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卤素

第十四章 卤素

第十四章 卤素
第十四章 卤素

第十四章 卤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用途及在性质上的一些递变规律;氟的一些特殊的性质;

2、掌握卤素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3、掌握元素电势图,并能较熟练地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卤素单质、卤化氢和相应的氢卤酸、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元素电势图;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单质(氟的特性)---化合物---突出HX ,XO n m –盐;电子结构类似---性质十分相似)。

教学难点:元素电势图;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4-1 卤素的通性

卤素:ⅦA :At I Br Cl F ,,,,

成盐的意思,这族元素表现了典型的非金属性质,与碱金属元素化合成盐。

由于它们的外层电子结构相似,所以元素的性质十分相似,并有规律性的变化。砹是人工合成元素。

一、原子和分子结构:

1、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52np ns 与希有气体原子的8电子稳定结构相比仅缺少了一个电子,因此卤素原子都有获得一个电子成为-X 强烈倾向。

2、 F Cl Br I

电子亲和能 322 7.348 5.324 295 降低

由于F 原子半径很小,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较大,当它接受一个外来电子时

引起电子之间较大的斥力,部分的抵消了F 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F 时所放出的能量。

3、卤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依次增大。

→I Br Cl F ,,,增大

与同周期元素相比较,则原子半径较小,因此卤素都有较大的电负性,F 的电负性最大,因此F 有最强的氧化性,易获得电子成为稳定结构,呈-F 。

4、卤素的第一电离能都比较大,说明它们共电子的倾向比较小。

F Cl Br I

电离能 1681 1251 1140 1008 降低

H 的电离能:mol KJ /1311,比I Br Cl ,,电离能高,但为什么有+H 存在,却没有简单的+X 生成呢?这是因为+H 体积很小,在水溶液中生成水合离子时可以释放出较多的水合热,因而氢所需电离能可以从这些能量中得到补偿。而+X 离子体积较大,在生成水合离子时释放的水合热比较小。因此,相比之下卤素原子失去电子成为+1价离子只有电负性较小的碘才有可能。

+I 在配合物中是比较稳定的。

5、主要氧化数。

F Cl /Br /I

-1,0 -1,0,+1,+3,+5,+7

I Br Cl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中都存在着空nd 轨道,当这些元素与电负性更大的元素相化合时,它们的nd 轨道可以参加成键,原来成对的p 电子拆开进入nd 轨道,因此这些元素可以表现更高的氧化态,F 原子中价层没有空d 轨道,且具有最小的原子半径,所以氟的性质有反常变化规律。

6、卤素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2F 成键情况 14个电子

(6个成键电子,4个反键电子)

(无成单电子,抗磁性)

氟分子轨道能级图

卤素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相当于一个单键,随着卤素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的增大,原子轨道有效重叠程度减小,因此卤素分子的离解能依次降低。

2F 2Cl 2Br 2I

离解能 155 240 190 149 →降低

2F 具有较低的离解能的原因:

1F 的原子半径很小,孤电子对之间有较大的排斥作用。 ○

2F 原子价层没有空的d 轨道,它不能形成p d -键,所以F F -较弱。 二、卤素的成键特征。

根据卤素原子结构的特点和电负性大小,卤素在生成化合物时的价键特征有如下几点:

1、 卤素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有一个成单p 电子,在形成单质分子时可组成一个分极性共价键,卤素单质是非极性双原子分子。

2、卤素元素结合一个电子可以生成氧化数为-1的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成键有三种形式:

???

????---配位键。卤素与金属之间的键是而与中心离子配合。可以做为电子对给予体)在配合物中,

(极性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化合,键是)卤素与电负性较小的(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型盐,)卤素与活泼金属生成(][3212AgCl X X 3、除F 外,I Br Cl ,,可显正氧化态。

在卤素显正氧化态的化合物中,键是极性共价键,这一类化合物主要是卤素含氧化合物和卤素互化物。

???

????,而且一定是奇数。则是原子半径小的卤素绕中心原子周围的轨道参加的杂化态)围(在成键时提供杂化轨道

)原子作为中心原子大的卤素(显正氧化态卤素互化物:原子半径杂化,单键或双键含氧化合物:d sp 3 三、卤素的电势图:

卤素在溶液中氧化能力的大小可以用标准电极电势数值表示。

卤素各氧化态之间组成的电子对都具有正的电极电势值,尤其在酸性溶液中大多数电对的电极电势具有较大的正值,因此它们都具有比较强的氧化能力。

§14-2 卤素单质

一、物理性质:

2X 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仅存在色散力,随着原子半径增大和核外电子数目的增多,色散力逐渐增大,因此,卤素分子的一些物理性质也做有规律的变化。

F Cl Br I

1聚集状态 g g l s →熔沸点升高 ○

2颜色 浅黄色 黄绿色 红棕色 紫色 →颜色加深 ○

3水中溶解度 0.09(2.5体积/1体积水)0.21(可溶) 0.0013(微溶)

222422O HF O H F +=+

由于2X 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

42X 的气味及毒性: 都具有刺激性气味,毒性大小为I Br Cl F >>>,F 是人体必要的元素,过少,过多都不好,过少引起龋齿,过多导致氟骨症或斑釉齿(如含氟牙膏)。

二、卤素的化学性质。

卤素具有强的化学活泼性。在化学反应中卤素原子显著地表现出结合电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它们最典型的化学性质,卤素是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尽管氯的电子亲和能最高,氟仍然是最强的氧化剂,一个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强弱可用Θ?来表示。

1、与金属作用:

2F :

在低温或高温下,氟可以和所有金属直接作用生成高价氟化物。例:56,VF SF 等。而Cl 则得到44,VCl SCl 。2F 与Ni Pb Cu Fe Mg ,,,,等金属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氟化物薄膜,可阻止氟与金属进一步的反应,这是一种钝化现象,故可用这些金属盛2F 。

2Cl :可以和各种金属作用,反应也比较剧烈。

22,I Br :在常温下可以和活泼金属直接作用,与其它金属的反应需在加热下进行。

2、与非金属反应:

2F :几乎和所有的非金属(N O ,除外)都能直接化合,反应通常是剧烈的,这是因为生成的氟化物具有挥发性,它们的生成并不妨碍非金属表面与氟的进一步作用。

2Cl :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直接化合,作用程度不如2F 剧烈。

22,I Br :活泼性又较氯差。

523

22)(5223)(2PCl Cl P PCl Cl P =+=+过量过量

?

??=+=+PI I P PBr Br P 222222232 3、与氢作用:

2F :在低温和黑暗中即可以和氢直接化合放出大量热并引起爆炸

2Cl :在常温及散射光线照射时进行非常慢,加热或强光照射时会发生爆炸反应。 由光引起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

实质:链锁反应

活化氢原子活化氯原子

-+=+-+=+-=+*2**2**22Cl HCl Cl H H HCl H Cl Cl hv Cl

2Br 和氢在加热时才能反应。

2I 和氢则在更高温度下才能作用而且作用不完全,因为在高温下生成的HI 开始分解。

4、与水、碱的反应:

卤素与水发生以下二类反应: a) 2222

1222O X H O H X ++=+-+ (F X =) b) HXO X H O H X ++=+-+22 (Br Cl X ,=)

O H IO I OH I 2323563++=+--- 歧化反应

卤素化学方程式及性质

卤素化学方程式及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HX:卤化氢/氢卤酸) F 2 + H 2 ====2HF Cl 2+H 2====2HCl Br 2+H 2 ====2HBr I 2+H 2 加热2HI 反应条件越来越苛刻,且HX 稳定性降低,HI 在加热下易分解 4HF+SiO 2===SiF 4↑+2H 2O (HF 保存在塑料瓶的原因,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 2的含量) HF 为弱酸,酸性比较:HFO 2,置换反应) 4、与碱反应(以NaOH 为例)X 2+2NaOH===NaX+NaXO+H 2O Cl 2+2NaOH===NaCl+NaClO+H 2O 3Cl 2+6NaOH===5NaCl+NaClO 3+3H 2O Br 2+2NaOH===NaBr+NaBrO+H 2O 3Br 2+6NaOH===5NaBr+NaBrO 3+3H 2O I 2+2NaOH===NaI+NaIO+H 2O 3I 2+6NaOH===5NaI+NaIO 3+3H 2O 3Na 2CO 3+3Br 2==5NaBr +NaBrO 3+3CO 2↑ 以上均为歧化反应。 制备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漂白粉成分:CaCl 2、Ca(ClO)2,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原理:(在空气中)Ca(ClO)2+H 2O+CO 2===CaCO 3↓+2HClO 冷暗 光照 500℃ 点燃 点燃 △ △ △ △ △ △ △ △ 冰水 室温

高中化学卤素知识点

卤族元素的代表:氯 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alogen 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3、ICl。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2、HClO3、HClO4。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氧化性:F?> Cl?> Br?> I?> At?,但还原性相反。 氟 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稳定性、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 氯 氯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有毒,与水部分发生反应,生成HCl与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盐酸,次氯酸氧化性很强,

分析化学第14章练习题

复习提纲:第十四章气相色谱法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1.色谱法的起源(了解)、基本原理(掌握)、仪器基本框图(掌握)、分类、特点及应用(了解) 2.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基线:可用于判断仪器稳定性及计算检出限(掌握)峰面积(峰高):定量基础(掌握) 保留值:定性基础(掌握);死时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死体积、保留体积、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选择性因子)等(掌握) 峰宽的各种表示及换算(掌握) 3.色谱基本原理: 热力学(掌握):分配系数K ,仅与两相和温度有关,温度增加K 减小 分配比k,k 除与两相和温度有关外(温度增加k 减小)还与相比有关(相比的概念)k=t r /t0;k=K/ ;=K2/K 1=k2/k1 分离对热力学的基本要求:两组份的>1 或K 、k 不相等;越大或K 、k 相差越大越容易实现分离 动力学:塔板理论:理论(或有效)塔板数(柱效)及理论(有效板高)的计算公式及有关说明(掌握);塔板理论的贡献及不足(了解) 速率理论:H=A+B/u+Cu 中H、A、B、C、u的含义(掌握);减小A 、B、C的手段(掌握);u 对H 的影响及最佳流速和最低板高的计算公式(掌握);填充物粒径对板高的影响(掌握) 4.分离度分离度的计算公式;R=1.5 时,完全分离;R=1 时基本分离(掌握) 5.基本色谱分离方程两种表达形式要熟练掌握;改善分离度的手段:增加柱效n(适当增加柱长的前提下减小板高)、增加选择性因子(GC:改变固定相和柱温)和控制适当的容量因子k (GC:改变温度及固定相用量)(掌握) 分离度与柱效、柱长、分析时间(即保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柱温对分离度的影响(了解);相关例题(熟练掌握) 6. 定性分析常规检测器用保留时间(相对保留值也可以)定性,但该法存在的不足要知道,双柱或多柱可提高保留时间定性的可靠性;质谱或红外等检测器有很强的定性能力(了解) 7. 定量分析 相对校正因子和绝对校正因子的概念(掌握);归一化法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掌握);内标法定 量的计算公式(掌握相关作业)归一化法和内标法不受进样量和仪器条件变化的影响,外标法受进样量和仪器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 (了解) 气相色谱法 1.气相色谱法流程和适用对象;气固和气液色谱的适用对象(掌握) 2.气相色谱法的仪器: 气路系统:通常采用N2、H2、Ar、He 等惰性气体做载气(高压钢瓶提供),载气纯度、流速的大小及稳定性对色谱柱柱效、仪器灵敏度及整机稳定影响很大,因此载气纯度要高、流速要适当而且稳定。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配位化合物 12.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1.1配合物的定义 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发现的第一个配合物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亚铁氰化铁 Fe4[Fe(CN)6]3(普鲁士蓝)。它是在1704年普鲁士人狄斯巴赫在染料作坊中为寻找蓝色染料,而将兽皮、兽血同碳酸纳在铁锅中强烈地煮沸而得到的。后经研究确定其化学式为 Fe4[Fe(CN)6]3。近代的配合物化学所以能迅速地发展也正是生产实际需要的推动结果。如原子能、半导体、火箭等尖端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分离技术、新材料的制取和分析;50年代开展的配位催化,以及60年代蓬勃发展的生物无机化学等都对配位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目前配合物化学已成为无机化学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今后配合物发展的特点是更加定向综合,它将广泛地渗透到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领域中去。如生物固氮的研究就是突出的一例。 配合物的形成: 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得到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透明的深蓝色的溶液。蓝色物质为复杂离子[Cu(NH3)4]2+ ,蒸发该溶液析出深蓝色晶体,其化学组成为[Cu(NH3)4]SO4·H2O。在纯的[Cu(NH3)4]SO4溶液中,除了水合硫酸根离子和深蓝色的[Cu(NH3)4]2+离子外,几乎检查不出Cu2+离子和NH3分子的存在。[Cu(NH3)4]2+这种复杂离子不仅存在于溶液中,也存在于晶体中。从上面实例可以看出,这些复杂离子至少不符合经典原子价理论,在晶体和溶液中有能以稳定的难离解的复杂离子存在的特点。 由于这类化合物的组成比较复杂,要给它下一个严密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从实质上看,配合物中存在着与简单化合物不同的键--配位键,这才是配合物的本质特点。因此把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 中国化学会在1980年制订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对配合物作了如下的定义: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1.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时,就称配位键。配位键形成后,就与一般共价键无异。

卤族元素性质总结资料

元素周期律 卤族元素性质总结 I.元素周期律 1.周期表位置 VII A 族(第17纵列),在2、3、4、5、6、7周期上均有分布。元素分别为氟(F)-9,氯(Cl)-17,溴(Br)-35,碘(I)-53,砹(At*)-85,未命名元素(Uus*)-117。 2.由于均可与金属化合成盐(卤化物),所以被称为卤族元素。 II.物理性质 II.1物理性质通性(相似性) 液态的温度范围都比较小,单质均有颜色。卤素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都比较小,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都比较大。气态卤素均有刺激性气味。 II-2.物理性质递变性 随着周期的递增,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递变性有: 1.颜色由浅变深。 2.在常温下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3.熔沸点逐渐升高。 4.密度逐渐增大。 5.溶解性逐渐减小。 II.3.物理性质特性 1.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液溴极易产生有毒的溴蒸气,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与阴冷处,不能用胶塞,且试剂瓶中加水,以减弱溴的挥发。 2.碘具有金属光泽。易溶与酒精,碘酒是常见的消毒剂。 3. 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而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生成I 3)。 注意: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而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生成I 3) III.化学性质 III-1.原子化学性质 III-1.1.原子化学性质通性 1.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2.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都很稳定(除了I ?)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 3.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4. 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 图1 卤素双原子分子电子结构示意图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 (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F 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 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 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 ③都具有强氧化性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 2 +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 H 2 +Br 2 2HBr H 2 +I 2 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 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①HClO 2 注意:将F 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 2先跟H 2O 反应.如将F 2通入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H 2O HX + HXO (X=Cl 、Br 、I ) Cl 2 、Br 2、I 2与H 2O 的反应逐渐减弱,都是可逆反应。 (4)与金属反应 卤族元素与变价元素一般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但 Fe + I 2 = FeI 2 (碘化亚铁) (5)与碱的反应: 2F 2 + 2NaOH =2NaF + OF 2 + 2H 2O X 2(Cl 2 、Br 2、I 2)+2NaOH NaX + NaXO + H 2O (6)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 2 2Br - + C12 = 2C1- + Br 2 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 2的CCl 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I - + Cl 2 =2C1-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 和NaI 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 2 =2NaBr + I 2 2I - + Br 2 =2Br -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 2足量时)或NaBr 和NaI(Br 2不足量时). F 2 + NaX(熔融) =2NaF + X 2 (X =C1、Br 、I) 注意 将F 2通入含Cl -、Br -或I -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 2与H 2O 反应. (7)碘单质(I 2)的化学特性.I 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 2的存在. △ △ 冷

第十四章过渡元素

13-6 铜族元素 13-6-1 铜族元素概述一、铜族元素通性 1?价层电子构型为(n-1)d10 ns1,氧化数有+1、+2、+3,铜、银、金最常见的氧化数分别为 +2、+1、+3。 2?铜族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力,本身变形性又大,所以它们的二元化合物一般有相当程度的共价性。 3?与其它过渡元素类似,易形成配合物。 二、铜族元素单质 1?它们的密度大,都是重金属,其中金的密度最大,为19.3g cm-3。 2?硬度小、有极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金更为突出, 3?导热、导电能力极强,尤以银为最,铜是最通用的导体。 4.铜、银、金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 5?铜、银、金的化学活泼性较差。 铜:在干燥空气中铜很稳定,有二氧化碳及湿气存在,则表面上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 2Cu + 02 + H2O + CO2 > Cu(0H”C03 金:在高温下唯一不与氧气起反应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仅与碲形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银:在室温下不与氧气、水作用,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氢、氮或碳作用,与卤素反应较慢,但即使在 室温下与含有H2S的空气接触时,表面因蒙上一层Ag2S而发暗,这是银币和 银首饰变暗的原因。 4Ag + 2H 2S + O2 > 2AgS + 2H 2。 铜、银不溶于非氧化性稀酸,能与硝酸、热的浓硫酸作用: Cu + 4HN0 3(浓)> Cu(N02 + NO2 f + 2H0 3Cu + 8HN0 3(稀)> 3C U(N0?2 + 2N0 f + 4H0 Cu + 2H 2SO4(浓)―> CuSO- SO2 f + 2H0 2Ag + 2H2SO4(浓)> AS04 + SO2 f + 2H0 Ag + 2HN0 3(65%)> AgNO+ NO z f + HO 金不溶于单一的无机酸中,但金能溶于王水(浓HCI:浓HN03 = 3:1的混合液)中: Au + HNO 3+ 4HCl H[AuC4]I + NO f + 22HO 而银遇王水因表面生成AgCI薄膜而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13-6-2铜的重要化合物

14 无机化学标准练习14-第14章

0.54 0.53 第14章 卤素 1. (1063) 在单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存在着………………………( ) (A) 取向力 (B) 诱导力 (C) 色散力 (D) 诱导力和色散力 2. (1034) OF 2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是…………………………………………… ( ) (A) sp 2 (B) sp 3 (C) sp (D) dsp 2 3. (0931) 下列电子层的结构(K, L, M …)中不是卤素的电子结构者为…………………………( ) (A) 7 (B) 2,7 (C) 2,8,18,7 (D) 2,8,7 4. (7381) 氧呈现+2价氧化态的化合物是…………………………………………………………( ) (A) Cl 2O 6 (B) BrO 2 (C) HClO 2 (D) F 2O 5. (7375) 下面氯氧化物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 (A) Cl 2O (B) ClO 2 (C) Cl 2O 6 (D) Cl 2O 7 6. (4332) 在食盐水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在阴阳极上产生……………………………………( ) (A) 金属钠、氯气 (B) 氢气、氯气 (C) 氢氧化钠、氯气 (D) 氢氧化钠、氧气 7. (3715) 根据碱性溶液中溴的元素电势图,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 BrO -3──── BrO - ──── Br 2 ───── Br - (A) BrO - 3 (B) BrO - (C) Br 2 (D) Br - 8. (7473) 若要除去液溴中溶入的少量氯,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适量的NaOH 溶液 (B) 适量的NaBr 溶液 (C) 四氯化碳 (D) 通入空气 9. (1229) 下列卤化物中,共价性最强的是…………………………………………………………( ) (A) LiF (B) RbCl (C) LiI (D) BeI 2 10. (4357) 如果用浓盐酸与漂白粉作用制备氯气,在所制得的氯气中可能会出现的杂质是…( ) (A) 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C) 氯化氢 (D) 以上三种 11.对于卤化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卤化物均为离子型化合物 (B) 金属卤化物均为共价型化合物 (C) 非金属卤化物均为离子型化合物 (D) 非金属卤化物均为共价型化合物 12. (0630) 下列浓度相同的盐溶液按 pH 递减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KClO 4,KClO 3,KClO 2,KclO (B) KClO ,KClO 2,KClO 3,KClO 4 (C) KClO 3,KBrO 3,KIO 3 (D) KClO ,KBrO ,KIO 13. (7379) 溴的沸点是58.8℃,而氯化碘的沸点是97.4℃,ICl 比Br 2的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ICl 的分子量比Br 2大 (B) ICl 是离子型化合物,而Br 2为共价型分子 (C) ICl 的蒸气压比Br 2高 (D) ICl 是极性分子,而Br 2为非极性分子 14. (1039) ClO 3F 分子的几何构型属于………………………………………………………… ( ) (A) 直线形 (B) 平面正方形 (C) 四面体形 (D) 平面三角形 15. (7389) 已知元素电势图: B ?/ V BrO 3-──BrO -──Br 2──Br - B ?/ V IO 3-──IO -──I 2──I - 试根据电势图预测和在碱性溶液中的歧化产物是…………………………………………… ( ) (A) BrO -和Br -,IO 3-和I - (B) BrO 3-和Br -,IO 3- 和I - (C) BrO -和Br -,IO -和I - (D) BrO 3- 和Br -,IO -和I - +0.54 V +0.45 V +1.07 V 0.45 1.06 0.14 0.45

第十一章 卤 素

第14章卤素 1.氟、氯、溴、碘常见氧化态的变化规律、差别及原因。 2.卤素电子亲和能与键离解能的变化规律、特殊性及原因。 3.为何氯、溴、碘呈现奇数氧化态,有偶数氧化态出现吗,其本质原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4.与其它卤素相比,氟有哪些特殊性,引起这些特殊性的原因是什么? 5.什么是元素电势图,如何构成元素电势图,元素电势图有哪些实际应用?试举例说明 6.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差异及原因,如何分析、理解φ—pH图,此图有哪些应用。7.工业上从海水制溴过程中,用空气吹出的溴为何要用碳酸钠吸收,之后用硫酸酸化,为何又能析出单质溴,能否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海水制溴的这一过程的原理。 8.卤素单质的制备方法特点与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间有无联系?原因何在?卤化氢的制备方法有哪些,不同卤化氢的制备方法又有何差异,为什么? 9.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反应和碳氢化物的卤化应本质上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发生这类反应,由此请你预测几个可能会发生这类反应的无机物。 10.由卤素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的活性情况及产物形式能说明什么问题,能推出什么结论? 11.试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各卤素发生歧化的产物及可能的原因 12.总结HF的共性(物性与化性) 13.HF有哪些特殊性,其原因又是什么?与F2的特殊性有无必然联系? 14.试总结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几种重要的特征反应。为什么说“不同氧化态的同一金属,其高氧化态卤化物的离子性小于低氧化态卤化物的离子性”? 15.除了配位化合物的书写与命名有一定原则外,无机化合物的书写与命名也有一定的规则,试结合卤素氧化物的命名,熟悉无机物的书写与命名方法。 16.多原子卤素互化物和多卤阳离子的空间结构、各种卤酸根离子的结构各有什么特 —1 —

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东方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课题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授课时间: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知识点归纳]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Cl 2 2NaCl(产生白烟) 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 22FeCl 3 (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 2+Cl 2 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 2+Cl 2 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 22PCl 3 (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 22PCl 5 (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 2+H 2 O HCl+HClO (4)与碱反应 ①Cl 2+2NaOH = NaCl+NaClO+H 2 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②2Cl 2+2Ca(OH) 2 = Ca(ClO) 2 +CaCl 2 +2H 2 O(用于制漂粉精)

通电 ③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 2+Cl 2 = 2FeCl 3 ②2KI +Cl 2 = 2KCl + I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 2+Cl 2+2H 2O = 2HCl + H 2SO 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如:①CH 4+Cl 2 CH 3Cl + HCl (取代反应) ②CH 2=CH 2+Cl 2 → 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 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大部分是以Cl 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 2O 、Cl 2、HClO 、H +、Cl -、ClO -、OH -;久置 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 (2)HClO 的基本性质 ① 一元弱酸,比H 2CO 3弱 ② 不稳定,2HClO === 2HCl + O 2↑ ③ 强氧化性 ④ 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 漂白剂 HClO Na 2O 2(H 2O 2) SO 2 活性炭 漂白原理 氧化漂白 氧化漂白 化合漂白 吸附漂白 品红溶液 褪色 褪色 褪色 褪色 紫色石蕊 先变红后褪色 褪色 只变红不褪色 褪色 稳定性 稳定 稳定 不稳定 —— 4.氯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药品及原理:MnO 2 + 4HCl (浓) MnCl 2 + 2H 2O + Cl 2↑ 强调:MnO 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 2,稀盐酸不与MnO 2反应。 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用浓硫酸干燥 尾气处理:用碱液吸收 (2)氯气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 2O 2NaOH + H 2↑ + Cl 2↑ 二、氯化氢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盐酸。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挥发性强酸的通性) 3.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反应原理: NaCl + H 2SO 4 === NaHSO 4 + HCl ↑ (不加热或微热) (2)装置: 与制氯气的装置相似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或用玻璃棒蘸浓氨水靠近是否有白烟产生 加热

卤素及其化合物(精.选)

智能考点二十卤素及其化合物 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Ⅱ.考纲要求 1.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Ⅲ.教材精讲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Cl2 2NaCl(产生白烟) 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 = 2FeCl3

通电 ②2KI +Cl 2 = 2KCl + I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 2+Cl 2+2H 2O = 2HCl + H 2SO 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如:①CH 4+Cl 2 CH 3Cl + HCl (取代反应) ②CH 2=CH 2+Cl 2 → 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 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 2 + H 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 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 2O 、Cl 2、HClO 、H +、Cl -、ClO -、OH -;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 ① 一元弱酸,比H 2CO 3弱 (2)HClO 的基本性质 ② 不稳定,2HClO === 2HCl + O 2↑ ③ 强氧化性; ④ 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 漂白剂 HClO Na 2O 2(H 2O 2) SO 2 活性炭 漂白原理 氧化漂白 氧化漂白 化合漂白 吸附漂白 品红溶液 褪色 褪色 褪色 褪色 紫色石蕊 先变红后褪色 褪色 只变红不褪色 褪色 稳定性 稳定 稳定 不稳定 —— 4.氯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药品及原理:MnO 2 + 4HCl (浓) MnCl 2 + 2H 2O + Cl 2↑ 强调:MnO 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 2,稀盐酸不与MnO 2反应。 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用浓硫酸干燥 尾气处理:用碱液吸收 (2)氯气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 2O 2NaOH + H 2↑ + Cl 2↑ 二、氯化氢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1:500)其水溶液为盐酸。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挥发性强酸的通性) 3.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反应原理: 加热

知识点主族元素碱金属和卤素

第一章第二节主族元素碱金属和卤素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均易电子,具有强性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还原性(元素金属性)逐渐。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2 Li2O 2Na + O2 Na2O2 点燃点燃 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2R + 2 H2O = 2 ROH + H2 ↑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个电子,都显___ 价.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水和氧气反应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碱性:LiOH <NaOH <KOH < RbOH < CsOH 3.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均易电子,具有强性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氧化性(元素非金属性)逐渐。还原性(元素金属性)逐渐从F到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2 HX 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Cl HBr HI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二)掌握卤素的歧化反应 (三)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了解氯化氢HCl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五)了解卤素的鉴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 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 1、区别Cl 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2、卤素的歧化反应 3、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教学难点 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卤素的歧化反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五、实验原理 卤素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其价电子构型ns2np5,因此元素的氧化数通常是—1,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氧化数为+1、+3、+5、+7的化合物。卤素单质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氧化性,其氧化性顺序为:F2 Cl2 Br2 I2。所以,Br-能被Cl2氧化为Br2,在CCl4中呈棕黄色。I2能被Cl2、Br2氧化为I2,在CCl4中呈紫色。

卤素单质溶于水,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X2 + H2O === HX + HXO 这就是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卤素的歧化反应易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且反应产物随着温度和碱液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卤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形式:HXO、HXO2、HXO3、HXO4。随着卤素氧化数的升高, 其热稳定性增大,酸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如氯酸盐在中性溶液中没有明显的强氧化性,但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次序为:BrO3- ClO3- IO3-。次氯酸及其盐具有强氧化性。 HCl的还原性较弱,制备Cl2,必须使用氧化性强的KMnO4、MnO2来氧化Cl-。若使用MnO2,则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且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六、仪器与药品 试管及试管夹、量筒(1mL)、酒精灯、滴瓶(125mL)、试剂瓶(500mL)、烧杯(250mL) KBr、KCl、KI、CCl4、H2SO4(浓)、NaOH、NaClO、MnSO4、HCl(浓)、KClO3、AgNO3、溴水、品红、酒精、浓氨水、碘伏水、pH试纸、KI-淀粉试纸、醋酸铅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七、实验内容 (一)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①取几滴KBr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卤素知识归纳

氯 一、氯的化学性质 ①Cl2与金属反应 ②Cl2与水反应 ③Cl2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尾气吸收)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漂白粉) Ca(ClO2)+CO2+H2O=CaCO3↓+2HClO(日常漂白原理) 3Cl2+8NH3=6NH4Cl+N2 ④Cl2与还原性化合物作用 Cl2+NaBr=2NaCl+Br2 Cl2+2NaI=2NaCl+I2 Cl2+2FeCl2=2FeCl3 3Cl2+6FeBr2=2FeCl3+4FeBr3 (少量Cl2) 3Cl2+2FeBr2=2FeCl3+2Br2(足量Cl2) Cl2+SO2+2H2O=H2SO4+2HCl Cl2+H2S=2HCl+S↓ ⑤Cl2制备 了解: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浓)+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4HCl(浓)+Ca(ClO)2=CaCl2+Cl2↑+2H2O ⑥氟、碘的有关方程式 2F2+2H2O=4HF+O2 Si+4HF=SiF4+2H2 4HF+SiO2=SiF4↑+2H2O

CaSiO3+6HF=CaF2↓+SiF4↑+3H2O Fe+I2FeI2 碘与淀粉溶液变蓝色。 二.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1)成分: 形成淡绿色液体,溶解于水中的氯气能够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Cl2+H2O=HCl+HClO 新制的氯水中主要含有Cl2、HClO、H2O、H+、Cl—、ClO—(HClO为弱酸,部分电离出少量H+、ClO—),以及水电离出来的少量OH—等。 久置的氯水由于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HCl+O2↑,而变成很稀的盐酸,其中主要含有H+、Cl—、H2O、O2(少量). (2)性质: ①新制的氯水可以代替氯气.如: A.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B.氯水和某些非金属阴离子的反应,向KI、Na2S、NaBr的溶液中加氯水。 C.氯水和某些还原性阳离子的反应,向FeCl2溶液中加氯水. D.氯水和某些还原性氢化物的反应,向氯水中通H2S、HBr、HI等. E.氯水和不饱和有机物的加成反应,向氯水中通入乙烯、乙炔等. 三.溴水褪色的种种反应 (1)能使溴水褪色的无机物 H2S:Br2+H2S=2HBr+S↓(褪色且浑浊) SO2:Br2+SO2+2H2O=H2SO4+2HBr Na2SO3:Br2+Na2SO3+H2O=Na2SO4+2HBr NaOH等强碱:Br2+2NaOH=NaBr+NaBrO+H2O Br2+H2O=HBr+HBrO

第十四章 卤 素

第十四章卤素 总体目标: 1.掌握卤素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2.掌握卤素及其化合无各氧化态间的关系 各节目标: 第一节卤素单质 1.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等 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作用、与金属的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氢气的反应及其递变规律;了解卤素单质的用途 3.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第二节卤化氢和氢卤酸 掌握卤化氢的酸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卤化氢的制备方法 第三节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 了解卤化物的分类;金属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的主要性质和制备 第四节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了解卤素含氧酸及其盐酸性、氧化性强度及变化规律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元素的电势图为:E A ?M4+-0.15M2+-0.14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2+不能发生歧化反应 B. M2+是强氧化剂 C. M是强还原剂 D. M4+与M 反应生成M2+ 2.碘的电子结构式是[Kr]5S25P5 ,指出下列哪种化学式的化合物不能存在() A.IF 5 B.IF 7 C.Na 3 H 2 IO 6 D.HIF 3.下列关于(CN) 2 的反应中,不象卤素单质反应的是() A.(CN) 2 +H 2 O==HCN+HCNO B.可在空气中燃烧 C.与银、汞、铅反应得难溶盐 D.与卤素反应生成CNCl、CNBr等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介质中,卤素电对X 2 |Xˉ不变

B.由于卤素阴离子(Xˉ)具有还原性,所以能用电解卤化物水溶液的方法制备卤素单质 C. 卤素阴离子可以作为路易斯碱而构成配合物的内界 D.氟的电负性最大,所以F 2 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所有共价键中最强的 5.在含Iˉ的溶液中通入Cl 2 ,产物可能是() A.I 2和Clˉ B.ClO 3 和Clˉ C.ICl 2 ˉ D.以上产物均有可能 6.将氟气通入水中,生成的产物可能有() A.O 2、O 3 和HF B.OF 2 和HF C.H 2 O 2 和HF D.以上诸种 7.冷的氯水中微粒的种类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8.卤素互化物一般由较重卤素和较轻卤素构成,在卤素互化物分子中,较轻卤素原子个数一般为() A.1 B.2 C.1、3、5、7(奇数) D.2、4、6(偶数) 9.下列物质受热产生Cl 2 的是() A.Cl 3O 5 B.ClO 2 C.Cl 2 O 2 D.Cl 2 O 10.关于SnCl 2和SnCl 4 的熔沸点高低,正确的是() A.SnCl 2高于SnCl 4 B. SnCl 2 低于SnCl 4 C.两者差不多一样高 D.外界条件不同,熔、沸点高低不同 11.制备F 2 实际所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HF B.电解CaF 2 C.电解KHF 2 D.电解NH 4 F 12.实验室制备Cl 2 最常用的方法是() A.KMnO 4与浓盐酸共热 B.MnO 2 与稀盐酸反应 C.MnO 2与浓盐酸共热 D. KMnO 4 与稀盐酸反应 13.实验室制得的氯气含有HCl和水蒸气,欲通过二个洗气瓶净化,下列洗气瓶中试剂选择及顺序正确的是() A.NaOH,浓H 2SO 4 B.CaCl 2 ,浓H 2 SO 4 C.H 2O,浓H 2 SO 4 D. 浓H 2 SO 4 ,H 2 O 14.下列各对试剂混合后能产生氯气的是() A.NaCl与浓H 2SO 4 B.NaCl与MnO 2

第12章-卤素习题

第12章卤素习题 1.选择题 12-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溶液出现蓝色现象的是………………………() (A) 将Cl2气通入淀粉与KI的混合溶液中 (B) 淀粉溶液与饱和氯水混合 (C) 淀粉溶液与KI溶液混合 (D) 淀粉溶液与浓H2SO4混合 12-2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X-离子半径F-< Cl-< Br-< I- (B) 电子亲和能F > Cl > Br > I (C) 电负性F > Cl > Br > I (D) X-离子的水合热(绝对值)F-> Cl-> Br-> I- 12-3氯气中毒时,可吸入解毒剂………………………………………………() (A) 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 (B) 水蒸气与乙醇的混合蒸气 (C) 乙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D) 乙醚蒸气 12-4在常温下,Cl2、Br2、I2与NaOH作用生成产物正确的是………………() (A) Cl2生成NaClO和NaCl (B) Cl2生成NaClO3和NaCl (C) Br2生成NaBr和NaBrO (D) I2生成NaI和NaIO 12-5 下列含氧酸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ClO4-> ClO3-> ClO2-> ClO- (B) ClO4- > ClO2-> ClO3-> ClO- (C) ClO- > ClO2-> ClO3-> ClO4- (D) ClO- > ClO4- > ClO3-> ClO2- 12-6下列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HClO4 > HClO3> HClO2> HClO (B) HF > HCl > HBr > HI (C) HIO4 > HClO4 > HBrO4 (D) HClO> HClO2 > HClO3> HClO4 12-7氢氟酸可以贮存于铜、铅等金属制造的容器中,其原因是……………() (A) 氢氟酸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氟化物薄膜,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 (B) 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氧化物薄膜,可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C) 氢氟酸本身是弱酸,对金属无腐蚀性。 (D) 氢氟酸不与以上金属发生反应。 12-8实验室中制取少量HBr,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 KBr固体与浓硫酸作用。 (B) KBr固体与浓磷酸作用。 (C) PBr3与H2O作用。 (D) 红磷与H2O混合后滴加Br2。 12-9主要用于火柴、焰火的是………………………………………………() (A) NaClO (B) NaClO3(C) KClO3(D) KClO 12-10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 KClO3 2 KCl+3 O2↑ (B) Cu2++4 I﹣ 2 CuI↓+I2 (C) HgCl2 +2 NH3 HgNH2Cl↓+NH4Cl (D) 2 Na2S2O3 +I2 Na2S4O6 + 2 NaI 12-11高氯酸的酸酐是…………………………………………………………() (A) Cl2O (B) Cl2O7(C) ClO2(D) Cl2O6 12-12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IO3-+Cl2+3 H2O IO–+2 Cl-+ 6 H+ (B) ClO3- +2 I-+3 H2O I2+Cl-+6 OH– (C) 2 ClO3-+Br2+2 H+ 2 HBrO3+Cl2 (D) BrO3-+Cl2+2 H+ 2 HClO3+Br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