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密座舱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气密座舱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气密座舱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气密座舱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气密座舱及其环境控制系统

高空飞行会带来缺氧,减压症及气温过高过低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气密座舱。气密座舱是采用气密性良好的座舱结构,使舱内与外界大气阁开,它有增压空气源以保证高空飞行时座舱内的空气压力较舱外大气压力为高,这样即可使吸入空气的氧分压提高,又可避免减压病。此外,用改变流入气密座舱的空气温度的办法,控制座舱温度处在适宜范围内。由于采用了气密座舱,人类进入高空飞行方能实现。

a.气密座舱

气密座舱有通风式和再生式两种,目前飞机上最常用的是通风式的。

通风式气密座舱-这是利用发动机压气机(或专用增压器)供给

的增压空气来增压和通风的座舱。由压气机来的增压空气经过温度调节装置,供气开关等附件,不断进入座舱。座舱内的空气又不断地经压力调节装置流出,带走乘员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

温度调节装置能自动控制流向加温装置和冷却装置的空气流量比例,以保持座舱温度。

压力调节器用来调节座舱压力,使它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通风式座舱的优点是:对座舱气密性要求较低,因儿构造简单;

增压空气温度较高,一般不要另装加温设备。其主要缺点是使用高度受增压装置的限制,一般只适用于升限在20~25公里范围之内的飞机。

再生式气密座舱-舱内装有再生装置不断地将舱内二氧化碳和水

汽吸收,再生成氧气放出,使座舱内空气能循环使用。为了补偿座舱空气泄露,利用机上的氧气瓶和冷气瓶向舱内输送气体。这样,使用时可以不受飞行高度的限制,它主要用于载人宇宙飞船上。

b.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又称座舱空气调节系统(简称空调系统),它

保证在各种飞行状态和外界环境条件下,使飞机座舱内的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适合人体生理要求,满足设备(如电子设备)冷却、增压要求,保证乘员生命安全、舒适,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由气源、冷却、加热、温度调节、湿度调节、

座舱压力调节和空气分配的分系统组成。

座舱增压供气装置

通风式气密座舱都要增压供气,为此要有增压供气装置。一般增

压供气装置包括增压源、供气量调节器、空气滤、供气开关、单向活门和空气导管等。增压供气装置的主要问题是确定所需供气量和选择电压源。供气量应满足座舱(或设备舱)增压、通风和温度调节的需要。

目前通风式气密舱的增压源,主要式利用发动机压气机。这种从

发动机压气机直接引气的方法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压力合适、供气量大。它的主要缺点是供气参数(压力、流量等)随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这对保持座舱内空气压力和温度的稳定是不利的。另外供出的空气可能受染油蒸汽污染。

有的飞机上为了向座舱输送清洁的增压空气,采用了专用增压器,这种增压器也可由发动机直接带动。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又称制冷系统,是给座舱或设备舱的空气调节提供冷空

气的系统,它是座舱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却系统的型式和组成的工作原理,往往代表着空气调节系统的特征。

冷却系统分空气循环冷却系统和蒸发循环冷却系统两种。

空气的冷却原理有:

用低温介质与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

通过空气制冷机使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空气膨胀作功,将空气

降压、降温。

利用液态制冷剂蒸发时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空气循环冷却系

空气循环冷却系统是利用高压源供给的空气来制冷的,高压空气

通过一个涡轮冷却器,由于在涡轮中膨胀作功,空气本身的温度和压力

大大降低.为了消耗这部分功,涡轮可以带动风扇,压气机或其它装置,

这样,高压空气中的热能就转换为可用的机械功,从而达到降温和制冷

的目的.

1)简单式空气循环冷却系统

又称“涡轮运风式空气循环冷却系统"(或涡轮风扇式空气循环冷

却系统),主要由气源、热交换器和涡轮冷却器等组成.

由发动机压气机的高温高压空气经热交换器预冷后,通过冷却涡

轮进一步膨胀冷却,供给座舱.涡轮通常传动一个风扇或一个引射器的

压气机,以抽吸或引射热交换器的冷边空气.这种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在各类战斗机、轰炸机上均获得广泛的应用.该系统主要缺点是涡轮功

率没有充分利用,系统性能系数低.涡轮转速和效率随大气密度而变化,因此高空飞行时系统性能受到限制.

2)升压式空气循环冷却系统

简称“升压式冷却系统".主要由气源、升压式涡轮冷却器,初级和

中间热交换器等组成。

由发动机压气机来的高温高压空气经初级热交换器1预冷后,经过涡轮驱动的压气机 3.增压,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提高了,再经中间热交换器2冷却,空气温度下降,最后通过涡轮4膨胀冷却,供给座舱或设备舱.

这种型式的冷却系统,在英美飞机上,尤其在客机上获得较广泛的

采用。这是因为:在早期,采用专用增压器作为增压源,其增压比小,为

了保证座舱增压和获得足够的冷却,往往采用升压式冷却系统。今天在喷

气式飞机上用发动机压气机作为增压源的情况下,亦较多地采用升压式冷却系统。

升压式冷却系统在地面停机或起飞滑跑时,热交换器冷边流量少,

系统冷却能力小,这是它不如涡轮通风式冷却系统的地方.涡轮通风式

冷却系统,由于热交换器冷边有冷却涡轮所传动的风扇在抽风(或引射

器引射)故仍有良好的冷却能力.

3)简单一升压式空气循环冷却系统

这是把升压式和涡轮通风式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升压式一涡轮通风

式组合冷却系统.这种系统的冷却装置特点是:冷却涡轮驱动同轴的风

扇和升压式压气机.因涡轮、压气机和风扇三个叶轮装在同一根轴上,供气压力小,节省功率,又吸收了涡轮通风式系统的优点,地面有冷却能力.这种系统的涡轮功率主要部分为压气机吸收,既充分利用能量,又可防止冷却装置和风扇的过速.这是空气循环冷却系统的最新发展,在现代

客机上获得泛的应用,如波音一747,D C一10等均采用这种冷却系统。

由增压源来的高温高压空气经初级热交换器1预冷后,进入升压

式压气机3再次增压,然后经中间热交换器2冷却,再经涡轮4膨胀作功进一步冷却后供给座舱。组合式热交换器1,2的冷空气由三轮装置

的风扇抽吸。

三轮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故目前只在旅客机上使用。4)高压除水-回冷式空气循环冷却系统

现代飞机上所采用的空气循环冷却系统,在大气湿度较高的条件

下使用时,不能获得最大的冷却能力,原因是:

一为了防止涡轮出口导管上结冰,就要使涡轮出口温度高于O℃,

这就使系统冷却能力减小了.

一大气中的水蒸汽,通过冷却涡轮后要凝结,其凝结的水由水分离

器除去了,不能再蒸发,这样使冷却能力大为减低。

提高空气循环冷却系统能力的办法是:使大气中的水蒸汽在供入

冷却涡轮之前除去(高压下除水).这样可使涡轮出口的冷却空气温度很低.同时还可把涡轮前凝结的水分,喷进热交换器的冷边空气中,使它再

蒸发,以降低热交换器冷边入口气流的温度,这样又可提高热交换器效率.在该系统里增加了一个回冷热交换器,放在冷却涡轮之前,用涡轮出

口的一部分冷空气作为它的冷却介质,这样能有效地冷却,保证在涡轮

之前将水蒸汽充分地凝结下来并分离出来.

这种高压除水式的冷却系统很适合低空低湿区飞行的机种,对装

备有大量电子设备的现代高性能军用机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蒸发循环冷却系统

蒸发循环冷却系统是利用液态制冷剂蒸发时吸收空气中热量的原理,使系统中的空气在进入座舱之前显著地降低温度.

基本型式有两种:开式蒸发冷却系统和闭式蒸发循环冷却系统.

1)开式蒸发冷却系统

如图11.6所示,液态制冷剂从贮液箱3中经调节阀2到蒸发器1,

鸡舍环境控制系统

标准化鸡舍环境控制系统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畜禽产品的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强烈要求,对畜禽养殖环境的改善和疾病的控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以往的养鸡经验中,养殖者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使用疫苗和用药控制鸡群发病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虽然鸡群没有发生暴发性的疾病,但整体生产性能也不很理想,经济效益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兴起,标准化或半标准化鸡舍的硬件操作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养殖场效益高低的重要环节。人们逐渐认识到,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产效益,要想健康养鸡——养健康的鸡,必须把舍内环境控制运作好,而鸡舍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管理又是环控的最主要内容。应该说,不论是鸡场管理人员,还是饲养员,还有兽药技术员了解和掌握标准化鸡舍的日常操作管理,主要是了解和掌握通风、温度和湿度的人工可控状态,使鸡舍局部小环境维持在符合鸡群生长、生产的目标范围内。鸡舍环境控制的要

素也就是温度、湿度、鸡舍气流的流向和速度,空气中的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氨气含量等等看似简单的几项,关键是使环境要素处于合理的组合以便挖掘在不利天气条件下环境控制潜力。 1、上海昊玄实业公司研发的欧德·西电系列环境控制 系统,是利用微电脑程序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化产 品,它把温度、湿度、风机运行参数、水泵运行参数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实时的显示在主控机上,使人一目了然,并根据相应的数据自动开起或停止排风、加湿等各种控制环境的设备,使禽类每一分钟都处于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控制主机可以通过 GPRS无线传输系统把禽舍的数据传送到我们或业 主的控制中心,能够使相关人员快速准确的了解禽舍的工作状况,大大地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节约了饲养成本,增加饲养者的利润。 控制框图如下: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库房温湿度有关规定:温度: 14℃-24℃;相对湿度: 45% - 60% 一、库房温湿度对档案的影响 1、高温高湿对档案的影响: 2、加速纸张中油墨的退化,导致字迹模糊不清; 3、加速有害化学物质对纤维素的损坏,导致纸张强度下降:(1)助长昆虫及霉菌的滋生,导致纸张的损坏;(2)低温低湿对档案材料的影响:使纸张水分过度蒸发,导致纤维内部的结构破坏,使得纸张变脆,机械强度下降;(3)温湿度波动幅度过大或过快对档案材料的影响:使得档案材料因胀缩不均而产生内应力,易使其强度降低,产生变形。 二、解决方案 针对档案库房存在温湿度过高过低的现象。推荐使用由本公司研发设计的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V8系列)。 该智能控制系统加外部设备(空调、除湿机、加湿机、库房专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对库房设备的自动运行,从而对库房整体环境进行调节,达到国家档案局对库房资料保存的温湿度的要求。 三、BY-V8 智能化环境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档案局定制《档案库房环境条件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9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 《探测器通用条件》GB1408、1-89 2、设计原则 我公司通过认真研读贵单位设计图纸,充分理解了本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理念,本着立足用户、完善功能的目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使用功能和系统需求,力求满足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成熟性、开放性、经济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可升级性、集散式控制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功能配置上,也完全参照以上设计要求进行功能设计,完全遵循以上设计原则。 先进性 本次我公司为贵单位进行库房温湿度自控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采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系统功能,以适应目前技术应用及将来系统扩展的需求,我们所选择的库房温湿度自控系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包括互联网络技术、综合信息集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并以技术上的适度超前又符合今后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指导原则,在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系统,采用先进、适用、优化组合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建立一个安全、舒适、通信便捷、环境优雅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集成系统,同时与楼宇运营、维护以及管理相辅相成,提供了一流的先进技术性配置。

智能办公室环境监测自动化系统

https://www.doczj.com/doc/c96881904.html,/video/play/id/2810 表于 2013-02-04 14:01:25 我想评分回到列表收藏此帖 作者: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邹必文钟虎郑欣桐 指导教师:彭永杰 作品简介 开发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条件、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建筑结构的封闭化室内办公人员的增加,Indoor Air Quality(IAQ)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开发一套智能办公室环境监测自动化系统是有现实意义的。目前,对于室内环境监测具仪表已经有很多种,但是绝大数产品只是用来监测不能起到改善作用,不具备自动控制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排出二氧化碳以及对空气加湿和防范火灾的能力。实际上,单纯的监测不能提供经济可行的设备措施,因此只有以控制作为监测的后备支持,监测工作才可以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达到监测和控制的有机结合,尽快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因此,本设计基于改善办公环境的自动化监测,提出“智能办公环境监测”系统,此系统旨在实现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的预警监测、调节温度防范灭火措施及自我适应智能调节,利用MCU进行数据采集保证了前台数据的及时、准确,有利于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为人类办公环境打造一个健康的室内生存空间 功能说明: 本系统有两部分组成,一说基于Freescale PK10DN512ZVLL10控制的硬件系统,二说办公环境模拟以及其他驱动设备。

本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实现5种功能,分别是温湿度调节,热释电LED光控、空气质量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含量监测以及车位监测显示。由于本系统是属于模拟系统,故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皆由其他小型电子产品代替。 1、温湿度调节主要由加湿器、风扇、发光二极管、电磁水阀模拟,调节室内的温度升高、下降,湿度的加湿、减湿并显示温湿度数据和灭火。 2、热释电LED光控电路监测到有人时,控制LED的亮灭和光暗变化。 3、空气质量有TPM-300E采集有多种害气体以及异味时输出TTL信号,通过PWM控制风扇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并显示等级。 4、二氧化碳监测到气体浓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风扇调节二氧化碳浓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 5、车位监测显示采用红外对管发射电路获取车位信息,将信号送入单片机,并在显示屏上显示。 平台选型说明 选用Freescale MK10DN512ZVLL10嵌入式开发板。

分布式禽舍环境检测控制系统

分布式禽舍环境检测控制系统

合泰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初赛报告书(范本) 参赛编号: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作品名称:分布式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 指导老师:荣锋 参赛队员:刘晓勇,谢艳娜, 采用单片机型号: HT66F70A 日期:2015 年12 月20 日 一、作品摘要 家禽生产受养殖品种、饲料、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占20%~30%。适宜的养殖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增强动物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继而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目前,国内对畜禽养殖环境的监测主要靠养殖人员的人工观测,其调节有滞后性,生产效率低,占用人力资源多,不能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并详细说明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案。系统综合了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禽舍多种环境参数进行多点同步连续监测,根据设定的逻辑和阈值自动地控制环境调控设备,将禽舍环境参数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并具有锂电池充放电功能,给系统提供了双电源供电方案。 分布式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HT66F70A为主控芯片的人机交互模块和以增强型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的环境参数测量和调控设备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就是设定环境参数,并实时的显示各种环境参数的值,以及环境调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测量和调控设备控制模块主要是对禽舍环境中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周期性地采集,然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基准进行加热、风机组等的控制,并且实现高温、低温、过流和停电报警功能。用户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人为强制性开关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对禽舍环境的有效控制。 本设计方案已经和相关公司签订合同协议,并依据公司要求设计出样机,已经在部分禽舍试用,下一步将对生产出的样机进行功能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字:禽舍;环境监控;充放电管理;HT66F70A 二、作品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国际市场对肉食品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由禽舍环境问题造成畜禽大量死亡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禽场的环境质量及管理。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正处于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向规模化、科学化养殖转型阶段,而大中型养殖场家禽种类繁多,每种家禽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不相同,使得大中型养殖场管理复杂、混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的分布式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是一款集干烧式锅炉、通风、冷却、照 -12-

猪舍温湿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猪舍温湿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第一章概述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咼科技智能”温室。智能温室的控制一般由信号米集系统、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猪舍温湿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 设施农业技术,它是在普通日光温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计算机自控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发展起来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对温室温度、湿度、C02浓 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控制技术的研究,研制开发了我国自己的猪舍温湿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2.1温室环境特点 温室气候环境作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有以下特点: 1、非线性。温室部的气候处于热平衡混沌状态。大量随机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对其精确建模比较困难。 2、分布参数。由于温室面积比较大,造成温室部各个物理量的分布是不均 匀的。比如温度,温室部各点温度都不一样,四周一般都比中间的低,项部和底部也有一定差别,其值的大小依赖于空间位置和气流的方向等各种因素,在温室 中的气候分布是缓慢变化的。 3、时变。作物在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光合作用能力、吸热散热能力等均有所差别。因而,温室系统是一个参数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 4、时延。对于外界所施加的作用,温室系统并不立即响应,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才有反应。比如,在温室加热系统中,对系统加热升温,热量传到温

室的各个部分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延迟,温度才会有所提高 5、多变量藕合系统。温室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系统各变量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各个子系统的控制回路彼此祸合在一起。对系统任一目标的控制,都会影响其它目标的变化。 综上所述,温室环境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建立精确的控制模型很难实现。由于作物对环境各气候因子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精确,而是一个模糊区间,比如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只要温度在某一时间段在某一区间,该作物就能很好地生长,因此,也没有必要将各种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2.2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2.2.1系统分析 本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一温度、光照、水分、CO等,以适应 不同的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相关的智能控制单元组成,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精确测量温室气候和土壤参数,并启动或关闭不用的电动外围设备,程序所需的参数通过传感器采集所得。 2.2.2系统的特点 1、预测性:通过对气候参数的分析,可以预测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2、强大的扩展功能:通过控制不同的外围设备,可以控制环境及灌溉、施肥等。 3、完善的资料处理功能:通过中央控制软件,可以不间断的记录各种传感器的信息以及各种控制设备的动作记录等。 4、远程监控功能:即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温室的设备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控制。

环境控制器

LX-H6J·W微电脑智能环境控制器 使用说明书 青州市领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简介 (3) 2.安装 (3) 3.操作 (4) 4.读取设定值 (4) 5.修改设定值 (5) 6.设置点 (6) 6.1 温度设置 (6) 01. 时间 (6) 02. 设定温度 (6) 6.2 风机设置 (6) 03. 风机组1 (6) 04. 风机组2 (6) 05.风机组3 (6) 06.风机组4 (6) 07.风机组5 (6) 08.风机组6 (6) 09.低温保护 (7) 10.定时风机组 (7) 6.3侧风窗/幕帘设置 (7) 11. 侧风窗角度1设定 (7) 12. 侧风窗角度2设定 (8) 13. 侧风窗角度3设定 (8) 14. 侧风窗角度4设定 (8) 15. 侧风窗角度5设定 (8) 16. 侧风窗角度6设定 (8) 17. 侧风窗开启延时开风机 (8) 18. 最低温度保护 (8) 6.4冷却系统 (8) 19. 冷却温度 (8) 20. 低温报警 (9) 21. 高温报警 (9) 22. 传感器温差设定 (9) 6.6灯光控制 (10) 23. 灯光控制表 (10) 6.7 数据采集 (10) 24. 温度采集 (10) 25. 自动降温设定 (10) 7.调试 (11) 26. 侧风窗调试 (11)

1.简介 首先欢迎您使用LX-H6J·W微电脑智能环境控制器,本仪表采用先进回流焊工艺使得性能更加稳定,采用微电脑进行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更加贴心,采用大屏幕LED触摸屏全中文显示,界面更好操作,容易上手更加易用,室温测量采用进口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大、精度高、稳定可靠。并且有完善的温度保护功能。 本智能控制器是一个独立的畜禽舍环境控制器,它能够控制7组风机(包括一组定时风机通风系统)、1组冷却系统(湿帘水泵)、1组灯光系统、1台风窗电机、1台幕帘电机和1组用于报警输出的继电器。 温度对鸡生产性能影响最大,在育雏期,雏鸡的抵抗力较差,必须进行人工供温。而在育成期、产蛋期或育肥期,适宜的温度能保证鸡发挥正常的生产性能,若温度较高,则鸡的采食量下降,肉鸡增重减慢,蛋鸡蛋重减轻,产蛋率下降;而低温会使维持需要增多,料蛋比和料肉比增高。 采用微电脑智能环境控制器,可以精确的控制鸡舍环境温度。根据鸡的日龄设定最佳饲养温度,通过控制风机,风窗,水泵等控制温度的变化。并且还有曲线降温功能,可以自行设定每天降温度数,从而精确的控制鸡舍温度,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在饲养过程中,光照对鸡的生长同样至关重要。光照一方面使鸡看到采食;另一方面能促进鸡的性成熟和产蛋,不同日龄的鸡,所需要光照强度跟时间是不同的,通过本设备中的定时灯光设置可以实现灯光的自动控制。 鸡舍内的空气中有许多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时浮尘中还有许多微生物。适当的通风可改善鸡舍内的空气环境同时可降低室内的温度和多余的水汽,减少疾病的发生利于鸡群健康,同时还使室内各部位温度均匀。设备中通过控制定时风机跟风窗,可以实现鸡舍内良好的空气环境。 智能环境控制器真正实现了鸡舍环境的自动控制,通过控制风机、风窗、幕帘、水泵等设备使鸡群每一分钟都处于最适合的养殖环境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节约了饲养成本,进而提高了饲养的利润。 2.安装 1.温控仪背面已打好四个角φ6安装孔,用φ6的自攻螺钉将温控仪安装 在离电控箱1米远的干燥墙上; 2.温控仪连接了 2个温度传感器。根据连接电缆长度把温度传感器放在合适的位置; 3.把继电器输出连接到不同的装置上。所有输出都是干式触点2A/220V NO/NC;

嵌入式环境监测及控制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96881904.html, 嵌入式环境监测及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接柏皓郭俊磊付美丽杨自恒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7期 摘要:现代人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由物联网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详细参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室内家居环境是人们日常休息和家人放松的地方,因此对室内环境的监测不仅仅是个人健康的要求,也是对家人负责的态度。但是现在室内装修和使用的各类家居都大量使用各类漆类和胶类物质,这些物质挥发后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本设计采用以STM32微控制器为中心,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各类信息加以处理,通过不同的决策命令来控 制各类调节器调节室内环境。 关键词:嵌入式环境监测动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c)-0129-02 1 系统设计 系统采用STM32微控制器-STM32f407zgt6。该芯片采用最新的ARMcortex-m4内核架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168MHz,内置1M的Flash和196的RAM可以满足多数的控制类应用。基于STM32F407ZGT6微控制器的室内环境监测及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1 显示模块 用于显示室内环境参数和实时控制的状态,用于本地控制。 1.2 传感器采集模块 用于连接传感器,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并上传至控制器中。本设计传感器模块包含温度、湿度、PM2.5各个子模块。 微控制器模块:该设计系统的主要部分,完成对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同时完成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沟通功能,是系统设计的核心。 控制器模块:用于将微控制器生成的命令进行实行的模块,该模块包含指示灯、蜂鸣器、各类通信接口,用于控制各个环境调节执行器。

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及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服务器,用于存储包括各类报文、环境参数的系统信息;客户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控制报文、接收服务器存储的环境参数、查询服务器存储的环境参数及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报警报文;下位机,包括所属的环境控制设备;所述下位机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报文,根据控制报文中的控制参数启动对应的环境控制设备,对环境参数进行调整;所述服务器、客户端和下位机之间通过互联网、移动公网等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适用于对环境参数要求较高的畜牧养殖行业,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用于存储包括各类报文、环境参数的系统信息; 客户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控制报文、接收服务器存储的环境参数、查 询服务器存储的环境参数及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报警报文;

下位机,其下属包括环境控制设备;所述下位机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 控制报文,根据控制报文中的控制参数启动对应的环境控制设备,对环境参数进行调整; 所述服务器、客户端和下位机之间通过包括互联网和/或移动公网的有线 和/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位机还包括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分布于所述下位机所属的环境控制设备范围内;所述传感器组用于获取环境参数,向所述下位机发送包含环境参数的反馈报文;所述下位机根据传感器组的反馈报文,调整其下属的环境控制设备,使环境数据处于预设的范围参数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启 动用于调节某一环境参数的环境控制设备达到预设的阈值时间后,下位机获取的该环境参数仍然超出范围参数,则生成包括该环境参数,用于调节该环境参数的环境控制设备的启动时间的报警报文,向服务器发送报警报文;服务器接收报警报文,向客户端发送报警报文;服务器记录报警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客户端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包括PC;所述移动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备通信功能的移动智能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畜禽舍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组、湿度传感器组、光照传感器组、特殊气体传感器组;所述环境控制设备包括空调、风机、电控窗帘、电控水帘。

家禽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家禽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我国传统的养殖业一般都采用开放式饲养,由于该饲养方式不利于管理和防疫,而且饲养成本较高,浪费严重。近几年,随着非典、禽流感等流传疾病传的播,这种饲养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和满足出口禽肉的要求,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日益成为养殖业的主流。根据我国现有的养殖状况,依据我所自身的技术优势,设计开发的适合大中型家禽饲养场的自动化养殖系统。 禽舍环境控制器通过温度、湿度探头检测禽舍内的温度、湿度,并向控制系统发出相关信号,当禽舍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风机和湿帘降温;当禽舍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启动加热系统或/和减 少风机启动数量;当禽舍内湿度超过设定值,启动风机降湿;而且还有高低温报警、高湿报警和停电报警功能。 可根据禽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静压等指标的综合情况,适时开启风机或通风小窗,既可保证禽舍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并把活禽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去,又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该系统包括供料系统、肉鸡喂料系统、母鸡喂料系统、饮水系统、喂料控制系统和禽舍环境控制系统。禽舍环境控制系统将各个独立而分散的设备进行优化设计并集成组合在一起,再通过网络和专业开发的软件将它们联合成一个整体,使整体性能得到提高,并能生成各个饲养阶段的报表,还能实现远程监控。 而8218环境控制系统是山东青岛大牧人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一

种家禽环境控制系统,其主要是利用抽风机,暖风机,锅炉,湿帘等 控制禽舍内的温度、光照、湿度、通风、含氧量等保证鸡舍的各项环 境指标满足小鸡在生长期内每天对环境指标的 系列畜禽环控器是专门用于标准化肉鸡舍、种鸡舍的全自动新型 环境控制器。 控制卷从饲养一日斜开始至出鸡全过劉 一状性设定全程 自动控制搭个鸡舍的通风*换气.加捣.报警、照明等设备.该控制器 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结合了我国养殖业的具体情况,更加适应我国的 国情.朋系列畜禽坏控器的推出满足了規模化养殖基地的捕求. 产品分类匕产品按输出档位分为多种型号。 型号命名:控制稱命名包含五个部分,即企业标志代号.种类代号. 功能区分代号、 产品区分代号和产品特征代号尊参数组成? 型号标记:BH J — 1—产品特征代号* 产品区分代号*《输出档位数〉 功能区分代号;<o-iovsaft ) 种类代号工 (风机组数) 企业标志代号.(企业标识) 8218代号意义 要求。 对于养鸡来说,机场的设备主要是六大系统包括:供料系统、供 水系统、温控系统、湿度控制系统、气压控制系统、照明系统。 其中供水系统和供料系统控制由手动完成。 而温度,湿度,气压, 系列畜禽环控樹;”

飞机各个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 二、液压系统 三、起落架系统 四、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五、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六、飞机燃油系统 七、飞机防火系统 一、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 1、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组成:机身机翼尾翼 2、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机身 机身主要用来装载人员、货物、燃油、武器和机载设备,并通过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在轻型飞机和歼击机、强击机上,还常将发动机装在机身内。 2)机翼 机翼是飞机上用来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为左右两个面。 机翼通常有平直翼、后掠翼、三角翼等。机翼前后缘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称平直翼,机翼前缘和后缘都向后掠称后掠翼,机翼平面形状成三角形的称三角翼,前一种适用于低速飞机,后两种适用于高速飞机。近来先进飞机还采用了边条机翼、前掠机翼等平面形状。

左右机翼后缘各设一个副翼,飞行员利用副翼进行滚转操纵。 即飞行员向左压杆时,左机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转,左机翼升力下降;右机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机翼升力增加,在两个机翼升力差作用下飞机向左滚转。为了降低起飞离地速度和着陆接地速度,缩短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左右机翼后缘还装有襟翼。襟翼平时处于收上位置,起飞着陆时放下。 3)尾翼 尾翼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两部分。 1.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飞机的方向平衡和操纵。 通常垂直尾翼后缘设有方向舵。飞行员利用方向舵进行方向操纵。当飞行员右蹬舵时,方向舵右偏,相对气流吹在垂尾上,使垂尾产生一个向左的侧力,此侧力相对于飞机重心产生一个使飞机机头右偏的力矩,从而使机头右偏。同样,蹬左舵时,方向舵左偏,机头左偏。某些高速飞机,没有独立的方向舵,整个垂尾跟着脚蹬操纵而偏转,称为全动垂尾。 2.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纵。低速飞机水平尾翼前段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纵的,其后缘设有升降舵,飞行员利用升降舵进行俯仰操纵。即飞行员拉杆时,升降舵上偏,相对气流吹向水平尾翼时,水平尾翼产生

基于单片机禽舍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禽舍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禽舍环境监测和监控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高。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层次化设计,用新型的智能温湿度传感器DHT11、电化学式气敏传感器和MH-490W红外双气体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检测。将温湿度和相应的气体信号通过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转换,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显示信号和控制信号。本系统电路简单、集成度高、工作稳定、调试方便、检测精度高,可以实现多种信号的精确监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标签: 1 引言 畜禽养殖产业化作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对养殖环境特别是封闭式禽舍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因为科技设施能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受外界和季节的影响较小,能达到全年均衡供应市场畜产品的目的。目前在国内,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大都采用密闭式禽舍,很多使用了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禽舍环境调控设备,通过对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和光照等的全面调控,为畜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生产环境。 2 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温度对畜禽生产性能影响最大,在育雏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为33℃~35℃,而在育成期,一般为18℃~25℃。 湿度在畜禽生长生产中也非常重要,不同的畜禽适宜在不同的湿度中生长。畜禽适宜的温度在50%~70%之间。 禽舍空气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NH3、CO2、H2S及空气中粉尘,其中对畜禽危害最显著的是NH3和CO2。畜舍中氨气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6ppm,像鸡对氨特别敏感,鸡舍中NH3最高容许浓度为20ppm。CO2对畜禽的危害也是比较明显,当禽舍中CO2的浓度超过0.15%时,就会造成禽舍内缺氧,致使畜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影响增重等。以猪为例当猪舍中CO2的浓度到4%时,猪呼吸变深加快,到10%引起严重气喘,甚至出现昏迷;在20%浓度中,体重68kg 左右的猪超过lh就有死亡的危险。 2.2 禽舍控制框图及其控制方法 图1控制框图

新型环境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新型环境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1.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3.操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读取设定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修改设定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6.设置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温度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01.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02.设定温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风机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03. 风机组1?错误!未定义书签。 04. 风机组2?错误!未定义书签。 05.风机组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6.?风机组4................................ 错误!未定义书签。 07. ............................................................................................................. 风机组5错误!未定 义书签。 08.?风机组6................................ 错误!未定义书签。 09.低温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定时风机组 (8) 6.3侧风窗/幕帘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侧风窗角度1设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侧风窗角度2设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侧风窗角度3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侧风窗角度4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侧风窗角度5设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侧风窗角度6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侧风窗开启延时开风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最低温度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冷却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19. 冷却温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 低温报警?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高温报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传感器温差设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灯光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灯光控制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数据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温度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自动降温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侧风窗和幕帘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并行设计

收稿日期:2002 07 10 基金项目:航空基础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E09003) 作者简介:王晓文(1968-),女,北京人,博士生,wangxwbuaa@https://www.doczj.com/doc/c96881904.html,.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并行设计 王晓文 王 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基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ECS)的研制,分析了系统设计的结构层次,借助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技术、仿真技术,提出了基于系统管理 结构设计 系统仿真为一体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并行设计框架.设计体系贯穿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的全生命周期. 关 键 词:环境控制;飞机;并行设计 中图分类号:V 245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965(2003)12 1073 04 Con cu rren t design of environmen tal control systems for aircraft Wang Xiao wen Wang Jun (School of Aeronau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Uni 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 tronautics,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for aircraft,the arrangement for the structure of systems design was analyzed.To rec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designing technology,imitating technolo gy,an concurrent engineering frame was proposed based on management structure design imitate.Design syste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life of the design period of the environmental c ontrol systems for aircraf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c ontrol;airplanes;concurrent engineering 现代企业的设计理念已由过去单纯的针对产品的结构设计发展到今天以并行工程为代表的产品开发的过程重构和组织重组.计算机技术融入了产品开发研究和应用全过程,产品设计正从以往的详细设计阶段向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阶段转移,产品信息的管理则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扩展[1] .将这样一个设计理念贯穿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涵盖了飞机环控系统的产品结构设计、性能分析、系统仿真、以及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系统部件分类管理、产品数据管理、流程管理和组织管理等设计行为. 这一设计体系的实现是基于现行信息化软件、仿真软件以及结构设计软件平台基础之上的,构筑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并行设计框架.该设计框架的建立,涉及环控系统仿真功能模型同CAD 系统的几何模型集成,实现飞机环控系统的产品结构设计和分析过程仿真的集成.同时,结合 热能和环境控制专业,为相关系统如空调制冷系统、机车环控系统、地面环境实验系统以及热动力试验系统等等的设计,探索并行设计模式和系统设计管理方法. 1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在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按照实际飞行包线的外界环境、发动机引气状态和飞机结构、人员及设备实际工作状况,进行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及其附件的 综合动态设计(即进行环控系统和其附件的多参数综合动态设计)是今后飞机环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围绕系统综合动态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系统状态时更多的考虑到系统综合因素的影响,产品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及仿真之间的沟通.同时,设计流程间的相互衔接,也应是设计体系完整性的一个重要表现[2] . 2003年12月第29卷第12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December 2003Vol.29 No 12

分布式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文献综述

浙江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2014届) 题目分布式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02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2月20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农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制约农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在农业上也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山多土地少,图治不好,土壤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等劣势,这些劣势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日趋减少,而社会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日益增高,原有农作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近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而且在党的十八大,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势在必行。而现代温室农业技术就能够满足以上的要求。 温室作为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建造温室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适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创造人工气象环境以消除外界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环境因素来促进作物生长,使其部分或者全部克服外界气候的制约,从而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度,所以温室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对温度、湿度、光照度等进行监控。也就是温室环境监控,其平台就是温室环境监控系统。 目前在温室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蓝牙通信设备成本高、功耗大(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仅能工作几周),当作为主设备时只能连接7个从设备;。其他的无线通信方式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就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本身而言,我国在传感器组网方面的研究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停留在基础理论跟国际研究阶段,缺乏典型的实际应用示范及产业竞争优势,有必要通过温室实际应用来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现代温室等设施农业的无线传感网络测控系统将解决目前温室等设施的一系列缺陷和弊端,有助于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提高设施环境调控智能化,自动调控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因此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分布式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在国内外市场潜在用户巨大、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改善温室等设施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做出贡献。对于促进农业的增长、增收,推进我国农业智能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CN110033587A】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3780.8 (22)申请日 2019.04.18 (71)申请人 江苏富洪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钟楼区 延陵西路135号902室 (72)发明人 张薇 王恩祥 邓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77 代理人 丁彦峰 贺亚明 (51)Int.Cl. G08B 17/10(2006.01) G08B 17/00(2006.01) G08B 17/12(2006.01) (54)发明名称 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生产环境监 测与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探测器 及报警装置;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在检 测到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装 置进行报警;其中,所述探测器至少包括烟雾探 测器及火焰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至少 包括烟雾探测器的信号及火焰探测器的信号。通 过针对烟雾探测器的不完全可靠性,增加火焰探 测器,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同时接收到烟雾探测 器和火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后,再通过报警装置 进行报警,从而大大减少了“误报” 的可能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10033587 A 2019.07.19 C N 11003358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33587 A 1.一种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探测器及报警装置;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其中,所述探测器至少包括烟雾探测器及火焰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至少包括烟雾探测器的信号及火焰探测器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指示灯和/或报警电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音播报装置;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时,控制所述语音播报装置进行语音播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还包括:温度探头;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还包括所述温度探头的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探头及温控仪;所述温控仪,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探头的输入信号,生成报警启动信号;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报警启动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接收到手动控制信号时,打开注水开关进行喷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电磁阀;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探测器的输入信号时,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注水开关,并进行喷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摄像头;所述运动摄像头,用于监控工室内的生产动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界面上位机;所述人机界面上位机,用于切换喷水模式,所述喷水模式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及手动控制模式,所述人机界面上位机具有保存报警点日期、时间及次数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人机界面上位机的复位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停止报警。 2

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 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

10-35kV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 安徽电科恒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4月

目录 1 10—35kV配电室环境控制要求 (1) 2 10-35kV配电室辅助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1 3 10—35kV配电室辅助设施目标功能................... 1 4 配电室环境监控改造方案?3 4、1 配电房综合监控装置............................ 3 4、2 传感器采集单元?4 4、3 环境控制单元.................................. 4 4、4 排水单元 (6) 4、5消防系统接口?6 4、6 照明控制单元?7 4、7其它辅助设施 (7) 5典型10kV配电室改造布置图 (7)

1 10-35kV配电室环境控制要求 根据国网公司10~35kV得户内主要设备长期运行环境要求及变电运行相关管理规定,变电站内配电室得环境要求包 210—35kV配电室辅助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有已建成得常规变电站均未配置辅助控制系统及环境控制系统,变电站内环境参数未考虑数据采集及在线监测,配电室内环境控制均采用人工控制方式,由运行人员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到变电站现场巡视及操作,在各配电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空调运行模式、风机启停、百叶窗开关等方式就地控制配电室环境,无法实现自动控制与在线监测。 现有常规变电站风机均为普通通风机,空调为普通民用空调,进风窗为普通通风百叶.通过人工控制空调运行模式、风机启停、百叶窗开关等方式就地控制配电室环境,无法自动控制及与在线监测. 3 10—35kV配电室辅助设施目标功能 针对目前变电站配电室运行环境现状,需在配电室配置一套配电房综合监控装置,该装置包含环境数据采集单元、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