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XX水利风景区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江苏省XX水利风景区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扬州市XXXXXX水利旅游项目

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业主单位(签章):扬州市XXXXXX水利风景区管理处编制单位(签章):

2012年3月18日

填写说明

1.项目介绍:包括项目形式、内容、规模、特点、必要性、可行性、预期效果等。

2.水利风景资源情况:包括相关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旅游资源。

3.在具有乙级资质单位编制完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后,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本报告进行评审,专家组成员应包括水利、生态、环境、旅游、法律等专业;专家组人数不得少于5人,全部应为中级以上职称,其中2/3以上应为高级职称。报告中应附专家组签字名单或其复印件。

4.本报告一式四份,项目业主单位、编制单位、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各持一份。

5.本报告以A4纸打印,页面不够,可以加页。

水工程影响评价:

XXX工程包括灌排控制建筑物7642座,其中灌溉系统建筑物4943座,排水系统建筑物1732 座,交通桥967座。主要建筑物有:干渠引水闸1座。支渠进水闸8座,干渠沿线地涵3座,支渠沿线渡槽4座,地涵18座。节水工程的实施,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了自身的形象。

景区的建设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现在水资源、园林式环境,开发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时,重点考虑水质及水体的保护,本景区没有耗水型项目,景区所有垃圾、污水都采取措施景区,如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排出,景区内设立垃圾箱集中收集,外运出景区。

总体来说,景区建设主要利用水利工程的水环境资源,进行周边的旅游开发资源,对工程结构本身不构成任何影响,水利功能如期发挥。从运行管理角度上讲,还强化了管理运行职能, 对于安全管理运行无影响,确保工程发挥正常的防洪、排涝、改善水环境及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

水质水量影响评价:

景区水资源丰富,水源来自京杭运河,因处于南水北调东线水源源头,没有污染,同时,空气清新,沉降雨水中的污染物也很少,不足以引起水质变异。根据扬州市XXX水质监测站对景区水体取样检测,水质达到地表水HI类水标准。

风景区生活用水来自城区自来水;景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模式,雨水通过景区的地表径流与雨水通道汇集到河道灌溉渠道,生活污水通过专门管道接入市政管道排出。整个景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水体十分清澈、无杂物,常年达到景观水标准。同时,定期组织对景区的水质进行全面的检测,随时掌握水质变化,以加强管理。

风景区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京杭大运河,景区的开发对于河水汇流没有任何影响,不会影响河水水量。因此,景区的开发对于景区本身的水质水量影响小。

专家组长(签字):

日期:

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位意见:

XXX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对于加强水利工程的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对于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系统的水景观建设,促进了水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娱乐了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商贸、文化等事业有序快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水利工程从单一的灌溉功能向景观、娱乐等综合利用功能方向转化。同意XXXXXX水利风景区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经办人(盖章)

年月日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经办人:(盖章)

年月日

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注2:影响中等,指开展水利旅游项目所造成的综合影响已导致所评价内容特性的部分改变或其价值、功能的部分丧失。注3:影响小,指开展水利旅游项目所造成的综合影响不超过各项指标所规定的限值。

注4:无影响,指开展水利旅游项目所造成的综合影响程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12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 一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事业发展息息相关,水利风景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过程。这一事业的兴起,是对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创新,是对水域(水体)及水利工程兴利除害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胆探索和深入践行。其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自发萌芽、探索起步、规范管理、品牌建设等四个阶段。(一)自发萌芽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

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促进体制改革,解决基层水管单位运行管理经费不足、职工经济收入较低等问题,尝试依托水利工程设施,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水利多种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一些工程管理单位,在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广大职工不断植树栽花种草,美化单位环境,为之后水利风景区的确立和发展,积累了原始的资源元素。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内市场总量短缺的状态下,开展水利多种经营的热情空前高涨,水利多种经营的内容不断扩展,水利旅游开始成为水利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1997年8月31日水利部公布《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试行)》。一些地方利用水域(水体)和水利工程及其周边积累的风景元素,发展水利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如都江堰、天目湖、千岛湖等都是当时发展水利旅游的典型,为以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水利风景区的自发萌芽阶段。 (二)探索起步阶段 2001年,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组建了管理机构,改水利旅游区为水利风景区,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水综合〔2001〕609号),提出了水利风景区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以评代管,启动水利风景区评审工作,同年批准设立了首批18处国家水利风景区。2002年、2003年又分别批准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水利风景区的探索发展阶段。(三)规范管理阶段 2004年,国务院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各部委有关行政审批项目减缩的情况下,却增设了水利旅游审批项目。从此,水利风景区建设和水利旅游项目管理步入了有序管理的新阶段。水利部及时出台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该办法对水利风景区的范围、对象、功能作用、管理主体、开发建设原则、申报基本条件、申报流程等做了明确规定。并相继颁布实施了《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综合〔2005〕125号)、《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综合〔2006〕102号)和《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极大地提高了水利风景区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在此阶段,建设水利风景区成为水利工作的新领域,成为公众事业的新亮点,也为积极推动水管单位管养分离和职工再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品牌建设阶段 为了加强对水利风景区工作的领导,2009年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

水利风景区情况汇报

水利风景区情况汇报 【篇一: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 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黄材水库始建于1958年,总库容1.53亿m,水面12000亩,属大(Ⅱ)型水库。担负着长沙、益阳两市三县23个乡镇35.9万亩农 田灌溉任务。灌区干渠总长274km,灌区总面积1380平方公里, 建成运行40多年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于2009年经申报被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 会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库型),该景区位于长沙市宁乡县西部,处在宁乡、安化和桃江三县的交界地带,距离宁乡县城51公里,距离省会长沙市84公里。黄材水库风景区范围包括黄材、沙田、巷 子口、沩山等四个乡镇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人文等景观的核心区 域和保护区域,景区面积为150.7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等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的优越条件。 黄材水库风景区资源类型较多,水文景观有黄材水库等14处;地文景观有九折仑、千佛洞、石林公园等13处。生物景观资源有黄材林场、成大林场等8处,整个景区林草覆盖率达到91%。天象景观有 雪景、雨景、雾淞、朝霞、夕照、云海、雨淞等.工程景观有和北 京的十三陵水库齐名黄材水库大坝。人文景观涵盖了湖湘文化、革 命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历史文化等范畴,风景区名胜古迹 有密印寺、黄材炭河里青铜文化遗址、灵祐祖师塔、张栻父子墓、 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等。黄材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具备发展3 旅游经济的良好基础。黄材水库的碧波万亩、十里画廊;城大林场 的原始森林、参天古木;以及千佛洞、千年密印寺等为代表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精华荟萃。密印寺始建于公元807年,迄今有着1200 多年历史,是汉传佛教禅宗五脉之一的沩仰宗祖庭,在佛教界享有 崇高地位;风景区范围内出土了以国宝四羊方尊为代表的青铜器 1500多件,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此宁乡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 2009年,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牵头,环保、旅游、建设、林业、文化、文物、水利、水文、安监、交通等相关部 门参加的“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时

淮安市樱花园水利风景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淮安市樱花园水利风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建设研究 摘要:以淮安市樱花园水利风景区科普基地建设为例,分析研究景区构建科 普功能体系、水利科普活动品牌、科学信息化管理,科普载体建设等内容,探索 水利风景区开展科普教育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信息;大数据 水利风景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重要支撑,是普惠性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淮安市樱花园水利风景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焦 “水利风景区+水生态+园林景观…”融合发展模式,围绕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文化传播等整合,拓展水利科普景观建设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水利风景区水利科普教育基地窗口作用日益彰显。 一、淮安樱花园水利风景区科普资源 (一)景区概况 淮安市樱花园水利风景区位于淮阴区境内的古黄河畔,为河湖生态廊道节点,传承着悠久的古淮河历史文脉,是一座集樱花主题、水利科普、水情教育、休闲 娱乐、水利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为充分发挥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辐 射作用,让科学知识惠及更多民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景区优化整合环境资源, 不断加强景区科普教育阵地建设,现已成为淮安市对外展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 窗口和平台。2011年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5 年园区实施淮安市樱花园环境与服务提升工程,建成淮安市水利科普馆,打造水 土保持特色提升主题区域;2017年被评为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学实习基地;2018年创建为淮安市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创建为江苏省老科协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建成水土保持科普馆[1]。

(二)科普资源 景区科普展示面积约13万㎡,分为室内、室外场所。室内场所包括水利科 普馆(1100㎡)和水土保持科普馆(150㎡)等,内有多媒体教室、实物模型、 展板、声光电互动体验装置等功能完善的设施,游客在参观中直接获得科普知识。室外场所为实践展区。现有挡墙提升工程、生态挡墙工程、水土保持护坡工程以 及水土流失监测区。 为了使科普工作通俗易懂,贴近民众体验,科普教育景点设立说明牌,内容 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如植物说明牌、水利工程解说牌、景观节点、导览牌,方 便浏览,室内场馆展品都配有说明文字。全园科普教育景点归类为七大科普教育 区域,通过丰富的植物生态资源、工程实景,完美展现科普知识的运用。(见表1) 表 1 淮安市樱花园水利风景区科普资源分类表

3-1景区自评报告

3.1景区自评表 景区名称:繁峙县滹源水利风景区自评总分:160

3.1.1风景资源评价(总分80分,自评得分61分) 1、水文景观(总分20分,自评14分) (1)种类(5分): 繁峙县主要河流为滹沱河源头及其在繁峙县境内的河道、羊眼河、峨河、青羊河、孤山水库、龙山水库、虎山水库、下茹越水库等组成的水文景观,其中滹沱河和青羊河,均属海河流域,即两种以上水文资源。 (2)规模(3分): 滹源水利风景区内,泉、溪、瀑遍布,其中滹沱河流域总面积25186平方公里,山西省境内面积18856平方公里,占74.9%;每年流入河北省的水量达11.83亿立方米,规模较大。 (3)观赏性(6分): 滹源水利风景区内,水景奇幻,典型的有台背冰岩、三泉涌洌、孤山晚照、滹沱落石等,令人心潮起伏,使人心旷神怡,观赏性较强。 2、地文景观(总分10分,自评10分) (1)地质构造典型度(5分): 滹源水利风景区地处我国经典的地层分布区,以早前寒武纪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等特征而成为我

国少有的前寒武纪地质经典地区之一。在地质学上,以本区发育变质地层而命名的“五台期”、“滹沱期”为地质学界所公认,被载入中国地质史册和教科书。滹沱群成了中外地质学界古元古界剖面对比研究的典型。其构造典型度较高 (2)地形、地貌(含岸线)(5分): 由于景区高昂的地貌、巨大高差的不同地形,自然侵蚀切割使各不同时代地质体、构造形迹均裸露地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质现象,加上高寒温润的气候,造就了典型冰缘地貌,如冻融剥蚀面、冰缘岩柱、石海、石流坡、石条、石环、石玫瑰、石网、石多边形和洞胀石块、冻融草丘、泥流坡坎和泥流石、石河、热融湖塘、冰缘宽谷、石流阶地、泥石流、石堤垄、冰缘黄土等特殊地貌,记录了华北山地和高原抬升的地质演化历史。加上垂直生物气候带,产生了供人观赏的壮丽景观,地形、地貌观赏性较高。 3、天象景观(总分5分,自评5分) (1)种类(2分): 滹源水利风景区北倚北岳恒山,南临佛教圣地五台山。海拨高度从800米到3200米,起伏较大,景区内河网,尤其南部羊眼河、青羊河、峨河等所处山谷地带空气湿润、降水频繁,加之植被覆盖率高,山雾常见。晨雾弥漫、雨雾缭绕,为景区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山间雨后的雾,宛如蓝天青山白雾般的仙境,形成了如繁峙十景之一的峪口睛岚、岩山叠翠等奇特的天象景观。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着无数的僧俗登山朝日。日出东方映衬东台山顶,霞光万道,静谧的庙宇完全浸沉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配上浑厚的晨钟声,愈发显得庄严肃穆。孤山晚照、卤城现影、

某某区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聚焦“四个全面”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某某区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聚焦“四个全面”助推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某某区位于某某市区北部,是某某市主城区、核心区,区内行政面积80.8平方公里。这里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某某、某某、某某等古迹云集,某某、某某、某某等8座山峦绵延相连,某某、某某、某某等21条大小河流穿城而过,淮海经济区城市会客厅一一中心商圈坐落于此,江苏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纪念碑、某某地方党组织创建人某某旧居等“红色印记”历久弥新,苏北最大极地海洋科普基地一—某某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整装待发。全区现有4a级景区1家、文保单位14处、文物保护点27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家、国家级湿地公园1家、省级风情小镇1家,旅游接待人数、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20%。 某某旅游资源整体丰富,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但真正的精品旅游项目发展还不够,文旅力量相对薄弱。还存在着有文化,但影响不大;有旅游产业,但是没有拳头产品;有文旅融合,但产业规模不大、辐射范围小;有文旅商品,但创意不足且产业化程度低;遗址资源分布广阔,但保护难度较大等问题。下面就推动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浅谈几点意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一、要持续在实现体制机制全方位保障上出实招 坚持政策支持“全区一盘棋”。切实发挥一把手重要作用,区委、

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每年或每半年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推进会议,并坚持每季度调度旅游工作,区分管领导每周调度解决实际困难。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扶持意见》。加强区属平台公司在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投融资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市级平台公司支持。 坚持规划设计“全域一张图”。按照“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完善《2022-2025年某某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旅游+”专项规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全域规划、全景打造、全业培育、全民共享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文旅融合“全局一个环二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凡是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景区,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要理顺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建立高效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机制,统筹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推动“文化人做文化事、旅游人做旅游事”向“文化人做旅游事,旅游人做文旅事”转变,务求在文旅融合上取得更大成效。 二、要持续在创造资源供给全业态融合上做文章 着力提升景区品质。整体看,我区在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海洋科普等方面有特色、有优势,但精品景区建设和高品质服务综合配套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弱项。我们要狠抓景区景点建设,重点解决“好”和“强”的问题。要以龟山景区、欧乐堡极地海洋世界、文庙街区三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1. 在2023年前,建设一批集水利、旅游、生态为一体的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 2. 提高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利风景区品牌。 二、建设内容 1.水利设施建设: (1)修建水库和堤坝: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建设一批具有重要水利功能和风景特色的水库和堤坝。 (2)修建山体水利设施:在水利风景区的山体中建设引水渠、水渠、泵站等水利设施,提升水利功能同时与自然风景融合。 (3)修建灌溉系统:建设先进的灌溉系统,实现农田的自动灌溉,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4)修建排水系统:改善水势不通畅的地区排水问题,建设排水系统,保障农田和居民的排水需求。 2.旅游设施建设: (1)修建游船码头:在水利风景区的水体中修建游船码头,方便游客游览水利风景。 (2)修建步道和观景台:在风景区内修建步道和观景台,提供游客观赏风景和休憩的空间。

(3)修建景观设施:根据水利风景区的特色和风景,修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施,如亭台、楼阁、石桥等。 3.生态保护和修复: (1)加强植被恢复:在水利风景区内加强植被恢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草坪等方式提升风景区的绿化覆盖率。 (2)水质治理:加强对风景区内水体的监测和治理,保障景区水体的清洁和水质的良好。 (3)野生动物保护:加强对风景区内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平衡。 三、建设步骤 1.规划设计:制定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建设内容和目标。 2.工程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开展水利设施、旅游设施和生态保护的建设工作。 3.设施完善: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等设施。 四、投资保障 1.资金来源: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2.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 3.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国家水利风景区年度总结汇报

国家水利风景区年度总结汇报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国家水利风景区作为我国水利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旨在对国家水利风景区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深入分析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本文将从引言部分对国家水利风景区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发展历程等内容,通过对其概况的描述,使读者对国家水利风景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本文将围绕国家水利风景区过去一年的工作展开具体的论述。我们将从两个要点入手,逐一分析和阐述。第一个要点将重点关注国家水利风景区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和提升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其中的亮点进行重点评述。第二个要点将聚焦于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发展与经济效益,通过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揭示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国家水利风景区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

结,并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同时,也会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撰写与总结,旨在全面客观地展现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工作成果与发展情况,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希望本文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认可,促进国家水利风景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的描述,以及各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的简要介绍。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参考写作: 1.2 文章结构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国家水利风景区年度总结汇报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接着,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文的主题和逻辑。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要点的阐述,即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将详细介绍国家水利风景区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成绩和亮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在此处列举具体内容)。在每个子要点的叙述中,将详细说明具体工作的展开、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以及相关数据

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

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黄材水库始建于1958年,总库容1.53亿m3,水面12000亩,属大(H)型水库。担负着长沙、益阳两市三县23个乡镇35.9万亩农田灌溉任务。灌区干渠总长274km,灌区总面积1380平方公里,建成运行40多年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于2009年经申报被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库型),该景区位于长沙市宁乡县西部,处在宁乡、安化和桃江三县的交界地带,距离宁乡县城51公里,距离省会长沙市84公里。黄材水库风景区范围包括黄材、沙田、巷子口、沩山等四个乡镇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人文等景观的核心区域和保护区域,景区面积为150.7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等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的优越条件。 黄材水库风景区资源类型较多,水文景观有黄材水库等14处;地文景观有九折仑、千佛洞、石林公园等13处。生物景观资源有黄材林场、成大林场等8处,整个景区林草覆盖率达到91%。天象景观有雪景、雨景、雾淞、朝霞、夕照、云海、雨淞等.工程景观有和北京的十三陵水库齐名黄材水库大坝。人文景观涵盖了湖湘文化、革命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历史文化等范畴,风景区名胜古迹有密印寺、黄材炭河里青铜文化遗址、灵祐祖师塔、张栻父子墓、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等。

黄材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发展旅游经济的良好基础。黄材水库的碧波万亩、十里画廊;城大林场的原始森林、参天古木;以及千佛洞、千年密印寺等为代表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精华荟萃。密印寺始建于公元807年,迄今有着1200多年历史,是汉传佛教禅宗五脉之一的沩仰宗祖庭,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风景区范围内出土了以国宝四羊方尊为代表的青铜器1500多件,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此宁乡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 2009年,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牵头,环保、旅游、建设、林业、文化、文物、水利、水文、安监、交通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黄材水库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宁乡县黄材水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整个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旅游项目包装、招商、运作及对各个景点进行监督。整个景区实行公司化运营。现开发建设融资渠道主要为两种途径:一是地方政府投资进行开发建设,如沩山密印寺的开发;二是招商引资,如游艇俱乐部、千佛洞、四条漂流线路等。 二、黄材水库风景区建设、管理有关情况 黄材水库风景区在宁乡乃至长沙旅游产业布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此,我局组建了黄材水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景区的管理、项目包装、开发和利用。公司组建后,规划了发展思路,对有潜力和价值的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开发,我们对黄材水库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的目标定位是:把黄材水库建设成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自然生态旅游度假区。着力构建商务会议、健身康体和休闲度假三个中心,打造山

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情况汇报

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县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把恢复和保护水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中,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水域环境治理等工作,水利旅游业初见成效。现就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水利风景区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沂源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是沂河、汶河、弥河的发源地,县域面积的90%属沂河流域,生态位置重要。在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沂源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以沂河为纽带建设水利风景区,发展水利旅游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以“沂源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文化景观、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主题的爱情文化景观、以鲁山溶洞群为代表的珍稀地质景观、以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70万亩果品基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景观等一大批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具垄断地位,开发利用价值巨大。二是旅游业已成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但农村经济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相对有限,

工业经济发展将面临更高的门槛和更多的要素制约;而在三产服务业上,还存在很大的调整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旅游业特别是水利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今后,全县经济发展要获得更多的活力与空间,必须从突破旅游业上来拓展。三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济青南线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山西中南铁路的开工,我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两小时主体旅游圈内连接济南、青岛等十余个大中城市,又可以成为国际、国内游客到山东长线旅游的重要中转站和停留地,沂源旅游的客源市场半径得到极大地拓宽。我们认为,我县不仅具有建设水利风景区的内在潜力,也已具备壮大水利旅游业的外部条件和基础支撑。为此,县委、县政府鲜明地提出了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并把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旅游业的重点来突破,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定期督促调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加快了水利风景区建设步伐。 二、强化人水和谐理念,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坚持把人水和谐理念贯穿于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注重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统筹安排水利风景区建设。沂河在县内流域面积145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32亿立方米。风景区水利工程基础较好,现有大中型水库各1座、小型水库70座,总蓄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编制提纲、图纸要求

附录A (资料性)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背景 (二)基本情况 二、水利风景区现状评价 (一)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评价 (二)水利风景区发展需求分析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规划范围 (三)规划目标与水平年 (四)规划依据 四、规划布局 (一)总体布局 (二)水利风景区集群 (三)水利风景区风光带 五、主要任务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 (二)水文化建设 (三)能力建设 六、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七、实施效益分析

附录B (资料性) 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编制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背景 (二)景区现状情况 (三)景区周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二、水利风景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 (一)水利风景资源调查 (二)生态环境调查 三、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一)现状评价 (二)需求分析 四、总体要求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定位 (三)规划目标与水平年 (四)规划依据 五、功能分区 (一)功能分区原则 (二)功能分区结果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 (一)水域水体保护 (二)陆生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 七、水文化建设 (一)水文化挖掘 (二)水文化场馆设施建设 (三)水利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四)水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 八、水利旅游开发 (一)景园景点和文旅设施建设 (二)特色水利旅游项目开发 (三)活动策划与组织 九、安全与服务设施建设 (一)游人容量测定 (二)游人容量管控与安全设施 (三)交通设施与游线组织 (四)公共服务设施 (五)标志标识与解说系统 十、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 (二)防灾避险方案及应急预案 (三)智慧管理与服务

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1

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 [摘要]水利风景区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对其开发原则认识不足,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诸多问题,如功能把握失准、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品缺乏特色及管理混乱低效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规划、可持续用水、深挖特色、提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水利旅游;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以“水利部门管理范围内的水域、水工程及水文化景观”为主要吸引物的水利风景区由于迎合了人们的“亲水”习性,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不仅激活了水利经济,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在维护工程安全、保护生态及改善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囿于我国当前整体旅游发展不成熟的环

境,以及对水利风景资源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结合水利风景区的特点,对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以利于水利风景区的健康发展。 一、水利旅游渊源与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 (一)水利旅游含义及渊源 水利旅游是指以水域(体)或水利工程 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自 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一种旅 游产品形式。 水利(工程)与旅游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后来随着漕运的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这些发达的水路交通在促进古代商贸发展 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往来。以都江堰、京杭大运河为杰出代表的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成为当时人们游历的可能去处,今天已然成为着名的旅游胜地。 到了现代,尤其是建国后,我国水利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先后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近10万

南通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力概要

南通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力一.导语 目的:了解南通旅游业的情况,以实现其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对象:南通市的经典旅游胜地 时间:2012年10月13日——2012年10月28日 地点:狼山,濠河沿岸风景,文峰公园 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抽样调查 二.旅游资源介绍 南通市滨江临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属长江下游冲击平原,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约6000多年前,长江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成为陆地,并逐渐延伸扩展,现海安县最早,如皋市其次,南通市区和附近地带古称胡逗洲。独特的地理环境,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南通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2003年南通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验收,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风土民情资源 2003年末,南通市总人口777.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2.70万人,非农业人口234.92万人;共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以苗族人口居多。隋以前,南通已是沙洲,人烟稀少,先民“俗尚淳朴,好节约”。至唐,洲上多“流人”,煮盐为业,谦和相处,“性轻扬而尚鬼好祀”。宋时,产盐业发达,移民迁入,商贾往来,“民俗朴厚而不争,好学而文实”,“风土与扬州并盛,号小扬州。”明朝,南通城市繁荣,经济发达,“风土庞厚,民俗淳雅,甲诸维扬。”史志中始有婚丧喜庆的岁时节令记载。如正月初一要“种田”,立春要“烧春”和“打春”,元宵要“放哨火”,端阳吃“和菜”、重阳登狼山、除夕“打囤子”等。清代,蓝印花布、捺印花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料,民间有戏盆景、听僮子戏、放鹞子、做冷蒸、吃脆饼等习俗。2、江海自然资源

沿运灌区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情况汇报

沿运灌区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情况汇报整合水景观资源打造水文化品牌举全局之力推进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 工作 (201某年6月13日) 各位领导、专家: 近年来,我局按照“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 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协调人水和谐”的理念,深入开展了省 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明确沿运灌区为首家创建单位,整合灌区范围内 水景观资源,打响灌区的水文化品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沿运灌区水利风景区概况 沿运灌区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市邵伯境内,地处京杭大运河与三阳河 之间,距江都城区仅13公里,紧临邵伯湖,与国家4A风景区茱萸湾风景区、凤凰岛风景区隔湖相望,西沿里运河,东至三阳河,南临高桥河,北 到淤溪河,景区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所依托的水利工程是担负 30.24万亩自灌任务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个大型灌区沿运灌区,是扬州市 环邵伯湖综合休闲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十分 便捷,扬州北绕城公路、江淮公路从这里穿行而过,距扬州泰州飞机场仅20公里。 为了提高灌区灌溉效率,促进安全运行,“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约1.58亿元实施灌区改造工程,目前风景区已形成水工程观光区、古镇邵 伯风情文化区、休闲度假区、邵伯湖观光区以及渌洋湖生态保护区等五大 功能区,并衍生出集独特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河风光、

休闲山庄、垂钓中心、长堤绿浪、林荫乐园、水上世界、农家饭庄等八大 景观,被江都区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水利旅游风景区。 二、精心组织,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我局按照《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及《江 苏省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创建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安排,优化灌区环境,挖掘灌区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 1、确立目标,健全创建机构。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要求高、标准严,为确保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工作取得成功,我局成立了申报创建沿运灌区 省级水利风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局长蒋锋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朱杰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任成员,明确了工作职能,进行了人员分工。 201某年11月,我局又设立了沿运灌区水利风景区管理处,与扬州 市江都区沿运灌区管理处合署办公,负责对景区实行统一开发、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管理处下设四部门:对外协作部、规划建设部、执法办、计划财务部。所有工作人员均 2 来自扬州市江都区沿运灌区管理处,同时,在全系统内抽调部分人员 组织工作班子,业务上受区旅游局指导,聘请当地文化旅游业专家学者担 任工作顾问。 2、强化宣传,营造创建氛围。着力提高景区人员的创建意识,充分 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把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转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统一 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节庆活动等载体,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动员更 多力量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

水利风景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1]

青峰峡水利风景资源调查 评价报告 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一、概括 青峰峡森林公园位于宝鸡市东南75公里处的太白县桃川镇,东西两侧以五里峡山梁为界,南至秦岭主峰四十里跑马梁,北至褒斜古栈道。西距太白县城8公里、宝鸡75公里、西安160公里、汉中170公里,姜眉公路从公园门口经过,公园总面积4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人口139.2万,辖20个乡镇办事处,917个行政村。京沪高速公路、莱新高速公路交汇分别穿越境内,二0五国道、0九公路、蒙馆公路、济临公路、新枣公路跨越境内179公里,磁莱铁路贯穿境内。1个小时可直达济南机场,5个小时可分别到达东部沿海港口及北京、上海。东岳泰山雄峙其右,徂徕、莲花、光明三山怀抱其中,古为齐鲁之要塞,今为南北之通衢,它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古老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 光明湖水利风景区位于新泰市中部,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整个景区被划分为一带六区:其中“一带”指环光明湖生态保护带;“六区”分别指:亲水休闲区、湿地景观保护区、乡村生活体验区、法云山宗教文化游览区、坝后休闲垂钓区、龟山风景游览区。景区内有光明湖、法云山、龟山等风景名胜。 二、历史人文 新泰历史悠久,是泰山周围人类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1966年,在乌珠台村发现了5万年前的智人化石。商周时期,新泰曾是杞国国都,“杞人忧天”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至新泰境内梁父山举行禅礼。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也相继禅礼于梁父山。其中,汉武帝登临新

甫筑行宫寻仙,在新泰历史上留下了“久传秦禅地,争道汉离宫”的著名掌故。位于刘杜镇的“光明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有出土的背壶、鼎、杯等文物为证。 在历史上,新泰代代英贤辈出,可谓群星璀璨。和圣柳下惠、“盗”圣柳下跖、乐圣师旷、名相鲍叔牙、经学大师高堂生都是名垂青史的人杰。新泰秀丽的山水,吸引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来到新泰,一代名相诸葛亮曾随父读书梁父山下,后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即源于这一段生活经历。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曾居于沙丘(今新泰古城)。清代,自东南各省至京驿道开通,道经新泰,使新泰接纳了众多的文人墨客,留下数以千计的诗文作品。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也数次驻跸新泰,乾隆帝还留有三首咏新泰古迹的诗词。 新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光明山(古名嶅山),春秋时期已列入鲁国祀典,名载《左传》。徂徕山,是秦汉帝王封禅之处,竹溪六逸隐居之地。宫山,古称新甫,素有“小泰山”之称,当年汉武帝在山上建宫,筑台求仙。峙山以龙女牧羊传奇故事和遗迹远近闻名。白马山山奇景幽,寺中银杏树龄在二千年以上,被誉为“天下第二”。此外,乌珠台“智人”遗址、和圣柳下惠墓、乐圣师旷墓、梁父故城、徐琛墓石雕等大量人文景观,都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和旅游观赏价值。 新泰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以下形式: (1)民间文学。境内民间文学历史悠久,至清朝末期,民间文学已有很大丰富和发展。其中流传较广的当数游龙戏凤的传说、乐圣师旷的传说、金斗山的传说、灵槐复荣的传说、龙母坟

江苏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纲要

江苏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纲要绪论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下游、黄海之滨,从南到北分别与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比邻,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全省总面积10.26平方公里,总人口 7438 万,现辖13个地级市。江苏境内地势低平,除东北部、西南部有丘陵山地起伏,其余多处于海拔 50 米以下,天然水系发达,河湖纵横, 港汊密布,有大小湖泊 290 余, 干渠水道数以千万公里,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太湖、洪泽湖雄踞南北,水面面积占到总面积 16.9% 。流域内土地肥美,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融汇了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无数的人文胜迹,是享誉中外著名的水乡旅游胜地。 江苏水利多年来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任。江苏境内古今水利工程浩大,成就卓著:京杭运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南水北调工程……记载着人类开拓自然的丰功伟业。新中国建立以来,全省先后建有流域性堤防 6600余公里,大中型水库 47 个,小型水库861个,大中型涵闸 300多座,大中型泵站 159座,拥有机电排灌动力 460 万千瓦,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治渍和调水五套水利工程体系。今天,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宏伟的工程构筑形象,结合优美的山水林木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遗迹,构成丰富多样的独具魅力的水利风景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水利在担负着国家治理淮河、沂沭泗河、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性转轨。作为承担国家经济基础建设和环境建设重任的水利建设管理单位,也面临着从传统工程水利向现代资源水利转变的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将水利工程建设与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如何依托水利风景资源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丰富水利建设的多元内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江苏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经过开发建设,可以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江苏拥有较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风景区开发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水管单位以所辖水利工程及环境为依托,发展风景旅游事业,建设了一批水利风景区,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 2006 年,全省经国家水利部评审命名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已有13处。江苏水利风景区从初具雏形到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