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IP地址的计算方法

网络IP地址的计算方法

网络IP地址的计算方法
网络IP地址的计算方法

网络IP地址的计算方法

IP地址(IP Address)的概念及其子网掩码(Subnet Mask)的计算对于首次学习网络知识的初学者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下文所述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望大家指正。按照目前使用的IPv4的规定,对IP地址强行定义了一些保留地址,即:“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所谓“网络地址”就是指“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如:125.0.0.0(A类地址);而“广播地址”就是指“主机号”全为“255”时的IP地址,如:125.255.255.255(A类地址)。而子网掩码,则是用来标识两个IP地址是否同属于一个子网。它也是一组32位长的二进制数值,其每一位上的数值代表不同含义:为“1”则代表该位是网络位;若为“0”则代表该位是主机位。和IP地址一样,人们同样使用“点式十进制”来表示子网掩码,如:255.255.0.0。如果两个IP地址分别与同一个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计算后得到相同的结果,即表明这两个IP地址处于同一个子网中。也就是说,使用这两个IP地址的两台计算机就像同一单位中的不同部门,虽然它们的作用、功能、乃至地理位置都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处于同一个网络中。子网掩码计算方法自从各种类型的网络投入各种应用以来,网络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扩张,目前正在使用的IPv4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即:网络号占位太多,而主机号位太少。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对一个较高类别的IP地址进行细划,划分成多个子网,然后再将不同的子网提供给不同规模大小的用户群使用。使用这种方法时,为了能有效地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对IP地址中的“主机号”的高位部分取出作为子网号,从通常的“网络号”界限中扩展或压缩子网掩码,用来创建一定数目的某类IP地址的子网。当然,创建的子网数越多,在每个子网上的可用主机地址的数目也就会相应减少。要计算某一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分别考虑。第一种情况:无须划分成子网的IP地址。一般来说,此时计算该IP地址的子网掩码非常地简单,可按照其定义就可写出。例如:某个IP地址为12.26.43.0,无须再分割子网,按照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个A类地址,其子网掩码应该是255.0.0.0;若此IP地址是一个B 类地址,则其子网掩码应该为255.255.0.0;如果它是C类地址,则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它类推。第二种情况:要划分成子网的IP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方便快捷地对于一个IP地址进行划分,准确地计算每个子网的掩码,方法的选择很重要。下面我介绍两种比较便捷的方法:当然,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方法一:利用子网数来计算。1.首先,将子网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统计由“1”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

3.最后,先求出此IP 地址对应的地址类别的子网掩码。再将求出的子网掩码的主机地址部分(也就是“主机号”)的前N位全部置1,这样即可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28个子网:1)(28)10=(11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5,则N=5;3)此IP地址为B类地址,而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且B类地址的主机地址是后2位(即0-255.1-254)。于是将子网掩码255.255.0.0中的主机地址前5位全部置1,就可得到

255.255.248.0,而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 28个子网的B类IP地址 167.194.0.0的子网掩码。方法二:利用主机数来计算。1.首先,将主机数目从十进制数

转化为二进制数;2.接着,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应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统计由“1”中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如果主机数大于254,则 N>8,也就是说主机地址将超过8位;3.最后,使用

255.255.255.255将此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为1,然后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将N位全部置为0,所得到的数值即为所求的子网掩码值。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500台:1)(500)10=(111110100)2;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9,则N=9;3)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 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 1,得到255.255.255.255。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9位置0,可得:11111111. 11111111.11111110.00000000即255.255.254.0。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主机为500台的B类IP地址167.194.0.0的子网掩码。

zsdszb 发表于>2006-8-21 0:33:17[全文][评论][引用][推荐][档案][推给好友][收藏到网摘]

2006-6-26

BIOS 详解

【分享】据说是清华同方内部资料-BIOS篇

第三章 BIOS 详解

第一节从BIOS详细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电脑的启动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硬件自检机制。对于采用Award BIOS 的电脑来说,它在上电自检那短暂的几秒钟里,就可以完成100多个检测步骤。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两个基本概念:

第一个是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实际上是被“固化”在计算机硬中、直接与硬件打交道的一组程序,计算机的启动过程是在主板BIOS的控制下进行的,我们也常把它称做“系统BIOS”。

第二个基本概念是内存地址,通常计算机中安装有32M、64M、或128M等内存,为了方便于CPU访问,这些内存的每一个字节都被赋予了一个地址。32M的地址范围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就是0~1FFFFFFH,其中0~FFFFFH的低端1MB内存非常特殊,因为我们使用的32位处理器能够直接访问的内存最大只有1MB,因此这1MB中的低端640KB被称为基本内存,而A0000H~BFFFFH要保留给显示卡的显存使用,C000H~FFFFFH则被保留给BIOS使用,其中系统BIOS一般占用最后的64KB或更多一点的空间,显示卡BIOS一般在C000H~C7FFFH处,IDE控制器的BIOS在C8000H~CBFFFH处,下面我们就来仔细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是不稳定,主板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一个RESET信号,让CPU初始化。当电源开始稳定供电后,芯片组便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这个地址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 BIOS还是

AMI 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线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在这一步中,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

(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如内存和显卡等。由于POST的检测过程在显示卡初始化之前,因此如果在POS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时(POST过程只检查640K常规内存),是无法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这时系统POST可通过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情况,声音繁荣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

接下来系统BIOS将检查显示卡的BIOS,存放显示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在C0000H处,系统BIOS找到显卡BIOS之后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找来完成显示卡的初始化。大多数显示卡在这个过程通常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显示卡的信息。如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显存容量等内容,这就是我们开机看到的第一个画面,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的,也有的显卡BIOS使用了延时功能,以便用户可以看清楚显示的信息。接着系统BIOS 会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这些设备。

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它自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同时屏幕低端左下角会出现主板信息代码,包括BIOS的日期、主板芯片组型号、主板的识别编码及厂家的代码等。

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我们开机看到的CPU类型和主频。接下来系统BIOS开始测试主机所有的内存容量,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数值,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屏幕上半部分那个飞速翻滚的内存计数器。

内存检测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备,这些设备包括:硬盘、CD-ROM、软驱、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等连接的设备,另外绝大多数新版本的系统BIOS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自动检测和设备内存的相关参数、硬盘参数和访问模式等。

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每找到一个设备之后,系统BIOS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等信息,同时为该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和I/O 端口等资源。

到这一步为止,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系统BIOS会重新清屏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系统配置表,其中简略地列出系统安装的各种标准硬件设备,以及它们使用的资源和一些相关工作参数。

接下来系统BIOS将更新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操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数据,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中。通常ESCD数据只在系统硬件配置发生改变后才会进行更新,所以不是每次启动机器时我们都能够看到

“Updata ESCD…Success”这样的信息。不过,某些主板的系统BIOS在保存ESCD数据时使用了与WINDOWS 9X不相同的数据格式,于是WINDOWS 9X在它自己的启动过程中会把ESCD数据转换成自己的格式,但在下一次启动机器时,系统BIOS又会把ESCD的数据格式改回来,如此循环,将会导致在每次启动机器时,系统BIOS都要更新一遍ESCD,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计算机在每次启动时

都会显示:“Updata ESCD…Success”信息的原因。

ESCD数据更新完毕后,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将进行它的最后一项工作,既根据用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盘、硬盘或光驱启动。以从C盘启动为例,系统BIOS 将读取并执行这个活动分区的分区记录,主引导记录接着从分区表中找到第一个活动分区,然后读取并执行这个活动分区的分区引导记录。而分区引导记录将负责读取并执行IO.SYS,这是DOS和WINDOWS 9X最基本的系统文件。WINDOWS 9X的IO.SYS首先要初始化一些重要的系统数据,然后就显示出我们熟悉的蓝天白云,在这幅画面之下,WINDOWS将继续进行DOS部分的引导和初始化工作。

上面介绍的便是计算机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按RESET键)将进行冷启动时所要完成的各种初始化工作,如果我们在DOS下按Ctrl+Alt+Del组合键(或从WINDOWS中选择重起计算机)来进行热启动,那么POST过程将被跳过去,另外检测CPU和内存测试也不会再进行。无论是冷启动还是热启动,系统BIOS都会重复上面的硬件检测和引导过程,正是这个不起眼的过程保证了我们可以正常的启动和使用计算机。

第二节 Award BIOS设置详解

1.“标准CMOS设置”

从主菜单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后进入“标准CMOS设置”菜单。

第1部分是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我们可以用光标配合“Page Up”和

“Page Down”依次设置成当前日期和时间。

第2部分的“HARD DISKS”等用于硬盘参数设置,从“Primary Master/主IDE 口主盘”至“Secondary Slave/从IDE口从盘”共可设置4块硬盘。

第3部分“Drive A”至“Floppy 3 Mode Support”项用于设置软驱。其中软驱“A”和“B”都可以分别根据所使用的具体规格,如“3.5英寸1.44MB”等进行设置。在这部分还有一个“Floppy 3 Mode Support”设置,是为用户使用日本标准软驱预备的,我们在此可将其设为“Disabled”。

第4部分中“Video”设置系统显示方式,一般都设为“EGA/VGA”;

“Holt on”用于设置系统启动时出错处理,目的是让系统启动时检测到哪些硬件故障才中止引导以等待用户处理,设置内容中有几种选择,较常用的是“All Errors”,即发现任何硬件有问题都中止引导,另外还有选择允许键盘报错继续引导的设置等。

2.BIOS属性设置

从主菜单上选择“BIOS FEATURES SETUP”即进入“BIOS属性设置”菜单。此设置中第1项“Virus Warning/病毒防范”除了在安装操作系统如DOS 6.xx 和Windows 9x/2000/NT等的过程中须设置为“Disabled”外,其余时间应该都设为“Enabled”。

第2、3、4和5项是涉及CPU的。其中“CPU Internal Cache/CPU内部缓存”、“External Cache/外部缓存”用来管理CPU的L1 Cache和L2 Cache。如果使用赛扬(主频为266和300MHz的除外)、PentiumⅡ和PentiumⅢ可全部设为Enabled。第4项“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CPU二级缓存ECC校验”一般情况下设为Enabled,但使用PⅡ233、PⅡ266时可设为Disabled,因为这两种CPU的L2 Cache不具备ECC校验功能,设为Enabled时反而会降低系统启

动速度。第5项“Processor number feature/处理器序列号功能”用于控制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PentiumⅢ编号(ID),我国有关部门要求设为“Disabled”。但好像Intel出口到我国的“铜矿”PⅢ已经在CPU中关闭了ID,此项设置毫无作用。

另外一些是关于系统启动时的设置,其中“快速自检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可设为“Enabled”,这样系统在启动时只对内存检验一遍,而设为“Disabled”时则在启动时将对内存检验三遍,自然要慢些;至于“CPU更新日期/CPU Update Data”的确切含意不太清楚,像是显示CPU更新时间,暂按BIOS推荐值设为“Enabled”;“优先网络启动

/Boot From LAN First”项用于“网卡”等启动优先设置,除联网使用外一般都设为“Disabled”,;“系统引导顺序/Boot Sequence”就是经常提到的从C盘或A盘启动设置,其中的设置选择较多,有光驱、“D:”等优先启动设置等,但比较简明。注意其中从“D”盘启动是指物理D盘(即所使用的第二块硬盘)而不是逻辑D:盘。

“软驱盘符交换/Swap Floppy Drive”用于交换两块软驱的“A:”、“B:”盘符,即如果有两块软驱可以通过此项设置将事实上的“A:”改为“B:”驱等;“引导显示卡/VGA Boot From”用于设置电脑在使用双显示卡时以PCI还是AGP显卡作为启动时即显示的主卡,此项设置根据用户自己使用的显卡总线类型而定,另外这项在给BIOS失效的显卡重写BIOS时也有用,例如在为BIOS 失效的AGP卡重装BIOS时,可另插PCI显卡引导系统进行操作。

“引导时检查软驱/Boot Up Floppy Seek”意义明确,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分别设为“Enabled”或“Disabled”,但设为“Enabled”时,启动时软驱“吱吱”作响挺烦的。

“启动时副键盘状态/Boot Up NumLock Stating”决定启动后数字小键

盘状态,设为“ON”时为数字输入有效(键盘上NumLock灯亮),反之为光标有效状态;“Typematic Rate Setting”、“Typematic Rate(Chars/Sec)”和“Typematic Delay(Msec)”三项用于调整键盘录入速度,意义不大。

“密码使用选择/Security Option”设置有“System”和“Setup”分别是确定密码是每次启动系统(包括热启动)时都用还是仅在进入BIOS设置时才用。“显示校正/PCI-VGA Palette Snoop”是在ISA和PCI总线上分别使用两块显示板卡(如增加了VCD/DVD解压卡)时出现色彩不正常时可设为“Enabled”试试,一般都应设为“Disabled”。

“Assign IRQ For VGA”则是设置由系统自动为显示卡配置中断(IRQ),目的是在系统中安装有ISA接口的解压卡等时使用,通常应该设为“Disabled”。

“OS Select For DRAM>64MB”这项只在电脑安装使用“OS/2”操作系统时才用,因为目前大多数用户的电脑中多安装DOS和WIN 9x之类,所以应该设为“No-OS/2”。

“HDD SMART capability”用于开启硬盘的“故障自监测报告”功能,如果你的硬盘具备这一保护功能请设为“Enabled”,如果不具备这一功能,打开此开关也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Report No FDD For WIN 95”的意思是在系统启动时如果发现没有软驱(或故障)时报告Windows 9x,可设为“Enabled”。

最后一项“Video BIOS Shadow”用于启动后将显示卡的BIOS程序映射在内存中(开辟保留区)中,这样从理论上可以提高电脑显示速度,所以可以设为

“Enabled”。

3.芯片组功能设置

从主菜单上选择“CHIPSET FEATURES SETUP”进入芯片组功能设置。此项设置中的具体内容因主板而异,但基本上都包括对系统硬件状态监测、CPU超温保护设置和对内存、显存状态设置等。

“Reset Case Open Status”和“Case Opened”项用于设置电脑机箱(开启)状态监测和报警,一般设为“No”。

“Slow Down CPU Duty Cycle”用于选择CPU降速运行比例,可分别选择“Normal”或“79%”及其它百分比。

“Shutdown Temp (℃/ )”用于设置系统温度过高时自动关机初始值,同时用摄氏或华氏温度表示。

“***Temp Select(℃/ )**”项为选择保护启动温度初始值,同样使用摄氏和华氏温度表示,此处仅对CPU进行设置。

“**Temperature Alarm**”用于设置CPU过温报警,应该设为“Yes”;然后就是系统对硬件监测所采集的数据,其中有“CPU”风扇、“Power/电源”和“Panel/板”风扇的运行状态,如果是使用非原装风扇,由于没有测速功能,系统将会认为CPU风扇故障而报警,所以此时应该将其设为“No”,其它风扇报警功能也应该予以设为“No”,对于系统监测显示的CPU电压和温度等状态参数用户只能看不能修改,但对于具备超频设置功能的BIOS中将包括对CPU 的内核工作电压和I/O电压的微调,这部分内容须根据具体主板BIOS内容进行设置。

其次是对内存的运行速度进行设置,“SDRAM CAS latency Time”项设为“Auto”是使系统启动时自动检测内存,然后根据内存“SPD”中的参数进行设置,这样系统工作时不会因人为设置内存运行速度过高而出错。不过如果你买的是假内存(假SPD),那么系统运行时就会有问题了。另外也可以按具体值分别设为“2”或“3”等,视内存质量而定,数值越小时内存运行速度越快。“DRAM Data Integrity Mode”则用于设置内存校验,由于目前多数用户使用的都是不具备ECC校验功能的SDRAM,所以这项自动设为“No-ECC”。

对于“System BIOS Cacheable”和“Video BIOS Cacheable”两项的设置是允许将主板BIOS和VGA BIOS映射在高速缓存或内存中,理论是可以提高运行速度,但部分电脑使用时可能有问题,所以应根据试验后设置为“Enabled”,否则设为“Disabled”,使BIOS仅映射在内存中较为妥当。

“16 Bit I/O Recovery Time”项是输入/输出16位数据的器件传输复位速度,一般可分别设为“1”至“4”等,通常数值小、速度快。

“Memory Hole At 15M-16M”是为ISA设备保留15~16M之间的内存而设的,一般设为“Disabled”。如果你的Windows启动后少了1MB内存(通过控制板中系统属性查看),那么不妨检查一下是不是这项设成了“Enabled”。“Delayed Transaction”是为解决PCI 2 1总线的兼容问题而设,理论上设为“Enabled”可使用PCI 2 1标准卡,但如设为“Enabled”可能会出现

PCI 2 1设备与普通PCI和ISA设备之间的兼容问题,所以一般推荐设成“Disabled”。

“Clock Spread Spectrum”项是为了抑制时钟频率辐射干扰,但需要硬件(主板)支持,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为“Enabled”或“Disabled”。

4.能源管理设置

在主菜单上选择“POWER MANAGEMMET SETUP”后进入“能源管理设置”菜单。其中“Power Management”的设置有“Disabled”和“Enabled”,设为“Enabled”时能源管理才有效。

“PM Control by APM”的意思是将能源管理交给系统(指WIN 9x)的APM(“高级能源管理”的英文缩写),可根据用户意愿分别设为“Yes”或“No”,但交予系统管理要更好些。

“Video off Method”项用于控制显示器,有“DPMS/显示能源管理系统”、“亮度关闭/Blank Screen”、“关亮度并切断同步信号/V/H SYNC+

Blank Screen”等三种模式可选,但其中“DPMS”节能效果最好,为推荐设置,但需符合DPMS规范的显示器和显卡支持,如果设备不符合DPMS,可再试设置成另两项。

“Suspend Mode”是休眠时间设置,可将时间设在1分至1小时之间,意思是超过所设时间后系统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电脑中装有CD-R/W刻录机进行刻盘时最好将设为“Disabled”,以关闭休眠功能提高刻盘成功率。

“HDD Power Down”项设置硬盘自动停转时间,可设置在1至15分钟之间,或设为“Disabled”关闭硬盘自动停转。

“VGA Active Monitor”项用于设置显示器亮度激活方式,可设为“Disabled”和“Enabled”两种。

“Soft-off by PWR-BTTN”项确定关机模式,设为“Instant-Off”,关机时用户按下电源开关,则立刻切断电源,设为“Delay4Secs”时,则在按下电源开关4秒钟后才切断电源,如果按下开关时间不足4秒,则自动进入休眠模式,所以一般按习惯设为“Instant-Off”。

“Power LED In Suspend”项设置机箱电源指示灯在系统休眠时的状态,可设为“闪动/Blanking”、“亮/On”和“Off/Dual”等,通常按习惯设为“Blanking”使电脑在休眠时电源灯闪烁提醒用户注意。

“System After AC Back”项设置电脑在交流电断电后又恢复时的状态,可设为“断电/Soft-off”、“开机/Full On”、“Memory By S/W”和“Memory By H/W”三项,按国内使用情况一般都设为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脑不自动开机,即设为“断电/Soft-off”。

“CPUFAN off In suspend”项是设置CPU风扇在系统休眠时自动停转,可根据自己的风扇(只对原配或带测速功能的风扇有效)设为“Disabled”或“Enabled”。

“PME Event Wakeup”一项不详,先按缺省设置为“Disabled”。“ModemRingOn/WakeOnlan”用于通过网络或Modem实现远程叫醒开机的设置,只要你不使用这些功能,就都可设为“Disabled”,如果需要再设为“Enabled”。

“Resume by Alarm”项用于定时开机,设置的时间可定在每月某日(00~31)某时某分某秒(00~23:00~59:00~59),但需要主板和其它硬件支持。“能源管理设置”中还有“**Reload Global Timer Events**”项,这部分意思大致是对其中所列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及部分系统资源(IRQ)对系统的激活是否对进入节能状态时间重新计时。

5.即插即用和PCI资源设置

从主菜单上选择“PNP/PCI CONFIGURATION”即可进入设置即插即用和PCI资源菜单。这项设置中“PnP OS Installed”意为安装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自然是指WIN 9x)可设为“Yes”,将PCI和ISA上的中断、DMA等资源交于操作系统管理,设为“No”时交BIOS管理。

“Resources Controlled By”项用于设置外设和板卡的资源管理,如果设为“AUTO”交BIOS或操作系统自动管理时的设置内容很少;但设为“Manual”交用户自己管理时须设置的内容很多,此时要求用户必须具有较高的电脑应用水平,否则容易设置不当,造成设备资源使用冲突,所以一般都设为“AUTO”。当“Resources Controlled By”项设为“AUTO”时,须设置的内容有:“Reset Configuration Data”项是系统每次启动时将所检测硬件配置数据写入BIOS中,可分别设为“ESCD/外部设备配置数据”、“DMI/桌面管理界面”、“Both/同用”或“Disabled”,由于系统启动时不写ESCD并不影响正常运行,所以通常都设为“Disabled”,这样可能更安全些。

当“Resources Controlled By”设为“Manual”时须设置的内容除前面的几项外,还将列出系统所有可使用的IRQ和DMA资源由用户进行设置,设置时可使用“Legacy ISA”和“PCI/ISA PnP”两种状态,如果须要为ISA卡保留某一IRQ和DMA(如为声卡保留IRQ5和DMA6)时可将“IRQ-5 assigned to”和“DMA-6 assigned to”都设为“Legacy ISA”。

“Assign IRQ For USB”项是为了设置保留给USB(通用串行接口)的中断资源,如果不使用USB设备,可设为“Disabled”。

6.加载BIOS预设值

7.加载配置预设值

第6项“LOAD BIOS DEFAULTS”和第7项

“LOAD PERFORMANCE DEFAULTS”中的内容和设置以前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重复。

8.输入/输出端口综合设置

通过主菜单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进入设置菜单后,主要有:第1部分关于硬盘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和状态,如果用户使用主板上IDE口联接硬盘和光驱等设备时,其中“On-Chip Primary PCI IDE/主板第一IDE 口”和“On-Chip Secondary PCI IDE/主板PCI第二IDE口”必须设为“Enabled”,对于其中4个主、从IDE口的传输模式可根据情况设为“AUTO”、“MODE0”至“MODE4”。

第2部分“USB Keyboard support”的设置可根据是否使用USB键盘设为“Disabled”或“Enabled”。

第3部分是主板上软驱口、串、并口和PS/2等接口参数设置。其中两个串口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对COM1(Onboard serial port 1)、COM2(Onboard serial port 2)和并口(Onboard Parallel port)的具体I/O地址和IRQ参数进行设置,一般是在串口使用与其它设备出现资源冲突时进行调整。

并口的工作模式一般可分别设为“SPP”、“EPP”或“ECP”,由于

“SPP”模式速度太慢,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并口连接的光驱、硬盘、扫描仪等设备,所以一般不用;设为“ECP”时也可能会出现部分外设连接不正常问题,所以并口一般设为“EPP”或“ECP+EPP”模式为好。

接下来的“PS/2 Mouse Power On”和“Ke yboard Power On”是用于电

脑开机的,其中鼠标必须使用PS/2(即小6针圆口)。如果将

“PS/2 Mouse Power On”设为“DblClick/双击”时,即可在电脑关机后再双击鼠标左键重新开机。“Keyboard Power On”也可同样如此进行。

以下主菜单中的第9项“SUPERVISOR PASSWORD”、第10项“USER PASSWORD”和第11项“IDE HDD AUTO DETECTION”、第12项“SAVE&EXIT SETUP”和第13项“EXIT WITHOUT SAVING”等设置的具体内容在以前也都介绍过,所以也不再重复。由于各种主板的BIOS内容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公司开发的BIOS 也这样),所以以上所介绍的内容仅供参考,以后在对其它主板的BIOS项目进行设置时须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才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设置效果。如:技嘉的新款P4主板BIOS中的密码设置需要“ctrl+F1”,调出隐含菜单来设置。

[ Last edited by Adise on 2005-11-14 at 09:17 ]

Adise 2005-11-13 14:31

第三节开机自检响铃代码

常见的两种BIOS(AMI BIOS和Award BIOS)开机自检响铃代码的具体含义(关于电脑使用的BIOS型号可从BIOS芯片上或者从开机自检的信息中看到,如看到AMI的字样则为AMI BIOS;如看到Award字样则为Award BIOS)。

一、Award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恭喜,你的机器没有任何问题。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不断地响(有间歇的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

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有问题。

二、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更换内存条。

2短:内存ECC校验错误。在CMOS Setup中将内存关于ECC校验的选项设为Disabled就可以解决,不过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换一条内存。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换内存。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有问题,更换显卡试试。

9短:ROM BIOS检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更换即可。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示卡没插牢。

第四节 BIOS的刷新

由于当今硬件技术发展迅速,主板对一些特定的新设备、面临淘汰的老设备存在不能识别的现象;或者其自带的BIOS版本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加电自启动等等!这主要是BIOS自身的问题,刷新BIOS一般可以解决!这样刷新BIOS就成为必然。刷新BIOS的执行文件和BIOS版本文件一般由主板厂商提供,也可到我们的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下载,一般主板厂商主页上也提供,注意一定要下载主板BIOS厂商的刷新程序。一般以Award和AMI公司的BIOS 居多。在刷新BIOS之前,请把刷新BIOS的执行文件和BIOS版本文件拷贝到一张干净的软盘上,并准备一张干净的系统启动盘!(请在BIOS设置中将SYSTEM BIOS CACHEABLE项禁止掉,将芯片组FEATURE SETUP选项中的

VIDEO BIOS CACHEABLE项禁止掉;然后依次敲ESC键、F10键,保存设置并退出;重启机器,当出现“Windows Starting”时,同时按下CTRL和F5键,以避免加载DRVSPACE.BIN,从而省出108KB的内存);系统启动成功后,插入有刷新BIOS的执行文件和BIOS版本文件的软盘,运行擦写程序,输入以下命令:awardflash *.bin(如果使用AWARD公司的BIOS)。系统会提示你是否保存旧版本的BIOS。你应该将它保存下来,以便更新后的BIOS存在问题时,可以将原来的BIOS版本恢复。接下来系统会提示你是否进行刷新BIOS,回答“Y”。刷新完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再重新设置CMOS即可。但一些厂商(如华硕)只允许使用他们自己的BIOS擦写程序来对主板的BIOS升级。

zsdszb 发表于>2006-6-26 10:52:15[全文][评论][引用][推荐][档案][推给好友][收藏到网摘]

2006-6-14

重装系统后要做十件大事

新系统最容易中毒重装系统后要做十件大事

Windows系统是越用越慢,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使用Windows就免不了要重新安装系统。当然,重新安装系统并不难,但是安装完系统后你知道我们有多少事情必须要做吗?这可容不得丝毫的松懈,一旦马虎,将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泄密!

第1件大事:不要急着接入网络

在安装完成Windows后,不要立即把服务器接入网络,因为这时的服务器还没有打上各种补丁,存在各种漏洞,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和被入侵。此时要加上冲击波和震撼波补丁后并重新启动再联入互联网。

第2件大事:给系统打补丁/安装杀毒软件

不用多说,冲击波和震荡波病毒的补丁是一定要打上的,如果你安装了Windows XP SP2则不用再另行安装。

Windows XP冲击波(Blaster)病毒补丁

震荡波(Sasser)病毒补丁安装完系统后,一定要安装反病毒软件,同时将其更新到最新版本。

第3件大事:关闭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是Windows ME和Windows XP、Windows 2003中具有的功能,它允许我们将系统恢复到某一时间状态,从而可以避免我们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不过,有的人在执行系统还原后,发现除C盘外,其它的D盘、E盘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了,结果里面保存的文件都没有了,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这是由于系统还原默认是针对硬盘上所有分区而言的,这样一旦进行了系统还原操作,那么所有分区的数据都会恢复。因此,我们必须按下Win+Break 键,然后单击“系统还原”标签,取消“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选项,然后选中D盘,单击“设置”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关闭这个驱动器上的系统还原”选项。

依次将其他的盘上的系统还原关闭即可。这样,一旦系统不稳定,可以利用系统还原工具还原C盘上的系统,但同时其他盘上的文件都不会有事。

第4件大事:给Administrator打上密码

可能有的人使用的是网上下载的万能Ghost版来安装的系统,也可能是使用的是Windows XP无人值守安装光盘安装的系统,利用这些方法安装时极有可能没有让你指定Administrator密码,或者Administrator的密码是默认的123456或干脆为空。这样的密码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在安装完系统后,请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再选择左侧的“计算机管理(本地)→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选中右侧窗口中的Administrator,右击,选择“设置密码”。

在打开窗口中单击“继续”按钮,即可在打开窗口中为Administrator设置密码。

另外,选择“新用户”,设置好用户名和密码,再双击新建用户,单击“隶属于”标签,将其中所有组(如果有)都选中,单击下方的“删除”按钮。再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再在打开窗口中单击“高级”按钮,接着单击“立即查找”按钮,找到PowerUser或User组,单击“确定”两次,将此用户添加PowerUser或User组。注销当前用户,再以新用户登录可以发现系统快很多。

第5件大事:关闭默认共享

Windows安装后,会创建一些隐藏共享,主要用于管理员远程登录时管理系统时使用,但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这个很少用到,也不是很安全。所以,我们有必要要切断这个共享:先在d:\下新建一个disshare.bat文件,在其中写上如下语句:

@echo off

net share C$/del

net share d$/del

netshare ipc$/del

net share admin$ /del

接下来,将d:\disshare.bat拷贝到

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User\Scripts\Logon文件夹下。然后按下Win+R,输入gpedit.msc,在打开窗口中依次展开“用户配置→Windows设置→脚本(登录/注销)”文件夹,在右侧窗格中双击“登录”项,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添加”命令,选中

C:\WINDOWS\System32\GroupPolicy\User\Scripts\Logon文件夹下的disshare.bat文件。

完成上述设置后,重新启动系统,就能自动切断Windows XP的默认共享通道了,如果你有更多硬盘,请在net share d$/del下自行添加,如

net share e$/del、net share f$/del等。

第6件大事:启用DMA传输模式

启用DMA模式之后,计算机周边设备(主要指硬盘)即可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这样能加快硬盘读写速度,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打开“设备管理器”,其中“IDE ATA/ATAPI 控制器”下有“主要 IDE 通道”和“次要 IDE 通道”,双击之,单击“高级设置”,该对话框会列出目前IDE接口所连接设备的传输模式,单击列表按钮将“传输模式”设置为“DMA(若可用)”。重新启动计算

机即可生效。

第7件大事:启用高级电源管理

有时候安装Windows XP之前会发现没有打开BIOS电源中的高级电源控制,安装Windows XP后,关闭Windows时,电源不会自动断开。这时,很多人选择了重新打开BIOS中的高级电源控制,并重新安装Windows XP。事实上,用不着这么麻烦,只要大家确认已经在BIOS中打开高级电源控制选项,再从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mig25/acpi.exe下载并安装这个程序,同时选择ACPI Pc,一定不要选错,否则重启后可能无法进入Windows),并重新启动电脑,电脑可能会重新搜索并自动重新安装电脑的硬件,之后就可以使其支持高级电源控制了。

第8件大事:取消压缩文件夹支持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u zipfldr.dll”回车,出现提示窗口“zipfldr.dll中的Dll UnrgisterServer成功”即可取消Windows XP的压缩文件夹支持。另外,输入regsvr32 shdocvw.dll可以取消“图片和传真”与图片文件的关联。

第9件大事:取消“磁盘空间不足”通知

当磁盘驱动器的容量少于200MB时Windows XP便会发出“磁盘空间不足”的通知,非常烦人。可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 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 es \Explorer,在“Explorer”上单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上的“新

建”→“DWORD值”,将这个值命名为“NoLowDiskSpaceChecks”,双击该值将其中的“数值数据”设为“1”。

第10件大事:启用验证码

安装SP2后,大多数用户发现在访问某些需要填写验证码的地方,都无法显示验证码图片(显示为一个红色小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Bug。解决办法为:运行“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定位到

“[HKEY_ 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 Securi ty]”,在窗口右边新建一个名为“BlockXBM”的REG_ DWORD值,将其值设置为“0”(十六进制值)。

zsdszb 发表于>2006-6-14 15:49:45[全文][评论][引用][推荐][档案][推给

好友][收藏到网摘]

2006-4-27

套餐工具轻松搞定硬盘

套餐工具轻松搞定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中极为重要的存储设备,计算机工作所用到的全部文件系统和数据资料的绝大多数都存储在硬盘中。硬盘是产生计算机软故障最主要的地方。计算机常见软故障有:文件丢失,电脑不能起动;碎片过多,电脑运行速度变慢;硬盘分区后丢失容量。对付上述软故障,只要会用下列工具软件,就能轻松搞定。

GHOST:硬盘拷贝镜象工具。

PQMAGIC:硬盘分区大师。

DISKEDIT:磁盘编辑工具。

FDISK:分区工具。

FORMAT:格式化工具。

VOPT99:硬盘碎片整理工具。

SYS:系统文件传送工具。

使用上述工具,应先知道下列基本概念:硬盘主分区,引导分区,扩展分区,磁道,簇,扇区,FAT16,FAT32文件分配表。一个硬盘要能存放文件,必须经过硬盘分区,格式化等操作步骤,因为经过这些步骤之后,在硬盘中就建立起了主分区,引导分区,确定了FAT16或FAT32文件表。主分区的作用是保存硬盘中各逻辑分区在盘片上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及分区的容量大小。引导分区的作用是:在固定的位置存放有操作系统文件,在电脑送电或复位时,由BIOS 程序将处于固定位置的系统文件装入内存,再将电脑控制权交给系统文件人而完成引导过程。

以下为硬盘分区的具体参数:主分区表位于硬盘主引导扇区(0柱面0磁头1扇区)的后部,从1BEH字节开始,共占用64个字节,包含四个分区表项。每个分区表项的长度为16个字节,它包含一个分区的引导标志、系统标志、起始和结尾的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以及本分区前面的扇区数和本分区所占用的扇区数。其中"引导标志"表明此分区是否可引导,即是否活动分区。当引导标志为"80"时,此分区为活动分区;"系统标志"决定了该分区的类型,如"06"为FAT16分区,"0b"为FAT32分区,"63"为UNIX分区等;起始和结尾的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指明了该分区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分区表项的16个字节分配如下:第1字节:引导标志。第2字节: 起始磁头。第3字节:低6位为起始扇区,高2位与第4字节为起始柱面。第4字节:起始柱面的低8位。第5字节:系统标志。第6字节:终止磁头。第7字节:低6位为终止扇区,高2位与第8字节为终止柱面第8字节:终止柱面的低8位。第9-12字节:该分区前的扇区数目。第13-16字节:该分区占用的扇区数目。

扩展分区作为一个主分区占用了主分区表的一个表项。在扩展分区起始位置所指示的扇区(即该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包含有第一个逻辑分区表,同样从1BEH字节开始,每个分区表项占用16个字节。逻辑分区表一般包含两个分区表项,一个指向某逻辑分区,另一个则指向下一个扩展分区。下一个扩展分区的首扇区又包含了一个逻辑分区表,这样以此类推,扩展分区中就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以上参数用NU中DISKEDIT工具软件可轻松获取,操作步骤如下:

①启动DISKEDIT。

②选中硬盘和物理磁盘选项后确定。

③在对象菜单上选中分区表(T)。

以下数据为主分区信息

000001B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80 01

000001C0 01 00 0B FE 7E 04 3F 00-00 00 86 FA 3F 00 00 00

000001D0 41 05 0F FE 3F 01 C5 FA-3F 00 BD 86 BB 00 00 00

000001E0 C1 FE 65 FE FF FE 82 81-FB 00 9D 2C 36 00 00 00

000001F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55 AA

以上数据中有下划线的80表示活动分区,0B OF都表示FAT32分区,65表示NOVELL分区,此是一个10.2G硬盘,有C:,D:,E:三个盘区,一个NOVELL盘区,其中D:,E:为扩展分区的逻辑盘,因为用手工计算盘区容量比较复杂,一般不能用DISKEDIT去改动分区表中容量数据(如起终止磁头和柱面)。如要改动分区在大小,可用PQMAGIC工具软件,启动后界面如下(在纯DOS下使用更可靠)

改变分区的大小,只要点击Option中的Resize,再用鼠标拖动盘区亮带边缘或在容量框中直接输入数值,此操作只能空出盘区中的空闲部分,空出的部分可加入相邻盘区中,扩大其容量。有时在分区时由于误操作,使硬盘容量丢失,PQMAGIC和FDISK均不能操作时,可用DISKEIT直接把硬盘中000001B0

到000001F0的数值清为0(注:55AA不能动)然后写入硬盘(改DISKEDIT为写模式),之后重新分区,即可轻松恢复。

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文件后,即可便用。由于操作系统的BUG和软件种类繁多,在各种软件的多次安装和删除操作后,使硬盘中碎片繁多,严重降低读写速度,这时只要启动VOPT99,硬盘文件就会摆放的规规矩矩,VOPT99比WINDOWS98自带的碎片整理软件要快的太多了。但是由于系统注册表的不断膨胀,也严重影响速度。注册表减肥可不容易,尽管有多种注册表工具,但本人用后均感觉不尽人意,远不如用GHOST来得干脆利索,本人的操作是:安装WINDOWS98Ⅱ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显卡、声卡、MODEM),安装常用软件(DirectX,Office软件,其它),总容量控制在620MB左右。之后启动GHOST60,

选择LOCAL→Partition→To Image→OK→选中C:区创建一个IMAGE文件,再将此文件保存硬盘上或刻录成光碟。以后整理系统时,启动GHOST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输入此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6分钟左右即可,新一轮工作由此开始。

工具软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对工具软件的应用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事半功倍。象DISKEDIT,其功能非常强大,应用不当会有很大错误,请各位注意使用方法。

zsdszb 发表于>2006-4-27 10:03:28[全文][评论][引用][推荐][档案][推给好友][收藏到网摘]

2006-4-9

封闭端口

如果真要使用封闭端口来达到你的目的,下面提供常见网络游戏的端口列表:一,常见网络游戏的端口列表

1、帝国时代:在“虚拟服务器”的“端口应用”中设置进端口范

围 : 2300 - 2400 出端口范围: 2300 - 2400; 进端口范

围: 47624-47624 出端口范围:47624-42624 才能让对方与你成功连线。

2、星际争霸:进入“虚拟服务器”,在“内部端口范围”中填

入 6112 ~ 6112 协议中选择: UDP, IP地址:192.168.16.x(您的电脑的局域网IP地址),再在下一行填入:116 ~ 118 协议中选择:TCP, IP地址:192.168.16.x(您的电脑的局域网IP地址)就可以展开游戏了!

3、三国世纪:TCP端口为 6002 UDP端口为 8191 和 8192

4、传奇:UDP端口:7000, 7050, 7100, 7200-7210

5、万王之王:TCP端口为: 1234--1238,4002,4999,5002,9002 如果通过以上设置能正常登陆账号和密码,但是在输入人物ID和密码之后就停住了,请将TCP端口:5002, 9002打开再试一下。

6、三角洲部队:大地勇士3: TCP/UDP端口:17478

7、TCP 9999 光大证券 218.1.119.199; 202.96.172.200

TCP 9999 中信证券202.108.253.154

TCP 8601 光大证券天网2003-218.1.72.93

TCP 8999 光大证券天网2003下单

TCP 8002;8003;8013;8023;8033;8043 光大证券天网2003委托交易

TCP 8888 证券之星

TCP 7708-7709 国信证券-鑫网通达信证券分析交易系统

TCP 8601 申银万国神网E通

TCP 22221,22223,22224 大智慧,218.242.245.227,61.151.248.202 TCP 5002 听歌219.142.78.75

UDP 5004 听歌219.142.78.75

BT常用端口 TCP6881~6889,6969,8881~8889,16881~16889

8、联众游戏的端口号

TCP 1007 联众游戏-暗棋

TCP 2000 联众游戏大厅

TCP 2002 联众游戏-聊天室

TCP 2005 联众游戏-麻将

TCP 3000 联众游戏-围棋

TCP 3001 联众游戏-俄罗斯方块

TCP 3002 联众游戏-三打一

TCP 3003 联众游戏-斗地主

TCP 3004 联众游戏-升级

TCP 3005 联众游戏-梭哈

TCP 3006 联众游戏-拱猪

TCP 3007 联众游戏-够级

TCP 3008 联众游戏-双扣

TCP 3010 联众游戏-跑得快

TCP 3012 联众游戏-飞行棋

TCP 3013 联众游戏-拼图

TCP 3015 联众游戏-台球

TCP 3016 联众游戏-原子

TCP 3017 联众游戏-510k [!--empirenews.page--] TCP 3018 联众游戏-憋7

TCP 3019 联众游戏-黑白棋

TCP 3020 联众游戏-锄大地

TCP 3021 联众游戏-炒地皮

TCP 3022 联众游戏-炸弹人

TCP 3023 联众游戏-敲三家

TCP 3050 联众游戏-五子棋

TCP 3060 联众游戏-桥牌

TCP 3100 联众游戏-跳棋

TCP 3200 联众游戏-中国象棋

TCP 3300 联众游戏-国际象棋

TCP 3400 联众游戏-四国军棋

TCP 4000~4010 联众游戏-GICQ

TCP 8000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03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12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13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14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15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16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17 上海热线游戏

TCP 8026 上海热线游戏

9、中国游戏在线:8000--8100

TCP 8000 中国游戏中心-大厅

TCP 8001 中国游戏中心-台球

TCP 8004 中国游戏中心-麻将

TCP 8011 中国游戏中心-围棋

TCP 8012 中国游戏中心-军棋

TCP 8018 中国游戏中心-大怪路子

TCP 8032 中国游戏中心-炒地皮

10、万王之王:1234--1238,4002,4999,5002,9002

11、游戏茶苑

双扣端口号:4202

12、TCP 7000~7200 盛大传奇

TCP 7000 盛大传奇世界

TCP 7080 盛大传奇?

TCP 7100 盛大传奇世界

TCP 7200~7205 盛大传奇世界

TCP 41820 盛大疯狂坦克

TCP 44405 9c奇迹MU

TCP 6666 天堂2

TCP 7777 天堂2

TCP 8001 网上赢家

TCP 2050 凯思帝国游戏在线

TCP 8000 上海热线游戏频道,中国游戏中心

TCP 9696 中国围棋网

TCP 4000 边锋网络游戏世界

TCP 8300~8400 坦克宝贝

TCP 5050 浩方,通讯用

TCP 1203 浩方游戏

TCP 4300 天娇

TCP 7000 天娇

TCP 21188 梦幻西游

TCP 27545 梦幻西游-下载

TCP 7488 大话西游-上海专区

TCP 7388 大话西游-江苏专区

TCP 航海世纪

TCP 3838,4848,29865 泡泡堂

TCP 6661 剑侠情缘

TCP 9014 魔力宝贝

UDP 6000-6004 腾讯QQ语音

TCP 1863 MSN

UDP 3001 UC

UDP 3002 UC

网易泡泡 UDP 4001

QQ服务器分为三类:

1、UDP 8000端口类18个:速度最快,服务器最多。[!--empirenews.page--] QQ上线会向这些服务器发送UDP数据包,选择回复速度最快的一个作为连接服

务器。UDP 1429 腾讯QQ

61.144.238.145

61.144.238.146

61.144.238.156

61.144.238.150

202.104.129.251

202.104.129.254

202.104.129.252

202.104.129.253

61.141.194.203

202.96.170.166

218.18.95.221

219.133.45.15

61.141.194.200

61.141.194.224

202.96.170.164

202.96.170.163

219.133.40.216

218.18.95.209

sz sz2 : 61.144.238.145 61.144.238.146 61.144.238.156

sz3 sz4 sz6 sz7 : 202.104.129.251 202.104.129.252 202.104.129.253 202.104.129.254

sz5 : 61.141.194.203

2、TCP HTTP连接服务器5个,使用HTTP 80 和443端口连接

这4个服务器名字均以tcpconn开头,域后缀是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域名与IP对应为

tcpconn tcpconn3 218.17.209.23

tcpconn2 tcpconn4 218.18.95.153

61.141.194.227

218.18.95.171 218.18.95.221

3、会员VIP登陆服务器,使用HTTP 443安全连接

服务器IP 218.17.209.42

218.18.95.165

202.96.170.188

202.104.129.246

61.144.238.137

202.96.170.175

202.103.190.61

202.103.149.40

202.103.190.61

202.103.149.40

218.18.95.140

218.18.95.153

61.135.131.24

0216.239.33.99

218.17.209.23

218.17.209.42

202.104.129.251

61.144.238.155

61.144.238.145:8000

61.144.238.146:8000

202.96.170.163:8000

202.96.170.164:8000

202.104.129.254:8000

218.18.95.165:8000

218.18.95.236:8000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61.144.238.145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61.144.238.146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202.104.129.251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202.104.129.254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61.141.194.203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202.104.129.252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00 ,202.104.129.253

218.17.209.23:80

218.18.95.165:80

218.18.95.220:80

218.18.95.221:80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 ,218.17.209.23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 ,219.133.38.5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 ,219.133.38.5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 ,218.18.95.153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80 ,61.144.238.149

218.17.209.42:443

218.18.95.165:443

218.18.95.221:443[!--empirenews.page--]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443 ,218.17.209.23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443 ,218.18.95.153

https://www.doczj.com/doc/c98557610.html,:443 ,218.17.209.42

知道这些服务器地址,全封锁了就OK了,谁也不能上QQ了,无论何种方式,如果可以上了,那么就是tencent增加了新的服务器,大家再分析一下就可以找出新的服务器地址了。

除非QQ不发送数据,否则就能分析出它的服务器地址。:)

屏蔽QQ登陆服务器地址作用:用户登陆QQ时,会自动把下面这些地址一个个尝试着登陆,只要把这些地址全部加入LAN/INTERNET网关或者代理服务器屏蔽,LAN内用户就不能登陆使用QQ了;也可以把这些地址加入域内安全策略中的“IP安全策略”,并选择BLOCK通讯即能有效作到禁止LAN内用户登陆使用QQ。使用后者控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绕过去的LAN内用户,设置QQ自带的“网络设置”,填入HTTP或SOCKS代理服务器也不能登陆、使用。除非使

IP计算方法

IP计算方法 例如:已知一个IP地址为131.65.12.86 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是怎样算来的???? 2008-3-24 23:01 最佳答案看到这么多人copy,我也来一个。希望对大家有用!楼主看了也许会茅塞顿开哦! 以上的是我原创 以下是copy来的,对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IP和子网掩码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0.0.0.0 到127.255.255.255 B类IP段128.0.0.0 到191.255.255.255 C类IP段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677万多台电脑 B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 C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电脑 我以前认为,要想把一些电脑搞在同一网段,只要IP的前三段一样就可以了,今天,我才知道我错了。如果照我这说的话,一个子网就只能容纳254台电脑?真是有点笑话。我们来说详细看看吧。 要想在同一网段,只要网络标识相同就可以了,那要怎么看网络标识呢?首先要做的是把每段的IP转换为二进制。(有人说,我不会转换耶,没关系,我们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就行。打开计算器,点查看>科学型,输入十进制的数字,再点一下“二进制”这个单选点,就可以切换至二进制了。) 把子网掩码切换至二进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子网掩码是由一串[red]连续[/red]的1和一串[red]连续[/red]的0组成的(一共4段,每段8位,一共32位数)。 255.0.0.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55.255.0.0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这是A/B/C三类默认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其实,还有好多种子网掩码,只要是一串连续的1和一串连续的0就可以了(每段都是8位)。如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这也是一段合法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决定的是一个子网的计算机数目,计算机公式是2的m次方,其中,我们可以把m看到是后面的多少颗0。如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那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后面有8颗0,那m就是8,255.255.255.0这

怎么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算出网络地址

怎么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算出网络地址,直接广播地址及主机号 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教学和考试当中,不少同学在进行IP地址规划时总是很头疼子网和掩码的计算。现在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可以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可参照下图来理解本例: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 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256-16=240,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ip地址计算题通关

查看文章 ip 子网数目网络号主机号广播地址可用IP地址范围之间关系 2008年04月01日星期二 09:43 A.M. 一般考试中都会给定一个IP地址和对应的子网掩码,让你计算 1、子网数目 2、网络号 3、主机号 4、广播地址 5、可用IP地址范围 首先,不要管这个IP是A类还是B类还是C类,IP是哪一类对于解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很多题中B类掩码和A类或是C类网络一起出现,不要把这认为是一个错误,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出题的。 其次,应该掌握以下一些知识: 1、明确“子网”的函义: 子网褪前岩桓龃笸治父鲂⊥ 扛鲂⊥ 腎P地址数目都是一样多的。这个小网就叫做这个大网的子网。大网可以是A类大网(A类网络),也可以是B类大网,还可能是C类大网。 ⑴、二进制数转为十进制 比方说在不牵涉到IP地址的计算时,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采用的方法是(2的2次方+2的1次方+2的0次方,即4+2+1),得到的结果是十进制的7。但是在计算IP地址时的的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了,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时,看到有几个“1”,就表示为2的几次方,这里有三个“1”,就是2的3次方,即在计算IP地址时,二进制的111转换为十进制就是2的3次方,2的3次方的结果是8。) ⑵、网络的总个数和可用个数 A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7次方个,即128个。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28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A类网络的个数是126个。 B类网络的个数有2的14次方个,即16384个。根据网络规范的规定,应该再去除16384个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那么可用的B类网络的个数是16382个。

快速计算子网掩码和主机数

快速计算子网掩码和主机数 业务的发展常常会导致许多单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工作站数量越来越多,管理单一的大型网络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如果将一个单一的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通过对每个子网进行单独管理,可以明显地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要划分子网就需要计算子网掩码和分配相应的主机数,尽管采用二进制计算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但如果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计算起来更为简便。经过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笔者总结出子网掩码及主机数的十进制算法。 一、明确概念 在介绍十进制算法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些概念。 A类地址:IP地址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X.Y.Y.Y,在这里,X在1~126范围内称为A类,比如10.202.52.130,因为X为10,在1~126范围内,所以称为A类地址。 B类地址:X在128~191范围内称为B类地址。 C类地址:X在192~223范围内称为C类地址。 各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 A类为255.0.0.0; B类为255.255.0.0; C类为255.255.255.0。 当我们要划分子网用到子网掩码M时,各类子网掩码的格式如下: A类为255.M.0.0; B类为255.255.M.0; C类为255.255.255.M。 M是相应的子网掩码,比如255.255.255.240。M=240。 十进制计算基数是256(下面,我们所有的十进制计算都要用256来进行)。 二、变量说明 1、Subnet_block指可分配子网数大小,表示在某一子网掩码下子网的个数。 2、Subnet_num是实际(有效)子网数,指可分配子网数中要剔除首、尾两块,是某一子网掩码下可分配的实际子网数量。 3、IP_block指每个子网可分配的IP地址数。 4、IP_num指每个子网分配的实际IP地址数。因为每个子网的首、尾IP地址必须保留(一个为网络地址,一个为广播地址),也用于计算主机数。 5、M指子网掩码。 表示上述变量关系的公式如下: M=256-IP_block

IP地址的计算方法

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 1、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 3、地址范围 4、本网有几台主机 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一)分步骤计算 1) 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 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 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 至 192168100254 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 1921681001、1921681002 。。。 19216810020 。。。 192168100111 。。。 192168100254 5) 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的主机位数-2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本例二进制的主机位数是8位。 主机的数量=28-2=254 二)总体计算 我们把上边的例子合起来计算一下过程如下: 例2: IP地址为128361993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 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将运算结果中的网络地址不变,主机地址变为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 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28361921 至 12836207254 5) 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位数的主机-2 主机的数量=212-2=4094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不管子网掩码是标准的还是特殊的,计算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数时只要把地址换算成二进制,然后从子网掩码处分清楚连续1以前的是网络地址,后是主机地址进行相应计算即可。

已知IP及子网掩码,计算网络地址及广播地址

首先,我们看一个CCNA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 可参照下图来理解本例: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就需要10+1+1+1=13个IP地址。(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256-16=240,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同学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14+1+1+1 =17 ,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这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256-32=224

IP地址计算方法

计算IP地址 一、IP地址概念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由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份组成,用来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的一台计算机。网络ID用来标识计算机所处的网段;主机ID用来标识计算机在网段中的位置。IP地址通常用4组3位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分隔。比如,。 补充(IPv6):前面所讲的32位IP地址称之为IPv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Pv4可用IP地址数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要,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每个人至少需要10个IP地址,比如:计算机、笔记本、手机和智能化冰箱等。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IPv6规范,IPv6用128位表示IP地址,其表示为8组4位16进制数,中间为“:”分隔。比如, AB32:33ea:89dc:cc47:abcd:ef12:abcd:ef12。 二、IP地址的分类 为了方便IP寻址将IP地址划分为A、B、C、D和E五类,每类IP地址对各个IP 地址中用来表示网络ID和主机ID的位数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主机ID的位数确定之后,一个网络中是多能够包含的计算机数目也就确定,用户可根据企业需要灵活选择一类IP地址构建网络结构。 A类 A类地址用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24位表示主机ID。A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第一位必须以0开始,其他7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7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0;当其他7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即为127。网络ID不能为0,它有特殊的用途,用来表示所有网段,所以网络ID最小为1;网络ID也不能为127;127用来作为网络回路测试用。所以A类网络网络ID的有效范围是1-126共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包含224-2台主机。 B类 B类地址用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16位表示主机ID。B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前两位必须以10开始,其他14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14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128;当其他14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第一个字节数

IP地址计算方法

子网掩码计算方法: 方法一:利用子网数来计算。 1.首先,将子网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统计由“1”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 3.最后,先求出此IP地址对应的地址类别的子网掩码。再将求出的子网掩码的主机地址部分(也就是“主机号”)的前N位全部置1,这样即可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28个子网:1)(28)10=(11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5,则N=5;3)此IP地址为B类地址,而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且B类地址的主机地址是后2位(即0-255.1-254)。于是将子网掩码255.255.0.0中的主机地址前5位全部置1,就可得到255.255.248.0,而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 28个子网的B类IP地址 167.194.0.0的子网掩码。 方法二: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1.首先,将主机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应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统计由“1”中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如果主机数大于254,则 N>8,也就是说主机地址将超过8位; 3.最后,使用255.255.255.255将此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为1,然后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将N位全部置为0,所得到的数值即为所求的子网掩码值。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500台:1)(500)10=(111110100)2;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9,则N=9;3)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 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 1,得到255.255.255.255。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9位置0,可得:11111111. 11111111.11111110.00000000即255.255.254.0。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主机为500台的B类IP地址167.194.0.0的子网掩码 一、子网掩码的计算

IP地址计算题的正确答案与解法

一道IP地址计算题的正确答案与解法172.168.120.1/20 求子网ID ;子网掩码;子网个数? 172.168.120.1/20 后面的/20表示前20个最高位为1,所以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 每个网段的IP个数32-20=12 再2的12次方为4096 172.168.*.*为一个B类网,每个B类网用65536个IP,所以子网个数为65536/4096=16 172.168.0.1……172.168.15.255 172.168.16.1……172.168.31.255 172.168.32.1……172.168.47.255 172.168.48.1……172.168.63.255 172.168.64.1……172.168.79.255 172.168.80.1……172.168.95.255 172.168.96.1……172.168.111.255 172.168.112.1……172.168.127.255 …… 172.168.240.1……172.168.255.254 所以子网ID为172.168.112.1 BTW:算子网数量另一种简单方法 20位网络位减去B类16位网络位等于4 所以子网数量是2的4次方,等于16

ip子网划分计算题举例说明 1、给定IP地址167.77.88.99和掩码255.255.255.192,子网号是什么?广播地址是什么?有效IP地 址是什么?167.77.88.99--10100111.01001101.01011000.01100011 255.255.255.19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两个转换成二进制and一下得10100111.0100 1、给定IP地址167.77.88.99和掩码255.255.255.192,子网号是什么?广播地址是什么?有效IP地址是什么? 167.77.88.99-->10100111.01001101.01011000.01100011 255.255.255.19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两个转换成二进制and一下得10100111.01001101.01011000.01000000 子网号167.77.88.64 广播地址为10100111.01001101.01011000.01111111 得167.77.88.127 有效ip地址:167.77.88.65-167.77.88.126 2、一个子网网段地址为5.32.0.0掩码为255.224.0.0网络,它允许的最大主机地址是(c ) A、5.32.254.254 B、5.32.255.254 C、5.63.255.254 D、5.63.255.255 答案: 网段为00000010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掩码为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代表主机位 主机位有21位。又因为主机位全1不能用。所以最大的情况为 000000101。00111111。11111111。11111110。换算位10进制应该是5.63.255.254 3、拓展: IP和子网掩码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0.0.0.0 到127.255.255.255 B类IP段128.0.0.0 到191.255.255.255 C类IP段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 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677万多台电脑 B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 C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电脑 4、188.188.0.111,188.188.5.222,子网掩码都设为255.255.254.0,在同一网段吗? 先将这些转换成二进制 188.188.0.111 10111100.10111100.00000000.01101111 188.188.5.222 10111100.10111100.00000101.11011010 255.255.254.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分别AND,得 10111100.10111100.00000000.00000000

IP地址计算总结

1、带子网划分的IP地址结构有三部分组成: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 2、子网掩码:32bit位,常用四位点分十进制方法,由连续的1和连续的0表示,其 中1的个数为网络位+子网位,0的个数为主机位。简写方式 /9=255.128.0.0, /10=255.192.0.0, /11=255.224.0.0, /12=255.240.0.0, /13=255.248.0.0, /14=255.252.0.0, /15=255.254.0.0, /16=255.255.0.0 3、判断以下子网掩码书写正确的是() 255.255.0.0 255.254.0.0 255.254.254.0 255.255.255.254 255.255.253.0 C类: IP地址192.168.1.1/28;首先由于此IP地址是C类的,正常掩码为/24;由于28>24,所以可以得知此IP地址是进行子网划分之后的IP地址,其子网位为28-24=4个bit位,此IP地址所处的网段共计被划分为42=16个,且每个子网的IP地址为28-322=42=16个,可用的主机IP地址范围为16-2=14个(出去了子网网络地址与子网广播地址这两个IP地址),其中给定的IP地址是如何计算他所处的子网网段呢?先将/28化为点分十进制表示为255.255.255.240,再直接去求M值: 256. 256. 256. 256-----------------》记住即可 - 255. 255. 255. 240-----------------》/28 1. 1. 1. 16--------------- M取16(M取从左往右第一个非1值) 再去拿转化为四位点分十进制的子网掩码中,从左往右第一个不是255的数字对应的IP地址中的数字(255.255.255.240中取240对应的IP地址192.168.1.1数字为1)去除以M值,1/M=1/16==0.0625,进行上取整之后的值为1,下取整值为0;得到此IP地址所处的子网网段(子网网络地址~子网广播地址)为192.168.1.0*16/28~192.168.1.15 (1*16-1)/28------》得知此IP地址所处的:

IP地址计算题集

IP地址计算题集 姓名:学号: 1、已知某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00.20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请推导出: A、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 B、网络内允许的最大主机数: C、网络内主机IP地址的范围: D、广播地址: 2、一个IP地址VLSM表示的方法为169.178.57.100/27,则此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 A、255.255.255.0 B、255.255.0.0 C、255.255.224.0 D、255.255.240.0 E、255.255.255.240 F、255.255.255.224 3、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0.10.10.10/18,则该主机位于的网络地址为; A、10.10.10.0 B、10.10.0.0 C、10.10.4.0 D、10.10.8.0 E、10.10.16.0 F、10.10.32.0 G、10.10.64.0 H、10.10.96.0 4、现有一个B类网络地址160.18.0.0,如要划分子网,每个子网最少允许40台主机,则划分时容纳最多子网时,其子网掩码为。 A、255.255.192.0 B、255.255.224.0 C、255.255.240.0 D、.255.255.252.0 E、255.255.255.192 F、255.255.255.224 G. 、255.255.255.240 H.、255.255.255.252 5、现有一个VLSM地址160.171.219.125/21,则其所处的网络地址为。 A、160.171.219.64 B、160.171.219.0 C、160.128.0.0 D、160.171.192.0 E、160.171.208.0 F、160.171.216.0 G、160.171.218.0 H、160.171.219.21 6、现有一个VLSM地址160.171.219.125/20,则其所处的网络的广播地址为。 A、160.171.208.255 B、160.171.216.255 C、160.171.223.255 D、160.171.192.255 E、160.171.200.255 F、160.171.224.255 G、160.171.218.255 H、160.171.255.255 7、在VLSM地址为192.168.100.0/25的网络段中,再划分子网,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则划分后, 以下为划分后的子网。 A、192.168.100.1/28 B、192.168.100.2/28 C、192.168.100.4/28 D、192.168.100.8/28 E、192.168.100.16/28 F、192.168.100.32/28 G、192.168.100.64/28 H、192.168.100.128/28 I、192.168.100.48/28 J、192.168.100.160/28 K、192.168.100.96/28 L、192.168.100.80/28 8、假设一B类地址为172.16.0.0~172.31.0.0采用CIDR技术归纳后可表示为_________。 A、172.16.0.0/9 B、172.16.0.0/10 C、172.16.0.0/11 D、172.16.0.0/12 E、172.16.0.0/13 F、172.16.0.0/14 9、有一个B类CIDR地址为172.192.0.0 / 11,那么该地址范围从172.192.0.0/16~ 。 A、172.192.110.0/16 B、172.207.0.0/16 C、172.223.0.0/16 D、172.255.0.0/16 10、以下IP地址中,与10.10.100.1/18位于同一子网内。 A、10.10.65.1/18 B、10.10.75.1/18 C、10.10.85.1/18 D、10.10.95.1/18 E、10.10.105.1/18 11、IP地址为10.10.65.1,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则该IP地址中,网络地址占前位。 A、15 B、16 C、17 D、18 E、19 F、20 G、21 12、假设一B类地址为172.32.0.0~172.63.0.0采用CIDR技术归纳后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A、172.32.0.0/9 B、172.32.0.0/10 C、172.32.0.0/11

IP地址分配规则

国际IP地址和国际化域名是使用Internet网及其相联的网络系统,运行Internet网必然涉及的十分重要的概念,不掌握它用户无法进行通信。在In-ternet网的发展基础上,人们于1982年提出了一种IP协议,此协议要求参加Internet网的网节点要有一个统一规定格式的地址,这个地址称为符合IP协议的地址,缩称为IP地址。 什么是IP地址的物理含义 1.它是人们在环球网上的通信地址 IP地址是人们在全世界环球网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上使用的唯一、明确、供全世界识别的通邮地址。 2.它是Internet网运行的通用地址 在Internet网上,每个网络和每一台计算机都被唯一分配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在整个网络(Internet网)中是唯一的。 3.它是全球认可有的通用地址格式 在Internet上通信必须有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采用这种32位(bit)的通用地址格式,才能保证Internet网成为向全世界开放的、可互操作的通信系统。它是全球认可的计算机网络标识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正确标识信息的收与发。 4.它是微机、服务器和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在Internet网上,任何一台服务器和路由器的每一个端口必须有一个IP地址。 5.它是运行TCP/IP协议的唯一标识符 TCP/IP协议与Novell的网络协议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上层协议,这是在Internet发展中形成的。不管下层是什么拓扑结构,以太网、TokenRing、passing令牌传递网、FDDI网上的地址,全要统一在这上层IP地址上。任何网要与Internet网挂联上,只要用IP地址就可以了。 一句话,您的微机上网后,IP地址是唯一的。 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地址的格式IP地址有二进制格式和十进制格式;十进制格式是由二进制翻译过去的。用十进制表示,是为了使用户和网管人员便于使用和掌握。 二进制的IP地址共有32位,例如:,01101011,00000011,00011000。 每八位组用一个十进制数表示,并以点分隔称为点分法。上例变为

1 如何计算网络地址

1 如何计算网络地址 如何计算网络地址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址如:北大街1号,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街道地址是北大街,而我们从IP地址中却难以看出网络地址,要计算网络地址,必须借助我们上边提到过的子网掩码。 计算过程是这样的,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然后进行与运算,结果就是网络地址。与运算如下所示,上下对齐,1位1位的算,1与1=1 ,其余组合都为0。 1...0...1 0 1...0...0 0 与运算________________ 1...0...0 0 例如:计算IP地址为:202.99.160.5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的网络地址步骤如下: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换算成二进制 202.99.160.50 换算成二进制为11001010?01100011?10100000?00110010 255.255.255.0 换算成二进制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2)将二者进行与运算 11001010?01100011?10100000?0011001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01010?01100011?10100000?00000000 3)将运算结果换算成十进制,这就是网络地址。 11001010?01100011?10100000?00000000换算成十进制就是202.99.160.0 现在我们就可以解答上面三种情况的通与不通的问题了。 1、从下面运算结果可以看出二台计算机的网络地址都为192.168.0.0且IP地址不同,所以可以通。 192.168.0.1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168.0.0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192.168.0.20011000000.10101000.00000000.11001000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168.0.0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2、从下面运算结果可以看出1号机的网络地址为192.168.0.0,2号机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0 不在一个网络,所以不通。 192.168.1.20011000000.10101000.00000001.11001000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与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168.1.0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 3、从下面运算结果可以看出1号机的网络地址为192.168.0.0,2号机的网络地址为192.168.0.192 不在一个网络,所以不通 192.168.0.1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255.255.255.19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与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p计算方法

Ip计算方法 子网掩码的主要功能是告知网络设备,一个特定的IP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含网络地址与子网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网络的路由设备只要识别出目的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即可作出路由寻址决策,IP 地址的主机部分不参与路由器的路由寻址操作,只用于在网段中唯一标识一个网络设备的接口。 本来,如果网络系统中只使用A、B、C这三种主类地址,而不对这三种主类地址作子网划分或者进行主类地址的汇总,则网络设备根据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数值范围即可判断它属于A、B、C中的哪一个主类网,进而可确定该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不需要子网掩码的辅助。 但为了使系统在对A、B、C这三种主类网进行了子网的划分,或者采用无类别的域间选路技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对网段进行汇总的情况下,也能对IP地址的网络及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作正确的区分,就必须依赖于子网掩码的帮助。 子网掩码使用与IP相同的编址格式,子网掩码为1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网络与子网部分,子网掩码为0的部分对应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作"与"操作后,IP地址的主机部分将被丢弃,剩余的是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 例如,一个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 10.2.2.1,若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与之作"与"运算得: 10.2.2.0,则网络设备认为该IP地址的网络号与子网号为: 10.2.2.0。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就这么简单。请看以下示例: 运算演示之一:aa I P 地址 192.168.0.1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AND运算 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 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运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转化为十进制后为: 192.168.0.0 运算演示之二: I P 地址 192.168.0.254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AND运算 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 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11111110 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运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转化为十进制后为: 192.168.0.0 运算演示之三: I P 地址 192.168.0.4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AND运算 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运算: I P 地址 1101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100 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运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根据子网掩码计算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的方法

根据子网掩码计算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的方法 这个公式也是我在一次培训中老师给讲的,我觉的不错写下来大家份享一下. A(子网个数)=256-异常掩码 B=异常掩码对应IP地址 C(网络号)=B/A 得到最接近B的但小于B的能被A整除的数(得出网络地址) D(广播地址)=C+A-1(得出广播地址) 例:172.23.56.167 255.255.255.240 A=256-240=16 B=167 C=167/16=160 D=160+16-1=175 网络地址172.23.56.160 广播地址172.23.56.175 IP地址范围172.23.56.161-172.23.56.174 也可以这样理解,公式同上: 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172.23.56.167,掩码是255.255.255.240 255.255.255.240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40=16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16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67而又是16的倍数的只有160,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172.23.56.160.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16的倍数是176,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172.23.56.175 例:255.254.0.0 123.150.0.0 A=256-254=2 B=150 C=150/2=150 D=150 + 2 -1=151 IP地址范围123.150.0.0 - 123.151.255.255 VLSM: 使用可变长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就是指一个网络可以用不同的掩码进行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把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更加方便。在没有VLSM的情况下,一个网络只能使用一种子网掩码,这就限制了在给定的子网数目条件下主机的数目。 无类的内部域路由(CIDR) 子网掩码 CIDR值 255.0.0.0 /8 255.127.0.0 /9 255.192.0.0 /10 255.224.0.0 /11

IP地址计算方法[免费]

计算IP地址[免费] 一、IP地址概念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由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份组成,用来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的一台计算机。网络ID用来标识计算机所处的网段;主机ID用来标识计算机在网段中的位置。IP地址通常用4组3位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分隔。比如,192.168.0.1。 补充(IPv6):前面所讲的32位IP地址称之为IPv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Pv4可用IP地址数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要,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每个人至少需要10个IP地址,比如:计算机、笔记本、手机和智能化冰箱等。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IPv6规范,IPv6用128位表示IP地址,其表示为8组4位16进制数,中间为“:”分隔。比如, AB32:33ea:89dc:cc47:abcd:ef12:abcd:ef12。 二、IP地址的分类 为了方便IP寻址将IP地址划分为A、B、C、D和E五类,每类IP地址对各个IP地址中用来表示网络ID和主机ID的位数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主机ID的位数确定之后,一个网络中是多能够包含的计算机数目也就确定,用户可根据企业需要灵活选择一类IP地址构建网络结构。 A类 A类地址用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24位表示主机ID。A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第一位必须以0开始,其他7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7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0;当其他7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即为127。网络ID 不能为0,它有特殊的用途,用来表示所有网段,所以网络ID最小为1;网络ID也不能为127;127用来作为网络回路测试用。所以A类网络网络ID的有效范围是1-126共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包含224-2台主机。 B类 B类地址用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16位表示主机ID。B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前两位必须以10开始,其他14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14 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128;当其他14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第一个字节数最大,即为191。B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有效范围为128-191,共16384个B类网络;每个B类网络可以包含216-2台主机(即65534台主机)。 C类 C类地址用IP地址前24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8位表示主机ID。C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前三位必须以110开始,其他22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22

IP地址算法

网络号,主机号,子网号默认分类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结果为网络号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取反相与结果为主机号 几句话掌握子网掩码、ip地址、主机号、网络号、网络地址、广播地址 2.从子网掩码255.255.255.252得出其网络位为30位,所以只有剩下的2位为主机位,主机位全零的为网络地址,主机位全1的为广播地址,剩余的主机号码为主机地址范围 3.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私网IP地址是不可能直接用来跟W AN通信的,要么利用帧来进行通信(例如FR帧中继,HDLC,PPP)要么需要路由的NAT功能把私网地址转换成一个公网IP地址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再根据CCNA中会出现的题目给大家举个例子: 1 首先,我们看一个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可以得到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 2 CCNA考试中,还有一种题型,要你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需要的IP地址是: 10+1+1+1=13 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因为13小于16(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 256-16=240 所以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人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 14+1+1+1=17 17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这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1 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 1.减少网络流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