语,当然有时作为一种对学生接受程度的反馈和了解还是可以的。比如对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我们这样问“物块受的摩擦力向左对吗?”,学生就会不假思索的喊对和不对,如果换一个问法“如何判定这个物块受的摩擦力方向呢?”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要穿插必要的扩展性问题,尤其是复习课,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课堂有新意,产生对教师佩服心理,同时扩展问题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开阔学深的思路,加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三、注意问题习题化和总结性 设计问题时能习题化的尽可能的习题化,让学生把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与习题结合起来,例如说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其受的外力与运动状态决定,那么到底如何求解是“根据”,在设计时可以给出各种情况的习题:(1)平衡问题;(2)变速情况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分析中建立解题的路子,也能达到分类归纳的目的,有利于建培养物理思想。在每个主干问题或每个小问题后须要有归纳性问题设计,也就是小结过程,有利于知识理解的升华,思路的建立。时间长了以后,学生容易出现“原来是这样”的幡然醒悟的感叹。在平时总有一些学生说,我这段时间认真听了,做的题也不少,就是没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欠缺必要的归纳所造成的,做的习题在学生的头脑里是一个个孤立的、零散的题,没有形成必要的系统和自身的感悟。 四、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备好学生的思考时间,仅有问题的提出而不给学生合适时间思考分析,问题也就没意义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内容摘要:美的现象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人们对崇高和优美的历史探讨时怎样的呢?崇高和优美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崇高优美内涵历史探讨审美特征区别 一、概述崇高与优美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已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也可以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优美在西方美学中是与崇高既相反又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同样具有肯定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二、崇高与优美的历史探讨 在西方美学史中,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一般认为是朗基努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加以概述。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经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他在《崇高与美》一文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康德从博克的提法中引申出崇高与美的最重要的内在区别。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存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他强调人类本身的伟大,但没有把人类本质力量理解为物质生产实践,而将它归结为心灵的理性。在康德之后,席勒和黑格尔等几位西方美学家分别对崇高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我国,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的结尾如此概括过崇高的内涵:“崇高的基础不在自然,也不在心灵,而是在社会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所以,伟大的艺术作品经常以崇高为美学表征,即以体现复杂激烈的社会斗争为基础和为特色的。先进战士、亿万人民的斗争,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牺牲,正是艺术要表现的崇高。自然美的崇高,则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征服之后,对观赏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 在中外美学史上,最初有关美的本质和特性的探讨,大体上指的都是优美。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这个观念和美没有多大区别” ,主要是从对象的物性特征以及对相对于人的圣经刺激的角度入手,来论述优美。康德则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在康德之后,席勒认为:“美可以同时期待产生松弛和紧张的作用。松弛的作用可以使感性冲动和行事冲动各自安分守己,紧张的作用可以使两种冲动都保持其力量”。他认为,优美是一种动态美,它是精神在感性自然中最充分地得到表现,并给人以最适合感官要求的审美享受的那种美。它更多表现在女性身上。 三、崇高与优美的审美特征及其比较研究

浅谈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课程论文 课程《外国美术欣赏》 姓名沈科妤 专业10级环境艺术设计(二)班学号201053080108 成绩:授课教师签字:

浅谈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通过这门课程对艺术有了更加透彻的系统的了解。通过课程的讲述和我在课后对《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了解到学设计的学生必须领悟的文学艺术中的内涵才会对设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单从浅薄的层面可以这样来理解,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供人们欣赏和另入思考的作品,它的特点是作者不用考虑受众,也不用考虑经济效益,完全是创作者主观的意识通过作品的表达。但是对于设计,狭义理解的设计,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人类有意识地制造使用原始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芽了。设计很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必须考虑受众的感受,以及解决问题的效果。 艺术是设计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会感悟美好的事物,那么他所谓的灵感就不能感动人心,就不会有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而设计是艺术的一种表达,能把自己领悟后所得的特定事物来表达出来,就是自己对该事物的一种理解和收益。艺术里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而设计是设定与计划;艺术是理论感性层次上的门类,而设计是实践为主的门类,相互依存。 康德认为艺术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对康德而言,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追求审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的草图或模型,本身就可能具备独立的审美艺术和价值。在现代中,很多设计作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与绘画的密切联系。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康定斯基的抽象构成主义绘画与名信片的设计也就是构成主义的风格。荷兰画家蒙特里安《红黄蓝构图》就直接影响了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黄蓝》椅的设计,这表明艺术对设计有相当的影响。现代建筑和工业制成品是一种艺术形式,至少部分是艺术。在近现代中,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摘要: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而实在法,是与自然法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法律,即国家制定的法律。关于自然法学说,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却在以下表现其共性:(1)自然法是永恒的、绝对的。(2)人的理性可以认识、发现自然法。(3)自然法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后者应当服从前者。 作者;吴琼法学80902 学号090001240 关键词:自然法实在法恶法统属关系 一、自然法的演变历史 所谓“自然法”,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指全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而就其作为普遍承认的正当原则而言,它通常是‘实在法’即经国家正式颁布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对称。”[1]也就是说,自然法并非实在的、具体的法律,是一种“正义”和权利的体系,一种形而上的法哲学观念。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古希腊思想家最早使用“自然法”这个概念。在古希腊思想家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则和秩序的,不仅自然界存在着规则,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他们先前已经确立的秩序。这个秩序或者叫做“自然法”,或者叫做理性,并有待于人们用智慧去发现。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种无论何处均具有同样权威、通过理性可以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斯多葛派信奉决定论的宇宙观,宇宙的一切受自然律的严格决定。其按照泛神论的方式解释自然法,也就是说,自然法并不只是作为盲目力量的自然律,而且具有某种理性的品质,它是神的理性的体现,是神出于善良而理性地制定的。所以,自然法作为神的法律也就获得了正义性。 中世纪自然法在神学面貌下出现,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自然法具有一席之地,托马斯认为,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认定法和神法。但是,自然法只是人这个理性动物对源于神的智慧的永恒法的参与,是人定法通向永恒法的桥梁。而中世纪教会法学者惯于使自然法与上帝法相一致,不过有的学者在自然法中强调上帝的理性,有的学者却强调上帝的意志罢了。 启蒙运动后,自然法理论终于变成一个独立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谓其独立,是指独立于教会与神学而言。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相信宇宙受理性自然法统治,自然法由人的基本性质必然产生的准则所构成。英国的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假说,认为社会契约是为走出自私和残酷的自然状态、而赋予统治者以管理权的契约,但统治者必须遵守自然法。 自然法学说在19世纪中叶遭到法律实证主义的批评和责难。法律实证主义认为,自然法是虚伪的、不真实的。于是出现了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法学两大法学派的对峙。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相比较自然法思想衰落了近百年,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复兴,自然法又有再生迹象,有些学者恢复了对自然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自然法观念的态度时,批判其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却不拒绝其合理成分。 二、自然法兴起的原因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古代法》中叙述“自然法”观念的生成和其内在性质时,这样

壮美与优美差异

浅谈优美与壮美的异同与联系 无我之境,人惟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壮美也。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云悠悠下”;“笔飏飞隼九霄翰,墨倒游鲸百仞澜。剑外云山倾夜雨,巴东雪浪走春湍”,“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读完这些诗词,你是否体会到了不同意境的美? 美是在意志从平常状态进入一种忘乎自我、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发生的,而要进入这种状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外界对象完全吸引我们时,我们会自然融入到这种美景之中,与天地合一;另一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受到触动,克服欲望的束缚,自发地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样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优美和壮美。 徐徐清风、潺潺溪流、明媚春光、荷塘月色、湖畔垂柳……优美的东西总是让人流连。 优美,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态的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它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是广义美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统一、内容与形式融合的审美范畴。 在优美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秀丽、妍雅、清新、轻盈、宁静、柔媚、纤巧、飘逸、淡雅、舒缓、圆畅、单纯的美。在审美感受上,优美则给人以温柔、舒适、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之感。 舒缓宛转的曲线、悦耳动听的乐音、协调柔和的色彩,以及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匀称等等,都是优美形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优美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的特点。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岭,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壮美是与优美相比较而存在的美的普遍的常见的另一种形态,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强盛,我国古代文论、画论中称之为“阳刚”,亦称“阳刚美”,是一种雄壮的刚性的偏于动态的美。它具有形体博大厚重的量感和空间宽阔开展的广度。 就像这种场景:我们进入一个很寂寞的地区,在完全无云的天空下,树木和植物在纹丝不动的空气中,没有动物,没有人,没有流水,没有任何活动着的东西,只是最幽静的肃穆。那么,这种环境就等于是一个转入严肃、进入观赏的号召。更高程度的壮美感可以由下面的环境引起:大自然在飙风般的运动中;天色半明不黯,透过山雨欲来的乌云;赤裸裸的、奇形怪状的巨石悬岩,重重叠叠挡住了前面的视线;汹涌的、泡沫四溅的山洪。壮美感就在这种可怖的环境和宁静的心境两者之间的对照中产生。这样通过环境的变化,我们还可以产生程度更强的壮美感。 壮美不同于优美的只是它的表现形态,以雄浑、刚性、壮观、粗糙、怪异、迅疾、巨大为特点,具有宏大、挺利、奔放、雄浑等特性。其外在形式常突破或违背形式美的法则,不含恐惧、压抑的痛感,给人以惊心动魄、振奋精神、开阔心胸、激情荡漾的审美快感。 壮美饱含着、蕴积强盛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雄浑的力量蓄积着宇宙间的刚健之气,壮美的气势横贯无边无际的天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蒸”一“撼”,呈现出移天动地的气势;一“坼”一“浮”,展示了浩瀚辽阔的境象。

浅谈公平与效率问题

浅谈公平与效率问题 —以中国社会分配为例 姓名:庞骏 班级:2011级4班 学号:2011130417

浅谈公平与效率问题 —以中国社会分配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分配问题日益突出,公平与效率成为我们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经常探讨的重大的课题,如何处理在社会分配条件下公平与效率问题是我们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分配,公平,效率 前言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自然成为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科学长期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变得尤其的突出,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当今发展的难题。就经济意义上讲,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我们所说的经济公平并不等于收入平均。收入平均是仅就经济活动的结果公平而言的,结果公平并非公平的全部内涵,经济公平在涵义上大大超过收入平均。而经济效率呢,一般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效果,即投入与产出之对比情况。就企业或社会来说,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收益就意味着效率高,反之,则意味着低效率。那么,公平与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值得我们不断的探讨。

社会分配的起源及发展 社会分配是指对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所进行的分配,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分配是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实现的。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中所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分配。主要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因种种原因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公民以及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植的产业部门中进行。 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中国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两极分化。对此国际有一个通用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最小是0,表示所有人的收入都一样;最大是1,表示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中国从上世纪9O年代中后期,开始贫富差距加大,已经达到O.5以上,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两极分化警戒线。 社会分配下的公平与效率 中国收入分配的早期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同时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报告中还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基于这个观点经济学专家指出,中共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初次分配强调效率,二次分配才注意公平,二次分配来解决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在初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是仅依靠二次分配,那么就可能会事半功倍甚至事与愿违。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重视初次分配的公正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差距的状况 公平内涵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但经济领域,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的社会公平状况,是衡量社会公平状况的最直接依据,是分配状况是否公平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对公平状态的感受与评价。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些年中国消费需求总是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低收入者比例太大,他们的消费能力不足。在收入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1980~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从2.5:1缩小到1.86:

浅谈设计思维

浅谈设计思维 最近我偶然看到一则电视广告,是宣传某品牌的家用水阀。它里面的理念很有趣,通过水阀的造型(在不同状态下)和质感以及开关时的触感来体会水。这让我回想起过去用的水笼头,的确是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这里面的区别凸现出设计的功能--丰富和升华人们的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以提升生活品质,传递信息和新的思维方式。 设计作品的优劣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设计思维深入程度决定的。以水阀为例,设计者仔细体味水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水是流动的、光滑的、具有透明性和反射能力,因此设计者设计水阀时,在造型上设计成流线型,阀头开关的抽象造型在扳动后看起来像正在下落的水滴而且它的构造设计很好的满足了功能的需要并且适于操作,它的根部与水管,笼头的接合部交和在一起,通过较平缓的起伏渐渐缩小至顶端便于手持;设计者一改以往水龙头旋转式的开关方式为向上及左右扳动,以控制出水量和冷热水,以三维立体的空间运动取代二维平面的运动方式;同时它采用具有光滑和反射性强的特点的、经过处理的、对温度不敏感的钢化材料,使水阀给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很接近于水。从功能需要出发将二维运动发展为三维运动并与形式契合,这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我觉得这个实用产品设计的设计思维是比较深入的。这种水阀现在已经很流行了,这也说明设计作品的商业特性并不是阻碍设计的原因,设计是需要依托的。 设计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将形式与功能结合的问题。而我认为根本上是如何理解设计对象的问题!就像上面谈到的例子,设计者是怎样理解水阀这个对象的呢?设计者认识到水阀实际上是使用者与水之间的媒介,希望通过水阀这一媒介让使用者与水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接近,这样就必须以人对水的感受作为设计的一个出发点,尽量减少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与水给人的视觉、心理体验相反的因素,同时使其自身也具有了标志性。所以整个设计是依据产品功能性需要和人对水的感受不断深入的。而阀头开关这个设计得最精彩的地方的思路的形成是通过以上整个连续的递进的思维过程综合得出的。此设计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当使用者搬动开关时会感到微弱的阻力,这是设计者运用了液压原理,使开关在搬动时保持恒定的压力,这会让人感到很舒适(在人的潜意识中,得与失是一体两面的一种平衡)。因此如何理解设计对象也就是设计思维深入程度的问题。设计思维不仅仅只是沿一根线深入下去的,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优美与壮美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到各种音乐美是 依靠各种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够根据 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区别 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能理解优美与壮美既是比较而存在的又是对立互补的。 ●能围绕优美与壮美有哪些相同与不相同的特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参与归 纳总结。 教学方法: ●比较、听辨法:对比听赏带有优美和壮美色彩音乐的各种要素(速度、力度、调性、 和声、音色、旋律等)。 ●实践法:全体学生演唱《雪绒花》进行所谓的再度创作,通过速度、力度、音色的 变化体会优美壮美的区别。 教学内容: “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根据高中音乐课标的要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结合音乐作品的体验,适当介绍一些有关音乐美的常识,对培养21世纪高中学生感受、理解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形态学这个大视野来考察音乐美的话,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音乐美的内在本质,则更多的是探讨音乐的内在性格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由于声乐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是和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性质的表现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音乐美的范畴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一般美学的范畴密切相关的,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因此,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认识,实际可以说就

浅论有差异的公平(一)

浅论有差异的公平(一)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公平;差异性;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公平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但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社会公平的实现要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为代价,同时也要合理地承认个人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因而公平在肯定意义上必然包含它的对立面——不公平,也即公平内在地蕴涵着差异性,差异性公平才是现实的和具体的。当代中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差异性公平必将始终存在。考察差异性公平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价值维度,并力求在井时性层面探寻解决差异性公平问题的有效措施,将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公平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它既可以作为伦理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指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人格平等,也可以作为一项政治原则,指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相互之间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还可以作为一项经济原则,指在经济交往活动过程中,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在起点、过程和分配结果上的平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公平,公平都与利益直接相关,是社会利益分化的产物。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曾指出:“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仅靠自己的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由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因为为了追求他们的目的,他们每个人都更喜欢较大的份额而非较小的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冲突,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它们提供了一种在社会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随着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我们,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它的实现往往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公平自身内在地蕴涵着不公平,有差异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有差异的公平问题作一考察、分析,对于厘清人们在公平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认识,纠正人们在公平问题上的不当做法,无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公平无论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过是作为某种实际的要求,历时既久,浸润亦深,并且始终是一种最能激起人们共鸣的政治观念和要求J但是,人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这个概念有一种比较狭隘的理解,认为公平与否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既有社会利益的分配份额上。但事实上,社会利益的分配并不这么简单,如果只从结果来考虑社会公平的问题,那是无法真正实现所谓社会公平的。社会公平不仅关乎结果公平,而且更根本的是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假如有两个人,一个人付出了较多的资源和精力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另一个付把了较少的资源和精力且管理能力较差,而分配的结果却要两人的收入均等,这就很难说是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从哲学层面上看,公平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公平内涵随着经济条件以及这些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古到今,没有永恒不变的公平。“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即使在社会条件相同的国和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也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以此论点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蒲鲁东在公平问题上的幼稚观点。马克思讽刺蒲鲁东把平等理解为原始的意向、神秘的趋势、天命的目的。指出如果我们把追求平等看作是遵照天命行事,就是否认世世代代借以改变前代所获得的成果的历史运动。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也指出:蒲鲁东在其一切著作中都用“公平”标准来衡量一切社会的、法权的、政治的、宗教的原理,他摒弃或承认这些

“消极怠工”问题浅析

“消极怠工”问题浅析 前言: “消极怠工”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道难题,也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正面面对的一个问题。当消极怠工的负效应日渐蔓延成为一种风气时,企业就面临很大的风险,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效率降低,政令不通,人浮于事,执行力低下,管理成本增加,更严重者,可能导致整个管理体系的崩溃,不少管理者为此头疼不已。不少管理者学习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推行绩效管理,以应对消极怠工,实现劳动用工的最大产出。但是,西方管理学中“经济人假设”前提下的“胡萝卜加大棒”虽有借鉴意义,但终究是西洋货,和中国大陆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存在着不少的法律冲突,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东莞市劳动局曾因为“消极怠工而被辞退员工”不予经济补偿的一些建议而在网上引起较大争议。消极怠工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一味推诿责任,而应该客观地分析幕后原因,对症下药,把控制和处理消极怠工作为一项基本管理技能。管理者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在任何企业中都不存在职业道德差的员工,只存在管理水平低的管理者。” 本文试着从消极怠工的日常表现入手,分析其幕后的原因,从而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以便能给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那些深度迷茫的人事管理者朋友们一点启发。 “消极怠工”,俗称“晃点”,指员工因某种原因或出于某种目的而怠于工作,纪律松散,推诿拖延,不直接和管理人员发生正面冲突,

而采取迂回、消极不合作的态度对待工作,以达到其预设的某种目的。消极怠工和后工业化时代所追求的高效率是相矛盾的,也是雇佣方所不愿意见到的。但是由于提供劳动的劳动者是自然人而不是机器,也不是经济学家假设的“经济人”,由于自然人的身体原因、情绪因素干扰,所以消极怠工也就成为企业管理中偶然之际的一种必然。 一、消极怠工的特征: 1.有怠工的客观行为:典型表现: a.对于上级工作指令推诿拖延或变相不予执行; b.摆架子,在工作流程中故意刁难同事不予配合; c.工作作风懒散,纪律松散,效率非正常低下; d.正常工作时间有工作任务而怠于工作,该做而不做; e.泡病假等其它怠于工作的情形。 2. 采取消极不合作的方式:不违反公司考勤管理,不和管理人员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采取迂回的“非暴力不合作”方式。 3.主观上出于某种目的或者动机,且有怠工的故意:常见的目的: a.规避辞职变相软逼迫公司单方辞退并获得补偿金; b.通过怠工发泄某种不满情绪(对人或对事); c.通过怠工引起领导重视; d.通过怠工甚至罢工实现提高工资待遇等要求; e.通过怠工凸显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f.出于以上情形以外的某种目的。 4.非因客观条件、身体健康因素、精神刺激等。

浅谈设计与设计美学

浅谈设计与设计美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设计美学就最好的例子,可见设计美学很有必要被重视。 关键词:美学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 什么是设计美学,就字面意思来讲是把美学法则应用于设计中。之前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听了设计美学这门课我才知道,这是很浅显的理解,其实设计美学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有很多内容。 艺术设计就是艺术创作,其基本内涵是内在的设计观念和外在的形式追求;而最高目的却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艺术设计的类型有平面设计类、产品环境、建筑。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有三个人与物、功能与形式、主观创造性与客观创造性设计。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理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准确把握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首先,设计美学是设计学的分支,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设计学的基础理论。其次,设计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它对现代设计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最后,设计美学是设计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单纯的设计学和美学不能解决关于设计美学的问题,同时也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交叉融合。 我们来看一个环境设计的审美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艺术再创造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通过艺术的手法达到适合人类情感展现的人性化审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小到室内家具及摆设,大到室外各种建筑物及环境,凡对其所进行的综合规划均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审美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其趋于协调与自然。

论自然法学说对国际法学发展的影响

论自然法学说对国际法学发展的影响 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通常认为是以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的问世为标志,然而国际法学最早的理论渊源则来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自然法学说,应当说,国际法从孕育、诞生、发展到日益成熟,无不伴随着自然法学的变化和发展,自然法学说对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以至于“如果没有自然法体系和自然法先知者的学说,近代宪法和近代国际法都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特别是近代国际法,其本身的存在应归功于自然法学说”。 一、上古时代的自然法与国际法思想萌芽上古时代,人类社会即已经出现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但是却很难说已经产生了国际法学理论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具体“假论文”背后有什么真问题(共3 篇)浅论学习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浅谈和谐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探析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怎样写研究性论文撰写方法(共3篇)运用政治理论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意义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或相关的国际法著作。事实上,有关国际法的学说和理论直至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才开始真正出现,且更多是出现在神学和哲学的研究或著作中。然而,从古希腊时代产生的自

然法思想,却成为后世众多学者论述国际法学理论的起点和重要支撑。 (一)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和世界国家理论在西方世界,自然法的观念和理 论起源于以芝诺为代表的斯多葛派(theStoicschool)。芝诺及其追随者把自然”的概念置于他们哲学体系的核心位置。所谓自然,就是“支配性原 则”(rulingprinciple)。这种支配性原则本质上具有一种理性的品格。芝诺认为整个宇宙是由一种实质构成的,而这种实质就是理性。在斯多葛派看来,理性寓于所有人的身心之中,不分国别或种族。因此,存在着一种基于理性的普遍的自然法,它在整个宇宙中都是普遍有效的。它出自两个渊源:一是上帝的神旨统治着世界这一事实,二是人类所具有的理性的和社会的本性,而这种本性使得他们与上帝相近似。这种自然法可以说是一种世界国家的体制;它在各地相同,且以一种不变的方式拘束着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 这一哲学理论对国际法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它在自然理性基础上提出只有一种共通的公民资格和一种共通的法律的世界国家的观念;第二,它为 存在一种对世界上一切国家和个人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法律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国际法正是这样一种法律。 (二)西塞罗的法律观 西塞罗是斯多葛哲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事实上,公元前1 世纪初期人们所知道的有关这种哲学的一切方面,几乎都只能得知于西塞罗的论著。斯多葛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