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 比和比例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 比和比例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 比和比例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 比和比例练习题

比和比例

一、填空:

1、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6,其中一个外项是23 ,另一个外项是 ;

2、如果y=5x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3、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4、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一个三个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1,这是一个 三角形

6、如果7x=8y ,那么x ∶y= ∶ ;

7、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3∶1,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倍 ;。

8、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9、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比男生少( )( )

。 10、已知甲数的16 相当于乙数的15 ,那么甲数的一半相当于乙数的 ;

二、判断题:

1、小红的身高和体重总是成比例。( )

2、成正比例的量,在图像上描的点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 )

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实际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图上距离要大。( )

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 )

三、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6.4∶8= 16 ∶ 23 = 0.375∶0.625= 8 ∶ 89 =

四、解比例

35 ∶X= 13

∶2 X ∶5=0.46∶4.6 18111 = X 222

1.25∶0.25=x ∶1.6 34

∶x=3∶12

五.应用题

1、一个半径长是4毫米的圆形零件,画在一幅比例尺是25∶1的图纸上,它的图上半径是多少厘米?

2、把280棵树苗栽在两块长方形地上,一块长15米,宽8米;另一块长12米,宽4米,如按面积大小分配栽种,这两块地分别要栽多少棵?

3、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比为1∶150。

①要配制这种农药755千克,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②有药3千克,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③如果有水525千克,要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放进多少千克的药?

4、水泵厂原计划每月生产120台水泵,半年完成任务,实际提前两个月完成,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水泵?

5、某化工厂六月份计划生产消毒液10000千克,前12天生产了4200千克,照这样的效,全月能完成消毒液的生产任务吗?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复习

比和比例知识点 1、基本概念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5和7,7和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11) “比”进行分配。 基本方法:1. 先求出总份数,先求出每份数,再求每份数分别占各部分的几分之几。 2.然后用总量乘 以每份数分别占各部分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 x y = k (一定) (2)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3、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k (一定) (2)反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一种量缩而另一种量则扩大,积不变。例如: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张)

一、判断。 1.某班男生有8人,女生有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0.8。() 2.甲、乙二人同时走同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钟,乙走完需30分钟,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面积之比是4∶9。() 二、应用题。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现在要浇制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做原料?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5、某工人要做504个零件,他5天做了120个,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6、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7、一根皮带带动两个轮子,大轮直径30厘米,小轮直径10厘米;小轮每分钟转300转,大轮每分钟转几转?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班级姓名

8、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9、一本文艺书,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要提前8天看完,每天要比原来多看几页? 10、羊毛衫厂共有工人538人,分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12人,已知第二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人数比是3∶4。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1、学校把购进的图书的60%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购进图书多少本? 12、小明居住的院内有4家,上月付水费39.2元,其中张叔叔家有2人,王奶奶家有4人,李阿姨家有3人,小明家有5人,若按人口计算,他们四家各应付水费多少元?三、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因为···所以···) 1、买相同电脑,购买电脑的台数与总价。 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本数与捆数。 3、总路程一定,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的面积与宽。 6、长方形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7、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8、圆的周长与直径。 9、订阅廊坊日报,订的份数与总价。 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13、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14、3A=4B 15、房间的面积一定,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块数。 16、工程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部分和未完成的部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练习题

7、甲仓库存粮比乙仓存粮多100吨,而甲仓库存粮的 3/4 与乙仓库存粮的 4/5 相等。原来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8、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0元后,价格之比是7:4,这两种商品原来各多少元? 10、甲、乙两仓库货物的比为6:5,后来甲仓运进180吨,乙仓运进30吨,这时甲仓与乙仓货物的比是18:11,原来两仓库共有多少吨? 11、某校买来A、B两种篮球共100个,已知甲种篮球每个30元,乙种篮球每个20元,且甲、乙两种篮球所用钱数一样多。求甲、乙两种篮球各买了多少个? 1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多少千米? 13、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已知汽车去时每小时行驶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30千米,求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14、甲、乙、丙、丁四个班绿化植树,甲班种树占总数的 3/20 ,乙班占总数的25%,丙、丁两班种树的比是5:6。如果甲班比乙班少种12棵,丁班种树多少棵? 15、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是4: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是4:5。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16、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已知齿轮A旋转7圈时,齿轮C旋转6圈。(1)如果A的齿数是42,那么C的齿数是多少? (2)如果B旋转7圈,C旋转1圈。那么 A旋转8圈时,B旋转了多少圈?

Class: Name: ( )1. Good morning! ! A.Morning ! B.Hello ! C.Hi ! ( )2. Nice to see you again ! . A.How are you ? B.Nice to see you , too . C.How do you do ? ( )3.Good night,mom ! A.Night ! B.Good night ! C.Good evening . ( )4.How do you do ? A.How are you ? B.Fine,thanks . C.How do you do ? ( )5.How many story books do you have ? A.I have 10. B.I can see 10. C.Thirty yuan. ( )6.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A.Yes,we do . B.Yes,we don’t. C.Yes,we have . ( )7.Who’s your art teacher ? A.Mr Zhu. B.Miss Zhu. C.He’s tall. ( )8.What’s he like? A.He’s tall and strong . B.Yes,he is. C.Mr Zhu. ( )9.Is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ng? A.No,she isn’t. B.Yes,she is . C.No,she is.

完整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练习1

1 比和比例应用题厘米,1、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的距离是8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8000000如画在比例尺是1拌:2吨,用水泥、石子、黄沙按5:32、水泥、石子、黄沙各有5 制成混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几吨?黄沙多几吨?,如:3、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人到第二小组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14果第一小组有,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是1:2,长、宽、1,宽与高的比是2:、一块长方体砖,长与宽的比是42:1 厘米,这块砖的体积是多少?高共35克,共3。现在加入锌6、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52: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43角,乙种铅笔每支支,甲种铅笔每支6、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 角,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支?、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7,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是5:4,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是:23 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多少人?18、车过河交过渡费3

元,马过河交过渡费2元,人过河交过渡费,,马和人数目的比为37::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数目的比是29 共收得过渡费945元,求这天过渡的车、马和人的数目各是多少?、有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9 1,,而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3:14:比是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10、小明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小华也买了一件上衣,但只买了。已2:3一条裤子,结果他们用去的钱数之比是 知一件上衣的价钱是3.5元,那么一条裤子的价钱是多少元?克放入乙包1,如果从甲包取出10:11、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 :5,那么两包糖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 的重量总和是多少克?两地同时A、B712、甲、乙两人步行速度之比是:5,甲、乙分别由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0.5出发,如果相向而行,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比和比例应用题(二)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

六年级北师大版比和比例奥数题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二) (一)典型例题: 例1. 六年级一班小图书箱里共有文艺书和科技书91本,文艺书本数的25%与科技书本 数的 2 5 正好相等,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分析与解:根据第二个已知条件可得: 文艺书本数?= 25%科技书本数? 2 5 再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式转化为: 文艺书本数:科技书本数== 2 5 25%85 :: 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每种书各有多少本。8513 += 91 8 13 56 ?=(本) 91 5 13 35 ?=(本) 答:文艺书有56本,科技书有35本。 例2. 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重量的比是4:3,当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的重量比变为3:4,原来甲队有水泥多少吨? 分析与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甲、乙两队水泥的总数没有变,原来甲队占两队水 泥总量的4 7 ,甲队少了54吨后,甲队占两队水泥总量的 3 7 。 “1” 4 7 3 7 54吨 ?吨 通过上图可知:总吨数的 4 7 3 7 - ? ? ? ? ?是54吨,可以求出两队水泥的总吨数,要求甲队原 有水泥吨数,就是求总吨数的4 7 是多少? 437 +=

544737541 7 378÷-?? ? ??= ÷=(吨) 37847 216?=(吨) 答:甲队原有水泥216吨。 例3. 如下图,甲、乙二人绕一个长方形操场跑步。该操场长160米,宽120米,甲从A ,乙从B 相向而跑,结果第一次在E 处相遇,E 处距A 处60米,相遇后,甲、乙二人继续跑。 问:甲、乙二人能否在E 处再次相遇?若相遇,这是甲、乙的第几次相遇? D C A E B 分析与解:由图知,B E =100 米,这说明乙的速度比甲快,甲乙速度之比是3:5,假设能够再次在E 处相遇,则此时,甲、乙又跑了整数圈,由于时间相同,路程与速度成正比,所以甲、乙所跑路程(圈数)与速度成正比,即:甲、乙所跑圈数为3:5,只需甲跑3圈,乙跑5圈,二人恰好在E 处再次相遇。 因为甲、乙相遇一次,就相当于合起来共跑了一圈,所以甲、乙共跑了() 358+=圈,所以从E 处出发后,甲、乙两人共相遇了8次,这说明最后在E 点相遇是甲、乙的第九次 相遇(包括第一次在E 点相遇) 例4. 把在比例尺为1:250的平面图上,面积是6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移到比例尺为多少的平面图上,它的面积将是100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864 10100 2 2 == 即第一幅图的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第二幅图的正方形边长为10厘米,通过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求出实际距离。 81250 2000÷ =(厘米) 知道正方形实际的边长2000厘米和图上的边长10厘米,可以求出第二幅图的比例尺。 1020001200::= 答:移到比例尺是1:200的平面图上,正方形的面积将是100平方厘米。 例5.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比是7:11。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分别到达B 、A 两地后立即返回,当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 地80千米,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时间一定,速度和所行路程成正比例。

最新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比和比例 知识点: 2、按比分配的实际应用: 例:一辆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135km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1.5小时相遇。已知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7:8,求货车行驶速度。 135÷1.5×=42 3、比例综合应用: 例: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浙江湖州到山东日照的图书距离为15cm。陈老师早上6:00从湖州出发开车去日照旅游,下午2:00到达目的地。途中陈老师开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5 练一练: 1、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km,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km。一辆汽车 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5.375 2、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共1800只,这三种家禽的只数比是5:3:1.刘大伯家 养鸡、鸭、鹅各多少只?

3、为创建海华公司,张、王、李三人分别投资100万元、120万元和80万元。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到年末,公司共盈利60万元,你认为该如何合理分配这笔钱,每人分别得多少? 4、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2.4厘米。在 A、B两城之间有一中途停靠站C,A、B两城到C站的距离比是7:5。一辆汽 车从B城到C站共用了0.6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速度比为 10:7,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6、小淘气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看了的 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比是2:5,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少页? 7、某车间生产了甲、乙、丙三种配套机件共1280只,其中甲乙两种机件只数的 比是3∶2,丙种机件比甲种多80只,丙种机件生产了多少只?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应用题。(每题5分,共70分) 1.某校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占参赛人数的3 1,二班和三班参赛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参加? 2.甲做一个竹盒要20分钟,乙做一个同样的竹盒要22分钟,现在两人同时做,一共做了147个竹盒。两人各做了多少个? X k B 1 . c o m 3.大新小学,男生人数的 32等于女生人数的4 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40人,这个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4.甲、乙两个瓶子的容积相等,甲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5:2,乙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甲、乙两瓶的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多少? 新| 课 | 标|第 |一| 网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9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4:5,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甲、乙两车同时从A 城4开往B 城,已知甲车行完全程需5小时,乙车行完全程与甲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的比是6:5,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还距B 城54千米。A 、B 两城的距离多少千米?X k B 1 . c o m 7.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5 22,写出这个比例式。 8.十月份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的产量比是4:7,第一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产量比是5:3,第三车间比第二车间少生产1380件。三个车间各生产多少件产品? 9.甲、乙、丙三人共同得奖金124元,乙所得的是甲的3 2,乙、丙两人所得的比

是5 4:311。问三人各得奖金多少元? 10.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枝,甲种铅笔每枝3元,乙种铅笔每枝4元,两种铅笔用去的钱数相等。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枝? 11.小东家有稻田126公顷,菜地36公顷,今年计划把部分稻田改种蔬菜,使稻田与菜地的公顷数比为5:3,问菜地增加了几公顷? 12.某工厂手套车间甲、乙两个小组每天生产指标一样,有一天甲组超产了725双,乙组超产了175双,已知这一天甲、乙两组缝手套的总数比是7:5。问原来每天生产指标是多少双? 13.有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长度的比7:3,它的高是10厘米,如果它的上底减去12厘米,下底增加16厘米,则它就变成一个长方形,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比和比例奥数题

比和比例奥数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训练题之比和比例(1)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1 /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练习题

比和比例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一.填空

1、0.6=3:()=()÷15=()成=()% 2、11 2 : 0.75的比值是(),把它化为最简的整数比是() 3、比例4:9=20:45写成分数形式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 4、18的约数有(),选出其中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5、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2 5 ,另一个外项是()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8、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学校的国旗宽是128厘米,长应该是( )厘米。 9、三角形底一定,它的高和面积成()比例。 10、用0.2 、 6、 30、 1这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式是()和() 11、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2 3 ,女职工与男职工的人数比是() 12、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4,它们的体积比是() 13、如果3a=2b,那么a:b=():() 14、从A地到B地,甲用12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15、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附送: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逻辑推理问题 (I)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丙;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 )号。 2、有一种俱乐部,里面的成员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老实人,永远说真话。第二类是骗子,永远说假话。某天俱乐部全体成员围着一张圆桌坐下,每个老实人的两旁都是骗子,每个骗子的两旁都是老实人。记者问俱乐部成员张三:俱乐部共有多少成员?张三回答:有45人。李四说:张三是老实人,那么李四是老实人还是骗子?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的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的练习题及答案经典题型 一、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 。 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倍,乙数是甲数的2. 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91 吨大豆可榨油吨,1吨大豆可榨油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吨。3 22 4.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5 3. 5. 把甲数的 1 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1

,甲数与乙数比是。乙数比甲数少。 6. 甲数比乙数多 7. 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比是2:5.问:摩 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 8.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9. 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人数的 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人。 10.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 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11. 如果x÷y = 1×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 12. 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 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小时二、选择

1 / 1. 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2: B、6:21 C、4:14.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 与 15:1 6 能组成比例的是。 A、16:1 B、1 6 : C、:D、6:5 5. 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1 10 ,盐和水的比是。 A、1: B、1:9 C、 1:10 D、1:11 6. 如果X= 3 4Y,那么Y:X=。 A 、1:3B、3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练习

比和比例应用题1 1、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的距离是8厘米, 如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水泥、石子、黄沙各有5吨,用水泥、石子、黄沙按5:3:2拌 制成混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几吨?黄沙多几吨? 3、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如 果第一小组有14人到第二小组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4、一块长方体砖,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2:1,长、宽、 高共35厘米,这块砖的体积是多少? 5、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 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6、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支,甲种铅笔每支3角,乙种铅笔每支4 角,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支? 7、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 是5:4,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多少人? 8、车过河交过渡费3元,马过河交过渡费2元,人过河交过渡费1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数目的比是2:9,马和人数目的比为3:7,共收得过渡费945元,求这天过渡的车、马和人的数目各是多少?9、有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 比是3:1,而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4:1, 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10、小明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小华也买了一件上衣,但只买了 一条裤子,结果他们用去的钱数之比是3:2。已

知一件上衣的价钱是3.5元,那么一条裤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11、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 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5,那么两包糖 的重量总和是多少克? 12、甲、乙两人步行速度之比是7:5,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 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比和比例应用题(二)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 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 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与容 器底面积的比是多少? 2、自然数A、B满足1/A─1/B=1/182,且A:B=7:13,那么,A+B=? 3、甲、乙两数的和是1.98,如果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两 个数的比是1:1,原来甲数是几?乙数是几? 4、小军行走的路程比小红多1/4,而小红行走的时间却比小军多1/10, 小军与小红速度比是多少? 5、这里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8 厘米,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厘米,求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比是多少? 6、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5%, 二年级与三年级人数之比是3:4。已知一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小学六年级比与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 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 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 k x y =(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 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 (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 就不成比例

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 按比例分配问题 (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 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 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 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 2、 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2)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3)解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 ,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4)解比例。(5)检验并写出答语。 精讲典型题 例题1 (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 (2) 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例题2 汉江码头第一货场有750吨货物,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到另一货场。甲队有载重6吨的汽车6辆,乙队有载重8吨的汽车3量,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队各应运货多少吨? 巧练考点题 1. 请你填一填 (1)2.1:0.9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2)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 (3)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比值是1.5,这个比是() (4)4.5与它的倒数的比是() (5)()÷24= 8 3 =24:()=()% (6)如果a ?7=b ÷2(a 、b 都不为0),那么a :b =():() (7)除数、被除数的比是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35,被除数是() (8)一汽车工人加工一批零件,如下表

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

比和比例 姓名( ) 得分( )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 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 2,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 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 10. 甲数比乙数多 4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

1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 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14.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 组成一个比例是()。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15.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16.如果x÷y =712 ×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 么x和y成()比例。 二、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3.如果8A = 9B那么 B : A = 8 :9() 4.15:16和 6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项

比与比例应用题 1、房产博览会上,某楼盘的模型就是按照1:500的比例尺制作的,该楼盘1号楼模型高7厘米,它的实际高度就是多少? 2、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长约1900千米,在比例尺就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就是多少? 3、修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4、专业户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共1800只,这三种家禽的只数比就是5:3:1。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各多少只? 5、把一批书按4:5:6的比例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分到24本,三个班各分到多少本书? 6、亮亮家造了新房,准备用边长就是0、4米的正方形地砖装饰客厅地面,这样需要180块,装修老师建议改用边长0、6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请您算一算需要多少块? 7、一艘轮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行了全程的20 后,又行驶了1小时,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就是3:1。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8、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1. 2.一个县共有拖拉机55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台 数与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就是3:8,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 3.用84厘米长的铜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 形三条边长度的比就是3:4:5。这个三角形的 三条边各就是多少厘米? 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84,甲、乙、 丙三个数的比就是3:4:5,甲、乙、丙三个数各就是多少? 5.乙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就 是3:4,甲、乙两数各就是多少?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就是1:5, 这两个锐角各就是多少度? 7.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就是120米,已知长 与宽的比就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就是多 少平方米?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练习1(最新整理)

比和比例应用题 1 1、在比例尺是 1:250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的距离是 8 厘米,如画在比例尺是 1:8000000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水泥、石子、黄沙各有 5 吨,用水泥、石子、黄沙按 5:3:2 拌制成混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几吨?黄沙多几吨? 第一小组有 14 人到第二小组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高共 35 厘米,这块砖的体积是多少? 5、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 克,共得新合金 36 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6、买甲、乙两种铅笔共 210 支,甲种铅笔每支 3 角,乙种铅笔每支4 角,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支? 7、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是 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 15 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多少人? 8、车过河交过渡费 3 元,马过河交过渡费 2 元,人过河交过渡费 1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数目的比是 2:9,马和人数目的比为 3:7,共收得过渡费 945 元,求这天过渡的车、马和人的数目各是多少? 9、有 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 比是 3:1,而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 4:1, 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10、小明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小华也买了一件上衣,但只买 了一条裤子,结果他们用去的钱数之比是 3:2。已 知一件上衣的价钱是 3.5 元,那么一条裤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11、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 4:1,如果从甲包取出 10 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 7:5,那么两包糖 的重量总和是多少克? 发,如果相向而行,0.5 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比和比例应用题(二)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 头往容器中注水,3 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 顶面,又过了 18 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 50 厘米, 长方体的高度是 20 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与容 器底面积的比是多少? 2、自然数 A、B 满足1/A─1/B=1/182,且 A:B=7:13,那么,A+B=? 3、甲、乙两数的和是 1.98,如果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两个数的比是 1:1,原来甲数是几?乙数是几? 4、小军行走的路程比小红多 1/4,而小红行走的时间却比小军多 1/10,小军与小红速度比是多少? 5、这里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 8 厘米,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 厘米,求圆锥体和圆柱体体 积的比是多少?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六年级比和比例奥数题

六年级比和比例(1) 1.4:( )=()12 =( )÷12=0.8=( )%=( ):( ) 2.建筑工地计划运进一批水泥,第一次运来总数的 41,第二次运来180吨,这时运来的与没有运来的吨数比是4:3,工地计划运进水泥多少吨? 3.已知a:b=c:d ,现将a 扩大2倍,b 缩小到原来的 2 1,c 不变,d 应 ( )才能使比例式仍成立。 4.在1、2、3、4、6、8、12、16这八个数中,哪些数能组成比例。(答案有多组,至少写出其中的两组,即8个比例式。) 5.在一个比例式里,第一个比是最简整数比,且比值是0.75,两个内项的乘积是60,这个比例式是( )。 6.在比例尺50001的地图,量得一长方形地长3.2厘米,宽1.2厘米,这块土地实际的面积是多少? 第一部分 必做题 1.(☆)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2:3,这两个正方体底面积的比是( ):( ),体积比是( ):( )。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甲数 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3.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是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把它拿 在手上掷回桌面,蓝色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红色大约是()%。 4.(☆)⑴一幅行政区域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 尺是()。 ⑵一个零件实际长度是3毫米,画在图上的长度是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 尺是()。 ⑶在比例尺1:2000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是4.5厘米,实际距离 是()千米。 ⑷如皋、海安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92千米,在比例尺为1:600000的 图纸上,应画()厘米。 5.(☆)海安实小新建学生公寓楼,地基是长方形,长40米,宽15米,把它画 在设计图上,长画80厘米,宽应画多少厘米? 6.(☆☆)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校 西 小青家 0 200 400 600米 小红家 a.图中比例尺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