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差数列课时作业

等差数列课时作业

等差数列课时作业
等差数列课时作业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 计公开课

无为二中公开课 教 学 设 计 课题《2.2等差数列》 执教人:汪桂霞 班级:高一(10)班 时间:2017.3.28(星期二)下午第一节 高一数学必修5 等差数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中项的定义 2.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广后的通项公式

3.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熟练掌握知三求一的解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渗透函数、方程、化归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二)难点 1、等差数列的应用及其证明 三、教学过程 (1)背景问题,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两个表格的数据并进行填空。 思考问题(一):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请问你能预测出下次人类观测哈雷彗星的时间吗? 1682,1758,1834,1910,1986,( 2062 ) 特点:后一次观测时间比前一次观测时间增加了76年 我们把这些数据写成数列的形式:1682,1758,1834,1910,1986,2062...... 思考问题(二):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公里的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请你根据下表填写处空格处的信息吗? 1234567 (9) 高度 h(km) 温度t(°)2821.5158.52(-4.5)(-11)......(-24)特点:高度每增加一千米,温度就降低6.5度。 我们把表格中的数据写成数列的形式:28, 21.5, 15, 8.5, 2, …, -24.......

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4.2.1.2 等差数列的性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四) 等差数列的性质 [练基础] 1.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a 3+a 5=10,则a 7=( ) A .5 B .8 C .10 D .14 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d ≠0),且a 3+a 6+a 10+a 13=32,若a m =8,则m 等于( ) A .8 B .4 C .6 D .12 3.数列{a n }满足3+a n =a n +1且a 2+a 4+a 6=9,则log 6(a 5+a 7+a 9)的值是( ) A .-2 B .-12 C .2 D.12 4.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1+a 2+a 3+…+a 101=0,则有( ) A .a 1+a 101>0 B .a 2+a 101<0 C .a 3+a 99=0 D .a 51=51 5.在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 km 高空,高度每增加1 km ,气温就下降某一个固定数值.如果1 km 高度的气温是8.5 ℃,5 km 高度的气温是-17.5 ℃,则4 km 高度的气温是________ ℃ 6.若关于x 的方程x 2-x +m =0和x 2-x +n =0(m ,n ∈R 且m ≠n ) 的四个根组成首项为14的等差数列,求m +n 的值. [提能力] 7.(多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a 2,b 2,c 2成等差数列 B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log 2a ,log 2b ,log 2c 成等差数列 C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a +2,b +2,c +2成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讲义(学生版)

2.2 等差数列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重点); 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识并能运用(重、难点). 【要点整合】 1. 等差数列的概念 2. 等差中项 如果三个数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注意 根据等差中项的定义,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a +b 2;反之,若A =a +b 2 ,也可得到a ,A ,b 成等差数列,所以A 是a ,b 的等差中项?A =a +b 2 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a 1+(n -1)d . 上述公式中有4个变量,a 1,d ,n ,a n ,在4个变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便可求出其余的一个,即“知三求一”.其作用为: (1)可以由首项和公差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一项; (2)已知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就可以求出首项和公差,从而可求等差数列中的任一项; (3)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也可判断某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及是第几项. 【典例讲练】 题型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 例1 判断下列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1)9,7,5,3,…,-2n +11,…; (2)-1,11,23,35,…,12n -13,…; (3)1,2,1,2,…;

(4)1,2,4,6,8,10,…; (5)a,a,a,a,a,…. 练习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5,则此数列() 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C.是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 D.是公差为n的等差数列 题型二等差中项 例2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练习2:若m和2n的等差中项为4,2m和n的等差中项为5,求m和n的等差中项. 题型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例3(1)若{a n}是等差数列,a15=8,a60=20,求a75. (2)已知递减等差数列{a n}的前三项和为18,前三项的乘积为66.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34是该数列的项吗? (3)等差数列2,5,8,...,107共有项

最新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

§2.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授课类型:新授课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扩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小故事”: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 “现在给大家 出道题目: 1+2+…100=?” 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 “1+2+3+…+100=5050。” 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 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 2+99=101;…50+51=101,所以 101×50=505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 律性的东西。 (2)该故事还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 2、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 )(1n n a a n S += 证明: n n n a a a a a S +++++=-1321 ① 1221a a a a a S n n n n +++++=-- ② ①+②:)()()()(22312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S ++++++++=-- ∵ =+=+=+--23121n n n a a a a a a ∴)(21n n a a n S += 由此得:2 )(1n n a a n S +=

人教A版数学高二必修5课时作业9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课时作业9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等差数列{a n }中,a 4=7,a 5+a 6=20,则前n 项和为( ) A .n 2 B .n 2+n C .2n 2 D .2n 2-n 解析:设{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有 { a 4=a 1+3d =7,a 5+a 6=2a 1+9d =20,解得{ a 1=1,d =2. 所以S n =n +n (n -1)2×2=n 2,选A. 答案:A 2.(江西九江期末)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6=1,则数列{a n }的前11项和S 11等于( ) A .7 B .9 C .11 D .13 解析:S 11=11(a 1+a 11)2 =11×a 6=11.故选C. 答案:C 3.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1,S n 为其前n 项和,且S 4=S 9,a 4+a k =0,则实数k 等于( ) A .3 B .6 C .10 D .11 解析:因为等差数列{a n }中a 1=1,S n 为其前n 项和, 且S 4=S 9, 所以S 9-S 4=a 5+a 6+a 7+a 8+a 9=0, 所以5a 7=0,即a 7=0,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 4+a 10=2a 7=0, 因为a 4+a k =0,所以k =10. 故选C. 答案:C 4.(山东枣庄八中月考)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9,S 6=36,则S 9等于( ) A .45 B .81 C .27 D .54 解析:因为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 所以S 3,S 6-S 3,S 9-S 6成等差数列. 所以S 3+(S 9-S 6)=2(S 6-S 3), 即9+S 9-36=2(36-9), 解得S 9=81.故选B. 答案:B

2018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函数与导数不等式第4讲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课时规范练文

第讲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 一、选择题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 .(,] .(,+∞) .[,+∞) 解析:由题意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又由′()=-≤,解得<≤,所以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答案:.(·浙江卷)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 解析:利用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进行验证.′()>的解集对应=()的增区间,′()<的 解集对应=()的减区间,验证只有选项符合. 答案: .函数()=+-的极值点的个数是( ) . . .无数个 . 解析:函数定义域为(,+∞), 且′()=+-=, 由于>,()=-+的Δ=-<, 所以()>恒成立,故′()>恒成立, 即()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无极值点. 答案:.(·山东卷)若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函数的图象在这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

直,则称=()具有性质.下列函数中具有性质的是( ) .= .= .= .= 解析:对函数=求导,得′=,当=时,该点处切线的斜率=,当=π时,该点处切 线的斜率=-,所以·=-,所以⊥;对函数=求导,得′=恒大于,斜率之积不可能为-;对函数=求导,得′=恒大于,斜率之积不可能为-;对函数=,得′=恒大于等于,斜率 之积不可能为-. 答案: .已知≥,函数()=(-),若()在[-,]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 .<< .≥ 解析:′()=[+(-)-], 因为()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恒成立. 令()=+(-)-, 则解得≥. 答案: 二、填空题 .已知为函数()=-的极小值点,则=. 解析:由题意得′()=-,令′()=得=±,所以当<-或>时,′()>;当-<<时,′()<,所以()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在=处取得极小值, 所以=. 答案:.(·全国卷Ⅲ)已知()为偶函数,当<时,()=(-)+,则曲线=()在点(,-)处的切 点方程是. 解析:令>,则-<, (-)=-, 又()为偶函数,即(-)=(), 所以()=-(>),则′()=-(>). 所以′()=-, 所以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答案:++=.(·佛山质检)若函数()=-+-在[,+]上不单调,则的取值范围是.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

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 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

第五章 第2节 等差数列同步课时作业

第五章 第二节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1.设命题甲为“a ,b ,c 成等差数列”,命题乙为“a b +c b =2”,那么 ( ) A .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a b +c b =2,可得a +c =2b ,但a 、b 、c 均为零时,a 、b 、c 成等差数列,但a b +c b ≠2. 答案:B 2.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2n . (1)设b n =a n 2 n -1,证明: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1)证明:由已知a n +1=2a n +2n 得 b n +1=a n +12n =2a n +2n 2n =a n 2 n -1+1=b n +1. 又b 1=a 1=1, 因此{b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由(1)知a n 2 n -1=n ,即a n =n ·2n -1. S n =1+2×21+3×22+…+n ×2n -1, 两边乘以2得,2S n =2+2×22+…+n ×2n . 两式相减得 S n =-1-21-22-…-2n -1+n ·2n =-(2n -1)+n ·2n =(n -1)2n +1. 3.(2009·福建高考)n n 334,则公差d 等于 ( ) A .1 B.53 C .2 D .3

解析:∵S 3= (a 1+a 3)×32=6,而a 3=4,∴a 1=0, ∴d =a 3-a 12 =2. 答案:C 4.(2010·广州模拟)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9n ,第k 项满足5<a k <8,则k 等于 ( ) A .9 B .8 C .7 D .6 解析:a n =????? S 1 (n =1)S n -S n -1 (n ≥2) =????? -8 (n =1) -10+2n (n ≥2)=2n -10, ∵5<a k <8,∴5<2k -10<8, ∴152

(通史版)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时规范练25 雅典民主政

课时规范练25 雅典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18)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这表明古希腊( ) A.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他一切 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C.雅典公民没有个人自由,缺乏个性 D.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城邦利益至上,与雅典民主的实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城邦利益至上,但并不排斥个人自由,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城邦利益至上,与雅典民主的弊端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广东惠州一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写下法律,同为高贵者与低微者,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致城邦》体现了“分配性正义”,指责城邦公民“他们毫不尊重圣洁的或者公共的财产”。据此可知,梭伦( ) A.批判专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社会不公 D.维护公共利益 ,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论及雅典人的权利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梭伦强调雅典城邦的整体利益,而不是雅典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及指责城邦公民不尊重公共财产的行为可知,梭伦意在维护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故D项正确。 3.克利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 )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 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改变,没有涉及公民权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转变,没有涉及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故B项错误;由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的转变,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D项错误。

考点4 等差数列(学生版)

考点4 等差数列 [玩前必备] 1.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2.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n =f (n ),那么这个式子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 则a n =????? S 1 (n =1)S n -S n -1 (n ≥2). 4.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a 1+(n -1)d . 说明: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化为a n =pn +q (其中p ,q 为常数)的形式,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一次表达式,反之,若某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关于n 的一次表达式,则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其前n 项和S n ,则S n =n (a 1+a n )2=na 1+n (n -1)2 d . 说明: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这表明d ≠1时,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关于n 的二次表达式,并且没有常数项. 7.等差中项 如果A =a +b 2 ,那么A 叫作a 与b 的等差中项. 8.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玩转典例] 题型一 数列的概念 例1 根据下面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5项: (1)a n =n 2-12n -1 ;(2)a n =n(n+2). [玩转跟踪]

2.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2.2等差数列 授课类型:新授课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公差的概念,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 过程与方法:了解等差数列的构造过程以及应用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总结归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四、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并给出数列和表示的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 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①0,5,10,15,20,25,… ②48,53,58,63 ③18,15.5,13,10.5,8,5.5 ④10072,10144,10216,10288,10366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2、讲授新课 ①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注: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对于数列{}n a ,若1n n a a d --=(与n 无关的数或字母),2,n n +≥∈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思考:请写出数列①、②、③、④的通项公式。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n a d m n a m )(-+】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 若一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d a a =-12即:d a a +=12 d a a =-23即:d a d a a 2123+=+= d a a =-34即:d a d a a 3134+=+= ……

第二章 2.2 第2课时 等差数列的性质(优秀经典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A 组 学业达标] 1.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若a 1+a 5+a 9=4π,则cos a 5的值为( ) A .-1 2 B .-3 2 C.32 D.12 解析:因为{a n }为等差数列,a 1+a 5+a 9=4π, 所以3a 5=4π,解得a 5=4π 3. 所以cos a 5=cos 4π3=-1 2. 答案:A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3a 8+a 13=120,则a 3+a 13-a 8=( ) A .24 B .22 C .20 D .-8 解析:因为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所以a 3+3a 8+a 13=5a 8=120,所以a 8=24, 所以a 3+a 13-a 8=a 8=24. 答案:A 3.设e ,f ,g ,h 四个数成递增的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 ,若eh =13,f +g =14,则d 等于( ) A .1 B .2 C .3 D .4 解析:e ,f ,g ,h 四个数成递增的等差数列,且eh =13,e +h =f +g =14, 解得e =1,h =13或e =13,h =1(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公差d =13(h -e )=1 3×(13-1)=4. 答案:D

4.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d≠0),且a3+a6+a10+a13=32,若a m=8,则m为() A.12 B.8 C.6 D.4 解析:由等差数列性质得, a3+a6+a10+a13=(a3+a13)+(a6+a10) =2a8+2a8=4a8=32, ∴a8=8,又d≠0,∴m=8. 答案:B 5.若等差数列{a n}和{b n}的公差均为d(d≠0),则下列数列中不为等差数列的是 () A.{λa n}(λ为常数) B.{a n+b n} C.{a2n-b2n} D.{a n·b n} 解析:等差数列{a n}和{b n}的公差均为d(d≠0),对于A,由λa n+1-λa n=λ(a n+1-a n)=λd为常数,则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对于B,由a n+1+b n+1-a n-b n=(a n+1-a n)+(b n+1-b n)=2d为常数,则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对于C,由a2n+1-b2n+1-(a2n-b2n)=(a n+1-a n)(a n+1+a n)-(b n+1-b n)(b n+1+b n) =d(2a1+(2n-1)d)-d(2b1+(2n-1)d)=2d(a1-b1)为常数,则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对于D,由a n+1b n+1-a n b n=(a n+d)(b n+d)-a n b n=d2+d(a n+b n)不为常数,则该数列不为等差数列. 答案:D 6.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5=a,a10=b,则a15=________. 解析:法一:d=a10-a5 10-5 = b-a 5,

2019高三英语(译林版)一轮训练题课时规范练7 模块三 Unit 1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7(模块三Unit1) Ⅰ.阅读理解 A (2017·江西南昌四模) Soup on my nose,a nearly spilled glass of wine and chocolate down my white blouse,as blind dates suggest,this was a really messy one.I have never made so much noise with plates and glasses,nor had I dined with a never-before-met companion.This blind date was quite different: we could see nothing.“Put your left hand on my shoulder,and then we’ll take small steps forward,” said Michael,the visually impaired(视力障碍的)server,in an East London accent.We three felt our way carefully bumping past heavy curtains before being arranged at the dining table,where we would eat and drink three completely secret and unseen courses. Welcome to Alchemy in the Dark,Hong Kong’s first full-time restaurant in total darkness.Upon arrival,diners briefly tell the chef on their allergies(过敏性反应),lock away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enter the windowless restaurant,which can seat 25.When the meal is over,the contents of the delicious menu are shown—often to the diners’ surprise.“This is definitely duck,” my friend said,while eating chicken.“This soup,” I declared,“is carrot and coriander.” Even the too-close smell did not reveal the real tomato and cumin flavors.Dining in the dark changes everything:the sense of smell is heightened,manners go out of the window—using your hands to feel around the plate becomes normal—and there is a strange thrill in being able to ignore your facial expressions.Best of all?You don’t have to spend hours beforehand(事先)wondering what to wear. Alchemy in the Dark is at 16 Arbuthnot Road,Central,and is open Monday to Saturday,from 7 pm to 11 pm.Reservations are required.A three-course meal with wine pairing costs HK$700 per person.Five percent of all profits go to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Blind. 1.How did the author and his companion arrive at their dining table? A.By using a map. B.By being led. C.By feeling their way. D.By finding it by themselves. 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The diners might eat what they are allergic to. B.The author enjoyed a special lunch at Alchemy in the Dark. C.The restaurant donated some money to the H.K Society for the Blind.

等差数列(学生版)

等差数列 导引: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例如:等差数列:3、6、9、…、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计算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 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例题1有一个数列:4、7、10、13、…、25,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练习: 1、有一个数列:2,6,10,14,…,106,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数列:5,8,11,…,92,95,98,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3、在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57,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题2 有一等差数列:2,7,12,17,…,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练习: 1、求1,5,9,13,…,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O项。 2、求等差数列2,5,8,11,…的第100项。 3、一等差数列,首项=7,公差=3,项数=15,它的末项是多少? 例题3 计算2+4+6+8+…+1990的和。 练习: 1、计算1+2+3+4+…+53+54+55的和。 2、计算5+10+15+20+? +190+195+200的和。

3、计算100+99+98+…+61+60的和 例题4计算(1+3+5+...+l99l)-(2+4+6+ (1990) 练习: 1、计算(1+3+5+7+...+2003)-(2+4+6+8+ (2002) 2、计算(2+4+6+...+100)-(1+3+5+ (99) 3、计算(2OO1+1999+1997+1995)-(2OOO+1998+1996+1994)。 例题5 已知一列数:2,5,8,11,14,…,80,…,求80是这列数中第几个数。 练习: 1、有一列数是这样排列的:3,11,19,27,35,43,51,…,求第12个数是多少。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例解(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2.2等差数列(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A版必修5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2.2等差数列(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A 版必修5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熟练运用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当d =0时,a n 是关于n 的常函数;当d ≠0时,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点(n ,a n )分布在以d 为斜率的直线上,是这条直线上的一列孤立的点. 2.已知在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a n }中的第m 项a m 和第n 项a n (m ≠n ),则a m -a n m -n =d . 3.对于任意的正整数m 、n 、p 、q ,若m +n =p +q .则在等差数列{a n }中,a m +a n 与 a p +a q 之间的关系为a m +a n =a p +a q . 一、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2+a 4+a 6+a 8+a 10=80,则a 7-12 a 8的值为( ) A .4 B .6 C .8 D .10 答案 C 解析 由a 2+a 4+a 6+a 8+a 10=5a 6=80, ∴a 6=16,∴a 7-12a 8=12 (2a 7-a 8) =12(a 6+a 8-a 8)=12 a 6=8. 2.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 1+a 7+a 13=4π,则tan(a 2+a 12)的值为( ) A. 3 B .± 3 C .-33 D .- 3 答案 D 解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a 1+a 7+a 13=3a 7=4π, ∴a 7=4π3 . ∴tan(a 2+a 12)=tan(2a 7)=tan 8π3 =tan 2π3 =- 3. 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d ≠0),且a 3+a 6+a 10+a 13=32,若a m =8,则m 为( ) A .12 B .8 C .6 D .4 答案 B 解析 由等差数列性质a 3+a 6+a 10+a 13=(a 3+a 13)+(a 6+a 10)=2a 8+2a 8=4a 8=32,

(通史版)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 课时规范练5 农业的主要耕

课时规范练5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及手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检测,2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 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 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 ,故A项错误;由材料“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可知学者认为井田制瓦解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关于土地私有制确立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土地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没有体现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故D项错误。 2.(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12月联考,2)据历史记载,秦汉时的农民,五口之家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形态。从当时全国的人口统计看,则一户亦为五人左右。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 C.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D.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故A项错误;传统生育观念是多子多福,并无人口限制,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故C项正确;土地私有 制的确立与人口多少无关,故D项错误。 3.(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第二次联考,3)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 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每年 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江淮地区农业发展,并不是强调关东地区发展滞后,故A项错误; 重农政策在唐朝一直被贯彻,故B项错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发展,粮食产 量大幅提高,故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 4.(2018福建泉州质量检查,4)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第34讲 数列的概念与等差数列(学生版) 备战2021年新高考数学微专题讲义

第34讲:数列的概念与等差数列 一、课程标准 1、通过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2、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3、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的公式. 4、.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5、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回顾 知识梳理 1. 数列的概念 (1)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可以看做是定义域为N *或其非空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其图像是一群孤立的点. 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应注意其定义域,不要和函数的定义域混淆. (2)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a 2,a 3,…,a n ,…,简记为{a n },其中a 1称为数列{a n }的第1项(或称为首项),a 2称为第2项,…,a n 称为第n 项. 2. 数列的分类 (1)数列按项数的多少来分: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2)按前后项的大小来分: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注:并不是每一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也不一定唯一. 4. 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来描述,也可以通过图像或列表来表示. 5.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