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看人的解放发展路径

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看人的解放发展路径

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看人的解放发展路径
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看人的解放发展路径

JISHOU UNIVERSITY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人的解放

发展路径 作 者:

刘双 学 号: 20104011003 所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年级: 2010 指导教师:

刘兴章 职 称: 教授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13日

吉首大学教务处制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解放概念 (1)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1)

(二)人的解放概念 (2)

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关于人的解放路径 (3)

(一)人从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到人对物的依赖 (3)

(二)扬弃人对物的依赖性走向自由个性 (5)

三、“三大社会形”理论关于人的解放路径的当代启示 (7)

(一)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人的解放发展路径

摘要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首次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大社会形态即前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依赖关系”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个性”是第三大社会形态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且这三大社会形态是依次更替的。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清晰的阐明了人的解放发展的基本路径,即:人从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到人对物的依赖,再到对物的依赖性的扬弃走向未来的“自由个性”。深刻认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人的解放发展理论,对于理解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人的解放;发展路径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human liber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three social

configurations

Abstract

Marx in 1857-1858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for the first time presents the theory of three social form "dependencies" is the first big social form the former capitalist society, "dependencies" is the second largest social form that capitalist society, "freedom personality" is the third big social form that is the future communist society, and is, in turn, change the three social form. From Marx's theory of three social forms, we can see that the three major social form theory clearly illustrates the basic route of people's free development, that is, from: people directly depend on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person to the dependence on things, to the dependence on things, the sublation of "freedom personality" into the future.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liberation theory of Marx three social orders development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to insist on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ory of Marx three social orders; People's liberation development; The path

一、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解放概念

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关于人的解放发展理论,我们就必须

了解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概念。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1.“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提出的背景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准备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著作,给正处于压迫状

态的无产阶级指明革命的道路和方向,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并于1848-1849年亲自参加了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由于革命斗争以失败告终,马克思被迫开始了流浪生活,最终落脚于伦敦,静心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就集中体现在《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也就是在这部手稿中,马克

思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2.“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表述是在1857-1858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原文是这样说的:“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

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①。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把人类史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对人的发展的考察。前资本主义属第一大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第二大社会形态,未来的共产主义属第三大形态。第一大社会形态包括了多种生产方式,都各有特点,马克思抽去了不同的地方,立足于它们作为自然经济形态的共通性质。在古代社会就早已存在以分工为前提的商品经济,但是马克思论证只有到达

资本主义阶段, 才是它的发展的最完备形式, 因而商品经济是最能体现第二大社会形态根本特征的形式。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扬弃现阶段社会的弊病,它才会显示出全部的新质。

这是马克思经过对资本主义仔细的考察和思考后的结果,我们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的一生其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起源、发展及未来进行细致入微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设计和实践努力奋斗的一生,从这个角度看,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同时,人的解放发展也是马克思研究探索的终极目标,他进行对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未来共产主义的研究是为了揭示和阐明人的解放发展的基本路径,从这一角度看,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是关于人的解放发展的理论。

(二)人的解放概念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首次阐述了人的解放的观点,为了阐述人的解放观,马克思引入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两个观点。

1.政治解放:人自身解放的第一步

关于政治解放的问题,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进行了讨论,反对青年黑格尔派对人的解放的阐述局限在概念的范围内,认为,犹太人的问题,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停留在宗教的范围内,就只能完成宗教解放,宗教只能把人的解放建立在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处于彼岸的另一个世界,毫无现实的幸福感,只有政治解放才能使人把自己的世俗要求诉诸于国家。

政治解放,指人们通过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摆脱封建专制统治而获得的解放,它使人们能够过上政治生活,实现政治上的平等,使人在政治中成为公民。虽然,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获得了解放,但这种解放是狭隘的,只局限在政治生活中。因为,通过政治解放而确立的“所谓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 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①在政治生活中,我的存在,就是你的敌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②。

因此, 在马克思看来, 以确立所谓人权为标志的政治解放并没有克服市民社会, 它不过是完成了市民社会从政治中的解放而已,人仅仅完成了自身解放的第一步即政治解放。

2.人类解放: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

关于人类解放的问题,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做出了这样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7页。

表述: “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 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①

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解放不是虚幻和抽象的, 它直接和社会现实相关联, 是政治解放的继续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不能够实现,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乌托邦是从观念到观念, 他们的出发点是观念中的理想社会, 设想的也是实现他们设计的社会, 这样的构想在现实面前是很无力的。马克思的做法和他们不同, 马克思不仅有追求人类自由的理想, 并且一步步地从现实出发, 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 这个目标, 不仅仅与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有关, 也与马克思对现实的关注有关, 从对人的理解出发, 马克思认为在他所处的那个社会, 人虽然完成了对“宗教解放”的超越, 但又陷入了“政治解放”的异化当中,对这一异化的超越是人当下的任务。而对于现实的考察也使马克思认识到, 市民社会中有可能产生出完成人类解放的主体即无产阶级。人类解放不可能由市民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特定的等级来完成, 他们都是某种特殊利益的代表, 而无产阶级则是一个不能称之为等级的等级, 它的出现代表了整个等级制度的瓦解。

由此可见,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②。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一个历史原则——发展。总体来看,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在人类解放中人的本质才能完全实现。

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关于人的解放路径

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清晰的阐明了人的解放发展的基本路径,人从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到人对物的依赖,再到对物的依赖性的扬弃走向未来的“自由个性”。

(一)人从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到人对物的依赖

1.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阶段的特点

(1)人的潜能只得到片面的发展

在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即第一大社会形态里是没有社会分工或者没有发达的社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9-10页。

会分工。一方面,由于早期的生产力比较低,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劳动推给别人。另一方面,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要参加共同体的各种活动。借用现代人的术语,那时每个人既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 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既是文明财富的创造者,又是文明财富的受用者;既是社会义务的履行者, 又是社会权利的体现者。

(2)人的劳动对象是直接的自然

在第一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劳动对象是直接的自然,虽然原始共同体所有制、亚细亚所有制、古代奴隶所有制和封建所有制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在所有这些形式中,都存在着以下的特点:

第一点,对劳动的自然条件的占有,即对土地这种最初的劳动工具、实验场和原料贮藏所的占有,不是通过劳动进行的,而是劳动的前提。个人把劳动的客观条件简单地看作是自己的东西,看作是自己的主体得到自我实现的无机自然。……

第二点,但是,这种把土地当作劳动的个人的财产来看待的关系(……) ,直接要以个人作为某一公社成员的自然形成的、或多或少历史地发展了的和变化了的存在,要以他作为部落等等成员的自然形成的存在为媒介。”①

马克思对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是十分关注的,在这种关系中,马克思认为最基本的是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以保证生命体存在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关系,人发展出了同自然的众多层次众多方面的关系。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劳动主体同劳动对象的天然一体的,从而也就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基本关系。然而,这时的人与自然关系是近乎单面的:自然更多地局限为人们物质生活的对象,没有进化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艺术的对象,成为人的高度精神生产加工的对象。

(3)人绝对从属于特定的共同体

马克思所说的第二点特点,揭示了最初的社会形态里个人对特定共同体的绝对从属性。这种严重局限的关系是个人再生产、从而也是个人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间物质的、精神的和活动本身的交往,只能在狭窄的区域进行,超越具体的区域和一定的文化系统是罕见的。在这个历史时期里,不存在高度丰富的个人社会关系。“单个人之间”或是“没有联系”,或是只有“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②。个体存在没有表现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而是表现为一种“脐带”,附属于共同体。

2.人从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到人对物的依赖过渡的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亚细亚的、古代的以及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均不可能保持长久不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3页。

变。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和生产者素质的逐步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并且随之出现了分工和交换。分工的明确以及商品交换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扩大了,个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孤立的、狭隘的地点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个人能从地域性的个人走向世界历史的个人,人们通过货物走向世界各地,通过货物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发生联系,人不在是共同体的附属品,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个人”。

综上所述,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明确,世界市场的形成,于是,人类社会从从第一大社会形态依次过渡到第二大社会形态,“人的解放”从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依次过渡到人对物的全面低赖关系。

(二)扬弃人对物的依赖性走向自由个性

1.“物的依赖性”阶段的优点

“物的依赖性”阶段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的根本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工业文明的大步前进,驱除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借助于现代技术,人们不再直接屈从于自然而是将自然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彰显出自己的主体性。于是,自然“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 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 服从于人的需要。”①

第二个方面,人与人的关系,人不再直接依附人,人身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获得独立性,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选择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同时个性精神得到高度张扬。因此,个人在此阶段获得了新生,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独立与解放。

2.“物的依赖性”阶段的缺陷

在“物的依赖性”阶段,人是获得了独立,但是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它只不过是把人对人的依赖转移到人的物的依赖上去了,这样的人是“独立的”,但只是“相对独立”的,表现为人的“异化”。

现实情况是,此时的人们受到了比古代社会更严重的“物役性”,“各个人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被设想得要比先前更自由些,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来说是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页。

然的;事实上,他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①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使我们脱离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走向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是被我们大力称赞的现代社会的分工和私有制。现实是,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我们的劳动从属于社会劳动总体。马克思认为: “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 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②同时,马克思指出“个人相互间的社会联系作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独立权力,不论被想象为自然的权力,偶然现象,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东西,都是下述状况的必然结果,这就是: 这里的出发点不是自由的社会的个人。”③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毫无疑问,古代社会落后于现代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受的奴役更为隐蔽,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被看不见的受操纵,沦为资本的工具,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被进步的原则强制着,人只要不进步就会惨遭淘汰。但是,人们劳动并且改造世界,这种劳动因该要体现的是我额每年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劳动,劳动已经异化,但此种异化,“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代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化; 这种普遍的对象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④

“物的依赖性”阶段,人的发展虽获得了“独立”,但这种“独立”是相对的,人仍没有得到彻底的解放。看到这种现状,马克思抓住本质,通过对资产阶级以及资本的无情批判,通过指导工人阶级革命运动,他看到了一线曙光,并且创设性的提出了第三大社会形态即以“自由个性”为特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3.“自由个性”阶段

未来社会里,生产手段受联合起来的自由劳动者共同支配, 人们直接地以劳动及其产品互相丰富、劳动具备了社会性。物质生产过程为一种完全的科学过程所替代, 劳动脱去沉重艰辛的旧貌劳动者不是被当作活的生产工具, 依照某种固定的型式铸造出来。在自由个性阶段,劳动就会区别于它的传统形式,变成“真正自由的劳动”。⑤在此种劳动上,人们发挥着自身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对美的理解。于是,劳动不再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是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劳动将成为一种陶冶我们性情的活动,我们不会在劳动中感到乏味与艰辛。

因此,“人对物的依赖性”阶段,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相对的“独立”,但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2001年版,第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1995年版,第14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这种独立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表现为人的异化。而“自由个性”阶段,个人获得了彻底的解放与全面的发展,展望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以每一个个人的彻底解放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于是,人类社会在不久的将来会从第二大社会形态过渡到第三大社会形态,“人的解放”将得到彻底、全面的完成,我们将从对物的依赖直接走向自由个性。

三、“三大社会形”理论关于人的解放路径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向我们清晰的展示了一条道路,一条通往人的彻底、全面解放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制高点就是走向“自由个性”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人的解放从“对物的依赖”走向“自由个性”即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需为此目标的实现做大量的准备。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可以得出,人的解放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赖于人的个性解放。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此,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走向“自由个性”阶段,我们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阐述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三大社会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解放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与前进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无分工或者分工不精确,才导致我们个人的发挥限定在狭隘的地点,并且孤立的发展着。由此,人的潜能能不到充分的发展,人们劳动的对象是直接的自然,人从属于特定的共同体。在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再屈服于自然界,而是运用大工业生产对自然界进行了一场“驱魅”活动,大自然在我们面前不再神秘,人们成为自然的主人,新航路的开辟,也使人们的视野从一定的区域走向世界,从孤立的个人走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一切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们不再沦为资本的工具,而是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①。从这一个角度出发,当代要实现人的解放需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只有坚持这一标准,“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创造现实基础”①。

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特别现实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将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并且,初期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产力不够发达,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特别大。具体表现在:第一,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少,并且贫富差距非常悬殊,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生活相当困难,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第二,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大批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局面;第三,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依然非常重。

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还没有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才能离人的彻底解放越来越近,离未来的共产主义越来越近。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马克思划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基于对人的解放的考察,人的解放发展也是马克思研究探索的终极目标,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尊重,体现的是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关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是关于人类解放发展的规律。要实现人的全面、彻底解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一种先进的政治理论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我国,体现这一理念的政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于2003年7月28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并且在中共十七大被载入党章,十八大正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务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特别现实与重大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有些地方的发展还是在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破坏自然坏境,造成现在极端的天气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这两年,很多地区的雾霾天气都频频报表,大气污染严重的阻碍着人的健康发展,安全是人的解放的基本前提,现在却不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食品安全、养老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户籍问题,都使人的解放面临着种种问题。因此,当前我国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畸形的发展,是人在发展中的异化。

“以人为本”是我们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结语

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看人的解放发展路径,人的基本解放路径就是从“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到“人对物的依赖性”再到“自由个性”,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当代人的彻底解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就有深刻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人对物的依赖性”到“自由个性”阶段,清晰的看到了这条应然之路,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实现“自由个性”走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胡绪明.论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生成的内在逻辑——劳动时间观念与人的

全面自由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2006

[2]胡绪明.劳动时间观念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形成[J].湖北经济学

院学报,2006

[3]赵兴良.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马克思的人道主义[J].学术论坛,1989

[4]王蕾.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人格的演变及完善[J].理论观察,2010

[5]许恒兵.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自我实现[J].齐鲁学刊,2011

[6]曾瑞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三大形态理论的文本体会[J].新余高专学报,1998

[7]赖恩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J].复旦大学,20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致谢

本论文在刘兴章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论文题目的选择、论文结构的构架到具体内容的指导,无不凝聚着刘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刘兴章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廖胜刚院长、刘继富老师以及各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及指导意义: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对我国社会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互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形态必然有新的意识形态相对应,新的意识形态必然有新的社会形态相对应。人类经常犯的错误是在于用旧的意识形态来思考新的社会形态。所以人类总是不理解新的社会形态,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一说到博爱的社会不使用货币的时候,马上就会有许多人认为那会导致人类失去工作的动力。但是事实是博爱的社会的社会形态不是目前的社会的社会形态,因此博爱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也不是目前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失去工作的动力的问题。 另外社会形态与意识形态也是不可分开的。他们是完全的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的运行了。比如如果家庭的社会不反对第三者,没有对人私人占有的观念,那么家庭的社会就会混乱。同样,如果无家庭的社会如果没有博爱的意识形态,那么博爱的社会也会一片混乱。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是五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一种是三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五种形态则包括:原始、奴隶、封建、资本、共产;三种形态则包括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两种划分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至的。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 和人的解放观 【摘要】《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一方面高度赞赏鲍威尔的文章,认为“他把这一切都做得大胆、尖锐、机智、透彻,而且文笔贴切、洗练和雄健有力”;另一方面,也针对其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阐述了他自己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人的解放 布鲁诺·鲍威尔在1843年出版的《犹太人问题》,以及在1843年6月发表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中阐述了他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纯粹就是一个宗教问题,混淆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界限,由此引起了马克思对他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于1844年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对什么是“政治解放”这一问题,马克思在批驳鲍威尔有关人的宗教解放观点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人的解放,不论是宗教解放,还是公民解放,不论是犹太人解放,还是德国人解放,都与国家有直接的关系,实质性的解放就是政治解放,而最终的解放是人类的共同解放。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宗教问题。 犹太人问题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是德国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者,日益形成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社会阶层,他们受到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德意志国家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而犹太人要求与基督徒享有同等的权利,要求宗教平等﹑族平等和政治平等。这种要求与日俱增,愈演愈烈,成为德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犹太人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当时社会是具有很大实际意义的。 鲍威尔一方面把宗教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认为宗教解放只能通过政治解放

(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东方论坛2004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王 力 军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也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4)03-0099-06 自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问题的核心是围绕着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P12)这一提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特定阶段!?有的人认为,特定阶段!就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阶段,这也决定了我国只能是处在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在这个阶段上还不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作为特定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制度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也有的人认为,特定阶段!是指我国在社会制度方面已经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国生产力落后,因此在生产力方面还没有超越资本主义阶段。以上两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都没有正确地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阶段!的理论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作为一种公式,机械地套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阶段!。 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始终遵循着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的,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根据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几种理论形态,他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P33),加上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马克思就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依次演进,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3](P217)并且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P33)所以他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4](P12) 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勾画出了一个十分清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展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采用历史的和逻辑的科学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所作出的高度抽象的概括。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分 99 收稿日期:2004-05-23 作者简介:王力军(1955&),男,山东安丘人,博士,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 Walzer 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一、古希腊的“科学”、近代的“科学”概念。 古希腊的“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是形而上学。 近代的“科学”中产生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这种实验是一种可靠的可控实验手段。这时使哲学和科学才分道。 真正的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科学”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纯粹理论精神的复活”是科学的文艺复兴的真正涵义。 方法、方法论、哲学三者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自觉,表现为以“方法论”为依据,以哲学为基础。方法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即使一种成功的“方法”,也亟需解决“方法论”依据,才会有生命力。方法有科学上的方法和哲学上的方法,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上升到哲学角度就成了方法论。 二、“科学”、“哲学”、“宗教”三者在“知识类型”上的差异。 丹皮尔说“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因为自然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另外,“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但是,要想关照生命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我们需要领悟一个神圣的奥秘,我们需要同神灵一脉相通的感觉,而这就构成了宗教的根本基础。” 三、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象”。“知识就是力量”是要达到控制自然的实践目的。培根认为只有以控制自然为目的,才有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他坚持理性主义,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通过实验的得到的知识更为深刻。知识虽然是抽象的,但培根所谓的知识即是人们对现象的感觉,认知以及通过科学实验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 四、霍布斯的政治科学与斯密的经济科学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评论。 霍布斯的政治科学:1,“价值中立”。这个理论的证明仿佛各种政治观点的人都能适应,具有一般的、抽象的模式。2,“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学习培根和笛卡尔的自然科学方法论。3,“自然状态”作为一种“实验方法”的意义:人类社会“自然状态”的假设和虚构,使其能够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秩序,一种机械的动力学结构。4,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个体的自卫本能和利己主义的“人性”是霍布斯解释整个“自然状态”的简单的、自明的原则。然后,从这个“自然状态”到达“人类社会”。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jia。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其中“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都可以在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其中,“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33“三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其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这可以看作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萌芽。 在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论述,其中也包含不少对三大社会形态的阐发。他从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人手,进而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分工状况、所有制关系状况等对于人自身发展的制约。这样,马克思依据这种制约的特点,又对人类历史作了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他指出,在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个个体通过家庭的、部落的或者是地区的联系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个体为自然界所支配;而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各个个体互不依赖,其间的联系仅限于交换,故个人为劳动产品所支配;只有到了第三大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分工和私有制将被消灭,此时的社会才能作为“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真正地实现个人的个性和自由。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观 一什么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马克思用“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和Bourgeoisgesellschaft”表达。原主要指西欧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出现的社会结构。市民社会介乎国家与私人生活之间,是横向的经济、社会交往方式(区别于“管”与“被管”纵向结合方式),民众自主性社会组织和结构。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指称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较多使用“市民社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谈到,但明显减少。此后,马克思主张“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继承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采取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是认同的,并继承了这一思想。“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后一种是市民社会的生活······”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法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他处处从各种规定出发······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并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在中世纪时期,封建统治统摄一切,市民社会中个人的特性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市民社会是依附于政治国家的,两者糅合为一体。虽然黑格尔是从逻辑思辨的角度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但是这一分法启发了马克思,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批判 在1843年的夏天,马克思完成了第一部批判黑格尔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随后又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等,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建立了自己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思想。马克思最早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该书中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他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的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真正的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这种物质交往关系所产生的社会生活领域,并且认为国家是依附于市民社会的,也即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四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 在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例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主要是从抽象和非历史的人性论来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黑格尔批判了这种基于抽象人性论,非历史地论证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政治哲学的方法,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种“需要的体系”。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在分析国家和社会相分离趋势的历史主义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入手,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交往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关系”。他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上来认识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与黑格尔相比,马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括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而且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子系统又有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3)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作为复杂的大系统,它的诸系统之间及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矛盾普遍存在,正是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4)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是社会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主体活动实现的。研究社会必须关注人及其活动。 (6)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社会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是人与人交往的产物。 (7)世界历史研究方法。世界是一个整体,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客观性原则要求我们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 (2)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充分承认人在社会活动和历史进步中的主体地位,善于揭示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益;坚持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对主体做具体分析;坚持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认识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性。 (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社会有机体。 (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具体地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 (5)发展性原则。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每一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研究社会现象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再现社会现象的过程及其本质。我们既要重视对社会系统进行静态研究,又要重视对社会系统进行动态研究。 三、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视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2)

参照马克思留世的相关文献,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其着重阐述并不断完善的经典划分类型,主要有三种社会形态类型的划分理论:一是以所有制关系为视角的五中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二是以人的发展状态为视角的三大形态划分理论,三是以生产力为视角的四种社会形态划分。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分工和分配为依据把社会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形态、“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形态、中世纪“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形态、现代“纯粹私有制”形态,“无产阶级的占有制”形态,这是所有制形态演进的顺序。在《雇佣与资本》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依次更替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理论表述为: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晚年的马克思通过对原始氏族社会的深入研究,丰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阐明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过程,说明了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揭开了原始社会之谜,用原始社会取代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形态。至此,原始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中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最终形成。这五种形态理论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 同时,马克思认为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同自然的进程和自然的历史的相似的,他把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说明人类社会形态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过程都具有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过程。 (2)人的发展形态划分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况为视角,从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行划分。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为主线,大致把人类历史区分为:前政治解放阶段、政治解放阶段、人的解放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为:人的本质未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共同体”来指称社会形态,从人的发展向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三个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 》中,马克思以人发展状况为依据,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的最初社会形态、物的依赖的社会形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把原始社会、古典社会、封建社会归结为人的依赖的最初的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对应的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表现为片面的自给的生产能力、原始丰富而缺乏自主的活动、狭隘的地域性的社会联系、自然的需要、萌发状态的自由个性。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的社会中,人获得了较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不是真正的完全的独立,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 理论与改革2009·4理论与改革2009·4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 — ———读《论犹太人问题》引发的思考 ■陈宇宙 ■胡帆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北京 100872) 【摘要】解放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在《论 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正是通过对政 治解放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必须从政治解放进展到人类解放的结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克服市民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赋予无产阶级。这一使命在《法兰 西内战》中被界划为“社会解放”。但社会解放还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而只是无产阶级在经济上 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是对政治解放的辩证否定性环节。因

此,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一 种辩证否定的批判性话语,呈现为辩证否定的动态结构性过程,人类解放也并不是人的“解放” 的最后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426[2009]04-0021-04 一、政治解放“当然是一 大进步”,然而,并不是 彻底的没有矛盾的人类 解放的方法 在马克思看来,解放不是理性的激情, 而是激情的理性,是要用真正实物的方式 达到改变实物的现实的目的。 在 1844年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中, 马克思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但同 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马克思指出: “政 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一般

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1]那么,什么是政治解放呢?学界往往 一言以蔽之曰:资产阶级革命,或曰: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等等。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太笼统。试问,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君主同时就是宗教上的神,它具有“宗教国家性质”和“非政治性质”。因此,马克思认为,在德国,政治解放首先就是指国家从宗教中获得解放,“犹太人、基督徒、一切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就是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1]而且, “当国家 从国教中解放出来,就是说,当国家作为一个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而去维护国家自身的时候,国家才按自己的规范,用合乎自己本质的方法,作为一个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时,[1]就标志着政治解放的完成。 马克思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共产主义学说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是一种科学的预测,这其中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尽管不是所有民族都经历了马克思划分的所有发展阶段,并不表明社会形态的衔接没有规律。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尚未超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所能容纳的限度,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特征还没有出现。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正在向共产主义前进,而不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有哪些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形态”不只是立足于某个角度对社会形态进行认知的一个范畴,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范畴。可以说,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用以研究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范畴。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 马克思从不同角度涉及社会形态的论述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的,即认为人类历史是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发展的。马克思关于五种生产方式理论的有关论述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科学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经济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比较完整的提出了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社会形态的分析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我认为对于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应该理解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能简单的用经济逻辑来考察其合理性,而应该强调其客观规律性。三种社会形态划分理论是马克思从个体同整体的关系的角度提出的,即:“以人对人的直接依赖关系为特征的最初社会形态;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特征并实现人的独立性的第二社会形态;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并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第三社会形态。”[2]在未来社会,实现自由个性的基础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比全面发展更能代表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三种社会形态划分理论和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各自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二者互为补充,可以使我们对社会形态的发展有着更立体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间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与共产主义学说联系紧密。没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社会科学方法论 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职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此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 1、方法 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2、实践 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社会活动。 3、生产系统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它主要是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是劳动者。 4、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的关系。 5、上层建筑系统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摘要: 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五形态说”其实是后人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一种误读,不具备充分的文本依据。“五形态说”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既缺乏足够的经验事实的支持,更给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造成了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分期理论比较明确的是“三形态说”,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五形态说;三形态说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划定的“五形态说”被视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图式,在科学研究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有至尊地位。但是,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五形态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试图由此入手,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五形态说”缘起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确定的文字表明人类的发展要经历五种社会形态。“五形态说”是后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阐释,发轫于前苏联。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中勾勒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脉络[ 1 ] ( P28) 。在这里,列宁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概括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再加上当时苏联已经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共五种社会形态,同时强调了这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普遍意义和规律性。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将这一观点进一步明确化了。他说:“随着社会生产力在历史上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历史上生产关系有五大类型: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 2 ] ( P446) ,“原始公社制度恰恰被奴隶占有制度所代替,奴隶占有制度被封建制度所代替,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 而不是被其他某种制度所代替。”[ 2 ] ( P441)在这里,斯大林将五种生产关系看作是依次递进的,“前一个”是“后一个”的条件,而“后一个”是“前一个”的结果。1939年,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把斯大林所说的五种生产关系引申为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又把社会经济形态解释为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必经的五个社会经济形态,“五形态说”遂成为统治前苏联社会历史观的权威论断。 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本身就带有浓重的苏俄色彩。列宁和斯大林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至高威望,也决定了他们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具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联共(布)党史》更一度被认为“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 3 ] ( P803) ,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材料,而“五形态说”作为理论界阐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演进规律的基本法则就是很自然的了。以此为先导,中国历史被框架在“五形态”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证明,在具备学术权威的同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五形态说”的束缚,从更广阔的视角、用更深入的思考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人们发现,长期以来被奉为经典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也许只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一种误读,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相去甚远。 二、“五形态说”文本依据质疑 坚持“五形态”论者的文本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1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⑴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答: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答: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⑵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消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③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⑶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①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②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正文】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