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练习:汉语拼音之父一一周有光

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练习:汉语拼音之父一一周有光

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练习:汉语拼音之父一一周有光
2017年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练习:汉语拼音之父一一周有光

汉语拼音之父一一周有光2016年1月13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迎来了111岁大寿。这位文一的名人一生经历可谓充满传奇,精彩异常。1 1日上午,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媳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

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

在周有光的工作经历中,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他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有资料称,是周有光主导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父”。

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就这样,周有光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

工作,在三年的时间内,周有光认认真真工作,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在与他人的通力合作下,该方案最终于1958年正式公布。之后,周

有光又提出了“文字三相分类法”(符形、语段、表达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阶段,对汉字文字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周有光的传奇人生中,还有这样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他曾经做过爱因斯坦的“陪聊”,他们见过两次。周有光是极少见的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

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一书中,周有光这样描述:“打完仗,何廉到美国,我也到美国,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他跟我说:…爱因斯坦现在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高兴跟他聊天吗??我说:…当然很高兴。?这样就两次去访问爱因斯坦。我们是一般的谈话,当时的国际形势,当时美国发生的情况,随便讲讲。为什么我会把这个事情忘掉呢?因为谈话内容没有特点。这是一个遗憾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特点,因为他的研究方向跟我不一样。我跟爱因斯坦谈过两次,只是随便的聊天,没有学术性的,所以我就不放在心上……

到了晚年,乃至年过百岁之后,周有光仍然精神健旺,没有停止思考,先后出版《周有光文集》《朝闻道集》《拾贝集》等作品,撰写了大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章。文化批评家解玺璋曾这样评价道:“他达到了勇者无惧的境界。”

在叶芳的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维敏锐的学者,也是一位宽厚待人的老人,“他过生日,有很多人去看望他。他现在身体很弱,坐那么长时间听别人说话是很耗费体力的,但他特别宽容,不会阻止别人说话,静静等着人家离去。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

“周老先生自己说过,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叶芳说,周有光对世界新奇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心,“他很多次提到高铁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也非常想坐一次高铁回常州老家,但他心里知道,再也不可能做这样的长途旅行了。”

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也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改动)

相关链接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 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史》等30多部专著,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刍的两项是(5分)A.周有光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

B.在周有光的百年人生中,曾经陪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聊过天,见过两次面,周有光也因此成为唯一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

C.晚年的周有光,仍然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既具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文章。

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叶芳说过,周老从来都是

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

E.本文记叙了周有光的传奇经历、语言文字学贡献及晚年生活,表现了周老热爱国家、勤于思考、淡泊名利、宽以待人的优秀品格。

(2)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请简要说明。(6分)

(3)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及媒体对周有光的评价,这有何作用?(6分)

(4)有人说,周有光的百年人生充满了传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试题答案:

12.(1)AC(选A得3分,选C得2分,选E得1分,选B、D不得分。B项,“唯一”错误;D项,“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是周老自己说的,而不是叶芳;E项,“淡泊名利”不当,文中没有直接体现)(2)①主导建立汉语拼音体系,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②总结文字发展规律,提出“文字三相分类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阶段;③著作等身,发表过3 0多部语言学专著,300多篇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每点2分,共6分)

(3)①运用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②更能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增加文章的说服力;③丰富文章内容,使读者对周有光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每点2分,共6分)(4)我认为,周有光的百年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传奇。①身兼“三

家”(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多种语言;②做过爱因斯坦的“陪聊”;③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④百岁之后,仍精神健旺,没有停止思考,出版多部作品。(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得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附答 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新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母亲的召唤深切而真实。 周有光想到祖国此时最缺乏的是经济建设人才,就毅然 放弃高薪从美国回来搞经济建设。他受邀到复旦大学经 济研究所任教,同时担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还兼任人民 银行华东区处长,身兼三职,乐此不疲。精力充沛的他 和吴大琨、许涤新等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1955年10月,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受邀此行,全然出乎意料,却也正是会议主办方 的高明之处。周有光虽然执著于经济学,但对文字、语 言的爱好从未消减。20年代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周有光 饶有兴趣地学起语言课程。40年代到美国工作,买到很 多字母学的书籍,边写经济类文章,边写语言学文章, 出版《中国拼音文字研究》。参加完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正式改行,真正把经济学丢开,把全部精力放在语

言学的研究上。 中国的文字改革由来已久,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繁难的方块字注音。1892年,福建人卢憨章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创制字母式拼音文字方案;1913年,政府制订注音字 母方案,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用 国际上流传最广的拉丁字母;新文化运动兴起,钱玄同 论述了26个拉丁字母的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于世;20世纪30年代,国内掀起了拉丁化运动的高潮,其简单易学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拉丁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1935年,近七百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方块汉字难认、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1954年,周有光出版《字母的故事》一书,为文字 改革起了好头。但真正要做拼音方案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周有光平时阅读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全凭兴趣,属于 轻松的浏览,可工作要认真研究才行。由于资料有限, 周有光想方设法联系国外研究点,请他们代买资料寄过来,周有光把拉丁字母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摸了个底,在研究和总结了各国拼音历史以及各方面传来的方案之后,周有光提出汉语拼音拉丁化的原则,拿出了以拉丁

高考传记类阅读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2018

高考传记类阅读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2017.10.1 其实,之前还是读过几本传记的。但是传记这东西说实话,我们在这里面其实是看不到太多真实的,往往只是被高度粉饰的表象而已,也就是,你只看到了别人想要你看到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悲伤。 一、人物传记基础 1.概念 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2.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倾注了作者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此外,还具有概括性和通俗性。 3.传记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布衣总统”孙中山》。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二、重要考点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3.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正确认识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4.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论; 三、传记作品常见设题方式 1.传记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传主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传记语言有何特色或传记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5.你怎样评价传主?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人物?(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事迹?(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叙事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3.作者态度?(是褒,还是贬?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写作或语言特点? 五、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1 / 1

高考语文现代文人物传记阅读训练题

高考语文现代文人物传记阅读训练题 高考阅读 01-17 2044 高考语文现代文人物传记阅读训练题 福建四校2011届高三联考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过五口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

是脑”,大女婿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说余光中“始终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焦点”,是因他作为一名非职业作家却成为“五四”以来成就可观的诗文大师。 D.“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E.余光中在文学领域里兼善天下,一方面表现在他大力提携后辈上,一方面表现在他从不计酬劳,到处演讲,惠及众人上。

高考人物传记的答题技巧

高考人物传记的答题技巧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的生活历程、生命轨迹、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人物传记的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是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能够分为大传和小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大传";或"传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由于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是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主的情感、观点;作者的情感、观点;运用艺术手法) 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三)考点解析: 实用类文本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且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汉语拼音方案

每一个同学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班开始就接触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有什么用,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认识的字查了汉语拼音就会读了。至于汉语拼音方案什么时候诞生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很多很有文化的人甚至认为汉语拼音很早就有了,早在国民党时期就有了。大家用着现成的汉语拼音很方便,至于它什么时候产生,经过了哪些发展,我们一般人都不会去深究。因此我在这里宣传一下汉语拼音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关于汉语拼音方案产生的意义,我先总的说两句。在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它是跟汉字诞生并列的两件大事之一。甲骨文、金文的诞生后,我们的汉语才有了书面的形式。在此之前,只有口语的形式。汉语拼音方案的诞生对于我们中文的意义是在书面语工具里,除了汉字工具以外,又多了一套现代化的高效的工具。所以这是一个彪炳千秋的大事。 在用汉语拼音之前,古人是怎么来给汉字注音的呢?我首先讲第一点:汉字需要注音的原因。很多人以为世界上各种文字都需要一套注音工具。为什么呢,因为中文用汉语拼音,英文用音标。而中国人大部分都学的都是英语,所以这就带来一个误会。好像文字必须要有注音工具的帮助。其实不是这样。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都不另外需要注音工具。比如日文,日文是假名加用汉字,他的汉字需要用假名来注读读音。但是假名并不另外需要什么音标来注明读音。日语在读到假名部分时,照着假名读就可以了。俄文也是这样。俄罗斯人口头说的是俄语,书面上读照着斯拉夫斯语读音就行了。其他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芬兰语都是这样。为什么英文需要国际音标?因为英文是一种老化的拼音文字。从莎士比亚以后有五百年时间没有进行正词法的调整。拼音文字的特点就是在一开始字母的发音组合跟口语是一致的。经过了几百年以后由于口语发生了变化,而文字书写形式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字母及其组合和实际口语读音不吻合的问题。比如说像“W”“H”组合,有时“W”不发音,有时“H”不发音。“bridge”中间的“D”就不发音。统计下来,英文的单词有四分之一不符合拼合规律。在20世纪初,英国有个戏曲家“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留下遗嘱,把全部稿费捐献出来奖励给那些调整英文正词法获得成功的人。可是差不多一百年了,奖金还是没有发出去。俄文为什么照着斯拉夫字母读就得到俄语的读音呢?因为俄文在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之后进行了一次正词法的调整,对字母进行组合调整,使他完全符合俄语口语。就像我们现在汉语拼音方案完全符合咱们北京话的口语。所以不是所有文字都需要一套注音工具。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表音文字,表意文字,记号文字。表音文字就是用书写符号直接表示词的读音,间接地表示词的意义。比如英文“classroom”。细分呢,表意文字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的假名,音素文字占表音文字的绝大多数。拉丁字母的文字,斯拉夫字母的文字,希腊字母的文字都是因素文字。所谓音素就是一个字母代表的语音当中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表意文字是直接显示词义并且进而获得词的读音,例如古汉字。 记号文字就是这个书写符号和词的读音、意义都是靠规定关系去沿袭的。没有一种自然地,依据性的东西。比如“为什么三横一竖就是“王”?”这就是约定俗成。要问这个字的字理,必须回到古汉字中去。在古汉字里,上面两横是在一起的,下面一横是远一点的月牙状。上面表示提着的手柄,月牙状表示月牙斧而专门用来杀人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成了现在这样,这没办法解释为什么。现在语言学界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纯粹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表达,不符合科学原理。 举例说明甲骨文怎么从古汉字的表意文字演变到现在汉字的记号文字。“鱼”“撬”“牛”“女”。“女”字反映了已经从母系社会转变到了父系社会。“日”它类似一个六角变形。他本来想刻一个圆,但在甲骨上刻不出那么规矩的圆。中间加一个点表示是造字不是画画。不代表古人发现了太阳中间有黑子。 汉字从表意文字演变到记号文字时就要注意。有人说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可形声字80%跟声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解析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解析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所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名人,包括项羽、苏武、文天祥、徐霞客、谭嗣同、孙中山、华罗庚、邓小平、袁隆平、梁思成、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罗曼罗兰、贝多芬、盖茨等世界级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篇。 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们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一、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二、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

103岁的光芒:_专访“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103岁的光芒:专访“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 50年来,汉语拼音为普及教育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信息化和对外开放进程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回望汉语拼音50年,今天103岁的周有光,享有“汉语拼音之父”美誉的老先生,吸引着许多媒体的关注。 充满追述、总结还有畅想的关注,既使人们重温了50年前《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来龙去脉,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位103岁老人的生命光芒。 “26个字母搞了3年” 这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进入《解放周末》的专访视野,源自崔永元的推荐。 周有光曾是《小崔说事》的嘉宾,那期节目名为《一生有光》。 崔永元:周先生您给我们谈谈,这个汉语拼音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好处? 周有光:汉语拼音第一个用处就是给汉字注音。因为汉字怎么读音它本身很难表示出来,我做了一个统计,三个汉字当中至少有一个字是不能表音的。我小的时候读书,一个字不认识就要问老师,查字典不行。 崔永元:师傅带徒弟。

周有光:因为字典上用反切方法来注音,要认两个字来注一个字,小孩子用不了,所以只好找老师,老师不在我就没有办法了。清朝时就提出来,要制订一套字母来给汉字注音,可清朝没做成功。到了民国元年,就开会,开会以后制订了注音字母。注音字母是把古代的汉字简化了,作为符号来注音。这是中国三千年来第一套国家法定的字母。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后来呢就发现有问题,外国人要来学中文,你拿中国字来注中国字,外国人学起来就困难。所以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要研究制订一套新的东西,就是拼音字母。拼音字母的好处是,中国能用,到外国也能够用,全世界都是用这个标准,变成国际文化的桥梁了。 崔永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吧。周先生,现在大家都叫您文字语言学家,其实您是可以成为金融学家的,您以前学的是金融,后悔吗? 周有光:这个事情是有点偶然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在上海复旦大学教经济学,我是经济学的教授。可是业余呢,我一直对文字有兴趣。1955年,中央开了一个会,叫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叫我去参加,我去了。会议开完了,我要赶紧回去,因为我要上课,我还接了别的事情。领导说你不要回去了,你留下来,在新成立的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做工作,做语言文字的工作。我说不行,我是业余搞的,我是外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题答题技巧1.传记的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性的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1)真实性: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写人,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

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的题型以及答题技巧或模式类型一:启示式探究 【提问方式】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答题方法】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确定观点。观点必须明确,必须结合题干要求和传主的形象特点来确定。第二步: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结合文本,采用跳读法将信息加以整合概括。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适当答深、答透,避免蜻蜓点水式答题。【答题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写童年时高锟着迷于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写晚年时高锟依然如年少时一样童心未泯。这两处表述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加以分析。 答案:两处表述都揭示了一点: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①高锟正是因为从小就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所以受兴趣指引,在幼年就培养起了动手实验的能力。②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高锟远赴英国,积极求学;因为对未知的强烈好奇心,高锟挑战传统思维,探索新科技。③好奇心和兴趣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作用巨大,它是积极生活的一种催化剂。当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有进步的动力,也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失去好奇心和兴趣就往往导致不但

汉语拼音

1, 小兰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4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4 1,第二天看的页数恰好比第一天多看51,这一本书一共多少页? 2, 红星小学六年级学生的 65参加了冬季长跑锻炼,其中女生45人,占参加锻炼人数的 7 1,六年级共有多少人 3, 长青水果店运来三种水果,运来的苹果重量比梨多 61,桔子的重量比苹果少 92,运来梨540千克,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4, 商店售出3筐桔子,每筐40千克,占售出水果总数的3 1。售出的梨占售出水果总数的95,商店售出多少千克梨? 5, 图书馆借出故事书的4 3,又买进20本故事书,这时书架上故事书本数是原来的3 1。原来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 6, 六(一)班两个小组在校办厂完成一批糊纸盒的任务,第一组完成总数的 10 3,第二组比第一组多糊了128个,求这批纸盒是多少个?

7, 一根电线剪成三段,第一段占全长的31,第二段占全程的52,第三段是6.4米,这跟电线全长多少米? 8, 一种羽绒服,冬天每件售价是420元,到了春天,就降价51,春天降价多少元?降价后售价每件是多少元? 9, 父亲比儿子大30岁,明年儿子的年龄恰好是父亲年龄的13 ,那么儿子今年几岁?父亲呢? 10,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23 。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1, 新庄小学收了3吨白菜和2吨萝卜,共占学校菜园收获总量的59 。收白菜 和萝卜的吨数各占学校菜园收获总量的几分之几? 12,六年级一班学生人数是本年级学生人数的13 ,六年级学生人数是全校的16 。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人数是全校的几分之几?如果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8人,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高考实用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解题技巧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 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所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名人,包括项羽、苏武、文天祥、徐霞客、谭嗣同、孙中山、华罗庚、邓小平、袁隆平、梁思成、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罗曼罗兰、贝多芬、盖茨等世界级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篇。 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 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 考点考查方向:

汉语拼音

含浦四年级下学期班队工作总结 王新辉忙忙碌碌中一学期又在指间悄然流逝了,回顾这一学期学生们的点滴成长与进步,感慨颇多,总觉得付出不少,但收获却微乎其微,或许是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现就工作中的收获、反思总结如下: 一、用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深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我极大调动学生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如: 1、成立学习小组,小组长竞争上岗,各小组定期评比。同桌3人或4人一组,相互之间既学习又竞争,表现好的为这一周的组长,担任组长后更要以身作则,在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都要做表率。这样做,使每个学生既找到了身边的榜样,又找到了竞争对手,无意间培养了上进的心理。 2、设立积分考核,周周公开量化。积分考核的范围很广泛,如:单元成绩优异、作业好、日记优秀、上课积极、为班级做好事、投稿成功……每项即可加2分,天天考核,周周评比,每周选择前10名进行表彰。而且还以组进行了评比,也选择前10名小组进行表彰,充分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二、努力强化文明行为习惯 1、开学初,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共同制定“我的八大坚持”,并在每周的班会时间要求学生针对“八大坚持”做一次自我反思,以完善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2、善于发现、多多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对不文明的言行举止要及时劝阻,用言语诱导,并督促她们日后的言行,追踪调查,直到改正为止。 3、充分利用积分评比,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加分与减分,有违规、违纪的现象扣5分到10分,让学生在接受惩罚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 三、全力打造一流卫生班级 坚持在早读课前把室内外卫生整理完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卫生委员的记录及同学们的监督汇报,每周评选一名班级“卫生标兵”。 设立人人岗位制,门长、板长、窗长、校牌长、班牌长、校服长等,班内人人都有分工,人人都有事做,大家齐心协力,全力打造一流卫生班级。 四、加强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分类汇编之人物传记类

2011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分类汇编之人物传记类 1.(2011·山东卷)A Arthur Miller(1915-2005)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drama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Miller` s father had moved to the USA from Austria Hungary,drawn like so many others by the“Great Ame rican Dream”. However, he experienced severe financial hardship when his family business was ruined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early l930s. Millers' s most famous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 is a powerful attack on the American system ,with its aggressive way of doing business and its insistence on money and social status as indicators of worth. In Willy Loman , the hero of the play, we see a man who has got into trouble with his worth. Willy is “burnt out” and in the cruel world of business there i s no room for sentiment : if he can't do the work, then he is no good to his employer, the Wagner Company, and he must go. Willy is painfully aware of this, and at loss as to what to do with his lack of success. He refuses to face the fact that he has failed and kills himself in the end. When it was first staged in 1949 ,the play was greeted with enthusiastic reviews ,and it won the Tony Award for Best Play, the 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 an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It was the first play to win all three of these major awards. Miller died of heart failure at his home in Roxbury, Connecticut ,on the evening of February 10,2005,the 56th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Death of a Salesman on Broadway.56. Why did Arthur Miller' s father move to the USA? A. He suffered from severe hunger in his home country. B. He was attracted by the "Great American Dream. C. He hoped to make his son a dramatist. D. His family business failed. 57. The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A. exposes the cruelty of the American business world B. discusses the ways to get promoted in a company C. talks about the business career of Arthur Miller D. focuses on the skills in doing business 5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Willy Loman?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题技巧 教案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所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名人,包括项羽、苏武、文天祥、徐霞客、谭嗣同、孙中山、华罗庚、邓小平、袁隆平、梁思成、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罗曼罗兰、贝多芬、盖茨等世界级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篇。 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们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一、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二、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

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 人物简介童年时期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正式升入中学,与后来同样成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同学。周有光读中学的时候,学校有两个特点,第一,当时提倡国语,可是没有人讲国语,老师教书都是用方言;第二,当时已经提倡白话文,老师也提倡,可上课学的都是古文,写文章一定要写古文,儿女给父母写信一定要写文言,写白话文在那时是大不敬。但是有一位老师思想很新,经常宣传白话文,对周有光接触新的事物有很大的帮助。 从事金融1923年,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语言学。在大学读书时,周有光积极参加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33年4月30日,与张允和结婚。结婚后夫妇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但河上肇在1933年1月就已经被逮捕入狱,周有光未能如愿作成河上肇的学生。1935年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上海银行有兼职,参加了反日救国会(章乃器小组),女儿小禾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带全家逃难到四川,先在新华银行任职,后调入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任重庆办事处副主任,主

管四川省合作金库。1945年抗战胜利复回新华银行工作,先后被派驻纽约,伦敦。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1946年,周有光被新华银行派往欧洲工作,在那里,他发现欧洲人对字母学很重视,于是买了许多字母学的书自学。1949年解放军攻占上海后回国,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并在上海新华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兼职。 专修语言1954年,因为之前已发表、出版过一些关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论文和书籍,周有光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邀请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1955年10月,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被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第一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放弃了在上海的经济学教学工作。这一变动无意中帮助周有光躲过了1957年开始的,在上海以经济学界为重点的“反右运动”。195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于1961年出版。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汉语拼音成为全国小学的必修课。周有光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汉字改革课程,其讲义《汉字改革概论》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三百余年汉语拼音字母的演进史和中国人自创拼音字母的历程。1969年被下放到宁夏平

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记的阅读要】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 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

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 人物传记类文本是高考实用类文本的一种类型。人物传记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探究能力是《考试大纲》明确要求的考点,《考试大纲》说,指出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本文就从如何做“哪些”题和如何做探究题两个角度谈谈高考实用类人物传记类文的答题技巧。一般有四个题,123为内容题4为探究题 首先谈如何做“哪些”题。题型1:内容题 我们来看下面的几个题目: 江苏卷《晚清学人杨守敬》 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

被上帝遗忘了的“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

被上帝遗忘了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中国网 https://www.doczj.com/doc/ca282956.html, 时间: 2009-04-17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之一,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倡导者,当代中国语言文字学界的旗帜性人物,曾被称为“周百科”与“汉语拼音之父”。 半路出家的重磅语言学家 1949年,周有光在建国前夜回国,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做教授。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不是一种国语运动,而是很多种方言。我的看法跟他们不一样,我觉得当时国语重要,方言不重要。我也不反对方言要写成文字,但主要力量要放在国语上面。这是一点。还有许多方案,要有共通性,不能相互有矛盾。诸如此类,陈望道(时任复旦

大学校长)对我提的意见非常感兴趣。他说你这些东西跟他们想法不一样,很好,你把它收集起来,出一本小书。我就根据他的意见,在1952年出了一本小书《中国拼音文字研究》,那本书也是很幼稚的,是关于拉丁化的一些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56个民族有数十种方言,并且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要建设这样一个国家,没有统一的、能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文字语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字改革问题很早就被置于国家工作日程的重要位置,并从全国范围内网罗了许多专家学者来从事这项开创性工作。 1955年10月,为了进一步规范简化汉字,提高认知率,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会议。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愈之跟周有光说:“你不要回去了,你留在文改会工作吧。”周有光笑了笑,说:“我不行,我业余搞文字研究,是外行。”胡愈之说:“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不久,周有光接到通知从上海调往北京。 周有光教夫人使用中文打字机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a282956.html,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作者: 来源:《时代英语·高一》2014年第01期 周有光,如果不是研究汉语或是对汉语感兴趣的人,或许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殊不知,这位今年108岁高寿的学者就是我们每天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的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之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老先生的世界吧。 Even at 108 years old, Zhou Youguang is the kind of creative thinker that Chinese leaders regularly comma nd the government to cultivate in their bid to raise their nation from the world?s factory floor. Mr Zhou is the inventor of Pinyin,the Romanized spelling system that linked China?s ancient written language to the modern age and helped China all but stamp out illiteracy. He was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 the 1980s. He has written about 40 books, the most recent published in 2011. Chinese characters do not directly correspond to sounds. Pi nyin?s phonetic alphabet enabled learners to match words easily to actual speech. “It had an enormous impact on literacy,” said Victor H. Mair, a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ll Chinese students now begin to read and write using Pinyin before moving on to characters. Sweet-natured but wry and rigidly dispassionate, Mr Zhou works at a tiny wooden desk in a government-provided, third-floor walk-up apartment with unpainted concrete walls. His longtime colleague Chen Zhangtai, 82, said Mr Zhou thought renovations would be too distracting. He described Mr Zhou as the embodiment of a “true scholar.” He added,“His blog entries range from the modernization of Confucianism to Silk Road histo ry and China?s new middle class. Computer screens hurt his eyes, but he devours foreig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 well-known Chinese artist nicknamed him …Trendy Old Guy? ”. Mr Zhou was born on Jan. 13, 1906, when the Qing Dynasty ruled and women bound their feet. The son of a Qing Dynasty official, he married the daughter of a wealthy family and went into banking. After the Japanese invaded in 1937, his family was forced into the countryside to escape Japanese bombs in Chongqing,China?s wartime capital. His 5-year-old daughter died from appendicit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