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22日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监测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1.1项目背景...................................................................................................................................... - 1 -

1.2新产品研究.................................................................................................................................. - 2 -

二、系统简介............................................................................................................................................ - 2 -

三、系统功能............................................................................................................................................ - 3 -

四、系统方案............................................................................................................................................ - 4 -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 4 -

4.2系统组成...................................................................................................................................... - 4 -

4.3数据采集...................................................................................................................................... - 5 -

4.4数据传输格式.............................................................................................................................. - 5 -

五、系统软件............................................................................................................................................ - 5 -

5.1软件平台...................................................................................................................................... - 5 -

5.2数据接收软件.............................................................................................................................. - 5 -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 6 -

六、系统特点.......................................................................................................................................... - 10 -

七、产品性能.......................................................................................................................................... - 10 -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 10 -

7.1.1产品特点....................................................................................................................... - 11 -

7.1.2技术指标......................................................................................................................... - 12 -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12 -

八、工程实例.......................................................................................................................................... - 14 -

一、概述

1.1项目背景

2010年12月31日中央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确保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四是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目标:到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对实行该制度做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新形势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要求与任务。并且在第八条《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中明确规定: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

为了追求发展、满足用水需求,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了不合理开采,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漏斗接连出现,且漏斗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在部分地区引发了水源枯竭、土地沙化、河水断流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在基本掌握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测井网,提高自动监测能力,加强信息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是提高地下水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1.2新产品研究

(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在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我公司积极研究开发地下水位监测系统相关设备,已成功研发出TH-IRG2000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相关性能及技术指标符合水利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 61-2003)》等标准要求,相关数据通讯协议已通过水利部《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ZY206-2012)》、《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送审稿)》符合性检测。

(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TH-HTS2000是一款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开发的设备参数设置仪,采用便携式USB接口的蓝牙转RS485模块与TH-HTS2000应用软件与蓝牙转RS458模块通过蓝牙配对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可便捷的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与读取。

(3)井口保护装置

我公司在根据地下水监测井的现状,自制研发出钢制井口保护装置,便于安装和运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安装;更有利于保障地下水监测井井口及自动监测装置的安全,同时也保证通信数据的传输。

二、系统简介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结合已有的监测井网,建立地下水监测井网,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和设施,形成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接收与处理为一体的初步的信息系统,基本实现对区域的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和超采区的有效监测;为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对地下水信息的基本需求,为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自治区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4-2 系统组成安装结构图

三、系统功能

(1)采集功能:采集地下水井水位数据,且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周期可根据需要进行远程设置或现场人工配置。

(2)发送功能:一体化水位测量装置支持数据一发五收,即可同时向五个数据中心/分中心发送数据。

(3)管理功能:具有数据分级管理功能,监测点管理等功能。

(4)查询功能:信息接收系统软件可对所有地下水井位置进行显示,并可查询各地下水井的实时或历史水位信息。

(5)分析功能:水位数据可以生成水位标高等值图、过程曲线及报表,供趋势分析。

(6)扩展功能:系统软件具备良好的系统扩展功能,地下水位监测站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添加。

四、系统方案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地下水监测系统由若干个地下水位监测站和五个中心站/分中心站组成;数据通过移动网络直接发送到中心站。水位信息采用一站多发的形式发送至相关中心站。

图4-1 系统数据流程图

4.2系统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主要由现场数据采集和中心数据接收两部分组成,其中各部分包括设备如下:

(1)现场部分:一体化水位监测装置、井口保护装置;

(2)中心数据接收部分:固定IP/短信接收机、数据接收计算机、数据接收软件、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说明:数据传输部分利用移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3)现场参数设置部分: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数据传输

4.3数据采集

一体化地下水自动监测采用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实现水井水位信息的自动采集与传输。一体化自动监测站采用自报式、查询—应答式相结合的遥测方式和定时自报、事件加报和招测兼容的工作体制。

4.4数据传输格式

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数据传输格式统一采用水利部《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ZY206-2012)》或《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送审稿)》进行数据编码传输。

五、系统软件

5.1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7、Windows Vista、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NT等。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及以上数据库管理系统。

5.2数据接收软件

(1)用户管理

软件系统的功能按角色管理,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功能权限。系统具有两种不同的角色,一是“系统管理角色”,另一为“普通用户角色”。操作人员或用户按角色分组管理,具有相应角色的功能权限,能进行相应的操作。

(2)操作日志

记录每个用户的操作痕迹,用于分析用户的操作行为,以便追溯错误的源头。“系统管理角色”的用户有权删除早期不用的信息,以节约数据库空间。

(3)设备配置

用户在中心站可设置监测井的编码、名称、通道号以及各通道的参数(RTU地址码除外)。配置监测井参数命令集包括对监测井地址、通信方式、数据采集及通信策略、电源控制方式等进行配置修改。

用户亦可通过中心站向各监测井的RTU下发命令,对统一编号、水位标高、水位埋深、温度、探头电压、通讯电压、信号质量、采集时间、发送时间、接收时间、

气压值、孔口标高、地面标高等信息进行查询。

(4)数据接收

接收软件运行于中心站计算机,能实时接收监测井通过GPRS/SMS/CDMA信道传输的水位、电源电压等各种实时检测的数据、状态信息等。

(5)数据处理

将原始通信数据解析,将数据帧信息转换为日期、站号、站名等信息后存入遥测数据库中,供相关系统软件共享。

(6)实时数据监控

对实时接收的数据根据用户设置的报警阀值进行超限报警,从而实现对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

(7)实时数据显示

实时接收的数据以数据、表格、图形等形式显示监测点的数据。

(8)数据存储

接收软件接收到监测井数据后,将原始通信数据写入日志文件,用于原始数据备份及系统故障核查;同时将处理过的遥测数据存入遥测数据原始库,为用户建立起具有对数据库进行初始化、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维护应用软件,以保证数据库安全和数据的一致性。

(9)自动校时

中心站按照系统的配置参数,自动地将中心站计算机的日期时间写入监测井的RTU中,以保证监测井时钟与中心站时钟的同步。

(10)数据库自动备份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和数据的一致性,防止用户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误操作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的损坏所带来的损失,接收软件中设计了数据库系统的全量和增量备份功能,定期地将数据备份到其它存储介质如移动硬盘,以备不时之需。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1)测站信息查询

对所有监测井的统一编号、原始编号、地下水类型、所处区域、地面标高、孔口标高、口径、经度、纬度、打井日期、井盖备注、通讯设备编号、探头编号、探头埋深、探头安装日期、通讯设备安装日期、探头电压报警值、通讯电压报警值、信号质

量报警值等信息进行查询。

(2)监测数据查询

接收的数据以数据、表格、图形等形式显示监测点的数据;并根据给定条件检索和查询数据,同时可以直接导出生成TXT或者EXCEL报表数据文件,同时具有生成水位标高的等值图、过程线等功能。

A、地下水实时监测

地下水实时监测功能利用WEBGIS技术,以行政区、灌区、地下水监测区电子地图为背景,动态显示各个地下水监测点的空间分布位置,系统实时刷新地下水监测数据,将最近的数据标注到地下水监测点上,方便用户浏览。当发生地下水监测点数据超限时,系统自动将地图上的监测点图标置为红色,闪烁提示,使用户直观的掌握当前行政区或灌区内的地下水监测最新状况。

相同的地下水实时数据也可以通过简报表格的处理方式进行显示。

B、地下水报表查询

地下水报表查询功能利用通用报表中间件,在WEB上发布方便简洁的报表查询界面,用户可以择单个或多个地下水监测点,以及日、月、旬、年、任意时间段,系统按照行政区、灌区、地下水监测区归类,自动生成符合用户习惯的各类汇总统计报表,方便用户浏览分析。所有报表均支持导出、打印等常规功能。

C、地下水埋深分布

地下水空间分布功能利用WEBGIS技术,以行政区、灌区、地下水监测区电子地图为背景,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和地下水监测点空间分布位置,动态绘制区域内的地下水位埋深分布图,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地下水埋深的不同等级,颜色,系统根据设置进行等直面颜色填充,使用户直观的掌握区域内地下水埋深分布状况。

(3)数据分析显示

A、地下水差值分析

地下水差值分析利用WEBGIS技术,以行政区、灌区、地下水监测区电子地图为背景,系统根据用户选择某地下水监测点的年平均水位与历史上某年进行对比,并将水位变化差值绘制成地下水年变化分布图,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地下水差值的不同等级,颜色,系统根据设置进行等直面颜色填充,使用户直观的掌握地下水变化形式。

地下水差值分析相同的分析成果也可以通过图表和柱状图的方式进行展示。

B、地下水距平分析

地下水差值分析利用WEBGIS技术,以行政区、灌区、地下水监测区电子地图为背景,系统根据用户选择某地下水监测点的日、月、旬、年平均水位与历年同期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并将水位变化差值绘制成地下水年变化分布图,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地下水差值的不同等级,颜色,系统根据设置进行等直面颜色填充,使用户直观的掌握地下水变化形式。

地下水距平分析的分析成果也可以通过图表和柱状图的方式进行展示。

(4)系统管理

各类系统参数设定、用户权限管理,外部数据接口管理。

图5-1 地下水监测数据查询分析软件界面1

图5-2 地下水监测数据查询分析软件界面2

图5-3 地下水监测数据查询分析软件界面3

六、系统特点

(1)技术先进集成性高

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充分考虑现场偏远的特点,采用一体化低功耗设计,设计简单明了,集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无线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运行成本低

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作为通讯载体;利用公网或专网作为计算机中心与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的数据传输载体,安装调试简单,运营维护成本低,维护简便。

(3)可靠性高

系统软、硬件设备具有超强抗冲击能力,出现意外情况,均不引起系统功能丧失或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对意外情况引起的故障,系统具备自恢复能力。保证了系统高可靠性。

(4)准确性高、实用性强

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对采集的数据严格校验;从采集、传输至存储全过程采取多种技术措施保证数据的高准确性和实用性。

(5)组网灵活

系统有多种联网接口,GPRS/CDMA/GSM,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实用和经济的方式,既可以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并存。

(6)适用广泛

软件功能可根据用户定制,满足数据监测、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的具体需求,系统适用于各类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

七、产品性能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TH-IRG2000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是基于GPRS/CDMA无线数据传输的新一代远程水位数据采集与传输为一体的自动化只能采集设备,能轻松实现与Internet的无线连接通讯;实现水位信号采集、数字化处理和数据的存储、传输;方便实现远程、无线、网络化的通信与控制;具有覆盖范围广(移动网络覆盖范围,能使用移动电话的地方就可以使用)、组网方便快捷(安装即可使用)、运行成本低(按流量计费)、

安全性能高(采用高防水防爆设计)、安装简便等诸多优点。

图7-1 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实物图

7.1.1产品特点

(1)所有器件以及电池均采用工业级标准,工作温度范围可达到-30℃---70℃;

(2)系统内部集成大气压传感器,具有气压波动自动补偿功能,确保水位等数据精准测量;

(3)具有远程参数设置、数据读取、实时召测等功能;内部集成有16M大容量FLASH存储,可可靠保存8万组水位、气压、探头剩余电量、数据传输装置剩余电量、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等数据;

(4)支持GPRS/SMS/CDMA等通信方式,能够进行远距离传输;支持多中心工作模式,最多支持一发五收(遥测站可同时向5个接收站发送数据);

(5)一体化结构,体积小、防水性能好、安装方便;IP68防水等级,可以在野外环境的水中浸泡10天以上不影响正常工作;

(6)具有多参数采集功能,包括水位、水温、现场气压、传感器采集压力、数据传输装置剩余电量、现场无线通讯信号质量等;

(7)可中心站远程监控进行参数设置、手持式参数设置仪设置、电脑现场设置

等多种设置方式;

(8)支持掉电、休眠、永久在线三种电源管理模式,采用电池供电,可连续可靠使用两年以上。

7.1.2技术指标

表7-1 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技术指标一览表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TH-HTS2000的使用需要配备一个便携式USB接口的蓝牙转RS485模块,使用者只需将USB接口的蓝牙转RS485模块插在设备的USB接口,将TH-HTS2000应用软件与蓝牙转RS458模块通过蓝牙配对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可便捷的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与读取。

图7-2 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实物图

图7-2 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设置软件界面

八、工程实例

我公司于2013年11月25日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监测工程(2012年)信息采集、传输与接收系统所需的设备系统集成(第二标段)工程;合同额390万元。本工程主要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巴彦淖尔市三个地区地下水监测井网的128眼地下水井安装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并配备井口保护装置和信息接收系统。工程总造价496.3167万元,建设工期为钻井土建工程验收后30天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图8-17 井口保护装置安放及混凝土填筑

图8-18 井口保护装置混凝土振捣

图8-19 地下水监测设备安装完成现场图片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22日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监测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1.1项目背景...................................................................................................................................... - 1 - 1.2新产品研究.................................................................................................................................. - 2 - 二、系统简介............................................................................................................................................ - 2 - 三、系统功能............................................................................................................................................ - 3 - 四、系统方案............................................................................................................................................ - 4 -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 4 - 4.2系统组成...................................................................................................................................... - 4 - 4.3数据采集...................................................................................................................................... - 5 - 4.4数据传输格式.............................................................................................................................. - 5 - 五、系统软件............................................................................................................................................ - 5 - 5.1软件平台...................................................................................................................................... - 5 - 5.2数据接收软件.............................................................................................................................. - 5 -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 6 - 六、系统特点.......................................................................................................................................... - 10 - 七、产品性能.......................................................................................................................................... - 10 -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 10 - 7.1.1产品特点....................................................................................................................... - 11 - 7.1.2技术指标......................................................................................................................... - 12 -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12 - 八、工程实例.......................................................................................................................................... - 14 -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 1、概述 地下水资源较地表水资源复杂,因此地下水本身质和量的变化以及引起地下水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不能直接观察,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缓变型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准确开发保护地下水就必须依靠长期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 2、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概述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依托中国移动公司GPRS 网络,工作人员可以在监测中心远程查看地下水的水位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管理软件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远程监测,监测的所有数据进入数据库,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曲线。 2.2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监测中心、通信网络、水位监测终端、水位计。 2.3系统拓扑图

2.4监测中心 2.4.1中心软件系统概述 该软件是地下水监测系统专用软件,采用B/S结构,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领导者或其它工作人员经授权后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可进行权利范围内的操作。如果需要,该软件可以在INTERNET 公网上发布,被授权者在任何地方的计算机上都可以通过INTERNET 公网访问和操作该系统。 该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个是人机界面、另一个是通讯前置机。每个模块又由若干小模块组成。通讯前置机软件主要负责监控中心与现场设备的通信,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可支持任何厂家生产的GPRS 、CDMA 、MODEM 、RS485等通信产品,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共存一个系统。人机界面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远程操作、人工录入、数据查询、数据报表、数据分析、地图管理等多项内容,可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组合成个性化的监控与管理系统软件。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 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上海智达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客户需求....................................................................................2二、方案概述....................................................................................2三、系统组成....................................................................................2 3.1控制中心主站 (3) 3.2通讯网络....................................................................................3 3.3现场主要监测设备 (3) 四、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主要特点 (4) 五、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 (5) 5.1功

能..........................................................................................5 5.2特点..........................................................................................6六、主要硬件设备概述 (9) 6.1G P R S无线通讯设备 (10) 6.2水资源控制器 (11) 6.3水位计 (14) 6.4室外专用监测箱 (16) 6.5开关电源 (17)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吉林省地下水协会 2016年5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4) 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5) 第四章、设立方法 (6) 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8) 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3) 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5) 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6) 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20) 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5)

第一章、概论 1、监测井意义 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其施工方法和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 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

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案

咸潮监测预警技术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概述 (2) 2. 技术方案 (3) 2.1系统组成 (3) 2.2方案特点 (3) 2.3产品功能特点介绍 (4) 2.3.1 OTT Ecolog800 温盐深监测记录仪 (4) 2.4 供电模式 (8) 2.5 数据通讯 (9) 2.6 系统安装 (9) 2.7 监控中心软件 (9) 3. 产品主要应用情况 (11)

1. 概述 地下水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但是,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污染已从点状扩展到面状污染。除地下水自身受污染外,又成为土地污染的重要媒介。 含水层对污染源的敏感性、纳污的脆弱性及其与土地污染的相关性已引起行业专家的普遍关注。而且,土壤和含水层一旦受到污染,清除、治理、修复十分困难,不仅经济投入很大,技术上也有难度,时间周期也很长。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国内七大地表水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这对我国本不充裕的水资源来说无疑更让人忧虑。随着人口密度加大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步扩大,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也使地下水逐步遭到污染,而浅层地下水的无法使用迫使许多地区大量开发深层地下水,又带来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缓变地质灾害。据环保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1356亿吨,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趋势,50%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已不适宜饮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日前印发。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满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205个设市城市及350个问题突出的县级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 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广泛采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保障供水安全,有必要对地下水的水文和水质参数进行监测,以便实时掌握地下水的储量变化,水质指标等情况,选择合适优质的地下水源,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合理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在近海地区,更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指标对可能出现的海水倒灌实现预警等目的。

最新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 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施工合同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 施工合同 发包方: 承包方: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为圆满完成甲方承担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水井施工任务,经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友好协商,乙方自愿在对实地进行踏勘及分析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包承担甲方部分水井施工工程,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本着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条款,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施工地点和任务 一、工程名称: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 井建设工程第2标 二、工程地点:云南省临沧市 三、工程量:施工水文地质监测井11口,总进尺约1715.0米。 四、工作内容:人员设备进出场、水井凿井、洗井、成井、下管、填砾、抽水试验、取水样、岩土样。施工过程中乙方须认真观测和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第二条技术质量要求 一、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技术要求》执行。 二、成井质量按照《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2014)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执行。 第三条工程价款及付款办法 一、工程价款 1、本工程采用阶梯进尺每米综合单价的形式: 0-50m阶梯段(含5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50-100m阶梯段(含1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100-300m阶梯段(含3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最终按甲方实际验收工程量进行结算。工程单价不因地质条件、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总溶解性固体(TDS) 也称地下水总矿化度,是地下水中各种离子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地下 水化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氨氮、硝酸盐 地下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来源:污水废水下渗污染、化学肥料的污染、垃圾粪便的污染 氯化物地下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来源:第一、水流过含有氯化物的地层,将其中的氯化物溶入水中。第二、水源受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第三、接近海边的江水或井水受海潮水或海风影响使氯化物含量增高。 氟化物饮用水源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钙地下水硬度的重要来源 CODMn 衡量地下水水质有机物污染状况 盐度、矿化度衡量地下水溶解物质的指标 水中油地下水工厂、加油站污染状况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 本工程由5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案措施。 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监测井井管径50mm,一径到底,中途不变径。滤水管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50mm,(井身结构详见图3-1)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口应高出地面300mm,井()口安装盖(保护帽),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围设置4根警示柱。

图3-1 井身结构示意图 3.2施工准备 3.2.1人员动员期 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将利用三天时间进行施工总动员,首先由项目部经理召集各部门和施工队用一天时间进行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用两天时间对其管辖围的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 动员工作的主要容:①介绍本次地下水监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②讲述有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特点、施工法和注意事项;③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教育;④明确该工程创优目标、体系、措施。经过逐级动员,力求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DOC)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作为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采用化学法、电化学法、光谱法等分析方法,能对水质参数进行实时连续在线测量和分析。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主要监测对象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有机碳(TOC)、总磷、锑、砷、铜、汞、铬、金属离子、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 1 COD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反映了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个指标是为了了解水中的污染物将要消耗多少氧。 1.1 COD在线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 目前COD在线监测仪器的主要技术原理有6种: 1)重铬酸盐法-光度比色法; 2)重铬酸盐法-库仑滴定法; 3)重铬酸盐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4)电化学氧化法-氢氧基及臭氧(混合氧化剂)氧化法; 5)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 6)紫外吸收法(UV法)。 为便于比较,可将以上6种技术原理归为三类:重铬酸盐法、电化学氧化法和紫外吸收法(UV法)。 1.1.1 重铬酸盐法 1)重铬酸盐法根据测得数值的方法不同分为光度比色法、库仑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通常在一定的温度下,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经过高温消解后,Cr6+被水中还原性物质还原为Cr3+。再使用分光光度计、库仑滴定、氧化还原等方法测得数值,利用该数值与试样中氧化还原物质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2)该类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方法,有测量准确、测量范围广、技术成熟等优点。 3)但该类仪器也存在以下问题:①测量时间相对较长,一旦水质突变,有可能无法及时监测;②通常采用加温或加压的办法提高消解速度,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易故障;③产生强腐蚀性、含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废液,易腐蚀管路,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 1.1.2 电化学氧化法 1)电化学氧化法根据所使用的氧化剂不同分为氢氧基及臭氧(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采用三电极设计,包括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即阳极):该电极头表面镀PbO2,接电源正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的工作电压下,溶液中的OH-在PbO2的表面放电产生OH 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辅助电极(即阴极):该电极也是铂电极,接电源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信号电流通过阴、阳两极。参比电极:该电极独立于信号电流以外,自身电位稳定,作为工作电极的电位参照,当水样与电解液定量进入测量池时,有机物被工作电极表面所产生的OH基所氧化,而氧化过程所消耗的电流大小与水样的COD值的大小成线性关系。只要将氧化所消耗的电流信号通过检测、放大与处理就可知与水样浓度相对的COD值。 2)电化学氧化法测量时间较短,运行可靠,OH基通常能将有机物100%氧化,不存在选择性问题,测量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废水。采用该原理的在线监测仪器结构相对简单,由于是链式反应,基本上不消耗电解液。 3)电化学氧化法不属于国标或推荐方法,在应用时,需要将其分析结果与国标方法进行比对试验并进行适当的校正。同时电化学氧化法的在线监测仪器需要添加温度补偿。 1.1.3 紫外吸收法(UV法) 1)UV是Ultraviolet Ray(紫外线)的简称,UV计是应用紫外线吸光度原理,用双波长吸光度测定法测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的一种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由于各种有机物对254nm的紫外光大多有吸收,通过测定污水对UV254的吸收程度得到UV吸收值,在通过UV值与COD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就可以自动换算出所测水样的COD值。同时UV计利用波长为550nm的参比光可以自动校正浊度、电源的波动、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2)UV法不用试剂,不用取样,对样品条件没有任何限制,不需要样品的预处理,因此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适用于市政污水宏观监测、水质变化比较稳定的环境,对水中的一大类芳香族有机物和带双键有机物尤为灵敏,对苯类、苯环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要求及规范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进行,新凿监测井一般在地下潜水层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φ110~130mm的钻具钻孔,至潜水层再往下3米。 2、用扩孔器或φ170mm的钻具进行扩孔。 3、安装Φ168mm的钢管及Φ60-70mm的PVC管,PVC管底部1米为滤水管,其余为盲水管。滤水管应安装于水井底端,水井顶端的盲水管上需安装一个10厘米长的管帽。井的顶端一般超过地面0.5-1米。 4、为了避免滤料与含水层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干扰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选取纯净石英砂(一般40目或60目)作为滤料。将石英砂注入Φ60-70mm的PVC管和Φ168mm的钢管之间,直至石英砂高出滤水管部分约30cm,然后投入30-40cm高的黄泥土形成一个环型密封圈起隔离作用,再灌入混凝土,以密封地下水监测井。在灌入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边灌混凝土边拔Φ168mm钢管,直至混凝土灌至孔口位置,留下1.5m左右钢管(其中地表以上0.5m)于监测井中,最后用混凝土修筑井台,安装井盖,并放置井牌。 监测井建成后,需要清洗监测井,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洗井,清洗地下水用量需大于5倍井容积。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值和温度的现场测试。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值和温度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完成洗井工作24小时后才能进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在水样采集完毕后,对监测井位置进行水平勘测,并将监测井位置标示在地图上。 施工步骤:

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山东XXX有限公司 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实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其周边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设立和监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环函〔2019〕312 号)文件精神,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公司为了解本身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拟开展地下水的监测活动。 在公司生产运行过程中,正常或非正常生产情况下可能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该区域内或周边人群在未来承受不可接受的人体健康风险。因此,开展地下水检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司上下游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与检测,初步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5.《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40-2014); 6.《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 0270-2014); 7.《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 0148-2014);

8.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环办〔2014〕99号)。 三、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等要求,公司监测井设立3眼,在公司厂内,上下游各设立1眼。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表1及图1。 表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图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图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常规因子和特征污染因子。常规因子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表1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项(除放射性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特征污染因子包括公司内所涉及的二氯甲烷、苯乙烯、丙烯腈。 表2 检测项目信息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目录 1 综述 (4) 1.1 实施方案的建设背景 (4) 1.2 项目的建设地点 (4) 1.3 实施方案的建设原则 (4) 1.4 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 (5) 1.5 实施方案的建设标准和依据 (5) 2 实施方案的需求分析 (7) 2.1 实施方案的功能需求 (7) 2.2 实施方案的信息量指标 (8) 2.2.1 系统数据处理量的分析 (8) 2.2.2 系统数据存储量的分析 (8) 2.2.3 系统数据传输量的分析 (9) 2.2.4 系统采集与共享的信息量的分析 (10) 2.2.5 系统存储与备份的信息量的分析 (10) 2.2.6 系统处理与展示的信息量的分析 (10) 2.2.7 系统存储能力的需求总量 (10) 3 实施方案的配置设计 (11) 3.1 实施方案的总体构架 (11) 3.2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12) 3.2.1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的通信组网设计 (12) 3.2.2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数据库的配置设计 (14) 3.2.2.1 数据库的物理与逻辑结构 (15) 3.2.2.2 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18) 3.2.2.3 数据量测算 (19) 3.2.2.4 数据库的技术特性 (19) 3.2.2.5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配 (19) 3.2.2.6 服务器的要求 (20) 3.3 应用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 (20)

3.3.1 监测站点的土建设计 (20) 3.3.2 监测站点的主要硬件产品 (21) 3.3.2.1 投入式水位计 (21) 3.3.2.2 在线5参数水质监测仪 (21) 3.3.2.3 数据采集器RTU (22) 3.3.2.4 通信Modem (23) 3.3.2.5 充放电控制器 (24) 3.3.2.6 蓄电池 (24) 3.3.2.7 地下水位监测点设备拓扑图 (25) 3.3.3 中心站的主要硬件产品 (25) 3.3.3.1 中心站的路由器 (25) 3.3.3.2 中心站数据库服务器 (26) 3.3.3.3 中心站的交换机 (27) 3.3.3.4 中心站服务器机柜 (27) 3.3.4 中心站工作平台软件 (28) 3.3.4.1 中心站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 (28) 3.3.4.2 中心站的服务器数据库软件 (28) 3.3.4.3 中心站的网络杀毒软件 (28) 3.3.4.4 数据接收处理监控软件 (28) 3.3.4.5 软件安全与策略 (29) 3.4 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30) 3.4.1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 (30) 3.4.2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技术特征 (31) 3.5 终端系统与接口设计 (35) 3.5.1 系统终端的技术设计 (35) 3.6 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与要求 (37) 3.6.1 机房建设 (37) 3.6.2 计算机网络配置设计 (40) 4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40) 4.1 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机构 (40)

国产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应用原理及研发步骤分析

国产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应用原理及研发步骤分析 一、全光谱在线分析仪器市场现状 我国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以往主要依赖进口,从2000年开始,成熟的国产化设备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我国的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厂家主要以民营为主,在成长初期,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技术不够成熟、仪器的可靠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复杂的水体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污染物监测需求。另外,仪器市场整体存在集中度不高、区域分割严重、单一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小等问题。后期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的建立,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厂家数量迅速增长,部分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与国外品牌如美国哈希、日本岛津等相抗衡的仪器生产企业。 具体到光谱在线监测领域,国内目前主要以单光谱UV254为主,较为先进也只有COD等少数数值可进行在线测量,且测量参数及精度较国外设备均有一定差距,如S::CAN公司的高端产品spectro就可以同时测量COD,BOD,BTX,NO3-N,TSS,温度,AOC等参数,并保证测量精度。 外国设备价钱高企业和政府采购难以负担高额成本,而国内仪器设备技术落后等缺陷却无法满足精准监测的要求,此外国外仪器在国内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针对这一矛盾现状,陕西正大环保科技与浙江大学强强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全光谱在线设备国产化进程,正大环保以多年的设备设计与运维经验选择相应的原材料进行整合,提供基础设备;浙江大学提供设备内部计算模型及先进完善机制,共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运行稳定,数据可靠,价格合理的全光谱在线监测设备。 二、全光谱分析法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依据, 如图所示, 可以用如下公式描述:式中: A 为吸光度值; I0为空白溶液(即不存在吸收物质)时的光强度;I为吸收后的光强度; b为光程, 单位为 cm; c 为溶液的摩尔浓度;为摩尔吸光系数, 单位为I/(mol.cm) 图 1 朗伯比尔定律示意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 1、建井材料 (1)监测井井管使用PVC 管材(纯PVC无其他添加成分,厚度为4~6mm)。 (2)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应使用120目钢丝网包缠,采用封口条固定。 (3)井口保护套管应为不锈钢材质。 (4)监测井过滤材料采用分级(均匀系数在1.5~2.0 之间)石英砂作为过滤层滤料。过滤材料使用前应进行冲洗,在钻井场地存储时应确保不与污染物接触并防止外部杂质混入。 (5)在过滤层上下部环状间隙应使用止水材料进行封隔。使用的材料为膨润土和水泥。 2、钻探施工 (1)钻探机具在使用前采用物理方法除污、除锈。采用的清洁剂应无毒无害。 (2)钻探工艺方法满足取芯要求,4m以上土层必须采用干钻(不加水)方式。岩石段钻进时,钻进用水不得使用污染水,劣质水。 (3)应进行钻孔岩芯编录。 3、下管 (1)从地表向下井管按以下顺序排列:井壁管、滤水管、沉淀管。 (2)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下入监测井管前应进行冲孔、换浆。冲孔时应将冲孔钻杆下放到孔底,用大泵量冲孔排渣,待孔内岩渣排净后,将冲洗液粘度降低至18~20s,密度降低至1.1~1.15g/cm3。 (3)监测井的深度应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对于含水层下部砂岩层应采用石英砂进行封填。 (4)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 (5)监测井顶角斜度每百米井深不得超过1°。 (6)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80mm,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花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05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 (7)下管时应扶正井管,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8)滤水管(花管)长度应等于检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 (9)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为缠丝包埋过滤器。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2) 5环境监测井的设计要求 (6) 6环境监测井施工技术要求 (7) 7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 (12) 8 环境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要求 (12) 9环境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12) 10环境监测井废井要求 (12) 附录A (1) 附录B (20) 附录C (22) 附录D (29)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和废止等,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布设方法、建设和废止等要求。 本指南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管理和废止等有关要求。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矿山开采区、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外工业污染源及工业废弃场地)、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农业污染源(再生水灌溉区、规模化养殖场)、高尔夫球场等区域的地下水调查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 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091 岩心钻探规程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3 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 3.2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境监测井。 3.3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 3.4单管单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3.5单管多层监测井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上海智达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客户需求 (2) 二、方案概述 (2) 三、系统组成 (2) 3.1控制中心主站 (3) 3.2通讯网络 (3) 3.3现场主要监测设备 (3) 四、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主要特点 (4) 五、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 (5) 5.1功能 (5) 5.2特点 (6) 六、主要硬件设备概述 (9) 6.1 GPRS无线通讯设备 (10) 6.2水资源控制器 (11) 6.3水位计 (14) 6.4室外专用监测箱 (16) 6.5开关电源 (17)

一、客户需求 在某单位建立一套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来实对水位的实时监测,统一管理。 二、方案概述 作为行业领先者的水位远程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我们多年的水位监测系统项目实施经验,依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需求,我们提供并建立一个合理、完整的地下水位系统的决方案。 水位数据的收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指导工作实践,而且更是研究地下水位动态规律,掌握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层位、不同水源地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的重要依据,对水资源的研究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可实现如下功能: (1)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实时采集计量点的地下水位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2)报警信息主动上报:现场监测箱开门、断电、设备运行异常等信息能够主动发送到监测中心; (4)计量装置监测:远程监测水位计运行信息,分析计量故障等信息,及时发现用户计量异常; (5)统计分析:配合水位监测体系的建立,实现各地下水位监测点的数据统计、做出日周月年报表、曲线、柱状图等。 三、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地下水位监测中心主站、通信网络、现场监测设备三部分组成,利用前端监控、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远传通讯功能和系统软件功能实现。采集数据,使监测中心通过简单而又经济的计量手段,实现对整个地区地下水信息的实时监测,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补充地下水监测方案 模版

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方案 二〇一六年五月

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中心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4、建设地址:。 5、建设内容及规模: 2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常规因子引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3年9月21日至9月27日对评价区内高村、小泉沟两个监测点进行的现场实测数据。本次补充高村、小泉沟村特征污染因子非甲烷总烃监测 2.1.1 监测点位的布设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2监测点,点位布设情况见表2-1和附图1。 表2-1 环境空气采样点方位、距离和布点原则 2.3.2 监测项目 环境空气中的非甲烷总烃。采样的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常规气象要素。 2.3.3 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为2016年6月,分别取得连续3天的有效监测数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非甲烷总烃采样为每天02、08、14、20时的4个小时值,每小时采样时间不小

于45分钟;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常规气象要素。 2.3.4 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 样品采集和分析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分析方法执行。 2.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2.1 监测点位的布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共布设了4个水质、水位监测点,3个水位监测点分别见表2-2、表2-3及图1。 表2-2 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点 表2-3 地下水水位监测点 2.3.2 监测项目 检测分析K++Na+、C a2+、Mg2+、CO32-、HCO3-、CL-、SO42-的浓度。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化物、铁、镉、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共21项,同时同时记录井深、水深(井底至水面深度)。 2.3.3 监测时间和频率 连续监测3天。 2.3.4 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要求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