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治建设中如何实现司法独立

法治建设中如何实现司法独立

法治建设中如何实现司法独立
法治建设中如何实现司法独立

法治建设中如何实现司法独立

纵观世界各国法律,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和以苏联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两大类别。每一个法律体系,皆有利有弊,在此不展开论述。但无论是哪个法系的法律,都要在确保司法独立的基础上,通过完备的法律条文和具体的措施,去约束个人和集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使他们能时时处处以法律为准绳,去规范自己,调整自己,从而形成一个学法律,讲法律,用法律的法治社会。因此,司法独立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那么,什么是司法独立?我国的司法独立现状如何?实行司法独立有哪些意义?如何实现我国的司法独立?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此展开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司法独立”的概念

司法独立,是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第一大特点,主张司法权必须同行政权分立,非经司法机关,非经正当司法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司法独立”源于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从历史上看,它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对抗封建帝王的专制统治,特别是反对专制君主控制司法机关,随意逮捕、审讯甚至处死臣民而进行的

一种抗争,是资产阶级反对王权专横暴戾统治的一面大旗。

二、我国“司法独立”现状

(一)党政领导干预司法,妨碍司法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大陆法系法律,也由于建国初期某些国家领导人长期不重视法治建设,奉行“党包揽一切”,“领导说了算”的“人治”政策,导致各地党政领导干预司法,妨碍司法的事情时有发生,致使国家的法治建设形如虚设。对我国法制破坏最严重的应是“文化大革命”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头脑简单的红小兵们在政治野心家的唆使下,冲击国家机关,砸烂公检法牌子,随意批斗、殴打和侮辱普通的干部群众。在这样荒唐、野蛮、疯狂的政治氛围下,礼崩乐坏,司法机关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不能保障,政法干警连自身的生命安全也都难以保证,又谈何“司法独立”呢?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党政领导干预司法的事情也还是屡见不鲜。如茂名市前任常务副市长杨光亮,为了个人利益,在茂名市司法机关对“南香城土地纠纷”事件的处理中,利用特权公然干预妨碍司法公正,以致他在2009年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二)机关职能重叠错位现象影响了司法机关发挥职能。

按照目前我国的国家机关设置情况来看,存在着大量职能重叠、错位现象,也间接地影响了司法机关发挥职能。以网络上现在热炒着“要不要撤销”的信访局为例子,我们知道,信访局是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诉求,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上访群众反映的诉求,大部分都与法律问题有关,与司法机关或者其他职能部门有关。如房屋权属纠纷,劳资纠纷,人事纠纷,土地纠纷等等。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由司法机关或相关部门予以审判裁决。也正因为这些案件超出了信访局的能力范围,往往都是转交地方政府处理,或者建议到司法机关予以解决。如此看来,信访局除了转交材料,向领导汇报,确实没有再大的能耐了!而县市领导一般都公务繁忙,也对这些信访案件的处理无暇顾及,以致案件一拖再拖,群众怨声载道。但在国外是没有信访局的,像这些纠纷案件,他们都会指定由司法机关审理。而外国民众也习惯打官司。但我们因为机关职能重叠错位,如信访局之类的单位无所作为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

(三)司法行为未能规范,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人情案、关系案、钱权交易案的发生。

按照我国目前的司法机关序列,狭义的司法机关指的是法院和检察院,广义的司法机关泛指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等政法机关。在这些机关里面,检察院可以监督和规范其他几个单位的司法行为,问题是谁又来监督检察院呢?纪委和人大是可以监督,但是监督太远,而且对这个法律专业性强的部门还真不知道如何监管,倒不如不管。而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也由于相关监管没有跟进,常常会出现法官“吃完被告吃原告”,或者“给钱想怎么判就怎么判”的乱象,致使人情案、关系案、钱权交易案大量出现。如茂名市茂港区法院原院长严得贪赃枉法,做黑社会组织“保护伞”一案,就是典型的案例。

三、“司法独立”的政治意义

(一)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基础。

强调司法独立,实际上是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是把我国过去的“人治社会”转变为“法治社会”,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基础。从这点看,司法独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世界各国法治建设迈上新的里程碑的一个标志,是从野蛮

愚昧走向文明先进,是从随意的法律应用到规范的司法行为,它的实施,使我国与世界的法制建设基本接轨,具有相当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进一步确立了法的至高无上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当“司法独立”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后,当“司法独立”不再是口号,而是具体实施的一种司法行为以后,可以想象,以往那些党政领导干预司法,妨碍司法的现象将会一去不返。因为它的实施,将使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国家领导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能干扰司法机关办案,真正实现了“法治”,彻底地摒弃了过去的“人治”,治愈了过去的司法“风湿病”,真正做到“腰不疼了,腿也挺有劲”。

(三)有效形成对国家职能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众所周知,司法机关除了办案外,还有监督国家机关职能行为的职责。如检察院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的职责,法院也有对国家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判裁决的职能。在“人治”社会里,因为司法不能独立,司法机关要发挥职能,实现对国家职能机关的监督和制约就大打折扣。由于领导干预,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违法也无可奈何。

但在“法治”社会里,由于司法独立,司法机关可以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对案件的干扰和阻拦,独立地公平公正地办案,这就有效地形成了对国家机关职能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四、实现“司法独立”的途径

(一)加快全国人大立法步伐,尽快确立司法独立地位,使其合法化,制度化。

无法不立,失去了宪法和相关法律的法理支持,本应合理的司法独立制度也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全国人大应该从加快我国法治建设的高度去考虑,尽快把司法独立制立法,使其合法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司法机关也就能够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上挺直腰杆了。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不一定要全盘照搬外国的“三权分立”制,但可以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和良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司法制度。

(二)进行司法体制改革,为司法独立创设良好的政治环境。

当前,要实现司法独立,还有很多政治体制上的障碍。要实现这一个目标,最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包括司法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机关

职能,把一些机构重叠,运行效率低,职能错位的部门进行撤并优化,为司法独立的进一步实现扫清障碍,创设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加强法制宣传,进一步强化国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封建儒家思想在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这为“人治思想”的盛行,提供了看似合理的土壤。但是一个政治成熟的法治国家,是容不下“人治”思想的。因此,要建设法治社会,要司法独立,就一定要加强法制宣传,通过网络,报刊,影视等媒介,利用文字,视频,音乐,图画,声音等手段来宣传法治,进一步强化国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确保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早日实现。

(四)完善人大代表和纪委监督司法机关机制,确保“司法独立”阳光运行。

按照我国现行的司法监督机制,各级人大和纪委都有权监督司法机关的职能行为。因此,完善这一个机制,需要人大和纪委在不泄密、不影响、不干扰司法机关正常办案的情况下,切实地对司法机关执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甚至一些社会影响大的案件,还可以邀请媒体记者现场报道,普通群众也可以申请

法庭旁听,这样既可监督司法机关的职能行为,做到不违法办案,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和钱权交易案,确保“司法独立”制度阳光运行,也为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足够的舆论支持,使人们逐渐认可和支持司法独立。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人治”思想的长期盛行,行政领导思想观念的落后与保守,群众对“法治”思想的认识模糊,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实现“司法独立”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我们也乐观地看到,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已经拉开帷幕,并且步入了正常轨道,按照这样的司法改革思路和良好发展态势,我相信实现法治建设中的司法独立,已经为期不远。

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下面是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二0 XX年是全面落实党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法治湖南建设总体目标的关键年,根据区人大《关于加强法治苏仙的决议》的要求,全方位、角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快全社会法治化进程,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现结合我局林业发展、改革、创新的实质特制定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方案。 充分利用普法载体。围绕难点、热点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工作的社会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普法宣传栏、网站等大力宣传建设行业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及时更新普法信息,营造宣传氛围。组织“法律进机关、下乡”活动,开展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及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专项活动。利用新闻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法律咨询服务,为苏仙林业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认真抓好普法对象。一要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推进干部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丰富学法内容,坚持领导干部理论中心组学 法,会前学法、一事学法等做法,提高依法 执政的能力。二要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专业法学习培训,进一步落实建设行政执法人员学法考试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以提高建设系统执法依法办事能力。三要以提高干部法律素质为重点,加强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建设系统干部学习各种公共法律和专业法律,做到知法、用法、守法,依法管理。

积极落实普法教育。科学制定年度法治教育计划,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坚持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公务员法》、《行政复议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湖南省林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依法行政方针政策和依法行政基本理论,明确各自岗位的行政执法任务和执法责任,增强责任感,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尤其要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营造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氛围,不断地提高干部的法律素养。 全力抓好普法总结。健全普法工作档案,及时上报普法工作信息。认真抓好普法工作的档案建设,各项普法工作的计划、活动、会议、检查、考试均要保存原始资料,文件、信息、图片等均要存入档案。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认真学习贯彻《法治湖南建设纲要》 按照所有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 内容,缩短审批时限,强化行政责任,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审批与监管相分离的内部审批体系,做到高效运转, 互相监督,方便基层办理许可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效能。及时发布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公布有效规范性文件内容。 构造阳光权力运行机制。在目前政务公开的基础上按照规定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构筑阳光权力运行平台,确保建

中国法治建设的与存在的问题论文

山东交通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课论文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姓名学号备注 李述群140611229 邱国富140611230 组长 赵世达140611231 董昊亮140611232 张庆元140611233 杨元栋140611234 姜程文140611235 于泳哲140611236 2014年 12 月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要想分析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明确法治的起源、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与特征等。 法治的起源:法治作为一种法律学说、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来自于世界上各民族,特别是西方各民族在其生存的过程中权利与权力的广泛的持久的张力,来自特定的法律思想与社会实践的频繁的积极的互助共生。 法治的概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而现在一般说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法律公开;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保障权利和自由;实行正当程序。 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提出:早在1949年1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同志就在司法训练班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法治,我们需要我们的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方面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的特征:1、以非人格化的权威及规则否定人格化的权威;2、法律规则的肯定性、明确性和普遍性、连续性、稳定性;3、法律体系的完备和统一;4、法律职业的中立性;5、司法过程的公开性、程序性6、维护自由、平等、正义,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共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平衡;7、在对“传统性”和“西化”的突破上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我们走上探索和实践法治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从他早年的“民本”思想,到他晚年的“群治”思想等,使得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1978年以前在“现代性”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在邓小平的“民主立国论”和“法制权威论”民主法治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1997年7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写入宪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和全局着眼,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对过去的民主法治建设成就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目标。未来中国法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努力实现四个基本转变,即从法治到社会主义宪政的转变、从法律体系构建到法治体系建设的转变、从注重立法到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转变、从法治的表面“维稳”向深层次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力腐败问题的转变。全社会应当尽快把对中国法治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上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的法治建设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的成就。2014年12月4日,中国迎来了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我国法治建设又向前迈进一大步。65年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的35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华儿女的努力下,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中国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中国的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成功道路,

法治建设2017年度工作计划

法治建设XX年度 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法治交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交,营造良好的法治交通环境,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17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1.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加强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法治档案,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 2.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在执法队伍和交通质督站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使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执法动机和执法目的,弘扬执法就是服务、执法就是维护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理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切实做到全员参与、严格考核。 3.继续抓好“普法”宣传教育。按照“法治建设”相关要求,使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提高交通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二、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 1.建立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健全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

民主协商、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将决策过程置于法治框架内。 2.加强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定,强化备案管理。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1.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和程序。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行使执法权。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优化执法流程、规范取证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用程序的公正保证结果的公正。 2.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建筑工地违法施工,加大XX等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执法专项整改活动,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局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向社会公布整改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3.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建设。将行政审批系统纳入行政权利运行平台。进一步清理行政职权目录,落实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要求。行政机关法定职责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委托;无规章以上依据的权力事项要中心核定;切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断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利益链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行政权力应当纳入而未纳入平台运行的实施问责。

浅谈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浅谈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作为一名“90后”,“依法治国”、“法治社会”这样的字眼似乎从小就一直听到大人们挂在嘴边,而真正对这些概念有些许认识,是直到上了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没有了政治课,这些似乎又离了自己。下面我只能以自己平时看新闻和老师上课讲的一些内容来谈谈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 先来说说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优势。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其实,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渊源是很深远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关于国家律例的措施;而百家争鸣时则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流派,他们主张君主以严刑酷法统治国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尽管与我们现代社会所主张的法治大相径庭,但这在当时已是一大进步了。而此后,我国的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国家律例,可见,我国的法治社会的建设是历史悠久的。而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尽管这中间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但都能及时纠正,并不断地推进普法教育,使得我国法治建设稳步发展。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已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也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法律和法制意识也不断提高,相信我们的法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已经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上取得了不少进步,我们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说起,我们的法治渊源的确很悠久,但古代的法跟我们现在的法差异极大,再者,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民主可言,人民的呐喊和法律的力量终究敌不过君权的日益强大;第二点,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相关的历史传统使得司法独立的实现有很大的难度,行政的干预对法律的真正实施是一大阻力;其次,尽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法律中存在着漏洞这是在所难免,我们还得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再者,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对于一个案件的审理,法官首先考虑的似乎是各方的利益,而非法律中的各项规定,某种程度上来讲,法律简直是形同虚设。最后,普通群众的法律意识依然比较淡薄。先是我们对于国家的法律并不了解;还有,当权益受到了侵犯时,我们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而是私下了解或者通过一些非同寻常的手段;而从历史原因来

法治建设工作方案.docx

法治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法治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高效、法制宣传和法治实事惠民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法治建设推进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按照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组织机构 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行政相对人树立食品药品法制观念,自觉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经营,促进提高社会公正诚信度和法治化管理水平,构建法治建设长效机制,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四、工作措施 认真按照《区提升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工作实施方案》(常新法治办〔2014〕1号)要求,充分履职尽责,扎实推进提升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的各项工作。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做到爱岗敬业、忠于法律、执法为民,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良行为,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风范,自觉学法用法守法,努力打造一支“公正执法,廉洁高效”的监管队伍。 (二)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市行政执法暂行规定》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说理。遵循行政处罚法定、公正、公平、过罚相当的原则,围绕案件受理、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告知听证、处罚决定和处罚程序等,采取书面、口头等形式向当事人阐明案件涉及的法律、事实和情节等事由,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凡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既严格执法,又以理服人。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积极创建“依法行政示范点”。 (三)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走访约见、规劝提示、信用公示、警示告诫、行政建议等方式,将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全过程,积极化解和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四)加强政务公开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做到各项工作透明化,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法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法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为引导全民把自觉遵守法律规范作为行为底线、道德底线,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推动主动创稳走向常态,逐步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新格局,根据《中共省委关于印发<省依法治省纲要>的通知》、《中共州委州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意见>》及《县2015年法治建设行动上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县人社局2015年法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紧紧围绕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法治建设行动的开展,依法治县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县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普遍提高,宪法和法律权威得到普遍尊崇和维护,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

围基本形成,各种社会活动逐步纳入法治轨道,法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全过程,确保依法治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执政为民、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3、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法治建设贯彻于经济建设、政法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把依法治县与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和善安县有机结合,建立依法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4、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从实际出发,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分步骤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三、工作任务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科学界定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建设法治企业的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集团及所属企业依法经营决策水平,不断加强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推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为集团“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的总体部署,按照省国资委《关于省属企业推进依法治企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国资法规〔2014〕【2014】2号)精神,结合企业实际,为进一步加快依法治企进程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建立健全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诚信守法的管理制度,着力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推进集团及所属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为加快集团及所属企业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力争到2020年,建立健全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法律顾问队伍素质和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充实企业法治文化,全面落实第三个法制建设三年目标和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工作目标。基本建立法制建设组织体系,基本形成法制建设保障体系,提高依法治企水平,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工作措施 (一) 以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完善企业内控机制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企业运行的体制基础。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重视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修改流程,促进企业规章制度统一规范、协调一致。在投资、建设管理、经营管理、资产审计、财务管理、劳动关系、安全生产等重大经营管理领域,要有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可循。 (二)以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制度工作组织体系 总法律顾问制度是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健全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快推进总法律顾问专职化、专业化,落实总法律顾问职责,健全工作流程和制度,确保总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充分真正发挥其保障依法决策的职责作用。要加快推进总法律顾问专职化、专业化。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事务机构,。集团公司及重要子企业要建立法律事务机构,明确法律事务工作职责,保障法律事务工作经费,确保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履职,要充实配备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法律事务机构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二)以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为手段,逐步完善法律管理工作体系

2019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篇一】 201x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检查验收之年。201x年全局法治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x 届x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局中心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全面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提供法治保障。 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x届x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系列贯彻意见。统筹运用各类媒体和传播渠道,深入学习宣传十x届x中全会和县委、县政府系列贯彻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定位和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学习宣传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普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围绕党委、政府和局重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及****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认真落实全体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积极推动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制度。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学法用法无纸化考试系统网上学法考法。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 3.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房产展销会、房管网格、“三送”等活动组织全局法制宣传工作者、普法志愿者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农家,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活动,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 4.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全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创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在阳光花园小区,通过强烈的艺术元素、丰富的法治文化设施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法治文化内涵。【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5.积极组织“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对照局“六五”普法规划,认真开展自查,搞好查缺补漏,全面系统总结。通过各种宣传平台,积极展示我局“六五”普法的成功经验和明显成效,积极申报“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二、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1.落实专业普法责任。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局属单位和机关股室认真落实好所管理的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普及。

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大全

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大全 一、完善组织建设,明确工作目标 “六五”普法以来,我局普法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发展战略和县委“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六五”普法的具体要求,认真实施普法和创建方案。为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完成,成立了以局长胡文炳为组长,党组成员、低保局局长汪新华为副组长,各股(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治理暨创建全国法治县的领导小组。 201X年度,我局进一步完善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大力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该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副组长分工协作的工作办法,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健全五项制度,即领导带头学法制度,重大事务会议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复议制度和法律追究责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将优待抚恤、防灾减灾、民非登记、城乡低保等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法治建设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本职工作与法制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积极开展法制学习和法制宣传工作 按照201X年我局年初制定的实施意见,我局妥善处理好普法学习时间安排和民政工作任务重的矛盾,采取电视光盘宣传学习,组织法律专家讲课和发放学习资料等手段,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水平,在工作中自觉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局领导在重大决策中,积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咨询法律法律顾问,让各项决策都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避免了决策的失误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涉军维稳和涉核人员的信访工作中,我局严格依法办理,积极开拓解决问题的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重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宪法》、《收养登记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等,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达到了普法的目标。 我局根据太法治办〔201X〕9号文件,在全局开展“六五”普法暨创建法治县知识考试,调动全局上下学习政策业务知识和学习法制的积极性,做到学习宣传法制100%的参与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留死角。

学习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精品文档 学习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 以来,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阐述,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和基本思路。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一) 党的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不仅是对法治中国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科学定位。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也得以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 1 / 17 精品文档

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级党政机关依法处理政务的能力与民众日益增长的依法治国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信访不信法的情况时常发生。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统一原则,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求。这明确了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思路,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二)建设法治中国面临的几个挑战 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但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领域,仍然面临一些重大挑战。 2 / 17 精品文档 、法治推进的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主导者的政府既要掌控法治的发展和运转,又要通过法律控制自我权力的行使,往往陷入难以取舍的处境,法治也随之遭遇尴尬。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决定了我国实现法治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也决

法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法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牵头部门:区委法建办责任人:刘比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巴南的决定,全面落实全民普法规划,推进“平安巴南”、“法治巴南”、“和谐巴南”建设,推动巴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平安巴南建设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平安重庆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全民普法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和维护司法公正为重点,以规范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监督体系为保证,以“三区”建设为已任,以宜居巴南、森林巴南、畅通巴南、平安巴南、健康巴南、诚信巴南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努力为巴南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全区形成学法、守法、尚法的浓厚氛围;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公正司法进一步增强;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法律服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有效保障;有巴南特色的法律文化初步形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文明;对符合条件、有援助需求的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面保持100%,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增长10%以上;所有困难群众都打得起官司、所有有理有据的当事人都打得赢官司、所有案件都能在法定时限内审理和执行,把巴南建设成为全市打官司最公正、最方便、最便宜的地区之一。 到2010年,全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面达90%以上,我区达到市级“法治区县”创建标准,全区75%以上的社区达到“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85%以上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到2012年,全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面达100%,全区公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区90%的村和100%的社区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宣传工作 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中介、进监所、进娱乐场所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违法犯罪预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在全区重点培育出3个普法示范镇(街道)、30个普法示范村(社区)、200个普法示范大院(小区),打造普法工作亮点。通过开展“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建设活动,总结经验,培育典型,示范引领全区法制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1.深入推进“法律九进”活动 (1)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法用法档案。把法律知识作为全区各类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的日常干部培训规划。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把法制教育融入公务员工作的全过程,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和效果作为考核、鉴定、奖惩的重要依据,每年进行述职报告和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导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建设目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标本兼治、治建并举”的方针,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治,理顺关系,维护基层社会政治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认真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我村牢牢把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学法用法三个重点,积极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为确保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充分认识活动意义 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和载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切实做好法治创建工作,对于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基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增强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法治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实事来抓。准备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村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建设“民主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的开展。制定法治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细化目标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人员,组建法治建设联络员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法治建设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使法治创建活动能深入到全村每个村民的心中,使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法治建设的大潮中来。 四、加强民主管理,规范规章制度 1、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两项基本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是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的规范,主要是对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是村民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相当于一个村子的“小宪法”;村规民约侧重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是调整村民与村、村民与集体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全体村民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约定,相当于一个“小民法”。法治创建活动

从四个维度浅谈中国法治建设

从四个维度浅谈中国法治建设 从四个维度浅谈中国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 要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契机,注重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 下功夫,更加突出“科学、严格、公正、全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科学立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在科学立法层面,党的十 八大的基本要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 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 史条件下,立法工作的重点不应再聚焦于法律规范的有无及其数量上,而应当转而关注已有和将有的法律规范的的质量上,即是否与 社会生活相适应以及适应程度这一问题上。例如,在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有关国家发展的重 点领域和关键课题上,在要求重大改革都需有法可依的条件下,大 量的立法和修法工作亟待完成。新时期新阶段的立法工作,更加注 重的是质量,更加注重的是科学性。立法,是我国国家有权机关根 据宪法规定的权限与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全过程。法的存在 是法制的前提,更是法治的前提,立法是中国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的 第一个歩骤。评价与衡量一项立法工作质量的优与次,关键在于立 法工作的全过程是否科学,法不仅仅要立,还更加应该要立得科学 合理。立法不仅要求要有法可依,更应该要求立法本身要有科学合理。要做到科学立法,必须做到:一、民主立法;二、充分吸收、 消化法律科学带来的成果;三、善于总结立法工作的经验教训。只 有在此基础之上,立法工作才更加具备科学、合理的品质,才会促 进科学、合理的立法成为公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的行动准则,以此 达到规范、指引社会大众的行为。严格执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法谚有云,徒法不足以自行。党的十八大对严格执法工作倍加重视,明确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 是对我国执法不严、执法混乱等现状提出的新要求。在此,我们要

建设法治中国的学习心得

对于建设法法治中国的学习心得法治社会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在法治民主的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监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行是需要法律的管理与约束的,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水平也是与国家法制建设息息相关的,然而人民作为国家最根本的部分,更是与法制建设密不可分。所以对于法制社会的建设我们要积极探讨和深入学习。 一、建立法治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制社会是历史趋势的必然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良好发展的基础。只有一个社会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法律裁治,那么这个社会才能稳定地进步。公平正义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主要内容。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以完善法制和建立必要的法律秩序为基本条件的。也就是说,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依赖于法治。针对社会公平要求,法治提供了统一的行使强制力的程序和标准,从而使一个社会获得普遍的社会公平成为可能。 二、建立法治中国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一个国家难以避免的会有犯罪的发生,这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是作为智慧的人类,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尽量减少犯罪的发生,这便要求我们要进行法制社会的建设。在我国目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激增,法治以其强制力和威慑力预防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缓和矛盾增长趋势,防止纠纷发生,保证社会各种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这种差异容易造成人们之间的冲突和混乱,如果有大量的社会冲突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秩序无法形成,更谈不上社会和谐。法治为控制无序与混乱不仅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来协调、支配和控制人们的行为,还设定了独立的司法机关由其依法做出裁判,使冲突和纠纷得到缓和或解决。 三、建立法治中国是建设建设诚信社会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友爱是社会中基本的道德准则,它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必须通过法治这个强有力的手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风气。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诚信友爱与法律密不可分,因为严重的不诚信、不友爱的不道德行为,也许就是违法行为。法律通过对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的处罚来维护社会诚信

定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宣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交流。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党心民心,十分必要、非常及时,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所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汇报的内容有三点: 一、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一、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我们国家提出依法治国时间并不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写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把这一条写入了宪法中,变成了一项宪法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当然在后来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

告中,都有对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表述有一些差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关于加强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但前提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是要考虑全面这两个字,因为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4号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放在一起,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放在一起,反映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面,在法治重要性认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所以这次四中全会明确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过去不少党的报告中都有有关法治的内容,比如,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2年在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了十八大,我们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提出‘科学立法、从严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但是这一次全会的报告是完全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通篇都是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法治,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把法治摆在了一个更加神圣、更加重要、更加基础性的地位,所以也有人评价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必将是我们党的历史上,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会议。 具体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为什么我们党在这个阶段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且要以全会的形式讨论依法治国,并且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决定呢?按照现在官方所披露出的信息,它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x届x中全会精神××县委、县政府系列贯彻意见。统筹运用各类媒体和传播渠道,深入学习宣传十x届x 中全会××县委、县政府系列贯彻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定位和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学习宣传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普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围绕党委、政府和局重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及****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认真落实全体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积极推动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制度。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学法用法无纸化考试系统网上学法考法。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 3.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房产展销会、房管网格、“三送”等活动组织全局法制宣传工作者、普法志愿者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农家,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活动,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 4.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全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创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在阳光花园小区,通过强烈的艺术元素、丰富的法治文化设施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法治文化内涵。【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5.积极组织“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对照局“六五”普法规划,认真开展自查,搞好查缺补漏,全面系统总结。通过各种宣传平台,积极展示我局“六五”普法的成功经验和明显成效,积极申报“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二、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1.落实专业普法责任。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局属单位和机关股室认真落实好所管理的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普及。 2.落实公益普法责任。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传媒,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建设,广泛运用电子屏、微信等新型传媒不断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3.建立以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在推进依法行政、制定重大决策、处置重大资产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事前咨询、事中审查论证和事后救济的作用,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4.将依法治理纳入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加*治教育、依法治理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法治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股室,不能参加评优。 三、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廉洁性评估、备案审查、单独编号等制度,有计划、高质量地制定规范性文件。认真承办政府及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

浅论当代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途径2

浅论当代中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途径 摘要:法律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它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在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推进和完善国家法治建设便成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它的法治建设状况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如何推进中国法治建设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字:中国法治建设途径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各国人民所向往追求。我国的法治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到1996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的基本方路,揭开了中国法治的新篇章,再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向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台阶。在这六十年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在探讨中摸索,摸索中发展,发展中前进。在这过程中,如何推进中国法治建设怎样进行法治建设一直是法学界学者探讨的问题。 一,“法治”含义的探析 法治一词由来已久,对于法治一词作出早期经典的解释和阐述的是古罗马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2〕。其含义有三层,第一,法治是一种理性客观的代表。第二,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第三,法治内含着民主、平等、自由、正义等社会价值。到了近代法学家对法治又有了不同的理解,但却都有共同的体现,都认为法治都必须是“法律至上”。他们都认为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以法律至上的权威来保障维护自由平等的正义。近代法学思想家们对法治的探讨,丰富了法治的内涵,发展了法治的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