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口义齿初戴后疼痛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置的临床病例报告

全口义齿初戴后疼痛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置的临床病例报告

全口义齿初戴后疼痛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置的临床病例报告

全口义齿初戴后疼痛原因分析及相应处置的临床病例报告

背景: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在近几年有加快的趋势,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多,诸如牙周病导致的天然牙缺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无牙颌患者更是如此。一副具有良好功能的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患者是必不可少的。临床上经常见到一副制作工艺精良的全口义齿在戴入患者口内行使功能后,患者出现疼痛,严重的拒绝继续使用义齿的现象。

医生如果能迅速找出压痛部位,准确分析疼痛原因,适当调改对应位置,即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临床解决这类疼痛的方法较多,但每种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医生亦需要了解并灵活运用。目的:探讨全口义齿戴牙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常见部位,寻求适合的检查方法及解决途径,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义齿。

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的全口义齿修复病例5例,通过了解患者主诉,详细检查患者口内牙槽嵴,黏膜等情况,经过与患者沟通,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完成全口义齿修复。对主诉为戴牙后疼痛的复诊患者进行口内检查,包括是否存在压痛点,压痛区,黏膜颜色变化等,通过调牙合,缓冲,磨短基托边缘等手段来了解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本文研究对象中的4例患者经过调改义齿后再次戴入均感到症状明显缓解,均表示愿意继续佩戴牙齿,未出现再次复诊的情况,1例患者修复效果较好,未出现戴牙后不适的症状。

结论:在全口义齿的修复中,医生需要了解常见疼痛部位,也要运用不同的检查手段确定出现疼痛的位置,通过适当调改使患者消除不适,提高修复效果。

云南省2016年上半年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靠什么固位(口腔执业医师)试题

云南省2016年上半年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靠什么固位(口 腔执业医师)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不属于Spee曲线特点的是 A.为下颌牙列的纵(作图)曲线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C.连接下颌切牙嵴、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D.在切牙段较平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 2、在釉质结构中,抗龋能力较强的一层是 A.表层0.1~0.2mm B.表层0.25~0.3mm C.表层0.3mm以上D.表层下E.各层抗龋能力一致 3、大面积静脉渗血或瘢痕组织渗血,宜采用哪种止血方法____ A.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B.骨蜡填充压迫止血C.荷包式缝合D.邻近组织覆盖加压止血E.碘仿纱条填充压迫止血 4、选择纵向或横向褥式缝合的根据是 A.创口区皮纹方向B.创缘血供方向C.创口内翻倾向的严重程度D.创口周围是否有重要解剖结构E.术者习惯 5、患者,男,56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人院后6小时,首选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口服美托洛尔B.链激酶溶栓治疗C.静脉注射毛花苷丙D.口服卡托普利E.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6、主要致龋菌不包括 A.口腔变形链球菌B.口腔螺旋杆菌C.口腔粘性放线菌D.口腔内氏放线菌E.口腔乳酸杆菌 7、对于牙尉的保护,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清洁甩干后将牙刷头向上放入漱口杯中B.定期用专用清洁剂对牙刷进行消毒C.将牙刷清洗甩干后放入密闭的牙刷盒内D.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甩干刷毛上的水分E.将牙刷插入过氧化氢液浸泡数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甩干 8、下列为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症状,除了 A.多个牙松动B.下唇麻木C.张口受限D.患部剧烈疼痛E.骨性包块 9、关于釉梭,正确的说法是 A.是起始于釉质牙本质界,伸向牙本质的纺锤状结构B.在牙颈部及窝沟处较多见C.是起始于釉质表面,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D.在牙尖及切缘部位较多见E.是釉质形成早期,成釉细胞的末端膨大所遗留的空隙10、复合树脂充填不能使用的基底料是: A.丁香油水门汀B.磷酸锌水门汀C.聚羧酸锌水门汀D.氢氧化钙制剂

全口义齿复习题

1. 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 A. 垂直距离; B.颌间距离;C?颌间高度;D.间隙; 2. 全口义齿初戴后,说话时上下人工牙有撞击声,其原因是: A. 患者沿未适应该义齿; B. 关系前伸; C.因全部用瓷牙; D. 义齿因位不良; E.垂直距离过高。 3. 全口义齿的力主要集中在: A. 尖牙和双尖牙区; B.双尖牙区; C.磨牙区; D.第一磨牙区; E.第二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 4. 全口义齿修复制作托的目的是: A.便于排牙; B.确定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 确定平面; E.恢复面部外形。 5. 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的处理要求有一定的斜度和外形,是为了: A. 不使食物附着在义齿基托上; B. 借助其斜面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C.使口腔周围肌肉运动不受影响; D.减少对软 组织的磨擦; E.便于食物排溢。 6. 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后牙覆盖关系过小; B.后牙人工牙过大; C. 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 D.后牙基托边缘过厚; E. 下后牙人工牙过小。 7.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基托面积的大小; B.基托与粘膜的适合度; C. 唾液的粘稠度; D.基托边缘的封闭性; E.基托厚度和强度。8?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应在: A.前颤动线之前; B.腭小凹前2mm ; C.腭小凹与翼上 颌切迹连线上; 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前颤动线之上。 9. 按照无牙颌组织的结构特点,颧突属于: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后堤区; E.边缘封闭区。 10. 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加压式印模; D.减压式印模; E.组织受压均匀的印模。 11. 全口义齿“中立区”排牙的优点是: A.使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上; B.在功能性运动中增强义齿稳定性; C.为了美观,与肌肉协调; D.为了有更好的支持作用; E.为了发音清楚。 12. 有利于全口义齿固位的条件,哪一项是错误的: A.牙槽脊高而宽; B.腭高拱; C.系带离牙槽脊顶较远; D.粘膜厚且弹性大; E.颌间距离大小适中 1. 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

全口义齿修复经验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从康强论坛上转来的,对于为牙槽嵴低平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有很多启示。感谢本文作者。 近期修复了几例牙槽嵴低平患者,有一些工作的感触以及最近的 学习总结与大家共享。 在临床上,上颌牙槽嵴低平的患者,义齿戴入的总体效果还可以,但问题多出现在下颌。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 一、由于下颌义齿与牙槽嵴的接触面积只有上颌的一半左右,其大气压力和吸附力也只有上颌的一半左右,但下颌义齿的边缘线较长,其受到唇颊舌肌的不利因素比上颌要多。 二、很多患者的下颌牙槽嵴平坦甚至呈凹形,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嵴顶或与之平齐。当肌、系带运动时,非常容易破坏义齿的边缘圭寸闭,造成义齿脱位。 三、由于患者的下颌前庭沟和舌沟变浅,导致下颌义齿基托的伸 展受限。另外其牙槽嵴表面的黏膜较薄,无弹性,义齿受压后容易造成疼痛。

四、很多患者由于牙齿长期缺失,或长期佩戴不良的义齿,导致舌体代偿性增大。 这些情况都为下颌义齿的修复增加了难度 我的修复思路是从以下几点入手,采取灵活变通的应对方法。 一、首先认真检查患者的口腔情况,观察患者牙槽嵴的高度;覆 盖黏膜的情况;颊侧黏膜反折处以及舌侧口底的可利用范围;舌体是否代偿性增大;是否有舌后缩等情况;是否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等症状。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了解,在后续的工作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做全口义齿是一环套一环的事情,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将导致下步的连续偏差。所以很多的步骤都应该提前做好,如果靠下步的工作去弥补上步的失误,那将是很麻烦的事情,最终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我也曾把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比作木桶原理,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 二、将原义齿戴入患者口中,观察原义齿的固位以及稳定等情况。 分析原义齿的不足之处,必要时可借助印模材料进行直观的分析。

全口义齿修复

1.有利于全口义齿支持作用的牙槽嵴黏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附着黏膜(咀嚼黏膜):1)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固有层薄,与骨膜结合紧密,活动度小 3)厚度适中,有一定弹性,能承受咀嚼压力 覆盖无牙颌牙槽嵴顶和硬腭 非附着黏膜:1)无角化 2)粘膜下层增厚、疏松,活动度大 3)承受咀嚼压力差 覆盖牙槽嵴侧斜面向口腔前庭沟底和下颌口底方向 2.上无牙合解剖标志 上唇系带(maxillary labial frenum) 系带 上颊系带(maxillary buccal frenum)前磨牙牙槽嵴颊侧 意义:1)义齿于相应区域应形成相应切迹 2)系带过长会导致义齿边缘封闭的失败及义齿的松脱 注:所有系带中仅上唇系带有且只有一条 颧突(zygomatic process)第一磨牙颊侧根方,表面黏膜薄,义齿基托容易在此造成压痛 上颌结节(maxillary tuberosity)牙槽嵴两侧远中端,义齿基托应覆盖整个上颌结节 腭隆突(torus palatinus) 意义:注意缓冲处理防止压痛 切牙乳突(incisive papilla) 意义1)排列上颌义齿人工前牙的重要标志 上中切牙唇面位于切牙乳突中点前8~10mm 两侧上颌尖牙牙尖的连线过切牙乳突的中点 2)进行适当缓冲处理,防止压痛 腭小凹(palatine fovea):位于软硬腭结合处稍后方中线的两侧 意义: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 颤动线(vibrating line) 前颤动线(硬腭与软腭腱膜的交界) 第一类腭穹窿平坦,软腭长后缘封闭区前后向宽度5~10mm 第二类软腭与水平面呈45°后缘封闭区前后向宽度3~5mm 第三类软腭短,与水平面呈70°后缘封闭区前后向宽度小于3mm(不利于固定)定义:位于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弓形区域,以钝性器械按压此区域黏膜组织,较硬腭弹性大,较软腭活动度小,而上颌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域向黏膜突起形成后堤。 意义:上颌义齿基托的后缘封闭区 后颤动线(啊线,软腭腱膜与软腭肌的交界,翼上颌切迹连线)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试题综合整理考试题库

全口义齿试题 一、多选题 (B) 1.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中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加压式印模; D.减压式印模; E.组织受压均匀的印模。 (C) 2.按照无牙颌组织的结构特点,颧突属于:——易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后堤区; E.边缘封闭区。 (E) 3.全口义齿的力主要集中在:——中 A.尖牙和双尖牙区; B. 双尖牙区; C. 磨牙区; D.第一磨牙区; E.第二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 (D) 4.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应在:——中 A.前颤动线之前; B.腭小凹前 2mm; C.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上; 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前颤动线之上。 (B) 5.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的处理要求有一定的斜度和外形,是为了:——难 A.不使食物附着在义齿基托上; B.借助其斜面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C.使口腔周围肌肉运动不受影响; D.减少对软组织的磨擦; E.便于食物排溢。 (A) 6.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后牙覆盖关系过小; B.后牙人工牙过大; C.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 D.后牙基托边缘过厚; E.下后牙人工牙过小。 (E) 7.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基托面积的大小; B. 基托与粘膜的适合度; C. 唾液的粘稠度; D.基托边缘的封闭性; E. 基托厚度和强度。 (C) 8.全口义齿修复制作托的目的是:——中 A.便于排牙; B.确定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确定平面; E.恢复面部外形。 (A) 9.定位平面斜度是指:——难 A.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C.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D.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E.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6│6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 10.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中 A.垂直距离; B.颌间距离; C.颌间高度; D.间隙; E.以上都不是。 (C) 11.全口义齿修复,印模完成后,在灌模时,在将石膏包过印模边缘, 其目的是:——中 A.避免印模损坏; B.保护印模边缘有一定的形状; C.使基托边缘有一定形状; D.防止模型断裂; E.保持印模边缘的清晰度。 (E) 12.全口义齿初戴后,说话时上下人工牙有撞击声,其原因是:——中 A.患者沿还未适应该义齿; B. 关系前伸; C.因全部用瓷牙; D.义齿因位不良; E.垂直距离过高。 (E) 13.使用面弓的目的是:——中 A.固定和转移上颌牙托到架上; B.将下颌对上颌的关系转移到架上; C.将的髁道斜度转移以架上; D.记录上下托的关系; E.转移上颌对颞下颌关系的三维位置关系 (D) 14.全口义齿修复在肌力闭合道终点建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的?——难 A.反复做自然开闭动作,在肌力闭合道终点建; B.利用吞咽法建; C.利用卷舌法建; D.用哥特式弓法建; E.用肌电图仪建。 (B) 15.下颌人工尖牙的排列位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中 近中邻面与2 2 B.牙尖与平面接触;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精)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精) 一、印模 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 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 一次印模法:用牙合适的成品托盘以及海藻酸盐印模材一次完成 二次印模法: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 2.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闭口 开口式印模 闭口式印模 3.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 黏膜静止式印模 黏膜运动式印模 4.制作个别托盘 室温固化塑料制作的个别托盘画边缘线,适当添倒凹,涂分离剂,调拌自凝塑料材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2——3mm就可以 然后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在初印模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四周边缘刮去1-2mm. 5.边缘整塑 6.取终印模 印模取出时候要注重让患者含漱或鼓气,从唇侧边缘滴水,使印模取下。 取印模的步骤 1.取印模前的预备 2.取初印模

槽嵴外形的凹形,医生要站在患者的右后方,用右手持托盘,左手示指拉开患者的左口角,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内,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上后方加压,以右手中指和示指稳定托盘,左手拇指置于颊的外侧,示指在颊的内侧,向下前内运动数次,另一侧同理,换手。唇侧,两手中指稳定托盘,拇指在唇的外侧,示指在唇的内侧,牵动上唇向下内运动多次。 二、模型 1.围模灌注法 2.一般灌注法:a.注重后堤区的制作b.硬石膏硬固时间大约一个小时c.普通石膏硬固时间大约半个小时 三、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记录是指用牙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区分下列几个位置:正中关系位;正中牙合位;前伸牙合位和侧方牙合位。 确定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成正中牙合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1/3的距离。 1.方法 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 瞳孔到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 面部外形观察法 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恢复过大,面下1/3增大;恢复过小,面下1/3减小 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1.哥特式弓描记法 2.直接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吞咽咬牙合法后牙咬牙合法 3.肌监测仪法 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具体步骤

全口义齿复习题

全口义齿复习题 二、填空题 1.义齿的表面有组织面,咬合面,磨光面。 2.牙合架的种类_全可调合架,平均值合架,半可调合架,简单合架。 3.平衡牙合分为正中平衡牙合,前伸平衡牙合,侧方平衡牙合。 磨光每步都要合理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进行,遵循由_粗__到_细_,先_平__后_光_____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2.全口义齿的装盒采用_反装法_,即将模型包埋固定于__下半型盒内__,__人工牙__、__基托__完全暴露,翻到上半盒内。 3.牙合托由_基托__与_牙合堤_组成。 三、名词解释(16分): 1.颌位记录是指用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合关系。 义齿间隙是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又称其为中性区,指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处于平衡的区域。 牙合架是一种固定上下合托和模型的仪器。 解剖式人工牙其合面形态模仿未经磨耗的天然牙。有明显的牙尖和斜面。在正中合上下颌牙尖窝交错关系,其牙尖斜度约30度。 1.副承托区是指上下颌槽脊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硬区)。 2.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 3.转移颌位关系是将临床上记录的患者上和对于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在在于合架之上一边在合架上能很好的模仿人体的下颌运动制作出符合患者口腔内生理环境的全口义齿。 4.中性区1933年Wilfresh提出了“中性区”的概念,天然牙在萌出过程中受到唇颊肌向内的压力和舌肌向外的推力,使天然牙在完全萌出的后的位置恰好位于向内和向外的平衡区域内。四、简答题(24分) 简述全口义齿的工艺流程。 答:1.详细了解, 检查牙列缺失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和修复治疗计划2.获得精确的口腔组织形态的模型3.垂直距离与正中关系位的确定,做好颌位关系记录4.上颌架并转移颌位关系5.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调整平衡合6.在患者口腔中试戴义齿蜡型,进一步调整咬合7.义齿制作完成8.初戴义齿,选磨调合并作戴牙指导 2.简述排牙前的模型准备? 答:①画基托边缘线②画牙槽嵴顶线③后堤区检查准备 3.全口义齿出盒的方法是什么? 答:①出盒时卸除螺丝钉等设施,去掉型盒盖,分开上下层型盒。②用木锤敲击型盒底板,将石膏脱出。③用工作刀、石膏剪等工具将义齿从石膏块中分离出来。 简述咬合平衡的排牙原则? 答:在侧方运动时,工作侧上下颌后牙同尖相对,非工作侧(平衡侧)下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和上颌磨牙舌尖的颊斜面相接触,在前伸运动时,上颌各人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切牙次之,侧切牙最短。下14. 正中关系位:当下颌踝突位于关节凹居中,而周围组织颌尖牙牙根外形最长,侧切 1.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不受限的生理位置。牙其次,中切牙最短。 2. 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15. 垂直距离:天然牙列呈正中29. 全口义齿的装盒采用反装牙的原因、时间及骨质致密颌时,即尖窝交错的接触关法。程度有关。系时,鼻底至颏低的距离,30. 磨光遵循由粗到细、先平后光的原则。 3. 无牙颌分成四个区,即主承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 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16. 颌间距离:牙列缺失和牙周31. 选磨调颌的原则就是注意区和缓冲区。保护功能尖。组织吸收后,上下无牙颌形4. 缓冲区主要指无牙颌的上成的间隙. 32. 义齿戴在口中练习,摘下时颌隆突、颧突、上颌结节的浸泡于冷水中。 17. 颌托由基托和颌堤两部分颊侧、切牙乳突、下颌隆突、组成. 33. 人工牙排列的覆盖、舌侧的下颌舌骨嵴以及牙槽嵴上反覆盖偏小或对刀刃。18. 口角线:当上下唇轻轻闭合的骨尖、骨棱等部位时,刻出口角在颌托上的位34. 基托不密合的原因:随着义齿使用时间的延长,可使牙5. 义齿间隙:是天然牙列所占置,口角线也是垂直于颌平据的空间,又称其为中性槽嵴逐渐吸收,造成基托组面的直线. 区,指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处织面与牙槽嵴黏膜间出现19. 人工牙分为:树脂牙、陶瓷于平衡的区域。牙、金属人工牙。间隙,进而影响义齿固位,严重的可造成义齿折裂或 6. 义齿表面包括:组织面、咬20. 人工牙的形态:解剖式、非合面、磨光面。解剖式、半解剖式。折断。7. 固位: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21. 选择后牙近远中宽度,一般35. 重衬术:在全口义齿基托的直脱位的能力。以下颌后牙近远中径总长组

口腔修复学辅导:全口义齿修复

口腔修复学辅导:全口义齿修复 复诊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初戴假牙时,因不习惯或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基托不适合等原因,一般若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修改。 (1)恶心:部分患者初戴义齿时,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常见原因是由于上颌义齿后界边缘伸展过长,只需把后缘磨短到颤动线处即可。 (2)疼痛:仔细检查,找出因受压而致软组织发红、充血,甚至破溃处,涂抹龙胆紫少许,然后把义齿擦干戴入口内,压痛区即可由印记反应在义齿的组织上或过度伸展的义齿边缘上,可按印记进行磨改。 如果由于后牙缺失过久,颊侧软组织肥厚并向内凹陷,或舌体变大而造成咬颊或咬舌现象,经戴甩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改善,必要时加厚颊侧基托。 (3)咬颊,咬舌现象 如果前牙区有咬舌现象,应磨改下前牙切缘的唇侧斜面及上前牙切缘的舌侧斜面,以加大超牙合。如果由于后牙排列过于偏向颊侧或舌侧,造成咬颊或咬舌,则应取下人工牙,排列 (4)咀嚼功能不好 上下牙接触面积小,或再调磨咬合过程中,磨去牙合面,形态修改方法,增加牙合面接触面积,增加义齿高度。 (5)发音障碍 (6)固位不良 1)休息时,义齿松动:基托组织面不密合或基托边缘伸展不够边缘封闭不好造成,可重衬或加长边缘。 2)张口,说话,打哈欠时脱位,这由于基托边缘过长,系带缓冲不够,人工牙排列不当,磨光面形态不好造成的咀嚼时脱位,由于牙合不平衡,牙尖有干扰,使义齿翘动,破坏了边缘封闭造成的。修改时选磨调牙合,消除早接触,牙尖干扰,磨短,薄边缘基托。 (7)心理因素的影响: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全口义齿的修理: 1.基托折裂和折断的修理 原因:因不慎将义齿掉到地上造成唇颊基托折断,由于牙合力不平衡造成基托折断。 2.修理:(1)唇,颊侧基托的折断的修理:用502粘固――灌石膏模型――去除断裂处两侧基托一部分――自凝塑胶修理如折断的唇颊基托丢失或破碎,用蜡或印模膏放在基托折断处,口内恢复基托外形――灌模型――装盒――在模型上用自凝塑胶或热凝塑料修复。 (2)上下颌义齿折断的修理:粘固――灌石膏模型――自凝塑料修复或热凝塑料修复 3.人工牙折断或脱落 去除折断的人工牙及其舌侧基托磨除――选择合适的人工牙――排在牙弓上――蜡将其固定――常规热处理或自凝塑料 4.全口义齿的重衬 重衬是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组织被吸收部位的间隙,使基托组织面于周围组织密合,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修理方法: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非正中关系有无牙合干扰,需在重衬前选磨调牙合 (1)直接法重衬:组织面去除1mm――涂布自凝塑料――戴入口中咬合――去除表面多有的塑料,将义齿浸泡温水中3~5分钟――磨光,修整。 (2)间接重衬法 即刻全口义齿即刻全口义齿它是一种在患者的天然牙尚未拔除前预先做好,牙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

全口义齿修复

全口义齿修复 第一节修复前外科 一、牙槽骨修整术 【适应证】 l牙槽嵴骨尖、骨嵴形成,义齿戴入可能出现疼痛者。 2上颌结节明显肥大影响义齿就位。 3.上颌牙槽明显前突,影响义齿正常关系的建立及美观者。 4.为配合预成义齿的修复多个牙一次拔除,同时对牙槽嵴进行修整。 5.牙槽嵴修整通常在拔牙1个月后进行。 【禁忌症】 参照拔牙术。 【手术方法】 1.麻醉同拔牙术。 2.切口与翻瓣根据牙槽嵴范围的大小及部位可选用梯形、“L"形、或弧形切口。切进骨膜,从唇颊面切口向牙槽嵴顶剥离翻起粘骨膜瓣。 3.去骨用骨凿或咬骨钳去除骨尖或骨嵴。去骨应尽量少,保持牙槽嵴原有高考和宽度。 4.修整缝合锉平骨面。清除骨屑,粘骨膜瓣复位缝合。 【术后处理】 1.手术范围较大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止痛药,保持口腔卫生。 2.软食1周。 3术后7-10d拆线。 【注意事项】 1.手术切口原则为蒂部大,游离端小,以保证组织瓣的血供。 2.龈瓣的剥离以暴露骨嵴即可,尽量少暴露正常骨组织。 3.上颌结节处,骨凿一次去骨量不宜太多,以免造成大块骨折。 二、系带修整术 【适应证】 1.唇、颊系带附丽近牙槽嵴顶且影响义齿固位。 2.儿童上唇系带附丽过低或肥大,影响上前牙排列。 3.儿童舌系带过短,伸舌呈“W"形,卷舌困难,舌腭音或卷舌音不清,手术年龄1-2岁较适宜。 4.老年患者因牙槽嵴萎缩而致的舌系带相对附丽过高,影响下颌义齿固位者。 【禁忌证】 1.手术区及口腔内有明显炎症表现。 2.智力发育障碍所致的发音不清者,不宜行系带修整术。 3.全身禁忌证参照牙拔除术。 【手术方法】 (一)唇、颊系带修整术 l.方法之一适用于一般唇、颊系带附丽过低者。 (1)注射2%利多卡因0.5~1.0ml于系带两侧。 (2)提起上唇或颊部,用一把止血钳夹住系带附丽于牙槽突的基部;另一把止血钳夹住唇颊部附丽端,两把止血钳尖端相交于唇颊沟。 (3)沿止血钳外侧切开并切除系带,间断缝合。 2.方法之Th适用于儿童唇系带肥大者。

2009级口腔修复学试题.(A卷)答案

1、rest of RPD____ 2、CAD-CAM修复体___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1分)是在牙体预备后,由光电探测系统采集光学印模(1分),经计算机信息处理,并指挥自动铣床制作的陶瓷或金属修复体(1分)。 3、interridge distance____颌间距离;无牙颌患者下颌处于正中牙合时,上下颌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颌间距离。(1.5分)这一距离与牙槽嵴的吸收程度有关,与人工牙的排列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关系密切。(1.5分) 4、compensating curve____补偿曲线。(1分)为全口义齿上颌3-7的颊尖所连成的凸向下的曲线。(2分) 5、导线:即观测线,分析杆沿牙冠轴面最突点画出的连线,不同的观测角度画出的观测线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全口义齿的基托范围在上颌后缘中央止于腭小凹后2-4mm ,两侧翼上颌切迹。下颌基托后缘止于磨牙后垫的1/3~1/2 。2、全口义齿初戴后,工作侧上下牙的颊尖有早接触,平衡侧无接触,应选磨上颌牙颊尖。3、全口义齿初戴后,正中牙合时一侧下颌牙颊尖与上颌牙中央窝有早接触,该侧作为工作侧时上下牙的颊尖有早接触,作为平衡侧时没有早接触,应选磨选磨磨改上颌牙中央窝或边缘嵴。

4、RPI卡环组由近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颊侧I型杆式卡环三部分组成。 5、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是龋病、牙周病、外伤、颌骨疾病、发育畸形等。 6、在桩核冠修复过程中,应保证根尖区不少于___4mm_____的根尖封闭。 7、根据嵌体覆盖牙面的不同,可分为____单面嵌体____、__双面嵌体_____和___多面__嵌体。 8、种植义齿在组成上分为牙种植体和上部结构。 9、种植义齿上部结构与基台的连接方式有粘固固定连接、螺丝固定连接 和附着体式连接。10、固定义齿选择基牙时,应 从基牙的支持作用,基牙的固位作用以及基牙的 共同就位道来考虑。11、在固定义齿中,固位体 的固位力的构成包括约束力、摩擦力、粘接力。12、全口义齿人工牙常规排列时,上颌后牙 中所有牙尖均与牙合平面接触的牙是上颌第二前 磨牙。13、在蜡型的铸道上制作储金球的主要目 的是补偿铸金收缩三、单项选择题 CDAAC DBEEE DDBCC CEDDA ACCAC CACCB 四、问答题 1. 试述肯氏一类牙列缺损的特点及设计要点。(6分)答: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由于义齿受力不稳定现象发生(下沉、翘起、摆动、旋转),义

口腔科三基试题及答案

口腔科三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的并发症有 ( ) A.牙根折断 B.颌骨骨折 C晕厥、过敏、中毒 D.上颌窦损伤 E.牙龈撕裂 2.急性牙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 A.拔除患牙 B,开髓引流 C.相应牙龈处分开引流 D.去腐蚀 E,消炎止痛 3.正中咬合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磨牙之间,称为( ) A.近中错殆 B.远中错殆 C锁殆 D.正中殆位 E.深覆殆4.桩冠的冠桩长度要求 ( ) A.根长的1/2 B.牙根全长 C.相当于该牙冠的长度 D.相当于该牙冠1/2长度 E.根长的1/3 5.15岁患者,前牙拥挤,牙周情况良好,准备采用拔牙减数矫治,一般应拔除哪个牙( ) A 尖牙 B.切牙 C第一前磨牙 D.第二前磨牙 E.第一磨牙 6.牙列缺失时,其牙槽骨吸收的速度与哪种因素无关 ( ) A.缺牙时间 B.缺牙原因 C.骨质致密度 D全身健康状况 E 温度 7.引起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

A.牙体材料疲劳 B.牙周病 C.牙颈部的结构 D.酸的作用 E 刷牙 8.猛性龋与下列因素有关,除外 ( ) A.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后 B.Sjogren综合征患者 C.唾液中变异链球菌计数高 D 口腔卫生良好 E.唾液缓冲能力差 9.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 ( ) A.韦荣菌 B 丙酸杆菌 C放线菌 D血链球菌 E.变异链球菌 10.牙髓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 ( ) A.物理性创伤 B.细菌 C化学刺激 D.特发性因素 E.机械、电流刺激 11.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症状最严重的阶段是 ( ) A.根尖肿脓阶段 B.骨膜下脓肿阶段 C.黏膜下肿脓阶 D.皮下脓肿阶段 E 形成窦道阶段 12.复发性口疮目前认为原因是 ( )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营养不良 D.多种因素 E.局部刺激 13.我国内地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多见于 ( ) A 广西 B 湖南 C湖北 D,四川 E,以上都不是 14.从牙体剖面观察,以下哪一项不是牙体的组成部分 ( )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 牙髓腔 E.牙髓 15.舌后1/3的味觉由下列哪条神经支配 ( )

全口义齿习题及答案

1-79单项选择题 1.全口义齿修复应在拔牙多长时间后进行 A 一周 B 三周 C 一个月 D 三个月 E 六个月 2.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磨牙后垫属于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 D缓冲区 E后堤区 3.以下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位于上下颌牙槽嵴顶 B 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C 上皮下有致密的粘膜下层 D 位于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 E 能承受咀嚼压力 4.后堤区的作用 A 基托后缘定位

B 边缘封闭 C 支持 D 排列后牙的标志 E 缓冲作用 5.全口义齿属于缓冲区的部位是 A 切牙乳突区 B 磨牙后垫区 C 后堤区 D 牙槽嵴顶区 E 颊棚区 6-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上颌前部牙槽嵴顶 B磨牙后垫 C切牙乳突 D腭小凹 E上颌后部牙槽嵴顶 6.属于主承托区 7.属于副承托区 8.属于缓冲区 9.属于边缘封闭区 10.全口义齿合适的磨光面形态A应是光滑的平面

B应是光滑的突面 C应是光滑的凹面 D应是光滑的斜面 E应是以上C和D 11.与全口义齿稳定性有关的因素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A人工牙的排列 B人工牙的咬合 C理想的磨光面形态 D前伸牙合时后牙有接触 E颌骨的解剖形态 12.与全口义齿稳定性最密切的表面是 A 牙合平面 B 磨光面 C 咬合面 D组织面 E 印模面 13.全口义齿吸附力的大小与哪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A 基托组织面与粘膜的密合程度 B 唾液的质和量 C 是否用软衬材料

D 是否戴过旧义齿 E 基托的厚度 14.对全口义齿的固位有利的唾液情况是 A 粘稠而量多 B 粘稠而量少 C 稀而量多 D 稀而量少 E 以上均可 15.全口义齿的印模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组织要均匀受压 B应用二次印模法取印模 C取功能性印模 D取压力性印模 E取印模要用个别托盘 16.在下列无牙颌解剖标志中哪一个不需要缓冲 A下颌隆突 B颧突 C颊棚区 D切牙乳头 E上颌结节的颊侧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及答案(2)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及答案 80-8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正中关系错 B义齿不美观 C咀嚼时义齿易脱位 D下颌隆突处压痛 E说话及大开口时义齿脱落 80.基托组织面需局部缓冲的是 81.需重新制作义齿的是 82.基托边缘需缓冲的是 83.义齿需调整平衡牙合的是 84-85题共用题干 女,75岁,戴用全口义齿一月,复查是自述戴牙后一直感觉就咀嚼无力,面部酸痛。检查发现,牙合关系正常,息止颌间隙6mm。 84.原因可能为 A年龄大不适应 B人工牙为塑料牙 C垂直距离过低 D关节功能紊乱 E 牙合关系有误 85.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重衬 B加高咬合 C嘱患者慢慢适应 D加深牙合面沟窝 E调整咬合 86-89共用题干 患者女65岁,初戴总义齿时发现上颌总义齿左右翘动加力时患者有疼痛感86.可能引起翘动的原因中不包括 A 印模不准

B 基托伸展过长 C 进入倒凹区基托未缓冲 D 基托变形 E 与硬区相应的基托组织面未缓冲 87.在下述引起翘动的原因中首先考虑的是 A 基托伸展过长 B 印模不准 C 模型不准 D基托变形 E 与基托组织面相对硬区未缓冲 88.当检查出首要原因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磨短过长基托 B 重做义齿 C 重衬 D 调牙合 E 缓冲压痛硬区的基托组织面 89.如果仍有翘动考虑其原因为 A 牙合不平衡 B 有早接触 C 基托变形 D 唇颊系带缓冲不足 E 以上原因均可 90-91共用题干 男,56岁,带全口义齿两周复查主诉咬颊90.分析引起咬颊的原因 A 基托磨光面形态不好 B 后牙覆盖过小 C 后牙覆盖过大 D 基托过厚 E 基托组织面与粘膜不密合

全口义齿修复前的检查

全口义齿修复前的检查 牙列缺失后口腔颌面部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因缺失时间,原因,患者年龄,全身状况而改变程度不一。因此在制作全口义齿前,应对患者进行口腔内组织,颌面部进行全面的检查。 一、颌面部检查:包括颌面部左右对称性,唇的丰满度,面部比例是否协调,张口型,下颌运动情况,侧面型,颞下颌关节有无病变及不适。 二、牙弓的形态和大小及上下牙弓的位置关系: 牙弓的形态可分为方圆型,卵圆形,尖圆形。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类。 上下牙弓的位置关系可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关系: 1、水平关系有三种情况: a. 正常关系:上下颌牙弓形状和大小大致相同,位置正常,侧面型检查基本在同一直线上,上颌牙弓可捎向前; b. 上颌前突:上颌牙弓明显位于下颌牙弓前方或侧方; c. 下颌前突:下颌牙弓明显位于上颌牙弓前方。 2、垂直关系既颌间垂直距离,可分为三种情况: a. 颌间距离正常,有利于排牙; b. 颌间距离大,牙槽嵴吸收严重,义齿固位不良; c. 颌间距离小,义齿固位和支持都很好,但排牙不便。 三、牙槽嵴的检查:一般拔牙后三个月可进行修复。高而宽的牙槽嵴对义齿固位和稳定都好。低而窄的牙槽嵴支持和固位较差,且会引起压痛。 四、上下唇系带位置:肌系带的附着。包括系带的形状,位置,附着点距离牙槽嵴顶的距离,肌张力的检查。 五、腭穹隆的形状: 1、腭盖高拱。黏膜较厚。对义齿固位较好。 2、腭盖平坦。牙槽嵴低,对义齿固位差。 3、低适中型。黏膜厚度适中,对义齿固位和支持最好。 六、舌的位置和大小:正常情况下患者张口时,舌的前部边缘位于下颌牙槽嵴顶上,口底组织与义齿舌侧基托边缘形成良好的封闭,有利于固位。

全口义齿单项选择试题

全口义齿单项选择试题 (B)1.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中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加压式印模; D.减压式印模; E.组织受压均匀的印模。 (C) 2.按照无牙颌组织的结构特点,颧突属于:——易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后堤区; E.边缘封闭区。 (E) 3.全口义齿的he力主要集中在:——中 A.尖牙和双尖牙区; B. 双尖牙区; C. 磨牙区; D.第一磨牙区; E.第二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 (D) 4.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应在:——中 A.前颤动线之前; B.腭小凹前2mm; C.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上; 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前颤动线之上。 (B) 5.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的处理要求有一定的斜度和外形,是为了:——难 A.不使食物附着在义齿基托上; B.借助其斜面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C.使口腔周围肌肉运动不受影响; D.减少对软组织的磨擦; E.便于食物排溢。(A) 6.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后牙覆盖关系过小; B.后牙人工牙过大; C.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 D.后牙基托边缘过厚; E.下后牙人工牙过小。 (E)7.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基托面积的大小; B. 基托与粘膜的适合度; C. 唾液的粘稠度; D.基托边缘的封闭性; E. 基托厚度和强度。 (C)8.全口义齿修复制作——中 A.便于排牙; B.确定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确定 E.恢复面部外形。 (A)9.定位平面斜度是指:——难 A.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 C.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D.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 E.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6近 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10.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中 A.垂直距离; B.颌间距离; C.颌间高度; D. E.以上都不是。 (C)11.全口义齿修复,印模完成后,在灌模时,在将石膏包过印模边缘, 其目的是:——中 A.避免印模损坏; B.保护印模边缘有一定的形状; C.使基托边缘有一定形状; D.防止模型断裂; E.保持印模边缘的清晰度。 (E)12.全口义齿初戴后,说话时上下人工牙有撞击声,其原因是:——中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研究牙体缺损或牙列缺损时,如何用固定修复体修复牙冠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修复牙齿缺失的学问。 2.修复体:用人工材料制成的替代缺损、缺失的牙齿和口腔软组织的物体。3.嵌体: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 4.部分冠:覆盖部分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5.全冠:覆盖全部牙冠整个表面的帽状修复体。 6. 桩冠:利用桩钉插入残根根管内固位的全冠修复体。 7. 桩核冠:在残冠或残根上先形成金属桩核或树脂核,然后再制作全冠修复体。 8. 种植义齿: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种植体经手术植入失牙区颌骨内或骨膜下,并在穿过牙槽嵴黏膜的种植基桩上制作上部义齿的方法。 9.固定桥:利用缺牙间隙相邻两侧或一侧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将义齿粘固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一种义齿。 10.PFM:将烤瓷材料涂塑于金属基底冠表面,在真空高温条件下烧烤而成的金-瓷复合结构的全冠。 11.抗力形:指在完成修复后要求修复体和患牙或基牙均能抵抗牙合力而不致破坏或折裂。 12.固位形: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或脱落的能力。

第二章 1.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星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2. 牙合力:在咀嚼过程中,通过个别牙或部分牙所发挥的力量。 第三章 1.固定桥:在基牙上制作的全冠、部分冠、桩冠、嵌体等,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并借助粘固剂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稳固的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2.桥体:即人工牙,是固定桥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3.连接体:连接桥体和固位体的部分。 4.双端固定桥:又称完全固定桥,桥体与两端固位体之间均为不动连接,当固位体粘固于基牙后,基牙、固位体、桥体连接成一个不动的整体,从而组成了新的咀嚼单位。 5.单端固定:又称悬臂固定桥,此种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不动连接体。 6.牙合力:在咀嚼过程中,通过个别牙或部分牙所发挥的力量。 第四章 1.口腔印模:一种与口腔或颌面部某些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形态相反的阴性模型。第五章 1.口腔模型:将模型材料在其可塑或流动的状态下灌注到口腔印模中而形成的阳模。 2.代型:口腔固定修复的工作模型经过修整、制作形成便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该模型上的基牙模型就称为代型。

全口义齿单项选择测试试题

全口义齿单项选择试题

————————————————————————————————作者:————————————————————————————————日期:

全口义齿单项选择试题 (B)1.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中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加压式印模; D.减压式印模; E.组织受压均匀的印模。 (C) 2.按照无牙颌组织的结构特点,颧突属于:——易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后堤区; E.边缘封闭区。 (E) 3.全口义齿的he力主要集中在:——中 A.尖牙和双尖牙区; B. 双尖牙区; C. 磨牙区; D.第一磨牙区; E.第二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 (D) 4.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应在:——中 A.前颤动线之前; B.腭小凹前2mm; C.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上; 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前颤动线之上。 (B) 5.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的处理要求有一定的斜度和外形,是为了:——难 A.不使食物附着在义齿基托上; B.借助其斜面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C.使口腔周围肌肉运动不受影响; D.减少对软组织的磨擦; E.便于食物排溢。(A) 6.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后牙覆盖关系过小; B.后牙人工牙过大; C.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 D.后牙基托边缘过厚; E.下后牙人工牙过小。 (E)7.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基托面积的大小; B. 基托与粘膜的适合度; C. 唾液的粘稠度; D.基托边缘的封闭性; E. 基托厚度和强度。 (C)8.全口义齿修复制作托的目的是:——中 A.便于排牙; B.确定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确定平面; E.恢复面部外形。 (A)9.定位平面斜度是指:——难 A.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C.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D.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7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E.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左右下颌6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10.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中 A.垂直距离; B.颌间距离; C.颌间高度; D.间隙; E.以上都不是。 (C)11.全口义齿修复,印模完成后,在灌模时,在将石膏包过印模边缘, 其目的是:——中 A.避免印模损坏; B.保护印模边缘有一定的形状; C.使基托边缘有一定形状; D.防止模型断裂; E.保持印模边缘的清晰度。 (E)12.全口义齿初戴后,说话时上下人工牙有撞击声,其原因是:——中

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分析

588《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1 年第 9 卷 第 11 期 全口义齿的修复,从口腔检查、取印模、灌注模型、正中颌确定、假牙排列,一直到开盒、磨光,须经过很多步骤才能完成,而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确无误,否则将影响修复的质量,甚至造成失败而必须重作。临床上义齿修复失败常见的原因如下: 1 固位不良 全口义齿修复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义齿的固位是否良好。如果固位很差,义齿将无法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并对周围组织造成创伤。上颌全口义齿由于基托面积大,边缘封闭性能好,一般能取得较好的固位,失败的机会较少。但下颌全口义齿因基托面积狭小,边缘常不易获得较好的封闭,牙槽嵴吸收的程度一般比上颌严重,加上舌的运动更破坏了义齿的稳定性,故其固位情况一般比上颌差,失败的机会也较多。这种情况在修复前应对病员做好充分的解释,使病员在思想上有所准备,特别是当下颌牙槽嵴吸收较严重,唇颊沟较浅,粘膜缺乏弹性时下颔全口义齿的修复更容易失败。 1.1 原因 从修复工作来分析造成固位差的原因,可有下列几个方面:1.1.1 口腔检查 牙槽嵴存在较大的骨尖、倒凹、唇系带过长接近牙槽嵴顶等。在口腔检查时若没有注意到上述情况,修复后可引起局部疼痛,经多次修改缓冲后基托仍不密合,边缘封闭性能降低,影响了固位。因此口腔检查时应全面而细致,如果需要作手术修整的,还是应及时处理为好。1.1.2 取印模 印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基托的固位,因此取印模是极为重要的步骤之一,必须细心操作,严格要求。如印模边缘过短、过薄,或印模变型,与组织不均匀贴合等都可影响固位。此外与所用印模材料的性能和多少有关,特别是采用一次印模法。印模材料收缩性越大,所用材料越多,印模变型也越大,尤以上颌印模为甚。上颌腭穹隆较高,一般距离托盘较远,因此在该处印模较厚,收缩程度比其他部分大,经倒模后,在模型上腭穹隆也变得稍低。待基托形成后,在该处就与粘膜不密合。因此取印模时所用材料的性能要好,收缩要小,量少而厚薄均匀,使印模尽量减少收缩变型。 1.1.3 灌模 若调拌石膏过稀,凝固后收缩大会引起变型, 如过稠又容易产 生气泡, 模型过薄易于折断也会影响固位。 1.1.4 假牙排列 排牙时若蜡型粘在模型上会破坏模型的正确性;蜡匙,若雕刻刀使用不当,会将模型削坏。因此在排牙时石膏模型表面应先涂好分离剂以便保护模型,颌间距离较小时更应注意。 1.1.5 塑料充填 如单体过多,充填过早或塑料不足,热处理后基托易产生变形,可使固位作用降低。若模型上余蜡未去净,分离剂未涂好,分离作用差,基托组织面粘着大量石膏,虽然可用园钻逐渐磨去,但会破坏基托组织面的精确性。充填加压时,若用力过猛、过大,将模型压断,也可使基托变形。 1.1.6 热处理 若升温过快,塑料会形成无数小气泡,使基托变形。1.1.7 开盒 、磨光 若型盒未完全冷却就开盒,基托也易变型。剪去模型时,用力不得当将基托折断,虽可拼对修理,但精确性将受到一定影响。磨光时把基托边缘磨短、磨薄,会减弱其封闭的作用。基托组织面不应打磨光滑 ,否则也会影响固位。 1.1.8 复查修改 粘膜如有压痛、溃疡,应确定其部位后适当缓冲,切不可盲目磨改。基托边缘有压痛时,如确实由于边缘过长可稍加磨短并磨圆。如系组织面压痛不是由过长引起,就应作组织面缓冲,不应将边缘磨改过短。临床上往往可以看到经过多次修改后造成边缘过短的现象,故应特别引起注意。 1.2 处理 当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病员不能使用时,如果是垂直距离,正中颌关系,假牙排列等均较正确者,可采用基托衬垫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尚有其他问题时则应重作。 2 基托翘动或摆动 2.1 原因 主要是由于基托产生支点而引起,产生支点又有下列一些原因。2.1.1 取印模 取模时两手不平稳,有左右或前后翘动,可使印模变形而造成支点。采用二次印模法时,当印模从口内取下,因固位力强,用力不当,使加衬印模材料在腭穹隆部分与初步印模脱开,也可形成支点。2.1.2 灌模 若调拌石膏过稠,腭穹隆或牙槽嵴处形成气泡,基托在该处造成早接触也会产生支点。 2.1.3 假牙排列 假牙若过于偏向唇颊侧,咀嚼时以牙槽嵴为支点会产生翘动或摆动。如咬合不平衡,在前 伸颌和侧向颌时可发生翘动或摆动。2.1.4 充填塑料 充填塑料时若已超过可塑期,加压又过猛,模型发生断裂,会使基托变形。如果过早充填,塑料聚合变形也会产生支点。 2.2 处理 如果基托摆动幅度较小,可能是由于硬区缓冲不够,此时可将硬区的基托组织面略加磨改即可消除。如由于基托变形而引起的翘动就很难修改,必须作衬垫处理,但在衬垫前尚需除去支点后才能加衬。方法是先用弹性印模材料放入翘动的基托内将上下义齿戴入口内,嘱病员轻轻咬合在正中颌位置,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仔细检查印模材料的厚度,最薄处即为支点,用磨石将该处基托组织面略加缓冲。如仍有翘动或摆动,再按上法处理。磨除支点后,基托已无翘动或摆动,且固位也较好者,可不作其他处理;如固位较差者,应再作衬垫。 3 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 3.1 原因 主要是由于测定错误。测定时首先要求病员自然安静,充分合作。一般采用面部均等测定法的容易发生垂直距离过高的现象,而采用解剖生理法的则容易造成垂直距离过低。因此测定时应采用多种方法,反复核对,以免发生错误。 3.2 处理 如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仅为1毫米左右的,对肌肉,颞颌关节以及生理功能等一般无影响,可不作处理。如差距超过2毫米则应返工重做,一般可重做下颌全口义齿。但如果下颌义齿固位较好,颌平面有过低者也可重做上颌全口义齿。 4 正中颌关系错误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经常遇到的,如误差较小,可采用颌调整的方法改正,但误差较大的则应返工重做。 4.1 原因 4.1.1 暂基托 暂寄托与模型不密合,有翘动或摆动转移颌关系时就容易发生错误。目前大部分的暂基托是用蜡片制作,虽然较经济方便,但很易变形,尤其在夏天变更易变形。因此暂基托最好在临床上测定正中颌时临时制作,在蜡基托内安放几根钢丝也可减少变形。如用室温固化型塑料制作暂基托就不会变形,可防止颌关系发生错误,牙槽嵴较低平者更应采用塑料制作。 4.1.2 正中颌确定 这是一个关键性步骤。最常见的是病员的习惯性前伸颌位被误以为是正中颌位。当全口义齿初戴后,病员下颌骨后退到正中颌位,这样就使咬合关系完全错乱而只有返工重做。除了前伸外,也有左右偏位的情况,都可造成颌关系错乱。此外,在咬正中颌时,下颌蜡堤牙合面部分必须左右前后均匀一致地烘软,这样才能使上下蜡堤均匀 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分析 陈瑞华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第一人民医院 036200) 【关键词】 义齿:原因:处理 【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11-0588-02 (下转封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