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接触线

12接触线

接触线

接触线

一、简介

二、技术标准

三、检修工艺及方法(一)、检查(二)、更换(三)、调整(四)、紧固

四、风险与控制

五、安全注意事项

一、简介

接触线是直接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重要线索。其与受电弓滑板是以高速滑动摩擦方式直接参与弓网受流,完成电能传输。

1、接触线的主要技术条件

(1)抗拉强度高(2)电阻系数低(3)耐热性能好

(4)耐磨性能好(5)制造长度长

2、目前主要使用铜合金接触线

主要有CTHA-110型、CTHB-120型银铜合金接触线(也称为AgCu110、AgCu120),MgCu-120型镁铜合金接触线(国外进口),SnCu-150型锡铜合金接触线(国内客专)。

3、我段接触线分布情况

AgCu120接触线:渝怀正线

MgCu110接触线:焦柳正线张怀段

MgCu120接触线:焦柳正线张石段

CT-85接触线:渝怀站线、沪昆站线

CT-110接触线:沪昆正线

二、技术标准

1、检修周期:一年

2、技术要求:

(1)、容许载流量符合运能需要,应采用铜合金线材质。(2)、张力和弛度标准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全补偿链形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3)、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

160Km/h及以下区段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限界值均为450mm。

160Km/h以上区段标准值:设计值。安全值:设计值±30mm。限界值同安全值。

(4)接触线高度: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安全值:标准值±100mm。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部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最低值。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5)、接触线坡度(工作支):

标准值: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

200—1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通过标准值。

界限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

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停相等,相对该定位点东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

(6)、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

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6°;160Km/h以上区段≤4°。

安全值:160Km/h及以下区段≤12°;160Km/h以上区段≤6°。界限值:同安全值。

(7)、接触线磨耗及损伤

①、接触线磨耗和损伤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

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②、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

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③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

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三、检修工艺及方法

(一)、检查

1、检查接触线状态:无硬点、扭面、弧点、异常磨耗点和

损伤(机械损伤和电气烧伤)。

2、检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示意图

a--设计规定的受电弓横向摆动量b--滑板拐点至受电弓诱导角端点的距离

c--滑板拐点至受电弓中心线的距离 d = 2a+b e = a+b+c

(二)、更换

1、接触线须更换的情况

接触线有严重损伤时需更换。

2、接触线相连接线夹须更换的情况

线夹有烧损、裂纹情况时更换该零部件。

3、接触线接头制作要领

(1)、使用对接线夹接续

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面积≥20%,将磨耗处导线切除,重新做接头接续:

①、在距接触线需切断部位两端合适位置安装接触线紧线器,用手搬葫芦通过钢丝套子与紧线器相连,摇动手搬葫芦紧接触线使接触线松弛。

②、将接触线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切除,用锉刀将接触线两断头的端头打磨平。

③、将线夹内壁及接触线与线夹接触载流部位进行清洗、打磨、涂中性凡士林。

④、将接触线对接线夹带螺纹侧安在两断头侧,同时在接头线夹无螺纹侧安装附导线。两断头间距不大于1mm。

⑤、螺栓紧固顺序按先内后外,按左内—右内—左外—右外循序紧固,也就是将接头线夹的紧固对称由里往外,交替紧固至少3次,先紧固螺栓,再紧固螺母。

⑥、检查接触线接头安装牢固可靠后,缓慢松开手搬葫芦,确认接触线接头无异状,状态良好后,拆除紧线工具。

⑦、再次紧固线夹各部螺母,检查两侧吊弦偏移并调整接触线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要按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三)、调整

1、之字值、拉出值超标:

(1)、限位定位器:将限位底座在定位管上水平调整至标准之字值、拉出值,再紧固限位底座。

(2)、管形定位器:将定位环在定位管或下部定位索上水平调整至标准之字值、拉出值,再紧固定位环。

2、跨中偏移值超标:

调整相邻两定位点拉出值,使跨中偏移值达标。

3、接触线工作高度超标调整:

(1)、调整定位点两端吊弦长短,使定位点接触线工作高度达标。

(2)、再依次调整其它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工作高度达标。

4、接触线坡度超标调整:

测量接触线工作高度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并计算出标准坡度值所处的最高点位置。从该点依次调整吊弦长度至最低点。

(1)、坡度大:沿顺最低点至最高点的距离;

(2)、坡度小:缩短最低点至最高点的距离;

5、接触线平直度超标调整:

(1)、局部硬点:利用直弯器将局部硬点消除。

(2)、普遍硬点:利用五轮式校线器重复地在接触线上滚动,直至连续硬点消除。

6、接触线扭面调整:

根据扭面的现象正确判断出接触线扭面的方向,再同时利用2个以上的扭面器将接触线扭面校正,使接触线线面垂直于轨面。

7、接触线与其他线索及零部件间距调整

(1)、将接触线与其他线索间距不足处可靠短接,保

证两线等电位。

(2)、调整接触线与其他零部件间距至符合要求止。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 【摘要】从地铁接触网的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它们在实际运行中所常见的故障与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仅有利于提升地铁接触网的运行效率,提高地铁交通的运行质量与运行能力,还能提高地铁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刚性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建议 接触线在与电客车受电弓的相互作用时,表面产生腐蚀及磨损的现象即为接触线磨耗。导致接触线磨耗的原因主要包括:接触线与滑板间的电气腐蚀、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摩擦、化学腐蚀、及接触线氧化等。接触线的载流量、接触网的机械安全及接触网使用寿命都会受到接触线磨耗的影响。 1 接触线局部磨耗原因分析 1.1 电客车的速度对接触线磨耗的影响 在电客车出站加速区段,车辆晃动较大,加剧了受电弓的振动,且受电弓取流增大,弓网关系处于波动状态,接触压力及冲击力都不稳定,当电客车的速度不断提高时,就可能导致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产生瞬间分离,引起跳跃式的接触现象。这种异常的现象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1)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工作面不平整,致使接触线磨耗不均,增加

受电弓碳滑板的磨耗;(2)还会增大接触线与受电弓的离线率及机械磨耗,由于接触线与受电弓间接触不良会增加接触电阻,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接触线局部温度升高,致使接触线局部软化,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的电气磨耗增大,加速此区段接触线的磨耗速率,最终使得接触线工作面产生不平滑的现象,甚至出现接触线烧损的情况。 1.2 接触线异常磨耗的原因 造成线岔非支处接触线及刚性悬挂锚段关节出现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轨道线路的曲线、线岔以及车体抖动等会对弓网关系造成影响,特别是缓坡区段,对非支翘头处的异常磨耗现象也较为突出;其次,通常非支的抬高量要求在2~4mm范围内,抬高量过小就会导致接触线异常磨耗。 2 建议措施 2.1 优化刚性悬挂接触网的设计 在刚性接触网设计过程中,对全线接触线拉出值分布的设计,呈正弦波布置为最佳;刚性接触网的悬挂跨距不宜大于10m,在6~8m范围为最宜;在变坡区域,跨中弛度不得大于跨距值的1‰,从而减小汇流排的形变,降低对受电弓的影响。 2.2 特殊地段采用弹性部件 刚性接触网因其结构特点弹性较小,受电弓在运行中会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 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 【摘要】从地铁接触网的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它们在实际运行中所常见的故障与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仅有利于提升地铁接触网的运行效率,提高地铁交通的运行质量与运行能力,还能提高地铁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刚性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建议 接触线在与电客车受电弓的相互作用时,表面产生腐蚀及磨损的现象即为接触线磨耗。导致接触线磨耗的原因主要包括:接触线与滑板间的电气腐蚀、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摩擦、化学腐蚀、及接触线氧化等。接触线的载流量、接触网的机械安全及接触网使用寿命都会受到接触线磨耗的影响。 1 接触线局部磨耗原因分析 1.1 电客车的速度对接触线磨耗的影响 在电客车出站加速区段,车辆晃动较大,加剧了受电弓的振动,且受电弓取流增大,弓网关系处于波动状态,接触压力及冲击力都不稳定,当电客车的速度不断提高时,就可能导致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产生瞬间分离,引起跳跃式的接触现象。这种异常的现象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1)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工作面不平整,致使接触线磨耗不均,增加受电弓碳滑板

的磨耗;(2)还会增大接触线与受电弓的离线率及机械磨耗,由于接触线与受电弓间接触不良会增加接触电阻,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接触线局部温度升高,致使接触线局部软化,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的电气磨耗增大,加速此区段接触线的磨耗速率,最终使得接触线工作面产生不平滑的现象,甚至出现接触线烧损的情况。 1.2 接触线异常磨耗的原因 造成线岔非支处接触线及刚性悬挂锚段关节出现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轨道线路的曲线、线岔以及车体抖动等会对弓网关系造成影响,特别是缓坡区段,对非支翘头处的异常磨耗现象也较为突出;其次,通常非支的抬高量要求在2~4mm范围内,抬高量过小就会导致接触线异常磨耗。 2 建议措施 2.1 优化刚性悬挂接触网的设计 在刚性接触网设计过程中,对全线接触线拉出值分布的设计,呈正弦波布置为最佳;刚性接触网的悬挂跨距不宜大于 10m,在6~8m范围为最宜;在变坡区域,跨中弛度不得大于跨距值的1‰,从而减小汇流排的形变,降低对受电弓的影响。 2.2 特殊地段采用弹性部件 刚性接触网因其结构特点弹性较小,受电弓在运行中会产生上下震动,如若其震动得不到释放或者缓冲,弓网间的电气磨耗及机械磨耗就会加大,所以需根据具体路线及刚性悬挂安

接 触 线

接触线 (一)检修标准 1.接触线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30mm。 警示值:400mm。 限界值:450mm。 2.接触线高度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30mm。 警示值:标准值±60mm。 限界值:标准值±100mm且小于6500mm。 3.接触线坡度(工作支接触线相邻悬挂点高度变化) 标准值:V≤250km/h时,坡度≤1‰,V>250km/h时,坡度为0。 标准状态:V≤250km/h时,坡度≤1‰,V>250km/h时,坡度≤0.5‰。 警示值:V≤250km/h时,坡度≤1‰,V>250km/h时,坡度≤0.5‰。 限界值:V≤250km/h时,坡度≤1.5‰,V>250km/h时,坡度≤1‰。

4.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1°且≤4°。警示值:6°。 限界值:8°。 5.接触线局部磨耗、变形及损伤 5.1.接触线允许最大局部磨耗面积 设计速度导线 材质 工作 张力 标准值警示值限界值 200-250CTS无磨损15%20% 300-350CTSH-15028.5kN无磨损11%15% CTMH-15028.5kN无磨损17%23% CTMH-15030kN无磨损14%19% CTCZ-15031.5kN无磨损19%25% CTCZ-15033kN无磨损16%21% RiM12027kN无磨损13%17% 160及以下CTSH12015kN无磨损15%20% CTSH-8510kN无磨损15%20% 接触线局部磨耗达到或超出限界值,立即进行更换;达到或超出警示值,进行重点监控,纳入三级修(精测精修)更换。 5.2.检查接触线与检测尺之间的间隙,其间隙不得大于0.1mm/m。 5.3.接触线扭面角度 标准值:0°。 标准状态:±5°。 警示值:±15°。

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Q/BT 143—96、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作业车(梯车)、手扳葫芦、紧线器、煨弯器、导线整弯器、温度计、手锤、橡胶锤、木板、平锉、断线钳、钢锯、接触线正面器、滑轮组、钢卷尺、绝缘测杆(激光测量仪)、力矩扳手、个人工具、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注:准备测量磨耗,则工具中还应包括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4.材料:接触线接头线夹、吊弦线夹、φ4.0mm铁线、0#砂纸、锯条、黄油等。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导线磨耗换算表。 四、质量标准 1.接触线磨耗或损伤 接触线使用张力为14.7KN及以下时局部磨耗或损伤大于20%时做接头;接触线张力大于14.7KN时,接触线允许工作张力不应超过其最小拉断力的65%,并考虑接触线因其它因素引起的折减系数,否则应切断做接头。 2.接触线接头 (1)接头线夹底面两接触线间隙不大于 1mm,并且过渡平滑无毛刺;接触线接头线夹带牙的一侧卡进接触线本线线槽内,螺栓紧固顺序为由内而外,两边对称紧固。 (2)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3)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 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接触线接头处应平滑,不打弓,螺栓紧固,扭矩符合规定。 3.接触线高度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安全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小于 6500mm;大于5330mm。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 1000m 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接触网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接触网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作业车(梯车)、手扳葫芦、紧线器、煨弯器、导线整弯器、温度计、手锤、橡胶锤、木板、平锉、断线钳、钢锯、接触线正面器、滑轮组、钢卷尺、绝缘测杆(激光测量仪)、力矩扳手、个人工具、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注:准备测量磨耗,则工具中还应包括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4.材料:接触线接头线夹、吊弦线夹、φ4.0mm铁线、0#砂纸、锯条、黄油等。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导线磨耗换算表。 四、质量标准 1.接触线磨耗或损伤 接触线使用张力为14.7KN及以下时局部磨耗或损伤大于20%时做接头;接触线张力大于14.7KN时,接触线允许工作张力不应超过其最小拉断力的65%,并考虑接触线因其它因素引起的折减系数,否则应切断做接头。 2.接触线接头 (1)接头线夹底面两接触线间隙不大于 1mm,并且过渡平滑无毛刺;接触线接头线夹带牙的一侧卡进接触线本线线槽内,螺栓紧固顺序为由内而外,两边对称紧固。 (2)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3)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 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接触线接头处应平滑,不打弓,螺栓紧固,扭矩符合规定。 3.接触线高度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安全值:标准值±100mm;

接触线的烧损原因及补救办法

接触线的烧伤原因及补救措施 学生姓名:侯向翊 学号:1131162 专业班级:电气化铁道技术312313 指导教师:张刚毅

摘要 在电气化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弓网受流中出现接触线烧伤现象的原因(列车速度、接触线材质、接触压力、硬点等),然后提出了通过优化接触线和受电弓参数两个方面来改善弓网受流质量性能,以减少弓网受流中的接触线烧伤。 在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客运专线的大建设背景下, 接触网与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气化铁路的受流系统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保证功率传输的可靠性;保证受流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受流质量;保证受流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接触线与受电弓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弓线可靠接触, 机车不间断地从接触线上获得电能,其性能要求为:无离线、无拉弧。 关键词:高速铁路;电弧;烧伤

目录 摘要 (2) 引言 (1) 1.接触线的简介 (2) 1.1接触线的定义 (2) 1.2接触线的种类 (2) 1.3接触线的烧损危害 (2) 1.4接触线硬点的危害 (3) 1.5 电弧的危害 (3) 2.1接触线的烧损原因 (4) 2.2 硬点 (4) 2.2.1 硬点产生原因分析 (5) 2.2.2 减少硬点从而避免接触线的烧损 (6) 2.3导电回路不畅 (9) 2.5 接触网线索存在非正常电流转换 (10) 2.6 采取的预防措施 (10) 2.7 拉弧 (11) 2.7.1 拉弧原因分析 (11) 2.7.2 预防措施 (12) 2.8短路原因分析 (12) 2.9 预防措施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FTJC-2A接触线导线磨耗测量仪

FTJC-2A型接触网导线磨耗测量仪 1、产品介绍 FTJC-2A型接触网导线磨耗测量仪是我公司开发的由高精度的传感器测头承担数据(磨耗后接触线残存高度)采集任务,测头通过超高压绝缘杆接触各测点,运用Zigbee技术数据无线传输,地面专用接收装置同步显示数据并进行专业分析,同时可利用SD卡或掌上电脑进行数据保存,该仪器由专用软件对接触线磨耗面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通过PC电脑进行数据交换并可打印出规定报表规格。该系统目前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领先地位。该仪器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地铁柔性接触网导线磨耗程度测量。 2、主要功能及特点: 功能: FTJC-2A型接触网导线磨耗测量仪是我公司根据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检测的需求,研制开发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导线磨耗智能型带电测量设备。该仪器小巧、便携,方便及时测量当前各锚段关节各定位点及跨中导线磨损,从而指导作业人员进行及时检修和分析事故原因,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磨耗检测的有力工具。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和地铁柔性接触网的导线磨耗检测。 特点: 1)可直观、方便、快捷的自动完成磨耗测量。发射端(主机,也称磨耗测量终端)结构设计精巧,采用精密传感器,测量精度高。 2)能直接数字显示支柱号、截面残存高度及磨耗百分比。接收端(也称手持数据终端)机身小巧、功能强大,采用最新、流行的Android操作系统,测量界面大方、美观,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系统采用大屏幕真彩触摸屏,各项功能功能按键一目了然,易于操作。 3)可停带电进行导线磨耗检测。高压绝缘操作杆耐压可达110KV。 4)具有数据储存功能,可以将检测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储存、曲线分析以及报表打印等工作。接收端(也称手持数据终端)内置数据库,随时方便的保

地铁接触线磨耗测量及异常处理

接触线磨耗测量 接触线磨耗测量作为接触网专业的一项重要检修内容,其磨耗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接触网设备状态的好坏。随着接触网运营年限的不断增长,大磨耗点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掌握磨耗测量及换算方法也是每位接触网维护员必备的技能。 1 接触线磨耗的定义 接触线在与电客车受电弓作用时,二者之间的工作面不平滑,表面产生腐蚀及磨损的现象即为接触线磨耗。导致接触线磨耗的原因主要包括:接触线与滑板间的电气腐蚀;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摩擦、化学腐蚀、及接触线氧化等。接触线的载流量、接触网的机械安全及接触网使用寿命都会受到接触线磨耗的影响; 2 接触线磨耗的因素 正线区段接触网在隧道内,运行环境复杂,可能引起接触线磨损的因素主要有:接触线脱槽、汇流排与接触线之间有异物、施工工艺、前期施工、关键设备参数不达标、电客车加速度故障等。 3 接触线产生磨耗的分类 汇流排中间接头、锚段关节、缓坡区段、出站加速区段等都是接触线出现不均匀磨耗的主要集中地段。其中以电客车出站加速区段、锚段关节与中间接头尤为突出。 正常情况下,当接触线磨耗超过接触线本身截面积的50%时,才会更换接触线,但是如果某区段或者某个点的接触线磨耗特别大,已接近磨到汇流排,而其他地方的接触线还未达到换线标准时,接触线必须整锚段或局部更换。所以接触线的磨耗问题不容忽视,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原因制定针对性处置方法。 1)、先期建设施工工艺

在前期施工中,放线小车的张力不均衡,导致接触线时而松弛,时而紧绷造成接触线在部分汇流排区段内应力不均衡。放线小车顶丝装置滑丝使顶轮上下震动造成接触线受力不均,导致接触线没有完全放入汇流排内,受电弓运行通过造成接触线磨耗。 2)、接触线与汇流排之间有杂物 ①、若汇流排上方有漏水等情况,造成汇流排与接触线夹缝处出现铜绿及水垢,杂物夹持在汇流排与接触线的夹缝处,从而造成接触线与汇流排脱离,接触线突起造成脱槽。随着受电弓与突起的接触线的撞击,不断磨损接触线,使接触线的磨损值越来越大。 ②、先期施工单位放线过程中没有及时清理汇流排内的铁屑等杂物,夹持在汇流排与接触线的夹缝处,造成接触线突起,引起部分脱槽,造成磨耗。 3)、刚性接触网特殊性质 刚性接触网自身弹性较低,受电弓在高速运行通过时产生上下震动,又由于自身无法很好释放这种垂直方向的震动能量,受电弓从导向高的地方走向导向低的地方时,被迫撞击抬升接触网,弓网间的电气磨耗及机械磨耗就会加大。 4)、接触网关键设备参数 刚性接触网锚段关节、线岔处、中间接头的参数虽满足《接触网检修操作规程》的检修要求,但因其转换定位点与两端定位点的高差,容易造成受电弓过渡不畅,产生大磨耗。 当电客车受电弓通过汇流排中间接头处时,由于受电弓碳滑板的接触压力和冲击力无法缓解,产生驰度,形成硬点,汇流排中间接头处安装导高过低或者安装间隙过大导致的不平整,致使刚性悬挂上出现硬点,当受电弓通过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导致接触线磨耗增大。 线岔非支接触线及刚性悬挂锚段关节非支出现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轨道线路的弯道、线岔以及车体抖动等会对弓网关系造成影响的因素没有被列入考虑的范围,特别是缓坡区段,对非支翘头处的异常磨耗现象也较为突出;2)正常情况非支的抬高量要求在4-6mm范围内,抬高量过小就会导致接触线异常磨耗。 5)、电客车的加速度

浅析接触线异常磨耗原因和解决方法

浅析接触线异常磨耗原因和解决方法 摘要:南京地铁开通运营以来,接触网人员在检修中发现局部区域的接触线有磨耗大,磨耗不均匀,甚至侧磨等异常磨耗现象。接触线异常磨耗将影响弓网的正常匹配关系,降低受电弓取流质量,缩短接触线的使用寿命,甚至对地铁安全运营也存有一定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知识和实践经验,阐述了接触线异常磨耗的原因及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接触线;异常磨耗;原因;方法 1 引言 接触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安全和可靠性将直接关系着地铁的运行状态。南京地铁开通运营以来,接触网人员在检修中发现局部区域的接触线,如一些大弯道处,锚段关节处,中间接头处,折返线线岔处,存在磨耗较大,磨耗不均匀,甚至侧磨等异常磨耗现象。接触线异常磨耗将影响弓网的正常匹配关系,降低受电弓取流质量,缩短接触线的使用寿命,甚至对地铁安全运营也存有一定的隐患。因此分析查找接触线异常磨耗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1 接触线正常磨耗示意图图2 接触线侧磨示意图 2 原因分析 2.1接触线线面原因 接触线作为和受电弓直接滑动摩擦的重要设备,对其导电性能和强度要求较高。目前,南京地铁多采用银铜合金的接触线。然而有些区域的接触线因为自身结构和线路情况的限制,接触线表面会有线面不平滑、扭曲,存在硬点等现象,从而导致弓网滑动接触时,接触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使得接触线线面产生一个个小坑点的不均匀磨耗,甚至发生打火和拉弧现象。 2.2受电弓碳滑板原因 受电弓长期和接触线滑动摩擦以后,碳滑板表面会逐渐形成凹槽,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这就破坏了弓网之间的正常磨耗关系,造成了接触线磨耗不均匀。甚至在一些拉出值大的区域如线岔和大弯道处,会出现受电弓两端磨出的凹槽裹着接触线滑动摩擦,对接触线形成侧磨的现象。 图3 受电弓凹槽示意图 3 解决办法 3.1对问题接触线的线面进行打磨处理 对于一些接触线异常磨耗的区域,可以先对接触线线面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其表面有不平滑、扭曲、硬点等现象,可用砂纸或者整弯器进行打磨处理,并用扭面器对接触线线面进行调整。 3.2对问题区段的接触线拉出值进行调整 为使接触线在受电弓碳滑板正常工作范围内均匀摩擦,柔性接触网的悬挂点都是按“之”字值进行布置的。而刚性网由于是采用汇流排夹持接触线的结构,无法做到“之”字布置,只好利用汇流排铝合金材质,可弯曲的性质,以正弦波进行布置,从而保证接触线在受电弓碳滑板的正常工作范围内来回滑动,均匀摩擦。因此如果悬挂点处拉出值布置不合理,也会影响受电弓的磨耗规则,从而导致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